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一
⑴ 高一語文必修一的必背課文(人教版)
前兩天我們學業水平測試
老師專門給記了必背。
不知道樓主哪兒的。反正我們是新課標。
老師說考試的時候得出各個版本都有的文章。
嘿嘿。所以,偷個懶。
就好好掌握這些吧:
沁園春 鴻門宴 採薇 歸園田居 蘭亭序 赤壁賦 蜀道難 登高 琵琶行 錦瑟 勸學 師說 念奴嬌 永遇樂 滕王閣序 項脊軒志 陳情表。
至於重點課文,老師大概都講每個單元的前兩課。
其實課文無所謂的 主要是文言文一定得好好學。每篇。
⑵ 高一語文必修一必背的內容有哪些
高中語文必修一必背課文
《沁園春 長沙》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雨巷》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再別康橋》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荊軻刺秦王》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紀念劉和珍君》魯迅
(1)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已有兩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2)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眾向執政府請願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說衛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百人,而劉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對於這些傳說,竟至於頗為懷疑。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況且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於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她自己的屍骸。還有一具,是楊德群君的。而且又證明著這不但是殺害,簡直是虐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⑶ 高一語文必修一
:《沁園春長沙》,《雨巷》,《再別康橋》
;《荊軻刺秦王》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記念劉和珍君》第二、四節
二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已有兩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眾向執政府請願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說衛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百人,而劉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對於這些傳說,竟至於頗為懷疑。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有殘到這地步。況且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於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她自己的屍骸。還有一具,是楊德群君的。而且又證明著這不但是殺害,簡直是虐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我提供的是人教版的
希望你快樂!
⑷ 高中語文必修一
寫景的:①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⑸ 需要高一語文必修一課本內容
【閱讀鑒賞】
{第一單元}
1.沁園春·長沙
2.詩兩首
《雨巷》
《再別康橋》
3.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單元}
4.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5.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
6.鴻門宴
{第三單元}
7.紀念劉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第四單元}
10.短新聞兩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11.包身工
12.飛向太空的航程
【表達交流】
心音共鳴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園丁贊歌 記敘要選好角度
人心光輝 寫人要凸顯個性
黃河九曲 寫事要有點波瀾
朗誦
【疏理探究】
優美的文字
奇妙的對聯
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
【名著導讀】
《論語》
《大衛·科波菲爾》
這是目錄 祝你學業有成啊
⑹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的全部課文原文
前兩天我們學業水平測試
老師專門給記了必背。
不知道樓主哪兒的。反正我們是新課標。
老師說考試的時候得出各個版本都有的文章。
嘿嘿。所以,偷個懶。
就好好掌握這些吧:
沁園春
鴻門宴
採薇
歸園田居
蘭亭序
赤壁賦
蜀道難
登高
琵琶行
錦瑟
勸學
師說
念奴嬌
永遇樂
滕王閣序
項脊軒志
陳情表。
至於重點課文,老師大概都講每個單元的前兩課。
其實課文無所謂的
主要是文言文一定得好好學。每篇。
⑺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的目錄是什麼
《沁園春 長沙》,《雨巷》,《再別康橋》,《大堰河——我的保姆》,《燭之武版退秦師》等。
⑻ 高一語文必修一電子課本
