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語文讀本
『壹』 新語文讀本 推薦理由
2001年3月,由錢理群、王尚文、曹文軒等主編,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語文讀本》面世。《新語文讀本》一出版即引起了讀書界的廣泛關注,並迅速覆蓋全國三十個省市自治區,至今總銷售額已累計突破1億碼洋,全國五十多家媒體(包括報紙、雜志、電視台、網站)對其進行了報道,中央電視台也製作、播出了三套專題節目。媒體的關注又進一步促進了圖書的熱銷,這套讀本逐漸成為學生課外讀物中的知名品牌,被譽為「第一語文讀本」。2007年,該套「讀本」推出了全新的修訂版。
《新語文讀本》的立場、意趣、宗旨、格調以及編排方式都體現了它是不同於以往的全新的語文讀本。專家認為:「五四」以來最好的人文啟蒙讀本有兩種:1949年以前最好的是《開明新編國文讀本》,1949年以後最好的是《新語文讀本》。(饒傑騰,語文教育專家、首都師范大學教授)
《新語文讀本》融入了這個時代一批有良知學者對中國語文教育的反省,沉澱著他們對中國語文發展方向的思考。(曹文軒,作家,北京大學教授)
『貳』 五年級下冊《新語文讀本》目錄里有什麼文章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名叫《香格里拉》的書。書裡面講了這樣的故事。在一個家庭里,他們一家生活得很幸福。有一天,家裡來了一位老人,老人自稱他自己是馬丁夫人老公的爸爸,他們非常吃驚。那位老人說:」她們可以叫他冰棒兒。忽然一陣開門的聲音,冰棒兒的兒子回來了,他們父子倆講了一會話就都去休息了。接下來的幾天都很寧靜。可是有一天,馬丁夫人和冰棒兒的兒子把冰棒兒送到了香格里拉塞西聽了很生氣,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冰棒兒給救出來。真的有一天塞西把他的爺爺給救了出來,冰棒兒一出來後,就和塞西一起計劃著坐船去敦刻爾克找一位女士。冰棒兒說:」這星期六午夜去坐船。塞西說:知道了。到了星期六早上,塞西寫了一張便留下,希望爸爸媽媽看見。親愛的爸爸媽媽,請不要擔心我。我和冰棒兒一起離開家幾天,他有心願要完成,需要我的幫助。所以我走了,別擔心,我不會有事的,很快就會回家。愛你們的,塞西。寫完之後整理好東西就走了,到了船邊,等著冰棒兒的到來,冰棒兒終於來了,還帶了一些朋友過來,之後坐上了船,經過一些磨難,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他們先去吃了點東西,就去找人了,沒找著人,冰棒兒很傷心,只好有坐船回去了,到了家,晚上冰棒兒的兒子和馬丁夫人在門口迎接他們,他們一家終於在一起了。這個故事告訴我,一定要對自己的親人好一點,如果哪天失去了他(她)的話,你就永遠也不能對他(她)好一點了。
『叄』 新語文讀本的作者資源
作者中既有全國著名的文學、歷史、教育方面的研究專家、學者,也有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語文教育研究專家、資深編輯……部分作者簡介如下:
錢理群著名人文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在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的實驗中,曾為江蘇省南京師大附中學生開設魯迅專題選修課程,引起很大反響。多年來一直關注語文教育問題。
王尚文著名語文教育專家、浙江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功勛教師。浙江省實驗語文教材主編。他所倡導的語文學科人文說、語感中心說等作為一家之言,在我國語文教育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中國青年報·冰點》曾發表文章,譽其為「中學語文教改的先行者」。
曹文軒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著有《曹文軒文集》(9卷),《紅瓦》《草房子》等多部作品獲多種大獎。
方衛平浙江師范大學教授、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主任,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
王棟生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雜文家(筆名吳非)。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蘇教版初中、高中語文課標教材主要編委。
黃玉峰復旦大學附中語文特級教師,《光明日報》學生課外讀物閱讀書目推薦專家成員。
商友敬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語文教育專家。
