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小學語文作文

小學語文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21 06:39:10

❶ 小學語文的作文怎麼

一件可笑的事
二年級
我的記憶中有很多可笑的事,但那些事我已經漸漸忘去,只有一件事使我記憶猶新,別急先聽我說。

一天中午,我正在寫作業。外面突然傳來一聲爽朗的笑聲 ,原來是是我的好朋友亮亮。他對我說:「咱們一起去玩劉 備大戰張飛吧」。我聽後急忙說:「好啊,快走吧」。我們多找了幾個人,就玩了起來。我是「劉備」她是關羽, 小夢當劉

備我站在「土堆上」心裡得意洋洋,沒想到小夢來了一個餓虎撲食,把我弄倒在地。我啊了一聲,原來這個土堆竟是糞堆

雖然這見事已經過了好幾年,但我還是記憶憂心,終身難忘。

夏天的傍晚
四年級

夏天的太陽像個大火球似的火辣辣地照射著大地,似乎要散發出全部的力量。它炙烤著大地,曬紅了行人的臉膛,曬得大樹不敢有絲毫擺動。如此熱的天,我們更是盼望太陽能早點下山。盼啊盼,盼得太陽不好意思了,慢慢退出天空。夏天的傍晚,我可喜歡啦!女孩子穿著漂亮的泳裝,神采飛揚。男孩子全身除了一條小褲衩,都裸露著,渾身光溜溜像條泥鰍。這時,小河成了我們的樂園。到了河邊,就一頭扎進去。有的打「狗刨」,有的「漂長江」,有的「蝶泳」,有的像泥鰍一樣在河裡穿梭來往。我最喜歡打水仗了,你潑我,我潑你。剎那時水花四濺,連抹把臉都顧不上。我們有時也會鬧不愉快,被水淋得透不過氣來,會哭,但一會兒便充滿了笑聲。河裡濺起朵朵雪白的浪花,小夥伴的歡聲笑語和擊水的嘩嘩聲交織在一起,就像一曲動聽的田園交響曲。每當這時,我快樂極了,迷人的小河,帶給我夏天最美的享受!

❷ 小學語文作文的寫作怎麼提高

小學語文的寫作,應該復在培制養與鍛煉"三物四力"上下工夫,即在描寫人物,景物,事物;提升積累力,觀察力,分析力,實作力上有建樹。刻意通過字詞句,段節篇,意謀善"三層九步功"的涵養,逐步打牢語文寫作的基礎。同時,要注意提升作文學習與寫作的素養,克服"五種情緒":充滿信心,克服畏難情緒;勤學苦練,克服急躁情緒;善於鑽研,克服應付情緒;虛心好學 ,克服自滿情緒;持之以恆,克服懈怠情緒。善於以興趣為先導,培養寫作的濃厚興趣,做到多看,多讀,多寫,多改,多練,一朝一夕,一招一勢,一點一滴,久久為功。如何提高表達能力呢?其實,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是一脈相承,異曲同工的。簡言之,寫作是口頭的書面表達,而口頭表達則是書面文字表達的口語化。當然在解決了口頭表達的內容後,還應學習一些表達技巧和掌握語言表達的要領。

❸ 如何學好小學語文作文

首先,要熱愛語文這門課程,多讀、多看、多寫,是學好語文的三大元素。
多看,要多看課外書籍,從而能學習別人的優點,同時豐富了自己的詞彙度,這樣在詞語接龍中就不會感到自己腦子里空盪盪的。
多讀,就是要多讀課文,對自己學習的知識加以鞏固,也能從課文中明白課文的中心,對掌握課文是非常有力的。
多寫,寫好字和寫好作文都是語文必不可少的。先說寫字,我們的字寫的好不好並不是天生的,是靠自己的認識逐步形成的,並由此產生感情,形成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練字的動機。否則,刻意練字勉強對付,寫出來的字肯定是筆力浮滑、結構鬆散、進步不快,這樣反過來又會影響寫字的興趣。俗話說字無百日工。練字跟意志、品質也有關系,做不到忙裡偷閑,持之以恆,練字也就變成一句空話了。還有注意坐姿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多讀、多看、 多寫都是為寫作能寫的更好。寫作文時不能一是感覺來了就開始寫,胡亂下筆,等你把想到的寫完後又不知道該寫什麼了,就亂寫一篇,草草完事。下筆時應該考慮該寫些什麼,再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用在應該用的地方,還有注意結尾的開頭是否互相呼應,寫作順序是否合理,不能這一段用時間順序寫,那一段用空間順序寫,這樣會感到不和諧。作文並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寫好的,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愛因斯坦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我們也要熱愛寫作,自己主動想寫好作文,這樣作文才會被寫好。
其實,我們學習語文是很快樂的,只有你熱愛語文,主動想把語文學好,這樣,我們學習語文就會很輕鬆了。

