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茶
1. 茶學考研西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哪一個比較好
先給你看個排名表吧,不過不知道是哪年的。。。。
排名 學校名稱 地區 等級
1 浙江大學 浙江 4★
2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 4★
3 安徽農業大學 安徽 4★
4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 3★
5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 3★
6 福建農林大學 福建 3★
7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 3★
8 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 2★
9 西南大學 重慶 2★
10 雲南農業大學 雲南 2★
華中農業大學
是教育部直屬高等農業院校中唯一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設有「劉後利茶學獎勵基金」。現有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5人。主要研究領域有園藝植物生物化學及資源利用、茶樹遺傳育種、茶樹生理生態、茶葉生物化學與綜合利用、茶葉加工、茶葉經濟與茶文化等。近年來,先後承擔了國家級、部省級及橫向課題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農業部豐收計劃三等獎,省教學成果三等獎各1項,獲國家專利2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60餘篇。研究生畢業後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
本專業教授:倪德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茶學學科
茶學學科2000年獲准擁有博、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開始正式招收碩士研究生。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茶葉加工;茶葉生物化學;茶葉生物技術;茶樹種質資源;茶葉無公害栽培技術;茶樹遺傳育種;茶文化。
西南大學
食品科學學院是我國農業部屬院校中最早建立的食品學院,擁有全國最早建立的農產品加工貯藏工程學科,該學科為農業部重點學科,也是全國高等農業院校中最早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專業。1998年,獲得農產品加工貯藏工程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成為西南、西北地區(十省市)唯一的食品加工博士點,2000年獲得了茶學博士點,2005年獲得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食品科學學院現有5個博士點、4個碩士點,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茶學、包裝工程、茶文化5個本、專科專業。
經過2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擁有農業部最早投資,世界銀行貸款資助建造的現代化教學科研試驗大樓(4600m2)和先進的儀器設備,具有70人師資陣容,其中博導6人,教授14人,副教授、副研究員21人,正在國外工作和進修5人。現有在校本專科生1011人,碩士、博士生218人。由本學科負責編制度教學計劃已成為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農產品加工貯藏或食品加工專業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教學計劃的基礎和主要參考資料。自1983年以來,已培養博、碩士研究生350餘人,本專科學生3000餘人。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大多數成為各農業院校中該學科的教學研究骨乾和學術帶頭人,有的已成為有名的企業家和政府管理幹部。20多年來,食品科學學院廣泛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日、英、法、德、新、泰、菲、加、澳大利亞、瑞典、以色列、韓國等國及台灣地區有關科研院校同類學科建立了校際聯系,派出25位教師赴10餘個國家進修學習和攻讀學位,大多數學成歸國,取得了重要學術成果。在國內外聘請客座教授9人,其中國外2人,台灣2人,國內5人。同時與重慶頂益集團公司、重啤集團、光友集團、龍都香茗集團、樂惠集團、安華集團、瑞洋生物科技公司、太極集團、榨菜集團、德庄集團、四面山花椒有限公司、今普食品有限公司和有友食品有限公司等國內十幾家大中型食品工業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密切合作關系。先後承擔國際、國家級和部省市級科研項目100餘項,獲國家級、部省市級成果獎36項,發表重要學術論文1589篇,出版教材與專著30餘本。轉讓技術成果165項,開發新產品150個,新增產值8.5億元,創稅利3.3億元。