王曉明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評論家。
夏中義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文藝家、思想史研究專家。
鄭飛藝浙江省名師、華東師范大學語文課程論方向博士生,有多年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經驗。
『肆』 新語文讀本第四版和舊版有什麼區別
第四版在修訂版的基礎上,作了如下調整:
1.依照故事性、趣味性、可讀性的標准,「增加」了一些反映新的時代風貌、新的知識內容的選文,補充了一些古詩文篇目,對深受小讀者喜愛的「語文興趣活動」單元做了較大的充實和完善。
2.「刪去」原有選文中過難、過長、過澀的篇目。
3.「更換」部分譯文,並對部分選文和專題的次序進行重新調整。
4.重新設計了版式和繪制了插圖,對圖書品相進行了升級。
5.為選文錄制了朗讀音頻,小讀者通過 MPR識讀器點讀書中的嵌碼圖標或掃描封底二維碼,可以聽到專業的朗讀示範。
『伍』 《新語文讀本》怎麼樣
《新語文讀本》是由錢理群、王尚文、曹文軒等主編,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於2001年3月出版的一套語文讀本。該書共分小學卷12本、初中卷6本、高中卷6本。該書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選文眼光和閱讀方式,旨在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基本能力,開拓精神自由空間,促進學生個體生命的健全發展。該書一出版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逐漸成為學生課外讀物中的知名品牌,被譽為「第一語文讀本」。
『陸』 新語文讀本11好詞好句摘抄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
2: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4: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9: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0: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
12: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後漢書。陳蕃傳》
13: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傳》
1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國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1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8: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19: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將進酒》
21: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23: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柒』 新語文讀本的特點
(一)新的教育理念
編者認為教育是立國之本,立人是教育之本;通過立言以立人,則是語文教育的基本目的與任務。提倡「開放、多元、積極的主體性的閱讀」與「個性化的自由寫作」,強調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以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基本能力,開拓精神自由空間,促進學生個體生命的健全發展為指歸。這與《語文課程標准》的精神是十分吻合的。
(二)新的選文眼光
懷抱著這樣的教育理念,編者把選文的標准確定為民族的、現代的、世界的、全人類的經典作品,其所選篇目大多數是現行教材中所沒有的。也注意選取思想與文筆俱佳的當代文章,以使讀本更貼近現實生活,具有一定的時代感。
(三)新的編排體例
每冊按主題分成若干專題,每專題前有導讀,文內有注釋,文後有閱讀提示。注意體裁的多樣化。從詩歌、散文、雜文、小說、論文,直到歌曲、戲劇、名畫、名句,等等,豐富多彩,妙趣橫生。
(四)新的閱讀體系
《讀本》按學生學習、領悟、情感、言語的階段性特徵,以及精神成長的階段性特徵與需要,建立一個循序漸進的閱讀體系。
