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色彩技巧

美術色彩技巧

發布時間: 2020-11-23 09:50:52

㈠ 色彩顏料配色口訣。

口訣為:起稿用色無定法,可看畫面主色調。 暖畫赭來冷畫藍,顏色稀釋側筆描。 首先定位找角度,再量比例仔細瞧。畫形採用輔助線,淺定大形深改好。 最後根據亮暗面,畫出素描感覺要。

紅加黃加藍,也就是色彩的三原色相加,得到黑,而不是紅加藍。不過這也只是理論上的,實際在調和中,色彩調和得越多,其飽和度會下降,三原色相加,真正得到的是一個灰黑色。所以,在畫色彩時,最好不要超過三種顏色相加,不然容易產生臟的顏色。

(1)美術色彩技巧擴展閱讀:

調色的相關要求規定:

1、塑料著色還可賦予塑料多種功能,如提高塑料耐光性和耐候性;賦予塑料某些特殊功能,如導電性、抗靜電性;不同彩色農地膜具有除草或避蟲、育秧等作用。 即通過配色著色還可達到某種應用上的要求。

2、調色在紅、黃、藍三種基本顏色基礎上,配出令人喜愛、符合色卡色差要求、經濟並在加工、使用中不變色的色彩。

3、顏色色料混合一般應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色料互相混合。紅色即是可讓紅色波長透過,吸收綠色及其餘附近的顏色波長,令人感受到紅色。黃色,藍色也是同樣道理。

㈡ 美術色彩的調色及繪圖技巧

調色其實很簡單
在早期時畫家用的色彩並沒有像我們今天用的那麼多顏色
早起繪畫只有3原色



外加黑白
所以在辨認一塊顏色的時候
首先辨認該顏色屬於哪以色系

紅色系
藍色系
綠色系
也就是辨認該顏色的固有色。
其次
要辨認顏色的純度
如較純的紅色
偏灰的紅色
這就需要加入他的互補色來調和。如偏灰的紅色就要加入少量的綠色來調和,偏灰的綠色就要加入少量的紅色調和
等。
再次
要辨認顏色的冷暖
根據顏色所處的環境來輔助辨認
如一塊藍色的背景布上放著一個物體
那麼物體的暗面顏色就會偏冷
而如果是燈光照射
特別是黃光照射
那麼物體的亮面就應該偏暖
相應的加入環境光的顏色來調節
綜合以上因素那麼你的顏色調節就會准確了
要多觀察環境進行分析考慮到所有可能影響到這塊顏色的各個方面
才能達到調出的顏色最為接近

㈢ 美術色彩的調色技巧

補充一下,還有就是水要干凈,要是參加高考的就把顏色背下來,要是色感好的調色要准最好不要超過三種,畫多了自然就手熟了,但是環境色就可以用你調過的顏色加點固有的色,這樣就自然了,在就調色盤干凈,不要覆蓋的落在上面嘩績糕啃蕹救革尋宮默調色,用裋褐等含粉的顏色容易臟容易灰,我是很少用,用也是在畫亮面的時候稍題一點。

