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復習提綱
⑴ 初一下語文復習提綱
踱步ó 腦髓suǐ 訕shàn笑 佇立zhù 沮喪jǔ 默契qì 顰蹙pín cù
熾痛chì 婦孺rú 腳踝huái 華裔yì 污穢huì 重荷hè 羈絆jībàn
深邃suì 白皙xī 門檻kǎn 嗔視chēn 粲然càn 愜意qiè 叱吒chìzhà
呷嘴xiā 蠕動rú 晦暗huì 冗雜rǒng 戛然jiá 歸省xǐng 悲愴chuàng
遒勁qiú 羸弱léi 凜冽lǐn 吞噬shì 步履lǚ 貯藏zhù 庇蔭bìyìn
陰霾mái 相覷qù 狩獵shòu 眼瞅chǒu 亢奮kàng 魯莽mǎng 剽悍piāohàn
2、注意變色字的寫法。
疲憊 炯炯有神 姍姍來遲 瀝盡心血 肆無忌憚 廢寢忘食 鋒芒畢露
辜負 海市蜃樓 鄭重其事 不毛之地 聊以自慰 斬釘截鐵 婦孺皆知
3、注意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的錯誤。
⑴1947年,茅盾在新創辦的《小說月刊》任編委,並在《文匯報》上發表長篇小說鍛煉。
⑵「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⑶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你不以我們的祖國有著這樣的英雄而自豪嗎?
⑷商店裡賣的東西很多:文具、食品、五金……等,樣樣都有。
⑸「不能,」他十分堅決地說:「不能這樣做!」
錯誤改正為:⑴《鍛煉》 ⑵「一年之計在於春」, ⑶?? ⑷刪去冒號或「等」字。⑸「 ,」 ,「 !」
4、提示:
⑴注意修辭方法的使用,包括: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
⑵區別病句:缺少成分、語序不當、前後矛盾、搭配不當、詞義的種屬關系等。
⑶注意恰當的語言表述,符合語言環境、人物的身份。
二、文言文
(一)《狼》:節選自蒲松齡的代表作《聊齋志異》中的《狼三則》(第二則)。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清代小說家。「聊齋」是書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狼》是一篇寓言故事,揭示了:狼無論多麼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
1、解釋加點詞語。
(1)屠大窘
(2)綴行甚遠
(3)弛擔持刀
(4)一狼洞其中
(5)屠自後斷其股
(6)狼亦黠矣
⑺其一犬坐於前
⑻恐前後受其敵
⑼蓋以誘敵
⑽止有剩骨
⑾一狼得骨止
⑿狼不敢前
⒀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⒁意暇甚
⑴困窘,處境危急。⑵緊跟 ⑶放下 ⑷打洞 ⑸大腿 ⑹狡猾 ⑺像狗一樣
⑻攻擊 ⑼敵方 ⑽通「只」 ⑾停止 ⑿上前 ⒀企圖 ⒁神情
2、「其」在古漢語中常做代詞,本文指代的內容是根據每句話的意思所決定的。如:
A.兩狼 B.麥場 C.柴堆 D.屠戶 E.半身入垛的狼
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麼。
(1)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兩狼)
(2)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麥場)(麥場)
(3)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後狼)
(4)一狼洞其中,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柴堆)(屠戶)
3、對下列一段話內容理解有誤的是( )。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A.這段文字表現出屠戶急中生智。
B.這段文字告訴我們,狼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凶惡、狡猾。
C.這段文字使故事的情節發生了轉化。
D.這段文字描寫了屠戶的心理和行動。( B )
4、翻譯下列句子。
(1)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2)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
(3)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4)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⑴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⑵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⑶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⑷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5、對最後一節大意判斷正確的是( )。
A.狼是一種狡猾的動物,人們要時刻提防它們。
B.狼雖然很狡詐,但人類的勇敢智慧一定能戰勝它。
C.狼很狡詐,給人類增加了許多笑料。
D.屠戶不一會兒工夫就殺了兩只狼,可見狼並不狡猾。( B )
6、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
A.說對於狼那樣的壞人,可能做必要的讓步,如果他們得寸進尺,貪得無厭,那就必須把它們消滅掉。
B.說明狼是一種貪得無厭,狡猾殘忍的動物,我們必須堅決消滅它,否則它將危害人類。
C.說明對於狼那樣攔路打劫的壞蛋,不能給他們財物,只能把他們消滅掉。
D.說明對於像狼那樣的敵人,不應該有絲毫畏懼,而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從而戰勝他們。( D )
(二)《口技》節選自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體小說《虞初新志》。作者林嗣環,清代進士。課文記敘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一位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課文以「善」字總領全文,將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來突出口技藝人的技藝高超。
1、解釋加點詞語。
⑴會賓客大宴
⑵眾賓團坐
⑶意少舒
⑷兩股戰戰
⑸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⑹一撫尺而已
⑺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⑻不能名其一處也
⑼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⑽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⑾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
⑴適逢,正趕上,恰好。 舉行宴會 ⑵圍成一團 ⑶稍微 ⑷腿 ⑸只 聽見 ⑹罷了 ⑺稍微 漸漸 ⑻說出 ⑼腿 跑 ⑽在這時 ⑾餵奶 發出嗚嗚的聲音
2、古漢語中,往往在數詞的後面直接使用名詞,而省略了量詞。在下列括弧中填入適當的量詞。
①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撫尺而已
②俄而百千( )人大呼,百千( )兒哭,百千( )犬吠。
③雖人有百( )手,手有百( )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 )口,口有百( )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①張 只 把 塊 ②個 個只 ③只根 張 條
3、默寫課文第2、3、4節,尤其注意描寫賓客反應的語句。
4、下列表示時間的詞語中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既而兒醒,大啼 B.未幾,夫鼾聲起
C.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D.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C)
5、對下面一段話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A.這段文字寫的是火起時的場景。
B.「凡所應有,無所不有」寫出聲音的多。
C.這段文字表現了口技者高超的技藝。
D.口技者為了模仿出這么多聲音,使用了許多道具。(D)
(三)《山海經》,作者不詳,共18篇。《誇父逐日》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列子》相傳為戰國時列禦寇撰寫。課文反映了古人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⑴逐日:
⑵逐走:
⑶大澤:
⑷道渴而死:
⑸棄其杖:
⑹東游:
⑺問其故:
⑻去人近:
⑼一兒以日初出遠:
⑽探湯:
⑾不能決:
⑿孰為汝:
⒀多知乎:
⒁見兩小兒辯斗
⑴追趕 ⑵跑 ⑶湖 ⑷在半路上 ⑸遺棄 ⑹往東方 ⑺原因 ⑻距離 ⑼認為 ⑽熱水 ⑾決斷 ⑿誰 ⒀通「智」 ⒁爭論
2、默寫《誇父逐日》全文。
3、翻譯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⑵及其日中如探湯。
⑶孰為汝多知乎?
⑴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 ⑵到了正午熱得像把手伸向熱水裡。 ⑶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四)期中之前三篇文言復習
1、為下列句中的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A.言辭 B.推辭 C.告辭
②及魯肅過尋陽( )
A.到 B.經過 C.拜訪
③卿今當塗掌事( )
A.塗抹 B.通「途」 C.圖謀
①B ②A ③B
2、下列句中加點詞與例句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A.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B.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C.余聞之也久
D.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 A )
3、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撫州臨川人,後人稱他為臨川先生。
B.仲永由神童變成平庸人,責任在於他父親。
C.王安石和同時代的韓愈、蘇軾均被列人唐宋八大家行列。
D.列寧評價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C )
4、關於《傷仲永》一文寫作特色,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
A.本文運用了寓理於事的創作方法。
B.本文語言精練。如在寫別人對仲永的態度時僅用「異」「奇」這樣的詞就從正面點出了仲永的天資。
C.本文詳略得當,詳寫的是仲永才華極盛時期的情形,略寫的是仲永長大後的情形。
D.本文採用了對比的寫法,即仲永幼年的神奇天資與成人之後的平庸形成對比。( B )
5、背熟《木蘭詩》,填空:
萬里赴戎機,____________。朔氣傳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壯士十年歸。
當窗理雲鬢,____________。 雄兔腳撲朔,____________。
關山度若飛 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 對鏡帖花黃 雌兔眼迷離
三、現代文閱讀
⑴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重點寫什麼?
重點寫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長大、懂事的情感。
⑵課文《社戲》描寫作者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
⑶課文結尾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對這個結尾應該怎樣理解?
其實那夜的戲,並不好看;那夜的豆,吃起來也平常。文末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⑷《安塞腰鼓》主要想要表達什麼?
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
⑸課文的標題——「偉大的悲劇」是什麼意思?
斯科特探險隊員雖然都犧牲了,但他們為了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為了事業勇於獻身的英雄氣概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足以證明他們是全人類的英雄,同時永遠給我們以精神上的鼓舞。所以稱之為「偉大的悲劇」。
⑹一般人是給勝利者作傳,為什麼茨威格卻充滿激情地給失敗者斯科特作傳?
茨威格是一個偉大的作家,想到的是許多歷史事件背後給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他認為給斯科特作傳會給人們長久的思考。
⑺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認識自然,挑戰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後人以精神的鼓舞。
⑻課文《荒島餘生》(節選自《魯濱孫漂流記》)的末尾——希望世上的人都取得一個經驗教訓:在這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你能概括這段話蘊含的思想感情嗎?
一個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觀絕望,而要努力地看到積極的因素,去改變自己被動的局面。
⑼課文《珍珠鳥》中「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在全文有什麼作用?
