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學英語
❶ 可以通過看電影學英語嗎
樓主您好~!
首先要說的是,看英語電影是學習英語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其次針對您的個人情況,發表一下我的觀點:看英語電影這種學習方式對於提高英語聽力和口語有很大的幫助,經常看英語電影可以從中學到很多交際用語和發音方式,提高英語交流能力。當然看英語電影的時候如果用心的話,也是可以積累詞彙量和學習語法的,但是效果不大。建議您除了看英語I電影之外,可以閱讀英文文章,最好是有對應的中文譯文的,比如一些簡單的散文和短篇小說。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要著急,一步步來,相信您會成功的!
❷ 看電影學英語的具體方法
1,一天二天是不可能見效的。
2,人的記憶力就是這樣的!本來就會忘記。
3,以前忘記過的東西下次記起來更容易了。
4,學好英語的時間是安年算的。
5,看電影肯定是可以學英語的。
6,我用了6個月時間,從只能聽懂I AM WHO YOU ARE 到看電影懂70%以上。
❸ 如何有效地看電影學英語呢
1. 拋開中文字幕
有人說要學好英語,可以多看電影,不過條件是每場電影至少要學到四、五個片語。如果不看中文字幕,你做得到嗎? 時至今日,因為媒體產品新寵兒DVD 的出現,更造福了廣大的英語學習者,不需要用封箱膠帶將中文字幕遮蔽起來,也可以輕松切換成英文字幕或無字幕來練習聽力。
2. 選擇影片
看電影學英語的重點不在於片子的新舊,也無關乎你是否曾經看過,而是要根據個人的英語程度或特定的學習目標來選擇適合的影片。比如說,你想學現代的日常生活用語,當然就不要挑古裝片;而想了解新聞記者怎麼作二十秒歸納報導,可以考慮如「因為你愛過我」Up Close & Personal)之類的片子,因為劇中主角的職業就是記者,部分TV-reporting 的場景可以拿來當作學習範例。一個學期可以選定二、三部片子,每周安排時間到選聽室自我學習,將「看電影學英語」成為你固定要進行的功課。下面就來談談要怎麼選片。
2.1 浪漫喜劇學生活會話
「我的英聽能力普通而已,如果電影沒有中文字幕,我聽得懂嗎?」這是一定沒問題的啦!沒有把握的人,一開始可以先從愛情片下手,因為好萊塢的浪漫喜劇不僅有俊男美女,而且題材軟性輕松,每每受到觀眾喜愛;這類討論男女關系的電影,時空背景又多設定於現代,劇中人物的生活不至於與現實脫節太大,觀眾很容易就能產生共鳴。此外,有些對白場景與日常生活情境相關,值得學習者留意,比方說上餐館點菜或與人辯論等等;甚至,透過劇情還能了解英美等國的風土文化,比如說婚禮或節慶的習俗。八Ο年代末的「當哈利碰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以及九Ο年代末的「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里頭就有好幾段對白可以拿來學習。
2.2 經典名片賞雋永對白
「懷舊老片是不是很無聊啊?」假使你把「老電影」跟「沉悶無聊」畫上等號,那你就錯了!事實上,現代的電影經常是老片新拍,要不然就是在電影里引述經典之作的台詞。比如上述的「當哈利碰上莎莉」一片中,主角之間的對白就扯到「北非諜影」(Casablanca);而「電子情書」的故事靈感其實源自「傲慢與偏見」(Pride andPrejudice)。這類永垂不朽的老片雖然少了那麼一點煽情的畫面、通俗的俚語,但還是蠻有可看性的,可以看看老一輩的人遣詞用字一派優雅,字里行間透露出「發乎情,止乎禮」的韻味。另外,如果你想更上一層樓,可以試試改編自文學巨著的老片,比如「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這類文學作品通常也是美國高中程度的學生就應該要涉獵的。
2.3 其它主題
除了上述兩種類型的電影之外,一般劇情片的主題包羅萬象,小自人生哲理,大至國家要事,同樣可以拿來當作學習的教材,進一步訓練批判性思考或口語簡報申論的能力。不過,劇情片的對白通常要比浪漫喜劇來的多,而且情節較為復雜,探討的主題若是扯上國家社會問題,也會顯得較為嚴肅,學習者可要有點耐性。舉個例子,「天人交戰」的英文片名是「Traffic」,這可不能翻譯成「交通」喔!其實這是一部drug movie,traffic在這里是指毒品非法交易。片中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主演的法官經總統任命為全國的Drug Czar,率領打擊毒品犯罪。不料,這名法官卻發現自己的女兒染上了毒癮,此時做父親的心裡想必是「天人交戰」??!所以全片充斥的主題除了drug dealing(毒品交易)、smuggling(走私)、drug addiction(毒癮),還有政治權謀以及父女關系。(Czar 原指俄國沙皇,可以引申為掌權者、領導者,總統將全國的drug problems都交給他去打理發落,所以稱為Drug Czar;如果是負責能源危機的最高官員,就是Energy Czar。)諸如此類的劇情片除了能讓學習者接觸到生活會話以外的字匯用語,還可以透過故事情節,設身處地用英語去思考,如果你是劇中人,要如何處理狀況解決問題。另外,介紹自然科學的Discovery Channel Video 及National Geographic Video,這類影片的旁白(narration)並不像一般對話那樣隨性,而比較像是一篇文章,因此句子比較長,文法也比較復雜,不過學習者可以留意優美的句型結構,從中學習寫作技巧。
3. 掌握訣竅
別以為把一部電影重復看十次,英語就能進步,你要懂得方法,重點學習,學什麼呢?學劇中人的遣詞用字,想想他們為什麼這么說,看看他們如何將語言靈活運用於情境之中,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還要學學他們展現在語言上的幽默,這一點最為困難,即使是苦讀英語十年的人也不一定學得來。照這么說來,利用電影學英語其實工程浩大,無法一蹴可幾,這種自我學習是重質不重量,只要功夫下的扎實,就算你每次只花十五分鍾或半小時來學習一小片段,也綽綽有餘了。
