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學教案
Ⅰ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活動名稱:新年的形狀
活動前言:新年就快要到來了,幼兒園的小孩子們都在想著如何迎接新年的到來呢?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新年的形狀吧,看看小朋友們是用什麼樣的辦法還迎接新的一年吧,你喜歡以下的小活動嗎?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區的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2、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感受過年的歡樂。
3、了解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加深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准備:
1、紅色正方形紙長方形紙若干。
2、剪刀、水筆、蠟筆。
3、錄音機、磁帶。
4、課件一個。
5、自製的「龍、獅」兩條、紅包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放鞭炮的課件,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提問:漂亮的禮花和鞭炮聲使你們想到了什麼?(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進行講述)
幼兒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結婚我們去喝喜酒。
幼兒B:我家飯店開業也放了鞭炮。
幼兒C:國慶節的時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兒D:放鞭炮了,要過新年了。
(評析:幼兒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經驗,當看到五彩繽紛的禮花鞭炮時,滔滔不絕地講起自己的親身經歷,老師也給了幼兒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2、教師小結:對呀,在各種喜慶的場合我們都要放鞭炮。特別是過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二)、了解過年的習俗和由來。
1、教師提問: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我們還會干什麼呢?(引導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講到一種習俗就打開課件欣賞。)
幼兒A :過新年時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飯。
幼兒B:爸爸媽媽還會給我穿新衣服呢。
幼兒C:我的爺爺給我送了100元壓歲錢。
Ⅱ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數數有幾個
活動目標: 1、能將各種物品按數量多少進行分類,並用點卡表示數量。 2、初步養成收拾整理的習慣。 活動准備:玩具若干套,水果玩具若干套,蔬菜玩具若干套。 活動過程: (一)數數玩具有多少。 1、玩具分一分。 教師出示一簍混在一起的玩具。教師:小玩具來和我們玩游戲了,可它們都跑到一起去了!怎麼辦呢?請一名幼兒將玩具按種類分開擺放。 2、玩具有多少。 教師:每種玩具有多少呢?怎樣才能讓大家不用數一下子就知道它們的數目呢?鼓勵幼兒提出用點卡表示玩具數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1、介紹活動——這兒有許多水果、蔬菜寶寶都還沒有分,我們來幫幫它們吧! 2、幼兒操作——幼兒將每一簍里的小玩具、小水果、蔬菜分開,並數一數每一種有多少,用相應的數字表示。 教師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說:X個玩具用X個點子表示。 (三)送玩具們回家。 1、教師:現在我們送玩具、水果和蔬菜回家吧! 2、幼兒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應的地方。 活動延伸:區域活動時讓小朋友玩各種物品按數量多少進行分類,並用點卡表示數量,鞏固練習對數的多少及分類的能力。
Ⅲ 幼兒園大班數學《填填看》教案
教材分析:
在日常活動中常聽到小班幼兒會隨口說出1、2、3、4、5……,但讓幼兒實際來數一數某個東西的時候,卻是口裡數的和實際東西數量不相符。3—4歲的幼兒已經進行點數、計數活動,形成了最初的數概念。我班幼兒現處於小班下學期,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和訓練,已經能夠按順序口頭數數,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根據幼兒計數能力發展的順序:按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按數取物,特設計此次數學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7的數,並能大聲的說出自己的操作過程。
2.體驗數學活動點數匹配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7的數。
活動准備:
1.課件《數數有多少》
2.操作材料:排序板、每個幼兒8朵花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手指變變變》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手指變變變》
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 兩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呀。 三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金孔雀呀。四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花貓呀。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老虎呀。我是一隻肚子非常非常餓的打老虎,想找一隻小動物吃……。
2.引導幼兒點數。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春天給我們大家帶來了許多的禮物,一起去看看吧。
(展示課件)
(1)出示幻燈片大公雞,有幾只大公雞。
(2)誰又來了,出示幻燈片兩只小雞。教師帶幼兒一起點數,並說出總數。
(3)這次是誰來了,來了幾只蝴蝶,請幼兒說出總數,並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
(4)春天還有美麗的花朵,來數一數,這有幾朵花?
(5)還有一件好吃的禮物呢?請幼兒點數。
3.認識排序板。
(出示排序板)
提問:(1)排序板上有什麼?