本校茶學系、茶葉研究所於五十年代初期,在當時任農業部副部長的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關懷下成立。在已故著名茶學家呂允福教授(1907-1990)帶領下,經歷幾代人的努力,現已成為具有博士、碩士、學士授予權的多層次、多方向的重點高等學科。茶文化專業已是國家教育部示範專業。
茶學系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員10人,講師、助教實驗人員8人,擁有茶樹栽培、茶樹育種、茶葉加工、茶葉機械、茶葉審評與檢驗、茶葉化學、茶文化等實驗室和多個教學實習基地。該系成立以來,已先後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和外國留學生70餘人,本專科學生1300餘人,為我國茶葉科學進步和茶葉經濟、文化繁榮貢獻了力量,成為西部茶區茶葉科研、開發、示範和推廣中心,我國西部歷史文化研究基地。
系主任:童華榮
茶學系辦公室 023-68250355
茶學博導室 023-68250352
2. 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方法有哪些
中國茶和茶文化興於唐而盛於宋以至延綿元、明、清。唐宋時,茶成了「不問道俗,投錢取飲」之物,儒釋道,官商民都飲茶。特別是陸羽《茶經》問世,使茶從所有植物中脫穎而出,被賦予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特性,標志著中國茶和茶文化走向輝煌。
復興中華茶文化,振興中國茶產業,再創茶業強國和茶為國飲,以茶惠民、茶和天下的目標,就是要在全中國形成「復興中華茶文化,振興中國茶產業,再創茶業強國輝煌」的目標共識。當今中國,國運昌盛,萬業興隆,正是「復興中華茶文化,振興中國茶產業,再創茶業強國輝煌」的大好時機。作為中國茶人和中國茶界應當「統一認識,團結合作;傳承創新,開拓進取;勇於擔當,盛世興茶」。所以,要盛世興茶,就要傳承文明,蓄勢而發,乘勢而上。首先是推動「茶為國飲,以茶惠民,茶和天下」,弘揚「清、敬、和、美」當代茶文化核心理念,使茶為國飲成為一種制度,大力提高國民人均茶消費水平。要以茶和茶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等活動為載體,弘揚茶文化,普及茶知識,不斷營造「科學飲茶,健康飲茶」和「喝對茶,喝好茶,會懂茶,會泡茶,會品茶」的良好氛圍,讓飲茶品茗成為人之需,民之俗,市之風。努力辦好茶館、茶飲、茶店等茶業服務業,為養心健身、社會和諧作出貢獻。其次是加強茶資源科技研發,茶綜合利用開發研發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延伸茶產業鏈,不斷提升茶產業綜合效益。要融合多學科茶科技系統研發水平,注重茶產品的綜合開發和精深加工。
3. 考研是去西農還是華中農好為了一個985去西農值嗎哪個好考點呢園藝專業誰實力強些
考研西農學校是985,而華中農不是。去二者哪個首先看二者學校地理位置,畢竟這與你畢業就業相關,其次看你選讀專業二者的排名,如果排名差別不大,我建議去華中農。
4. 概括說來茶文化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
中國茶和茶文化興於唐而盛於宋以至延綿元、明、清。唐宋時,茶成了「不問道俗,投錢取飲」之物,儒釋道,官商民都飲茶。特別是陸羽《茶經》問世,使茶從所有植物中脫穎而出,被賦予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特性,標志著中國茶和茶文化走向輝煌。
茶文化就是振興中國茶產業,再創茶業強國和茶為國飲,以茶惠民、茶和天下的目標,就是要在全中國形成「復興中華茶文化,振興中國茶產業,再創茶業強國輝煌」的目標共識。當今中國,國運昌盛,萬業興隆,正是「復興中華茶文化,振興中國茶產業,再創茶業強國輝煌」的大好時機。作為中國茶人和中國茶界應當「統一認識,團結合作;傳承創新,開拓進取;勇於擔當,盛世興茶」。所以,要盛世興茶,就要傳承文明,蓄勢而發,乘勢而上。首先是推動「茶為國飲,以茶惠民,茶和天下」,弘揚「清、敬、和、美」當代茶文化核心理念,使茶為國飲成為一種制度,大力提高國民人均茶消費水平。要以茶和茶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等活動為載體,弘揚茶文化,普及茶知識,不斷營造「科學飲茶,健康飲茶」和「喝對茶,喝好茶,會懂茶,會泡茶,會品茶」的良好氛圍,讓飲茶品茗成為人之需,民之俗,市之風。努力辦好茶館、茶飲、茶店等茶業服務業,為養心健身、社會和諧作出貢獻。其次是加強茶資源科技研發,茶綜合利用開發研發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延伸茶產業鏈,不斷提升茶產業綜合效益。要融合多學科茶科技系統研發水平,注重茶產品的綜合開發和精深加工。
5. 武夷學院的校長叫名字
現在的校長室是楊江帆,是原來清華大學茶學系的博導,現在人武夷學院的校長,但是見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