這句話成了統領全篇的點睛之筆,閃耀著動人的思想光彩。不僅是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尊重對方的生存空間、思想空間,真正做到不以強凌弱、不以大欺小,這是建立信賴關系的前提條件,而有了信賴就會使世界多一抹溫柔的色彩。
⑽聯系《斑羚飛渡》上下文,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一段話有什麼含義。
a.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
因為每一隻獲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隻的斑羚身體為跳板完成飛渡的。是這些必死的斑羚組成了新生的橋,所以說是「用死亡做橋墩」。
b.它(鐮刀頭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燦爛中。
「燦爛」不光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徵鐮刀頭羊行為和精神的閃光。
四、古詩詞背誦(填空)
① 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代)
獨憐幽草澗邊生,______________。春潮帶雨晚來急,_____________。
②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唐代)
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_____________。
③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唐代)
蒼蒼竹林寺,______________。荷笠帶斜陽,________________。
④ 約客 趙師秀(宋代)
黃梅時節家家雨,______________。有約不來過夜半,_______________。
⑤ 論詩 趙翼
_______________,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
①上有黃鸝深樹鳴 野渡無人舟自橫 ②岐王宅里尋常見 落花時節又逢君 ③杳杳鍾聲晚 青山獨歸遠 ④青草池塘處處蛙 閑敲棋子落燈花 ⑤李杜詩篇萬口傳
各領風騷數百年
五、名著導讀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兩部是:《在人間》《我的大學》。
人物形象:
外祖父——吝嗇、貪婪、專橫、殘暴。
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
阿廖沙——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魯濱孫漂流記》簡要內容:出身於商人之家的魯濱孫,不甘於像父輩那樣平庸地過一輩子,一心嚮往著充滿冒險與挑戰的海外生活,私自離家出海航行,去實現遨遊世界的夢想,但每次都歷盡艱險。有一次,風暴將船隻打翻,魯濱孫一個人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在那裡度過了28年孤獨的時光。
魯濱孫的性格: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面對人生困境,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在西方,「魯濱孫」已經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
《昆蟲記》:法布爾的《昆蟲記》(又譯《昆蟲物語》或《昆蟲學札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文學經典,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
法布爾的《昆蟲記》除了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著作者對人類的思考。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
六、綜合性學習要點
1、戲曲大舞台(課本第147——150頁)
①中國戲曲的主要特點(角色與行當、「虛擬」、藝術手段和技術方法)
②幾個主要劇種:昆劇——中國戲曲之母、京劇——「東方歌劇」、黃梅戲——芬芳的泥土氣息。
③京劇的旦角流派:梅派(梅蘭芳)、程派(程硯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雲)④京劇臉譜的含義(略)
2、黃河,母親河
課本第74——75頁的關於黃河的著名詩句,共5段——要背下來。
3、我也追「星」
對名人——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求全責備。
4、馬的世界
復習有關馬的俗話和成語,了解有關馬的歷史故事。
5、探險的意義:能更好地開發地球資源,為社會發展進步作貢獻;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活動,更能證明生命的價值。
⑵ 七年級下冊語文復習提綱
七年級(下冊)語文復習提綱
一、詞彙積累(要求從音、形、意三個方面掌握)
攢 拗 巔 叟 哽 憚 踱 棹 撇 蘸
拽 泅 瞅 雛 鉸 抽 覷 鬣
確鑿 菜畦 桑葚 臃腫 腦髓 蟬蛻 驪歌 花圃 醜陋 訕笑
幽寂 延綿 狂瀾 屏障 哺育 懊悔 祈禱 逼狹 陰抑 熾痛
嗥鳴 斑斕 讕語 怪誕 亘古 默契 田壟 蚱蜢 污穢 宰割
籌劃 彷徨 仰慕 衰微 赫然 迭起 重荷 深邃 躊躇 巴望
鎖閉 歸省 行輩 攛掇 鳧水 飛濺 亢奮 晦暗 羈絆 驀然
冗雜 燒灼 幽暗 愜意 疏密 包羅 硃砂 清揚 咿啞 端凝
顰蹙 粲然 嗔視 無垠 癲狂 凜冽 吞噬 銷蝕 羸弱 告磬
斫痕 日規 抵禦 砭骨 履踐 崔巍 垂蔓 眼瞼 眸子 抽搐
溝壑 不羈 剽悍 窺伺 瘡痍 闊綽 觀瞻 妍麗 庇陰 遒勁
獷野 顎骨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來勢洶洶 荒草萋萋 亦復如是
可歌可泣 鮮為人知 當之無愧 鋒芒畢露 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 馬革裹屍 鍥而不舍 兀兀窮年 瀝盡心血
潛心貫注 心會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氣沖鬥牛 惹人注目 雜亂無章 不見天日 博學多識
一拍即合 尋歡作樂 忘乎所以 義憤填膺 大徹大悟
參差不齊 本色當行 離合悲歡 低回婉轉 叱吒風雲
渾身解數 高視闊步 盡態極妍 息息相通 毛骨悚然
怏怏不樂 憂心忡忡 疲憊不堪 凍餓之虞 知足安命
聊以自慰 斑斑駁駁 生意蔥蘢 相得益彰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有過之無不及
二、課文理解(將重點地方畫上橫線,便於鞏固):
1、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文章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種不同生活的描寫和感受,表現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束縛。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且介亭集》《二心集》等。
2、《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台灣作家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另一方面象徵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語帶雙關。小說以此為題,含而不露,哀而不傷。本文有兩條線索貫穿全文,一是關於爸爸愛花、對花兒的描寫貫穿始末,另一條線索就是畢業典禮,圍繞畢業典禮這一中心事件,作者採用插敘手法,表現爸爸對女兒的關懷。這兩條線索,前者是主線,後者是副線,後者起著烘托、映襯、推動的作用。
3、《丑小鴨》是一篇帶有自傳色彩的童話。作者安徒生,丹麥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話大師。他的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丑小鴨》等。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經歷為基礎,採用童話這一靈活的藝術形式,塑造了一隻「丑小鴨」的形象:一隻又大又丑的小鴨子,一出生就伴隨著別人的嘲弄和歧視,但是,在經歷過種種挫折和打擊之後,他終於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天鵝。從文中可以看出,丑小鴨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美的嚮往和不懈追求。他啟示人們: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文章以丑小鴨的遭遇和奮爭為線索,按時間順序展開故事。
4、《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勸說的口吻直抒胸臆,闡明了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之時要關於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這首詩以平等的娓娓的語氣寫來,語調親密和婉,熱誠坦率,詩句清新流暢,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普希金,是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他被認為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著名詩作有《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課文《假如……》是他在鄰居女兒的紀念冊上題下這首詩。
《未選擇的路》選自《中外哲理詩精選》,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了一個面臨選擇的人物。描繪了他選擇時的心態,告誡人們人生只能選擇一條路,而且沒有回頭路可走,因此應獨立思考,自主選擇。這首詩有著特別的意蘊,它是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於人生之路的思考。作者弗羅斯特,美國詩人,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因他處在傳統詩歌和現代詩歌交替的一個時期,也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著名詩集有《山間》《新罕布希爾》等。
5、《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文章以「傷」為題眼,意在表明對方仲永的「哀傷、嘆惜」之情。方仲永從5歲到20歲之間,他的才能每況愈下,告訴人們:後天的教育和努力學習是天才成長的關鍵因素。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
6、《黃河頌》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第二部《黃河頌》。《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而寫的組詩。在選文中,詩人以時代的歌手出現,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身著黃河唱出了頌歌。他歌頌黃河氣勢宏偉,源遠流長,並且要以它為榜樣,像它一樣偉大堅強。這首詩具有直白、豪邁的風格。
7、小說《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所作。作品寫的是法國阿爾薩斯地區被德國普魯士軍隊佔領以後,侵略者強迫當地學校改教德語的事件。文章以一個淘氣調皮的男孩小弗朗士作為主人公,並以他的視角來觀察、描寫韓麥爾先生這一形象,通過無知而稚氣的口吻以及心理變化,間接地寫出了阿爾薩斯地區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對侵略者無聲的抗議,表現出他們對祖國的深情。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作者是李大釗,他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而且是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課文圍繞著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之間的關系,以長江大河,旅途徵人作比,闡述了艱難的國運一定要有雄健的國民這一道理,鼓勵國民「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行曲調」,迎接崎嶇與險阻。這篇文章通篇使用比喻增強了說理的透闢性、情感的生動性和語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蘊、文字的含義同時豐富了起來。
9、《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漢文),遼寧昌圖人,現代作家。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從文章來看,標題的要點應在於「誓言」。這「誓言」是作者對著土地發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壯懷激烈地發誓:「我要回到她的身邊……為了她,我願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我的墳前。」因此,本文是「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
10、《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她的傳奇故事。以時間為序,採用比興的手法,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奔赴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鄉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巾幗英雄的形象。這首詩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譽為樂府民歌的 「雙璧」。
11、《鄧稼先》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是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作者採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運用「板塊」並列結構將看似形式散的內容組合在一起,表現一個主題: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鄧稼先,鄧稼先這類傑出人物又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之林。鄧稼先是我國研製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我國成功研製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兩彈』元勛」,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兩彈一星」指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以「說和做」總領全文,前半部分重點寫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後半部分重點與聞一多是「大勇的革命志士」,文章採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記敘了離一多先生說和做的事跡,表現了聞一多先生說做統一、表裡如一的高尚人格。本文的作者臧克家,著名詩人,以一篇《老馬》成名,第一本詩集《烙印》,並因《老馬》的流傳被譽為「農民詩人。」
13、《音樂巨人貝多芬》按照訪問的順序,以貝多芬對厄運的態度為中心,從外表逐步深入到貝多芬的內心世界,成功地表現了貝多芬的獨特氣質和堅強個性。本文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把貝多芬這要一個偉人還原為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著重表現他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園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本文的作者何為。
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以時間為序,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著重刻畫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徵。作者莫泊桑,法國作家,被稱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
15、《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由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點明學習對健全人格的作用。
16、《社戲》以「我」到趙庄看戲為線索,先略寫在平橋村的快樂生活,再詳寫到趙庄看戲的全過程,表現了農村人的善良,反映了「我」對自由快樂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