(2)應該從小紅旗開始點數。請小朋友們手拿著小紅旗進行點數。
4.幼兒練習點數。
每位幼兒先點數5以內的花朵,點數正確的幼兒老師獎勵一朵花,然後再進行點數,根據不同層次的幼兒,點數數量逐漸增加。幼兒點數
5.花兒朵朵
請幼兒把花貼到自己身上,同時會說1朵花、2朵花、3朵花……。貼好後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教會幼兒操作的方法。只有這樣,在老師和孩子共同努力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發展。在這節活動中,先通過孩子感興趣的「禮物」,讓孩子反復練習並掌握點數的方法,鍛煉手眼協調,並且點數正確的幼兒老師獎勵小花,這樣既有驗證的作用,又起到了進一步加大難度的目的,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根據幼兒發展水平的不同,設定不同的目標,充分考慮孩子的個體差異性。
二、
今天,孩子們在園上了一堂數學活動,名字叫《數數有多少》。小班的孩子對5以內的數字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手口一致地點數與說總數的能力還有所欠缺,所以設計了這堂活動。《數數有多少》的目標是:1.能收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 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目標中是要點數10以內,小班幼兒對於情景化的游戲,特別喜愛。
本次活動幼兒自己操作得不是太理想,在活動剛開始,教師請幼兒看數字拍手,小朋友們大都能拍對,只有少數幾個人在其他幼兒拍完後還繼續拍手,沒有數量的概念。當老師請小朋友們在紅、藍、黃船中尋找一樣多的船時,小朋友們都能找對,可讓孩子們自己找圖片中一樣多的物體塗色時,有的幼兒就找不對了,我覺得原因有兩個:
1.有的幼兒數概念不強,不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所以他會數錯,導致操作錯誤。
2.有的幼兒不會在同一格子中找一樣多的物體,常常跨格子尋找,也會導致結果錯誤。
結合以上兩點經驗,我覺得以後再次上數學課時,第一要加強幼兒數概念的訓練,多給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機會,或在數學角投放相應的材料讓幼兒練習;第二,在幼兒操作之前,教師一定要把操作要求講清楚,必要時還可以讓幼兒復述一遍,讓幼兒知道要做什麼,應怎樣去做,這樣幼兒操作的正確率才會高。
Ⅳ 求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比多少》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做餅干》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編號》 · 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認識高矮》 ·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學習一一對應》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學習四等分》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7是多少》 ·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我們的好朋友—數字》 ·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參觀醫院》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表情娃娃》 ·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小小飛行員》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動物寶寶去春遊》 ·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有趣的小東西》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1和許多》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得數是6的加法》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教案《參觀小老鼠新家》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教案《有趣的夾子》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課教案《小瓢蟲找樹葉》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小螞蟻過生日》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我會數》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動物瓶》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秀教案《按兩種特徵分類》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及反思《按規律排序》 · 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及反思《3的組成》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魔幻的數字7》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螞蟻搬豆》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教案《數字卡片找朋友》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漫遊魔術王國》 · 幼兒園中班教學活動教案《8以內數的守恆》 · 幼兒園數學公開課教案《學習4的加法》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Ⅳ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上半學期???,可是每個幼兒園都有不一樣的教材耶…… 給你個網站吧、中國兒童教育網。http://www.cnfirst.net/et/yeyzbsxja/index.html 裡面找符合你學校的哦……
Ⅵ 幼兒園數學13教案
