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招字子經文言文翻譯
『壹』 招乃簡選有才識者,詣太學受業,還相授教。 翻譯成現代漢語 謝謝。
招乃簡選有才識者,詣太學受業,還相授教。——於是牽招選拔有才能的人,到太學學習,回來再教別人。
『貳』 唐山市2007-2008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文科數學試卷A 答案
唐山市2007-2008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卷
說明:
一、本試卷共8頁,包括七道大題21道小題,共150分。-其中前三道大題 (10個小題)為選擇題。
二、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按照「注意事項」的規定答題。
三、做選擇題時,如需改動,請用橡皮將原做擦乾凈,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
四、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與答題卡一並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緬懷 必需品 更疊 罪惡滔天
B.蟬聯 執牛耳 睿智 愛不失手-
C.慳吝 膨脹率 臨摹 既往不咎,
D.斡旋 爆發戶 告罄 眾口鑠金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各地的網吧管理部門都陸續開始實行網吧實名上網制度,從實名登記到辦理一卡通、lC卡不一而足,以便阻止未成年人涉足網吧。
B.中國換臉第一人李國興於2006年11月1日成功進行了二期手術,面目全非的他終於擁有了一張正常人的臉。
C.一些大學生好高騖遠,自以為滿腹經綸,看不起低職位的工作,一味地強求社會就業價植與自身學識價值對等,結果高不成低不就。
D.夜讀《岳陽樓詩詞選》,讀多了,便有千篇一律之感,但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色,自銀盤里一青螺」,獨辟溪徑,化大境為小景,可謂佳句。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隨著私家車的增多,如何避免個別公務員不利用工作和職務之便,慷公家之慨,確實是一個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B.為和諧愉快地度過春節,江南南昌市紀委發出通知,禁止各級官員在春節期間利用公款相互走訪、宴請,給官員們加了道緊箍咒。
C.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和重視農業產後經濟,應當成為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D.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並均衡教育資源,真正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平等、優質的教育。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恰當的一項是 •
A.雨果是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紅與黑》和《九三年》。
B.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怪」「志人」小說,合稱為筆記小說,這一時期,我國的小說初具規模,代表作品有劉義慶的《搜神記》,干寶的《世說新語》。
C.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和美國的歐•亨利被譽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他們的代表作分別為《羊脂球》、《裝在套子里的人》、《警察和贊美詩》。
D.「二十四史」是指從《史記》起至《明史》止的24部F「正史」,全部採用紀傳體例編寫,均為斷代史。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科學家發現「健康智商」
隨著健康知識的不斷普及,人們的健康意識也不斷提高,人們不難發現,在兩樣的健康教育環境下,有些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十分在意,但也有人對白己的健康狀況卻漠不關心。除了健康知識的普及程度外,是否有些天生的因素在影響人們對自己健康狀況的意識呢?英國科學家最近所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回答了這個問題。
研究結果表明,人對自己身體狀況的意識之所以不同與負責控制這部分功能的大腦區域的活動能力以及大小有關,這說明,每個人的「健康智商」因其該區域的發育情況不同而有所區別。在正常情況下,這種 「健康智商」有利於人們及時察覺體內的不正常情況。但是如果太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容易使人長時間處在緊張狀態之中,並產生對自己不滿的情緒,從而引起相反的效果。
研究人員採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對38位志願者大腦對健康意識的反應進行了研究。同時,研究人員對受試者日常的焦慮程度以及其他有關症狀進行了詢問,以便了解這些人對自己身體的關注是否影響到其情緒波動。
研究結果發現,當一個人十分關注自己身體所出現的各種反應時,其大腦里有一個叫做右前腦島皮質區的區域會出現大量的活動。這種大腦活動能導致人產生焦慮和其他一些負面情緒。研究還首次發現,那些對自己身體狀況十分敏感的人,其右前腦島皮質區也較其他人要大。
研究人員介紹說,右前腦島皮質區負責控制人對情緒的意識。在他們的研究中,無論是功能神經成像技術,還是對某一大腦區域,即右前腦島皮質區大小的測量結果都證,人們對自己身體的關注,可以影響到主視情緒。當人們對自己身體狀況的意識處於正常范圍時,這種如同高智商的意識水有利於人們對自己的健康問題保持一定的關注。
研究人員表示。在過去,人們常認為焦慮是一種不良的情緒,因為焦慮會影響人的判斷能力。但他們的研究表明,焦慮是人腦的一種常態反應功能。有些因大腦受損而喪失情緒反應能力的病人正好需要這種焦慮反應。這種病人對自己身體關況的意識十分低下,情緒冷漠,對社會交往也不感興趣。因此,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意識強的人具有「健康意識高智商」 的優點。但是,如果這種「健康智商」超出正常范圍時,就有可能出現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躁動和負面情緒。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就需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選自《北京青年報》)
