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高中文言文被動句

高中文言文被動句

發布時間: 2020-11-23 09:31:21

❶ 高一古文的各種句式整理

常見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階段常見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種: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一、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叫判斷句。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成:
1.以虛詞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者」、「也」等詞構成。
(l)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2)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3)環滁皆山也《醉翁亭記》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藉助於「乃」、「是」、「為」、「則」、「悉」、「本」等詞構成。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銘》
(3)項燕為楚將《陳涉世家》
(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5)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出師表》
(6)臣本布衣《出師表》
(7)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3.「者」、「也」都省略,單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來表示判斷,也是文言文中判斷句的一種形式。
(1)七略四庫,天子之書《黃生借書說》
(2)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黃生借書說》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語省略
(1)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2.謂語省略
(1)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2)陳涉自立為將軍,[立]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
3.賓語省略
(l)上使[扶蘇]外將兵《陳涉世家》
(2)便要[漁人]還家《桃花源記》
4.介詞省略
(l)置[於]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魚為業《桃花源記》
三、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於被動式關系的敘述句叫被動句。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l.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1)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2)為鄉里所患《周處》
(3)二蟲盡為所吞《幼時記趣》
2.用「為+動詞」表示被動。
(1)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2)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守株待兔》
3.用「於」表示被動。
(1)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馬說》
(2)得幸於武宗《樂工羅程》
四、倒裝句
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的調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謂倒裝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僑獻琴》
2.賓語前置
a.用助詞「之」使賓語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銘》
b.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
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3.定語後置
常用「者」作標志,翻譯時放在名詞前面。
(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3)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賓短語後置
它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狀語,翻譯時應放在謂語前。
(1)投以骨《狼》
(2)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3)祭以尉首《陳涉世家》
以上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階段文言文學習中經常會遇到。掌握這些特殊句的用法,對提高我們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大有幫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位於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位於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用「為」表被動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用「見」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用「於」表被動
「受制於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於遠近。」(不能被鄰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在標志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有標志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動詞後用介詞「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里「惑」、「欺」的動作是由「於」後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於」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於......。」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資治通鑒》)

用「見」、「於」,「見......於......。」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同上)「暴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用「為」,「為......所.....。」表被動。如:「(巨)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並。」(《資治通鑒》)
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無標志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被動句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判斷句
用「者……也」表判斷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勝是陽城人)
「方柯者,語文小棧之站長也。」(方柯是語文小棧網站的站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是趙國的良將)
句末用「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斷
「方柯者,中國之人。」(方柯,是中國人)
用「為」表判斷
「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不能說是設法生財)
用「乃」表判斷
「是乃狼也。」(這是狼)
「電腦乃高科技用具。」(電腦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錶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判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 (蘇軾《石鍾山記》)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條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狀語後置\定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位於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即「戰(於)河南」,應理解為「於河南戰」。《促織》:「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為「用手掌覆蓋(蟋蟀)」。
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語後置
文言中,一些修飾性的定語常常置於中心詞之後。例如:
遂率子孫荷擔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閹之亂,紹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張溥《五人墓碑記]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鍾山記》)
4.介詞結構後置。在現代漢語里,介詞結構常常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古代漢語里有則往往置後作補語。例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得雙石於潭上。(蘇軾《石鍾山記》)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韓愈《師說》)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司馬遷《陳涉世家》)

主謂倒置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 (《晏子春秋·晏子辭千金》)

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例如:《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鍾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唯利是圖(圖利)

❷ 文言文被動句

用「為」表被動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用「見」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用「於」表被動
「受制於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於遠近。」(不能被鄰里所容)

1.
動詞後用介詞「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里「惑」、「欺」的動作是由「於」後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於」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於......。」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用「見」、「於」,「見......於......。」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同上)「暴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❸ 高中語文文言文的基本句式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句式總分兩大類:文言文固定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為: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判斷句四大類,而倒裝句又分 為:賓語前置句、狀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句)、定語後置句、主謂倒裝句(謂語前置句)四類。
1.判斷句: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
2.被動句: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
3.倒裝句:文言中中,倒裝句是相對於現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於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 、主謂倒裝等。
4.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於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處http://www.wenyanhanyu.com/wenyanjushi/

❹ 高中文言文句式有哪些

高中文言文句式總分兩大類: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1. 特殊句式又可分為: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判斷句四大類;

  2. 倒裝句又分為:賓語前置句、狀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句)、定語後置句、主謂倒裝句(謂語前置句)四類。