17、《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全文以「好一個安塞腰鼓」為線索,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三個階段展開描寫。不僅表現了安塞腰鼓這種民間藝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特點,而且反映了陝北人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徵。作者劉成章。
18、《竹影》的作者是現代畫家、散文家豐子愷。全文以「竹影」為線索,以幾個少年充滿童真童趣描描畫畫的游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說明藝術並非高不可攀,關鍵是要培養在生活中感受藝術的能力。
19、《觀舞記》由正題與副題組成。正題點明中心話題——觀舞,副題充滿感情,是對正題的具體化說明。文章先從一個觀賞者的角度寫自己對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總的印象,然後具體描寫他們的舞蹈,最後寫出觀感。文章運用比、排比等手法形象地表現了卡拉瑪姐妹精妙地舞蹈。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作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
20、《口技》作者林嗣環。本文以時間先後為序,先寫一家人由睡而醒,再寫一家人由醒復睡,接著寫一場大火災突然而至,再從賓客的神態、動作等方面烘托,從正面和側面表現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藝。文章選自《虞初新志》,這是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
21、《偉大的悲劇》作者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作方面。本文是一篇傳記,寫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筋疲力盡卻又滿懷希望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頭喪氣地踏上歸途,最後一個個悲壯地死去。課文頌揚的是一種人類勇於探險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
22、《荒島餘生》節選自《魯濱孫漂流記》,作者是英國作家笛福,課文所選部分主要寫了魯濱孫被陷荒島之初那種絕望而又盡力尋求希望的矛盾心情。從生存問題、物質問題和精神問題這三個方面表現了魯濱孫遇到的困難後意志極為堅強、生存信念十分執著,而且務實肯干,勤於創造的品質。
23、《登上地球之巔》作者為郭超人。選自《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全文以四名隊員克服重重困難攀登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的經過為線索,以時間先後為序,著意描寫登山隊員在登山中面臨的三大困難:寒冷、黑夜和缺氧。表現了這些困難在嚴峻的考驗面前堅強的意志和大無畏的精神。他們是靠意志、毅力、團結合作和犧牲精神來克服三大困難的。
24、《真正的英雄》是一篇聲情並茂的悼詞,演講者是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從感情脈絡來看,全文可以分為前後兩大部分,前部分主要抒發了悲痛心情,後半部分則主要表達化悲痛為力量。文章用「真正的」強調「英雄」,表達了對這次罹難者英雄行為的肯定。文章以此為題,是對七名宇航員偉大行為的贊頌。
25、《誇父逐日》選自《三海經》,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在這篇神話中,巨人誇父敢於與太陽競跑,最後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為桃林。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了誇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人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後來,人們常用「誇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有時也用「誇父逐日」來比喻不自量力,但這是從消極方面理解這個神話。《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舊說是周朝列禦寇作的,但不可靠。這篇短文寫兩個小孩兒對太陽在早上和中午時離地球上人的遠近有不同的看法,爭執不下,連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斷,以此說明人們懂得的東西總是有限的,知識無窮盡。既使是博學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這篇短文還反是映了古人為認識自然、探索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26、《珍珠鳥》是當代作家馮驥才的作品,文章通過寫我與珍珠鳥從相識、熟悉、親近,到相依相伴的關系變化過程,將自己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融注在對珍珠鳥的描寫之中。最後一句點明中心。
27、《斑羚飛渡》選自《和烏鴉做鄰居》,作者沈石溪。文章描寫的是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表現了斑羚在危難之中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
28、《華南虎》寫於「十年動亂」期間,作者牛漢,當代詩人。這首詩以參觀動物園的老虎的過程為順序,以寫實和猜測的筆法,寫了有著不屈的生命、執著靈魂的華南虎的形象。表現了華南虎維護尊嚴、嚮往自由、蔑視世俗、威武不屈、勇於抗爭的個性。
29、《馬》是一篇科學小品,作者是法國博物學家、作家布封,他曾用40年時間寫成36巨冊的《自然史》。本文用文學的筆調,採用對比的寫法,描繪了馬在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贊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使用」的馬的深刻同情。
30、《狼》選自《聊齋志異》,是清朝蒲松齡的代表作,「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本文以狼為主線,通過寫屠戶與狼相鬥的故事,著力表現狼的狡猾,最後一段議論點明主旨:狼無論多麼狡詐陰險,最終還是要初機智勇敢的人戰勝。
三、文言學習:
(一)、詞義(每個詞的意思都要理解):
1、實詞
未嘗 異焉 收族 自是 立就 稍稍 賓客其父 乞之 日扳 隸耕 環謁 不能稱
自為其名 泯然 通悟 彼其 奇之 賢於 父利 當戶 惟聞 何所憶 市鞍馬 戎機 策勛 百千強 出郭 扶將 帖花黃 火伴 當塗 見往事 即更 非復 見事 會賓客 廳事 施屏障 少頃 但聞 滿坐 囈語 既而 婦撫 一時 未幾 少舒 中間 曳屋 雖有百手 期內名其一處 奮袖 兩股 幾欲 逐走 入日 辯斗 去人
探湯 滄滄 綴行 如故 大窘 苫蔽 徑去 變詐 假寐
2、虛詞
父利其然(代詞,這樣)也 泯然(……的樣子)眾人矣(語氣詞)
養父母、收族為(作為)意 卒之(助詞,無意義)為(成為)眾人
傳一鄉秀才觀之(代詞,指詩) 問女何(什麼)所思
見往事耳聞(罷了) 蒙乃(於是,就)始就學
婦拍而(連詞,表並列,相當「又」)嗚之 此不為(是)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孰為(認為)汝多知乎 其(其中)一犬坐於前
投以(把,介詞)骨 蓋(原來)以(用)誘敵
意將隧入以(連詞,表目的,相當「來)攻其後也
(二)、翻譯:
1、 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譯:別人漸漸地請他父親去作客,有人花錢求仲永題詩。
2、 卒之為眾人。譯:最終他成為普通人,是因為他後天所受的教育沒有達到。
3、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譯:從此別人指定事物讓他作詩,他能夠馬上完成,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看的地方。
4、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譯:他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帶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
5、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譯: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一人平常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6、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譯: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著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7、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譯:與有志之士分別幾天,就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認識他。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譯:你現在手握重權處理大事了,不可不學習。
8、不能指其一端。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
9、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譯:在這時,賓客沒有不(被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的,(他們)揚起袖子,露出手臂,兩腿發抖,幾乎要搶先逃跑。
10、中間力拉崩倒之聲。譯:其中夾雜著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11、河、渭不足。譯:黃河和渭水的水不夠。
12、棄其杖,化為鄧林。譯:(最後)棄掉自己的手杖,化作一片桃林。
13、孰為汝多知乎?譯:誰說你見多識廣呢?
1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譯: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⑶ 初一語文半期復習提綱
http://www.5156e.com/index3.php?f_id2=966&key=人教版七年級下綜合練習
把這整個網站名字復制下來,填到上面的地址欄里,點「轉到」
這個網站里什麼都有,復習題很詳細,我花了一分鍾隨便填點什麼就注冊了,注冊之後裡面所有的東西都可以下載的
例如我剛剛下載的:
七年級語文文學常識復習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 》,作者 原名 ,我國偉大的 家、 家、 家。我們學過他的課文還有《 》、《 》(寫出兩篇)。
2、《爸爸的花兒落了》是 (籍)作家 ,節選自《 》。
3、《丑小鴨》中的丑小鴨處處受排擠,受嘲笑,受打擊,但他並沒有絕望,也沒有沉淪,而是始終不屈地奮斗,終於變成了一隻美麗、高貴的天鵝。作者是 (國家)的 ,此文也是作者的自我寫照,你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創作嗎?請你再寫出他的三部作品《 》、《 》、《 》。
4、《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 》,作者 國詩人 ,著名詩作有 、 、 等。《未選擇的路》選自《 》 ,作者是 國詩人 。
5、《傷仲永》選自《 》,作者是我國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他是「 」之一。(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曾鞏、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
6、《黃河頌》選自組詩《 》,這是一部大型 作品,由 作詞, 譜曲,由 個樂章組成。
7、《最後一課》的作者是 國作家 。我們在本冊學過的課文 《 》中也提到這位著名作家。
8、《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選自《 》 ,作者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 。
9、《土地的誓言》作者 原名 。寫於 事變十周年,本文題目的意思是 。
10、《木蘭詩》是我國 時北方的一首 民歌,選自 代 編的《 》。
11、《鄧稼先》的作者是 籍華裔1957年「 物理學獎」獲得者 。鄧稼先是我國的「 」元勛,被稱為美國的「原子彈之父」是 。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作者是我國著名詩人 。文中所記敘的聞一多先生還是我國現代著名的 和 。
13、《音樂巨人貝多芬》的作者是 ,選自 。貝多芬是 國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 》,《 》。
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被譽為「 巨匠」的 國作家 ,代表作有 、 等。
15、《孫權勸學》選自《 》,該書是 主持編纂的一部 體通史,記載了從 到 共1362年間的史事。作者 ,字 ,是 代的 家、 家。
16、《社戲》的作者 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短篇小說集《 》和《 》,散文集《朝花夕拾》等。《社戲》中的「社」原指 ,在紹興,「社」是一種 。
17、《安塞腰鼓》的作者 。www.YUWEN123.COM
18、《竹影》是我國現代著名的 、散文家 先生寫的一篇敘事散文。
19、《觀舞記》是我國現當代著名女作家 的作品, 原名 ,福建長樂人。我們讀過她的《 》《 》、《 》等作品。
20、《口技》選自《 》,該書是 代 編選的 小說。《口技》的作者是 代 。
21、《偉大的悲劇》作者是 (國家)的 。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 方面和 方面。
22、在西方,18世紀歐洲最傑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要讀 國小說家 寫的《 》。「 」已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課文《 》就選自於此書。
23、《登上地球之顛》選自《 》,作者 。
24、《真正的英雄》是美國總統 的一篇演講,為了悼念1986年1月28日,美國「 」號太空梭失事中犧牲的英雄們。
25、《誇父逐日》選自《 》,這是一篇神話,你還知道的神話傳說有 、 。
《兩小兒辯日》選自《 》,是涉及我國古代大思想家 的故事。
26、《珍珠鳥》是當代著名作家 寫的一篇人與動物之間愛的頌歌。
27、《斑羚飛渡》是我國當代最著名的動物小說家 動物小說中的精品。
28、《華南虎》是「七月詩派」重要成員 創作的具有濃厚象徵色彩的一首詩。
29、《馬》的作者 , 國 家、 家。他用40年的時間寫成36巨冊的《 》。
30、《狼》選自短篇小說集《 》,作者 ,字 ,別號 ,是 代人。「聊齋」是 名,「志」的意思是 ,「異」在標題中的意思是 ;這個書名的意思是 。
答案:
1. 朝花夕拾、魯迅、周樹人、文學、思想、革命、風箏、社戲
2.台灣、林海音、城南舊事
3.丹麥、安徒生、皇帝的新裝、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
4、普希金詩集,俄、普希金,《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中外哲理詩精選》 ,美、弗羅斯特。
5、《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6、黃河大合唱,合唱音樂,光未然,冼星海,八。
7、法、都德。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8、李大釗選集,李大釗。
9、端木蕻良、曹文漢、「九·一八」、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
10、南北朝、樂府、宋、郭茂倩、《樂府詩集》
11、美、諾貝爾、楊振寧。兩彈,奧本海墨。
12、藏克家、學者、民主戰士。
13、何為、中國現代散文選、德、田園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14、短篇小說、法、莫泊桑,《項鏈》、《羊脂球》等。
15、資治通鑒,司馬光、編年,戰國、五代。司馬光,君實,宋、政治、 史學。
16、魯迅、狂人日記,吶喊、彷徨、土地神或土地廟、區域名稱
17、劉成章
18、畫家、豐子愷。
19、冰心、 謝婉瑩,《 紙船》《寄小讀者》、《繁星·春水》等作品。
20、《虞初新志》、清、張潮、筆記、清、林嗣環,
21、奧地利、茨威格,傳記文學、小說創作、。
22、英國、笛福、《魯濱孫漂流記》、「魯濱孫」、《荒島餘生》。
23、《紅旗插上珠穆琅瑪峰》,郭超人。
24、里根、「挑戰者」。
25、《山海經》,愚公移山、嫦娥奔月等。《列子》、孔子。
26、馮驥才
27、沈石溪
28、牛漢
29、布封、法、博物學、作家、自然史。
30、《聊齋志異》,蒲松齡,留仙,柳泉居士、清。書房,記述,奇異的故事;在「聊齋」的書房裡記述奇異的故事。
*******七年級下文言基礎知識歸類
呂 萍
1、 通假字:
日扳仲永: 通「攀」,牽,引。
策勛十二轉 「策」通「冊」
出門看火伴 「火」通「伙」 對鏡帖花黃 「帖」通「貼」
為博士邪 「邪」 通「耶」
滿坐寂然:「坐」通「座」,座位,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賓客;全場靜悄悄的
「知」通「智」,孰為汝多知乎?