5.下列對「健康智商」定義的理解,最准確的一項是
A.健康智商是指人們的健康意識、健康知識和健康能力。
B.健康智商是指人大腦的生理功能對健康狀況關注的意識水平。
C.健康智商指的是負責控制情緒意識功能的右前腦島皮質區。
D.健康智商指的是人們對焦慮和其他負面情緒的控制意識。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人的右前腦島皮質區比較大,活動比較頻,人的鍵康智商就高,反之,則低。
B.人們對待自己健康的關注程度和健康智商有關,也和健康知識的普及程度有關。
C.喪失情緒反應能力的病人需要有焦慮反應,是因為焦慮能影響人的判斷能力。
D.每個人對自己身體狀況的關注意識是有差別的,這和大腦右前腦島皮質區的活動有關。
7.依據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健康意識高智商」既是優點也是缺點,所以我們不必在意健康智商。
B.具有較高健康智商的人能對自己的身體有較高的關注意識,但是健康狀況不一定就好於一般人。
C.健康智商低的人不關注自己的身體情況,容易長時間處在緊張狀態之中,影響身體健康。
D.由「焦慮是人腦的一種常態反應功能」可知,焦慮不是病態,不會影響學習和生活。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牽招字子經。安平觀津人也。年十餘歲,詣同縣樂隱受學。後隱為車騎將軍何苗長史,招隨卒業。值京都亂,苗、隱見害。招俱與隱門生史路等觸蹈鋒刃,共殯斂隱屍,送喪還歸,道遇寇鈔,路等皆悉散走。賊欲斫棺取釘,招垂淚請赦,賊義之,乃釋而去。由此顯名。
冀州牧袁紹辟為督軍從事,兼領烏丸突騎。紹舍人犯令,招先斬乃白,紹奇其意而不見罪也。紹卒,又事紹子尚。建安九年,太祖圍鄴,尚遣招至上黨。督致軍糧,未還,尚破走,到中山。時尚外兄高幹為並州刺史。招以並州左有恆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帶甲五萬,北阻強胡,勸干迎尚,並力觀變。干既不能,而陰欲害招,招聞之。閑行而去,道隔不得追尚,遂東詣太祖。太祖領冀州,辟為從事。
太祖滅譚於南皮,署招軍謀掾,從討烏丸、至柳城,拜護烏丸校尉。還鄴,遼東送袁尚首,縣在馬市,招睹之悲感,設祭頭下。太祖義之,舉為茂才。從平漢中,太祖還,留招為中護軍。事罷,還鄴,拜平虜校尉,將兵督青、徐州郡諸軍事,去東萊賊、斬其渠率,東土寧靜。
大軍欲征吳,召招還,至,值軍罷,拜右中郎將,出為雁門太守。郡在邊陲,雖有侯望之備,而寇鈔不新,招既教民戰陳,又表復烏丸五百餘家租調,使備鞍馬,遠遣偵侯。虜每犯塞,勒兵逆擊,來輒摧破,於是吏民膽氣日銳,荒野無虞。招通河西鮮卑附頭等十餘萬家,繕治陘北故上館城,置屯戍以鎮內外,夷虜大小,莫不歸心,諸叛亡雖親戚不敢藏匿,咸悉收送。於是野居晏閉,寇賊靜息。招乃簡選有才識者,詣太學受業,還相授教,數年中庠序大興。郡所治廣武,井水成苦,民皆擔輦遠汲流水,往返七里。招准望地勢,因山陵之宜,鑿原開渠,注水城內,民賴其益。
明帝即位。賜爵關內侯。太和二年病卒。
(節選自《三國志•魏書二十六•滿田牽郭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送喪還歸,道遇寇鈔 鈔:掠奪。
B.太祖領冀州,辟為從事 領:兼任。
C.繕治陘北故上館城 治:治理。
D.雖親戚不敢藏匿,咸悉收送 收:拘押。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牽招「義」的一組是
(1)年十餘歲,詣同縣樂隱受學 (2)共殯斂隱屍,送喪還歸 (3)賊欲斫棺取釘,招垂淚請赦 (3)紹舍人犯令,招先斬乃白 (4)招睹之悲感,設祭頭下 (5)置屯戍以鎮內外,夷虜大小,莫不歸心 " ""
A.(1)(2)(5) (B)(1)(3)(5) (C)(2)(4)(5) (D)(2)(3)(5)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京都發生變亂,何苗、樂隱都遇害,牽招也隨之停止了學業,但牽招不忘師恩, 毅然和史路等人一同收殮樂隱的屍體,運送回鄉。
B.牽招先後在袁紹、衰尚和太祖手下任職,他秉公執法、竭忠盡智,尤其在太祖那裡盡顯了軍事和為政方面的才能。
C.為解決邊境的禍患,牽招在軍事上積極備戰,還發動百姓參與戰事,對少數民族也採用團結的策略,共同維護邊鏡的安寧。
D.牽招為政,注重教化,選拔有才能的人到太學學習,大興教育;還根據當地實際,興修水利,關心百姓疾苦,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唐山市 2007--2008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語 文 試 卷
第Ⅱ卷 (共 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O分)
(1)招先斬乃白,紹奇其意而不見罪也。(5分)
譯文:
(2)虜每犯塞,勒兵逆擊,來輒摧破,於是吏民膽氣日銳,荒野無虞 (5分)
譯文:
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踏莎行 霧失樓台【注】 秦 觀 。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蒲湘去?
【注】這首詞大約作於紹聖四年(1097)春三屆。前此,秦觀因寫佛書被罪,貶徒梆州。
(1) 這首詞抒發了作者當時怎樣的情感?(2分)
(2)請從寓情於景的角度對詞的上片迸行簡要賞析。(6分)
答:
13.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兩個小題任選一個小題)(5分)
(1)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分析《離騷》文如其人:「其文約,其辭微, , ,其行廉, , 。
杜甫在《蜀相》在頸聯贊揚了劉備的禮賢下士和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說:「 , , 。」
(2)韓愈在《師說》批評了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劣風氣,說:「 , , 。」
姜夔在 《揚州饅 (淮左名部》的下闕結句抒發了強烈的傷今懷古之情,說。「 , 。」
五. (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詩人春天,春天的詩 杜黎【注】
春天,是一個充溢著詩和美的季節。大地在萌動,陽氣在升騰,小溪流在沖碎冰花嬉鬧著向遠方迅跑,樹木、田禾、花草、鳥魚也都在抖擻著勁健的身影,愉快地滋長著新的生命。人們似乎從萬物的歡躍中獲得美感,不禁仰望著和煦的陽光悄悄自語:「啊,春天多麼富有活力,多麼年輕……」