㈣ 美術藝考中色彩技巧都有哪些步驟

美術藝考生對於色彩考試的基本要求如下:
1、構圖完整、和諧,構圖可嘗試一些大構圖,就是跳開傳統的立面與平的靜物台式的的構圖,如靜物放在凳子上、椅子上、窗檯上等。
2、色彩關系准確,色調統一,符合色彩規律。鋪大色調是要緊緊抓住物體的色相,即概念意義上的固有色。處理好色彩三要素,色相、色度(明度、純度)、色性(冷暖)。
3、色彩中的造型,造型要准確,色彩中的造型雖不需素描中的細膩與嚴謹,但必須相對准確,而且要更簡練更概括,要體現形的立體感和空間感。
4、空間感、質感的表現。空間感在構圖時就要有所體現,比如襯布布紋的走向,物體的透視關系等。質感指表現不同材質的物體所要的技法,如金屬,玻璃製品,瓷器,陶器以及水果蔬菜等。
5、藝術表現技法。表現技法上的統一,手法要統一,最好不要在同一幅畫中用太多手法。如大小筆觸、艷灰調子、干濕畫法等。藝術表現是創造性活動的體現,直接體現藝術家對技法的把握能力和創新能力。
美術藝考生色彩訓練要求是什麼?
美術藝考生在訓練有關色彩的方法如下:
色彩臨摹是美術藝考生學習繪畫的主要途徑。色彩臨摹對於學習色彩十分重要,可以有助力我們了解色彩基本知識。不論學習什麼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包含著臨摹的內容。臨摹的目的,是為了研究了解優秀美術作品,學習其表現方法和藝術技巧,從中吸取營養,提高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與色彩認知。可配合寫生的內容、進度來選定合適的臨摹作品。臨摹前,對作品要先進行一些了解、分析,千萬不要一知半解地照葫蘆畫瓢。過多的臨摹或對質量很差的作品臨摹,甚至會產生完全相反的作用,要十分注意。也可用水粉的工具材料臨摹油畫作品,水粉畫顏料的不透明特性與油畫更有相似之處。油畫作品中的藝術處理,色彩和表現技法,都是水粉畫可以學習借鑒的。印刷品與原作在色彩上會存在一定距離,如要選用需要慎重。故最好是臨摹優秀的水粉畫原作。
色彩寫生是美術藝考生根據眼前的具體對象作畫的方式。寫生有室內寫生與室外寫生之別。室內寫生以靜物、人像為主;室外主要是以風景為主。依教學的順序,應先進行室內寫生練習,然後再進行室外寫生練習。室內組成的寫生對象,可以根據學員不同的程度和教學的要求來擺設,且主題明確、內容單純、光線穩定,便於學習基本技法,並為進入室外較復雜條件下進行寫生練習做好准備。室內寫生作業的畫幅大小、時間長短,都要根據具體對象與學習要求來決定。一幅題材不太復雜的4開寫生習作,一般需要6至10小時;內容較簡單的習作,可以用8開或6開紙,用3至4小時來完成;內容較復雜的靜物,可以用對開紙,約需20小時左右才可以完成。這樣的作業統稱為長期色彩作業,要求有嚴格的構圖、色彩有變化統一的效果,並能運用各種技法具體生動地描繪對象,畫面有整體效果。還有一種寫生作業,耗時較短,表現對象比較簡單扼要,或只重點描繪對象某些特徵,這稱作短期作業。寫生的過程,就是觀察、感受、理解、研究、反復探索表現對象的過程。繪畫能力的提高,常常是從失敗中接受教訓而獲得的。因此要重視完成習作後的總結。寫生是繪畫基礎訓練中比較重要的課題,沒有這個基礎,要想進行速寫、臨摹、記憶、想像畫等其他方式的作業練習,就會碰到比較大的困難。當然,其他方式的練習,也會促進寫生能力的提高。
色彩速寫這種練習可以提高美術藝考生對色彩的感受力,即對色彩的直觀反應能力。這與素描學習中強調畫生活速寫,來發展瞬間記錄對象形體動態的能力,道理是一樣的。從素描造型轉入色彩造型的初期,總是習慣於看對象的明暗關系,把對象畫成色彩單調的固有色素描。要改變這種認識色彩的錯誤習慣,採用色彩速寫這一作業形式是行之有效的。因為它著重於訓練提高學生在瞬間記錄對客觀對象色彩感受的能力。色彩速寫的時間要短,幾分鍾至十幾分鍾即可;畫幅要小,16開左右就行了,數量要多,著重將對象不同時間、光線、氣候、季節、環境的色彩調子區別出來,可不拘泥於對形體的具體刻畫。

㈤ 美術色彩怎麼夠圖最經典

我來拿我的實際作品給你做講解。這是我幾年前高中時畫的,我走的是中央美院那種注重顏色的道路,構圖方面我有很多經驗。
我們拿這張畫舉例。在構圖上,我一直忌諱所謂的黃金分割。現在高中的老師們都那麼交,讓本來很不錯的東西變得很麻木生硬。好的東西也不那麼值錢了。
首先,看這張水粉,在考試時構圖上講,豎構圖絕對勝過橫構圖。因為大部分考生不經常練習豎構圖,所以考試時都選擇橫構圖,如果你可以把豎構圖畫好,那麼你在構圖第一步就勝過了其他考生
其次,你要知道所謂近大遠小,並且應該把這個規律發揮到極致。即使遠處那靜物沒那麼小,你也可以盡可能的誇張,來加大你的畫面視覺的延伸線。使你的畫比其他人的畫空間感更強烈。
再次,你的靜物組合不要太偏上,也不要太落到中間,這樣會使畫面沉重。最好選擇偏下略右,這樣是最平衡,也是最美觀,也是最個性,也是最打眼的構圖形式。可以打動考官的眼睛,他們會想:這個考生的構圖很有新意。如此,你更勝一籌。
構圖,沒有再多的要講,考試水粉時間就是3小時,不要指望把畫畫的像我這張一樣精彩,只要做到基本步驟正確,色調統一,突出新意。你就算成功了
希望作為前輩,給你的這番話,讓你有所領悟。
祝你成功吧

