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翼月

文言文翼月

發布時間: 2020-11-23 14:47:31

A. 帶有翼字的古文

小心翼翼、猛虎添翼、如虎添翼、如虎生翼、比翼齊飛、比翼雙飛、不翼而飛、羽翼已成、羽翼豐滿、奮翅鼓翼

B. 翼然在文言文的意思

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翼然臨於泉上(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緊靠在泉水邊.臨,靠近.上,江河的邊側).——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C. 王子猷看竹文言文 翼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這個字應該是「冀」,而不是「翼」。
王子猷看竹
【原文】
王子猷嘗行過吳中,見一士大夫家極有好竹,主已知子猷當往,乃灑掃施設,在聽事坐相待。王肩輿徑造竹下,諷嘯良久,主已失望,猶冀還當通。遂直欲出門,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閉門,不聽出。王更以此賞主人,乃留坐,盡歡而去。
【譯文】
王子猷有一次經過吳中,知道一個士大夫家有個很好的竹園。竹園主人已經知道王子猷會去,就灑掃布置一番,在正廳里坐著等他。王子猷卻坐著轎子一直來到竹林里,吟唱了很久,主人已經感到失望,還希望他返回時會派人來通報一下,可他竟然要一直出門去。主人很不能忍受,就叫侍從去關上大門,不讓他出去。王子猷因此更加賞識主人,這才留步坐下,盡情歡樂了一番才走。
【注釋】
1、王子猷:即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之第五子。他出生名門,生性愛竹,率性而為,性情瀟灑,頗具魏晉文人率性而為的作風。
2、聽事:廳堂。
3、肩輿:轎子。這里名詞活用為動詞。
4、諷嘯:吟唱。
5、冀:希冀;希望。
5、不堪:不能忍受。
6、良久:許久;很久。

D. 古文中的「翼」是什麼意思

中國漢字「翼」 【讀音】yì 【解釋】幫助,輔佐:翼助。 古同「翌」,明天,明年。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翼翼〕a.謹慎,如「小心翼翼」;b.嚴整有秩序;c.繁盛,眾多。 姓。 部首:羽 【名詞】 (形聲。從羽,異(yì)聲。《說文》小篆從飛,異聲。本義:翅膀) 同本義〖wing〗 翼,翅也。——《說文解字》 六足四翼。——《戰國策·楚策》 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韓非子·喻老》 南方有比翼鳥焉。——《爾雅》 振鱗奮翼。——宋玉《高唐賦》 又如:翼虎(添上翅膀的老虎);翼張(如鳥展翅。形容分布的樣子);翼膀(翅膀);翼翮(翅膀) 鳥的翅膀 明夷於飛,垂其翼。——《易·明夷》 飛機的兩翼。如:翼型 昆蟲的翅膀 以翼鳴者。——《周禮》 一個隊形(如戰線、散兵線、行進縱隊)左側或右側〖flank〗 韓、魏翼而擊之。——《韓非子·十過》 又如:從左右兩翼夾攻敵人;翼室(路寢旁的左右室。路寢為天子或諸侯的正室);翼衛(輔翼護衛) 星名〖star'sname〗,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六宿,有星二十二顆。如:翼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翼軫(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軫宿) 量詞。用於禽鳥。如:雙翼 【動詞】 分成兩翼或分列左右〖divideintotwowings〗。如:翼列(分列兩旁);翼夾(如兩翼相夾) 輔助〖renderassistancetoaruler〗 予欲左右民,汝翼。——《書·益稷》 又如:翼扶(輔佐,扶助);翼助(輔助);翼佐(輔佐);翼善(輔助善行);翼輔(輔佐);翼成(輔助完成,助成);翼宣(輔助並加以發揚);翼亮(輔佐並發揚光大);翼戴(輔助擁戴) 遮護〖shelter〗 鳥覆翼之。——《詩·大雅·生民》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翼瓦(屋瓦整齊鋪列,如鳥翼相覆);翼蔽(像鳥用翅膀那樣遮掩護);翼卵(以翼覆卵。喻撫育) 藉助;憑借〖withthehelpof〗。如:翼馮(倚憑) 【形容詞】 迅疾〖fast;quick〗。如:翼爾(鳥張翼疾飛的樣子) 恭敬,謹肅〖respectful〗。如:小心翼翼(形容恭敬小心,絲毫不敢疏忽懈怠) 通「翌」,第二天〖nextday〗 越翼日乙丑,王崩。——《書·顧命》 王翼日乃瘳。——《書·金滕》 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呵成。——《聊齋志異·促織》 翼側 yìcè 〖flank〗一個隊形(如戰線、散兵線、行進縱隊)的左翼或右翼 翼側攻擊 也說「側翼」 翼手龍 yìshǒulóng 〖pterodactyl〗飛龍目的任一滅絕了的飛行爬行動物,生存於早侏羅紀到中生代末,無羽毛,翼膜從體側開始沿前肢達到極度拉長的第四趾骨末端,一般尾巴相當短,但有時擴大為舵形 翼翼 yìyì 〖cautiously〗∶恭謹的樣子 小心翼翼 〖severeandsequent〗∶整齊有秩序的樣子 疆場翼翼 〖prosperous〗∶茂盛眾多的樣子 〖flying〗∶飛翔的樣子 翼翼飛鸞 翼然 yìrán 〖asthebirdspreadsitswings〗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翼然臨於泉上(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緊靠在泉水邊。臨,靠近。上,江河的邊側)。——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E. 祈和翼的文言文翻譯是有什麼不同

