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課內外文言文七年級下

課內外文言文七年級下

發布時間: 2020-11-23 14:22:37

A. 課內外文言文。浙江專版。林可人主編。七年級閱讀訓練 P16頁的 天外來石

第三題比喻 五個方面:聲音 亮光 形狀 顏色 溫度
第一題1通現 出現 2被 3這 4 還
第二專題1不一會而屬又震響了一聲,移到西南方去了。 2才得到一塊圓形的石頭,還很熱,它大小像拳頭一樣,一頭略微尖些,顏色像鐵,重量也像鐵似的。

B. 7下課外文言文閱讀

【班超立志】
1.解釋詞語:
居家常「執」勤苦:干,從事
不「恥」勞辱:以……為恥,意動用法

2.班超的哪些行為,性格能使他實現自己的大志?
不辭勞苦,認真做事,讀書增智,擴展胸懷。

【害群之馬】
1.解釋詞語:
問「塗」焉:通「途」
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完了,罷了
黃帝「再」拜稽(qǐ)首:又

2.翻譯句子:
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 馬者哉?
治理天下的人,與牧馬人有什麼區別呢?

【怯與勇】
1.解釋詞語:
跳而越者「予」千金:給
「顧」見猛虎暴然向逼:回頭看見

2.翻譯句子:
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猶未能也。
那個半勇半怯的人一心想著錢財,必定要跳起而越過去,而那個膽怯的人還是不能跳躍。
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在以勢驅之耳。
這樣那麼人難道說有勇敢與怯懦嗎?關鍵在形勢逼著他那樣做。

3.對於文中的3個人,他們的「勢」分別是什麼?
勇者的「勢」:恥怯。勇怯參半者的「勢」:奔利。膽怯者的「勢」:求生本能。

C. 七年級上冊課外文言文整理

一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4、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兔走觸株( ) ②因釋其耒而守株( )
③冀復得兔( ) ④而身為宋國笑( )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為」與「而身為宋國笑」中的「為」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B、為人謀而不忠乎
C、始悟為山市 D、此何遽不為福乎
6、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7、為什麼宋人不會再得到兔子?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先公(指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與蘆葦相似的草本植物)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抄錄未畢,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唯讀書是務。
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1、選出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 )3分
A、以荻畫地 以:用 B、教以書字用 書:寫
C、使學為詩 為:作為 D、及其稍長把 及:等到
2、歐陽公「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3分
A、歐陽修聰明過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閭里士人家慷慨借書 D、歐陽修刻苦攻讀
3、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多誦古人篇章。

(2)唯讀書是務。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世說新語·容止》
4、簡要分析魏王是個怎樣的人。(3分)

5、「捉刀」流傳下來已成為一個固定詞語。不查詞典,模仿推敲的寫法,對「捉刀」進行解釋。()(4分)
[推敲] 傳說唐代詩人賈島騎著驢做詩,得到「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猶豫不決,就用手作推、敲的樣子,無意中碰上了韓愈,向韓愈說明原委。韓愈想了一會兒說,用「敲」字好

《夢溪筆談》一則
古法采草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辯識耳,在葯則未為良時。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則津澤皆歸其根。欲驗之,但取蘆菔、地黃輩觀,無苗時采,則實而沉;有苗時采,則虛而浮。其無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時采,則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時采,則根色鮮澤;花過而采,則根色黯惡,此其效也。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用花者取花初敷時,用實者成實時采。皆不可限以時月。緣土氣有早晚,天時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白樂天《游大林寺》詩雲:「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蓋常理也,此地勢高下之不同也。始筀竹筍,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謂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謂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間,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嶺、嶠微草,凌冬不凋,並、汾喬木,望秋先隕;諸越則桃李冬實,朔漠則桃李夏榮,此地氣之不同。一畝之稼,則糞溉者先牙;一丘之禾,是後種者晚實,此人力之不同也。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卷二十六 葯議》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此殊未當:
但二月草已芽:若有宿根:若:假如。
緣土氣有早晚:
凌冬不凋:
則糞溉者先牙: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本文批判了固定在二、八月采葯的舊法,以通俗的事實和道理說明了采葯不可拘於固定的月份。作者指出,因為葯用( )的不同,( )也應隨之不同,這樣才能保證葯物的質量;作者還進一步闡明了植物生長、成熟的早晚,是因( )、( )、( )、( )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的,因此采葯的時間決不可以限於固定的月份。
(2)針對使用部位不同方面,作者依次直接說明「 「」五種情況。
(3)作為一篇說明文,這一層作者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3、翻譯下列句子
(1)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則津澤皆歸其根。

