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展望
1.考試內容過於單一
目前,作為招生工作首要環節的入學考試形式仍十分陳舊,僅以高校美術院系的素描
考試為例:現階段,中國的美術高考招生考試方式主要承襲歐洲學院派體系的模式,著眼於造型、寫實因素的測試。考試內容也主要是以靜物、石膏、人像為主(即使有些創作類試題涉及到中國傳統藝術也是少之又少),考試內容過於單一,這既嚴重滯後於國際范圍內的現當代視覺藝術知識系統,又把不同的美術類專業置於單一的技能考核中去,這種考核形式,在藝術教育的開始階段就限制了學生的想像力、創新能力和審美感受力,美術的國際性、民族性也由此喪失。招生考試的功能在於選拔人才,但這種陳舊的入學考試是很難選拔出具有藝術天賦和潛力的優秀藝術人才的。
2.對文化理論課程不重視
現行的美術招生制度,使考生產生對文化理論課程的輕視,他們中一些人認為文化課成績跟不上,便可以轉學美術專業來實現大學夢,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導致高校美術類專業在校學生對文化理論課程,譬如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重要課程的漠視;對美術基礎理論知識也同樣缺乏興趣,對很多國內外著名的藝術大師一知半解,甚至聞所未聞。結果顯而易見,對文化理論課程的輕視,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修養,只會導致藝術類學生在一條越走越窄的藝術道路上與真正的藝術越行越遠。值得欣慰的是現在這種狀況開始出現了變化,最近幾年不少學校就開始提高文化課成績在高考錄取中的比重了。
3.對國內外藝術發展歷史及流派知之甚少
如今,很多美術類的學生,對產生在中國本土有著深厚人文精神及悠久歷史的傳統藝術了解甚少,許多人不知中國歷朝歷代的繪畫藝術流派和代表人物,不知道傳統的書體有哪些,至於世界聞名的一些藝術形式及多元化發展趨勢,更是知之甚少,這不能不說是當今美術教育的悲哀。
(二)國內美術高考研究現狀
陳丹青在《藝術學院與藝術教育——試論當今中國藝術教育的兩難》一文中分析了當前的教育狀況,指出了大學生人文素質的缺失和大學進行人文教育的迫切性,並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若干改革解決之道。
滕建志在《從「美術高考熱」談對美術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指出高校美術專業擴招導致教育資源被沖淡、盲目報考美術專業使生源專業水平下降、優秀教師少、基礎訓練薄弱等問題,是高校美術教學質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謝裕宣在《透視廣東美術高考補習現狀》一文中認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高等美術教育的迅猛發展,美術高考補習班應運而生,成為美術教育中一種頗具規模的新形式。要想客觀全面地透視剖析它給社會和高等美術教育帶來的積極意義和負面影響,首先要尋找它形成和發展的根源,使有關教育管理部門主動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宏觀調控,使其能對美術教育發揮積極作用。
教育部國家藝術課程標准核心組成員、上海中學藝術課程標准核心組成員、上海市美術特級教師程明太在《加強對美術高考現象的研究勢在必行》一文中分析了美術高考的歷史、特點和美術高考「唯一性」的局限,希望美術高考本身能有更多的文化蘊涵,提出從應對考試轉向理性思考,並呼籲大家加強對美術高考現象的研究。該文除對美術高考的原因進行了很好的總結外,還針對美術高考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師高民在《高校藝術專業招生中的弊端與對策》一文中把視角對准目前高校藝術專業招生工作,觀察其中的運行狀況,分析現行高招中的種種弊端,並以此為焦點鋪開話題,最終落筆「改善對策」。
劉健、陳瑞三、姚朋遠在《試論美術類高考招生改革》一文中對多年來美術高考現狀進行了分析,並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弊病,如專業加試時間過長、美術的專業成績與文化課成績的比例不適當等問題,提出了美術高考改革的重點環節和方法:文化課考試應結合美術類(或藝術類)考試專業發展的需要進行,專業加試應制定美術學科統一的規范化招生制度和程序等。劉顯成在《西部地區美術高考熱的社會矛盾與對策》一文中指出,如今,時代交給美術教育一個新的任務,就是緩解就業壓力、穩定社會人心、培養能充分就業的美術人才,此觀點頗為新穎,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武旭在《美術高考熱的背後》一文中分析了美術高考形式亟需改革的現實,以及考生過多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指出美術院校應加強自身建設,並呼籲大家要理性對待美術教育問題。袁恩培在《關於美術高考方法與方式的討論》一文中論述了當前美術高考中一些嚴重問題和美術教育中的藝術和技術、創造能力、創新思維與美術技法、技巧的偏重現狀等問題,希望能重新認識美術高考,思索並找出那些符合藝術教育規律的考試方法來。
謝建華在《美術高考制度的現狀分析與對策》一文中指出,多年來由於美術高考制度滯後與高考內容的固化,已偏離了考試實質性目的,影響了生源質量,也影響到了美術考前培訓的科學性和考生綜合藝術素質的培養。認為美術高考不但要適應社會與國家的要求,而且要不斷改革並完善美術高考機制,這是未來美術教育蓬勃發展的重要保證,所以對其進行改革已勢在必行。付秀飛在其碩士論文《美術高考綜論》中深入、全面地剖析了美術高考的發展歷程、現狀形勢及其制度實施,並力圖揭示現象背後的本質規律,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改革意見。
蔣佳在其碩士論文《中國現行藝術高考制度研究——以美術高考為例》中主要論述了美術高考「預備教育」、美術高考的考試內容及方法、閱卷方式及評分標准和最終的錄取准則,認為在我國現階段美術高考制度中,三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共同導致了近年來我國高校美術生源質量的持續下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