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寫作手法

文言文寫作手法

發布時間: 2020-11-23 14:35:59

語文中寫作手法具體有哪些

有的。寫作手法有倒敘,開門見山,白描(平鋪直敘)等, 文言文有直抒胸臆,借物喻人,融情於景,等

② 文言文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回法(技巧)),答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③ 求一篇文言文的寫作手法及特點。

1、姜白石論書曰『一須人品高。』文征老自題其米山曰『人品不高,落墨無法。』
--引用權威人物的言論,加強說服力。

2、必須胸中廓然無一物,然後煙雲秀色與天地生生之氣,自然湊泊,筆下幻出奇詭。若是縈縈世念,澡雪未盡,即日對丘壑,日摹妙跡,到頭只與髹采圬墁之工爭巧拙於毫釐也。
--運用對比手法,褒貶分明。

3、運用四字語,形式整齊,節奏鮮明,音節和諧,朗朗上口。

4、石老而潤,水淡而明;山勢崔嵬,泉流麗落;雲煙出沒,野徑迂迴;松偃龍蛇,竹藏風雨;山腳入水澄清,水源來歷分曉。
--連用對偶手法,典雅優美,表意充分;平仄相間,抑揚頓挫。

④ 寫寫作手法有哪些

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修辭手法就是常見的比喻、對比、比擬、對偶、借代、誇張、互文、雙關、反問、設問、反復、反語、引用等。

⑤ 文言文有什麼寫作手法啊 急.~

對比啊。
看看應該能理解吧?

⑥ 寫作方法和文言文閱讀

一、審題細致
構思獨到
語言精練或優美
技巧得當(修辭,呼應等)
二、文言文么多讀,多精做,多積累常用古字詞

⑦ 深圳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所有寫作手法思想感情

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⑧ 文言文翻譯雖的寫作手法

當下社會,浮華的東西太多,人們往往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名利、金錢的誘惑下反映出人們漸漸冰冷的內心。更有甚者,為了一己的之利,不惜代價,身陷囹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社會更需要簡單一點,回歸傳統,追求本心。將名利、金錢和功利拋在腦後,讓我們的心靈更加純潔。如此,輕裝上陣,美好的每一天便會到來。

如何掌握文言文寫作方法

作為傳統文化載體的文言文,在推動國民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方面功不可沒,但目前我們的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式存在單一、被動的現象,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和能力,致使學習的過程困難而艱澀,哪裡還談得上讀出文言文的美呢?而眼下新課程對學生的文言文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所以如何讓學生從初中起就走近文言文,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真可謂迫在眉睫了。面對這種現狀採取怎樣的策略才能適應「自主」學習需要呢? 一、重視朗讀,感知課文,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通過朗讀,學生進入課文情境,直接真切地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這是改變學生學習由被動接受到主動發現的一個有效方法。七年級學生在第一單元初步接觸文言文,他們對於課文中字、詞、句的意思落實有一定難度,所以讓學生感知課文整體內容,不搞文白對譯,通過反復朗讀,讀懂文言文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設計中,不採用教師分析講解代替學生對課文的自主感悟,而是將朗讀作為學生學習和領悟的重要手段。根據學生情況設計文言文誦讀教學的層次,每讀一遍提出不同要求,這樣由淺入深,通過讀把感情主旨等主要問題解決了,從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 如教學《童趣》(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可這樣設計朗讀: 1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認清字形,讀准字音。比如:項為(wei)之強(jiang)、鶴唳(1i)雲端等。 3讀:學生齊讀課文並思考理解作者的童趣所在。學生尋找表述童趣的語句,這時教師指導落實文言詞語意思。 4讀: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兩幅圖景的內容。 5讀:看著板書盡量用課文的句子描述這兩幅圖景的內容。這時候,學生已能當堂成誦了。可以說,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重點在讀,難點也是讀。但並不是一讀到底,應注意讀的變化,讓學生通過初步感知,美讀感悟,品讀評析,研讀理解,運用小組讀的策略,最終達到「其義自見」的效果。以讀作為學習文言文的切入點,以讀來感悟文本,結合自己的經驗背景,加上閱讀材料本身內涵的開放性,使學生興味盎然地讀,這樣,不同的學生對文本會作出不同的「解讀」。由於讀得真切,心有所思,便會萌生傾吐,與人交流的沖動,自主學習便也水到渠成了。 二、提供平台,互動合作,讓自主學習意識長久保持。 新大綱、新課改要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要允許學習有自己的見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絕對要避免「一言堂」,應精心組織學習活動,關注過程,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式的學習平台,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長久地保持。在具體的課堂操作中,可採用提出問題——自主思考——小組討論——代表發言——達成共識的策略步驟。 三、拓展閱讀,加強學生對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興趣。 1.積累一些古代的文學現象及史學知識。 古代的文化現象是指古代禮制(器皿、工具、風俗習慣、人名、地名等),如「登軾而望」(《曹劌論戰》)中的「軾」、「一封朝奏九重天」(《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的「九重天」,這些字詞都是古代的文化現象,再如《岳陽樓記》中理解范仲淹為何要在「乃重修岳陽樓之前」寫下「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八個大字,如果學生沒有基本的史學知識,就很難體會范仲淹的「苦衷」,所以課堂上補充這方面知識就尤為重要。 2.注意古今詞義的有效聯系。 我們可以利用現代文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言詞義。例如我們可以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成語講古漢語知識:《送東陽馬生序》「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中「假」字譯為「借」,我們可聯系「狐假虎威」來加深學生的印象。 3.注重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 學生要獲得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課內教材上為數不多的文言文練習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一方面應鼓勵學生自己課外閱讀文言文,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性做一些與課文有關的難度適當的文言文練習來加以鞏固,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採用寫作方法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可以引導學生寫「文言文」。給學生一定的材料,讓學生用文言文的形式來表達,不講究寫法多麼巧妙,只要求盡量用上學過的文言詞。再如:要求學生用現代的語言把古文的意境嫁接到我們熟知的現實中,把古文與現代文有機地聯接,實現其生命的轉換。

⑩ 古文的寫作手法

互文是古漢語中特有的修辭格之一,它是在結構相同或相近的兩個或幾個並列片語或語句中,相應位置上的詞語互相補充、互相滲透、互相隱含的修辭手法。運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使文章表達得更加深刻賦
賦,是與比興並稱的古代詩歌的基本手法。賦陳,一作鋪陳。鋪排,是鋪陳、排比的簡稱。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境、氣氛和情緒。 在賦體中,尤其是富麗華美的漢賦中,賦法被廣泛地採用。漢樂府和漢代某些五言詩也與漢賦互相影響,更將鋪陳與排比相結合,相得益彰。

賦比興是我國三種傳統的手法,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為普遍。 一般說,用來作比的喻體事物總比被比的本體事物更加生動具體、鮮明淺近而為人們所知,便於人們聯想和想像。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從特徵上講,有直接起興、興中含比兩種情況;從使用上講,有篇頭起興和興起興結兩種形式。
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前後照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等.... 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修辭手法就是常見的比喻、對比、比擬、對偶、借代、誇張、互文、雙關、反問、設問、反復、反語、引用等。

熱點內容
大老師惡心 發布:2025-07-08 08:52:35 瀏覽:959
日本歷史學 發布:2025-07-08 08:37:05 瀏覽:487
有什麼好歌 發布:2025-07-08 07:06:26 瀏覽:68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08 07:06:19 瀏覽:841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
松鼠公開課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08 04:08:22 瀏覽:946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