3.1 准備電影筆記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請准備一本筆記簿,好記下你在影片中發現的關鍵詞彙或劇中人的名言妙語,長久下來,這本筆記簿就成了你個人整理的電影名句資料庫。尤其老外說話或寫作時,總喜歡引經據典,同樣的一句話,如果表明是出自於某某古人或某某電影,馬上就顯得很有水準的樣子。比方說在「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一片中,逞強的郝思嘉即使到最後夫離子亡,她還是有辦法說「Tomorrow is anotherday.」,現在這句台詞已經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別人失意沮喪的時候,你就可以說,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Just like Scarlett O』Hara said,「Tomorrow is another day.」,意思是「地球不會因此而停止轉動,就像郝思嘉說的,『明天又是新的開』。」
3.2 了解劇情概要
起跑前,要做好預備動作,先大致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再進行後續的重點學習。縱使因為沒有中文字幕,無法百分之百看懂也無所謂,聽懂多少,就算多少。邊看邊隨手寫下你「抓得住」的關鍵詞,串聯成conceptmap,「理解」加上「聯想」,先大致拼湊出故事架構還有電影想探討的主題。將故事用這種圖表簡單組織出來,可以培養做摘要的能力,跟自己玩玩「Watch and Tell」的游戲,試著用英語概述情節大綱,或者針對電影探討的主題,用自己的話表達個人看法,訓練口說能力。
3.3 選擇片段學習
用電影來學英語,不用強求自己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要聽懂了,百分之百確定了,才要繼續往下看,這樣反而會阻礙了學習的興趣。其實當你畫出如上所示的concept map,就可以幫助你回憶劇情,你只要挑出重點段落,分段來學習就行了。拿上圖來舉例,其中有個片段描述吊兒郎當的哈利搭上莎莉的便車之後,為了打發時間,總要打開話匣子,於是想跟莎莉聊聊life story,兩人在車內的這段對白就有好幾處值得留意:
Harry: Why don』t you tell me the story of your life? … We』ve got 18 hours to kill before we hit New York.
Sally: The story of my life isn』t even going to get us out of Chicago. I mean nothing』s happened to me yet. That』s why I』m going to New York. … I can go into journalism school to become a reporter.
Harry: So you can write about things that happen to other people.
Sally: That』s one way to look at it.
Harry: Suppose nothing happens to you. Suppose you lived out your whole life and nothing happens. You never meet anybody, you never become anything, and finally you die in one of those New York deaths which nobody notices for two weeks until the smell drifts into the hallway.
「打發時間」叫「kill time」,這段路程要18 小時,所以哈利說「we』ve got 18 hours to kill」,另外,「hit」在這里引申為「抵達目的地」的意思。莎莉的回答可絕了,「The story of my life isn』t even going to get us out of Chicago.」,字面上的意思是車子還沒駛離芝加哥,可能就把她的一生全講光了,其實就是說她的生活平淡無奇,沒什麼好說的。你看看這句話里沒有一個難字,但是聽起來多麼生動貼切啊!這就是我們要學起來的。後來哈利嘲諷她,一個什麼都沒經歷過的人(哈利尤其是在暗諷莎莉缺乏男女經驗),要怎麼成為報導他人經歷的記者?最後還叫莎莉當心成為紐約的獨居老人,說不定死了兩周傳出屍臭味了,才被人發現唷!(drift是漂/飄流的意思)像這樣只有幾分鍾的對白,就可自成一個段落,反復看個幾次,不僅學到了字詞的用法,還能看看兩人一句來一句去之間所展現的幽默。
3.4 從影片中記單字片語
是否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英文課本整理的單字或片語,背的愈多,忘的也不少,單單覆誦那些字母的組合,根本與字義兜不起來,更別提拿出來用,當然會「今日背,今日忘」。但是看著電影來學就不同了,透過劇情及影像,可以強化這個字在我們腦子里的印象,而且當你隨著劇中人物跟讀(shadowing),還能順便模仿發音及語氣等等。例如,obnoxious意思是「討人厭的」,在准備托福留學考試的字匯書里,這個字被列為要達六百分以上的必背單字,由此可知它的難度,別說要把它記起來,連要發音都有點難,可是,如果你透過莎莉來學,效果肯定倍增。當哈利躲在書店一角偷偷瞄著莎莉,莎莉轉頭對朋友說「He's obnoxious.」,那種不屑的表情是不是更增添了這個字的意味?影片中還出現另一個前綴「ob-」的單字-「obituary」,指的是「訃聞」,這個單字一般會話不常提及,不太好記,但是看看愛說笑的哈利是怎麼說的:
「… What』s so hard about finding an apartment? What you do is you read the obituary column. You find out who died, go to the building and tip the doorman. What they could do to make it easier is combine the obituaries with the real estate section. Then you have, 「Mr. Klein died today, leaving a wife, two children and a spacious three-bedroom apartment with a wood burning fireplace.」
哈利說朋友都安慰他離婚後至少還保有房子,可是找房子有什麼難的,只要翻翻報紙的訃聞,看誰死了,就去接手他的房子甚至家庭,要是報社把房屋租售的版面跟訃聞擺在一起,那就更方便了。聽了哈利這段自嘲的話,是不是對「obituary」這個字比較有印象了呢?