㈥ 高考美術色彩調色技法

畫面上的顏色是否漂亮\豐富,調色盤的作用很大.
一般來說,看一個人的調色盤就知道這個人會不會畫畫.
這里我指的是調色盤上色彩的過度和色系的銜接,並不是指調色盤上用了多少中純色!會畫畫的人,即使用很少的幾個純色,也可以畫出色彩豐富的畫面.
至於你問的梨上有很多差不多的顏色其實就是這樣畫出來的.簡單說就是在調色盤上調處同一種色系的不同色彩傾向,由一邊向外發散,類似平面設計里色彩構成的明度\純度練習.這樣一來,不論你需要什麼顏色都可以輕松的在調色盤上找到啦,當然,這樣做還有一點好處就是不必經常的去刷調色盤.想必尋問水粉畫法的你一定是個即將高考的考生,一點你熟練使用這個技巧,你就可以在考試的時候爭取來更多的時間去作畫,當然,也一定會畫出色彩豐富\高雅的作業.
調色

寫生時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對象的色彩關系的基礎上。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系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准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水粉畫顏色濕時深,干後淺,干濕變化明顯。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得紙,顏料的干濕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濕時,顏色濕與濕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乾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干濕變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適當地用水可以使畫面有流暢、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污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乾枯、粘厚,難於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地多用水,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於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臟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凈。

白色的使用

水粉畫調色時白色的使用和油畫相似,用的比一般顏色要多。調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純度,在畫近處、實處和高光處時,多調用白色,有助於形體的塑造,使其鮮明、結實和突出。關於調色、水和白色的使用,還需要和用筆以及整個畫面色彩的干濕、厚薄結合處理結合起來考慮,要從表現不同對象的需要出發,做到有變化而統一。總的來說,初學時要注意兩種傾向:一種是過多的用水,不敢用鮮明厚實的色彩來塑造形象,造成畫面缺乏色彩對比、形象單薄。另一種是過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當地用水的好處,而使畫面「粉氣」、滯悶。這兩種毛病的產生,有的是與初學者先接觸過水彩畫或油畫有關。先畫過水彩畫的,要防止第一種過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畫過油畫的,則要避免第二種過多地調用白色的毛病。至於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與作者的個人愛好、技法特點有關。愛用薄畫法、濕畫法作畫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愛好厚畫法、干畫法作畫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則較多。

用筆

由於各種類型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並且是在借鑒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

「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

「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

「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

「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這種筆法用得較少,較難掌握,初學時不宜過早效仿)

此外,水粉畫也吸收了油畫的刀畫技法。可用油畫刀作畫,也可用自製竹刀作畫。水粉畫在吸收其它畫種的用筆技法時,必須從水粉畫的特點、性能出發,目的是為了豐富水粉畫的技法,增強水粉畫的表現力。一般在畫虛處、遠處和暗部、陰影時,筆觸要模糊些、平些、顏色薄一些,以增加虛遠感。而在畫近處、實處和亮部時,筆觸則要顯露些、顏色要厚一些,以增強其結實、突出、明晰的效果。當然這些都需要從整幅畫的處理意圖出發,運用不同的筆法。筆觸也有一個整體性的問題。一幅畫的用筆也要有變化而統一,形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

銜接

水粉畫由於顏色幹得較快、干濕變化顯著,又加之用水,顏色會在畫面上流動,滲化和容易產生水漬,因此熟練地掌握好銜接技巧,對於畫好水粉畫關系很大。水粉畫的銜接主要可以分為濕接、干接和壓接這三種方法。

所謂濕接,是鄰接的色塊趁前一塊色尚未乾時接上第二、三塊顏色。或是兩塊相鄰的顏色碰接上。或是一塊顏色中趁濕點入其它顏色,讓其滲化。再或在筆頭的不同部位分別蘸上幾種不同的顏色,畫到紙上時利用筆肚的水分,讓其自然化接。