D. 七年級課內外文言文習題。

七年級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師曠論學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8分)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
①恐已暮矣( ) ②盲臣安敢戲其君乎( )
③臣聞之( ) ④善哉(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4分)……………( )
A、臣聞之 B、如日出之光
C、驅之別院 D、學而時習之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4、這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4分)

(二)歐陽修論作文
頃歲孫莘老識歐陽文忠公,嘗乘間以文字問之。雲:「無它術,惟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見之。」 (16分)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
①嘗乘間以文字問之( ) ②惟勤讀書而多為之( )
③自工( ) ④疵病不必待人指摘( )
2、請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麼。(4分)
①學而時習之( )
②嘗乘間以文字問之( )
③唯勤讀書而多為之( )
④多作自能見之( )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4、歐陽修認為寫好作文的訣竅是什麼?(4分)

(三)自護其短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上啖菱,並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14分)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
①席上啖菱( ) ②或曰( )
③啖菱須去殼( )④欲以清熱也( )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作「因為」解釋的一句是(4分)( )
A、欲以清熱也。
B、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礫凸者為丘
D、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4、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4分)

(四)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16分)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
①兔走觸株( )②因釋其耒而守株( )
③冀復得兔( )④而身為宋國笑( )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為」與「而身為宋國笑」中的「為」意思相同的一項是(4分)……………………………………………………( )
A、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B、為人謀而不忠乎
C、始悟為山市
D、此何遽不為福乎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4、為什麼宋人不會再得到兔子?(4分)

(五)曾子殺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18分)
1、解釋文中加點的文言詞。(4分)
①女還( ) ②顧反為女殺彘( )
③特與嬰兒戲耳( ) ④嬰兒非與戲也( )
2、下列句中加點「之」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4分)( )
A、其子隨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殺之
C、妻止之
D、曾子之妻之市
3、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6分)

4、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是什麼?(4分)

(六)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8分)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
①而置之其坐( 同 ) ②反歸取之( 同 )
2、下列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4分)…………………(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試之以足 B、寧信度 無自信也
C、鄭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3、解釋「之」字在句子中的意義(4分)
①反歸取之( )
②何不試之以足( )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 )
4、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並用括弧補出省略的內容。(4分)


5、為什麼這位鄭人會「寧可相信尺碼而不願相信自己的腳」 (2分)
答:

七年級(上)課外文言文閱讀競賽卷參考答案
(一)
1、①晚 ②怎麼 ③ 聽說 ④ 好
2、 B
3、少年好學,就像初升太陽的光芒;壯年好學,好像中午太陽的光輝;老年好學,彷彿點燃的蠟燭的光亮。
4、學無止境,什麼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
(二)
1、 ①曾經 ② 寫 ③精,妙 ④小毛病
2、 ①指代學過的知識 ② 他,指歐陽修
③文字、文章 ④疵病,文章缺點
3、 沒有其他辦法,只有勤奮讀書並且多動筆,自然就會寫好。
4、 唯勤讀書而多為之(多讀書多寫作)
(三)
1、 ① 吃 ② 有人 ③ 剝掉 ④想要
2、 B
3、 前山、後山,什麼地方沒有!
4、 不要不懂裝懂、強不知以為知,否則會鬧出笑話。
(四)
1、① 跑 ② 放下 ③ 希望 ④ 自己
2、 A
3、兔子是不會再得到了,自己卻被宋國人所恥笑。
4、 因為「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只是一個偶然現象。
(五)
1、 ① 同「汝」,你 ② 回來 ③ 罷了 ④ 開玩笑
2、 D
3、 現在你欺騙他,這就是教兒子欺騙呵。媽媽欺騙兒子,兒子自然不信任自己的媽媽,不能以此作為一種教育
4、 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對即可)
(六)
1、 ① 坐 座 ② 反 返
2、 D 度
3、① 尺碼 ② 履 ③到、往 、 尺碼
4、 ① (你)怎麼不用其所長腳試試它呢?
② (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啊呀。
5、 因為他是因循守舊的教條主義者。(言之成理即可)