❺ 常用的高中語文文言文句式

常見文言文特殊句式例:
初中階段常見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種: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一、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叫判斷句。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成:
1.以虛詞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者」、「也」等詞構成。
(l)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2)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3)環滁皆山也《醉翁亭記》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藉助於「乃」、「是」、「為」、「則」、「悉」、「本」等詞構成。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銘》
(3)項燕為楚將《陳涉世家》
(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5)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出師表》
(6)臣本布衣《出師表》
(7)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3.「者」、「也」都省略,單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來表示判斷,也是文言文中判斷句的一種形式。
(1)七略四庫,天子之書《黃生借書說》
(2)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黃生借書說》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語省略
(1)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2.謂語省略
(1)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2)陳涉自立為將軍,[立]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
3.賓語省略
(l)上使[扶蘇]外將兵《陳涉世家》
(2)便要[漁人]還家《桃花源記》
4.介詞省略
(l)置[於]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魚為業《桃花源記》
三、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於被動式關系的敘述句叫被動句。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l.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1)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2)為鄉里所患《周處》
(3)二蟲盡為所吞《幼時記趣》
2.用「為+動詞」表示被動。
(1)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2)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守株待兔》
3.用「於」表示被動。
(1)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馬說》
(2)得幸於武宗《樂工羅程》
四、倒裝句
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的調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謂倒裝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僑獻琴》
2.賓語前置
a.用助詞「之」使賓語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銘》
b.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
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3.定語後置
常用「者」作標志,翻譯時放在名詞前面。
(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3)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賓短語後置
它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狀語,翻譯時應放在謂語前。
(1)投以骨《狼》
(2)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3)祭以尉首《陳涉世家》
以上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階段文言文學習中經常會遇到。掌握這些特殊句的用法,對提高我們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大有幫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位於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位於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用「為」表被動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用「見」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用「於」表被動
「受制於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於遠近。」(不能被鄰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在標志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有標志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動詞後用介詞「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里「惑」、「欺」的動作是由「於」後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於」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於......。」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資治通鑒》)

用「見」、「於」,「見......於......。」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同上)「暴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用「為」,「為......所.....。」表被動。如:「(巨)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並。」(《資治通鑒》)
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無標志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被動句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判斷句
用「者……也」表判斷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勝是陽城人)
「方柯者,語文小棧之站長也。」(方柯是語文小棧網站的站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是趙國的良將)
句末用「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斷
「方柯者,中國之人。」(方柯,是中國人)
用「為」表判斷
「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不能說是設法生財)
用「乃」表判斷
「是乃狼也。」(這是狼)
「電腦乃高科技用具。」(電腦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錶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判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 (蘇軾《石鍾山記》)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條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狀語後置\定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位於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即「戰(於)河南」,應理解為「於河南戰」。《促織》:「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為「用手掌覆蓋(蟋蟀)」。
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語後置
文言中,一些修飾性的定語常常置於中心詞之後。例如:
遂率子孫荷擔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閹之亂,紹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張溥《五人墓碑記]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鍾山記》)
4.介詞結構後置。在現代漢語里,介詞結構常常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古代漢語里有則往往置後作補語。例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得雙石於潭上。(蘇軾《石鍾山記》)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韓愈《師說》)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司馬遷《陳涉世家》)

主謂倒置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 (《晏子春秋·晏子辭千金》)

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例如:《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鍾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❻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型有哪些

(一)判斷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斷句,一般不用判斷詞,而是徑直用名詞或名詞短語作謂語表示判斷,並往往藉助於一些助詞、語氣詞、副詞來表示或加強判斷的語氣。主要格式有以下幾種:

1.主語後用助詞「者」表提頓,謂語後用語氣詞「也」煞尾。如: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2.只在主語後用「者」表提頓。如:

①粟者,民之所種。(《論貴粟疏>)

3.只在謂語後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傳也。(《石鍾山記))
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4.「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5.謂語前用副詞「乃」「即」「必」「則」等加強肯定語氣。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鴻門宴》)
③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6.用副詞「非」表否定判斷。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
②拾視之,非字而畫。(《促織》)

(二)被動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動句,常藉助於一定的介詞、助詞、助動詞來造成被動的格式。

1.用介詞「為」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如:

①炮台悉為逆據。(《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五蠹》)

2.用介詞「於」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如:

①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不拘於時,學於余。(《師說》)

3.用介詞「被」表被動,「被」的賓語往往省略。如:

①內一人說是西洋兵頭,亦被殺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列傳》)

4.用助動詞「見」表被動。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②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5.用「為……所……」的格式表被動

「為」是介詞,引進行為的主動者。「所」是助詞,置於動詞之前。如:

①贏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赤壁之戰》

6.用「見……於……」的格式表被動。「見」是助動詞;「於」是介詞,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如:

①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壁歸。(《廉頗藺相如列傳》)

7.意念上的被動。

動詞本身用於被動意義,不藉助於任何錶示被動的詞語。這種被動要根據文意來判斷。如:

①舉孝康,不行。(《張衡傳》)──「舉孝廉」,被舉薦為孝糜。
②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為上卿」,被封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函谷舉」,函各關被攻下。

(三)特殊的雙賓語

文言里有兩種特殊的雙賓語,不能按一般的雙賓語理解。

1.使動雙賓語。

動詞和近賓之間是使動關系。如:

①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負秦」,使秦負。「負秦曲」,使秦負曲,使秦國擔負理虧的責任。
②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論積貯疏》)──「歸之」,使之歸。「歸之農」,使之歸農。

2.為動雙賓語。

動詞和近賓之間是為動關系。如:

①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馮諼客孟嘗君>)──「為」(wéi),動詞,這里是「准備」的意思。「為之」,為(w苗)之為(wéi),替他准備。「為之駕」,為(wèi)之為(wéi)駕,給他准備車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為」,找。「為之辭」,替它找個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順序

文言里有幾種語序,和現代漢語里相應句式的語序不同。

1.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如:

①大王來何操?(《鴻門宴》)──此為作動詞的賓語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此為作介詞的賓語間置。

2.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如:

①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張衡傳))──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詞「未」,是否定句,賓語「之」是代詞。置於謂語動詞「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鍾山記》)──—道理同上。

3.賓語前置,用助詞「之」「是」等置於前置的賓語和謂語之間。如:

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苻救趙》)
②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4.定語以「者」字短語的形式置於中心詞之後。