你好,你要說的是不是「祈」與「冀(ji)」的不同?你說的「祈」與版「翼(yi)」是沒有對比權性的啊。

「祈」和「冀」兩者都有「希望,期望」的意思。不過兩者也有一些差別。「祈」的本意是「向上天或神明求福」;而「冀」的本意則是則是「冀州(國代九州之一)」,作動詞是假借為「覬」,即是希望,期望。

綜上所述,「祈」作希望講時多有向上天許願,所希望的對象時上天;而「冀」做希望講時則是一般的「希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果還不清楚可以繼續追問,望採納。

F. "綿綿翼翼查雲右"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綿綿翼翼查雲右
綿綿小心查說右

G. 帶(翼)的文言文句子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逍遙游》
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逍遙游》
故雖離朱莫睹其翼而善飛,䚦俞弗聞其聲而工噬。——《憎蚋》
將能執兵之權,操兵之勢,而臨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心書·兵機》
毋為虎傅翼,將飛入邑,擇人而食之。——《逸周書·寤敬篇》
悵望西南天,空慚遠飛翼。——《分題龍宮寶石送陳庭學之官城都》
相思持寸心,願附雙飛翼。——《從軍行寄贈楊用修》
雲邊察飛翼,水底觀躍鱗。——《舟行松江聞雞鳴犬吠》
幸遇天官舊丞相,知君無翼上空虛。——《送前進士蔡京赴學究科》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H. 帶「翼然」的文言文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的: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原文在這:
環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chán)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變化者,山間之朝(zhāo)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yǔ)僂(lǚ)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餚野蔌(sù),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gōng)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yì),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I. 翻譯文言文周書·竇熾於翼列傳