1.構建起專題研究性的對話平台。專欄內容的梯度性與重點主題的系列化,令人耳目一新。
2.基本母題的集中與穿插。《讀本》主要貫串著幾個基本母題:愛與寬容、人與自然、自由與平等、誠信與和平、崇尚科學等。這些基本母題在各冊中都以相應的專欄反復出現,使學生通過一次次的對話式的閱讀,積累強化自己這些方面的人文底蘊與人格特質。
3.編排出新。在具體的編排上,編者或吸取學術研究的新成果,或另闢蹊徑,在經典作品的選目與編排上出新,以與教材相區別。如初中卷的《〈西遊記〉:童話的天真世界》,《〈水滸傳〉里的戰爭謀略》,《聽孔夫子上課》,《〈莊子〉里的莊子》等;高中卷的《沈從文和他的湘西世界》、《真人陶淵明》、《英雄悲歌》等。「名家大師」單元的組合,一般是幾篇名家的文章加一篇其他名家的評論解讀文章,既相呼應,又便於學生理解。
4.強化母語教育,文學性與語文性相得益彰。
各冊中安排了不少偏重語文能力培養的專欄,小學各卷特別設置了一個《語文興趣活動》的系列專欄,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妙趣橫生的語文實踐活動,而且也使這套讀本更鮮明地彰顯出它的「語文」性質。初中各卷分別設置了《漫說語文》《語文趣談》兩個系列專欄,高中卷安排了 「漢語的憂患」、「保衛漢語」等單元,它不僅加強了母語教育,而且也使這套讀本更鮮明地彰顯出它的「語文」性質,從而與其他文學讀本區別開來。
(五)新的閱讀模式——「閱讀就是對話」
這主要體現在每篇文章後的「閱讀建議」上。「閱讀建議」貫串著一個中心概念:「對話」,即「作者—編寫者—語文教師、家長—學生」四者間的對話交流的互動關系,加強了對學生閱讀選文的指導。
從每篇選文的具體寫作實際出發,提示學生關注作品「寫什麼」與「怎麼寫」的基本特點,從作品語言文字表達(文章的構思、表現手法、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某一個或幾個方面的突出特點入手,指導學生研習文本,探討問題,揣摩其文內之意與文外之意,獲得語感,並領悟其精神內涵。同時提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悟漢語的魅力,學習讀與寫的方法,提高語文素養(言說方式、語言文明習慣等),促進精神成長。
編者希望這一方面的嘗試,能夠對當下的語文教學有所啟示。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新語文讀本》的主編、編委都是國內的一流學者,他們不是掛虛名的,而是扎扎實實做事情的。比如在初中卷的修訂中,錢理群先生作為初中卷修訂負責人,不僅親自選文組元,而且為初中卷所有新增的現代文撰寫了閱讀建議,並修改、重寫了原有現代文的閱讀建議;王尚文先生則負責初中卷古詩文部分的修訂,《唐詩的壓卷之作》、《自古英雄出少年》、《詩經斷章》等精彩專題均出自王尚文先生之手。
『捌』 新語文讀本11冊《我喜歡》讀後感
張曉風:我喜歡
作者:張曉風 文章來源:《張曉風散文》 點擊數:3361 更新時間:2007-9-15
我喜歡活著,生命是如此地充滿了愉悅.
我喜歡冬天的陽光,在迷茫的晨霧中展開.我喜歡那份寧靜淡遠,我喜歡那沒有喧嘩的光和熱,而當中午,滿操場散坐著曬太陽的人,那種原始而純朴的意象總深深地感動著我的心.
我喜歡在春風中踏過窄窄的山徑,草莓像精緻的紅燈籠,一路殷勤的張結著.我喜歡抬頭看樹梢尖尖的小芽兒,極嫩的黃綠色中透著一派天真的粉紅——它好像准備著要奉獻什麼,要展示什麼.那柔弱而又生意盎然的風度,常在無言中教導我一些最美麗的真理.
我喜歡看一塊平平整整、油油亮亮的秧田.那細小的禾苗密密地排在一起,好像一張多絨的毯子,是集許多翠禽的羽毛織成的,它總是激發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的慾望.
我喜歡夏日的永晝,我喜歡在多風的黃昏獨坐在傍山的陽台上.小山谷里的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騰著.慢慢地,絢麗的雲霞被浣凈了,柔和的晚星遂一一就位.我喜歡觀賞這樣的布景,我喜歡坐在那舒服的包廂里.
我喜歡看滿山蘆葦,在秋風里凄然地白著.在山坡上,在水邊上,美得那樣凄涼.那次,劉告訴我他在夢里得了一句詩:「霧樹蘆花連江白.」意境是美極了,平仄卻很拗口.想湊成一首絕句,卻又不忍心改它.想聯成古風,又苦再也吟不出相當的句子.至今那還只是一句詩,一種美而孤立的意境.
我也喜歡夢,喜歡夢里奇異的享受.我總是夢見自己能飛,能躍過山丘和小河.我總是夢見奇異的色彩和悅人的形象.我夢見棕色的駿馬,發亮的鬣毛在風中飛揚.我夢見成群的野雁,在河灘的叢草中歇宿.我夢見荷花海,完全沒有邊際,遠遠在炫耀著模糊的香紅-一這些,都是我平日不曾見過的.最不能忘記那次夢見在一座紫色的山巒前看日出——它原來必定不是紫色的,只是翠嵐映著初升的紅日,遂在夢中幻出那樣奇特的山景.
我當然同樣在現實生活里喜歡山,我辦公室的長窗便是面山而開的.每次當窗而坐,總沉得滿幾盡綠,一種說不出的柔如.較遠的地方,教堂尖頂的白色十字架在透明的陽光里巍立著,把藍天撐得高高地.