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採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錯誤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 /是個/過客……荷塘月色(節選)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窺(kuī)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bàng)譏於市朝(cháo),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jiàn)進;期(jī)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煣)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又)槁暴(曝),不復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xìng)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⑼ 求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選自《毛澤東詩詞集》,沁園春,詞牌名。
內容概要:上闋寫景為主,生動描繪了美麗壯觀的深秋湘江景色,後一句即景抒情,提出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下闋追憶往事,突出了當年年輕的詩人與同學以身許國的抱負和意氣風發的神情。這就含蓄地回答了「誰主沉浮」的問題:正需要這樣胸懷崇高理想、敢於英勇斗爭的熱血青年來肩負主宰大地的重任。
藝術手法:用詞精準,富有表現力;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跨越百年的美麗》梁衡
選自《光明日報》。梁衡,新華社高級記者,當代散文家。
內容概要:以「美麗」為主線,表明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於容貌,而在於心靈和人格。她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藝術手法:多角度、多側面表現人物的創作手法。
《邊城(節選)》沈從文
沈從文,湖南鳳凰人,現代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說《邊城》,長篇小說《長河》,散文集《湘西散記》、《湘西》等。本文節選自《邊城》的第一章、第十三章。
全篇故事情節:在風光秀麗的湘西,生活著相依為命的祖父孫女二人。翠翠美麗純潔,情竇初開,她愛上了船總的二兒子儺送。船總的大兒子天保也喜歡翠翠。天保和儺送相約以唱歌來進行愛情的「決斗」。後來天保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而死。儺送心懷內疚,也離開故鄉,祖父憂心去世,只剩下翠翠苦等儺送回來。
邊城描繪了一幅民風淳樸的風情畫,作者深情歌詠親情、愛情、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的美麗,充分展示了湘西的古老民俗與人物的心地善良。
邊城中的詩意,首先表現在對地方風物的描繪上。邊城處於川湘交界處,四周環山,河流匯集,青山綠水,詩意盎然。與世隔絕,更添幾分詩意和「牧歌情調」。其次,詩意還體現在人物性格上。翠翠這個人物是最完美的詩意結晶。最後,邊城中人物寂寞、封閉、停滯的生存狀態也是一種詩意。
《合歡樹》史鐵生
史鐵生,北京人。當代作家。代表作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命若琴弦》、《務虛筆記》等。
內容概要:文章表現了對自己有成就而母親辭世,「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傷感,表現深沉的母愛以及作者對母親的緬懷。
藝術手法:沉靜淡然的語言風格
象徵手法的運用:合歡樹的象徵意義:母愛的象徵;命運多舛的作者的象徵;作者寄託哀思的載體。
《最後的常春藤葉》歐·亨利
歐·亨利,美國小說家,代表作《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沒有完的故事》。作品被稱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歐·亨利、契訶夫、莫泊桑。
內容概要:老畫家貝爾曼為了貧病交加的青年畫家頑強地活下去,在風雨之夜掙扎著往牆上畫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葉。他為此傑作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青年畫家卻因此獲得勇氣而活下來。作品歌頌了藝術的偉大力量和蒼涼的人生中崇高的藝術家品格。
藝術手法:幽默、誇張、諷刺的語言風格,歐·亨利式的結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邂逅霍金》葛劍雄
葛劍雄,教授,歷史學家。霍金,英國理論物理學家,所著科普著作《時間簡史》。
內容概要:作者以在劍橋邂逅霍金的一次經歷,表達對霍金克服病痛攀登科學高峰的毅力精神表示了深深的敬意,還對培育、涵養了霍金的人文環境給予了高度贊美。
《再別康橋》徐志摩
徐志摩,浙江海寧人。現代詩人,新月派代表人物。主要詩集《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詩》、《猛虎集》。
新月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聞一多曾提出新詩應該具有「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的主張,強調要有韻律和節奏、詩行形態的美觀與色彩的和諧美麗。《再別康橋》正體現了這「三美」的主張。
《蒹葭》
選自《詩經·秦風》。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作品305篇。按其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稱十五國風,大都是民間歌謠,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宮廷樂曲歌詞,屬正統音樂。「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共40篇。
《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表現手法:
興——本詩以秋景起興,營造朦朧的意境,塑造伊人神秘縹緲的形象,同時也深化了作者追尋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
賦——詩中直接描寫秋天景色,這是賦的手法。
《種樹郭橐駝傳》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人,世稱柳河東,又稱柳柳州,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帶有寓言及政論色彩的傳記文。通過對郭橐駝種樹情況的記敘,映照當時弊政,表達了作者關於「養民」的思想。