「止」通「只」,只有,止有剩骨。
2、 古今異義: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古義為「文采和道理」
今義「文科和理科」。
稍稍賓客其父:古義為「漸漸」 ;
今義「稍微」。
泯然眾人矣:古義為「常人」;
今義「多數人」。
王子曰:古義為「王安石自稱」
今義為「國王的長子」
從先人還家:古義「死去的父親」;
今義「古人」
不聞機杼聲 今義:用鼻子聞
古義:聽到
旦辭爺娘去 今義:從一地到另一地
古義:離開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但聞屏障中撫 但當涉獵
今義:表轉折的連詞但是
古義:只
雙兔傍地走: 今義:行走
古義:跑
見往事耳: 今義:過去的事情
古義:歷史
及魯肅過尋陽:今義:路過
古義: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今義:現在是一種學位
古義: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古義為聽
今義用鼻子嗅。
兩股戰戰:古義為大腿 ;
今為屁股。
兩股戰戰, 幾欲先走: 古義為跑 ;
今為步行。
雖人有百手:古義為即使,表假設連詞。;
今義雖然,標轉折連詞。
日中如探湯:古義熱水,;
今常用於食物煮後所得的汁水。
孰為汝多知乎: 古義為代詞「你」,?
今為姓氏。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古義為離,。
今為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3、詞類活用:
父異焉: 對……感到詫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邑人奇之: 對……(感到)奇怪,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賓客其父: 以賓客之禮相待,名詞的意動用法
父利其然: 認為……有利可圖,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願為市鞍馬: 買,名詞作動詞用
①孔子東游(東,名詞作狀語,到東方。) 孔子到東方游歷。
②而日中時遠也(遠,形容詞作動詞,離人遠的。) 正午時離人遠。
①其一犬坐於前(犬,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
②一屠晚歸(屠,動詞作名詞,指屠戶,一個屠戶傍晚回家。)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詞作動詞,「打洞」的意思。另一隻狼正在那裡打洞。)
④恐前後受其敵(敵,名詞做動詞,攻擊,脅迫的意思)
⑤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隧,名詞作動詞狀語,「鑽洞」的意思,企圖打穿柴草堆鑽過去…)
4、一詞多義:
忽啼求之:代詞,指書具 並自為其名:代詞,自己的 並自為其名:題上
借旁近與之 :代詞,指仲永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代詞,仲永的 卒之為眾人:成為
邑人奇之:代詞,指這件事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代詞,代詩的
或以錢幣乞之 :代詞,指仲永的詩 其受之天也:代詞,代他的
賢於材人遠矣:比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被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認清: 見往事耳: 了解
自以為大有所益:認為
蒙辭以軍中多務:用
①乳:a、動詞,餵奶,婦撫兒乳;b、名詞,乳頭,兒含乳啼。
②絕:a、副詞,極,以為妙絕; b、動詞,盡、消失, 群響畢(全,都)絕。
③妙:a、名詞,妙處,眾妙畢備;b、形容詞,好,好處 以為妙絕。
④指:a、名詞,指頭,手有百指;b、動詞,指出,指明,不能指其一端。
⑤作:a、擬聲詞,有鼠作作索索;b、開始,文中是發出聲音, …百千其作。
⑥間: a、動詞,夾雜,中間有力拉崩倒之聲;b、動詞,間斷,遂與外人見隔。
⑦是:介a、詞,這, 當是時;b、判斷動詞, 問今是何世。
①為:a、動詞,是,此不為遠者;b、作,化為鄧林;c、認為,孰為汝多知乎?
①耳:古文言文中出現在句尾時,通常解釋為「罷了」,只增笑耳。今為耳朵。
②股:古義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為屁股。
①止:a、只有,止有剩骨;b、停止,一狼得骨止。
②敵:a、動詞,敵對,文中是脅迫、攻擊,恐前後受其敵;b、名詞,敵人,蓋以誘敵。
③之:a、補充音節,無義,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代詞,指狼,又數刀弊之。
④意:a、神情、態度,意暇甚;b、動詞,企圖,打算,意將遂入以攻其後也。
⑤前:a、前面,其一犬坐於前;b、動詞,上前,狼不敢前。
⑥恐:a、擔心,恐前後受敵;b、恐怕,不治將恐深。
5、重要字詞
當戶織:對著 何所憶:思念 賞賜百千強:有餘 不用尚書郎:不願做 願馳千里足:希望
扶將:扶,持
①少頃:一會兒。 ②既而:不久,緊接著。 ③是時:…的時候。④未幾:不久。 ⑤一時:同時。 ⑥囈語:說夢話。 ⑦絮絮:連續不斷地說話。 ⑧中間〔jian〕:其中夾雜著。 ⑨意少舒:心情稍微放鬆了些;少,稍微;舒,伸展、鬆弛。 ⑩稍稍:漸漸。 ⑩傾側:翻倒傾斜。 ⑩齁:打鼾。
①顧:回頭看,文中指往旁邊看;顧野有麥場。 ②苫蔽:覆蓋、遮蔽。 ③少〔shao〕時:一會兒。 ④弛:放鬆,文中指卸下;弛擔持刀。 ⑤久之:過了一會兒。 ⑥暴:突然;屠暴起。 ⑦意暇甚:神情很悠閑。意,神情、態度;暇,空閑。
6、 文言文中的時間短語
表示突然發生:忽 忽然
表示同時發生:一時
表示相繼發生:既而
表示在特定的時間內發生:是時
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生:少頃 未幾 俄而 少時 久之
6、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京城中有個擅長口技藝術的人。)
②不能名其一處(名,名詞作動詞,說出;不能夠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
③會賓客大宴(宴,名詞作動詞,舉行宴會;會,適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擺宴席請客。)
①倒裝句:會賓客大宴。(應為「會大宴賓客」,賓語前置。)正碰上由家人大擺宴席請客。
②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應有盡有。文中形容聲音之雜。
③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在這時候,客人們沒有一個不驚慌變色離開座位,個個捋起袖子,露出胳膊,兩條腿直發抖,幾乎都想搶先逃走。
①倒裝句:孰為汝多知乎?(應「孰為汝知多乎」,謂語前置,起強調作用。) 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②省略句:未至,道渴而死。(「未至」前省略了「誇父」) 誇父還沒有趕到太湖,就在半路渴死了。
日中如探湯。(應「日中如於之探於湯」;省略介詞和賓語;) 正午時像(把手)伸(向 )熱水。
③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譯:誇父和太陽賽跑,他一直追趕到太陽落山的地方;這時,他口渴想要喝水;他就到黃河、渭水去喝;黃河與渭水的水都不夠誇父喝,於是,他又到北邊大湖去喝。 (逐走:競跑,賽跑)
④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去人)遠也。 (以:認為。 去:距離。) 譯: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離人們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就要距離人們遠一些。
⑤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譯:太陽剛出來的時候,人們感覺非常的清涼;到了中午,就好像<把手>伸<向>熱水一樣燙人;這難道不是因為近一點炎熱而遠一些清涼嗎
①倒裝句: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裝;「以」介詞,譯為「把」介詞結構後置。)
②省略句:a、投以骨(應「投<之>以骨」,之,代狼。) 把骨頭投向(狼)。
b、場主積薪其中(應積薪<於>其中,省略介詞「於」。) 場主在那裡堆積了柴草。
c、一狼洞其中(一狼洞<於>其中 ,省略介詞「於」。) 另一隻狼正在那裡打洞。
d、屠戶乃奔倚其下(屠戶乃奔倚<於>其下,省略介詞「於」。) 屠戶就跑過去背靠在柴草堆下面。
③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骨頭已經(扔)光了,而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④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的)前面。
⑤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屠戶)才明白前面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對方的。
⑷ 初中語文總復習提綱
2010初中語文總復習
總 復 習 目 錄
專題一: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歸類…………2
專題二:常見易讀錯的字……………………4
專題三:容易寫錯的成語……………………6
專題四:初中語文必須掌握的成語…………8
專題五:初中語文默寫………………………13
專題六:古詩名句分類集錦…………………22
專題七:初中重點文言文復習………………23
專題八:佳作創新及例文……………………42
專題九:精彩開頭和結尾……………………69
專題十:詩詞鑒賞口訣………………………77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
專題一: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歸類
【知識點儲備】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揚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設問、反問、反復、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二、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三、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四、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十五、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
十六、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七、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八、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作鋪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 (議論文、記敘文)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6、誇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四、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五、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主要有兩種題型)
A、「××」詞好在哪裡?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准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B、「××」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方式: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用了「××」詞,准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六、議論文論證方法作用分析
答題方式:運用了××論證方法,論證了……(論點),增強文章說服力。
七、小說環境的種類及作用?