中心詞和後置定語之間,可以加助詞「之」,也可不加。如: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鍾山記》)
②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馮諼客孟嘗君>)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組成成分,習慣上常常省略,譯成現代漢語時需要補充。

1.兼語省略。

省略的兼語必須是已見於上文,或者是從內容上看沒有必要說出來的。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語都是已見於上文的。

2.動詞的代詞賓語省略。

這種省略有兩個條件:一、省略的賓語必須是可以用代詞充當的,即可以從上文看出來的。二、後邊有「於」或「以」組成的介詞結構作補語。如:

①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赤壁之戰》)──追(之)於宇下。
②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鴻門宴》)──告(之)以事。

3.部分介詞的賓語往往省略。

省略的賓語必須是從上文可以看出來,能夠用代詞充當的。如:

①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怵然為戒」,怵然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來。「視為止」,視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為遲」,行為之遲,行動因此遲緩。
②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與謀」,與之謀,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馮諼客孟嘗君》)──「以告」,以之告,把情況告訴(孟嘗君)。
④毋從俱死也。(《鴻門宴》)──「從俱死」,從之俱死,跟著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張衡宴》)──「因以諷諫」,因之以諷諫,通過它來委婉地勸諫(朝廷)。

4.介詞「於」「以」往往省略。如:

①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赤壁之戰))──「逼兵勢」,逼於兵勢,被兵勢所逼。
②又試之雞。(《促織》)──試之雞,試之以雞,用雞去試驗它。

(六)習慣句式

所謂習慣句式,是指那些結構比較固定的句式。

1.不亦……乎?

在這個格式中,「亦」起加強語氣的作用,沒有實在意義。可譯為「不是……嗎」「不也……嗎」。如:

①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論語·學而》)

2.無乃……乎?

表對某種情況的估計或對某件事情的認識,帶有反問兼感嘆的語氣。「無乃」可譯為「恐怕」「只怕」。如反問的語氣較重。也可譯為「莫不是」。如:

①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教之戰》)
②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句末的語氣詞用「與」,反問的語氣較強一些。

3.得無……乎?

表測度。「得無」可譯為「恐怕」「也許」。如果詢問的語氣稍重一些,可譯為「莫不是」「該不會」等。如:

①若翁廉,若輩得無苦貧乎?(《記王忠肅公翱事》)──也許。
②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莫非,莫不是。
③日食飲得無衰乎?(《觸詟說趙太後》)──該不會,該沒有。

4.如……何?若……何?奈……何?

這是三個意義相同的表示疑問的習慣句式。「如」「若」「奈」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動詞,含有「辦~處置~對付」一類的意思。「何」是疑問副詞作補語,當「怎麼」講。可譯為「把……怎麼樣」「對……怎麼辦」或「怎麼對付(處置、安頓)……」等。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②即可不死,而離散不見,……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與妻書>)

5.何……為?何以……為?

這是表詢問或反問的一種句式。「何」是疑問代詞,作狀語。「為」是語氣詞。「何……為」式「何」後邊是謂語動詞。可譯為「為什麼……呢?」「怎麼…呢」。「何以……為」式中「以」是動詞,當「用」講,作謂語,它後邊帶名詞或動詞作賓語。可譯為「哪裡(怎麼)用得著……呢」,也可譯為「為什麼……呢」。如: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為什麼要告辭呢?
②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顢臾》)──哪裡用得著攻打呢?為什麼要攻打呢?

6.……孰與……?

動詞性結構,用於表示比較的疑問句中,用來比較兩個人的高下、優劣,或兩件事的好壞得失。句中提出了比較的內容的(如例①),可譯為「與……相比哪個(誰)……」。句中沒有提出比較的內容的,(如例②)可譯為「與……比起來怎麼樣」。

①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7.有所……,無所……

在這種句式里,「有」「無」是動詞謂語,「所……」是「所」字短語作「有」「無」的賓語。翻譯時應該結合上下文仔細體會「所」字指代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靈活地譯出,不必機械地譯成原文的語法結構。如:

①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信陵君竊符救趙))──「所」指國君的命令。句子可譯為「大將在外,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②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鴻門宴》)──兩個「所」分別指財物和婦女。句子可譯為「財物沒有拿取什麼,婦女沒有寵愛哪一個」。
③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毛遂自薦》)──「未有所」等於說「無所」。

8.有以……,無以……

對這種句式的結構,多數語法著作所作的分析是:「有以……」「無以……」等於說「有所以……」「無所以……」,「有」「無」是動詞作謂語,它後邊是一個省略形式的「所」字短語充當賓語。可譯為:「(沒)有什麼用來……」「(沒)有辦法……」等。如:

①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荊軻刺秦王》)──「有以報太子」,有辦法報效太子。
②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鴻門宴》)──「無以為樂」,沒有什麼用來作樂。
③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庄暴見孟子》)──「未有以對」,沒有什麼拿來回答。