對比手法的運用:將郭橐駝種樹的結果、過程和「他植者」種樹的結果、過程對比,突出樹木的本性,揭示種樹的要領「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引出下文論證「養樹」與「養人」的道理。
類比手法的運用:將「養樹」與「養人」類比,「長人者好煩其令」與「他植者」的不善種樹相呼應,點明了本文的主旨:國家在元氣大傷之後想要恢復元氣並長治久安,就要「養民」,使百姓得到休養生息。
《病梅館記》龔自珍
龔自珍,又名鞏祚,字璱人,號定庵。近代傑出思想家、文學家。
內容概要:通過對病梅的批評,批判社會政治,狀物和議政融為一體。
藝術手法:通過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梅喻人。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專制統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對梅的態度,正是作者對人才的態度;作者對造成梅病態的痛斥,正是作者對封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扼殺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態,正是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促織》蒲松齡
蒲松齡,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文學家。《聊齋志異》是文言短篇小說集,也是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創作高峰。「聊齋」是蒲松齡書齋的名字,「志」即記,「志異」即記敘奇聞軼事。
內容概要:作品以斗促織的宮廷嬉戲作為線索,通過成名一家曲折的命運揭露黑暗的社會現實。
藝術手法:
1.借古諷今的筆法:借明朝喻清朝,諷刺揭露官貪吏虐。
2.跌宕起伏的情節:「求神問卜」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身化促織」的情節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和神奇色彩,也加深了故事的悲劇性。
「異史氏曰」的一段文字是蒲松齡對故事所作的評論,這也是筆記小說常用的一種形式,通過評語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段評論主要有三點:第一,從官貪吏虐追溯到天子宮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不可忽也」,寄諷諫之旨;第二,就成名的一貧一富說明是「天將酬長厚者」,反映了「善惡有報」的宿命論思想;第三,針對撫臣、令尹蒙受促織「恩蔭」,證實「一人飛升,仙及雞犬」的說法,生動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遷發跡是建立在百姓苦難之上的,在此作者抒發了憤懣不平之感。
《香菱學詩》曹雪芹
節選自《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和第四十九回,原回目是「濫情人情誤思游藝 慕雅女雅集苦吟詩」、「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清代小說家。
內容概要:香菱在黛玉指導下學習寫詩,分為黛玉指導讀詩和香菱練習寫詩兩個階段。原書回目中「苦吟」二字正是全篇主旨,夢中成詩是「苦吟」的最鮮明體現。
藝術手法:通過語言、動作、神態表現人物心理,刻畫人物個性;引用詩句豐富小說內容。
《群英會蔣干中計》羅貫中
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作品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
內容概要:周瑜利用蔣干設下反間計,曹操中計,殺掉蔡瑁、張允。全文雖是節選,但結構完整,主線突出。
藝術手法:以「計」貫穿全文,章回小說環環相扣的手法;通過言談舉止、音容笑貌來描摹人物形象。(寫周瑜六笑,刻畫其心思縝密,足智多謀的個性。)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施耐庵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
內容概要:圍繞林沖的遭遇展開情節,反映了林沖由安分守己、隨遇而安到徹底反抗的思想變化過程。
藝術手法:以「風雪」為線索貫穿全文;環境描寫推動情節發展;擅用「巧合」推動情節;人物形象在情節發展中變化。
⑽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目錄
第一單元
1.*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2.詩兩首
雨巷.............................................................戴望舒...........
再別康橋......................................................徐志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
第二單元
4.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5.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
6.*鴻門宴............................................ .....司馬遷 ...........
第三單元
7.記念劉和珍君..........................................魯迅 ............
8.小狗包弟.............................................. ...巴金 .............
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梁實秋 ........
第四單元
10.短新聞兩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 ....周婷 楊興 ......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羅森塔爾 ......
11.包身工....................................................夏衍 ............
12.*飛向太空的航程............................ .....賈永曹智 白瑞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