❹ 崔菊萍:如何上好小學語文作文課

第一招:勤收集並積累精彩美妙的字、詞、句和篇章,充實自己的寫作倉庫。收集積累材料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取自報刊書籍。可直接在報刊書籍上圈點畫出對自己有益的材料,可剪報,可摘錄,也可寫讀後感,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就如蜜蜂釀蜜一樣,首先採集到一定量的花粉。二是取自於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雙慧眼觀察世界,你就會發現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小到身邊的人和事;大到國內外發生的大事都可以成為我們收集積累的內容。為了取得更好的寫作效果,還需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親身體驗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然後讓這些酸甜苦辣自然地流於筆端,成為真實感人的文章。

第二招:加強練筆。練筆,往往是從寫日記開始。如果把日記本當成知心朋友,當成傾訴對象,把個人的喜怒哀樂淋漓盡致地輕訴於日記本中,日積月累,日記本越積越厚,不知不覺間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日記的篇幅變長了,文字表達變巧妙了,對生活的觀察力和適應力也增強了。養兵千日——寫日記,用兵一時——寫作文功到自然成!

第三招:不斷醞釀——構思,尋找突破口——靈感,然後下筆成文。收集積累的材料如一大堆乾柴,須有靈感的火花才能點燃;收集積累的材料如一大堆花粉,須經蜜蜂的醞釀才能成蜜;收集積累的材料也如一袋米,須經巧婦加工才能成為香噴噴的米飯。因此,醞釀——構思的過程就是對材料的整理取捨融合的過程,構思成熟自然會產生靈感——久積胸中之情迫切需要渲泄,不吐不快的瞬間沖動。有心者抓住這一閃而過的瞬間,下筆成文。

第四招:虛心求教,不斷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寫好作文後,自己不滿意,卻看不出何處有瑕瑜,這就須另請高明——讓旁人為你指點迷津。聽了贊揚的話,權且當作對自己的鼓勵;聽了批評的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經常這樣做,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然而,完全依賴別人修改自己的作文不是長久之計,自己學會修改作文才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第五招:滿懷信心地寫作文。許多學生反映:看了報刊書籍上的文章,認為它們高不可攀,就對作文失去了信心,認為自己這一輩子也寫不好作文了。我認為,這種思想是由於自卑心理和功利心理造成的。他們不知道發表一篇文章花了作者多少心血,花了編輯多少心血。假如自己寫作文花了那麼多心血,再經編輯潤色一番,也一定能達到發表的水平。另外,寫作文不是為了發表,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做到文通句順,結構嚴謹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我們不必拿那些發表的文章來衡量自己作文的好差,也不必因此影響自己的作文情緒。

第六招:整理收藏自己的日記、周記和作文。日記、周記和作文都是自己心血的結晶。若能把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日記、周記和作文分類裝訂成幾本「書」,這幾本「書」就是一部個人的奮斗史,就是一大筆人生財富,經常翻翻自己的習作,不斷吸取自己寫作的經驗教訓,寫出來的習作才能勝人一籌。