我還喜歡花,不管是哪一種,我喜歡清瘦的秋菊,濃郁的玫瑰,孤潔的百合,以及幽閑的素馨.我也喜歡開在深山裡不知名的小野花.十字形的、斛形的、星形的、球形的.我十分相信上帝在造萬花的時候,賦給它們同樣的尊榮.
我喜歡另一種花兒,是綻開在人們笑頰上的.當寒冷早晨我在巷子里,對門那位清癯的太太笑著說:「早!」我就忽然覺得世界是這樣的親切,我縮在皮手套里的指頭不再感覺發僵,空氣里充滿了和善.
當我到了車站開始等車的時候,我喜歡看見短發齊耳的中學生,那樣精神奕奕的,像小雀兒一樣快活的中學生.我喜歡她們美好寬闊而又明凈的額頭,以及活潑清澈的眼神.每次看著他們老讓我想起自己,總覺得似乎我仍是他們中間的一個.仍然單純地充滿了幻想,仍然那樣容易受感動.
當我坐下來,在辦公室的寫字台前,我喜歡有人為我送來當天的信件.我喜歡讀朋友們的信,沒有信的日子是不可想像的.我喜歡讀弟弟妹妹的信,那些幼稚純朴的句於,總是使我在淚光中重新看見南方那座燃遍鳳凰花的小城.最不能忘記那年夏天,德從最高的山上為我寄來一片蕨類植物的葉子.在那樣酷暑的氣候中,我忽然感到甜蜜而又沁人的清涼.
我特別喜愛讀者的信件,雖然我不一定有時間回復.每次捧讀這些信件,總讓我覺得一種特殊的激動.在這世上,也許有人已透過我看見一些東西.這不就夠了嗎?我不需要永遠存在,我希望我所認定的真理永遠存在.
我把信件分放在許多小盒子里,那些關切和懷誼都被妥善的保存著.
除了信,我還喜歡看一點書,特別是在夜晚,在一燈煢煢之下.我不是一個十分用功的人,我只喜歡看詞曲方面的書.有時候也涉及一些古拙的散文,偶然我也勉強自己看一些淺近的英文書,我喜歡他們文字變化的活潑.
夜讀之餘,我喜歡拉開窗簾看看天空,看看燦如滿園春花的繁星.我更喜歡看遠處山拗里微微搖晃的燈光.那樣模糊,那樣幽柔,是不是那裡面也有一個夜讀的人呢?
在書籍裡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愛那些泛黃的線裝書,握著它就覺得握著一脈優美的傳統,那澀黯的紙面蘊含著一種古典的美.我很自然地想到,有幾個人執過它,有幾個人讀過它.他們也許都過去了.歷史的興亡、人物的迭代本是這樣虛幻,唯有書中的智慧永遠長存.
我喜歡坐在汪教授家中的客廳里,在落地燈的柔輝中捧一本線裝的崑曲譜子.當他把舊發亮的褐色笛管舉到唇邊的時候,我就開始輕輕地按著板眼唱起來,那柔美幽咽的水磨調在室中低回著,寂寞而空盪,像江南一池微諒的春水.我的心遂在那古老的音樂中體味到一種無可奈何的輕愁.
我就是這樣喜歡著許多舊東西,那塊小毛巾,是小學四年級參加兒童周刊父親節徵文比賽得來的.那一角花崗石,是小學畢業時和小曼敲破了各執一半的.那具布娃娃是我兒時最忠實的伴侶.那本毛筆日記,是七歲時被老師逼著寫成的.那兩只蠟燭,是我過二十歲生日的時候,同學們為我插在蛋糕上的……我喜歡這些財富,以致每每整個晚上都在痴坐著,沉浸在許多快樂的回憶里.
我喜歡翻舊相片,喜歡看那個大眼睛長辮子的小女孩.我特別喜歡坐在搖籃里的那張,那麼甜美無憂的時代!我常常想起母親對我說:「不管你們將來遭遇什麼,總是回憶起來,人們還有一段快活的日子.」是的,我驕傲,我有一段快活的日子——不只是一段,我相信那是一生悠長的的歲月.
