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偷鴨子的文言文

偷鴨子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3 14:49:55

『壹』 文言文「罵鴨」

譯文
[編輯本段]
在縣的西邊白家莊有某個居民,偷了鄰居的鴨煮來吃。到了夜裡,覺得全身的皮膚刺癢難耐。等到天亮一看,原來渾身長出了毛茸茸的鴨毛,碰到就疼。這個人嚇壞了,可是這種怪病找不到醫生可以醫治。有一天夜裡,他做了夢,夢中有個人告訴他:「你的病是老天爺給你的懲罰,需要讓失主痛罵你一頓,鴨毛才會脫落。」可是鄰居老人一向寬厚,平常損失東西,從不「怒」形於色。於是,這個偷鴨的人就騙老人說:「您的鴨是被某甲偷走,因為他最怕人罵,您罵他一頓,也可警告他以後不可再偷。」
結果,老人笑著說:「誰有閑氣去罵那些惡人呢?」這個人感到更加難堪,只好把實情告訴鄰居老人。於是,老人才痛罵了他一頓,而這個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貳』 文言文 罵鴨 翻譯

在縣的西邊白家莊有某個居民,偷了鄰居的鴨煮來吃。到了夜裡,覺得全身的皮膚刺癢難耐。等到天亮一看,原來渾身長出了毛茸茸的鴨毛,碰到就疼。這個人嚇壞了,可是這種怪病找不到醫生可以醫治。有一天夜裡,他做了夢,夢中有個人告訴他:「你的病是老天爺給你的懲罰,需要讓失主痛罵你一頓,鴨毛才會脫落。」可是鄰居老人一向寬厚,平常損失東西,從不「怒」形於色。於是,這個偷鴨的人就騙老人說:「您的鴨是被某甲偷走,因為他最怕人罵,您罵他一頓,也可警告他以後不可再偷。」 結果,老人笑著說:「誰有閑氣去罵那些惡人呢?」這個人感到更加難堪,只好把實情告訴鄰居老人。於是,老人才痛罵了他一頓,而這個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叄』 盜鴨長毛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

題目:
小題1:給此句斷句,要停頓的地方用「/」標出來。
「鴨乃某甲所盜彼甚畏罵焉罵之亦可警將來。」
小題2:與「觸之則痛」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
A.無絲竹之亂耳,無牘之勞形 B.既而心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C.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D.孔子雲:何陋之有?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而鄰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嘗征於聲色。
小題4:作者以荒誕的手法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什麼道理?

答案:
小題1:「鴨乃某甲所盜/彼甚畏罵焉/罵之亦可警將來。」
小題2: C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可是鄰居老人一向寬宏大量,平常損失東西,從不曾表現在言語與臉色上。
小題4:作者以荒誕的手法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什麼道理?
總結了道理:一個人如果做了壞事,卻以為別人不會知道,企圖掩飾,矇混

原文:
邑西白家莊居民某,盜鄰鴨烹之。至夜,覺膚癢。天明視之,茸生鴨毛,觸之則痛。大懼,無術可醫。夜夢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罰。須 得失者罵,毛乃可落。」而鄰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嘗征於聲色。 某詭告翁曰:「鴨乃某甲所盜。彼甚畏罵焉,罵之亦可警將來。」翁笑曰:「誰有閑氣罵惡人。」卒不罵。某益窘,因實告鄰翁。翁乃罵,其病良已。 異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懼也:一攘而鴨毛生!甚矣,罵音之宜戒也: 一罵而盜罪減!然為善有術,彼鄰翁者,是以罵行其慈者也。」
注釋:
[1]邑:縣。振作者家鄉淄川縣。
[2]茸(r6ng 絨)生:細毛叢生。
[3]雅量:度量寬宏。《晉書·李壽載記》:「(壽)敏而好學,雅量豁 然。」
[4]征:表露,表現。
[5]良已:完全痊癒。
[6]攘:竊取。
翻譯:
淄川城西白家莊的某人,偷了鄰居的一隻鴨子煮著吃了。到夜裡,覺得全身發癢;天亮後一看,身上長滿了一層細細的鴨茸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沒有辦法醫治。夜裡,他夢見一個人告訴他說:「你的病是上天對你的懲罰,必須得到失鴨主人的一頓痛罵,這鴨毛才能脫落。」而鄰居老翁平素善良,心胸寬闊,丟了東西從來就不去計較或流露不高興的樣子。偷鴨的人很奸滑,便撒謊告訴老翁說:「鴨子是某某人所偷,他非常害怕別人罵,罵他可以警告將來。」老翁笑道:「誰有那麼多閑工夫生閑氣,去罵這種品行惡劣的人。」終不肯罵。偷鴨的人很難為情,只好把實情告訴了鄰居老翁;老翁這才肯罵,那人身上的鴨毛果然退了。
拓展:
《罵鴨》是清·蒲松齡短篇小說,收錄在《聊齋志異》,也做偷鴨求罵。是一篇寓言文言文小說,故事講:有個人偷了鄰居的鴨子,渾身長出鴨毛。夢中有人告訴他,這是偷東西的懲罰,要讓失主痛罵一頓才能痊癒。偷鴨人謊稱鄰居偷老人鴨子,鄰居老人心慈仁善,生平丟東西,從來不喜怒於色,心胸寬闊,不發脾氣,偷鴨人無奈只得將實情告訴鄰居,老人剛罵,偷鴨人就立馬痊癒。
此寓言故事告誡我們,不要做違背良心的惡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總會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也同時勸誡受害者,對待惡人惡事要絕不姑息、縱容,零容忍,一定要檢舉揭發,讓惡事在此處斷裂,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打擊惡人的惡習,讓他不再危害社會、禍害人間。只有恰當的懲罰,才能讓這些人醒悟、棄惡從善。