❼ 高一文言文的的句式

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位於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位於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用「為」表被動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用「見」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用「於」表被動 「受制於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於遠近。」(不能被鄰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在標志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有標志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動詞後用介詞「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里「惑」、「欺」的動作是由「於」後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於」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於......。」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資治通鑒》) 用「見」、「於」,「見......於......。」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同上)「暴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用「為」,「為......所.....。」表被動。如:「(巨)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並。」(《資治通鑒》) 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無標志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被動句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判斷句 用「者……也」表判斷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勝是陽城人) 「方柯者,語文小棧之站長也。」(方柯是語文小棧網站的站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是趙國的良將) 句末用「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斷 「方柯者,中國之人。」(方柯,是中國人) 用「為」表判斷 「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不能說是設法生財) 用「乃」表判斷 「是乃狼也。」(這是狼) 「電腦乃高科技用具。」(電腦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錶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判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 (蘇軾《石鍾山記》)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條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狀語後置\定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位於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即「戰(於)河南」,應理解為「於河南戰」。《促織》:「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為「用手掌覆蓋(蟋蟀)」。 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語後置 文言中,一些修飾性的定語常常置於中心詞之後。例如: 遂率子孫荷擔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閹之亂,紹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張溥《五人墓碑記]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鍾山記》) 4.介詞結構後置。在現代漢語里,介詞結構常常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古代漢語里有則往往置後作補語。例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得雙石於潭上。(蘇軾《石鍾山記》)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韓愈《師說》)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司馬遷《陳涉世家》) 主謂倒置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 (《晏子春秋·晏子辭千金》) 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例如:《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鍾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唯利是圖(圖利)

❽ 高中語文文言文句式總結!!!!!!!

文言句式
這里所說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與現代漢語里相應的在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為定型的習慣格式。
(一)判斷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斷句,一般不用判斷詞,而是徑直用名詞或名詞短語作謂語表示判斷,並往往藉助於一些助詞、語氣詞、副詞來表示或加強判斷的語氣。主要格式有以下幾種:
1.主語後用助詞「者」表提頓,謂語後用語氣詞「也」煞尾。如: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2.只在主語後用「者」表提頓。如:
①粟者,民之所種。(《論貴粟疏>)
3.只在謂語後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傳也。(《石鍾山記))
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4.「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5.謂語前用副詞「乃」「即」「必」「則」等加強肯定語氣。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鴻門宴》)
③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6.用副詞「非」表否定判斷。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
②拾視之,非字而畫。(《促織》)
(二)被動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動句,常藉助於一定的介詞、助詞、助動詞來造成被動的格式。
1.用介詞「為」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如:
①炮台悉為逆據。(《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五蠹》)
2.用介詞「於」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如:
①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不拘於時,學於余。(《師說》)
3.用介詞「被」表被動,「被」的賓語往往省略。如:
①內一人說是西洋兵頭,亦被殺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列傳》)
4.用助動詞「見」表被動。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②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5.用「為……所……」的格式表被動
「為」是介詞,引進行為的主動者。「所」是助詞,置於動詞之前。如:
①贏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赤壁之戰》
6.用「見……於……」的格式表被動。「見」是助動詞;「於」是介詞,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如:
①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壁歸。(《廉頗藺相如列傳》)
7.意念上的被動。
動詞本身用於被動意義,不藉助於任何錶示被動的詞語。這種被動要根據文意來判斷。如:
①舉孝康,不行。(《張衡傳》)——「舉孝廉」,被舉薦為孝糜。