3.5 看劇中人運用情境會話
「英文學了這么多年,背也背過了,考也考過了,可是一碰到真正要開口說英語的機會,總是腦筋一片空白,不曉得那些句型都跑到哪兒去了?」原因無他,光是背誦課本那種A跟B硬梆梆的對話,當然沒用嘍!舉例來說,一般的會話課本中,必定會學到上館子點菜,課本里的例句似乎永遠只有「How would you like your steak?」 「Well done, please.」之類的答案,這種標准對話在真實生活中好像不太夠用,萬一侍者多問你一句,是不是就慌了呢?莎莉可不一樣,從前菜到甜點樣樣講求完美精準,哈利稱她是great orderer,現在就來學學莎莉的「龜毛」點菜法:
Waitress: What can I get you?
Harry: I』ll have a number 3.
Sally: I』d like the chef』s salad, please, with the oil and vinegar on the side, and the apple pie.
…
Sally: … I』d like the pie heated, and I want the ice cream on the side. And I』d like strawberry instead of vanilla, if you have it. If not, then no ice cream, just whipped cream, but only if it』s real. If it』s out of a can, then nothing.
Waitress: Not even the pie?
Sally: No, just the pie, but then not heated.
請注意這家餐廳不過是公路旁賣簡餐的diner,哈利用的是「麥當勞式」的點法「3 號餐」,簡單了事,而看莎莉點菜簡直太神奇了,雖然點的是沙拉,可是橄欖油及醋汁要放在旁邊,不能淋上去喔!說到甜點更是精采,「à la mode」源自法文,就是在甜點上面加一球冰淇淋,莎莉特別強調如果有冰淇淋,蘋果派就要加熱,冰淇淋要放在旁邊,而且只要草莓口味,不然就放whipped cream(鮮奶油)就好,不過鮮奶油要現打的,罐裝擠出來的她可不要。哇!原來點餐也可以這么靈活,習慣背課本的人要注意了,趕快丟掉那種制式的對話吧!
3.6 留意文化差異
在美國,學生花錢是能省則省,所以讓人搭便車或共乘是常有的事,不僅車租或油錢可以共同分擔,如果是長途旅行,還可以輪流換手開車。影片中,哈利一上車,一板一眼的莎莉就要跟他討論怎麼輪流開車:
「I have it all figured out. It』s an 18-hour trip which breaks down into 6 shifts of three hours each or alternatively we could break it down by mileage.」
「alternatively」用於提出另一種不同的建議選擇或替代方案。莎莉的意思是她都算好了,從芝加哥到紐約要花18 小時,看是要分成六段輪流開車(shift是輪班),每次三小時,還是要用哩程數來分。
我學習電影有一段時間了,同時看過英語九百句,走遍美國等等,走過不少的彎路,現在回過頭來總結總結,也和大家分享分享我的看法。
1. 電影學習的特點
首先就電影這種題材來講,我覺得有它的優勢和它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在於,任何一部原版的電影,它都不是用來教學語言的,所以它的語言有很大的隨意性,規范不規范,還有各種語音都摻雜其中,如果不加分析,一概拿來,勢必會攪亂方向,而且就一部電影而言,它的場景,人物都有一定的限制。這方面一些經典的語言教材有它的優越性,它們涵蓋了幾乎全部的英語場景,但是覆蓋面太廣,造成它的語言比較簡單和單一。電影的優點就是他本身是要說故事,尤其是其中的人物矛盾沖突,所以它的語言豐富多彩,能真正反映人物的心裡的語言,我覺得這一部分才是語言的精華。因為語言本身就是那來應用,交流的。所以我覺得電影和那些教材是相互補充的,還有一點好的是電影的題材非常豐富,我認為除了在一些反映現代的影片中學習實用的東東,還可以在一些名著改編的電影中欣賞語言,如(哈姆雷特)。下面我按照思維,句詞和語音三方面來談;
2. 電影的思維