1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目測數群(感知10以內的數)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能按群目測數群。 2、能把兩部分數量合起來看,學習按群測數。 3、敢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活動准備: 教具:5、6、7、8、9、10的實物卡片共6張。 學具:幼兒用書,鉛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 目測數群,感知10以內的數。 教師分別出示實物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上有什麼?有多少?L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教師帶領幼兒一一點數,並說出物體的總是。 (2) 學習按群測數。 教師啟發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想一想: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個x x?說一說:你們覺得這幾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最快?為什麼?組織幼兒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帶領幼兒看5的實物卡片,啟發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教師引導幼兒觀察6——7的實物卡片,鼓勵幼兒自己用這種辦法說出總數。教師藉助手勢,啟發幼兒用手畫圈表示總數。 2、操作活動。 (1) 看實物和圓點連線。(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實物和圓點的數量,說一說,圖上有什麼?每張卡片上的數量是多少?啟發幼兒用連線的方法,連接數字和相應的卡片。 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請你給多的一組打√,再寫上數字。 (2) 統計活動。 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哪些動物?請你將同類的動物圈在一起。啟發幼兒按標記在格子里寫上相應的數字。 3、活動評價。 (1) 重點評價:「看圖連線」和「按標記寫數字」,請幼兒自己講述操作過程。 (2) 對操作正確以及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給予表揚。 2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准備: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麼叫2元超市呢? 二、在購物游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②10以內有5個單數,也有5個雙數。 ③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 准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並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3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擲骰子 名 稱 擲 骰 子 區 別 數 學 區 價值取向: 利用放面霜的正方體空盒子製作骰子,投放到數學區域中,供孩子們投擲,觀察、講述。發展幼兒目測、投準的能力,提高手部的精細動作。能根據畫面列10以內的加減算式,寓教寓樂,使孩子們在玩樂的過程中對數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材料設計: 在數學區提供若干個放面霜的正方體空盒子,把空盒子的六面塗成紅色或綠色,在空盒子的六面分別貼上10以內數字或10以內物體的圖案也可以貼上10以內的點子,記錄單若干份,記錄筆。 玩法提示: 讓幼兒選擇兩只相同圖案的綠色骰子任意擲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幾和幾,合起來是幾,講講、說說、再算算然後在記錄紙上列加法算式。 讓幼兒選擇一隻綠骰子和一隻紅骰子,任意擲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幾和幾,比比誰多誰少,講講、說說、再算算然後在記錄紙上列減法算式。 指導要點: 1、活動剛開始時,可由兩位幼兒各持一骰子進行投擲,再共同觀察、講述,待熟悉後可由一位幼兒獨立操作並記錄。 2、鼓勵幼兒選擇多種骰子進行投擲活動。 3、在操作中,如果遇到不能確定的現象可向老師或同伴請教。 4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七隻小猴在哪裡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加減,能根據花朵顏色的不同列出加、減法算式並進行7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2、進一步鞏固對加、減法算式及其含義的理解。 3、愛動腦筋,能積極參與加減運算活動。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有看圖列組成式的經驗,學習過6以內各數的加減和7的組成。 2、物質准備: , ——教具:圖片一張(上面畫7隻猴子,其中1隻小猴,6隻大猴;2隻猴子在樹上,5隻猴子在草地上;3隻猴子在吃香蕉,4隻在吃蘋果。) ——學具:《幼兒用書》(P11、12、13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看猴子去。 ——教師:還記得《7隻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嗎?小猴們旅行回來了,我們去看看它們吧。 ——教師(出示圖片):小猴在哪裡?它們都在干什麼? ——請幼兒說一說每個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們正在做什麼?如:1隻小猴子,6隻大猴子……… ——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嗎? ——引導幼兒列加法或減法算式,並說一說每個數字表示什麼意思。如:1+6=7 表示1隻小猴子和6隻大猴子合起來是7隻猴子。再如:7—1=6表示7隻猴子中,有一隻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繼續引發幼兒的思考:你還能列出和剛才不一樣的算式嗎? 2、幼兒操作活動。 ——看圖按特徵標記列算式。請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實物有多少?它們的顏色和其它特徵是怎樣的?然後,列出7的第一組加法或減法算式。 ——觀察連續的三幅圖,講述圖片的含義,列出加減算式。 ——帶領幼兒分別打開《幼兒用書》第12、13頁,引導幼兒練習7的第二組、第三組加減運算。(也可採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活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日常或區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看特徵列算式」的活動,鼓勵幼兒說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幫助幼兒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5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門卡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加減運算,能正確地列出8的加減算式。 2、嘗試用三個數字在符號板上擺出不同的加減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換律和減法的互換關系。 3、積極地動腦思考,主動探索數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學過7以內各數加減法及8的組成。 2、物質准備: ——教具:符號底板(底板分成四格,兩格上寫有加號和等號,另外兩格寫有減號和等號,符號中間有空間便於寫數字),8、3、5三個數字各一張,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14、15、16),幼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奇怪的門卡。 ——教師:爸爸帶花花到其他城市去遊玩,他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