②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為上卿」,被封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函谷舉」,函各關被攻下。
(三)特殊的雙賓語
文言里有兩種特殊的雙賓語,不能按一般的雙賓語理解。
1.使動雙賓語。
動詞和近賓之間是使動關系。如:
①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負秦」,使秦負。「負秦曲」,使秦負曲,使秦國擔負理虧的責任。
②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論積貯疏》)——「歸之」,使之歸。「歸之農」,使之歸農。
2.為動雙賓語。
動詞和近賓之間是為動關系。如:
①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馮諼客孟嘗君>)——「為」(wéi),動詞,這里是「准備」的意思。「為之」,為(w苗)之為(wéi),替他准備。「為之駕」,為(wèi)之為(wéi)駕,給他准備車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為」,找。「為之辭」,替它找個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順序
文言里有幾種語序,和現代漢語里相應句式的語序不同。
1.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如:
①大王來何操?(《鴻門宴》)——此為作動詞的賓語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此為作介詞的賓語間置。
2.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如:
①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張衡傳))——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詞「未」,是否定句,賓語「之」是代詞。置於謂語動詞「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鍾山記》)———道理同上。
3.賓語前置,用助詞「之」「是」等置於前置的賓語和謂語之間。如:
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苻救趙》)
②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4.定語以「者」字短語的形式置於中心詞之後。
中心詞和後置定語之間,可以加助詞「之」,也可不加。如: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鍾山記》)
②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馮諼客孟嘗君>)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組成成分,習慣上常常省略,譯成現代漢語時需要補充。
1.兼語省略。
省略的兼語必須是已見於上文,或者是從內容上看沒有必要說出來的。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語都是已見於上文的。
2.動詞的代詞賓語省略。
這種省略有兩個條件:一、省略的賓語必須是可以用代詞充當的,即可以從上文看出來的。二、後邊有「於」或「以」組成的介詞結構作補語。如:
①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赤壁之戰》)——追(之)於宇下。
②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鴻門宴》)——告(之)以事。
3.部分介詞的賓語往往省略。
省略的賓語必須是從上文可以看出來,能夠用代詞充當的。如:
①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怵然為戒」,怵然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來。「視為止」,視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為遲」,行為之遲,行動因此遲緩。
②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與謀」,與之謀,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馮諼客孟嘗君》)——「以告」,以之告,把情況告訴(孟嘗君)。
④毋從俱死也。(《鴻門宴》)——「從俱死」,從之俱死,跟著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張衡宴》)——「因以諷諫」,因之以諷諫,通過它來委婉地勸諫(朝廷)。
4.介詞「於」「以」往往省略。如:
①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赤壁之戰))——「逼兵勢」,逼於兵勢,被兵勢所逼。
②又試之雞。(《促織》)——試之雞,試之以雞,用雞去試驗它。
(六)習慣句式
所謂習慣句式,是指那些結構比較固定的句式。
1.不亦……乎?
在這個格式中,「亦」起加強語氣的作用,沒有實在意義。可譯為「不是……嗎」「不也……嗎」。如:
①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論語?學而》)
2.無乃……乎?
表對某種情況的估計或對某件事情的認識,帶有反問兼感嘆的語氣。「無乃」可譯為「恐怕」「只怕」。如反問的語氣較重。也可譯為「莫不是」。如:
①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教之戰》)
②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句末的語氣詞用「與」,反問的語氣較強一些。
3.得無……乎?
表測度。「得無」可譯為「恐怕」「也許」。如果詢問的語氣稍重一些,可譯為「莫不是」「該不會」等。如:
①若翁廉,若輩得無苦貧乎?(《記王忠肅公翱事》)——也許。
②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莫非,莫不是。
③日食飲得無衰乎?(《觸詟說趙太後》)——該不會,該沒有。
4.如……何?若……何?奈……何?
這是三個意義相同的表示疑問的習慣句式。「如」「若」「奈」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動詞,含有「辦~處置~對付」一類的意思。「何」是疑問副詞作補語,當「怎麼」講。可譯為「把……怎麼樣」「對……怎麼辦」或「怎麼對付(處置、安頓)……」等。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②即可不死,而離散不見,……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與妻書>)
5.何……為?何以……為?
這是表詢問或反問的一種句式。「何」是疑問代詞,作狀語。「為」是語氣詞。「何……為」式「何」後邊是謂語動詞。可譯為「為什麼……呢?」「怎麼…呢」。「何以……為」式中「以」是動詞,當「用」講,作謂語,它後邊帶名詞或動詞作賓語。可譯為「哪裡(怎麼)用得著……呢」,也可譯為「為什麼……呢」。如: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為什麼要告辭呢?
②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顢臾》)——哪裡用得著攻打呢?為什麼要攻打呢?
6.……孰與……?
動詞性結構,用於表示比較的疑問句中,用來比較兩個人的高下、優劣,或兩件事的好壞得失。句中提出了比較的內容的(如例①),可譯為「與……相比哪個(誰)……」。句中沒有提出比較的內容的,(如例②)可譯為「與……比起來怎麼樣」。
①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7.有所……,無所……
在這種句式里,「有」「無」是動詞謂語,「所……」是「所」字短語作「有」「無」的賓語。翻譯時應該結合上下文仔細體會「所」字指代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靈活地譯出,不必機械地譯成原文的語法結構。如:
①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信陵君竊符救趙))——「所」指國君的命令。句子可譯為「大將在外,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②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鴻門宴》)——兩個「所」分別指財物和婦女。句子可譯為「財物沒有拿取什麼,婦女沒有寵愛哪一個」。
③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毛遂自薦》)——「未有所」等於說「無所」。
8.有以……,無以……
對這種句式的結構,多數語法著作所作的分析是:「有以……」「無以……」等於說「有所以……」「無所以……」,「有」「無」是動詞作謂語,它後邊是一個省略形式的「所」字短語充當賓語。可譯為:「(沒)有什麼用來……」「(沒)有辦法……」等。如:
①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荊軻刺秦王》)——「有以報太子」,有辦法報效太子。
②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鴻門宴》)——「無以為樂」,沒有什麼用來作樂。
③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庄暴見孟子》)——「未有以對」,沒有什麼拿來回答。