E. 七年級課外文言文(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原文:
梁丘據謂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嬰聞之,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嬰非有異於人也,常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難及也?」
注釋:
(1)梁丘據:齊景公的大臣。 (2)謂:對…說 (3)不及:比不上 (4)夫子:先生,對尊長的敬稱 (5)常:常常,表示容易、接近。 (6)置:棄置,放棄。 (7)休:停止。 (8)故:同"胡",何,什麼。
譯文:
梁丘據對晏子說:「我到死(恐怕)也趕不上先生啊!」晏子說:「我聽說,不斷實踐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達到目的。我並沒有比別人特殊的才能。經常實踐卻不放棄,經常行進卻不停下的人,你怎麼會趕不上(我)呢?」
導讀:
荀子在《勸學》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強調做事要持之以恆,不斷努力。本文通過梁丘據與晏子的對話,借晏子之口,闡明了一個同樣的道理:做任何事情,包括學一門學問,只有「常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才能獲得成功。晏子用自身事例來說明這一道理,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啟示: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最終會得到成功。達到成功的彼岸!

F.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內外文言文76頁(1)(2)(3)題目

第一份:小河已露尖尖角,只待蜻蜓立上頭。親愛的同學們,希望你靜心盡力,展示自己。祝你成功!一、基礎知識及運用(22分)1,下列加點字注音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腫脹(zhàng) 叮囑(zhǔ) 驪歌(lí) 花圃(p) B、沼澤(zhāo) 駭人(hài) 木屐(jī) 重荷(hè) C、瞬息(shùn) 佇立(zhù) 萋萋(qī) 誘人(yòu) D、迸出(bèng) 深邃(sùi) 喧囂(xiāo)磐石(pán)2,下列各組詞語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人跡罕至 舉目無親 狂風呼號 來勢凶凶B.九曲連環 一瀉萬里 奇趣橫生 亦復如是C、鋒芒必露 家喻戶曉 截然不同 炯炯有神D.當之無愧 慷概淋漓 雜亂無章 惹人注目3.下列加點字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人聲鼎沸(水開) 而後已(停止) 鮮為人知(很少) 兀兀窮年(達到極點)B.迥乎不同(不同) 氣沖鬥牛(直沖) 瀝盡心血(滴) 無暇及此(到)c、鞠躬盡瘁(勞累) 平沙無垠(邊際) 獸鋌亡群<疾走) 風悲日曛(煙霧繚繞)D、可歌可泣(可以) 心會神凝(領會) 潛心貫注(連貫) 燕然勒功(刻石記功)4.下列對課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一詩闡明了這樣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之時要善於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B、則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 詩人自己對人生之路的思考。C、一文中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進程,以崎嶇險阻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史路。這是一篇具有強烈鼓動性和充滿樂觀精神的雄文 。D、一文寫於「九.一八」事變那年,作者用火一樣熾熱的語言,抒發了自己深沉的被壓抑著的飽滿的愛國之情,極富感染力。5、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現代作家D.《丑小鴨》——安徒生——丹麥童話作家c,《最後一課》——都德——德國短篇小說家D-《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屠格涅夫——俄國作家6,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B、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C、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渴於邑人,不使學。7.下列翻譯不完全准確的—句是 ( )A、蒙辭以軍中多務。 譯文: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B、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譯文:我哪裡是想要你研究經書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呢!C.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譯文: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山。D.將軍百戰,壯士十年歸; 譯文:將軍和壯士從軍十年,經歷了干百次殘酷的戰斗,將軍身先士卒了,而壯士卻勝利歸來。8.填空:(8分)(1)鳥向檐上飛, 。 (2) ,明月來相照。(3)峨眉山月半輪秋, 。(4)故園東望路漫漫, 。(5) ,何人不起故園情。請寫出三個有關黃河的古詩句:(6) , 。(7) , 。(8) , 。二、閱讀與理解(38分)(一)課外閱讀(13分)陽光是一種語言①早晨,陽光以一種最明亮、是透徹的語言和樹葉攀談,綠色的葉子,立即興奮地顫抖,通體透亮,像是一頁頁黃金鍛打的箔片,炫耀在枝頭。而當陽光微笑著與草地上的鮮花對語,花朵便立即昂起頭來,那些蜷縮在一起的憂郁的花瓣,也迅即展開,像一個個恭聽教誨的耳朵。②晴朗的日子 , 走在街上 , 你不會留意陽光。普照的陽花 , 有時像是在對大眾演講的平庸的演說家 , 讓人昏昏欲睡 , 到處是燥熱的嘈雜。③陽光動聽的聲音 , 響在暗夜之後前日出 , 嚴寒之後的春天 , 以及黑夜到來前的黃昏。這些時刻 , 陽光會以動情的語言向你訴說重逢的喜悅、友情的溫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暫的離別而產生的愁緒。④倘若是雨後的斜陽 , 彩虹將盡情展示陽光語言的才華與美麗。赤、橙、黃、綠、青、 藍、紫 , 從遠處的山根 , 騰空而起 , 瞬間飛起一道虹橋 , 使你的整個身心從地面立刻飛上天空。現實的郁悶 , 會被一種浪漫的想像所消釋。陽光的語言 , 此刻充滿智慧 , 讓你理解天雨花 , 石點頭;讓你平凡生活的狹窄 , 變成一片無邊無垠的開闊 ; 讓你枯寂的日子的單調 , 變得豐富多彩。⑤可這一切 , 只是一種語言 , 你不可以將那金黃的葉子當成黃金 : 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動的金箔也非真實 ; 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橋 , 那是陽光的話語展示給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間 , 一切都會不復存在。