我講的思維不是那種高不可攀,什麼那些美國人獨特的文化,和思維習慣,我可沒有在美國待過數十年,我講的思維就是人在對話中所表現的想法,還有在那種對話中所體現的思維方式,這一點我感覺和咱們平時說話一樣,在我們平時的說話中,我認為人的對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單純的你在表達觀點,其他人基本在聽你的,是不是插插嘴而已,還有一種是兩個人針鋒相對,我們聽這兩人的對話,缺少任何一個就不完整了。我們在中文的語境下想想如何來有效的進行交流,譬如我的同學中,就有人喜歡打機關槍似的說個半天,我們就會認為這人口才好,但下來去問問聽眾,有時聽眾都沒聽懂,甚至根本走神了,這樣的交流有什麼用 ?就像你用英語說了個半天,但是what is the point?這才是最重要的,電影這方面的對話甚至相當於獨白一樣,它的語言一定間接而有,有時接收者的語言就是在承上啟下,挑起話源,達到交流的目的。例如畢業生中,本地此在飯店裡,猶豫不定的語言,加上羅賓遜夫人插進的語言就是這種。在第二種針鋒相對似的,你可留意對話中連接點,你說一句我接著上句說你,這就是用對話中的語言,它們語言中連接點就是閃光點。同時因為影片中都是英美人之間的對話,可以讓我們看看他們是怎樣去表達統一各想法和性格的,我們拿畢業生中羅賓遜夫婦為例,羅賓遜先生的語言從他與本的兩次談話可以看出,第一次是醉醺醺的教導本及時行樂,第二次在本的租的公寓里對話中,就看出這人的『虛』來,先是拿兩句話擠兌本,「我哪裡得罪你了,我是不是做了是么讓你瞧不起的事」然後模糊見本握著拳頭過來,又跳起來說:咱們文明人,用不著這么粗魯吧!」,羅賓遜夫人在和本那一晚上的交談中,也可看出她的事故,基本上沒有一點套話,真正的惜言如金,直到談到女兒時才失去常態,這些情節是多麼的生活化,與我們的生活多麼接近,然後咱們可以再想想,遇到那種情況,我們會作何反應,當你想到說的中文時,是讓自己閱歷豐富了點,在轉到英文,就練了漢反英,甚至根據人物的思維反推的語言,再去對照。
3. 電影的句子和詞彙
而句型和詞彙方面,先將詞彙我把他們分為兩個大面,即書面中和口語中的,也可是fml和infml,而電影中多是口語上的,這其中有可分為場景專用詞和口語的慣用詞,在市面的書中場景詞和慣用詞通常和起來講,我覺得那些場景的專用詞靠記憶就可以攻破,而一些慣用詞需要靈活掌握的詞,這些也是經常在對話中卡殼的詞,電影中出現平率非常高的就是這些詞,我在畢業生中找了一些,如ever,or something,happen,deal等,應該將它們的用法和搭配掌握熟練。關鍵在講透。再說說句子,拿市面上一些教場景的教材來說,譬如一個場景,一個問候列了很多句子供你選,這方面有人是強調背大量的句子,我覺得要光是背實際上就是量的積累,其中應有質的突破,弄清句子的使用環境,然後比較它們,再自己造句,這方面去看看電影里各種人物對話,由於人物所處的背景和心情不同,句子和詞選取就更生活化。確實在英語學習中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大量更有好處,我認為同時重點突出,我認為能提高效率,節約時間,與其死背了百部電影,不如研究透一部電影的句詞。
4. 電影的語音
在學習語音上我覺得一直有個誤區,就是過於追求語音上的地道,我總認為語言的作用就是交流,語音是它的包裝,而且從學習的效率上來講,我覺得語音要來的慢些,而且它的標准很模糊,說別人語音好,其實有些是關乎本身的嗓音,有些人說中文的嗓音就很磁性,再說英文就更好聽,二我覺得語音的訓練要長時間,但是不必追求的太過了,如果沒有語言的簡潔和地道,光剩下漂亮的語音,又有什麼用呢? 至於在語音過程中的繞口令等等都是不錯的方法,這方面標準的美國電影也是一個模版 ,就不再多說了。
5. 總結
以上的順序實際上是我認為的電影學習和教學的順序,思維-句詞-語音。
先感受電影中對話的思維,實際上就是其情節的表現就是語感 ,我覺得容易在短時間掌握,僅限在這部電影中,然後有重點的記憶句詞,最後是長時間模仿語音。
❹ 看電影學英語
叫<<動感英語>>action english
這是中央六台的一個英語教學節目,看電影學地道美國口語。節目棒極了,看過的人應該感受得到:內容好;主持人也很有特點,很棒的口語,很隨意的風格。我是非英語專業,工作後從事跟英語密切相關的工作,每天講的英語大概比漢語多得多。其中的酸甜苦辣就不說了,重點是這個節目中學到的東西,非常之實用,也許每天都會用上一兩句。所以推薦給每一個喜歡英語和不喜歡英語的朋友們。 每一期的節目大概15分鍾,分四個欄目: Movie dictionary American slang Classic film clips Movie tunes.