所謂干接,就是鄰接的色塊在前一塊顏色已經幹了的時候,再接上第二、三塊顏色。

所謂壓接,就是相鄰的色塊(形體的轉折或不同的物物體),前一塊色畫得稍大於應有的形,第二、三個色塊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接上去時,是壓放在前一塊色上,壓出前一塊色應有的形。進行壓接時,要注意顏色(壓接上去的顏色)的蓋色力和粘著性,一般來說壓上去的這塊色要比已畫的色塊稍厚一些。

覆蓋

所謂覆蓋,就是在已畫的色層上再畫上一層或數層顏色。覆蓋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使畫面色層重疊,厚薄有變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種技法;二是一種修改方法。水粉畫顏色的蓋色力是比較強的,但又各有差異,加上作畫時調用清水,覆蓋時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蓋的色層)泛起,產生水漬,造成色彩污濁。有時又故意用很薄的顏色覆蓋,讓底層色透露出來。這些具體效果都不容易估計,所以要掌握好覆蓋技巧也並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如何輕松掌握色彩繪畫技巧

色彩,是美術院校入學考試的重要科目之一。我在色彩教學中將色彩基本原理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針對考試短期內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做到學生理解與表現能力同步提高。考試主要是考察學生對色彩的認識、理解和運用能力以及表現色彩的能力。所以,我重點從感受色彩入手,鑒賞優秀的色彩作品,不斷提高學生的眼界。保持整個教學中學生的眼高於手的狀態。 色彩考試內容多為我們常見的陶瓷品、玻璃器皿、金屬器具、瓜果蔬菜以及鮮花和各式襯布等。近幾年考試的形式基本是在靜物寫生與默寫中交替進行。寫生比較容易,可直接觀察靜物,找出它們之間的主次關系、素描關系、色彩關系、冷暖關系、虛實關系等。而默寫就難多了,它完全脫離了具體的物象,要求考生根據平時寫生的經驗,將所要考的內容組織好。 因此,合理安排寫生非常重要。 一、重視色彩寫生,提高學生能力 1、 合理運用光線 在室內有穩定的光源,這種穩定只能停留在光照角度與投影的穩定,嚴格地講,如一組靜物畫一天,從早到晚的光線強弱是不穩定的,另外室內光多是依靠天光,天的忽晴忽陰不但給明暗帶來微妙的變化,色光也有冷一點,暖一點變化之分。這些在作畫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光照變化能引起色彩冷暖的變化。控制這種變化很簡單,也就是當你在很短一段時間內把畫面大的色彩關系布置到畫面上去後,如果大關系准確,實際上畫面的關系已成立,下面要做的准備是不斷加強這種關系和深入畫面。;如光線變化不大,對靜物的影響也不大,可以完全依靠這種關系畫下去,一直完成畫面。假設畫面的顏色剛鋪上一半,突然外面烏雲密布,室內光線大變,這種情況最好是停下來,等光線有所恢復再畫。 還有一種情況不可取,我看到有的同學為搶時間,白天沒畫完的寫生,晚上還在靜物旁邊接著畫。白天和晚上是兩種不同的光源,試想一幅畫怎能在兩種光源下完成呢?這種做法既浪費時間,又毀了白天畫的部分,實屬得不償失。 一般情況下,室內光線基本上相對穩定,只要我們從開始就有條理有順序地布置好大的色彩關系,而不是從早到晚在畫面大面積的地方改來改去,控制光色的變化並不難。 在室內天光下的靜物色彩,基本上是呈現以下的物體色光變化: 高光:天光色;亮面:固有色加天光色;亮灰面:固有色。暗面:固有色加暗加環境色加少量亮面對比色;明暗交界線:物體色彩最暗處,既含亮面色,也含暗部色;投影:影底固有色加暗加物體色加環境色加天光色加少量亮面對比色。以上這些物體色彩變化,可在我們作畫時參考運用。 色彩的冷暖、明暗都充滿了矛盾,應如何解決好矛盾之間的關系? 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這是一個哲學上的道理,我們作畫也不例外。如物體的主次強弱、大小方圓,色彩的冷暖明暗等等,矛盾的雙方互相滲透、互相貫通、互相依存、互相聯結、互相轉化,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時又互相排斥、互相對立,這就是矛盾的斗爭性。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斗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而我們作畫就是利用這種矛盾規律,有意地在畫面上製造矛盾,然後想辦法解決矛盾。如:在我們開始布置畫面色彩關系時,為了塑造畫面物體的體積、空間、質感等,著色時便有意加強畫面的明與暗、冷與暖、虛與實等矛盾沖突,故意使它們之間對立而排斥。