正直、進取、激情的詐家,常常對春天產生審美意趣,他們熱愛詩一般的春天,抒寫贊賞春天的詩,請聽文學改革家韓愈的歌唱: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前二句潛存著因果關系,正由於京都長安的街道細雨像酥油那樣滋潤,剛剛萌發的小草在雨中才更顯得一片清新,但走近俯視就會發現草色還不太濃重。凡是早春漫遊過開封禹王台的人,望著那被微雨洗浴了的一塊塊像嫩綠色地毯似的草坪,恐怕都會產生這樣的印象吧。作品後兩句是即景評說,借景寓情,詩人顯示:青草遞風吐翠之際,正是春來最為美好之時,甚至比煙柳全盛之日更有神味。這首贈給老作家家張籍酌詩,是唐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即韓愈逝世前一年寫的。不管作者的動機如何,這篇稱頌早春景色的名作,確實含蓄地表達了一位年邁的文學改革家對新的生命、新的青春力量的贊美。
有的作家以詩賞春,作品中含蘊著無限喜悅欣慰之情,如杜甫:
「二月六夜春水生,門前小灘渾欲平。鸕鶿鵜鶘莫漫喜,吾與汝曹俱眼明。」
(《春水生二絕•其個》)
這首詩是安史之亂後作者輾轉飄泊到成都寫的,是杜甫五十歲時的作品,詩人生活仍然貧困,但暫時得到安定,兔子流離之苦。絕句極寫見春水而喜,卻不說作者自喜而只言那些歡躍的水鳥「莫漫喜」,末句將水鳥擬人尤妙:「吾與汝曹倶眼明」。詩人和那些富有生氣的小動物交了朋友,堅信自己的心也和它們一起跳動。如此精巧的自描,豈非更加委婉而深切地顯示詩人喜春水愛春天的愉悅之情?杜詩以沉鬱著稱,但縱觀中國文學史,我們會發現大作家的文學風格總是多樣性的。類似上述兩首的詠春詩,杜集中還有不少,它們顯然並非「沉鬱」,倒有些像晚唐文學理論家司空圖所總結的「自然」。、「沖淡」、「豪放」等品。「真力彌滿,萬象在旁。」(《二十四詩品•豪放》)司空表聖這個美學基本理論判斷,很能幫助我們鑒賞詠春詩和一切文學佳作。
歌唱蓬勃生命力的美。是詠春作品最為引人感人之處。這就要作者對真實生活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有的詩人在這方面做得較好,特再舉數例: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清淺見瓊沙。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薺花榆莢深村裡,亦道春風為我來。」
(白居易《春風》)
作家用「慧眼」透過春日秀潔的帷幕,凝視著不大為人注意的事物,以生花之筆,描繪出新生命的活力和形象。鴛鴦本在平靜的河面悠閑浮游,但春風急來,水波驟起,鴛鴦隨浪起伏,銀花散飛。劉禹錫的「驚起鴛鴦出浪花」,以「形似美」見長。只根據這一詩句,畫家就可以創作出一幅動態意境的《春江圖》。
春天是無私的。它使京城花園中的早梅先開,繼而讓桃梨等競放。令人感到風趣的是,春的陶臨,也給農村飛送了歡笑,田野的薺花榆莢表示滿意,欣喜地稱道:「春風為我來!」這里把村花村樹描繪成為有感情的生命,農村百花火熱的迎春之情,寫得極其真切。自樂天創造了「神似美」。
詩的春天需要春天的詩。因為春天的詩,歌唱了新的生命的美。
是的,春天的詩將會陶冶人們的情操,鼓舞人們更熱愛生活,更勁健挺拔地投身於詩的春天、進取的春天。
(選自《當代散文》,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7年5月第一版)
[注]杜黎均(1923~),早年以寫詩受文壇關注,後改攻美學,著有散文集《詩的春天,春天的詩》等,本文是作者晚年的作品。
14.文章開頭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在文中有什麼作用?請簡要概括。(4分)
答:
•
15.文章在引述韓愈和杜甫有關「春天的詩」的時候,特意分別點明是「韓愈逝世前一年寫的」,「是杜甫五十歲時的作品,詩人生活仍然貧困」,這樣寫有阿用意?(6分)
答:
•
16.文章有很多篇幅引述前人關於「春天的詩」,這樣寫在行文和表現主旨方面有什麼好處,請簡要概括。(6分)
答:
•
17.請簡要概括本文的寶主旨。(6分)
答:
•
六、(15分)
18.下面詞語運用不得體,請將不得體的詞語找出來並進行修改。(5分)
(1)小說《紅粉佳人》有一段時話:「放心,我並不會侵犯小姐,只是想請小姐到府上做客幾日,順便一解我心中的疑惑而已。」男人淡淡地說道,將檀香用手捏滅了。
(2)電視連續劇《大宋提刑官》中,英姑問玉娘她的丈夫生前是否有什麼仇人,玉娘回答:「家夫為人謙和,從不與人結仇。」
(3) 電視連續劇《保密局的槍聲》中,劉嘯塵買了戲票請阿紀和自己同去看戲,阿紀說:「我是喜歡評彈的,您既然賞光,我就只好去了。」
(4)某人女兒結婚,給同事送去請柬:「令嬡XX於X年X月X日結婚,X月X日X時於XX飯店舉行婚宴,恭請屆時光臨。」
(5)《XX日報》刊載一篇報道,文中說:「記者曾三次光顧他的植物園,春天的奼紫嫣紅與冬天的秀色可餐都領略到了。」
(1)將 改為 ;(2)將 改為 ;
(3)將 改為 ;(4)將 改為 ;
(5)將 改為 。
19,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後問題。(6分)
我們可以把廣告詞分為暗示型、雙關型、比喻型等,比如洗潔用品「只買對的,不選貴的」就屬於暗示型。
請對上面這則廣告詞進行簡要解說。
答:
。
20.某電視台基礎教育頻道開辦了一個新欄目——「青春大舞台」,目的是搭建一個平台,展示學生的個性才藝。請你為該欄目寫一則推介詞,要求採用對稱句,即字數相同、結構大體一致的兩句話。(4分)
答:
。
七、(60分)
21.閱讀下面的圖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唐山市2007--008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第Ⅰ卷 (共30分)
A卷
一、(12分,每小題3分)
L.C(A項「更疊」中的「疊」應寫作「迭」 B項「愛不失手」中的「失」應寫作「釋」 D項「爆發戶」中的「爆」應寫作「暴」)
2.B(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改變的很厲害,多含貶義,用在這里感情色彩不當。其它各項中的加點詞語的使用都是恰當的。A項不一而足,不止一種或一次,而是很多 C項好 高駕遠,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的目標 D項獨辟蹊徑,獨自開辭一條路,比喻獨創一種新風格或者新方法)
3.D(A項。「重復贅余」,「避免」有「設法不使某種情形發生」之意,與「不利用工作和職務之便」重復贅余,可刪掉「不」 B項「搭配不當」,謂語「加了」與賓語中心語「緊箍咒」搭配不當,可將「咒」刪掉 C項「語序不當」,將「發展」利「重視」位置互換)
4.C(A項《紅與黑》是司湯達的作品 B項《搜神記》的作者是干寶,《世說新語》
的作者為劉義慶 D項《史記》是通史)
二、(9分,每小題3分)