(1)【自然環境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託人物的心情。
(2)【社會環境 】 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襯託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揭示文章主題。
八、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專題二:常見易讀錯的字
逮捕 bǔ
麻痹 bì
包庇 bì
瀕臨 bīn
哺育 bǔ
泊位 bó
傍晚 bàng
鄙視 bǐ
庇護 bì
奴婢 bìi
稱心 chèn
賠償 cháng
整飭 chì
覘視 chān
處分 chǔ
剎那 chà
熾熱 chì
粗糙 cāo
瞠目 chēng
嗔怒 chēn
重創 chāng
闡明 chǎn
顫動 chàn
鞭笞 chī
場院 cháng
巢居 cháo
抽搐 chù
伺候 cì
從容 cóng
憧憬 chōng
淙淙 cóng
不啻 chì
諂媚 chǎn
郴州 chēn
悼念 dào
提防 dī
咄咄 ō
玷污 diàn
締造 dì
真諦 dì
澹然 dàn
逮捕 dài
呆板 dāi
傣族 dǎi
導向 dǎo
堤壩 dī
踱步 ó
恫嚇 dòng
婀娜 ē
氛圍 fēn
漁父 fǔ
果脯 fǔ
藩籬 fān
沸騰 fèi
俘虜 fú fóu
訃告 fù pú
裝幀 zhēn
柵欄 zhà
箴言 zhēn
姊妹 zǐ
粗獷 guǎng
皈依 guī
聒噪 guō
瑰麗 guī
桎梏 gù
綿亘 gèn
勾當 gòu
劊子手 guì
百舸 gě
豁免 huò
恫嚇 hè
負荷 hè
教誨 huì
乾涸 hé
可汗 hán
巷道 hàng
徘徊 huái
踝骨 huái
浣沙 huàn
隔閡 hé
攻訐 jié
僭越 jiàn
雋永 juàn
痙攣 jìng
頸項 jǐng
俊俏 jùn
矩形 jǔ
發酵 jiào
龜裂 jūn
畸形 jī
狙擊 jū
戛然 jiá
殲滅 jiān
矜誇 jīn
粳米 jīng
棘手 jí
押解 jiè
離間 jiàn
供給 jǐ
角色 jué
通緝 jī
汲水 jí
嫉妒 jí
脊樑 jǐ
勤儉 jiǎn
校勘 jiào
齏粉 jī
馬廄 jiù
地窖 jiào
信箋 jiān
皎潔 jiǎo
蹤跡 jī
感喟 kuì
傀儡 kuǐ
囊括 kuò
廓落 kuò
鳥瞰 kàn
咯血 kǎ
恪守 kè
咱們 zán
確鑿 záo
姓召 zhào
靚女 liàng
乳酪 lào
稂莠 láng
踉蹌 liàng
山嵐 lán
罹難 lí
擂台 lèi
分娩 miǎn
綢繆 móu
模樣 mú
抹布 mā
脈脈 mò
消弭 mǐ
聯袂 mèi
憤懣 mèn
荒謬 miù
陰霾 mái
嫩芽 nèn
糯米 nuò
泥古 nì
羞赧 nǎn
怯懦 nuò
執拗 nìu
氣餒 něi
醞釀 niàng
拈輕 niān
按捺 nà
泥淖 nào
炮製 páo
糟粕 pò
血泊 pō
奇葩 pā
扁舟 piān
漂白 piǎo
媲美 pì
澎湃 pài
體胖 pán
胚胎 pēi
剖析 pōu
璞玉 pú
稽首 qǐ
慳吝 qiān
祛疑 qū
俏然 qiǎo
翹望 qiáo
肯綮 qǐng
引擎 qíng
天塹 qiàn
棲息 qī
期年 qī
蹊蹺 qī
企業 qǐ
侵略 qīn
瞿然 qú
齲齒 qǔ
遒勁 qiú
蜷曲 quán
綺麗 qǐ
戕害 qiāng
顫栗 zhàn
破綻 zhàn
中傷 zhòng
鹿茸 róng
熟稔 rěn
舐犢 shì
洗涮 shuàn
懾服 shè
狩獵 shòu
妊娠 shēn
禪讓 shàn
折耗 shé
恣睢 suī
淵藪 sǒus
莘莘 shēn
歃血 shà
追溯 sù
游說 shuì
嗾使 sǒu
吮血 shǔn
贍養 shàn
湍急 tuān
絛蟲 tāo
迢迢 tiáo
殄滅 tiǎn
字帖 tiè
鞭撻 tà
女媧 wā
斡旋 wò
垂涎 xián
噱頭 xué
混淆 xiáo
省親 xǐng
興奮 xīng
吁嘆 xū
轄制 xié
戲謔 xuè
徇私 xùn
閑暇 xiá
檄文 xí
酗酒 xù
乳臭 xiù
洞穴 xué
狡黠 xiá
纖維 xiān
霰雨 xiàn
咆哮 xiào
馴服 xùn
徇情 xùn
呷茶 xiā
怨艾 yì
笑靨 yè
贗品 yàn
殷紅 yān
夢魘 yǎn
造詣 yì
牆垣 yuán
搖曳 yè
啁啾 zhōu
貯存 zhù
拯救 zhěng
浸漬 zì
牛仔 zǎi
縝密 zhěn
驚蟄 zhé
砧板 zhēn
專題三:容易寫錯的成語
和藹(靄)可親、 唉(哀)聲嘆氣、黯(暗)然銷魂、 飛揚跋(拔)扈 、 甘拜(敗)下風、
略見一斑(般)、 班(搬)門弄斧、英雄輩(倍)出、 並行不悖(背)、 關懷備(倍)至、
大有裨(稗)益、 還璧(壁)歸趙、 白璧(壁)微瑕、 金碧(壁)輝煌、 鋒芒畢(必)露、 比比(彼)皆是、 奴顏婢(卑)膝、 蓬蓽(壁)增輝、 麻痹(庳)大意、 明(辯)辨是非、 針砭(貶)時弊、 按部(步)就班、 部(布)署已定、 相輔相成(承)、 一張一弛(馳)、 慘(殘)無人道、 竄(篡)改文件、 為虎作倀(帳)、 揚長(常)而去、 老生常(長)談、 誠(城)惶誠恐、 稱(趁)心如意、 良辰(晨)美景、 計日程(成)功、 瞠(嗔)目結舌、 故作矜持(恃)、 一籌(愁)莫展、 觥籌(疇)交錯、 憂心忡忡(重)、 充(沖)耳不聞、 相形見絀(拙)、 川(穿)流不息、 別出心裁(才)、 因材(才)施教、 義不容辭(詞)、 義正詞(辭)嚴、 含糊其辭(詞)、 閃爍其辭(詞)、 出類拔萃(粹)、 強詞(辭)奪理、 信口雌(詞)黃、 不知所措(錯)、 鞠躬盡瘁(粹) 、披星戴(帶)月、 感恩戴(載)德、 嚴懲不貸(待)、 以逸待(代)勞、 責無旁貸(代)、 殫(憚)精竭慮、 肆無忌憚(殫)、 虎視眈眈(耽)、 投機倒(搗)把、 循規蹈(韜)矩、 中流砥(抵)柱、 喋喋(諜)不休、玷(沾)污清白、 掉(調)以輕心、 瘦骨伶仃(丁)、 橫渡(度)長江、 歡度(渡)春節、 連篇累牘(櫝)、 一刀兩斷(段)、 墮(墜)落腐化、 咄咄(拙)逼人、 入不敷(付)出、
趨炎附(赴)勢、 一服(付)中葯、 牽強附(副)會、 一副(幅)手套、 感人肺腑(俯)、
廢(費)寢忘食、 三番(翻)五次、 翻(反)雲覆雨、 翻(番)然悔悟、 要言不煩(繁)、 半途而廢(費)、 奮(憤)發圖強、 發奮(憤)忘食、 安分(份)守紀、 恰如其分(份)、 阿諛逢(奉)迎、 破釜(斧)沉舟、 匪(誹)夷所思、 言簡意賅(該)、 亘(更)古未有、
鬼斧神工(功)、 異曲同工(功)、 事必躬(恭)親、 卑躬(恭)屈膝、 一鼓(股)作氣、 提心吊(掉)膽、 待價而沽(估)、 懸梁刺股(骨)、 蠱(盅)惑人心、 羽扇綸(倫)巾、 一仍舊貫(慣)、 行蹤詭(鬼)秘、 食不果(裹)腹、 陰謀詭(鬼)計、 短小精悍(干)、 貌合(和)神離、 隨聲附和(合)、 一丘之貉(鶴)、 曲高和(合)寡、 寬宏(洪)大量、 哄(轟)堂大笑、 侯(候)門似海、 精神渙(煥)散、 風雲變幻(換)、 慘絕人寰(環)、 煥(渙)然一新、 荒(謊)謬絕倫、 病入膏肓(盲)、 富麗堂皇(惶)、 張皇(慌)失措、 心灰(恢)意冷、 詼(恢)諧幽默、 融會(匯)貫通、 天網恢恢(詼)、 直言不諱(違)、 渾(混)身是膽、 插科打諢(渾) 、百廢具(俱)興、 疾(急)風勁草、 集(積)思廣益、 迫不及(急)待、 杯盤狼藉(籍)、 土地貧瘠(脊)、 故伎(技)重演、 黔驢技(計)窮、 無濟(計)於事、 痛心疾(擊)首、 豐功偉績(跡)、不假(加)思索、 矯(驕)揉造作、
緘(箴)口不言、 艱(堅)難困苦、 草菅(管)人命、 精兵簡(減)政、 唇槍舌劍(箭)、 截(絕)然不同、 口蜜腹劍(箭)、 開源節(截)流、 直截(接)了當、 弱不禁(經)風、 噤(禁)若寒蟬、 不脛(經)而走、 既往不咎(究)、 龍盤虎踞(據)、 據(居)為己有、 面面俱(具)到、 千鈞(均)一發、 不卑不亢(抗)、 豆蔻(寇)年華、 膾(燴)炙人口、 功虧一簣(潰)、 眾目睽睽(暌) 、色厲(勵)內荏、 史無前例(列)、 火中取栗(粟)、 一枕黃粱(梁)、 寥寥(廖)無幾、 書寫潦(了)草、 眼花繚(暸)亂、 萬古流(留)芳、 戮(戳)力同心、 高官厚祿(錄)、 金石可鏤(褸)、 語無倫(綸)次、 滿腹經綸(倫)、 脈絡(胳)分明、 鳳毛麟(鱗)角、 巧言令(厲)色、 心狠手辣(棘)、 陳詞濫(爛)調、 無恥讕(闌)言、 粗製濫(亂)造、 寧缺毋濫(爛)、 知書達理(禮)、 變本加厲(利)、
勵(歷)精圖治、 老驥伏櫪(瀝)、 再接再厲(勵)、 風聲鶴唳(戾)、 冠冕(勉)堂皇、 漫(滿)山遍野、 無理謾(漫)罵、 風靡(糜)一時、 彌(迷)天大謊、 冥(暝)思苦想、
死不瞑(暝)目、 綿(棉)里藏針、 墨(默)守成規、 漠(莫)不關心、 驀(募)然回首、 名列前茅(矛)、 牟(謀)取暴利、 助紂為虐(謔)、 俗不可耐(奈)、 無可奈(耐)何、
強弩(駑)之末、 嘔(漚)心瀝血、 堅如磐(盤)石、 如法炮(泡)制、 蓬(篷)蓽增輝、
通貨膨(澎)脹、 紕(批)漏百出、 虛無飄(縹)渺、 心懷叵(巨)測、 一抔(杯)黃土
東施效顰(頻)、 平(憑)心而論、 前仆(撲)後繼、 星羅棋(旗)布、修葺(茸)一新、
氣(器)宇軒昂、 恰(洽)如其分、 洽(恰)談業務、 喬(巧)裝打扮、 一竅(竊)不通、 煢煢(窮)孑立、 提綱挈(契)領、 沁(浸)人心脾、 山清(青)水秀、 頃(傾)刻之間、 罄(磐)竹難書、 屈(曲)指可數、 能屈(曲)能伸、 委曲(屈)求全、 怙惡不悛(俊)、
熙熙攘攘(嚷)、 防患未然(燃)、 當仁(人)不讓、 任(忍)勞任怨、 水乳交融(溶)
矯揉(糅)造作、 耳濡(儒)目染、 含辛茹(如)苦、 繁文縟(褥)節、 有恃(持)無恐、
挑撥是(事)非、 惹是(事)生非、 各行其是(事)、 首(手)屈一指、 授(受)予勛章、 戰略部署(暑)、 夙(宿)興夜寐、 毛骨悚(聳)然、 煞(刷)費苦心、 潸(潛)然淚下、