❾ 高中文言文五十個特殊句式

A
1.安…乎(哉、也…)?
怎麼…呢?例: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哪能讓玉一般清白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漁父》)\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是蓋世的英雄,如今在哪裡呢?】(《赤壁賦》)
2.誠…則…
如果…那麼(就)…例: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如果真的能做到見了合乎(自己)慾念的東西,就想到要知足以警戒自己。】(《諫》)
3.得以
能夠。例: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而這五個人也能夠(修建大)墳墓(被重新安葬),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們的姓名。】(《五》)
4.獨…邪(歟、與、耶、哉、乎…)?
表疑問,常表反問。難道…嗎?例: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況且公子縱然輕視我趙勝,拋棄我讓我投降秦國,難道就不可憐公子的姐姐嗎?】(《信》)\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現在(您的)恩德足夠惠及鳥獸,而功德卻偏偏不能施及百姓,(這)又是為什麼呢?】(《齊桓晉文之事》)
5.得無…乎(耶、也……)?
表推測,恐怕(大概)…吧?該不是…吧?例: 日食飲得無衰乎?【每天的飲食大概不會減少吧?】(《觸龍說趙太後》)\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成名反復思考,這恐怕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促》)
E
6.俄而
不久,一會兒。例: 俄而夢醒燭滅,人靜更闌。【不一會從睡夢中醒來,吹滅蠟燭,夜深人靜。】(《山莊玩月記》)\俄而近窗來窺,目光睒閃。【不一會靠近窗戶來偷看,目光明亮閃爍。】(《聶小倩》)
7.而況
何況,況且。例: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臣雖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明智的人呢?】(《諫》)
8.而已
罷了。例: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懂得道理有先有後,技能業務各有鑽研與擅長,不過如此罷了。】(《勸》)
9.不(否)…則…
如果不…就…例:不效則治臣之罪。【如果不成功就對下臣論罪懲治。】(《出師表》)
F
10.非…而何?
不是…又是什麼呢?「非諸侯而何?」:例: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宗廟祭祀、諸侯會盟朝見天子,不是諸侯大事又是什麼呢?】(《子路……侍坐》)
H
11.何乃
為什麼竟。例: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你)怎麼竟如此見識短淺!這女子不講禮節。】(《孔雀》)
12.何其
為什麼這么;多麼。例: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到了對天發誓,剪下頭發,眼淚沾濕了衣襟(的局面),多麼的衰敗啊!!】(《伶》)
13.何所…?
相當於「所……為何?」「所」與其後動詞構成名詞性所字短語,「何前置」。例: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所用為何)【我不知道您牧羊,用處是什麼呢?】(《柳》)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所似為何)(《旅夜書懷》)
14.何以…?
相當於「以何……?」根據什麼…?憑什麼…?例:王問:「何以知之?」【趙王問:「(你)根據什麼知道他可以呢?」】(《廉》)
15.何為…?
相當於「為何……?」為什麼…?例:東野之書,耿蘭之報,何為而在吾側也?【孟東野的來信、耿蘭的喪報,為什麼在我的身邊呢?】(《諫》)
16.何…為(焉、也……)?
…干什麼呢?為什麼…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這(是)國家的臣屬啊,為什麼要討伐它呢?】(《季氏將伐顓臾》)\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現在人家正像刀和砧板,我們就象魚和肉,為什麼要告辭呢?】(《鴻》)\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為什麼要保持美玉一般的節操,而使自己被流放呢?】(《屈》)
17.何…哉(焉)?
怎麼…呢?什麼…呢?為什麼…呢?例:王笑曰:「是誠何心哉!」【王笑道:「這真是什麼心理呢!」】(《齊》)\不然者,我何辭焉!【不是這樣的話,我怎麼能推卸(責任)呢!】(《柳》)
18.何…之有?
倒裝結構,有什麼…呢?例: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這就像把肥肉扔給餓虎,有什麼作用呢?】(《信》)
J
19.幾何?
多長時間?多少個…?例:太後曰:「敬諾。年幾何矣?」【太後說:「我一定會辦的。(他)年紀多大了?」】(《觸》)\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短歌行》)\敝敗至此,不知殺人幾何許!【破爛到這個地步了,不知道殺了多少人了!】(《聶小倩》)
20.既而
隨後,接著,不久。例: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隨後在井裡找到了兒子的屍體,於是變怒為悲,呼天搶地,悲痛欲絕。】(《促》)\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不久就以蘇州百姓暴亂之名向朝廷請示,查究處死了五個人。】(《五人墓碑記》)
21.既…則…
在…後,就…;既然…那麼…例: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在出洞以後,就有人責怪那提議出來的人。】(《游》)\既許而問,則洞庭之與京邑,不足為異也。【(現在您)既然答應了並且問起來,那麼,洞庭湖和京城,並沒有不同。】(《柳》)
22.見…於…
被。例: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我實在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廉》)
K
23.可以
可以用來,足以用來;可以,能夠。例:德何如,則可以王矣?【.(齊宣王)問道:「具備什麼樣的道德,才可以用來行王道統一天下呢?】(《齊》)\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然而終究沒有辦法實現(使懷王醒悟),所以就不能再返回(朝廷)。】(《屈》)
N
24.乃爾
居然如此,竟然如此,這樣。例:作計乃爾立。【(自殺)的想法竟然就這樣決定了。】(《孔雀》)
Q
25.豈…邪(yé,或「歟」、「與」、「耶」、「哉」、「乎」…)?
表反問,難道…嗎?例: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難道不是從長計議希望她有了子孫可以代代相繼(在燕國)做王嗎?】(《觸》)\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哪裡敢反叛呢!】(《鴻》)\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難道是得天下難而失天下容易嗎?】(《伶》)
26.其…其…乎(邪、也…)?
是…還是…呢?例:言有窮而情不可終,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然乎?其不然乎?【話有說完的時候,哀痛之情卻不可終止,你是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是這樣呢?還是不是這樣呢?】(《祭》)\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天空蒼茫湛藍,這是它真正的顏色呢?還是(因為天空)高曠遼遠而沒法看到盡頭呢?】(《逍》)