5.B(注意文中關鍵詞「天生的因素」、「健康意識的反應」、「如同高智商的意識水平」。
A項只說出健康智商包含的內容 C項「健康智商不是大腦某一區域」 D項沒有說出健康智商的本質內涵)
6.C(強加因果,「病人需要有焦慮反應」是因為他喪失了情緒反應能力)
7.B(A文中說「健康意識智商高」是優點,失度則有負面影響,「不必在意」是錯誤理解。 C項「容易長時間處在緊張狀態之中,影響身體健康」的結果恰恰是健康智商高 D項文中有「焦慮會影響人的判斷能力」,可知焦慮會影響人們的學習和生活)
三、(9分,每小題3分)
8•C(營造、修建)
g,D((1)說求學情況,(4)說秉公執法,(6)說牽招的為政才能)
10.A(牽招停止學業是因為樂隱到何苗處做官,而不是因為樂隱遇害)
第Ⅱ卷 (共 120分)
四、(23分)
11.(10分)
(1)牽招先殺了(他)才告訴袁紹,衰紹對他的意圖感到很驚奇因而沒有怪罪他。 (5分)
「招先斬乃白」(補出省略成分),「乃」(副詞,才),「奇」(意動用法,對……感
到驚奇),「而」(連詞,表因果關系,因而),「見」(副詞,表偏指一方,有指代的作用, 這里代第三人稱「他」)五處,一處1分。
(2) 敵人每次進犯邊境,牽招就率兵迎擊,敵人來就被打敗,於是官吏百姓膽氣一天天高漲,邊遠地區沒有了憂患。(5分)
「勒」(動詞,率領)「逆」 (動詞,迎戰、抵抗),「來輒摧破」 (被動句式),「銳」(形容詞,引申為「高漲」),「虞」(名詞,憂患)五處,一處1分。、 12.(8分)
(1)(2分)
抒發了作者因遭貶謫 (1分)而產生的極度灰心失望 (1分)的情緒。
(2)(6分)
作者借描寫「迷霧」、「孤館」,「春寒」「杜鵑」,「斜陽」這些令人感傷的景物,(2巨
分)演染了,種凄冷的氛聞,(2分)而這種搜冷氛閹證是秦觀內心檄度傷感的寫照。(2分)
13.(5分)
(l)其志潔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忠心
(2)今之眾人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只給一個小題評分,每小題五空,補寫出一處給1分,有錯別字則該空不得分。
五、(22分)
14.(4分)
概括性地描繪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春大的圖畫,以及人們對春大的喜愛,(2分)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作了行文上的鋪墊。(2分)
意思對即可給分。
15.(6分)
意在說明作家對春天的熱愛和贊賞,並不受年老或貧困的影響。(2分)他們的生命里永遠洋溢著詩的春天,(2分)所以在暮年困境境中仍舊可以寫出春天的詩。(2分)
16.(6分)
通過引述前人有關描寫春天的詩篇,印證利擴充了(或豐富了)作者對春天的描繪和抒懷,(2分)有助於讀者深入地了解文章的主旨。(2分)前人詩文的引述增深了文章的文化內涵。(2分)
17.(6分)
通過對春天充滿詩意的歌詠,(2分)抒發了對春之聲的喜悅之情,(2分)對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贊美和老而彌堅的豪情。(2分)
六、(15分)
(1)「」府上「是敬辭,和作尊稱對方的家,這里可改為"寒舍」或「敝舍 (敝處)」;
(2)「家」用作謙辭,只用於稱年齡或輩分比自己大的親屬,如「家父」「家母」,不能用來稱丈夫,這里可將「家夫」改為「拙夫」;(3)「賞光」用於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邀請,這里說反了,可改為「破費了」;(4)「令嬡」是敬辭,稱對方的女兒,自己的女兒只能謙稱「小女」;(5)「光顧」是敬辭,用於稱客人來到,此處只需說「來到」或「走進」。
每處1分,找出並修改均證確才能得分。
19.(6分)
提示消費者,貴的不一定質量好,廉價的也不一定是質量低(3分)暗示了本款產品的適用;物美與價廉,有力的打消了人們的消費顧慮。(3分)
20.(4分)
我參與,我體驗,這里有我的青春;你展示,你快樂,這里是你的舞台。
仿寫句式整齊、表達流暢2分,正確理解內容2分。
七、(60分)
21.(60分)參見2007年全國高考作文評分標准。
(立意提示)
劃船時,右邊是大槳,左邊是小槳,大小槳不均衡容易異致翻船。
一類立意,做任何事請都要把握「平衡」。二類立意,雖談到「平衡「,但只是就事論事,不能聯系現實生活。三類立意,沒有談及大小槳的聯系,只說一面。四類立意,誤解材料,偏離題意。
[文言文參考譯文]
牽招字子經,安乎郡觀津縣人。十多歲時,到同縣樂隱那裡就學。後來樂隱成為車騎將軍何苗的長史,牽招隨後停止了學業。正值京都發生變亂,何苗、樂隱都遇害,牽招和樂隱的門生史路等人冒著被殺的危險,一同收斂樂隱的屍體,運送同鄉。在路上遇到強盜打劫,史路等人都逃走了。強盜想取下釘子,砍開棺材,牽招流著眼淚請求放過。強盜認為他有情義,就放他離開了。由此名聲顯揚。
冀州牧袁紹徵召牽招作督軍從事,兼任烏丸突騎的官職。袁紹門客犯法,牽招先殺了(他)才告訴袁紹,袁紹對他的意圖感到很驚奇因而沒有怪罪他。袁紹死後,牽招又事奉袁紹的兒子袁尚。建安九年,太祖包圍鄴地。袁尚派牽招到上黨,督運軍糧。還沒回還,衰尚城破敗逃到中山。當時袁尚的外兄高幹作並州刺史,招用並州左有險要的恆山,右有牢固護衛的大河,還有五萬士兵,向北能陰擊強大的胡人,勸導高幹接納袁尚,合力靜觀時變。高幹不答應,暗地想害死袁紹。牽招聽到消息,潛行離開了,道路阻隔找不到衷尚,於是向東到了太祖曹操那裡。太祖兼任冀州牧,徵召他作了從事。
太祖在南皮消滅了袁譚,牽招兼任招軍謀掾,跟從太祖征討烏丸。到柳城,又擔任護烏丸校尉。回到鄴,從遼東送來袁尚的首級,懸在馬市上,牽招看到後感傷悲泣之,在袁紹頭下設祭。太祖認為他有情義,推舉為茂才。從太祖平定漢中,太祖凱旋,牽留任作中護軍。戰事結束,回到鄴地,擔任平虜校尉,率兵掌管青州、徐州郡的軍事,攻打東菜的賊寇,斬殺他們的首領,東部地區平定。
大軍想征討東吳,召回牽招,同來後,正趕上軍事行動結束,擔任右中郎將,到地方擔任雁門太守。雁門郡在邊境,雖然有烽火台和瞭望哨等備戰設施,但是敵人攻掠不斷。牽招既教百姓作戰布陣,又上表免除鳥丸地方五百餘家的租稅,讓他們准備鞍馬,在遠處派偵查哨。敵人每次進犯邊境牽招就率兵迎擊,敵人來就被打敗,於是官吏百姓膽氣一天天高漲,邊遠地區沒有了憂患。牽招聯絡河西鮮卑附頭等十餘萬家,修繕陘北廢棄的上館城,設立屯田戍守的政策來守衛邊境內外,邊境地區的少數民族無論勢力大小,沒有不歸附的,叛逃的即便親戚也不敢藏匿,都抓起來送交官府。於是在偏遠的地方居住晚上能關門睡覺,寇賊平息了。牽招於是選拔有才能的人,到太學學習,回來教授別人,幾年間學校大為興盛。雁門郡管轄的廣武,井水都苦,老百姓從遠處或擔水或用車拉水,往返七里。招准確測量地勢,依照山陵的合適之處,開掘水源修建渠道,引水到城內,百姓依此工程受益。
明帝即位,賞賜牽招關內侯的爵位。太和二年病亡。
『叄』 文言文翻譯而豫位止小州,招終於郡守,末盡其用也。
出處:三國志·魏書·滿田牽郭傳。
田豫的官位只是小州的官吏,牽招只作到郡守,實在是大材小用呵!
『肆』 第一句王子輿字希孟的文言文閱讀