贍(瞻)養父母、 姍姍(跚)來遲、 禮尚(上)往來、 孤芳自賞(償)、 喜上眉梢(捎)、 談笑風生(聲)、 伸(聲)張正義、 盛(神)氣凌人、 捨生(身)取義、 名落孫(深)山、 視(誓)死如歸、 手不釋(失)卷、 人情世(事)故、 肆(肄)無忌憚、 曇(壇)花一現、 恬(括)不知恥、 花天(田)酒地、 出人頭(投)地、 蛻(退)化變質、 混為一談(團)、 唾(垂)手可得、 韜(滔)光養晦、 走投(途)無路、 名門望(旺)族、 文(聞)過飾非、 惟(唯)命是從、 枉(妄)費心機、 運籌帷幄(握)、 趨之若鶩(騖)、 貪贓(臟)枉法
黯然銷(消)魂、 九霄(宵)雲外、 通宵(霄)達旦、 獨辟蹊(溪)徑、 名聞遐(暇)邇、
目不暇(瑕)接、 白璧微瑕(暇)、 喧(宣)賓奪主、 氣喘吁吁(噓)、 栩栩(詡)如生、
一筆勾銷(消)、 銷(消)聲匿跡、 水泄(瀉)不通、 一瀉(瀉)千里、 休(修)養生息、 歡欣(心)鼓舞、 杳無音信(訊)、 以身殉(徇)職、 徇(殉)私舞弊、 循(緒)序漸進
意(義)氣用事、 巍然屹(仡)立、 偃(堰)旗息鼓、 察言(顏)觀色、 綠樹成蔭(陰)、
聲勢赫奕(弈)、 優(憂)柔寡斷、 怨天尤(憂)人、 過猶(尤)不及、 濫竽(芋)充數、 坐收漁(魚)利、 忠貞不渝(逾)、 世外桃源(園)、 無緣(原)無故、 斷壁殘垣(桓)、 緣(沿)木求魚、 鴉(啞)雀無聲、 杳(沓)無音信、 贊嘆不已(己)、 甘之如飴(怡)、
異(一)口同聲、 自怨自艾(弋)、 苦心孤詣(旨)、 貽(遺)笑大方、 倚(以)老賣老、 綠草如茵(蔭)、 蜂擁(涌)而上、 記憶猶(尤)新、 良莠(秀)不齊、 嶄(暫)露頭角、 戒驕戒躁(燥)、 口乾舌燥(躁)、 心浮氣躁(燥)、 讀書札(扎)記、 破綻(錠)百出、 通貨膨脹(漲)、 舉世震(振)驚、 振(震)聾發聵、 膾炙(灸)人口、 出奇制(致)勝、 專心致(至)志、 錯落有致(制)、 閑情逸致(志)、 淋漓盡致(至)、 因地制(治)宜、 莫衷(哀)一是、 捉襟見肘(紂)、 助紂(肘)為虐、 滿臉皺(縐)紋、 一勞永逸(易)、
濃妝(裝)艷抹、 招搖撞(闖)騙、 梳妝(裝)打扮、 橫沖直撞(闖)、 神聖庄(壯)嚴、 惴惴(揣)不安、 呱呱墜(墮)地、 真知灼(卓)見、 作(坐)壁上觀、 裝腔作(做)勢
⑸ 七年級下語文復習提綱
語文
一、 基礎知識。(35分)
1、 默寫填空(10分)
(1)微聞有鼠作作索索, , 。
(2) ,稍稍正坐。
(3)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 ,幾欲先走。
(4)未至, 。
(5)江山代有才人出, 。
2、 根據拼音填漢字。(4分)
歸xǐng 、 陰mái 、 毛骨sǒng 然、 léi 弱、
3、 關聯詞語填空。(2分)
________我是個作曲家,我 要用音符來傳達她們輕捷的舞步和細響的鈴聲。
4、 用你最漂亮的字寫一句有關於書的名言。(4分)
5、 選出對修辭判斷正確的一項( )(2分)
① 在所有的動物中間,馬是身材高大且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最優美的。
② 老斑羚哀咩一聲,像顆流星似的筆直墜落下去。
③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
A、反復 擬人 排比 B、對比 比喻 排比 C、對比 擬人 反復 D、反復 比喻 反復
6、 給下列一段話加上一段總結性的話。(2分)
廚師燒菜要講究火候,生病服葯要講究劑量,批評表揚要注意分寸。「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所以, 。
7、 下面一段話的含義是什麼(4分)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本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本段話的含義是: 。
8、 仿句。(4分)
沒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涼的戈壁,冷冷清清,沒有活力。
沒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9、 根據要求改錯。(3分)
近年來,我校初三同學為了迎接中考,在作最後的沖刺拼搏。據了解,大多數同學學習到晚上12點,這種精神是可貴的,而且效果卻不一定好。許多老師反應,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不少同學上課時精神不振。
(1)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個錯別字。 改為
(2)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個病句。(直接寫下正確的句子即可)
二、綜合性學習 寫作 口語交際能力:(6分)
在活動課上你一定學過《馬的世界》吧,那麼對於馬你又了解多少呢?
1、寫出兩個關於馬的成語或俗語(2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四大名著中兩匹名馬的名字及主要事跡(4分):
三、 文言文閱讀(15分)
(一)課內選文(9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 解釋加點詞語(1分)
雖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處也:
2、給下列加點兒的字注音(1分)
中間 曳屋許許 聲
3、選擇恰當的時間性詞語,按要求填在橫線上(4分)
(候選詞:少頃、既而、是時、一時、未幾、忽、俄而、忽然)
①表示在特定的某個時間內發生的 ②表示過了很短的時間就發生的
③表示兩事相繼發生的 ④表示同時發生的 ⑤表示發突然生的
4、本文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寫口技人的表演內容,屬於 描寫;而寫賓客們的表情動作,屬於 描寫。賓客們"幾欲先走"的情形,烘託了口技人的 。(3分)
(二)課外選文 (6分) 薛譚學謳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5、 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秦青弗止: ②響遏行雲:
6、 譯:譚乃高壓求反。(2分)
譯文:
7、 這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2分)
四、 現代文閱讀(34分)
(一)閱讀下面文章回答文後問題(19分)
三個月後,那一團愈發繁茂的綠蔓里邊,發出一種尖細又嬌嫩的鳴叫。我猜到,是它們,有了雛兒。我呢?決不掀開葉片往裡看,連添食加水也不睜大好奇的眼去驚動它們。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小腦袋從中間探出來。更小喲,雛兒!正是這個小傢伙!
它小,就能輕易地由疏格的籠子鑽出身。瞧,多麼像它的母親: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裡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跳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
我不管它。這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隻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書桌上。
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有一次,它居然跳進我的空茶杯里,隔著透明的玻璃瞅我。它不怕我突然把杯口捂住。是的,我不會。
白天,它這樣淘
⑹ 初一上冊,語文復習提綱。
七年級上語文期末復習
復習提要
1、 語言積累和運用。
2、 現代文閱讀。
3、 文言文、古詩詞閱讀。
4、 作文復習。
5、 專題訓練及總測試。
重點
1、 注意辨別字形、正字音、釋詞義,理解語句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2、 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和寫作特色,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學習文言文,生在朗讀、背誦。掌握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大意,學會翻譯文言文。
4、 學會審題,並結合學習生活實際,選取典型的材料進行作文,學會運用學過的詞語及寫作技巧。
難點:
1、 關鍵詞語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3、 理解詩歌的意境。
4、 作文的選材立意。
課時劃分:
1、 積累與運用(4課時)。A、拼音漢字、改正錯別字。B、古詩、名句的默寫。C、仿寫句子、廣告標語、綜合性學習。D、對對子、名著導讀。
2、 現代文閱讀(4課時)。A、課內閱讀(2課時)。B、課外閱讀(2課時)
3、 文言文閱讀(2課時)。
4、 作文(2課時)。
附:專題練習分工:積累與運用:張桂芬、鍾國珍,現代文閱讀(課內:王安華、黃卓苗,課外:鄭小堅、范遠填),文言文閱讀:方煥章,作文:王文捷
復習教案
第一課時
復習內容
1、 復習本冊學過的生字生詞,掌握音、形、義。
2、 熟練運用學過的生字詞。
復習過程
一、復習本冊學過的生字生詞,掌握音、形、義。
1、教師指導學生掌握關鍵詞語,讓學生讀、抄一遍,掌握正確的讀音和拼寫規則,特別注意平常容易讀錯的字音和多音多義字的讀音。
如:
A、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痴( )想 隱秘( )誘惑( )xuān( )騰 一shùn( )間 yùn( )含
B、請你找出並改正詞語中的錯別字.