我喜歡把舊作品一一檢視,如果我看出已往作品缺點,我就高興得不能自抑——我在進步!我不是在停頓!這是我最快樂的事了,我喜歡進步!
我喜歡美麗的小裝飾品,像耳環、項鏈、和胸針.那樣晶晶閃閃的的、細細微微的、奇奇巧巧的.它們都躺在一個漂亮的小盆子里,炫耀著不同的美麗,我喜歡不時看看它們,把它們佩在我的身上.
我就是喜歡這們鬆散而閑適的生活,我不喜歡精密的分配的時間,不喜歡緊張的安排節目.我喜歡許多不實用的東西,我喜歡充足的沉思時間.
我喜歡晴朗的禮拜天清晨,當低沉的聖樂沖擊著教堂的四壁,我就忽然升入另一個境界,沒有紛擾,沒有戰爭,沒有嫉恨與惱怒.人類的前途有了新光芒,那種確切的信仰把我帶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我喜歡在黃昏時來到小溪旁.四顧沒有人,我便伸足人水——那被夕陽照得極艷麗的溪水,細沙從我趾間流過,某種白花的瓣兒隨波飄去,一會兒就幻滅了——這才發現那實在不是什麼白花瓣兒,只是一些被石塊激起來的浪花罷了.坐著,坐著,好像天地間流動著和暖的細流.低頭沉吟,滿溪紅霞照得人眼花,一時簡直覺得雙足是浸在一缽花汁里呢!
我更喜歡沒有水的河灘,長滿了高及人肩的蔓草.日落時一眼望去,白石不盡,有著蒼莽凄涼的意味.石塊壘壘,把人心裡慷慨的意緒也堆疊起來了.我喜歡那種情懷,好像在峽谷里聽人喊秦臟,蒼涼的余韻回轉不絕.
我喜歡別人不注意的東西,像草坪上那株沒有理會的扁柏,那株瑟縮在高大龍柏之下的扁柏.每次我走過它的時候總要停下來,嗅一嗅那股兒清香,看一看他謙遜的神氣.有時候我又懷疑它是不是謙遜,因為也許它根本不覺得龍柏的存在.又或許他雖知道有龍柏存在,也不認為偉大與平凡有什麼兩樣——事實上偉大與平凡的確也沒有什麼兩樣.
我喜歡朋友,喜歡在出其不意的時候去拜訪他們.尤其喜歡在雨天去叩濕濕的大門,在落雨的窗前話舊真是多麼美,記得那次到中部去拜訪芷的山居,我永不能忘記她看見我時的驚呼.當她連跑帶跳地來迎接我,山上陽光就似乎忽然熾燃起來了.我們走在向日葵的蔭下,慢慢地傾談著.那迷人的下午像一闋輕快的曲子,一會兒就奏完了.
我極喜歡,而又帶著幾分崇敬去喜歡的,便是海了.那遼闊,那淡遠,都令我心折.而那雄壯的氣象,那平穩的風范,以及那不可測的深沉,一直向人類作著無言的挑戰.
我喜歡家,我從來還不知道自己會這樣喜歡家.每當我從外面回來,一眼看到那窄窄的紅門,我就覺得快樂而自豪,我有一個家多麼奇妙!
我也喜歡坐在窗前等他回家來.雖然過往的行人那樣多,我總能分辨他的足音.那是很容易的,如果有一個腳步聲,一入巷子就開始跑,而且聽起來是沉重急速的大闊步,那就準是他回來了!我喜歡他把鑰匙放進門鎖中的聲音,我喜歡聽他一進門就喘著氣喊我的英文名字.
我喜歡晚飯後坐在客廳里的時分.燈光如紗,輕輕地撒開.我喜歡聽一些協奏曲,一面捧著細瓷的小茶壺暖手.當此之時,我就恍惚能夠想像一些田園生活的悠閉.
我也喜歡戶外的生活,我喜歡和他並排騎著自行車.當禮拜天早晨我們一起赴教堂的時候,兩輛車子便並弛在黎明的道上,朝陽的金波向兩旁濺開,我遂覺得那不是一輛腳踏車,而是一艘乘風破浪的飛艇,在無聲的歡唱中滑行.我好像忽然又回到剛學會騎車的那個年齡,那樣興奮,那樣快活,那樣唯我獨尊——我喜歡這樣的時光.