竇熾字光成,扶風平陵人。
是漢朝大鴻臚竇章的十一世孫。
竇章之子竇統,漢靈帝時任雁門太守,因躲避竇武之難,逃奔匈奴,擔任部落首領。
後魏時南遷,子孫定居代地,賜姓紇豆陵氏。
世代在魏國當官,職位都很高。
父親竇略,任平遠將軍。
由於竇熾的功勛,追贈少保、柱國大將軍、建昌公。
竇熾為人嚴厲明達,有謀略,鬍子很漂亮,身高八尺二寸。
少年時師從范陽人祁忻學習《毛詩》、《左氏春秋》,約略知道要旨。
善於騎馬射箭,體力過人。
魏正光末年,北方動亂,竇熾隨父親避居定州,淪落為葛榮部屬。
葛榮想授竇略官職,竇略不接受。
葛榮懷疑他另有圖謀,就把竇略留在冀州,令竇熾及竇熾之兄竇善隨軍行動。
魏永安元年(528),爾朱榮擊敗葛榮,竇熾就把家室遷到並州,跟隨爾朱榮。
當時葛榮的別帥韓婁、郝長率兵數萬人據守薊城,久攻不下,任命竇熾為都督,跟從驃騎將軍侯深前去討伐。
竇熾親手斬殺韓婁,以戰功授揚烈將軍。
三年,授員外散騎侍郎,升給事中。
建明元年(530),加武厲將軍銜。
魏孝武帝登基,蠕蠕等各蠻族都派遣使者前來朝拜敬貢,皇帝在殿前長廊設宴招待他們。
有一隻鴟鳥在殿前飛鳴,皇帝素來知道竇熾箭法好,想乘機向遠方之人顯示,就給竇熾御箭兩支,令他射鳥。
鴟鳥隨弓弦聲而落下,蠻族使者都嘆服驚奇。
皇帝大喜,賜帛五十匹。
隨即率兵跟隨東南道行台樊子鵠追擊爾朱仲遠,爾朱仲遠投奔梁國。
當時梁主又派元樹入侵,攻陷譙城,據守不去。
樊子鵠命令竇熾率領騎兵擊敗元樹,封行唐縣子,食邑五百戶。
不久,授直閣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兼任華騮令,晉封上洛縣伯,食邑一千戶。
當時皇帝與齊神武結下怨仇,認為竇熾有威嚴,能夠擔當重任,任命他為閣內大都督。
升任撫軍將軍,穿紅色公服在宮內值班,跟隨皇帝西遷。
又與兄長竇善重返城下,在千秋門同武衛將軍高金龍交戰,擊敗高金龍。
乘機進入紫禁城內,牽出御馬四十匹,取出鞍韉馬勒,進獻到皇帝居處。
皇帝大喜,賞賜竇熾、竇善駿馬各二匹、劣馬各十匹。
大統元年(535),由於隨從護駕有功,另封真定縣公,授東豫州刺史,加衛將軍銜。
參與活捉竇泰,收復弘農,攻克沙苑,都立下戰功,食邑增加八百戶。
在河橋之戰中,眾將退兵。
竇熾當時只帶了兩名騎兵,被敵人追趕,到邙山,竇熾下馬,依山抵抗。
不久,敵兵越來越多,三面圍攻,箭射如雨。
竇熾隨從騎兵手裡的弓,都被敵箭射斷,竇熾就拾起敵箭射去,敵軍兵馬紛紛應弦而倒。
敵軍由於傷亡太多,互相說道:「即使捉到這三個人,也不足立功。」於是稍微退卻。
竇熾乘對方懈怠,突圍而出。
又跟隨太保李弼討伐白額稽胡,將其擊敗,授車騎將軍。
高仲密以北豫州前來歸附,竇熾率兵跟隨太祖援助。
抵達洛陽時,適逢東魏人占據邙山布陣,太祖命令把軍用物資留在氵廛水岸邊,率領輕裝騎兵奮勇進擊,中軍與右軍大敗敵軍,將其步兵全部俘虜。
竇熾獨自追到石濟才回來。
升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食邑增加一千戶。
十三年,升任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銜,食邑增至三千九百戶。
出任涇州刺史,在任數年,為政清正廉潔,改封安武縣公,升大將軍。
魏廢帝元年(552),授大都督、原州刺史。
竇熾抑制豪強,平反冤獄,常常親自巡視田間,勉勵百姓種地養蠶。
在州十年,治理很有成效。
州城北邊,有一眼泉水,竇熾多次經過這里,曾與部屬在泉側飲宴,取水而飲,說道:「我在此州,只有飲水罷了。」離開這里以後,官民感激他的恩惠,凡是到過這眼泉水的人,沒有不懷念他的。
魏恭帝元年(554),晉封廣武郡公。
當時蠕蠕入侵廣武,竇熾與柱國趙貴分路討伐。
蠕蠕聽說大軍開到,引兵退走。
竇熾渡過黃河,到麥曲伏川追上敵人,與之交戰,大敗蠕蠕,斬其酋帥郁久閭是發,俘獲人丁數千,另有各種牲畜數萬頭。
孝閔帝登基,食邑增加二千戶。
武成二年(560),授柱國大將軍。
世宗由於竇熾在前朝的功勛,名望既高,又有實際才幹,打算單獨為他營造宅第。
竇熾認為天下尚未平定,征討未止,不宜輕易征發百姓服役,予以推辭,世宗不答應。
不久,世宗駕崩,這件事才不再提起。
保定元年(561),晉封鄧國公,食邑一萬戶,另在資陽縣食邑一千戶,收其租稅。
四年,授大宗伯,跟隨晉公宇文護東征。
天和五年(570),出任宜州刺史。
當初,太祖在渭水北岸打獵,命令竇熾與晉公宇文護分別射獵奔跑的兔子,竇熾一天射得十七隻,宇文護只射得十一隻。
宇文護為此感到羞恥,同竇熾有了隔閡。
到這時候,竇熾又認為高祖已經長大,提出讓宇文護把朝政歸還皇帝,宇文護嫉恨他,因此把他貶官。
宇文護被處死以後,征調竇熾入朝,授太傅。
竇熾是朝中元老,名望地位素來很高,軍國大事,常常同他商議。
有一次患病,高祖到他家探問病情,賞賜用金屬、玉石做成的葯。
皇帝在大德殿准備商議討伐齊國,當時竇熾已經年老,手握其腕,激動地說:「臣雖老朽,也請求手執兵器,擔任先鋒。
得以親眼看到消滅巨寇,廓清天下,巡察四方,遍視風俗,登岳告天,然後魂歸九泉,再無遺憾。」高祖贊許他的雄志壯節,就任命他的第二個兒子武當公竇恭擔任左二軍總管。
平定齊國以後,皇帝召竇熾一一參觀相州的宮殿。
竇熾叩拜慶賀說:「陛下果真沒有辜負先帝啊!」皇帝大喜,賞賜奴婢三十人,另有各色絲織品、布一千匹,升任上柱國。
宣政元年(578),兼任雍州牧。
宣帝營建東京時,任命竇熾為京洛營作大監。
宮室花園的規劃,都由他決定。
大象初年,食邑改在樂陵縣,邑戶同前。
隋文帝輔佐朝政,停止營建洛陽宮,竇熾請求入朝。
這時尉遲迥舉兵,竇熾移居金墉城,訓練關中士兵,從中選拔數百人,與洛州刺史、平涼公元亨同心固守,又暫時代理洛州鎮事。
平定相州後,竇熾才得以入朝。
當時隋文帝剛擔任相國,百官都勸他登基稱帝。
竇熾自認為歷代蒙受國恩,不肯在表上簽名。
當時人認為他很有氣節。
隋文帝登基,任命他為太傅,對他格外優待,在朝見君王時可以不稱自己名字。
開皇四年(584)八月去世,享年七十八歲,追贈原任官職及冀、滄、瀛、趙、衛、貝、魏、洛八州諸軍事、冀州刺史。
謚號為「恭」。
竇熾侍奉父母很孝順,侍奉兄長們也以敬愛恭順出名,後來他地位名望都很高,子孫輩也都當官封爵,於是成為當時的名門望族。
兒子竇茂承襲爵位。
竇茂有十三個弟弟,其中以竇恭、竇威最有名氣。
竇恭官至大將軍。
跟隨高祖平定齊國,封贊國公,授西兗州總管,因罪被賜自盡。
竇熾的兄長竇善,以中軍大都督、南城公的身份跟隨魏孝武帝西遷。
後來官至太僕、衛尉卿、汾華隴三州刺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永富縣公。
謚號為「忠」。
兒子榮定承襲爵位。
榮定最初擔任魏文帝的千牛備身。
後昇平東將軍、大都督,又升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歷任亻次飛中大夫、右司衛上大夫。
大象年間,官至大將軍。
竇熾兄長之子竇毅。
官至上柱國、大司馬、定州總管,封神武郡公,追贈襄、郢等六州刺史,謚號為「肅」。