驚荒失措 _____改為_____ 昂首鋌立_____改為_____
二、進行逐單元進行聽寫訓練。(一般分開在課前進行)
三、完成試卷練習。(課後鞏固為主)
第二課時
復習內容
1、 復習古詩、名句的默寫。
2、 學會初步賞析一些古詩或《論語》中的名句。
復習過程
一、學生復習要求背誦古詩和名篇。
1、 學生誦讀本冊要求背誦的古詩。
2、 教師指導學生熟記一些名句,會默寫。
3、 掌握重點,理解詩歌的主題思想,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二、默寫練習。(主要針對後進生,以激勵為主)
如:
A、商女不知亡國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泊秦淮》
,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
B、《觀滄海》中展現海島生機勃勃的詩句是: , 。
, 。
《次北固山下》一詩中道出新舊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三、課後試卷練習鞏固。
第三課時
復習內容
1、 仿寫句子。
2、 復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辨別和運用。
復習過程
一、明白仿寫的意義及方法。
1、仿句是按照題目已經給出的語句的形式,再另外寫出與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內容不能完全一樣。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單句或復句,都列入仿句。
2、仿句考查的知識點:
(1)、考查同學們對語法、修辭等知識的綜合運用,要求同學們根據不同的語境和要求,寫出與例句內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義上有密切關聯的句子。
例如:生活就是一塊五彩斑斕的調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道題目從句式上看是陳述句。在修辭上運用了比喻,同學們要注意比喻運用的得體,比喻的藝術貴在創新,要尋找新鮮、活潑的喻體,保持上下文的協調性。如:希望就是一顆永不隕落的恆星。希望就是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
(2)、考查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聯想、想像能力,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什麼樣的年齡最理想?什麼樣的心靈最明亮?什麼樣的人生最美好?什麼樣的青春最輝煌?鮮花說,我開放的年齡多嫵媚;月亮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陽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該題是問答式的仿寫,在回答上運用擬人的修辭,要求天下們針對性進行回答,有一定的開放度,但是在解題時,要注意結合回答對象的特點。如:我純潔的心靈多明亮;我奮斗的人生極美好;我燃燒的青春極輝煌。
(3)、是對同學們思想認識水平的檢測,包括道德素質,審美意識、審美情趣,乃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
例如: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這道題既是續寫又是仿寫,要求同學們對句子進行仔細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闡明的意義。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辭(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蘊含的思想內容(奉獻精神)。這就要藉助自己的感悟,寫出富有生活哲理、啟迪人們樹立正確人生觀的句子。
二、仿寫練習訓練。
如:
仿照例句,另寫一個句子。
例句:沒有泥石的聚積,就沒有高山的巍峨。
沒有 _____________的聚積,就沒有 。
2.仿寫下面劃線的句子。
芳草萋萋,楊柳依依,春景給人的是勃發的踴躍之情。
秋高氣爽,萬山紅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照句子,從「成功/失敗、得意/失意、順境/逆境」三組詞語中任選一組(也可自擬一組)仿寫句子。要求:1句式基本相同;2修辭手法基本相同;3語意通順。(2分)
例:朋友是什麼,朋友是快樂日子裡的一把吉它,盡情地為你彈奏生活的愉悅;
朋友是憂傷日子裡的一股春風,輕輕地為你拂去心中的愁雲。
仿:朋友是什麼,朋友是 。
朋友是 。
4.仿照例句,運用比喻,另寫一組句子。(可選擇新的本體和喻體,句意須前後關聯,字數不一定與原句相同。)(4分)
例: 一棵樹,
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
為春風升起綠帆。
三、練習卷鞏固。
第四課時
復習內容
1、 對對子。
2、 名著導讀。
復習過程
一、掌握對對子的方法,並能進行簡單的對對子。
1、 教師指導方法:字數與詞性的聯系,內容的關聯等。
2、 教師示例:
嘗天下美灑——讀世間好書(戲人間才子……)
3、 學生嘗試練習。
如:甲: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乙:______________,春香 。(蘭花、桂花、茶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夏香、秋香、冬香)
A:父恩重如山。B: 。
A:人比黃花瘦。B: 。
A:日出驚山鳥。B: 。
二、掌握名著導讀的知識點。
1、教師引導學生明白本冊三本名著的主要內容及相關知識點。
2、老師設計幾個關鍵性問題,讓學生去找答案。
3、問題的反饋。教師歸納答題的技巧。
如:
《愛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啟示
1、 作家、作品。
A、《愛的教育》原名《心》,是義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為9-13歲的孩子創作的一部小說。
B、採用日記體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故事主題:真摯的愛。
C、全書共100篇,分三部分:①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記。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③老師的九則故事。這三部分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為中心。
2、問題設計。
A、《愛的教育》一書中哪個故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麼?
B、讀了《愛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試舉例說明。
C、《愛的教育》的故事中,誰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為什麼?
《繁星》《春水》:母愛、童真、自然
1、 作家、作品。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B、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內容:①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②對大自然的崇拜。③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問題設計
A、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詩給你印象最深?並談談你有體會。(如《紙船》)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 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聞最廣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2、 了解其中一些經典作品的寓意。
3、 閱讀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認識故事提示的寓意。
4、 練習鞏固。
A、《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歡哪幾則故事?請說說理由。(最少兩則)
B、你能從《伊索寓言》中說出一則警示人們做好事也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的故事嗎?
第五、六課時
復習內容
1、 本冊書中的課內講讀課文。
2、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3、 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4、 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5、 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
復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1、 指導學生再次把握各講讀課文的文章脈絡,理清思路。
如《看雲識天氣》這一課
《看雲識天氣》是一篇介紹如何看雲識別天氣的方法的科普文。作者憑自己多年的觀察體驗,抓住「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這一特徵,先從總體上指出雲和天氣的關系,說明可以看雲識天氣;再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具體介紹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變化的關系、不同的雲上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系,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最後指出看雲識天氣的意義及閱讀本文使我們從中
⑺ 初一上期期中考語文復習提綱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中試題
成績:
一、選擇題(10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 )
A.摒棄(bìng) 靦腆(miǎn tiǎn) 淅瀝(xī lì) 躋身(jǐ)
B.裨益(bì) 瑕疵(xiá cī) 棲息(qī) 自詡(xǔ)
C.家眷(juàn) 粗糲(lì) 雕鏤(lòu) 迸濺(bèng)
D.怠慢(dài) 窘迫(jiǒng) 茅塞頓開(sè) 薈萃(cuì)
2.下列標點符號有錯誤的一項:( )
A.「你是我的榜樣。」有個人說,「我要練成你這樣就好了!」
B.你不記得他怎樣坐在窗內,詫異地望著你深入地下的糾纏的樹根嗎?
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D.入學之初那句頗為雄壯的誓言——「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在圖書館大樓的映襯下驟然顯得蒼白無力。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國慶六十華誕聯歡晚會成功的原因是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B.不闖紅燈,是衡量一個公民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
C.讀了這篇文章之後,對我的教育太大了。
D.這篇文章不僅語言流暢,而且對問題的分析也入木三分。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有人憑空想了許多念頭,絡繹不絕地說了許多空話,可是從來沒有認真做過一件事。
B.在學校的藝術節上,同學們別出心裁,自編自演了許多新穎、有趣的節目。
C.他一口氣讀完這篇文章,不禁拍案而起,大為折服。
D.李校長來到我們營地,和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共享天倫之樂。
5.給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
①比起事事都憑一己之力的項羽,劉邦更懂得用人之道。
②劉邦比起項羽幾乎沒什麼優勢。
③但他也有出眾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體恤臣下。
④相比力拔山河的項羽,劉邦既沒有武勇,又缺乏主張,對平天下的哲學又知之甚少。
⑤秦末,劉邦項羽相爭。
A.③②①④⑤ B.⑤③①②④ C.⑤②④③① D.③⑤①④②
二、能力訓練
6.下列詞語中共有4個錯別字,一一找出來打「×」,然後按順序訂正在方格里。(4分,要求書寫工整、規范、美觀)
念念有詞 伶俐 無動於忠 履歷 指手畫腳 談笑風聲 曲徑通幽 安祥
小心翼翼 徜徉 眼花瞭亂 熠熠生輝 刨根究底 糾葛 危言聳聽 廣袤
錯別字
訂 正
7.根據提示補寫名句或填寫原句。(10分)
(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則徐《林則徐書兩廣總督府對聯》)
(2) ,不知秋思落誰家。你一定還知道一些表達鄉情鄉愁的古詩句,請寫出連續的兩句。
, 。
(3) ,桑榆非晚。
(4)但願人長久, 。
(5)成功的花,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6)《次北固山下》描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時光流逝,蘊含自然哲理的詩句是: , 。
8.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1)詩中的第二句中,「驚」一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2分)
(2)詩的三、四兩句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生動傳神。試從修辭的角度進行賞析:(3分)
9.學校「推廣普通話活動周」即將到來,同學們都積極參與,請你幫忙完成以下任務。
(1)請你為這次活動設計一條富有感染力的宣傳語。(2分)
(2)就學校如何推廣普通話,請你向班主任提出一條富有創意的建議。(2分)
(3)有時候,老師上課也用方言,校報記者請你結合此現象談談對推廣普通話的看法,你說道:(3分)
10.名著閱讀與綜合實踐活動(7分)
語文老師要你到圖書館去借一本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
(1)你到了圖書館書庫,首先做什麼?(2分)
(2)《湯姆索亞歷險記》寫了有關湯姆和蓓姬的哪幾個故事?(至少寫兩個)(2分)
(3)讀完《湯姆索亞歷險記》,語文老師希望你用文字為湯姆「畫」一幅肖像畫,你是這樣「畫」的:(3分)
三、閱讀理解
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註:1.選擇《戰國策 魏策》。2.季梁:魏國的大臣。3.中道:半路,中途。4.衣焦不申:衣著憔悴,形容衣著不整。「焦」通「憔」。「申」通「伸」5.頭塵不去:頭上的塵土沒有去掉。6.大行:即太行山。亦解釋為「大路」。7.方:正。8.北面:向北,朝北。9.持:駕著。10.駕:馬車。11.舉欲信於天下:一舉一動都要取信於天下。12.廣地尊名:使地廣,使名尊。
1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6分)
(1)中道而反( )。 (2)而離王( )愈遠耳。
(3)而攻邯鄲,以廣( )地尊名。 (4)遽( )契其舟。
(5)先自度( )其足 (6)以叢草為林( )
12.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君之楚,將奚為北面?