❺ 小學語文寫作文的幾點做法

別急,無論孩子是否喜歡閱讀,我們都有好辦法。只要您每天陪伴孩子15分鍾,從一句話開始,三個階段循序漸進,堅持一年,必成作文達人。當然,喜歡閱讀的孩子效果更明顯。作文培養的秘訣:無壓力,慢慢來寫作是語言的「輸出」,「輸出」的前提是有必要的「輸入」作為儲備。「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偷」,一語道破「輸入」對於寫作的重要。這並不是說只讀就夠了。實際上提高作文水平時,「輸入」、「輸出」都非常重要,也就是說,既要讀、背,也要寫。同時,作文是個慢功夫,方法再好,不能堅持也是枉然,所以,使孩子感覺無壓力願意做很重要。無壓力慢慢來的三段式訓練法第一階段,每天背一句。寫作能力培養的第一步就是背誦,但短時間過大的背誦要求容易使孩子產生畏難情緒,所以,堅持少量長期的背誦是作文進步的最好辦法。具體的做法是:要求孩子每天背一個好句子,優美的、生動的、有哲理的、幽默的,都行。切記,句子的選擇以孩子不太費力氣背下來為准,壓力不大的「輸入」才能讓孩子不畏懼、不反感,這是長期堅持的前提。而且,壓力不大的小背誦對記憶力提高和閱讀習慣培養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第二階段,每天背一句+寫一句。經過大約三個月的一句話背誦練習後,在要求孩子每天在背誦一個句子的基礎上,再寫一個句子,最好是一句話日記,寫寫今天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課間玩兒了什麼、課上發生了什麼等等。這樣做的好處是,既練習了寫作,又幫助孩子養成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第三階段,每天背一句+三分鍾快速寫作。一句話日記的寫作輕車熟路後,可以進入「每天背一句+三分鍾快速寫作」練習階段。如何孩子年紀小,可以從一分鍾快速寫作到兩分鍾快速寫作再到三分鍾快速寫作,總之,以無壓力為基本前提。寫作主題的選擇通常有兩個辦法:一是,可以跟孩子商量一個詞,圍繞這個詞隨意發揮,二是,寫寫一天中的某個事情或見聞。選好主題後,限時寫作,到三分鍾時提醒孩子,如果孩子還希望寫下去,那也不必立刻打斷。父母在指導孩子寫作時必知的三點一是,降低期望值,不要過多干涉內容,多發現孩子寫作中的閃光點加以鼓勵。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和保持孩子的寫作興趣,有興趣才能堅持,堅持才能見效;二是,寫完以後,一定要指導孩子認真修改,修改時,採用引導式的方法,切忌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寫。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引導式提問孩子拓寬思路,比如:寫花,可以問什麼顏色的?幾個花瓣?花瓣是什麼形狀的?花蕊什麼樣啊?花瓣兒有幾層啊?是盛開還是含苞待放啊?如果寫人,就問,鼻子眼睛嘴耳朵什麼樣?頭發什麼顏色?個子高嗎?笑起來什麼樣子?說話的時候什麼樣子?有什麼習慣動作沒?寫雨,就問,雨大嗎急嗎?打在樹葉上有聲音么?有風么?等等三是,不急於求成,有耐心等待孩子的進步。這種寫作培養方式,顯然不是立竿見影,但一旦開始見效,進步速度和效果都是驚人的那種,而且效果長久。所以,父母的耐心和恆心非常重要。 Tips: 1.可能有的家長問,這種練習從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其實,這種一天一句話的方法,從孩子會寫一、二百字開始不算早(不會的字用拼音代替),從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甚至是我們成年人開始也不算晚,關鍵是堅持; 2.閱讀說到最後是寫作能力提高的基礎,也是人一輩子最重要的基本能力,隨著咱們「一句話」法的見效,別忘了,找准時機,引導孩子的閱讀興趣。

❻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修改的幾點做法

學作文批改方法
淺談小學作文批改方法

隨著語文考試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據了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語文教育學家黃光碩先生說:「學生語文學得怎麼樣,作文可以作為衡量的重要尺度,學生語文能力過不過關,作文也是一個重要的標志。」可見,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師生頭疼的。對學生來說
——作文難寫;對老師來說——作文難批。葉聖陶先生說過:「凡是教師都修改過不計其數的作文本,他們得到一個統一的體會,都認為改作文是種徒勞無功的工作」。另一方面,這項徒勞無功的勞作,又是語文教師繁重的事務,一疊疊作文簿像一座座山,壓得教師「苦不堪言」。改變這一現狀一直是人們企求而未能得到的。長期以來,在此種情緒的影響下,作文成了夾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毫不相乾的第三者,一直阻礙了作文成績的提高。其實,筆者以為,師生不應把作文當成孤立的個體,而應把它作為連接師生關系的紐帶,促成師生交流的陣地,唯有實現「教師——作文——