然後,利用物體的明暗交界線,畫面虛實銜接處,去找解決矛盾強烈沖突的「媒介」。如:明與暗的沖突,往往明暗交界線是矛盾沖突高峰,也是分水嶺,以交界線為界向暗部逐漸變暗變灰至反光。交界線又逐漸向亮灰、亮過渡,這就便明與暗之間得到互相滲透和貫通。又如:冷與暖之間的色彩是對立的,就像水火互不相融一樣,解決它們之間的色彩沖突,也是通過交界線向冷色與暖色滲透和貫通。假設一幅畫亮面是冷色,而暗面是暖色。交界線的色彩應是一種亮暗兩色綜合的最重深色,並以交界線的綜合性深色向暗面逐漸推暖,向亮面逐漸推冷。因而,交界線也是聯結冷暖矛盾對立的折中線。另外,畫面環境中色彩冷暖的沖突矛盾解決,一是靠交界線,二是靠色彩虛實的漸漸過渡和自然銜接而緩解。 由此可見,作畫中只有敢於利用明暗、冷暖、虛實的互相矛盾,並從中尋找矛盾雙方轉化的同一性,才能創造出最美的色彩和諧,這也是作畫中解決矛盾並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的根本法則。 2、有效提煉繪畫方法 不同的畫傢具體的著色方法是有區別的。這里介紹的是適合初學者練習的方法步驟。水粉工具性能決定著色順序大都是先畫暗色,後畫明色,要從整體到局部。畫水粉的畫板放置角度不能接近直立,因為直立時水色極易流淌破壞形體。畫板的放置角度可以根據水分的需要變換角度,一般情況下保持三、四十度的狀態為宜。我們都是用可右手執筆塗色,容易使塗過的顏色映入視野,得於照顧整體關系和色彩效果。當然,也不是那麼絕對,塗完整體關系之後,就不受這些局限了。 以干畫法為主的著色順序是: (1)、用HB或B的鉛筆認真起稿,最好不用橡皮,擦磨紙面會影響著色的勻凈。高光和明暗交界線都用鉛筆輕輕畫出,多餘的鉛筆線待畫完干後再用橡皮擦掉。 (2)、塗第一遍色,預先分析一下大體的色彩關系,從明度、純度、冷暖等方面分析,找出層次,做到心中有數,然後開始著色。第一遍色不能得過淡,抓住總的色彩印象,畫到實際色感受的五六成或七八成,有把握之後能一次畫准更好。這一遍色除要留空之處外,基本鋪滿畫面,物體的明暗不要平塗,利用濕接畫大體變化。 (3)、第二遍色並非要求到處再加一遍色,應該保留第一遍色比較正確的部分。這一遍色用水適當減少,進一步塑造對象的體積關系與色彩關系,並力求准確。 (4)、深入刻畫、調正完成。這一步主要是收拾、加強,把重要細節加上,用筆要果斷,使之更深刻充分。最後檢查一下,如有色彩不統一之處,可罩色修正。有錯誤之處洗一洗再作調正,即可收筆。 干畫法的著色步驟比較好掌握,初學時不管畫風景、靜物或人物寫生,先練習這種方法,便於打好根基。 濕畫法為主的著色順序較難掌握,可先選取簡單的靜物或風景進行練習。 二、適時安排模擬考試 平時的練習多了,學生的理解與表現能力就得到了加強。而這時有必要的安排模擬考試就很重要。學生也能將平時作業時老師強調的重點鞏固與運用。 在考試中,首先得考慮構圖完整,飽滿。其次,要考慮物體的形體比例是否准確,把握層面的層次關系和疏密關系。如果規定了色調,還要注意畫面的定調問題,當在,也不能一味地強調色調而忽略了物體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環境色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當然,色彩的整體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一幅優秀的色彩靜物寫生作品必然是有其獨特色調傾向的,那種雜亂無章、各自為政、無調性的色彩作品是不會引起人們的美感的。 在一組靜物中,我們如何感受或「找到」這種色調呢?色調是指在一組靜物中的物體色彩所構成的總的色彩傾向。在寫生訓練中,有時我們注視對象,感到色調的傾向不是很明顯,這時我們應當採取整體觀察和歸類定位的方法,這樣我們就能抓往一組物體的基本色調。例如:我們首先感受一下靜物的背景,襯布與物體之間哪種色彩占的比例大,襯布的色彩傾向與主要靜物的色彩是協調的還是對比關系。如果襯布與主要靜物的色彩屬同類色系的范圍,那麼它們就基本決定了這組靜物的色調傾向,占據畫面主要位置大面積的襯布顏色就構成了該畫面的主要色調。靜物的擺布與組織,通常是在以大面積的具有某一色彩傾向的襯布或物體占據主控位置的基礎上,配以具有其他色彩的一些小面積的襯布,以此與物體產生對比關系,從而活躍畫面。 在對一組靜物的色塊面積的分布和比例構成上有了初步的感受和比較分類之後,為了明確色調的具體定位,我們應當學會從下列幾個方面來辨別其特點:從明度上來分,有亮色調(或稱高調),有暗色調;從色性上來分,有冷色調、暖色調和中性色調;從色相上來分,有褐調子、紫調子、黃灰調子等。這些都是該組靜物中的整體色彩的總體傾向所構成的色調。我們應在寫生中牢牢地把握並記住靜物的色調,並將其貫穿於寫生的始終。 畫面的構圖和色調確定之後,要考慮如何進行塑造的問題。用色彩塑造形體往往會出現只有色彩關系而忽視素描關系,或只有素描關系而忽視色彩關系的現象。因為沒有具體物體作參照,很容易把握不好,容易概念化。