27.且夫
再說,而且。例: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再說水匯積不深,它浮載大船就沒有力量。】(《逍》)
R
28.然而
這樣卻;但是;(既然)這樣,那麼。例:然而蛾臉不舒,巾袖無光。【但她卻眉頭不展,穿戴黯淡而無光彩。】(《柳》)\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老百姓不挨餓受凍,這樣卻不能稱王的,是沒有的事。】(《齊》)\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但是成功和失敗(與常理)不同,功業相反。】(《過》)
29.然則
既然這樣,那麼,如果這樣,那麼。例: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既然這樣,那麼即使玷辱它而稱它為愚溪,也是可以的。】(《愚》)\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那麼諸侯的土地有限,貪暴的秦國的慾望不會滿足。】(《六》)
30.如之何…?
怎麼能…呢?例:如之何其廢之?【怎麼能廢棄呢?】(《子路從而後》)
31.如…何?奈…何?
拿…怎麼樣呢?例:爾能奈我何?【你能拿我怎麼樣?】
S
32.是故
所以,因此。例: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因此,不論地位高還是低,不論年齡大還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師》)
33.是以
因此,因而。例: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我因此記下這件事,為的是嘆惜酈道元(記事)的簡略,也嘲笑李渤見識淺陋啊。】(《石》)
34.庶幾
大概,或許,可能;差不多;但願,希望。例: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大王(果真)很喜歡音樂,那麼齊國大概治理得差不多了吧……我們的君王大概沒有疾病吧,不然,怎麼能奏樂呢?】(《庄》)
35.孰與…?
與…相比,哪個…?例: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廉》)\吾孰與徐公美?【我和徐公比哪個更美?】(《鄒》)
36.孰謂…?
誰料到…?例:嗚呼!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唉!誰料到你竟突然去世離開了我啊!】(《祭》)
37.雖然
雖然如此,即使如此,盡管如此。例: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雖說如此,我從今年以來,灰白的頭發有的變成全白了,松動的牙齒有的已經脫落了。】(《祭》)\雖然,猶有未樹也。【雖然如此,他還是有未曾建樹的。】(《逍》)
38.所謂
所說的,所認為的;所稱的。例: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等到已經到了這步田地,(還)說自己沒有受辱,是人們說的厚臉皮罷了。】(《報》)\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原因就是君王所認為的忠臣並不忠,他所認為的賢才並不賢能。】(《屈》)\此所謂戰勝於朝廷也。【這就是人們說的在朝廷上戰勝敵國(的事)。】(《鄒》)
39.所以
a.表憑借(手段、工具、條件、方式、動作行為的狀態等):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即使時代不同,世事變化,(但)人們產生感觸的原因,其(內含的)情致是一樣的。】(《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就是靠他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師》)\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我對待侯生算是夠周到了。】(《信》)
b.表因果: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謝,(是因為我)認為小禮節沒什麼用處。】(《信》)
W
40.往往
處處,到處;常常。例: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常常有心得。】(《游》)\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庭院)內外開了許多小門,隔牆到處都是。】(《項》)\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近來得了軟腳病,時常疼得很厲害。】(《祭》)
41.唯…是…
倒裝結構:例:「惟(T唯)命是從」
42.為…所…
被。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否則,你們這些人都將被(劉邦)俘虜!】(《鴻》)
43.未嘗
從來沒有;不曾。例:問所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問他跟誰一起吃喝,他說的都是些有錢有勢的人,可從來也不曾有地位高名望高的人到家裡來。】(《齊人》)
44.謂…曰…
對…說,告訴…說;把…叫做…例:相如謂臣曰…【相如對下臣說…】(《廉》)
45.謂之
稱他是,說他是;稱為,叫做。例:褒禪山亦謂之華山。【褒禪山也稱為華山。】(《游》)\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可以用溪水來染色,根據它的功能命名這條小溪,所以稱它為染溪。】(《愚》)
46.無寧,毋寧
寧肯,寧願;莫不是,不是。例:不自由,毋寧死。【沒有自由,寧可去死。】??
47.無以
沒有用來…的東西、辦法,沒有什麼用來…,沒有辦法…;不能…,無法…
例: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軍中沒什麼可以助興,請讓臣舞舞劍吧。】(《鴻》)\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所以不一步一步地積累,無法到達千里之外;不匯集細小的水流,不能形成江海。】(《勸》)
48.無乃…乎(哉、爾、也…)
不是;恐怕…吧?例: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不是和我個人的想法相違背嗎?】(《報》)\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到)這種局面後才找謀臣,恐怕晚了吧(不是晚了嗎)?】(《勾》)
49.無所
沒有…的人(或物),沒有…;沒有地方…,沒有辦法…,沒有條件…
例:漱滌萬物,牢籠百態,而無所避之。【能洗滌萬物,包羅各類形態,而不迴避什麼。】(《愚》)\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碰上徵收蟋蟀,成名不敢向百姓徵收,可又沒有抵償的東西。】(《促》)\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天空蒼茫湛藍,這是它真正的顏色呢?還是(因為天空)高曠遼遠而沒法看到盡頭呢?】(《逍》)
50.無庸
不用,無須。例:如寡人者,安與知恥?請姑無庸戰!【像寡人這樣的人,怎麼知道羞恥呢?請暫時不用打仗了。】(《勾》)
X
51.向使
當初假如,先前如果。例:向使三國各愛其地…【當初假使(韓魏楚)三國各自愛惜他們的土地…】(《六》)
Y
52.一何…
多麼…;為什麼那麼…例:使君一何愚。【使君你是多麼愚蠢啊。】(《陌上桑》)
53.以故
所以: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因此就把這座山稱作「褒禪山」。】(《游》)
54.以…故…
因為…所以…;因為…的緣故。例: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因為我的緣故,都被「愚」的名稱玷辱了。】(《愚》)
55.以是
高中文言文常見固定句式
(一)含義:若干不同詞性的詞語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形成一種與原詞語有聯系或無聯系的具有新的語法意義的語言形式。
(二)分類:
1、用於陳述句:
(1)無以·無從:沒有用來…的辦法(話……)·無法