學生」一體化,才能實現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很有必要一起來探究這個「頭痛」症的病因,對症下葯,我認為最可行有效的手段就是強化作文批改的藝術傳統的作文批改,不是「徒勞無功」,也只是「低效勞動」。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要對作文批改進行改革,必須徹底改變傳統觀念,改變教師因包批包改而擠掉其他教學工作的時間,造成時間少,課備不好,教師教不好,學生學不好,結果作文寫不好,老師批改的時間更加多的惡性循環,必須把語文教師從低效勞動中解放出來,必須改革作文批改方法,下面是我的幾點批改方法:

批改要尊重學生的原意,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講求實效。所以 「批」重在發現問題,是檢查、評定、作出判斷。教師的「批」是非常重要的,「批」裡面有許多學問。學生改得結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批」得是否准確。這就要求教師講究「批」的方法。

1、多就少改

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文,對他們的要求不能過高,要尊重小作者的原意,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則。批語一定要精當,務求有啟發性和導向性,三言兩語,切中肯綮,指點迷津,使學生有所知,更有所悟;改筆一定要惜墨如金,多就少改,決不能越俎代庖,按自己的喜好,用「高雅」的改筆來取代學生稚嫩的語言,硬去拔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樣每篇改動不多,學生打開作文本,所見的是萬綠叢中點點紅,他們就會對教師的批改、點撥情不自禁的賞析,從而受到熏陶啟迪,獲得深刻的教益。斯霞老師改學生作文的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斯霞老師教一年級的時候,一次有個學生寫了這樣兩句話:「今天,有一些法國的阿姨到我們學校來參觀。阿姨都是女的。」斯霞老師說:「按我們成年人來說,『阿姨都是女的』這句話應該刪去。但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他的一個新發現。他還要把這個意思告訴別人,這句話就是他要表達的意思。」

2、鼓勵為主

學習是一種認知過程,同時也是一種情感過程。當學生辛苦創寫的習作得到肯定時,他們就會產生愉快感與成功感。這種積極情感將促使他們快樂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而事實上,我們的教師在批改作文時,重批評、輕表揚的現象卻仍普遍存在。發現了問題給予批評,在教師看來似乎挺「客觀」,對學生而言卻是無情地鞭撻,他們可能因此而失去作文的興趣與信心。因此,我們要毫不吝惜地把真誠的贊美送給每一個學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進步,也要加以表揚肯定。當然,這也是並不是說對學生作文中暴露出的問題視而不見 , 而是從「建議」的角度出發,使學生看了 表 揚信心倍增,讀了批評也能受到激勵。 就如我班陳鵬 同學的作文從未超過百字,且語無倫次、書寫潦草。在作文《難忘的一件事》開頭,他卻寫下了這樣優美的語句:「往事多像夜空中可愛的小星星,讓我數也數不清,但那顆最亮最亮的,卻永遠記憶在這的心中……」盡管以下的文字仍讓人不敢恭維,盡管這句開頭可能是「借鑒」而來,我還是表揚了他,在眉批中表達了我的高興與期望。陳 鵬 同學大受鼓舞,作文的積極性顯著提高,作文也不斷進步。

3、 批出創新

創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紀人才必備的能力之一;創新教育是當今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批改亦要體現創新性。批語中應多一些啟發性語言,便於開啟學生的智慧,拓寬學生的思路。批改形式除了眉、尾批外,尚可靈活地運用「剪貼比較」(剪貼同一內容的作文片段讓學生自己比較)、「印花鼓勵」(在優秀處印上「真棒」、「咬文嚼字大王」之類的鼓勵性語詞或一些學生喜愛的小動物圖像)等。作文評價提倡「二次評價」,即教師根據學生作文水平作第一次評價,待學生修改後再作二次評價。這種評價方法樣能客觀地反映出學生作文的進步狀況。

4、三管齊下:幫助別人,提高自己

古人雲:
「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須頻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學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見,文章「入妙」須「頻改」,而只有習作