《動感英語續集》是電影頻道繼2005年《動感英語》成功播出之後,2007年推出的又一檔看電影,學英語的教學節目。《動感英語》曾在觀眾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受到普遍關注。觀眾和英語愛好者對這種通過電影學習地道英語的方式感到新鮮和好奇,節目輕松時尚的風格也受到很多年輕人的喜愛。
《動感英語續集》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豐富,設置了幾個生動有趣的小欄目:
《特別收錄》由美國的Jean講解,節目全程在美國洛杉磯實地拍攝,Jean將帶領觀眾深入好萊塢,講述電影幕後知識。Jean較快的語速非常適合鍛煉聽力。
《俚語》由美國的芳芳講解,芳芳對中國有著比較多的了解,她中英文混合講解的方式非常獨特。所講的俚語來源於電影,相當生活化。
《經典對白》依然由觀眾特別喜愛的主持人翁雲凱主持,通過電影中的精彩對白,配合例句,講解最實用的單詞和句法。在2005年《動感英語》播出後,翁老師親和時尚的講述風格迅速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甚至產生了為數不少的忠實粉絲。
2007年的《動感英語續集》,除了觀眾認可和喜愛的主持人翁雲凱,Jean,芳芳和麥傑爾以外,還特別推出了一位風格十分獨特的全新主持人:美國的蕭劍峰。
蕭劍峰熱愛中國文化,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他的個性幽默風趣,為他量身打造的兩個新欄目《秀show time 》和《你的時間your time》將陸續推出。這兩個新欄目將電影與生活結合在一起,把電影中某些精彩的細節加以放大和延展,通過主持人蕭劍峰搞笑調侃,甚至化妝上場的方式,讓觀眾在學習英語之餘,也能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有趣差異。把語言和文化緊密結合,輕松幽默是這兩個欄目最大的特點。我們相信,這兩個版塊的推出,將受到觀眾特別是年輕人熱情的支持。
總之,2007年的《動感英語續集》更活潑,更輕松,更實用,主持陣容更加強大,相信一定會受到觀眾和英語愛好者的喜愛,在《動感英語》數量穩固的收視群體的基礎上,得到更多英語愛好者的認可與支持。
❺ 如何通過看電影學習英語
說到看原版外文電影,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涌進電影院去看目前被炒得火熱的大片,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邱先生說,現在的大片往往製作時注重追求視覺等感官刺激,而忽視語言的錘煉。看這樣的影片,看的是熱鬧。
看電影學外語四步曲
第一步:硬著頭皮看電影。在看一部新電影之前,千萬不要看劇本,看不懂也要硬著頭皮上,至少能對情節有所了解。
第二步:邊看電影邊研讀劇本。不要以為考完了托福、GRE等就可以應付一切閱讀。實際上,電影中的有些對話看起來很費勁,裡面充斥著習慣用法和美國人獨有的思維方式,要多看多聽,才能適應它。
第三步:反復精聽。爭取聽懂每一個單詞,可以採取聽寫的方法。
第四步:背誦。一開始可以用中文思考美國人的邏輯思維,邊思考邊背誦,大約堅持10天左右。之後可以大體上用英文思考,把美國人的邏輯慢慢變為自己的了。背誦時重視模仿。
很偶然,在一次考試後我看了一盤原文的《黑衣人》VCD,裡面有大量的非常詼諧的英文對白,這讓我在笑得前仰後合之餘突然對英語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由於電影里運用了大量的美國本土俚語,為此我還專門買了一本俚語詞典。也是巧合,那段時間我接著看了好幾部歐美的喜劇片,台詞中那種對英語異常熟練的駕馭,不斷涌現的輕松幽默的談吐以及演員精湛的演出,讓我對英語的興趣大幅度提升。從這以後我保留了看原文電影的習慣;所以我的絕招就是看電影學英語。
無庸贅言,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鍛煉聽力。這種電影聽力不像聽磁帶那樣乾巴巴的,你可以通過事件發展的邏輯推理,感覺到台詞的意思,或者可以多看幾遍電影,熟知內容後對台詞自然就有感覺了。
在詞彙學習上,你可以將詞彙的用法做詳盡的分析,挖掘詞語的深層含義,對詞彙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而不僅僅停留在"就詞論詞"上。例如《阿甘正傳》中,阿甘在表達自己極愛吃巧克力時說,自己可以吃下"一百五十萬塊巧克力",I could eat a bout a million and a half of these. "million"一詞在本句中是大量的意思,而並非說阿甘有過人之處,通過對"million"用法的分析,我對美國人的日常用語中用誇張的語氣表示數量多的用法,有了一個更直觀的了解。