『肆』 文言文罵鴨的解釋

譯文
在縣的西邊白家莊有某個居民,偷了鄰居的鴨煮來吃。到了夜裡,覺得全身的皮膚刺癢難耐。等到天亮一看,原來渾身長出了毛茸茸的鴨毛,碰到就疼。這個人嚇壞了,可是這種怪病找不到醫生可以醫治。有一天夜裡,他做了夢,夢中有個人告訴他:「你的病是老天爺給你的懲罰,需要讓失主痛罵你一頓,鴨毛才會脫落。」可是鄰居老人一向寬厚,平常損失東西,從不「怒」形於色。於是,這個偷鴨的人就騙老人說:「您的鴨是被某甲偷走,因為他最怕人罵,您罵他一頓,也可警告他以後不可再偷。」
結果,老人笑著說:「誰有閑氣去罵那些惡人呢?」這個人感到更加難堪,只好把實情告訴鄰居老人。於是,老人才痛罵了他一頓,而這個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伍』 罵鴨文言文是出自哪一套試卷

罵鴨(原文)邑西白家莊居民某,盜鄰鴨烹之。至夜,覺膚癢。天明視之,葺生鴨毛,觸之則痛。大懼,無術可醫。夜夢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罰。須得失者罵,毛乃可落。」而鄰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嘗征於聲色。 某詭告翁曰:「鴨乃某甲所盜。彼甚畏罵焉,罵之亦可警將來。」翁笑曰:「誰有閑氣罵惡人。」卒不罵。某益窘,因[實告鄰翁。翁乃罵,其病良已。

異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懼也:一攘而鴨毛生!甚矣,罵音之宜戒也: 一罵而盜罪減!然為善有術,彼鄰翁者,是以罵行其慈者也。」

(譯文)淄川城西白家莊的某人,偷鄰居的一隻鴨子煮著吃了。夜裡,覺得全身發癢;天亮後一看,身上長滿了一層細細的鴨茸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沒有辦法醫治。夜裡,他夢見一個人告訴他說:「你的病是上天對你的懲罰,必須得到失鴨主人的一頓痛罵,這鴨毛才能脫落。」而鄰居老人向來心慈仁善,心胸寬闊,生平丟東西,從來不喜怒於色,大發脾氣。偷鴨人很奸滑,便撒謊告訴老翁說:「鴨子是鄰居某某所偷,他非常害怕別人罵,罵他可以警示他將來(再來偷鴨子)。」老翁笑道:「誰有那麼多工夫生閑氣,去罵這種品行惡劣的人。」一直不肯罵。偷鴨人很難為情,只好把實情告訴了鄰居老翁;老翁這才肯罵,那人身上的鴨毛果然退去。

寫怪異故事的人(即作者 清·蒲松齡)說:「太厲害啦,偷盜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盜居然渾身長出鴨毛!太厲害啦,罵人的人真的應該小心啊:一聲罵竟然會把盜賊的罪孽減輕!但是,行善也是有方法的,那鄰居老人,是在用罵的方法行善事。」

