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研組活動記錄
Ⅰ 數學教研活動記錄xiang
本次活動動機:在初一聽完課後的進一步組內研討
本次教研活動主題:做好中小學銜接,使學生盡快融入初中數學學習
任務布置:每位教師思考反思自己在中小學銜接中的做法與經驗
活動時間: 年 月
活動地點:初中數學辦公室
參加人員:所有初中數學教師
一、教師們針對自己的做法與經驗發言(簡單記錄整理如下)
張慧: 盡快讓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擺脫依賴性,增強自覺性 多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 重視預習,指導學生自學,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他們能提前進入初中的學習氛圍,更好的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
2、 嚴格要求專心聽講,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的習慣。
3、 初一的老師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要經常針對學生熟悉的生活,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充分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讓學生對數學有了更直觀、更親近的感覺,從而成為他們快樂學習數學的潛在動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
趙燕:專心聽講,勤於思考 強化訓練,規范作業 及時復習,溫故知新
1、 小學生聽課或看書往往不注重思考,或者說是不會思考,不去想想為什麼。因此,在進入初一後要注意在抓好學生專心聽講的同時,重視教會學生思考。無論是課前、課內還是課後,都要指導學生去研究課本,多問幾個為什麼,從而加深對定義、定理、法則的理解。
2、 就書面練習來看,小學生往往重結果而輕過程,進入初一後,必須強化以下兩點:一是要嚴格訓練,即教師要在規范解題上為學生做好樣子;二是要嚴格要求,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規范作業的重要性,對那些不規范的現象及時要求其糾正。
馬元峰: 教學方式的銜接 學習方式的銜接 學習內容方面的銜接 學生的心理變化的銜接 學生適應能力的銜接 學生接受能力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
1、我們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不過現在還存在課本不同一版本的現象,中學教師要向小學老師學習,班主任要主動聯系本班畢業生源所在的小學教師,向畢業班的班主任學習班級管理教學經驗,了解初一學生的個性特點,而中學任課教師最好將小學畢業班的任課教師請進中學課堂,聽取教學意見,學習學生適應的教學方法。
2、平常研究一下小學的教材特別是與初中知識有很大關聯的知識與方法。
3、自己平常在有小學的聽評課活動或教案、作業展示時盡量得參與進去。
4、上課採用引入時多展現一下小學的知識背景,藉助小學知識的平台引申、拓展到初中的教學任務,並要揭示中學知識與小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二、就幾個知識進行討論:
1、在「有理數」這一章,由於數的擴充引入了負數、有理數、絕對值、相反數等新的概念,並要准確理解,就會使那些認為「數學就是計算的數」的學生望而生畏。因此應先復習小學學過的有關內容,盡可能用已有的知識引出新知識。例如負數概念的引入,這是一個關鍵問題,要耐心地讓學生表示物體的長度、重量、溫度的表示,僅用自然數、零和分數是不夠的,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獲得理性認識。
2、在「一元一次方程」這一章,小學簡易方程的數量之間是用和、差、積、商等數量關系來說明,而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在理論上有了同解原理,有關解方程的一些步驟提高到理論上的理解。
三、統一思想,利用好我校是中小學一體的大好機會,進一步進行銜接方面的思考與實踐,在實踐中進行再反思與研討。
Ⅱ 小學數學教研組活動記錄怎樣做好期末總復習
擺正師生關抄系:長期以來,襲教學一向強調「師道尊嚴」。在課堂上,教師往往居高而下,採取「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學生看」,「教師寫,學生抄」的做法,學生處於被動的狀態,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首要的任務是要擺正師生以往不平等的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由於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還極不成熟,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會產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擺著「師尊」的「架子」,語言應該友善親切,態度應該和藹可親,一改自上而下的傳授方式,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與學生交談,輔導學生時,都應充分尊重和熱愛學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師要善於用放大鏡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對每個問題、每個學生的評價不可輕易否定,不隨便說「錯」,否則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所謂,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Ⅲ 初中數學教研組活動記錄
活動時間:2010.3.24
活動地點:初一辦公室
參加人員:全體數學組成員
主 持 人:趙立亭
記 錄 員:冀洪香
活動過程記錄:
上課內容為《二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過程為復習二次函數的一般式,回顧一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圖象的畫法,探索二次函數圖象的畫法,給出概念和性質,練習,小結,作業。
聽課評價:
張永清:在回顧反比例函數的圖象畫法中要強調用什麼線,說明x的取值范圍,列表時從中間開始往兩邊取,同時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計算。
張玉強:在二次函數的圖象畫法中,老師最好是邊操作邊說明,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模仿對象。當學生的圖象上出現不光滑現象時,要讓學生明白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楊靜:在畫圖的這個環節上面花費的時間太多,後面的練習有點脫節。
張建國:y=X2與Y=-X2這兩個圖象之間有何聯系?不比較怎麼能得出a的正負決定開口的大小。
庄興廣:張老師在列出表格後,能及時讓學生發現數的對稱性,和Y的非負性,但是最好是能在後面的練習中首尾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