可是 , 這一切又都不是空虛的 , 它們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實實的圖畫 , 在你的血管里推湧起波瀾壯闊的浪潮 , 在你耳邊轟響著長留不息的呼喊 , 使你不能不相信陽光的力量和它真實的存在。 ⑥同陽光對話 , 感受光明、溫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銅號和鼙鼓 , 即使是喁喁私語,那聲音里也沒有卑瑣和陰暗,沒有濕淋淋的、怯懦者的哀傷。⑦你得像一個勤勞的淘金者 , 從閃動在白楊翻轉的葉子上的光點里 , 把握陽光的語言節奏; 你得像一個朴實的農夫 , 把手指插進松軟的泥土裡 , 感知陽光溫暖的語言力度。 如果你是陽光的朋友 , 就會有一副紅潤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高的心境。⑧陽光 , 是一種語言 , 一種可以聽懂的語言。9. 請從第①段畫線的句子中找出 3 個運用擬人手法的詞語 , 說明它在文中的作用。( 3 分 )詞語 : 、 、 作用 : 、 、 10. 從①至④段看 , 作春贊美陽光 " 語言 " 的哪些特點 (3 分 )(1) 。(2) 。(3) 。11. 第⑤段中 , 作者說 " 一切都會不復存在 ", 又說 " 一切又都不是空虛的」 。怎麼理 解 (2 分)12、文末,作者說陽光是「一種可以聽懂的語言」。從第⑦段看,怎樣才能「聽懂」呢?(2分)13、 作者說 : 陽光是一種語言 , 它和樹葉攀談 , 和鮮花對語 , 動情地向人們傾訴 , 給世界帶來溫暖和力量。還有人說 : 陽光是跳動的旋律 , 將七色幻化為七個美麗的音符 , 在大地上譜寫著動人的樂章。你想把陽光比喻成作什麼呢 請寫幾句話表達你對陽光的感受。 (3 分 )(二)課內閱讀(13分)①客人小心翼翼遞過去一張字條。貝多芬戴上眼鏡,專注地凝視了一會兒:「好,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他說,雖然嚴肅,但臉上浮現出善良的微笑,「你們很勇敢……可是你們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難使我聽懂你們的話。過來坐在我旁邊,你們知道我聽不見的。」②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隨手拿過來一張紙一枝鉛筆給客人。③客人在紙上寫著:「我們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帶給萬千大眾,使他們了解您真實的好靈魂。」④看了這幾句話,一滴淚在大音樂家眼裡閃光。他喃喃地如同獨語:「我的好靈魂!人家都當我是個厭世者,你們怎麼會想到這個!在這里我孤零零地坐著,寫我的音符——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裡發出的回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時不免嘆息,我真軟弱……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劇是喪失了聽覺。」⑤貝多芬神往地說:「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⑥他接著說:「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岩內燃燒,拚命巴望掙扎出來。」⑦貝多芬激動而又沉鬱的情緒深深感染了來訪者,客人不停地記下來。⑧命運加在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將他的靈魂鎖閉在磐石一樣密不通風的「耳聾」之中。這猶如一座不見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過,「聾」雖然帶來了無可比擬的不幸和煩憂,卻也帶來了與人世的喧囂相隔絕的安靜。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為伴。14、①段中畫線句運用了 (1分)修辭,從這句話中,你可以了解當時人們是怎樣看待貝多芬的?(3分)15、第⑤段中,為什麼貝多芬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3分)16、你怎樣理解⑥段中畫線的貝多芬說的那句話?(3分)17、第⑧段中運用的表達方式是 (1分),其中所提到的「永恆」你認為指什麼?(2分)(一)文言文(12分)狼①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②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③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④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⑤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18、《狼》選自《 》,作者是清代的 (人名)。(2分)19、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4分)①止有剩骨: ②目似瞑: ③屠暴起: ④其一犬坐於前: 20、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A.恐前後受其敵 蓋以誘敵B.從先人還家 一狼仍從C.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意暇甚D.賓客意少舒 少時,一狼徑去21、翻譯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2分)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2分)三、作文(40分)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往事令我們刻骨銘心,我們曾激動、甜蜜、興奮或者流淚………但無論怎樣,我們都有了出色的人生體驗,獲得了寶貴的人生財富。請以「成長中的往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字數不少於600字。參考答案1、B 2、B 3、C 4、D 5、D 6、C 7、D 8、(1)雲從窗里出(2)深林人不知(3)影入平羌江水流(4)雙袖龍鍾淚不幹(5)此夜曲中聞折柳(6)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8)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9、詞語:攀談、顫抖、炫耀賦予陽光照射綠葉的現象以生命的活力 , 使之更加生動活潑 , 更具有形象性。10、(1)明亮、透徹 ( 清純親切、令人振奮 ) 。(2) 動情 ( 動聽、溫馨 ) 。(3) 充滿智慧 ( 豐富、有才華 , 有啟發性 ) 。11、陽光產生的美麗情景是短暫(虛幻、不真實)的,但對人的影響是有力的,是「切切實實」的。12、做陽光的朋友,對陽光語言用心把握,真切感知。