這就要求考生在作畫時,須一邊考慮色彩關系一邊把握素描關系,根據以往的作畫經驗和對物體形體結構的把握和理解,抓住大的明暗關系。 三、及時反饋作業情況,解決學生繪畫過程中常見問題 初學水粉畫的人易犯臟、粉、火、花的毛病,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作畫過程中的不良習慣造成的。 有的人在作畫時不能及時清洗畫筆、調色盤,致使殘留的顏色影響了下一筆色彩的准確性。比如殘留的色彩中有白色,而要畫的下一筆調子又較深,在畫面沒有乾的時候還看不出影響,等畫面幹了以後就會發現已經粉了。看起來並不起眼的細節就會讓畫面的純度、明度提不高,色相對比達不到要求。解決它的方法就是勤於清洗畫筆、調色盤,特別在畫較暗、較亮、較純處時更應注意。 2、作畫時用筆用色應飽和一點,不要出現太多的飛白(有目的的除外)。因為後面的一筆如果不能完全把原有的色覆蓋住,上下的色彩滲到一起會顯得臟。調色應勻(也稱熟)一些,如果在畫面上大范圍出現沒調勻的色彩也會顯得臟。 3、由於作畫者沒有熟練地把握水粉顏料的性能。水粉顏料在未乾的時候,給人的感覺是比較純、亮,等它幹了以後,會有很大的變化,其純度明度的對比都變低了,畫面也隨之變得灰、粉。這種性能如何把握呢?比較可行的方法是:作畫時把每一色彩的純度、明度都有意識地提高,比你所看到的色彩純度、明度要高一點,等幹了以後正是你所要求的效果。至於明度、純度提到什麼樣為好,就需要自己在作畫過程中不斷地摸索總結提高。 4、如果在畫完以後才發現畫面臟、粉,可以在每個物體較深的灰面用上一些較純的色。一般用筆不要太多,面積不要太大,把物體的亮部加亮一些,用筆同樣要少,必要時還可以把明暗交界線加深一些,以提高畫面的對比度。 「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用色純度過高,幾乎用管裝或瓶裝的顏料原色未加調和即直接作畫,給人以火、生、楞的感覺。此外,用色太厚,特別是用非常厚的顏色在畫面上「干拖」、「干拉」都會造成畫面的焦枯、火氣。這些都說明初學者缺乏水粉畫的調色和用筆經驗。 「灰」,是指在整幅畫面中缺乏物體的暗部與亮部的色彩對比,這其中包括明度對比和色彩的冷暖對比。此外,靜物中有些鮮艷、明亮的色彩因純度不夠從而產生灰的感覺。另外一個比較普遍的原因是用色彩表現某一物體時,調配色彩的種類過多,復色間相調必然產生灰、悶的感覺。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水粉寫生用過量的水分調少量的色彩,畫出的作品也會產生灰、臟的感覺。這是由於水粉顏料的特性造成的,因為水粉顏料主要由填充劑和著色劑混和而成,加水稀釋後,飽和度就會降低,色彩會變得灰暗。它與水彩顏料的性能不同,稀薄的水彩會產生透明、柔和的微妙效果,而水粉顏色調了過多的水分就會變得蒼白無光。所以調色時一定要控制用水量,以保證顏色的鮮明度。揚其所長,避其所短,才會最大限度地發揮水粉的優勢。 「臟」,造成畫面臟色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在表現某種色彩時,調配的色彩種類過多,最後導致色彩傾向不明確而成為臟色。另外一個很典型的原因是,很多初學水粉畫或經驗不足的考生,在水粉靜物寫生中經常會用水或很稀薄的色彩在較厚的底色上刷抹、揉擦並加以修改,以求協調柔和的過渡面色彩。這樣畫出的物體色彩,乾燥生就會產生臟、灰暗的感覺。協調鄰近色、過渡色,必須調出明確的傾向色彩,擺上或趁濕畫上去,這樣的色彩銜接才是真實而漂亮的。 「花」,產生的原因是對整組靜物大的色彩關系、大的明度關系缺乏把握的能力。有這方面問題的考生往往素描基礎也比較薄弱,作畫時容易一頭鑽進細節關系,一味去摳細小的色彩變化,從而喪失了物體大的色彩冷暖關系及色調傾向,特別是大的明暗層次關系。要克服這個毛病,需要在觀察和著色時從大處著眼。建議考生用寬大的扁筆進行開始階段的鋪色,注重大的暗面、中間面及亮面的色彩變化,暫時忽略細微的起伏及微妙的色彩變化,抓住並控制了大的體面色彩關系後,再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的表現,相對較容易克服瑣碎的毛病。但從根本上說,整體觀察與整體表現才是克服瑣碎毛病的有效方法 無論是寫生還是默寫,在作畫過程中,還須注意物體所具有的個性因素,如色相、純度、明度、冷暖等,把物體畫得豐富而有變化。將自己對物體的感受表現出來,不要單純去追求客觀色彩的真實和相似,這樣很容易被局限在固有色里,色彩也難免單調。 深入塑造具體物體時,力求用筆、用色准確,色彩層次要銜接自然,質感的表現也要充分。高光是表現物體質感的重要因素,不能過於簡單和隨便,以免破壞結構。襯布在畫面中主要起陪襯和調劑色彩的作用,表現時可根據畫面的需要進行處理,有的地方可表現得充分一些,有的地方只需一筆帶過,畫面中次要的物體簡單的交待出形和色就可以了,切不可面面俱到, 到處都刻畫得很仔細,造成主次不分、呆板、沒有層次和空間感的現象,也容易破壞畫面的整體效果。 在畫面基本完成的時候,要注意從色彩、素描、冷暖、空間等幾個方面去檢查。