於翼字文若,是太師、燕公於謹的兒子。
風度瀟灑,有識見器量。
十一歲時,娶太祖之女平原公主為妻,授員外散騎常侍,封安平縣公,食邑一千戶。
大統十六年(550),晉封郡公,加大都督銜,率領太祖隨從,為皇宮宿衛。
升鎮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武衛將軍。
於謹平定長江以南,把賞賜的奴婢物品,分給兒子們。
於翼什麼也不要,只挑選關內名門子弟中有士人風度的,給以優遇。
太祖聽說,特地賜給奴婢二百人,於翼堅決推辭,不敢接受。
隨即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銜。
六官設置以後,被任命為左宮伯。
孝閔帝登基,出任渭州刺史。
於翼之兄於

J. 後翼射日文言文

原文]
夏王使羿射於方尺之皮①,徑寸之的②。乃命羿曰:「子射之,中③,則賞子以萬金之費;不中,則削子以千邑之地④。」羿容無定色⑤,氣戰於胸中⑥,乃援弓而射之⑦,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謂傅彌仁曰⑧:「斯羿也⑨,發無不中!而與之賞罰, 則中的者,何也?」傅彌仁曰:「若羿也,喜懼為之災,萬金為之患矣。人能遺其喜懼⑩,去其萬金,則天下之人皆不愧於羿矣(11)。
(選自《苻子》)
[注釋]
①羿(yì)—— 又稱後羿,傳說是夏王太康時東夷族首領,是著名的射箭手。方尺之皮——指用一尺見方的獸皮做的箭靶。
②徑寸之的(dì)——直徑為一寸的靶心。
③中(zhòng——動詞,射中。
④邑(yì)—— 古代人民聚居的地方,大的叫都,小的叫邑。這里指夏王分封給後羿的土地。
⑤羿容無定色——後羿的面色紅一陣白一陣,變化不定。
⑥援——拉,引。
⑦傅(fù)——保傅,古代官職。
⑧斯——這個。
[譯文]
夏王讓後羿把箭射在一平方尺的獸皮、直徑為一寸的靶心上,於是告訴後羿說:「你射這個,射中了,就賞你一萬兩黃金;射不中,剝奪你擁有的封地。」
後羿聽後臉色不定,呼吸緊張局促。於是後羿拉開弓射靶,沒中;再次射靶,又不中。
夏王對大臣傅彌仁說:「這是後羿,射箭是百發百中的;但對他賞罰,就不中靶心了呢?」傅彌仁說:「就像後羿,高興和恐懼成為了他的災難,萬兩黃金成為了他的禍患。
人們若能拋棄他們的高興和恐懼,捨去他們的萬兩黃金,那麼普天之下的人們都不會比後羿的本領差了。

熱點內容
有什麼好歌 發布:2025-07-08 07:06:26 瀏覽:68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08 07:06:19 瀏覽:841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
松鼠公開課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08 04:08:22 瀏覽:946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