我喜歡多雨的日子.我喜歡對著一盞昏燈聽檐雨的奏鳴.細雨如絲,如一天輕柔的叮嚀.這時候我喜歡和他共撐一柄舊傘去散步.傘際垂下晶瑩成串的水珠——一幅美麗的珍珠簾子.於是傘下開始有我們寧靜隔絕的世界,傘下繚繞著我們成串的往事.
我喜歡在讀完一章書後仰起臉來和他說話,我喜歡假想許多事情,
「如果我先死了,」我平靜地說著,心底卻泛起無端的哀愁,「你要怎麼樣呢?」
「別說傻話,你這憨孩子.」
「我喜歡知道,你一定要告訴我,如果我先死了,你要怎麼辦?」
他望著我,神色愀然.
「我要離開這里,到很遠的地方去,去做什麼,我也不知道,總之,是很遙遠的很蠻荒的地方.」
「你要離開這屋子嗎?」我急切地問,環視著被布置得像一片紫色夢谷的小屋.我的心在想像中感到一種劇烈的痛楚.
「不,我要拼著命去賺很多錢,買下這棟房子.」他慢慢地說,聲音忽然變得凄愴而低沉:
「讓每一樣東西像原來那樣被保持著.哦,不,我們還是別說這些傻話吧!」
我忍不住澈淚泫然了,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喜歡問這樣的問題.
「哦,不要痴了,」他安慰著我,「我們會一起死去的.想想,多美,我們要相偕著去參加天國的盛會呢!」
我喜歡相信他的話,我喜歡想像和他一同跨入永恆.
我也喜歡獨自想像老去的日子,那時候必是很美的.就好像夕暉滿天的景象一樣.那時再沒有什麼可爭奪的,可留連的.一切都淡了,都遠了,都漠然無介於心了.那時候智慧深邃明徹,愛情漸漸醇化,生命也開始慢慢蛻變,好進入另一個安靜美麗的世界.啊,那時候,那時候,當我抬頭看到精金的大道,碧玉的城門,以及千萬只迎我的號角,我必定是很激勵而又很滿足的.
我喜歡,我喜歡,這一切我都深深地喜歡!我喜歡能在我心裡充滿著這樣多的喜歡!
『玖』 新語文讀本10讀後感怎麼寫
新語文讀本10中有一篇文章是《漁夫的故事》,記得小時候我曾在阿拉伯民間神話集《一千零一夜》中讀過這個故事,當時印象已不是很深了,這次再讀這篇文章,使我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這是一個在阿拉伯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它講述了一個漁夫與魔鬼鬥智斗勇的故事。漁夫常窮,每天靠捕魚維生。有一天他撈到了一個重重的瓶子。當他滿懷好奇地打開瓶子,不料從裡面出來一個凶惡可怕的魔鬼,魔鬼准備吃掉漁夫。漁夫很害怕,但漁夫冷靜地想出了一個辦法對付魔鬼。漁夫說他不相信魔鬼能鑽進這么小的瓶子里,讓魔鬼再鑽一次。於是輕而易舉地將魔鬼騙回了瓶子,扔進了大海。
這個故事中,漁夫與魔鬼有著鮮明的對比。漁夫雖然窮但卻非常聰明,懂得用智慧去戰勝魔鬼。魔鬼十分邪惡,他竟然恩將仇報,非但不感謝漁夫將他放了出來,還要將漁夫吃掉,真是罪不可赦。正是因為他這個愚昧的決定,才使得漁夫用智慧將他重新關進了瓶子,扔回了大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生活中我們在幫助別人同時,也會得到別人給予的幫助,就算是再小的幫助,也要學會感恩,而且是一輩子感恩。就算遇到危機關頭,也應該像漁夫那樣鎮定冷靜、從容不迫,想辦法消除危機,千萬不要慌亂緊張。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相信智慧可以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智慧可以讓一個弱者打敗一個強者,智慧也同樣可以使人化險為夷。
聰明、智慧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財富,懂得感恩會使我們心靈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