❼ 小學語文的作文該怎麼寫

小學語文作文知識:揭秘寫作十大技巧
1.寫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寫外貌?孩子的作文里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發,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 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寫上段文字的同學經蔣老師指導後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發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
2.寫說不出現「說」 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 張三說:「……」; 張三無可奈何地說:「……」; 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顯然,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通過一定的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讓他們學會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的地寫「某某說」。
3.寫想不出現「想」 遇到描寫心理活動時,這樣的句子已經被孩子們寫濫:「我腦子里跳出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另一個小人……」不用這個句子又該怎麼寫?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學生寫:「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我心想:天哪!這該怎麼辦呢?」 按照蔣老師「寫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個字如何?「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更簡潔精練?別忘了提醒孩子要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4.就是不用成語 作文為什麼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蔣老師此言一出震驚四座。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其實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語」寫作技巧中,蔣老師指出: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比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5.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過無數學生習作,蔣老師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請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 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6.環境裡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都要學習環境描寫。如有的孩子會寫:「早上天氣還挺好的,放學回家時,卻嘩嘩下起雨來。雨珠在下,淚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為我哭泣。」 孩子能用環境襯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揚。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寫環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點頭、小鳥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難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鳥、小花嗎?為什麼不能寫身邊更真實的東西呢?雲、霧、桌子,哪怕是電線桿都可以寫,這個技巧是提醒孩子不僅要讓人活在環境里,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里。
7.要動連著動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現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強求他們寫出一波三折的內容,那就讓他們學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就這是要動連著動——學會連續使用動詞,某學生寫一場乒乓球球賽:「他發了一個旋轉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句話把文章就給寫完了) 學會動詞技巧後將修改成:「只見他高高地將球拋起,眼睛死死盯著,球接觸球板的一瞬間,他手腕輕輕一抖,腳一跺,球高速旋轉著,向這邊飛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個動詞轉瞬變成六七個,文字即刻靈動豐富起來。
8.一秒鍾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鍾內發生的事。如關於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桿,新的校運會紀錄誕生了! 怎麼變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平時如何一次次練習等等;還可以加上細節來充實,起跳前如何與同學們進行眼神交流,成功後同學如何向他祝賀……家長可以找一些1秒鍾的素材讓孩子進行寫作練習,學會了這個技巧還怕考試寫不出四五百字嗎?
9.一段話里至少出現6個標點 很多孩子不會用標點,習作中常只有逗號句號逗號句號,甚至逗號都沒有,把老師讀到斷氣為止。針對這個現象,可以讓孩子進行「一段話至少出現6種標點」的技巧訓練。比如,。?!……:「」 這些標點你的作文中都有嗎?沒有的話請嘗試用起來。經過幾次訓練後,你會發現孩子的驚人變化:意味深長的句子會寫了、人物語言會加進去了,心理活動結合進去了,還會用反問句了,這些句子加進去後,文章當然生動起來。一位作家就曾用這種方法對自己作文寫不好的孩子進行訓練,收效明顯,進步很快。
10.字數三四五 這個技巧說白了就是學習寫短句。學了一段時間寫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寫長句,而長句寫不好就變成病句。事實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寫短句見長的,像沈從文、汪曾祺。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話的字數,建議把十幾個字幾十個字的長句改成只有三四五個字的短句,孩子們會發現這樣的作文有語感會舒服很多。 如某學生的原文:「高高的綠綠的草散發著誘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麼清楚,很挺拔的樣子。」經指導後改成:「草綠了,高了,散發著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樣子。」是不是很有節奏感?
孩子學習寫作一般要走過4個階段:1、寫作並不神秘;2、寫作需要技巧;3、寫作強調個性;4、寫作就是生活。一些孩子在大量讀寫中,在老師的幫助下會順利走到第三階段,甚至第四階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無法跨越第二階段。傳授的技巧就是針對這些部分孩子。家長完全可以在家裡運用以上技巧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而對於那些已經走到第三、第四階段的孩子,爸爸媽媽需要做的就是保證他們大量的閱讀,鼓勵他們。

熱點內容
晉商歷史 發布:2025-07-19 00:08:49 瀏覽:421
安大歷史考研 發布:2025-07-19 00:02:57 瀏覽:382
教師幫扶學生記錄 發布:2025-07-18 20:01:06 瀏覽:677
運動鞋哪些好 發布:2025-07-18 18:41:48 瀏覽:456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