13、陽光是燦爛的微笑 , 它用溫情融化堅冰 , 它以快樂淹沒愁苦 , 讓人平添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14、比喻 脾氣暴躁 難以接近 15、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樹可以遠離塵世的喧囂和紛爭 16、這是貝多芬在向客人描述自己:雖然遭受耳聾的打擊,但他的創作慾望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從未想過放棄自己的音樂事業。 17、議論 音樂18、聊齋志異 蒲松齡 19、 通「只」 閉著 突然 像狗似的 20、B21、①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只不過增添笑料罷了。②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鑽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第二份:親愛的同學們,你是否想知道,自己能否學以致用呢?請隨我來吧!一、積累運用(22分)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寫在括弧里。(3分)(1)確鑿( )(2)珊( )瑚(3)人跡罕( )至(4)驪( )歌(5)熾( )痛(6)讕( )語2、根據拼音在方格內寫出漢字。(4分)gěng咽 屏zhàng 環yè 玉zān kuī甲 澎pài狂lān 可hān 3、根據提示,填出橫線上的句子(6分)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萬里赴戎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萬仞山。④欲窮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長河落日圓。⑥寫一條與黃河有關的俗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校園內有一個清水池塘,塘中點點清荷常飄來清香。然而近日偶見有雜物漂浮於水面上。為保持塘水潔凈,學校製作了一塊告示牌,請你在牌上代寫一句輕易使人領悟和接受的告示語。(留意:不要用「禁止」等類似詞語,不超過20個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仿照下列句子,請你再寫2個句子,組成一組排比句。(6分)示例:在春天,東風吹起的時候,土嚷的香氣便在田野里飄揚。寫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理解感悟(38分)(一)課外閱讀(13分)我微笑著走向生活汪國真我微笑著走向生活無論生活以什麼方式回敬我。報我以平坦嗎?我是一條歡樂奔流的小河。報我以坎坷嗎?我是一座大山莊重地思考!報我以幸福嗎?我是一隻凌空翱翔的燕子。報我以不幸嗎?我是一根勁竹經得起千擊萬磨!生活里不能沒有笑聲,沒有笑聲的世界該是多麼寂寞。什麼也改變不了我對生活的熱愛,我微笑著走向火熱的生活!6、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詞語概括了人生中的各種經歷。(4分)7、本詩運用了_________段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辭方法,以生動的形象傳達出詩旨。(3分)8、簡析最後一節的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詩的主旨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本詩的語言特點是( )(2分)A、精煉、朴實B、明快、活潑C、深沉、含蓄D、幽默、風趣(二)文言文(1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①嘗______________②異______________③奇______________④乞______________1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是什麼意思:(3分)① 借旁近與之( )②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③ 稍稍賓客其父( )13、翻譯劃線的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自是指物作詩立就」說明了什麼?(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不使學」造成了怎樣的結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課內閱讀(13分)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庄,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但或者也許是漁火。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者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16、文中的景物描寫具有特色。作者調動了各種感覺器官進行多方面的描寫。各找出一句寫在下面。(4分)視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嗅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觸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聽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辭方法。(2分)18、文中畫線句子的作用是什麼?「但我卻還以為船慢」表達了「我」什麼樣的心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第二段中加點的「他」指待什麼?此處所描述的心境和第一段所表達的心情有何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兩段選文在表達方面你最欣賞哪一處?為什麼?(2分)最欣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作文(40分)題目:我好想要求: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如「做個好學生」、「有自己的空間」、「有個和睦的家」等等。②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抒情。③500字以上。參考答案:一、1、⑴záo ⑵shān ⑶hǎn ⑷lí ⑸chì ⑹lán2、哽 、障、謁、簪、盔、湃、瀾、汗3、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②關山度若飛。③黃河遠上白雲間。④更上一層樓。⑤大漠孤煙直。⑥跳進黃河洗不清。4、例:池塘是我家,清潔靠大家——荷花。5、(略)6平坦、坎坷、幸福、不幸7排比、反問、比喻8、點題,總結全文。9、微笑著走向生活。10、B11、①曾經 ②感到詫異 ③以……為奇 ④求取12、①鄰居 ②文采和道理 ③漸漸13、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14、仲永具有很強的作詩天賦。15、神童「泯然眾人」 (大意對即可)16 略 17 比喻 擬人18 表現出船劃得快,烘托出「我」急於看到社戲的心情。19宛轉、悠揚的笛聲 這里所表達的是「我」被宛轉悠揚的笛聲所陶醉的輕松愉快的心情。 20 略我自己出的,希望採納

