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教師資格《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
單項選擇題、辨析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
一、考試目標
1.信息技術學科知識運用能力。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歷史和現狀,把握國內外信息技術發展動態;掌握信息技術學科基本知識與技能,熟悉信息技術學科的特 征與應用領域;掌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並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理解《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規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實 施建議,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開展教學和指導學生實訓實踐。
2.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能力。能夠根據《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規定的課程目標,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針對初中學生的認知特徵、知識水 平及學習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個體差異,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根據不同課程模塊的特點,合理選 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資源,設計多樣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信息技術教學實施能力。認識學生建構信息技術知識和獲得技能的過程,並能依據信息技術教學需要,恰當選用相關的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地將 學生引入學習活動;運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策略,組織有效教學活動;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優化教學環節;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獲得信息技術 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信息意識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
4.信息技術教學評價能力。掌握教學評價的基本知識與方法,並能將其恰當地運用於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之中;積極倡導評價目標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發揮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能夠通過教學反思改進教學。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學科知識
1.信息技術專業知識
(1)了解信息技術發展史及國內外的發展動態,掌握與初中信息技術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掌握與信息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倫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並能用於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
2.信息技術課程知識
(1)理解信息技術課程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
(2)熟悉《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所規定的模塊結構、內容標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呈現形式,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使用教材。
3.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知識
(1)掌握信息技術教育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等一般知識。
(2)理解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規律及一般過程,掌握信息技術教學的基本技能及教學方法。
(3)了解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知識。
(4)掌握信息技術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B. 《教師資格證》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
1.《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三)是選擇性考,只考一門。也就是說,你要取得初級語文學科的教師資格證,就只需要考初級中學語文,你想取得初級中學數學科學的教師資格證就只考初級數學就可以了。
2.教師資格證中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分為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初級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三)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歷史與社會、科學等15門科目。高級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三)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門科目。考初級中學的就在初級中學的15門科目里選擇一門考,就可取得相應科目的初級中學資格證,考高級中學的就在高級中學的14門科目里選擇一門考,就可取得相應科目的高級中學資格證。
資料拓展
1.教師資格證報考條件:
符合以下基本條件的人員,可以報名參加教師資格考試: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請認定教師資格的體檢標准;
(四)符合《教師法》規定的學歷要求。
普通高等學校在校三年級以上學生,可憑學校出具的在籍學習證明報考。
2.考試內容與形式:教師資格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兩部分。
(1)筆試主要考查申請人從事教師職業所應具備的教育理念、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知識、科學文化素養、閱讀理解、語言表達、邏輯推理和信息處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學、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的基本知識;擬任教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的知識和方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筆試主要採用計算機考試和紙筆考試兩種方式進行。採用計算機考試和紙筆考試的范圍和規模,根據各省(區、市)實際情況和條件確定。
(2)面試主要考查申請人的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言語表達、思維品質等教師基本素養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技能。
面試採取結構化面試、情境模擬等方式,通過抽題、備課(活動設計)、回答規定問題、試講(演示)、答辯(陳述)、評分等環節進行。
參考資料:網路-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
C. 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中中學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包涵哪些學科
初中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分為《教育知識與能力》、《綜合素質》、《學科知識與能力》的考試,其中學科知識與能力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歷史與社會、科學等15個科目。
D. 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這門筆試好過么應該怎樣復習
我記得好像考了一道題,寫出Photoshop中的三種色彩模式 我只曉得RGB模式,其餘亂寫~~內~還有最後一題寫教容學設計,根據漫畫(模擬網路通信設備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之間數據包的傳遞過程)寫教學過程設計~~~我覺得蠻好過的,一般題都不難~~~
還有一個C語言程序,寫運行結果,很簡單的~~~
E.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信息技術教師。 1、筆試,學科知識考什麼 2、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考什麼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根據高中教師資格考試大綱內的內容去復習。
教育部考容試中心根據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准,制定各科考試大綱。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大綱規定了考試內容和要求、試卷結構、題型示例等,是考生學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
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大綱(2科):
《綜合素質考試大綱》、《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大綱(2科):
《綜合素質考試大綱》、《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
初級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大綱(15科):
《綜合素質考試大綱》、《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
《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等13科;
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大綱(15科):
《綜合素質考試大綱》、《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
《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等13科;
其中,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的《綜合素質考試大綱》和《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是相同的。
面試考試大綱分為三類:
《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大綱》、《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大綱》、《中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大綱》。
F.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有幾個科目
初中學科考試共有15科,高中學科共14科,小學和幼兒不分學科,在面試的時候才會分學科。
1、報考小學等級的筆試環節不涉及到今後任教學科,在面試報考的時候確定任教科目。
2、初級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歷史與社會、科學15個科目。
3、高級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14個科目。
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為2科,分別是綜合素質(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為2科,分別是綜合素質(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為3科,分別是綜合素質(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G. 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應該怎樣復習
版本都不一樣,我們這里講的都是辦公自動化、PS,動畫製作等內容
