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21 15:20:03

Ⅰ 幼兒園大班數學 兩個兩個一數 教案 著急著急,謝謝

教育目標 :

1、學習1—20按群計數,兩個兩個數;

2、建立數群概念。

教具組成 教師演示板一套,幼兒人手一套學具。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

教師和幼兒玩數單雙數的游戲,從1到10,再到20。

二、 活動組織:

1、請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兩個紅棋子,再插兩個黃棋子,兩個藍棋子,兩個綠棋子, 2個黑棋子,一共10個棋子。

2、教師提問:

一共插了幾種顏色的棋子?每種顏色共有幾個棋子?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棋子?

先讓幼兒按個數數,再按顏色數——2、4、6、8、10。

3、請幼兒照第一行的樣子插同樣的棋子,同時說出12個棋子,14個棋子,16個棋子,18個棋子,20個棋子。

4、請幼兒說說怎麼數速度快?為什麼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兩個兩個數的練習,讓幼兒藉助顏色的區別進一步感知雙數遞進的規律。

5、游戲「聽聲音拿棋子。」

教師拍一下手,請小朋友拿掉2個棋子,同時讓幼兒練習兩個兩個數,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三、 結束

收回插板。

四、 活動延伸

戶外體育活動的報數游戲,數字表的點數游戲。

Ⅱ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的加法(二)

目標:
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活動重難點 能進行以內的加法。
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准備:
加法板、紅藍定規尺、題卡 。
前經驗能進行10以內的加法。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
三、蒙氏數學工作內容—20以內的加法
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並將教具端放於桌上。
2、將紅藍定規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佔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尺7,排在藍色定規尺的後面(佔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於11。」並數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後,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進行練習,直至不願繼續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活動備註:
活動延伸:
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用游戲開始,調動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這節課的活動氣氛也很好,達到了本節課的目標。 反思:這節課在幼兒進行分組操作時,我沒能全面的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操作,下次教學時在這上面我會多關注反應較慢,及時給予他們指導。
小網路: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

Ⅲ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活動名稱:新年的形狀

活動前言:新年就快要到來了,幼兒園的小孩子們都在想著如何迎接新年的到來呢?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新年的形狀吧,看看小朋友們是用什麼樣的辦法還迎接新的一年吧,你喜歡以下的小活動嗎?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區的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2、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感受過年的歡樂。
3、了解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加深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准備:
1、紅色正方形紙長方形紙若干。
2、剪刀、水筆、蠟筆。
3、錄音機、磁帶。
4、課件一個。
5、自製的「龍、獅」兩條、紅包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放鞭炮的課件,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提問:漂亮的禮花和鞭炮聲使你們想到了什麼?(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進行講述)
幼兒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結婚我們去喝喜酒。
幼兒B:我家飯店開業也放了鞭炮。
幼兒C:國慶節的時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兒D:放鞭炮了,要過新年了。
(評析:幼兒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經驗,當看到五彩繽紛的禮花鞭炮時,滔滔不絕地講起自己的親身經歷,老師也給了幼兒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2、教師小結:對呀,在各種喜慶的場合我們都要放鞭炮。特別是過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二)、了解過年的習俗和由來。
1、教師提問: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我們還會干什麼呢?(引導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講到一種習俗就打開課件欣賞。)
幼兒A :過新年時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飯。
幼兒B:爸爸媽媽還會給我穿新衣服呢。
幼兒C:我的爺爺給我送了100元壓歲錢。

Ⅳ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它們一樣多嗎

目標: 能不受容器的大小、形狀、位置的變化影響,初步感受液體的守恆。 准備: 1.教具:量杯一隻。高腳粗細不同的的杯子兩只,玩具小熊,鴨子各一隻,水(有顏色,便於觀察) 2.學具:人手一套杯子,豆子若干。 過程: 1.通過操作,感知"一樣多"的概念。 (1)出示玩具小熊、小鴨。客人來了,我們請他們喝飲料吧。 (2)將水倒入量杯中,請幼兒觀察水的位置,並讓幼兒記住刻度。 (3)將水倒入幼兒面前矮而大的杯子。 (4)用量杯量相同的有色水倒入小鴨面前的小杯中。 (5)小熊有點不高興了,他說小鴨的飲料比他的多,你們認為是這樣的嗎? (6)鼓勵幼兒想辦法證明大小杯中的水是一樣多的。 (7)引導幼兒將大杯中的水倒回量杯中驗證,觀察水是一樣多的。 你怎麼知道水和剛才的一樣多?(水面到達相同的刻度)再將小杯中的水倒入量杯中,問:杯子倒空了沒有?水和剛才的一樣多嗎? 將小杯和大杯進行比較,請幼兒觀察:水是一樣多嗎? 為什麼? 2.請幼兒操作活動。 請幼兒將量杯中的豆子倒入不同的杯子中,並觀察其變化驗證豆子是否變多或變少。 3.小結:水和豆子沒有增多或減少,不論倒進什麼樣的杯中,都和剛才的一樣多。

Ⅳ 幼兒園大班數學比較多少教案

幼兒園比較多少的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鞏固幼兒運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兩組實物的多少。

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熟練地運用完整的語言描述物體的比較結果。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大膽表達,體驗數學活動的有趣。

活動准備:

1、活動場地布置成家的場景。

2、動物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一次性餐盤比幼兒人數少1、紙杯比幼兒人數多1,水果與幼兒一樣多。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有共同帶上小動物頭飾)今天小熊請客,它邀請我們小動物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高興嗎?