『陸』 文言文之罵鴨全文翻譯

縣城的西面白家莊里有某居民,偷了鄰居的鴨煮著吃了。到了晚上,覺得皮膚刺癢,天亮一看身上,生長出了毛茸茸的鴨毛,觸碰鴨毛就疼。他十分害怕,可是沒有方法可以醫治。晚上夢見了一個人告訴他說:「你的病是老天給你的懲罰,需要得到失主的一頓痛罵,鴨毛才可以脫落。」可是鄰居老人向來寬宏大量,平常損失東西,從不表現在聲音和臉色上。於是,這個偷鴨的人就欺騙老人說:「鴨子是被誰誰誰偷走,因為那人最怕人罵,您罵他一頓,也可警告他以後不可再偷。」老人笑著說:「誰有閑工夫罵那些惡人呢?」終究沒有罵,這個人感到更加難堪,只好把實情告訴鄰居老人。老人於是痛罵了他一頓,這個人的病很快好了。
望採納謝謝

『柒』 罵鴨文言文字的讀音

罵 mà 鴨yā
《罵鴨》,也做偷鴨求罵,是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篇短篇小說。
故事講:有個人偷了鄰居的鴨子,渾身長出鴨毛。夢中有人告訴他,這是偷東西的懲罰,要讓失主痛罵一頓才能痊癒。偷鴨人謊稱鄰居偷老人鴨子,鄰居老人心慈仁善,生平丟東西,從來不喜怒於色,心胸寬闊,不發脾氣,偷鴨人無奈只得將實情告訴鄰居,老人剛罵,偷鴨人就立馬痊癒。

『捌』 《偷肉》文言文

偷肉

廚子往一富家治酒,竊肉一大塊,藏於帽內。適為主人窺見,有意點作耍他拜揖,好使帽內肉跌下地來。乃曰:「廚司務,偽勸你,我作揖奉謝。」廚子亦知主人已覺,恐跌出不好看相,急跪下曰:「相公若拜揖,小人竟下跪。」

『玖』 盜鴨長毛 文言文 翻譯

西邊的一個縣白家莊里有某個居民,偷了鄰居的鴨煮來吃。到了夜裡,覺得全身的皮膚刺癢難耐。等到天亮一看,原來渾身長出了毛茸茸的鴨毛,碰到就疼。這個人嚇壞了,可是這種怪病找不到醫生可以醫治。有一天夜裡,他做了夢,夢中有個人告訴他:「你的病是老天爺給你的懲罰,需要讓失主痛罵你一頓,鴨毛才會脫落。」可是鄰居老人一向寬厚,平常損失東西,從不表現於聲色。於是,這個偷鴨的人就欺騙老人說:「您的鴨是被一個人偷走,因為他最怕人罵,您罵他一頓,也可警告他以後不可再偷。」 結果,老人笑著說:「誰有閑氣去罵那些惡人呢?」最終沒有罵,這個人感到更加難堪,只好把實情告訴鄰居老人。於是,老人才痛罵了他一頓,這個人的病很快好了。
(節選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標題為編者所擬)這則故事至少給人兩點啟示:一是告誡那些做賊的壞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不管他偽裝得再好,也遲早會被別人發覺的,所以千萬不要做違背良心的壞事。二是勸誡那些受害之人,對於壞人壞事一定要檢舉揭發,只有這樣,才能打擊他的惡習,讓他不再危害人間。只有適當的懲罰,才能讓這些人醒悟、改惡從善。總結了道理:一個人如果做了壞事,卻以為別人不會知道,企圖掩飾,矇混過關,最終必將導致嚴重的後果。

『拾』 能言之鴨的文言文

能言鴨(能言鴨)

唐 陸龜蒙 故事。
比喻文人囊中雖無所有,但其才智足以驚人。

宋 蘇軾版 《戲書吳江三權賢畫像·陸龜蒙》詩:「千首文章二頃田,囊中未有一錢看;卻因養得能言鴨,驚破王孫金彈丸。」

王十朋 集注引程璌曰:「 陸龜蒙 有鬭鴨一欄,頗極馴養。一旦驛使過焉,挾彈斃其尤者。龜蒙曰:『此鴨善人言,見欲附 蘇州 上進,使者奈何斃之?』使人懼,盡與橐中金,以窒其口。徐使問人語之狀, 龜蒙 曰:『能自呼名耳。』」

宋 辛棄疾 《六么令·用陸氏事送玉山令陸德隆》詞:「便整 松江 一棹,檢點能言鴨。」按,用 蘇 詩改作,亦見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

熱點內容
有什麼好歌 發布:2025-07-08 07:06:26 瀏覽:68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08 07:06:19 瀏覽:841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
松鼠公開課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08 04:08:22 瀏覽:946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