H. 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 考試什麼
一、考試目標
1.信息技術學科知識運用能力。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歷史和現狀,把握國內外信息技術最新發展動態;掌握信息技術學科基本知識與技能,熟悉信息技術學科的特徵與應用領域;掌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並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理解《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規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實施建議,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開展教學和指導學生實訓實踐。
2.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能力。能夠根據《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規定的課程目標,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針對初中學生的認知特徵、知識水平及學習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個體差異,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根據不同課程模塊的特點,合理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資源,設計多樣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信息技術教學實施能力。認識學生建構信息技術知識和獲得技能的過程,並能依據信息技術教學需要,恰當選用相關的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地將學生引入學習活動;運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策略,組織有效教學活動;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優化教學環節;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獲得信息技術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信息意識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
4.信息技術教學評價能力。掌握教學評價的基本知識與方法,並能將其恰當地運用於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之中;積極倡導評價目標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發揮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能夠通過教學反思改進教學。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學科知識
1.信息技術專業知識
(1)了解信息技術發展史及國內外的發展動態,掌握與初中信息技術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掌握與信息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倫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並能用於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
2.信息技術課程知識
(1)理解信息技術課程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
(2)熟悉《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所規定的模塊結構、內容標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呈現形式,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使用教材。
3.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知識
(1)掌握信息技術教育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等一般知識。
(2)理解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規律及一般過程,掌握信息技術教學的基本技能及教學方法。
(3)了解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知識。
(4)掌握信息技術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學設計
1.學生學習需求分析
(1)了解學生認知特徵,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確定學生的學習起點。
(2)具有分析學生已有的信息技術學習經驗和個體差異的能力。
2.信息技術教材分析
(1)根據《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及教材編寫思路和特點,
了解信息技術教材內容和信息技術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能結合學習需要對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織。
(2)通過教材內容分析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與技能,確立教學重點與難點,並設計相應的教學解決方案。
3.確定信息技術教學目標
(1)領會「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學目標的含義。
(2)能夠根據《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教材和學生的認知特徵,確定具體課程內容的教學目標並准確表述。
4.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
(1)能夠根據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和學生認知特徵,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2)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起點,明確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和技能之間的關系,確定教學內容的相互關系和呈現順序。
(3)了解信息技術資源的多樣性,能根據所選教學內容合理開發、選擇和利用教學資源。
5.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的綜合應用
(1)理解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內容組織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夠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
(2)通過研究典型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設計的案例,掌握教學設計的方法,評析教學案例。
(3)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選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
(三)教學實施
1. 課堂學習指導
(1)了解信息技術教學情境的創設、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的方法,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2)了解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基本特點,能夠根據信息技術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特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2. 課堂組織調控
(1)掌握信息技術教學組織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決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偶發事件的能力。
(2)了解對信息技術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教學活動因素進行調控的方法。
3. 信息技術教學實施的綜合應用
(1)能依據信息技術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徵,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2)掌握信息技術實踐教學的功能、特點和方法,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能恰當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四) 教學評價
1. 信息技術學習評價
(1)了解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知識和方法,具有科學的評價觀,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有效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能夠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身信息技術學習的狀況,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2. 信息技術教學評價
(1)能夠依據《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倡導的評價理念,發揮教學評價診斷、反饋、激勵等功能。
(2)了解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夠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改進的思路。
三、試卷結構
模 塊 比 例 題 型
學科知識 43% 單項選擇題
簡 答 題
教學設計 23% 簡 答 題
教學設計題
教學實施 21% 簡 答 題
案例分析題
教學評價 13% 案例分析題
合 計 100% 單 項 選 擇 題 :約 30%
非 選 擇 題 :約70%
四、題型示例
1.單項選擇題
(1)有關消息與信息的關系描述中,正確的說法是
A. 消息就是信息 B. 信息中包含了消息
C. 消息中包含了信息 D. 二者沒有關系
(2)Internet所使用的網路協議組稱為
A. DNS B. LAN /WAN
C. Ethernet D. TCP/IP
2.簡答題
點陣圖與矢量圖是數字圖像的兩種表示方式,請簡要回答二者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3.案例分析題
閱讀下列材料:
剛從師范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宋老師正在計算機教室為初中三年級講授PowerPoint課程,今天的內容是「幻燈片中插入影片和聲音」,由於是新內容,宋老師為了讓學生多練習一會兒,通過多媒體播放系統向全班同學演示完操作步驟後,說:「現在大家翻開書到第56頁,按照我剛才演示的步驟自己練習。」
大多數學生開始自己看書學習,可是有一些學生並沒有看書,而是開始玩自己的電腦。幾個學生在上網,還時不時和旁邊的同學說話,讓他們看自己的屏幕,估計是發現什麼好玩的了;還有一個學生在玩自己隨身帶的優盤里的游戲,旁邊的同學也不自覺地看他的屏幕。這一切宋老師根本沒有發現,她一直坐在教師機旁邊忙著。
請結合上面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你覺得宋老師這節課採用的是信息技術教學中哪種教學方法?
(2)宋老師採用的這種教學方法適合於什麼樣的學生和教學內容?
(3)宋老師沒有發現玩電腦、玩游戲的同學,你認為原因是什麼?
(4)從教學策略的角度來分析,你覺得宋老師這節課教學的成功之處和失敗之處分別是什麼?
4.教學設計題
圍繞多媒體演示文稿製作中「聲音的插入」這一教學內容,完成下列任務:
(1)確定本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2)請設計出恰當的教學策略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3)請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圖。
I. 求:高級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歷年真題
有的同志 發到我的qq郵箱:[email protected] 謝謝
J. 教師資格證國家統考《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歷年真題急求
http://www.chinadmd.com/file/outiis6rsuaxpzs363rupuvv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