另外,電影是文化的傳播者,無論是故事的敘述,情節的發展以及人物關系的變遷都有著很多和中式思維不太相同的地方,而這些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文化差異,卻不能僅僅用語言分析透徹,這就需要我們對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的一些特點加以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再逐點分析,不斷地加以總結,用心體會東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方式的差異,通過對西方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綜合理解,將語言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讓英語"活"起來。
當然,學外語也不能把精力全放到看電影上,這只能是一種學習的輔助方法。更重要的還是要你自己下工夫努力學習,我所強調的不過就是在學習里加上一些快樂和興趣,畢竟讓學習很快樂是一件幸福的事。
時下非常流行的一種學習方法是看電影學英語。通過電影能夠掌握常用的口語句型,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通過電影情節非常容易的理解這種句型的適用語境,以至於有的人認為看好幾部電影就能夠學好英語口語了。然而,大部分學員在通過電影學習英語過程中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更多的時候是在看電影而不是在學習。作為北文英語學校英文電影賞析課的設計者和主要操作者,本人對此有一些看法,希望能夠對廣大學員有所幫助。
利用英文電影學習英語應該從硬體設施,電影選擇,以及看片方法等多個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看英文電影最好做好物質准備。最好能夠利用DVD影碟機或者電腦的DVD光碟機。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DVD具有能夠輕易調入調出字幕,中英文字幕隨意切換的優點,這一點是VCD或者RM格式所難以達到的。絕大多數學員在看電影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字幕的幫助。如果條件上不具備大家可以上網下載一些電影的DVD drip,另外再去一些字幕網站尋找這個電影的中英文字幕文件就是了。
適當的英文電影的選擇可以說決定了學習效果的好壞,對於初級學員,我建議大家選擇電影的時候以題材輕松、內容簡單、畫面對語言說明作用強為原則。這樣有助於大家通過電影的畫面情節猜出語言的含義,避免學習中因聽不懂、看不懂而去尋求字典等其他手段幫助而導致的疲勞現象。推薦電影:Sound of Music, Finding Nemo, Lion King, Beauty and Beast 等等
中級水平的學員除了學習語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因此選擇一些歷史題材的影片進行學習非常重要。推薦電影:Forest Gump, Heaven Earth, Troy, Patriot, Brave Heart, Gone With the Wind 等等。
對自己的水平比較有信心的同學可以選擇Sex and the City, Friends 等等時下比較流行的肥皂劇,通過劇情學習一些比較地道的口語表達,讓自己的英語顯得更加的地道。
在英國幾年下來,平均每年要在電影院里看20部左右的電影,最多的時候,一個月看了5部。尤其近年來新片大片不斷,而且買兩張學生票的價格比國內一個人看場電影還要便宜,所以好電影自然不容錯過。
首先看英文原版的電影能夠鍛煉聽力,從而提高英語的聽力水平,應該是大家都承認的。所以從基礎來講,你必須有一定的單詞量,尤其是對英語中千變萬化的片語要盡可能的學習和了解。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英國人最喜歡用的大多是片語的靈活搭配,從而來體現細膩的神情或動作描寫。那麼這在看電影的時候,就已經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那麼是否要很大的詞彙量和片語量才能看懂電影呢?答案是否定的。雅思的詞彙量可能大家都知道,而只要具備雅思的詞彙量,照筆者看來,就已經足夠能看懂電影了。尤其在電影院里,坐在英國本地人中間,很多電影外的因素本身就會大大的幫助你融入到電影的情節之中。譬如說,對很多學生來講,看喜劇片非常困難,因為涉及到對片語潛台詞的理解以及文化背景的限制。但是,當別的觀眾笑的時候,你已經得到了一個完全充分的信號和理由說,剛才的對白和台詞是一段幽默。那麼時間一久,看電影時對語言的信心就會大大增加了。