曹魏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人,漢相國曹參後代,小字阿瞞,任丞相,魏王。 曹嵩,字巨高,曹操父,夏侯敦叔父。靈帝時任大司農、大鴻臚,太尉。 曹騰,字季興,嵩養父,中常侍大長秋。 曹德,操弟。 曹昂,字子修,操長子,豐愍王,張綉叛亂時戰。 曹琬,昂繼子,豐愍王。 曹廉,琬子,豐愍王。 曹安民,操弟子,張綉叛亂時戰。 曹鑠,操子,相殤王。 曹潛,鑠子,相愍王。 曹偃,潛子,相懷王。 曹竦,鑠繼子,陽都鄉公。 曹沖,字倉舒,操子,鄧哀王。 曹琮,沖繼子,平陽公。 曹據,操子,彭城王。 曹宇,操子,大將軍,燕王。 曹奐,字景明,武帝孫,宇子,魏國末代皇帝,禪位給司馬炎,廢為陳留王,謚曰元皇帝。 曹林,操子,沛穆王。 曹緯,林子,沛穆王。 曹袞,操子,少好學,中山恭王。 曹孚,袞子,中山恭王。 曹玹,操子,懷王。 曹贊,玹繼子,懷王。 曹壹,玹繼子,懷王。 曹恆,壹子,懷王。 曹峻,字子安,操子,陳留恭王。 曹澳,峻子,陳留恭王。 曹矩,操子,范陽閔王。 曹敏,矩繼子,范陽閔王。 曹焜,敏子,范陽原王。 曹干,操子,趙王。 曹上,操子,臨邑殤公子。 曹彪,字朱虎,操子,楚王。 曹嘉,彪子,常山真定王。 曹勤,操子,剛殤公子。 曹乘,操子,谷城殤公子。 曹紹,郎中。 曹整,操子,叔父紹繼子,郿戴公子。 曹范,整繼子,悼公。 曹闡,范弟,叔父整繼子,郿公。 曹京,操子,靈殤公子。 曹彬,薊恭公。 曹均,操子,叔父彬繼子,樊安公。 曹抗,均子,屯留公。 曹諶,抗子,屯留公。 曹棘,操子,廣宗殤公子。 曹玉,朗陵哀侯。 曹徽,操子,叔父玉繼子,東平靈王。 曹翕,徽子,東平靈王。 曹茂,操子,樂陵王。 曹彰,字子文,操子,少善射御,膂力過人,越騎將軍,任城威王。 曹楷,彰子,任城王。 曹芳,字蘭卿,楷子,繼給曹睿,魏國第三代皇帝,被廢為齊王。 曹植,操子,陳思王。 曹志,植子,濟北王。 曹熊,字子建,操子,蕭懷王。 曹炳,熊子,蕭哀王。 曹丕,字子桓,曹操太子,文皇帝。 曹睿,字元仲,文帝太子, 曹協,丕子,贊哀王。 曹尋,協子,贊殤王。 曹蕤,丕子,北海悼王。 曹贊,琅邪王子,蕤繼子,文安王。 曹鑒,丕子,東武陽懷王。 曹霖,丕子,性粗暴,東海定王。 曹髦,字彥士,文帝孫,霖子,魏國第四代皇帝,後被廢為高貴鄉公。 曹啟,霖子,東海定王。 曹禮,丕子,元城哀王。 曹悌,任城王楷子,禮繼子,梁王。 曹邕,邯鄲懷王。 曹溫,任城王楷子,魯陽王。 曹貢,清河悼王。 曹儼,廣平哀王。 曹仁,字子孝,太祖從弟,大司馬,忠侯。 曹泰,仁子,鎮東將軍,假節,寧陵侯。 曹初,泰子,寧陵侯。 曹楷,泰弟,列侯。 曹范,泰弟,列侯。 曹純,仁弟,儀郎參司空軍事,高陵亭侯。 曹洪,字子廉,太祖從弟,驃騎將軍,恭侯。 曹馥,洪子,恭侯。 曹震,洪子,列侯。 曹瑜,洪族父,衛將軍,列侯。 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大司馬,都督揚州,壯侯。 曹肇,休子,有當世才度,散騎常侍、屯騎校尉,壯侯。 曹興,肇子,壯侯。 曹纂,肇弟,殄吳將軍,列侯。 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遷大將軍,給事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鉞,邵陵侯。 曹彬,真弟,列侯。 曹爽,字昭伯,真子,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侍中,武安侯,被司馬懿殺。 曹羲,真子,中領軍,武衛將軍,列侯,被司馬懿殺。 曹訓,真子,列侯,被司馬懿殺。 曹則,真子,列侯。 曹彥,真子,散騎常侍,侍講,列侯,被司馬懿殺。 曹皚,真子,列侯。 曹熙,真族孫,新昌亭侯 曹遵,宗族。 曹肇,屯騎校尉。 曹璠,左丞。 夏侯敦,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後代,大將軍,高安鄉侯。 夏侯充,敦子,忠侯。 夏侯廙,充子,忠侯。 夏侯劭,廙子,忠侯。 夏侯茂,敦子,娶清河公主,歷任侍中、尚書、安西、鎮東將軍,假節,列侯。 夏侯廉,敦弟,列侯。 夏侯淵,字妙才,敦族弟,征西將軍,愍侯,在陽平關戰。 夏侯衡,淵長子,安寧亭侯。 夏侯績,衡子,虎賁中郎將,安寧亭侯。。 夏侯褒,績子,安寧亭侯。 夏侯霸,淵子,討蜀護軍、右將軍,博昌亭侯,被司馬氏懷疑逃入蜀。 夏侯威,霸弟,淵子,兗州刺史。 夏侯惠,威弟,淵子,樂安太守。 夏侯和,惠弟,淵子,河南尹。 夏侯尚,字伯仁,淵從子,征南大將軍,荊州牧,昌陵鄉侯。 夏侯奉,尚弟,關內侯。 夏侯玄,字太初,尚子,太常。 夏侯本,尚從孫,昌陵亭侯。 夏侯獻,領軍將。 夏侯儒。 荀彧,字文若,穎川穎陰人,侍中,尚書令,敬侯。 荀惲,彧長子,娶安陽公主,虎賁中郎將,敬侯。 荀甝,惲子,散騎常侍,廣陽鄉侯。 荀頵,甝子,廣陽鄉侯。 荀霬,惲子,中領軍,貞侯。 荀愷,霬子,貞侯。 荀俁,惲弟,御史中丞。 荀詵,俁弟,大將軍從事中郎。 荀顗,詵弟,司空。 荀衍,彧兄,監軍校尉,列侯。 荀攸,字公達,彧從子,尚書令,陵樹亭侯。 荀緝,攸長子,有攸風。 荀適,攸次子,陵樹亭侯。 荀彪,攸孫,丘陽亭侯。 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太尉,魏壽鄉侯。 賈穆,詡長子,駙馬都尉,魏壽鄉侯。 賈模,穆子,魏壽鄉侯。 賈訪,詡子,列侯。 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 袁侃,渙子,郡守、尚書。 袁霸,渙從弟,大司農。 袁亮,霸子,河南尹、尚書。 袁徽,霸弟,以儒素稱。 袁敏,徽弟,有武藝而好水功,官至河堤謁者,河堤謁者。 張范,字公儀,河內修武人,議郎,參丞相軍事。 張陵,范子。 張承,字公先,范弟,丞相參軍祭酒,趙郡太守。 張戩,承子。 涼茂,字伯方,山陽昌邑人,太子太傅。 國淵,字子尼,樂安蓋人,太僕。 田疇,字子泰,右北平無終人,議郎,關內侯。 王修,字叔治,北海營陵人,奉常。 王忠,修子,東萊太守、散騎常侍。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虛人,五官將長史。 張泰,巨鹿人,大鴻臚。 龐迪,扶風人,河南尹。 張閣,東郡人,永寧太僕。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光祿勛。 管邈,寧子,博士。 管貢,寧族人,州吏。 王烈,字彥方,丞相掾。 張臶,字子明,巨鹿人, 胡昭,字孔明,穎川人。 胡纂,昭子,郎中。 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中尉,被賜。 楊訓,巨鹿人。 毛玠,字孝先,陳留平丘人,尚書僕射。 毛機,玠子,郎中。 徐奕,字季才,東莞人,諫議大夫。 何夔,字叔龍,陳郡陽夏人,太僕,成陽亭侯。 何曾,夔子,司徒,靖侯。 刑顒、字子昂,河間鄚人,侍中,尚書僕射,司隸校尉,徙太常,關內侯。 刑友,顒子,關內侯。 鮑勛,字叔業,泰山平陽人,漢朝司隸校尉鮑宣九世孫,右中郎將。 