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病

文言文病

發布時間: 2020-11-23 13:05:29

文言文 病的意思

1. (形聲。疒形丙聲。本義:上古時指重病)
2. 同本義 [be seriously ill] 病,疾加也。——《說文》 疾病外內皆埽。——《儀禮·既夕禮》。注:「疾甚曰病。」 坎為心病。——《易·說卦》 疾病而立之。——《左傳·襄公十九年》 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王充《論衡·訂鬼》 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韓非子·孤憤》 行年四十而有內熱之病以死。——《莊子·達生》
3. 又如:病革(病勢危急將死);病亟(病革)
4. 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狀態 [illness;sickness;disease] 君之病在肌膚。——《韓非子·喻老》 性傷謂之病。——《荀子·正名》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史記·留侯世家》
5. 又如:病篤(病勢沉重);病疽(毒瘡類疾病);病困(受疾病的困擾);病革(病勢危急將死);病亟(病革)
6. 缺點,毛病,瑕疵 [fault;defect] 不如舜,不如 周公,吾之病也。—— 唐· 韓愈《原毀》 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宗臣《報劉一丈書》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然今日庭詰弘,誠中弘之病。——《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砭切政病。——《新唐書·杜希全傳》
7. 又如:病累(指文章中有瑕疵或累贅的字句);語病;通病(一般都有的缺點);毛病(缺點);弊病(事情上的毛病;弊端)
8. 疾苦,痛苦 [hardships;painful;sufferings] 長其孤,問其病。——《國語·吳語》
〈形〉
1. 困難,不利 [difficult] 利則東收齊,病則西侵 秦。——《史記·商君列傳》
2. 枯萎 [withered]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 又如:病樹(即將枯死的樹木);病葉(枯葉;黃葉);病草(枯萎變黃的草) 〈動〉
1. 生病 [fall ill] 未果,尋病終。——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王充《論衡·訂鬼》 彌子瑕母病。——《韓非子·說難》 見一人病咽塞。——《三國志·方伎傳》
2. 又如:孩子病了;病狀(請病假的文狀);病忘(患健忘的病症);病懨懨(久病慵懶的樣子)
3. 擔心,憂慮 [worry;be anxious] 君子病無能焉。——《論語·衛靈公》
4. 又如:病滯(猶郁滯);病俗(猶言憂民憂俗);病疚(愧悔不安)
5. 苦惱,困惱 [vex]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6. 又如:病涉(苦於涉水渡川)
7. 損害 [harm]。如:病民(為害人民);病蠱(害人的毒蠱。猶言害人蟲)
8. 疲累,倦困 [tire] 今日病矣,余助苗長矣。——《孟子·公孫丑上》 9. 又如:病乏(睏乏;因病憊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難)

② 病用古文怎麼

「怎麼」在現代漢語中有不同意義、不同用法,對應文言文的表述也就不同。

我們可以將版各種權不同意義歸納為代詞性質和副詞性質兩種類型。

1、當「怎麼」表示「為什麼」、「如何」時,詢問目的、原因,途徑、方法,屬於疑問代詞性質。

如「怎麼不說話?」「怎麼不回家?」文言文可表述為:「不語?」「不歸?」

如「怎麼回答?」文言文可表述為:「何以對?」

2、當「怎麼」表質疑、反問等意思時,屬於疑問副詞性質。

如:「你怎麼能輕視我?」「怎麼能這么說?」文言文可表述為:「爾敢輕吾?」「出此言?」

總之,文言文與現代漢語之間的詞語並非絕然一對一的關系,熟練掌握了文言虛詞之後,完全可以根據語境來確定表達方法。

③ 病用古文怎麼說

用疾,古文里的疾:外傷,痛苦,病:疾更嚴重成為病

④ 古文中病什麼意思

本義:上古時指重病
詞性變化

◎ 病 bìng

〈形〉

(1) 困難,不利 [difficult]

利則東收齊,病則西侵 秦。——《史記·商君列傳》

(2) 枯萎 [withered]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 又如:病樹(即將枯死的樹木);病葉(枯葉;黃葉);病草(枯萎變黃的草)

◎ 病 bìng

〈動〉

(1) 生病 [fall ill]

未果,尋病終。——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王充《論衡·訂鬼》

彌子瑕母病。——《韓非子·說難》

見一人病咽塞。——《三國志·方伎傳》

(2) 又如:孩子病了;病狀(請病假的文狀);病忘(患健忘的病症);病懨懨(久病慵懶的樣子)

(3) 擔心,憂慮 [worry;be anxious]

君子病無能焉。——《論語·衛靈公》

(4) 又如:病滯(猶郁滯);病俗(猶言憂民憂俗);病疚(愧悔不安)

(5) 苦惱,困惱 [vex]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6) 又如:病涉(苦於涉水渡川)

(7) 損害 [harm]。如:病民(為害人民);病蠱(害人的毒蠱。猶言害人蟲)

(8) 疲累,倦困 [tire]