另外一些小的技巧也值得一提:
1.看電影前一定先看懂它的介紹,並且對其情節有一定的掌握。對介紹中的生詞和片語預先查字典了解中文的大致函(註:經常中文不好翻或不準確對有些詞的應用)。
2.看電影時,抓住關鍵字詞。這一點很重要,經常在為一句台詞沒聽懂而發愁時,你可能又錯過了一句能幫助你理解上一句台詞含義的句子。所以,如果你的詞彙量不是很大,記住,對理解電影起重要作用的是出現在影片中的:人名,地名,形容人或事件的形容詞,動詞或短語等。
3.如果是系列電影的話,如指環王,哈利波特,看電影前先看他們的小說也會大大幫助對電影的理解。當然這里的小說是指英文原版的。
那麼,看懂電影夠了嗎?答案還是否定的。我們從電影中要得到的可能除了娛樂放鬆外,還有真正的想過把癮-讓電影感染你。很多好的電影通過畫面和音樂就做到這一點了,但是力求上進的你,不是想把文字在台詞中的如何運用也了解一下嗎?如果是的話,這就是看電影時語言給我們的最大挑戰了。不過不用擔心的是,你已經有相當的詞彙量,對俚語也有些基礎,看電影時的信心也和以前不同了。所以我的經驗是,用最基本的方法,讓自己有一個質的飛躍。是什麼呢?筆記。對,這可能是讓本文讀者有些失望,這么老的方法!但是很管用。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你把經常錯過的,聽不懂的,常用的語言句子片語寫在本本上,經過十來部電影後,你會馬上體會到這個方法會帶給你得巨大收獲。當然這不能在電影院里進行,通常電視機上有字幕的電影是最好的。以後到電影院里看電影的時候,你就甚至可以和同去的夥伴解釋他們沒聽懂的台詞了。
好了,就讓我們在英國,看電影,學英語,找樂趣。
❻ 看電影學英文的好方法
最好在能理解電影大體含義的基礎上什麼字幕也不看,專注聽。
不過有的時候看英文字幕,會學到單詞哦~
不過最最重要的是反復看,反復看,反復看,尤其是喜歡的電影,直到你喜歡的大部分台詞都能夠跟著劇中人物一起念了,才真正的有效果。
❼ 看電影學英語方法詳細
電影中的語言、文化往往是自然的流露,因此學起來會非常地道,但學習時切記:
1. 不可泛泛看之:
聽寫非常重要,如果有一天你能做到高正確率地聽寫出電影對白,那你就成功了。換言之,找到有雙語字幕的好電影作為練習材料,聽寫一段電影對白,然後回顧字幕進行訂正,周而復始不斷推進。這種方法也是被許多聽力大牛推薦的。
2. 不可盲信電影:
電影雖好,但要知道語言終究是變化多端的。你在電影中聽到的可能是方言、個人習慣說法、摻雜了外語的說法等等不合語言規范但在生活中適用的英語。因此,打好英語基礎才是看電影學英語的前提。比起「野路子」,誰不願意當個「學院派」是不是?
3.持之以很:
這句話不解釋。
以上絕對原創,望採納,順祝學習好運:)
❽ 如何通過看電影學英語怎麼辦呢
如何通過這個看電影啊,大多數人會先拿《老友記》來看,來練,情景喜劇,對話簡單,是入門級別的。看到不用字幕都能聽懂,就已經提高很多了。要努力不看字幕也能聽懂。
個人認為能飛軟體非常好,看電影學英語軟體,可以便利切換中英字幕、句子復讀、劇本精學、背單詞,模仿明星偶像們,一起角色扮演,輕鬆快樂提升英語聽說水平!w
❾ 看電影學英語方法,到底有沒有效果
一、利用碎片化時間,有意識地關注電影裡面的一些表達,並嘗試自己配音!電影裡面充斥著英語語言的一些習慣用法和外國人獨有的思維方式,只有多聽,多配音才能適應它。每天至少跟讀模仿電影精華句子1遍,配音N遍,可以選擇當天重復,也可以選擇第二天再重復練習。一旦模仿熟練了,對英語發音的提高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也積累了最常用的交流句子。其實說英語並不需要說得多復雜,而是看是否能通過簡單的句子,流利准確的表達意思。
二、選擇符合自己英語水平的影片!既然要通過看電影提高英語,那麼也得遵循相應的學習方式,不應該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或任務,而是要從電影中獲取學英語的樂趣和信心。初學者可以選擇有趣的、百看不厭的動畫片,內容親切美好,容易理解,比如此次的《冰雪奇緣》!有一定基礎的學習者和閱讀廣泛的同學可以嘗試經典名著的英文電影,比如《簡愛》《羅密歐和朱麗葉》等等!螺旋式,從簡到難的選擇,可以使自己不知不覺中,感知自己的進步,從而更大的激發自己的興趣!
三、電影字幕如何選擇呢?一般來說,不帶字幕看一部不熟悉的英文電影會很有挑戰性。因此,首次觀影時,可以根據情況打開英文字幕或者中英文字幕。第二次觀影,或者通過閱讀已經了解過故事梗概的學習者,可以嘗試關閉字幕,或者只留下英文,檢測自己能理解多少電影的內容,熟悉多少常用表達法!隨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反復觀摩!