司馬芝,字子華,河內溫人,大司農。 司馬岐,芝子,陳留相。 司馬肇,岐子。 鍾繇,字元常,穎川長社人,三公之一,太傅,平陽鄉侯。 鍾毓,字稚叔,繇子,青州刺史,後將軍,假節,都督荊州,惠侯。 鍾駿,毓子,惠侯。 鍾會,毓弟,司徒,東武亭候。 鍾邕,會兄子。 鍾毅,會兄子。 鍾峻,會兄子。 鍾劭,繇子,列侯。 鍾豫,繇孫,列侯。 鍾演,繇弟,列侯。 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三公之一,司徒,安樂鄉侯。 華表,歆子,尚書,安樂鄉侯。 華緝,歆弟,列侯。 王郎,字景興,東海郡人,三公之一,司空,蘭陵侯。 王肅,字子雍,郎子,擅長賈、馬之學,中領軍,加散騎常侍,景侯。 王惲,肅子,景侯。 王恂,肅子,蘭陵侯。 王詳,郎兄子,列侯。 程昱,字仲德,東郡東阿人,衛尉,安鄉侯。 程武,昱子,安鄉侯。 程克,武子,安鄉侯。 程良,克子,安鄉侯。 程延,昱子,列侯。 程曉,昱孫,汝南太守,列侯。 郭嘉,字奉孝,穎川陽翟人,軍祭酒,洧陽亭侯。 郭奕,嘉子,太子文學,洧陽亭侯。 郭深,奕子,洧陽亭侯。 郭獵,深子,洧陽亭侯。 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衛尉,千秋亭侯。 董胄,昭子,郡守、九卿。 劉曄,字子揚,淮南成惪人,漢光武帝子阜陵王延後代,太中大夫,東亭侯。 劉寓,曄子,東亭侯。 劉陶,曄少子,平原太守。 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太尉,都鄉侯。 蔣秀,濟子,都鄉侯。 蔣凱,秀子,封下蔡子。 劉放,字子棄,涿郡人,漢廣陽順王子西鄉侯宏後代,資衛將軍,領監,方城侯。 劉正,放子,方城侯。 孫資,秘書郎,騾騎將軍,侍中,左鄉侯。 孫宏,資子,左鄉侯。 秦朗,驍騎將軍。 劉馥,字元穎,沛國相人,揚州刺史。 劉靖,馥子,鎮北將軍,假節,都督河北諸軍事,建成鄉侯。 劉熙,靖子,建成鄉侯。 司馬朗,字伯達,河內溫人,兗州刺史。 司馬遺,朗子,昌武亭侯。 司馬洪,遺子,昌武亭侯。 司馬孚,朗弟, 趙咨,太常。 梁習,字子虞,陳郡柘人,並州刺史,大司農,申門亭侯。 梁施,習子,申門亭侯。 王思,濟陰人,豫州刺史,列侯。 張既,字德容,馮翊高陵人,涼州刺史,西鄉侯 張緝,既子,光祿大夫,西鄉侯。 張翁,既小子,關內侯。 溫恢,字曼基,太原祁人,涼州刺史,持節領護羌校尉。 溫生,恢子,關內侯。 孟建,汝南人,涼州刺史,征東將軍。 賈逵,字梁道,河東襄陵人,豫州刺史,建威將軍,陽里亭侯。 賈充,逵子,中護軍,陽里亭侯。 胡質,東莞太守。 任峻,字伯達,河南中牟人,長水校尉,都亭侯。 任先,峻子,都亭侯。 任覽,峻子,關內侯 蘇則,字文師,扶風武功人,侍中,都亭侯。 蘇怡,則子,都亭侯。 蘇愉,則弟,尚書,都亭侯。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尚書僕射,統留事,豐樂亭侯,實驗樓船淹。 杜恕,字務伯,畿子,散騎黃門侍郎,幽州刺吏,建威將軍,使持節,護烏丸校尉,豐樂亭侯,被廢為庶民。 杜預,恕子,豐樂亭侯。 王才,騎都尉。 程喜,字申伯,征北將軍。 鄭渾,字文公,河南開封人,大匠。 鄭崇,渾子,郎中。 倉慈,字孝仁,淮南人,敦煌大守。 吳瓘,陳國人,魏郡太守。 任燠,樂安人,清河太守。 顏斐,濟北人,京兆太守。 孔義,魯國人,濟南相。 令狐邵,太原人,弘農太守。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魏國五大名將之一,前將軍,晉陽侯。 張虎,遼子,偏將軍,晉陽侯。 張統,虎子,晉陽侯。 張汛,遼兄,列侯。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以驍果顯名,魏國五大名將之一,右將軍,威侯。 樂綝,進子,有父風,揚州刺史,愍侯,諸葛誕反叛時被殺。 樂肇,綝子,愍侯。 於禁,字文則,泰山巨平人,最好毅重,魏國五大名將之一,左將軍,假節鉞,厲侯。 於圭,禁子,益壽亭侯。 張郃,字俊義,河間鄚人,以巧變著稱,魏國五大名將之一,征西車騎將軍,鄚侯,在木門與孔明軍交戰,被飛矢擊中戰。 張雄,郃子,鄚侯。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人,魏國五大名將之一,右將軍,陽平侯。 徐蓋,晃子,陽平侯。 徐霸,蓋子,陽平侯。 朱靈,後將軍,高唐亭侯。 李典,字曼成,山陽巨野人,破虜將軍,都亭侯。 李禎,典子,都亭侯。 李通,字文達,江夏平春人,汝南太守,都亭侯。 李基,通子,奉義中郎將。 李緒,通兄,平虜中郎將。 臧霸,字宣高,泰山華人,鎮東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良成侯。 臧艾,霸子,青州刺史,少府,恭侯。 臧權,艾子,恭侯。 臧觀,霸孫,青州刺史,假節,恭侯,討伐孫權時陣亡。 臧毓,青州刺史,恭侯。 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人,後將軍,新野侯。 文岱,聘子,列侯 文厚,聘從子,關內侯。 文休,聘養子,新野侯。 文武,休子,新野侯。 桓禺,譙郡人,江夏太守。 呂虔,字子恪,任城人,徐州刺史,威虜將軍,萬年亭侯。 呂翻,虔子,萬年亭侯。 呂桂,翻子,萬年亭侯。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人,勇力絕人,人稱虎痴,武衛將軍,都督中軍宿衛禁兵,牟鄉侯。 許儀,褚子,牟鄉侯,被鍾會所殺。 許綜,儀子,牟鄉侯。 許定,褚兄,振威將軍,都督徼道虎賁。 典韋,陳留己吾人,形貌魁梧,旅力過人,校尉,張秀叛亂時戰。 典滿,韋子,都尉,關內侯。 龐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被關羽稱為白馬將軍,立義將軍,關門亭侯,被關羽所殺。 龐會,德子,勇烈有父風,中衛將軍,列侯。 董衡,將軍,欲降關羽被龐德斬殺。 董超,部典將,欲降關羽被龐德斬殺。 成何,督將。 龐淯,字子異,酒泉表氏人,中散大夫,附馬都尉,西海太守,淯,關內侯。 龐曾,淯子,關內侯。 閻溫,字伯儉,天水西城人,涼州別駕守上邽令,被馬超殺。 張恭,功曹,素有學行,西域戊己校尉,關內侯。 張就,恭子,金城太守。 張華,恭弟。 馬艾,敦煌太守。 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侍中,關內侯。 徐幹,字偉長,北海人,建安七子之一,司空軍謀祭酒掾屬,五官將文學。 陳琳,字孔璋,廣陵人,建安七子之一,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門下督。 阮瑀,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倉曹掾屬。 應瑒,字德璉,汝南人,建安七子之一,五官將文學。 應貞,璩子,參相國軍事。 應籍,貞子,步兵校尉。 應璩,瑒弟,侍中。 劉幀,字公幹,東平人,建安七子之一。 吳質,濟陰人,元城令,振威將軍,假節,都督河北諸軍事,封列侯。 嵇康,譙郡人,文辭壯麗。 