2、幼兒隨同「動物園」的樂曲邊表演邊入場。

二、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引導孩子學慣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1、(配班老師扮小熊)說:歡迎你們,請入座吧!哎!小兔寶寶你怎麼不坐呀?(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椅子多1,椅子比小動物少1)

2、(請小動物喝茶)小動物們幸苦了,一定很渴吧,我給你們倒茶,(另一老師帶領小動物)說:不用麻煩您,我們自己來吧!(小動物拿到茶杯倒說水)。小熊說:是不是哪小動物沒有水呀?怎麼還有一隻茶杯呢?(引導幼兒說出:茶杯比小動物多1,小朋友比茶杯少1)

3、(小熊端出水果)說:請吃水果!(讓幼兒說出:水果和小朋友一樣多)。

4、游戲——小動物找山洞。

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

① 復習鞏固游戲玩法。

② 幼兒合作游戲。(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山洞多(少),山洞比小動物少(多)。

三、天黑了小動物告別小熊回家去。

Ⅵ 幼兒園大班數學《填填看》教案

教材分析:
在日常活動中常聽到小班幼兒會隨口說出1、2、3、4、5……,但讓幼兒實際來數一數某個東西的時候,卻是口裡數的和實際東西數量不相符。3—4歲的幼兒已經進行點數、計數活動,形成了最初的數概念。我班幼兒現處於小班下學期,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和訓練,已經能夠按順序口頭數數,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根據幼兒計數能力發展的順序:按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按數取物,特設計此次數學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7的數,並能大聲的說出自己的操作過程。
2.體驗數學活動點數匹配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7的數。
活動准備:
1.課件《數數有多少》
2.操作材料:排序板、每個幼兒8朵花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手指變變變》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手指變變變》
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 兩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呀。 三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金孔雀呀。四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花貓呀。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老虎呀。我是一隻肚子非常非常餓的打老虎,想找一隻小動物吃……。
2.引導幼兒點數。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春天給我們大家帶來了許多的禮物,一起去看看吧。
(展示課件)
(1)出示幻燈片大公雞,有幾只大公雞。
(2)誰又來了,出示幻燈片兩只小雞。教師帶幼兒一起點數,並說出總數。
(3)這次是誰來了,來了幾只蝴蝶,請幼兒說出總數,並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
(4)春天還有美麗的花朵,來數一數,這有幾朵花?
(5)還有一件好吃的禮物呢?請幼兒點數。
3.認識排序板。
(出示排序板)
提問:(1)排序板上有什麼?
(2)應該從小紅旗開始點數。請小朋友們手拿著小紅旗進行點數。
4.幼兒練習點數。
每位幼兒先點數5以內的花朵,點數正確的幼兒老師獎勵一朵花,然後再進行點數,根據不同層次的幼兒,點數數量逐漸增加。幼兒點數
5.花兒朵朵
請幼兒把花貼到自己身上,同時會說1朵花、2朵花、3朵花……。貼好後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教會幼兒操作的方法。只有這樣,在老師和孩子共同努力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發展。在這節活動中,先通過孩子感興趣的「禮物」,讓孩子反復練習並掌握點數的方法,鍛煉手眼協調,並且點數正確的幼兒老師獎勵小花,這樣既有驗證的作用,又起到了進一步加大難度的目的,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根據幼兒發展水平的不同,設定不同的目標,充分考慮孩子的個體差異性。
二、
今天,孩子們在園上了一堂數學活動,名字叫《數數有多少》。小班的孩子對5以內的數字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手口一致地點數與說總數的能力還有所欠缺,所以設計了這堂活動。《數數有多少》的目標是:1.能收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 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目標中是要點數10以內,小班幼兒對於情景化的游戲,特別喜愛。

本次活動幼兒自己操作得不是太理想,在活動剛開始,教師請幼兒看數字拍手,小朋友們大都能拍對,只有少數幾個人在其他幼兒拍完後還繼續拍手,沒有數量的概念。當老師請小朋友們在紅、藍、黃船中尋找一樣多的船時,小朋友們都能找對,可讓孩子們自己找圖片中一樣多的物體塗色時,有的幼兒就找不對了,我覺得原因有兩個:

1.有的幼兒數概念不強,不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所以他會數錯,導致操作錯誤。

2.有的幼兒不會在同一格子中找一樣多的物體,常常跨格子尋找,也會導致結果錯誤。

結合以上兩點經驗,我覺得以後再次上數學課時,第一要加強幼兒數概念的訓練,多給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機會,或在數學角投放相應的材料讓幼兒練習;第二,在幼兒操作之前,教師一定要把操作要求講清楚,必要時還可以讓幼兒復述一遍,讓幼兒知道要做什麼,應怎樣去做,這樣幼兒操作的正確率才會高。

Ⅶ 求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越多越好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蜻蜓捉害蟲》 幼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黑白棋大賽》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5的加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學習9的組成》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紙盒》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鬥智旅行棋》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學習8的組成》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自然測量》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時鍾》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快樂數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買禮物》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學習7的加法》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復習單數和雙數》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7的組成》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2位數的下補加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玩具超市》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門牌號碼》(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熱點內容
歷史課評課 發布:2025-09-17 05:02:47 瀏覽:682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9-17 01:33:44 瀏覽:182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9-17 01:12:32 瀏覽:660
師德師風考核實施方案 發布:2025-09-16 22:50:26 瀏覽:234
對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6 22:05:57 瀏覽:986
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練習 發布:2025-09-16 21:14:15 瀏覽:472
英語碟 發布:2025-09-16 19:47:24 瀏覽:412
什麼開放 發布:2025-09-16 17:40:01 瀏覽:800
麵包的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9-16 16:23:11 瀏覽:778
課堂教學調查問卷 發布:2025-09-16 15:20:04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