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文言文
Ⅰ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古文由來
厚德載物
釋義:舊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
出處:《易經》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厚德育人
大意:人有聰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貧瘠之分。農夫不會為了土壤貧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為了愚笨不肖而放棄教育。天地間有形的東西,沒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沒有不是承載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處世要效法「坤」的意義,以厚德對待他人,無論是聰明、愚笨還是卑劣不肖的都給予一定的包容和寬忍。
「厚德載物」意思是說,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今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
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奮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地最大,它包容萬物。對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為陽,地為陰;天為金,地為土;天性剛,地性柔。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焉,四時行焉。沒有天地便沒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這就是古代中國人對宇宙的樸素唯物主義看法,也是中國人的宇宙觀。所以八卦中乾卦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載物。然後從對乾坤兩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釋屬性中進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樣高大剛毅而自強不息,要像地那樣厚重廣闊而厚德載物。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上善若水和厚德載物兩個詞語所蘊含的意義是一樣的,故大家常把這兩個詞語放在一塊使用。
Ⅱ 解釋古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 淵,與善仁,言善信,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 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
註:最善良好像是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註:水的善利益萬物而不計較。
處眾人之所惡。
註:水之善它能夠在眾人厭惡不去做的事,水去做。
故幾於道。
註:所以水之德性就近於道了。
居善地。
註:水喜歡居住在安靜無事的地方。
心善淵。
註:水的心最善良,不貢高能和萬物之性,所以水它都處在最下的地方。所以水它都處在最下的地方
與善仁。
註:水的德最善最仁,施萬物不伐其功,利萬物不求其報。
言善信。
註:說起來水最有信用,萬物要他,他就給他。
政善治。
註:水潤萬物升為雨露降入河流,其善治於世間也。
事善能。
註:水之善去垢煮食,潤澤乾坤,隨宜妙用是世上最能的一項。
動善時。
註:水之行動不違天時,皆行則行,皆止則止也。
夫唯不爭,故無尤。
註:水與萬物不相爭,所以說到水之七善不爭的事,所以水是不可
尤怨的德也。
Ⅲ 急!急!急!!道德經上善若水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大神們幫幫忙
最上等的善要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之爭奪,停留在眾人討厭的低窪低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在善於選擇地方,存心善於保持深沉,交友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有條有理,辦事善於發揮能力,行動善於掌握時機。正因為他與世無爭,所以才不會招惹怨恨。正因為他像水一樣不與水去爭雌雄,所以才不會導致失敗招來怨恨。 這個尤字的意思應該是憂慮,怨恨的意思吧
採納哦
Ⅳ 上善若水文言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行文簡潔,意蘊shenyuan
Ⅳ 本人要做副錦旗送與醫生 ,用來形容醫生品德高尚 技術精湛的 比較有內涵的古文 如厚德載物 上善若水 這類
徳技並磬
Ⅵ 關於小古文上若善水的停頓節奏劃分
你好!
上善若水!不是上若善水!
上善/若/水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Ⅶ 古文《上善若水》的注釋是什麼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注釋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來說明"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聖人的言行有類於水,而水德是近於道的。
②處眾人之所惡:即居處於眾人所不願去的地方。
③幾於道:幾,接近。即接近於道。
④淵:沉靜、深沉。
⑤與,善仁:與,指與別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養之人。
⑥政,善治:為政善於治理國家,從而取得治績。
⑦動,善時:行為動作善於把握有利的時機。
⑧尤:怨咎、過失、罪過。
譯文
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