例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例2: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例3、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有以:有(用來)…的辦法(話……)·有辦法……
例:袁人大憤,然未有以報也。
(3)有所:有…的(人·事·物·地點……)
例:故患有所不避也。
(4)無所:沒有…的(人·事·物·地點……)
例:幾無所逃而死。
(5)是故·是以:因此·所以
例:1、是故聖益聖,愚愈愚。
2、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6)所以:用來…的,……的憑借, …的原因,…的方法 ……
例:A·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B·此世所以不傳也。
C·吾知所以距子矣。
(7)然則:既然如此,那麼
例: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8)有…者:有個…的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
2、用於疑問句:
(1)如何·奈何·若何:怎麼(能),怎麼樣,怎麼辦
例:A·取吾璧,不與吾城,奈何?
B·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誤事?
C·奈何取之盡鍿銖,用之如泥沙?
(2)何…為:還要…干什麼·為什麼……呢?
例: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3)如…何·奈…何:對…怎麼辦,把…怎麼辦
例:A·如太行、王屋何?
B·三老不來還,奈之何?
(4)不亦…乎:不是…嗎
例:以此為政,不亦惑乎?
(5)何…焉為:有什麼…呢
例:夫子何命焉為?
(6)庸…乎·哪(能·管·用)…呢·
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7)其…乎:難道…嗎
例: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
(8)得無…乎(耶)·無乃…乎(耶):恐怕(沒有)…吧,莫非(沒有)…吧,大概(沒有)…吧,是不是…呢
例:A·攬物之情,得無異乎?
B·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9)孰與:跟(同)…比較,那一個(誰)…
例:吾孰與徐公美?
3、用於感嘆句:
(1)孰若:哪(能、里)比得上
例: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2)(其)…之謂也(乎):(恐怕·大概)說的就是…啊·(恐怕·大概)說的就是…吧
例1: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例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
(3)何其·一何:多麼
例1、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例2、何其衰也!
即「是以」。因此;據此。例: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公子前往可是臣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惱恨而會返回。】(《信》)
57.以…為…
認為…是…,把…當作…,任用…為…;用…做…例:不以(之)為恥,反以(之)為榮。【不把這看作是羞恥的,反而把它看作是光榮的。】\市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集市上的人都把我看作品行低下的人,而把公子看作寬厚有德行的人,能謙下待士啊。】(《信》)
57.以為
認為他(它)是,認為;用它來。常常是中間省略「之」。例: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謝,(是因為我)認為小禮節沒什麼用處。】(《信》)\引以為流觴曲水。【(把泉水)引來作為飄流酒杯的彎曲水道。】(《蘭》)\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相如回國後,趙王認為他是有才能的大夫。】(《廉》)
58.因而
據此而,因此而;因而;接著就。例:然後叩樹三發,當有應者。因而隨之,無有礙矣。【然後敲樹三次,一定有回應的人。接著就跟隨他(走),就不會有障礙了。】(《柳》)
59.有所
有…的人(或物、地方),有什麼…;有…的原因,有…的辦法。例:至激於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至於被義理信念所激發的人則不是這樣,(原因)是有他不能放棄的事……被幽禁在污穢的監獄中而不拒絕(不肯死)的原因,(是因為)遺憾個人的心思(意願)有沒完全實現的。】(《報》)
60.有以??
有條件,有辦法,有機會,有人把(拿…),有用來…的。例:項王未有以應。【項王沒有用來回答的話。】(《鴻》)\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yù)梅者。【有人把文人畫士這種偏嗜成病的情趣明白地告訴賣梅人。】(《病》)
61.於是
a.「於」是介詞,「是」是代詞:這時候,在這里,在這種情況下,由於這個原因,對此…例: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吾惛,不能進於是矣。【不,我為什麼對這感到痛快呢,只想以此求得我最想要的……我頭腦昏亂,不能比這更進一步(地領會您說的道理)。】(《齊》)
b.與今同。例:於是相如前(nv)進缶。【於是相如上前獻上盆缶。】(《廉》)
Z
62.…之謂
叫做,才算;就是,說的就是。例:夫子之謂也。【】(《齊》)\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說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沒有誰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秋》)
63.之於
對待,對…的態度(做法);同,對於;同…相比。例: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君子對於禽獸(的態度):看見它活著,(就)不忍心看見它死;聽到它的哀叫聲,(就)不忍吃它的肉。】(《齊》)
64.至於
到了,一直到;竟至於。例: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君臣相對而視,不知該向何處去,竟至於對天發誓,剪下頭發,眼淚沾濕了衣襟。】(《伶》)\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到了現在,吳郡的賢明士大夫向當權者請願。】(《五》)\零丁孤苦,至於成立。【孤苦伶仃,一直到長大自立。】(《陳》)

❿ 高中一年級文言文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 有:
①以其無禮於晉 介詞結構後置
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介詞結構後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有何厭」。
④是寡人之過也。 判斷句。

熱點內容
美術蟬課件 發布:2024-05-17 14:31:28 瀏覽:384
家庭教師集數名稱 發布:2024-05-17 14:24:33 瀏覽:1000
人民的名義師生戀 發布:2024-05-17 14:09:28 瀏覽:311
獨坐敬亭山教學實錄 發布:2024-05-17 12:59:10 瀏覽:193
高考數學雙向細目表 發布:2024-05-17 11:33:11 瀏覽:743
七年級上冊語文測試 發布:2024-05-17 11:32:22 瀏覽:944
青志生物 發布:2024-05-17 08:59:01 瀏覽:478
2014溫州師德培訓總結鄭 發布:2024-05-17 07:22:52 瀏覽:777
運營商英語 發布:2024-05-17 06:37:12 瀏覽:480
中醫外科學教學視頻 發布:2024-05-17 05:35:15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