G. 七年級下和課內文言文有關的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①卿今當塗掌事( ) ②蒙辭以軍中多務( )
③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④及魯肅過尋陽( )
(2) 將下面的文言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②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3)填空。
本文選自《 》,這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主持編纂的一部 。文中「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一句,「治經」可解典」。「經」,指《易》《 》《 》《 》等書。
(4) 從呂蒙的變化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發?請結合《傷仲永》一文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 案: (1) 分值(2分)①當道、當權 ②推託 ③通「耶」,語氣詞 ④到了……的時候
(2) 分值(4分)①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 ②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
(3) 分值(3分)資治通鑒 司馬光 編年體通史 《詩》《書》《禮》《春秋》(寫出其中三個即可)
(4) 分值(3分)提示:只要樂於學習,善於學習,就會尋找一切機會去學習,最終有所成就。再聰明的人,如果放棄學習,終將一事無成。

H. 七年級短文言文課外譯文

翻譯: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鑽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身子已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謝謝採納哦~

熱點內容
大老師惡心 發布:2025-07-08 08:52:35 瀏覽:959
日本歷史學 發布:2025-07-08 08:37:05 瀏覽:487
有什麼好歌 發布:2025-07-08 07:06:26 瀏覽:68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08 07:06:19 瀏覽:841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
松鼠公開課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08 04:08:22 瀏覽:946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