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鶴唳文言文翻譯
Ⅰ 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 文言文翻譯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出處 《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示例 狼狽逃竄的匪徒~,嚇得魂不附體。
Ⅱ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文言文問題
出處: 《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Ⅲ 文言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翻譯
原文:
十一月,謝玄遣廣陵相劉牢之帥精兵五千人趣洛澗,未至十里,梁成阻澗為陳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擊成,大破之,斬成及弋陽太守王詠,又分兵斷其歸津,秦步騎崩潰,爭赴淮水,士卒死者萬五千人。執秦揚州刺史王顯等,盡收其器械軍實。於是謝石等諸軍水陸繼進。秦王堅與陽平公融登壽陽城望之。見晉兵部陣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晉兵,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何謂弱也!」憮然始有懼色。主陽平秦兵逼肥水而陳,晉兵不得渡。謝玄遣使謂陽平公融曰:「君懸軍深入,而置陳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陳小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秦諸將皆曰:「我眾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萬全。」堅曰:「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蔑不勝矣!」融亦以為然,遂麾兵使卻。秦兵遂退,不可復止,謝玄、謝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擊之。融馳騎略陳,欲以帥退者,馬倒,為晉兵所殺,秦兵遂潰。玄等乘勝追擊,至於青岡。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什七、八
譯文:
十一月,謝玄派遣廣陵相(封國在廣陵的地方長官)劉牢之率領精兵五千前往洛澗,沒有到十里,梁成以澗為阻列陣以等待他。劉牢之向前渡水,攻擊成功,大破對方,斬梁成及弋陽太守王詠;又分兵截斷他們歸途中必經的渡口,前秦的步騎崩潰,爭著趕往淮水,士兵死去一萬五千人,捉獲前秦揚州刺史王顯等,全部收繳對方軍用器械及糧草之類。於是謝石等各路軍隊,水路繼續前進。秦王符堅與陽平公符融等上壽陽城眺望他們,發現晉兵布陣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上草木,都以為是晉兵,回頭看符融說:「這也是強敵,怎麼說弱小呢?」惆悵失意開始有恐懼的神色。
前秦軍隊緊靠肥水(也作「淝水」)而擺開陣勢,晉軍不能渡河。謝玄派遣使臣對平陽公苻融說:「您孤軍深入,而布置陣勢又逼近水邊,這是准備持久作戰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戰的作法。如果移動陣勢稍微後退一點兒,讓晉國軍隊得以渡河,以此來決定勝負,不也很好嗎?」秦國的眾將都說:「我們兵多,他們兵少,不如阻止他們,使他們不能攻上來,可萬分安全。」苻堅說:「只是率領軍隊稍微後退,讓他們渡過一半,我們以精銳騎兵逼迫上去殺死他們,沒有不勝利的。」苻融也認為可以這樣,於是指揮軍隊讓他們撤退。前秦軍隊就撤退,不能再制止。謝玄、謝琰、桓伊等人率領軍隊渡過淝水進擊前秦軍。符融騎馬在陣地上飛跑巡視,想統帥約束那些退卻的士兵,戰馬倒了,被晉兵所殺,前秦軍隊於是潰敗。謝玄等人乘勝追擊,到達青岡。秦兵大敗,自己互相踐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那些敗逃的秦兵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以為是東晉的追兵即將感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軍,露水中睡覺,加上挨餓受凍,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Ⅳ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古文翻譯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建議到這里http://union.itlearner.com/chengyu/cy3/3229.asp,可以學習到很多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