丁儀,沛園人,文人。 丁廙,沛園人,文人。 楊修,弘農人。 荀緯,河內人。 桓威,下邳人,安成令,著《渾輿經》。 衛覬,字伯儒,河東安邑人,尚書,閔鄉侯。 衛瓘,覬子,鎮西將軍。 王象,河內人,散騎常侍。 潘勖,河南人,尚書右丞。 劉廙,字恭嗣,南陽安眾人,侍中,關內侯。 劉阜,弟子,關內侯。 劉偉,廙弟。 劉助,字孔才,廣平邯鄲人,尚書郎、散騎侍郎,關內侯。 劉琳,助子,關內侯。 郗慮,御史大夫。 繆襲,東海人,有才學,尚書、光祿勛。 蘇林,陳留人,散騎常侍。 韋誕,京兆人,光祿大夫。 孫該,任城人,陳郡太守。 杜摯,河東人,郎中令。 傅嘏,字蘭石,北地泥陽人,傅介子後代,尚書僕射,陽鄉侯。 傅祗,嘏子,涇原子。 桓階,字伯緒,長沙臨湘人,侍中,安樂鄉侯。 桓纂,階弟,散騎侍郎,關內侯。 桓嘉,階子,樂安太守,安樂鄉侯,與吳戰於東關,陣亡。 桓翊,嘉子,安樂鄉侯。 陳群,字長文,穎川許昌人,司空,尚書事,穎陰侯。 陳泰,字玄伯,群子,左僕射,穎陰侯。 陳恂,泰子,穎陰侯。 陳溫,恂弟,封慎子。 陳矯,字季弼,廣陵東陽人,侍中,光祿大夫,司徒,東鄉侯。 陳本,矯子,有統御之才,鎮北將軍,假節都督河北諸軍事,東鄉侯。 陳粲,本子,東鄉侯。 陳騫,本弟,車騎將軍。 薛悌,東郡人,尚書令。 徐宣,字寶堅,廣陵海西人,左僕射,待中光祿大夫,津陽亭侯。 徐欽,宣子,津陽亭侯。 衛臻,字公振,陳留襄邑人,司徒,長垣侯。 衛烈,臻子,光祿勛。 盧毓,字子家,涿郡涿人,司空,光祿大夫,侍中,容城侯。 盧欽,毓子,尚書。 盧珽,毓子,泰山太守。 盧藩,毓孫,容城侯。 王昶,驃騎將軍。 王觀,光祿大夫。 王祥,司隸校尉。 和洽,字陽土,汝南西平人,太常,西陵鄉侯。 和禽,洽子,西陵鄉侯。 和適,禽弟,廷尉、吏部尚書。 常林,字伯槐,河內溫人,光祿大夫,樂陽亭侯。 常旹,林子,泰山太守,樂陽亭侯。。 常靜,旹弟,樂陽亭侯。 楊俊,字季才,河內獲嘉人,南陽太守。 杜襲,字子緒,穎川定陵人,太中大夫,大將軍軍師,平陽鄉侯。 杜基,襲兄,關內侯。 杜會,襲子,平陽鄉侯。 趙儼,字伯然,穎川陽翟人,驃騎將軍,遷司空,都鄉侯。 趙亭,儼子,都鄉侯。 裴潛,字文行,河東聞喜人,太尉軍師,大司農,清陽亭侯。 裴秀,潛子,尚書僕射,清陽亭侯。 韓暨,字公至,南陽堵陽人,司徒,南鄉亭侯。 韓肇,暨子,南鄉亭侯。 韓邦,肇子,南鄉亭侯。 崔林,字德儒,清河東武城人,崔琰族弟,司空,安陽鄉侯。 崔述,林子,安陽鄉侯。 高柔,字文惠,陳留圉人,太尉,安國侯。 高渾,柔子,昌陸子。 劉龜,宜陽典農。 孫禮,字德達,涿郡容城人,並州刺史,振武將軍,使特節,護匈奴中郎將,大利亭侯。 孫元,禮孫,大利亭侯。 王觀,字偉台,東郡廩丘人,司空,陽鄉侯。 王悝,觀子,膠東子。 辛毗,字佐治,穎川陽翟人,衛尉,穎鄉侯。 辛敞,毗子,河內太守。 劉放,中書監。 孫資,中書令。 楊阜,字義山,天水冀人,大匠,關內侯。 楊豹,阜孫,關內侯。 楊昆,阜宗族,與馬超作戰陣亡。 高堂隆,字昇平,泰山平陽人,侍中,太史令,關內侯。 高堂琛,隆子,關內侯。 棧潛,任城人,縣令。 滿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人,太尉,景侯。 滿偉,寵子,衛尉,景侯。 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使持節護匈中郎將軍,振威將軍,並州刺史,長樂亭侯。 田彭祖,豫子,長樂亭侯。 王雄,幽州刺史。 牽招,字子經,安平觀津人,右中郎將,雁門太守,關內侯。 牽嘉,招子,關內侯。 牽弘,招次子,振威護軍。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都督雍、涼諸軍事,陽曲侯。 郭統,淮子,荊州刺史,陽曲侯。 郭正,統子,封汾陽子。 陳泰,雍州刺史。 徐邈,字景山,燕國蘇人,司空,都亭侯。 徐武,豫州刺史,都亭侯。 胡質,字文德,楚國壽春人,征東將軍,假節都督青、徐諸軍事,陽陵亭侯。 胡威,刺史,陽陵亭侯。 王昶,字文舒,太原晉陽人,驃騎將軍,司空,持節,武觀亭侯。 王渾,昶子,越騎校尉,武觀亭侯。 王豹,北海太守。 王基,字伯興,東萊曲城人,豹子,征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東武侯。 王徽,基子,東武侯。 王廙,徽子,東武侯。 王淩,字彥雲,太原祁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宜城亭侯,欲立楚王被殺。 令狐愚,淩外甥,兗州刺史。 毋丘興,武威太守,高陽鄉侯。 毋丘儉,字仲恭,河東聞喜人,興子,鎮東將軍,都督揚州,安邑侯。 毋丘秀,儉弟。 毋丘重,儉孫。 文欽,楊州刺史,前將軍,反叛司馬氏失敗逃入吳。 文鴦,欽子,將軍,關內侯。 文虎,欽子,將軍,關內侯。 胡遵,征東將軍。 王頎,玄菟太守。 諸葛誕,字公休,琅邪陽都人,諸葛豐後代,左都護、假節、大司徒、騾騎將軍、青州牧、壽春侯。 陳騫,安東將軍。 州泰,兗州刺史。 石苞,監軍。 唐咨,利城人,安遠將軍。 胡奮,大將軍司馬。 王祚,將領。 鄧艾,字士載,義陽棘陽人,征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鄧侯。 鄧忠,艾子,亭侯。 鄧於,艾孫。 鄧朗,艾孫,郎中。 師纂,益州刺史。 梯俊,建中校尉。 劉夏,太守。 劉茂,樂浪太守。 弓遵,帶方太守。 蔡風,遼東太守。 姚光,玄菟太守。 陳登,字元龍,廣陵太守。 杜夔,字公良,河南人,太樂令,協律都尉。 陳頏,下邳人,司律中郎將。 張式,將領。 朱建平,沛國人,五官將。 周宣,字孔和,樂安人,太史。 王弼,山陽,尚書郎。 邵悌,西曹屬。 夏侯咸,司馬。 胡烈,護軍。 句安,將軍。 諸葛緒,雍州刺史。 張綉,武威祖厲人,後投降曹操,做了很多貢獻,在隨從曹操去柳城征討烏丸,途中去世。 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後代,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蜀漢昭烈皇帝。 劉禪,字公嗣,後主。自縛投降。 劉永,字公壽,先主子,魯王。 劉理,字奉孝,後主庶弟,梁王。 劉輯,理子,奉車都尉,封鄉侯。 劉胤,理子,哀王。 劉承,胤子,殤王。 劉封,劉備義子,有武藝,氣力過人,副軍中郎將。被賜。 甘皇後,沛人。 穆皇後,陳留人。 孫夫人,東吳宗室。 敬哀皇後,張飛長女,後主皇後。 張皇後,敬哀之妹,後主皇後。 王貴人,敬哀張皇後侍人。 劉璇,字文衡,後主太子。於亂軍中。 劉瑤,後主子,安定王。 劉琮,後主子,西河王。 劉瓚,後主子,新平王。 劉諶,後主子,北地王。蜀滅亡時自殺。 劉恂,後主子,新興王。 劉虔,後主子,上黨王。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丞相,武鄉侯,領益州牧。病於軍中,時年54歲。 諸葛瞻,字思遠,亮子,行都護衛將軍。臨陣戰,時年37。 諸葛尚,瞻長子。與父親一起戰涪城。 諸葛京,瞻次子。 諸葛均,亮弟,長水校尉。 諸葛喬,字伯松,瑾次子,駙馬都尉。 諸葛攀,喬子,行護軍翊武將軍。 諸葛顯,攀子。