四、如何把握自己看電影學英語的周期呢?一般來說,一部電影的建議學習時間為兩周,如果太快則可能無法有效學習吸收。按照此方式一部一部攻克十部左右電影,則基本上可以達到聽力口語和發音質的飛越,基本上可以不看字幕直接看懂英文電影,並且輕松聽懂英語對白,同時自己的發音也會改善很大,口語表達能力也將提高。一旦積累了足夠的口語句子,也就敢於開口了。
❿ 如何看電影學英語
1. 電影學習的特點 首先就電影這種題材來講,我覺得有它的優勢和它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在於,任何一部原版的電影,它都不是用來教學語言的,所以它的語言有很大的隨意性,規范不規范,還有各種語音都摻雜其中,如果不加分析,一概拿來,勢必會攪亂方向,而且就一部電影而言,它的場景,人物都有一定的限制。這方面一些經典的語言教材有它的優越性,它們涵蓋了幾乎全部的英語場景,但是覆蓋面太廣,造成它的語言比較簡單和單一。電影的優點就是他本身是要說故事,尤其是其中的人物矛盾沖突,所以它的語言豐富多彩,能真正反映人物的心裡的語言,我覺得這一部分才是語言的精華。因為語言本身就是那來應用,交流的。所以我覺得電影和那些教材是相互補充的,還有一點好的是電影的題材非常豐富,我認為除了在一些反映現代的影片中學習實用的東東,還可以在一些名著改編的電影中欣賞語言,如(哈姆雷特)。下面我按照思維,句詞和語音三方面來談; 2. 電影的思維 我講的思維不是那種高不可攀,什麼那些美國人獨特的文化,和思維習慣,我可沒有在美國待過數十年,我講的思維就是人在對話中所表現的想法,還有在那種對話中所體現的思維方式,這一點我感覺和咱們平時說話一樣,在我們平時的說話中,我認為人的對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單純的你在表達觀點,其他人基本在聽你的,是不是插插嘴而已,還有一種是兩個人針鋒相對,我們聽這兩人的對話,缺少任何一個就不完整了。我們在中文的語境下想想如何來有效的進行交流,譬如我的同學中,就有人喜歡打機關槍似的說個半天,我們就會認為這人口才好,但下來去問問聽眾,有時聽眾都沒聽懂,甚至根本走神了,這樣的交流有什麼用?就像你用英語說了個半天,但是what is the point?這才是最重要的,電影這方面的對話甚至相當於獨白一樣,它的語言一定間接而有,有時接收者的語言就是在承上啟下,挑起話源,達到交流的目的。例如畢業生中,本地此在飯店裡,猶豫不定的語言,加上羅賓遜夫人插進的語言就是這種。在第二種針鋒相對似的,你可留意對話中連接點,你說一句我接著上句說你,這就是用對話中的語言,它們語言中連接點就是閃光點。同時因為影片中都是英美人之間的對話,可以讓我們看看他們是怎樣去表達統一各想法和性格的,我們拿畢業生中羅賓遜夫婦為例,羅賓遜先生的語言從他與本的兩次談話可以看出,第一次是醉醺醺的教導本及時行樂,第二次在本的租的公寓里對話中,就看出這人的『虛』來,先是拿兩句話擠兌本,「我哪裡得罪你了,我是不是做了是么讓你瞧不起的事」然後模糊見本握著拳頭過來,又跳起來說:咱們文明人,用不著這么粗魯吧!」,羅賓遜夫人在和本那一晚上的交談中,也可看出她的事故,基本上沒有一點套話,真正的惜言如金,直到談到女兒時才失去常態,這些情節是多麼的生活化,與我們的生活多麼接近,然後咱們可以再想想,遇到那種情況,我們會作何反應,當你想到說的中文時,是讓自己閱歷豐富了點,在轉到英文,就練了漢反英,甚至根據人物的思維反推的語言,再去對照。 3. 電影的句子和詞彙 而句型和詞彙方面,先將詞彙我把他們分為兩個大面,即書面中和口語中的,也可是fml和infml,而電影中多是口語上的,這其中有可分為場景專用詞和口語的慣用詞,在市面的書中場景詞和慣用詞通常和起來講,我覺得那些場景的專用詞靠記憶就可以攻破,而一些慣用詞需要靈活掌握的詞,這些也是經常在對話中卡殼的詞,電影中出現平率非常高的就是這些詞,我在畢業生中找了一些,如ever,or something,happen,deal等,應該將它們的用法和搭配掌握熟練。關鍵在講透。再說說句子,拿市面上一些教場景的教材來說,譬如一個場景,一個問候列了很多句子供你選,這方面有人是強調背大量的句子,我覺得要光是背實際上就是量的積累,其中應有質的突破,弄清句子的使用環境,然後比較它們,再自己造句,這方面去看看電影里各種人物對話,由於人物所處的背景和心情不同,句子和詞選取就更生活化。確實在英語學習中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大量更有好處,我認為同時重點突出,我認為能提高效率,節約時間,與其死背了百部電影,不如研究透一部電影的句詞。 4. 電影的語音 在學習語音上我覺得一直有個誤區,就是過於追求語音上的地道,我總認為語言的作用就是交流,語音是它的包裝,而且從學習的效率上來講,我覺得語音要來的慢些,而且它的標准很模糊,說別人語音好,其實有些是關乎本身的嗓音,有些人說中文的嗓音就很磁性,再說英文就更好聽,二我覺得語音的訓練要長時間,但是不必追求的太過了,如果沒有語言的簡潔和地道,光剩下漂亮的語音,又有什麼用呢?至於在語音過程中的繞口令等等都是不錯的方法,這方面標準的美國電影也是一個模版 ,就不再多說了。 5. 總結以上的順序實際上是我認為的電影學習和教學的順序,思維-句詞-語音。 先感受電影中對話的思維,實際上就是其情節的表現就是語感 ,我覺得容易在短時間掌握,僅限在這部電影中,然後有重點的記憶句詞,最後是長時間模仿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