㈧ 美術色彩要怎麼學

論色彩,你找對人了。不同於素描需要多年的造型基礎,色彩只要勤加練習就能畫的很好了。
我當初也就學了兩三個月,到大學畫的更少。顏料一學期都沒加過一次。

1找好書!
建議你先找個你認為畫的最好的老師,讓他帶你挑幾本色彩好書。或者直接到專門賣美術批發書的地方問老闆,哪些書賣得最好。每年也就那幾本,央美清美的畢業學生出的(我是09畢業,當年是買了幾本,其他垃圾的書最好看都別看)

2技巧
這說來也簡單。你既然還沒畫過幾次,以我的經驗來看,你現在的畫面是不是很稀?不知道該有的顏料飽和度(這是練手感的活,切勿超之過急)還有畫面可能會很臟,這就關乎調色。要注意冷暖色,在你要表現冷的地方,如果調色中加了暖色就會不倫不類,暖色地方加了冷色又會暗不下去。因為現在七月多,到大概12月多才考試,你這段時間都畫畫的話,是絕對來得及的。但如果你不肯犧牲文化課,只學所謂暑假的半個月,我看除非你天分高的嚇人,不然色彩肯定不能考好。建議先多多臨摹,然後到一定階段臨摹幾張後就寫生一張,不停循環。到考試臨近時大概一兩個月的樣子,開始練默寫。此時要(臨摹+寫生+默寫)。