今日病矣,余助苗長矣。——《孟子·公孫丑上》

(9) 又如:病乏(睏乏;因病憊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難)

http://www.zdic.net/cd/ci/10/ZdicE7Zdic97Zdic85188744.htm

⑤ 在古文里病是什麼意思

病有以下幾種意思:
1、疾病,生病。引申為疲勞、睏乏。引申為擔心、憂慮,引申為困苦、病苦。引申為恨。
2、毛病、缺點。
3、恥辱。
4、失敗。

⑥ 病用古文怎麼說

古文中的「疾」表示病;疾病。而古文中的「病」則表示嚴重的疾病,程度比「疾」深;不同於現代文,注意區分。

⑦ 疾病文言文翻譯為什麼

恙:毒蟲,蟲復咬,小病制
疾:外傷;痛苦。(因矢為箭,故指外傷);因外傷是瞬間造成故現在疾也有快的意思。
病:疾加重;過度的憂慮且痛苦;
瘧:(舊)瘧,殘暴的病;虐:殘暴;現在指傳染病
病篤:病勢沉重,病情很嚴重
古語中未見疾病連用,都是在疾病的前面加名詞如:肺病,足疾

⑧ 帶病字的文言文

【原文】

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譯文】

晉景公病重,到秦國請醫生。秦桓公派醫緩給晉景公診病。醫緩還沒有到達,晉景公又夢見疾病變成兩個小兒童,一個說:「他是個好醫生,恐怕會傷害我們,往哪兒逃好?」另一個說:「我們待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拿我們怎麼辦?」醫生來了,說:「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灸不能用,針達不到,葯物的力量也達不到了,不能治了。」晉景公說:「真是好醫生啊。」於是饋送給他豐厚的禮物讓他回去。

六月初六日,晉景公想吃新麥子,讓管食物的人獻麥,廚師烹煮。景公召見桑田巫人來,把煮好的新麥給他看,然後殺了他。景公將要進食,突然肚子發脹,上廁所,跌進廁所里死去。有一個宦官早晨夢見背著晉景公登天,等到中午,他背著晉景公從廁所出來,於是就以他為景公殉葬了。


釋義 bìng
①<動>病加重。
②<名>泛指疾病。
③<名>重病。
④<動>生病。
⑤<名>弊病;毛病;缺點。
⑥<動>羞辱;傷害。
⑦<動>擔憂;憂慮。

⑨ 文言文病入膏肓的解釋.

譯文:

春秋時期,晉景公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緩,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他的病變成了兩個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緩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葯,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醫緩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卧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後,那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葯,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六月丙午這天,晉景公想嘗新麥,派甸人獻上新麥,由庖人烹調。這時景公把桑田的巫人叫來,將煮好的新麥給他看,然後殺了他。

將要吃新麥的時候,景公肚子發脹起來,走到廁所,跌入廁所里死去。有一個宦官當天早晨夢見背著晉景公升天,到了下午,他(果真)背著景公出廁所,於是就把他作了殉葬人。

原文:

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所及,葯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9)文言文病擴展閱讀:

病入膏肓,讀音bìng rù gāo huāng,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病情特別嚴重,無法醫治,也比喻事態嚴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出處:

膏肓:古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隔膜之間為肓,膏肓之間是葯力不到之處。形容病情特別嚴重,無法醫治。也比喻事態嚴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1、春秋 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至焉,不可為也。」

2、元無名氏《小張屠》第一折:「母親病入膏肓,你孩兒仰天悲愴」

3、金王若虛《王內翰子端詩近來陡覺無佳思》詩:「功夫費盡謾窮年,病入膏肓豈易鐫。」

4、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 第五二回:「吾觀劉琦過於酒色,病入膏肓,現今面色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

5、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蓮香》:「生哽咽良久,自言知罪,但求拯救。 蓮 曰:『病入膏肓,實無救法。』」

⑩ 文言文「氣疾」指什麼病

氣疾,無論文言文還是白話文,都是指呼吸系統疾病。
"氣" 是中醫學術語。指脈氣和營衛回 。即呼吸答系統,循環系統,淋巴系統的總稱。
五氣、五聲、五色。《周禮·疾醫》。注:"肺氣熱,心氣次之,肝氣涼,脾氣溫,腎氣寒。"
"氣疾"即上述系統紊亂引起的疾病,肝,脾病變引起的不適有時也歸入氣疾類。

熱點內容
舞蹈老師小蕊 發布:2025-07-08 15:33:13 瀏覽:470
護膚老師菲菲 發布:2025-07-08 15:21:12 瀏覽:720
優秀班主任和優秀教師誰最優秀 發布:2025-07-08 15:12:29 瀏覽:490
英語日記例文 發布:2025-07-08 14:54:10 瀏覽:973
全國卷英語2017年 發布:2025-07-08 14:44:12 瀏覽:921
與老師聊什麼 發布:2025-07-08 14:31:26 瀏覽:134
漣水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8 14:30:17 瀏覽:157
初中科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8 14:24:10 瀏覽:100
教師不知道 發布:2025-07-08 14:09:07 瀏覽:788
教師曬禮物 發布:2025-07-08 13:58:41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