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人,前將軍,假節鉞,壯繆侯。被東吳偷襲兵敗被殺。 關興,字安國,關羽子,侍中、中監軍,壯繆侯。 關統,興子,官至虎賁中郎將,壯繆侯。 關彝,興庶子,彝壯繆侯。 關平,羽義子。與關羽一起被殺。 張飛,字翼德,涿郡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桓侯。被部下張達、范強暗殺。 張苞,飛長子,桓侯。 張遵,苞子,尚書。 張紹,飛次子,侍中、尚書僕射,桓侯。 馬超,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威侯。 馬岱,馬超弟,平北將軍,陳倉侯。 黃忠,字漢升,南陽人,後將軍,剛侯。 黃敘,忠子。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鎮軍將軍,順平侯。 趙統,虎賁中郎,督行領軍,順平侯。 趙廣,牙門將。隨姜維出征沓中,臨陣戰。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司馬徽稱他為南州士之冠冕。軍師中郎將,關內侯。圍攻雒縣,為流矢所中,時年36。 龐宏,字巨師,統子,涪陵太守。 龐林,統弟,荊州治中從事。隨黃權投魏。 法正,字孝直,右扶風郿人,尚書令、護軍將軍,翼侯。 法邈,關內侯,奉車都尉、漢陽太守。 許靖,字文休,汝南平輿人,善於評價人,太傅。 許欽,靖子。 許游,欽子,尚書。 陳祗,字奉宗,汝南人,許靖兄外孫,侍中守尚書令,加鎮軍將軍。 陳裕,祗子,黃門侍郎。 呂義,字季陽,南陽人,尚書令。 呂辰,義子,成都令。 呂雅,義次子,有文才,著《格論》十五篇。 麋竺,字子仲,東海朐人,安漢將軍。 麋威,竺子,虎賁中郎將。 麋照,威子,虎騎監。 麋芳,字子方,東海人,南郡太守。降吳。 孫乾,字公佑,北海人,從事中郎,秉忠將軍。 簡雍,字憲和,涿郡人,昭德將軍。 伊籍,字伯機,山陽人,昭文將軍。 秦宓,字子敕,廣漢綿竹人,大司農。 夏侯纂,廣漢太守。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掌軍中郎將。 董允,字休昭,和子,侍中守尚書令。 董宏,允孫,晉巴西太守。 劉巴,字子初,零陵烝陽人,尚書令。 馬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人,馬良眉中有白毛,人稱白眉馬良,其兄弟五人被稱為「馬氏五常,白眉最良。」左將軍掾,夷陵之戰中陣亡,36歲。 馬秉,良子,騎都尉。 馬謖,字幼常,良弟,為人言過其實,綿竹成都令,越希太守,街亭之戰失誤,被斬,39歲。 陳震,字孝起,南陽人,衛尉,城陽亭侯。 陳濟,震子,城陽亭侯。 孟達,字子敬,宜都太守。 彭漾,字永年,廣漢人,陽江太守。 廖立,字公淵,武陵臨沅人,長水校尉。被流放汶山郡。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驃騎將軍,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勛。因誤軍機流放梓潼郡。 李豐,嚴子,朱提太守。 劉琰,字威碩,魯國人,固陵太守,都鄉侯。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孔明後與楊儀不和被殺。 楊儀,字威公,襄陽人,有才幹,丞相參軍長史,綏軍將軍。因不滿地位被流放漢嘉郡,自殺。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梓潼太守、裨將軍。 霍弋,字紹先,峻子,監軍、翊軍將軍,建寧太守。 王連,字文儀,南陽人,屯騎校尉,領丞相長史,封平陽亭侯。 王山,連子,江陽太守。 向朗,字巨達,襄陽宜城人,左將軍,顯明亭侯。 向條,朗子,御史中丞。 向寵,朗兄子,中領軍。延熙三年,征漢嘉蠻夷,陣亡。 向充,寵弟,射聲校尉、尚書。 張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輔漢將軍,領留府長史。 張毣,裔子,三郡守、監軍。 張郁,毣子,太子中庶子。 楊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蜀郡太守,越騎校尉,關內侯。 黃元素,漢嘉太守。 費詩,字公舉,犍為南安人,諫議大夫。懼罪降魏。 王沖,廣漢人,牙門將。 杜微,字國輔,梓潼涪人,諫議大夫。 五梁,字德山,犍為南安人,習儒學,諫義大夫、五官中郎將。 周群,字仲直,巴西閬中人,儒林校尉。
『伍』 文言文三國志牽招習題答案
譯文可供參考:
牽招字子經,安平郡觀津縣人。十多歲時,到同縣樂隱那裡就學。後來樂隱成為車騎將軍何苗的長史,牽招隨後停止了學業。正值京都發生變亂,何苗、樂隱都遇害,牽招和東隱的門生史路等人冒著被殺的危險,一同收斂樂隱的屍體,運送回鄉。在路上遇到強盜打劫,史路等人都逃走了。強盜想取下釘子,砍開棺材,牽招流著眼淚請求放過。強盜認為他有情義,就放他離開了。由此名聲顯楊。
冀州牧袁紹徵召牽招作督軍從事,兼任烏丸突騎的官職。袁紹門客犯法,牽招先殺了(他)才告訴袁紹,袁紹對他的意圖感到很驚奇因而沒有怪罪他。袁紹死後,牽招又事奉袁紹的兒子袁尚。建安九年,太祖包圍鄴地。袁尚派牽招到上黨,督運軍糧。還沒回還,袁尚城破敗逃到中山。當時袁尚的外兄高幹作並州刺史,招用並州左有險要的恆山,右有牢固護衛的大河,還有五萬士兵,向北能阻擊強大的胡人,勸導高幹接納袁尚,合為靜觀時變。高幹不答應,暗地想害死牽招。牽招聽到消息,潛行離開了,道路阻隔找不到袁尚,於是向東到了太祖曹操那裡。太祖兼任冀州牧,徵召他作了從事。
太祖在南皮消滅了袁譚,牽招兼任招軍謀椽,跟從太祖征討烏丸。到柳城,又擔任護烏丸校尉。回到鄴,從遼東送來袁尚的首級,懸在馬市上,牽招看到後感傷悲泣之,在袁尚頭下設祭。太祖認為他有情義,推舉為茂才。從太祖平定漢中,太祖凱旋,牽招留任作中護軍。戰事結束,回到鄴地,擔任平虜校尉,率兵掌管青州、徐州郡的軍事,攻打東萊的賊寇,斬殺他們的首領,東部地區平定。
大軍想征討東吳,召回牽招,回來後,正趕上軍事行動結束,擔任右中郎將,到地方擔任雁門太守。雁門郡在邊境,雖然有烽火台和瞭望哨等備戰設施,但是敵人攻掠不斷。李招既教百姓作戰布陣,又上表免除烏丸地方五百餘家的租稅,讓他們准備鞍馬,在遠處派出偵變哨。敵人每次進犯邊境,牽招就率兵迎擊,敵人來就被打敗,於是官吏百姓膽氣一天天高漲,邊遠地區沒有了憂患。牽招聯絡河西鮮卑附頭等十餘萬家,修繕陘北廢棄的上館城,設立屯田成守的政策來守衛邊境內外,邊境地區的少數民族無論勢力大小,沒有不歸附的,叛逃的即使親戚也不敢藏匿,都抓起來送交官府。於是在偏遠的地方居住晚上能關門睡覺,寇賊平息了。牽招於是選拔有才能的人,到太學學習,回來教授別人,幾年間學校大為興盛。雁門郡管轄的廣武,井水都苦,老百姓從遠處或擔水或用車拉水,往返七里。招准確測量地勢,依照山陵的合適之處,開掘水源修建渠道,引水到城內,百姓依此工程受益。
明帝即位,賞賜李紹關內侯的爵位。太和二年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