3心理篇
我學畫的時候也是想知道些技巧,以為那樣可以快點使畫技上軌道。但其實很多東西即使老師明明白白說給你聽,你當下也是不能完全懂的。學畫真正的老師應該是自己。在以自己的情況為前提下,多多揣摩。

加油吧

㈨ 美術色彩怎麼調色

"美術色彩"調色方來法有自很多。如三原色:"紅色、黃色、藍色"這三種顏色可以調出上百種顏色。單純的紅色可以調出,肉粉色,淺粉色,紅粉色,朱紅色,桃紅色,血紅色,玫瑰紅、等等。三基色:"橙色,紫色,綠色".就是三原色勾兌的顏色,其他諸如:
朱紅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 天藍色 + 黃色 = 草綠、 嫩綠 。
天藍色 + 黑色 + 紫 = 淺藍紫 。草綠色 + 少量黑色 = 墨綠 。
天藍色 + 黑色 = 淺灰藍。 天藍色 + 草綠色 = 藍綠。
白色 + 紅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紅。 天藍色 + 黑色(少量) = 墨藍 。
白色 + 黃色 + 黑色 = 熟褐 。 玫紅色 + 黑色(少量) = 暗紅。
紅色 + 黃 + 白 = 人物的皮膚顏色。 玫紅色 + 白色 = 粉玫紅
....... ..............................................
在實際繪畫中可根據色彩譜,靈活運用,即可調出自己需要的色彩。

㈩ 美術色彩知識有哪些

水粉畫應注意兩大點:
1.色相搭配
素描畫時不用考慮色彩搭配,水粉不同,要考慮色彩之間的搭配和諧,和穿衣服差不多,都是灰的要搭配些純的東西,都是純的要搭配灰的,靜物中沒有就要製造和改造,如襯布太純,顯不出水果,要主觀調低襯布的純度,兩塊布都太純了,要調低其中一塊,兩塊布都太灰,要提高一塊純度。造成畫面的和諧(常用的辦法是變調或改變他們的面積)來達到畫面和諧。(水平高的老師擺出來的靜物本身就很和諧,也有老師不太注意這些只考慮了素描中的構圖聚散穩定,所以畫起來不主觀調整怎麼畫都一般)。 其實認真觀察光源色,環境色,就算不和諧的色塊也能統一起來,從多色相當中組織好色調。當然對於初學還是盡量用同類色作畫容易出效果。
2.視覺中心(主次分別)
素描中視覺中心很容易定,特別頭像,那個角度都可以是五官為中心,其它地方減弱了對比。而畫色彩時就散了,看那都是花花綠綠,不知道表現什麼了,所以心中要定一個視覺中心,它的對比強度最強,別的都不能超過它,超過來也要主觀的減弱它,反過來中心對比不明顯,也要主觀的拉大它的對比。這樣就有主次之分了。和頭像的道理一樣,突出五官,突出主體嗎。 一般視覺中心的對比強,周邊對比弱,中心的投影重,周邊的弱。中心純度高,周邊低。
3.不掌握色彩三要素
看一個物體或一塊襯布還是一顆大樹,由一端向另一端的變化,除了明度變化,還有色相和純度的變化,如一個罐子左端暗右端明,伴隨著還有左端冷右端暖,左端純右端灰。所以觀察點更要放在對物體兩頭的觀察,把握大的色彩傾向,中間的細節或過度色塊就容易把握了,就算看不清楚蒙也可以,只要大傾向正確局部錯誤也不會太影響整體效果。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一個主觀取捨的問題和對比統一的問題。切不可最求和對象一致,最求的目標是比對象更和諧更美。

熱點內容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老師 發布:2025-07-08 19:00:24 瀏覽:284
七年級上冊英語期末 發布:2025-07-08 18:59:48 瀏覽:141
陽西教育 發布:2025-07-08 18:31:56 瀏覽:479
王瑞娜老師 發布:2025-07-08 18:31:53 瀏覽:456
莘縣教師考試 發布:2025-07-08 17:50:59 瀏覽:944
赤峰教師資格證報名 發布:2025-07-08 17:50:19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