(2)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13.季梁所講的故事,後人將其概括為一個成語:( )(2分)
季梁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勸魏王:(2分)
掌心化雪 丁立梅
①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②她丑得名副其實,膚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異,好像還沒發育好的類人猿,又像《西遊記》里被孫悟空打死的那個鯰魚怪。爸爸媽媽都不喜歡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給她漂亮的妹妹。她從來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③在學校,醜女孩更是倍受歧視,坐在最後面,守著孤獨的世界。有一回,班裡最靚的女生和她在狹窄的走廊遇上,一臉鄙夷,小心翼翼地挨著牆走,生怕被她碰著,哪怕是衣角。醜女孩滿懷憤懣,又無處訴說,回家躺在黑暗裡咬牙切齒,醞釀復仇——她要買瓶硫酸,送給同班的靚女;甚至妹妹也要"變丑",逼著父母學會一視同仁。
④不是沒有猶豫。她一直善良,碰見走失的貓狗都會照顧。於是,她蒙著紗巾,遮蓋住醜陋的面孔,去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師。哪怕對方有丁點厭惡,都足以把她推下懸崖。
⑤老師眼神明凈,聲音柔和,鼓勵她解下紗巾。她躊躇地照做了。老師微笑著起身,走過來,輕輕擁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溫暖的懷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氣,讓她莫名落淚。從此,醜女孩一改陰郁仇視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終被父母、同學接受。
⑥只需一個擁抱,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個小時,一天、一個月,乃至一生。
⑦平凡如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愛,相互鼓舞慰藉。
⑧記得有一次,我去醫院看眼睛,被點了葯水之後,剛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聲擾攘,腳步雜亂,我卻戰戰兢兢不敢舉步,恍惚只覺面前橫亘萬丈深淵。幸好有隻手伸過來,輕輕把我送到長椅上坐定。這只陌生的手讓我漸漸安心,心情坦然。
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資少得可憐,從不肯亂花一分錢,但是身上總是帶著硬幣,施與沿途乞討的老人。有一天,我們結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風中雙手抱膝,腦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顫抖,馬上掏出零錢,又拉著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買了幾個熱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這一切都很自然,並不驕矜自喜,反而覺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夠,無法蓋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⑩這個世界流行的是強者和超人,渺小如螻蟻、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帶他們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裡掙扎的人,請不要背過身去,伸出一隻手,就能給對方一個春天,讓一顆心慢慢復甦。即使對方並不知道你是誰,也會一直記得你掌心的溫度。
⑾不以善小而不為——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輕輕的鼓勵,都足以變成一個人心中的蜂飛蝶舞、水綠山藍。因為現實如此冰冷堅硬,人心更要柔軟,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瑩。
14.作者在文中記敘了三則小故事,請分別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3分)
15.結合上下文,發揮想像寫一段話,模擬文中那位心理老師的口吻開導醜女孩。(3分)
心理老師對女孩說:
16.第⑨段中「我」的先生當時為什麼「並不驕矜自喜,反而覺得羞愧」?(3分)
17.讀完全文,談談你對題目「掌心化雪」的含義的理解。(3分)
18.仿照下面例句,結合文中醜女的遭遇,以「不以惡小而為之」開頭,寫一句話。(3分)
例句:不以善小而不為——--個溫暖的眼神,一句輕輕的鼓勵,都足以變成一個人心中的蜂飛蝶舞,水綠山藍。
不以惡小而為之──
19.本文有不少精彩語言值得品味,請摘錄一處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並作簡要的點評。(3分)
摘錄:(1分)
賞析:(2分)
老海棠樹 史鐵生
①如果能有一塊空地,不論窗前屋後,我想種兩棵樹:一棵合歡,紀念母親;一棵海棠,紀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樹,在我的記憶里不能分開,因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樹的影子里張望。
③老海棠樹近房高的地方,有兩條粗壯的枝丫,彎曲如一把躺椅。兒時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兒玩。奶奶在樹下喊:「下來吧,你就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頭?」是的,我在那兒看小人書、射彈弓,甚至寫作業。「飯也在上頭吃嗎?」她又問。對,在上頭吃。奶奶把盛好的飯菜舉過頭頂,(A)我兩腿攀緊樹丫,一個海底撈月把碗筷接上來。「覺呢,也在上頭睡?」沒錯,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樹下,望著我。她必是羨慕,猜我在上頭都能看見什麼。
④春天,老海棠樹搖動滿樹繁花,搖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樹下糊紙袋,不時地沖我嘮叨:「就不說下來幫幫我?你那小手兒糊得多快!」我在樹上胡亂地唱歌。奶奶又說:「我求過你嗎?這回活兒緊!」我說:「有我爸媽養著您,您幹嘛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聲,直起腰,喘口氣。
⑤夏天,老海棠樹枝繁葉茂,奶奶坐在樹下的濃蔭里,又不知從哪兒找來了補花的活兒,戴著老花鏡,一針一線地縫。天色暗下來時她沖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沒見我忙不過來嗎?」我跳下樹,洗菜,胡亂一洗了事。奶奶生氣了:「你上學也這么糊弄?」奶奶把手裡的活兒推開,一邊重新洗菜一邊說:"我就一輩子得給你們做飯?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聲。奶奶洗好菜重新撿起針線,或者從老花鏡上緣抬起目光,或者又會有一陣子愣愣地張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樹照舊落葉紛紛。天還沒亮時,奶奶就起來主動去掃院子,「唰啦-唰啦—」鄰居都還在夢中。那時她已經腰彎背駝,我大些了,聽到聲音趕緊跑出去說:「您歇著吧,我來,保證用不了三分鍾。」可這回奶奶不要我幫:「咳,你呀!還不懂嗎?我得勞動。」我說:「可誰能看見?」奶奶說:「不能那樣,看不看得見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覺。」她掃完院子又去掃街了。
⑦我這才明白,曾經她為什麼執意要糊紙袋、補花,不讓自己閑著。她不是為掙錢,她為的是勞動。什麼時候她才能像爸和媽那樣,有一份工作呢?大概這就是她的張望吧。不過,這張望或許還要更遠大些--她說過:「得跟上時代。」
⑧所以在我的記憶里,幾乎每一個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燈下學習。窗外,風中,老海棠樹枯乾的枝條敲打著屋檐,摩擦著窗欞。一次,奶奶舉著一張報紙小心地湊到我跟前:「這一段,你說說,到底是什麼意思?」我不耐煩地說:「您學那玩意兒有用嗎?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語,只低頭盯著那張報紙,半天目光都不移動。我的心一下子收緊,但知已無法彌補。「奶奶。」「奶奶!」「奶奶—」「(B)她終於抬起頭,眼裡竟全是慚愧,毫無對我的責備。
⑨但在我的記憶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離開那張報紙,離開燈光,離開我,在窗上老海棠樹的影子那兒停留一下,繼續離開,離開一切聲響,飄進黑夜,飄向無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夢里,我的祈禱中,老海棠樹也隨之轟然飄去,跟隨著奶奶,陪伴著她;奶奶坐在滿樹的繁花中,滿地的濃蔭里,張望復張望,或不斷地要我給她說說這一段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20.本文詞語運用很有特色,請對文中A、B兩處加點詞加以評析。(2分)
(A)我兩腿攀緊樹丫,一個海底撈月把碗筷接上來。
(B)她終於抬起頭,眼裡竟全是慚愧,毫無對我的責備。
21.請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4分)
22.閱讀⑦、⑧兩段,說說「奶奶」為什麼「不讓自己閑著」,而且「幾乎每一個冬天的晚上都在燈下學習」。(3分)
23.文章多處前後呼應,結構嚴謹。仿照示例,再舉一處。(2分)
示例:前文:有我爸媽養著您,您幹嘛這么累啊?
後文:她不是為掙錢,她為的是勞動。
前文: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樹的影子里張望。
後文:
24.「我」的過錯鑄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還有機會彌補,你覺得「我」會怎樣做?(50字以內)(4分)
四、作文(60分)
我們一出生,就被濃濃的真情包圍著。這些真情,無不讓生命充滿感動與絢麗。生病時,父母的關愛讓我們感動萬分,這是親情;遇到困難時,朋友的幫助讓我們熱淚盈眶,這是友情;甚至一個陌生人,在你不小心被絆倒的時候輕輕拉你一把,都能讓你難忘那隻手曾經傳過來的溫暖。是的,每一個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也正是這些人間真情,讓我們都能快樂地成長。在你的成長歷程中,曾經遇到過、看到過讓你感動萬分的事嗎?把最使你感動的真情故事用你巧妙的語言寫下來吧,讓我們一起分享那份感動。
請以「感悟真情」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2)題目自擬
(3)不少於600字;
(4)要有自己的真切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
七年級語文期中試卷答案 1、A 2、C 3、D 4、B 5、C 6、衷 生 詳 繚 7略 8、(1)用「驚」一詞表現了詩人終於見到春色的驚訝、欣喜之情。(2)用白雪盼春的擬人手法,表現了詩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動而傳神;把白雪比喻成飛花,把初春的冷落寫成了仲春的熱鬧,富有情趣。)9、示例:(1)普通話是我們溝通的橋梁(2)多利用廣播、電視的影響;多開展競賽活動。(3)課內不宜使用方言教學,否則不利於推廣普通話。10、(1)檢索名家名著 (2)湯姆被迫和蓓姬同桌;湯姆為蓓姬承擔撕書的責任;代蓓姬受罰 (3)結合湯姆的性格特點進行「繪畫」。11、通「返」 立即,匆忙 成就王業 量長短 12你要到楚國去,為什麼還朝北走呢?夏天蚊群的飛鳴聲像雷聲一樣,我把它們比做鶴群在空中飛舞。13南轅北轍 勸魏王放棄南轅北轍式的武力征服,以德服天下。14.(1)心理老師給醜女孩溫暖的擁抱,從此改變了她的人生。(2)「我」在醫院滴眼葯水暫時失明時得到了熱心人的攙扶。(3)「我」的先生真誠地施與路邊乞討的老人。15.提示:可以就「外表美和心靈美」的道理來說服開導,要求:說理充分,有說服力,語言流暢16.因為他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覺得幫助可憐的乞討老人是不理順應當的,所以他「並不驕矜自喜」;因為他覺得自己能力有限,無法給予更多更好的幫助,所以「覺得羞愧」。17.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溫暖的手,用火熱的心幫助別人走出困境,融化冰冷的現實。(意思正確即可)18.一個鄙夷的眼神,一種歧視的態度,都足以變成一個人心中的風狂雨驟、天昏地暗。19.示例:摘錄:「假如你碰到黑暗裡掙扎的人,請不要背過身去,伸出一隻手,就能給對方一個春天,讓一顆心慢慢復甦。」點評:呼喚人們給身處困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用溫暖的心融化冰冷的現實。「春天」形象生動地表現出愛的力量的巨大,又巧妙地與下文的「足以變成一個人心中的蜂飛蝶舞、水綠山藍」相照應。20.A、海底撈月:生動體現了"我"敏捷的動作和頑皮淘氣的個性。或:B、終於:足見奶奶低頭不語時間之久,體現了奶奶此刻非常慚愧、沮喪、失落的心理。(言之有理即可)21.春:糊紙袋夏:補花、洗菜秋:掃院子、掃大街冬:在燈下學習22.①她不是為掙錢,她為的是勞動。②她想學點文化,跟上時代,擁有工作。23.什麼時候才能像爸和媽那樣,有一份工作呢?大概這就是她的張望吧。(或其他含有"張望"的句子)24.示例:我會為奶奶倒杯水,然後誠懇地向她表示歉意,跟她說"活到老學到老"是一種精神,她的執著追求是給予我的一筆寶貴財富。(4分,合乎情理2分,語言表達2分)
⑻ 初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復習提綱啊!!!
踱步ó 腦髓suǐ 訕shàn笑 佇立zhù 沮喪jǔ 默契qì 顰蹙pín cù
熾痛chì 婦孺rú 腳踝huái 華裔yì 污穢huì 重荷hè 羈絆jībàn
深邃suì 白皙xī 門檻kǎn 嗔視chēn 粲然càn 愜意qiè 叱吒chìzhà
呷嘴xiā 蠕動rú 晦暗huì 冗雜rǒng 戛然jiá 歸省xǐng 悲愴chuàng
遒勁qiú 羸弱léi 凜冽lǐn 吞噬shì 步履lǚ 貯藏zhù 庇蔭bìyìn
陰霾mái 相覷qù 狩獵shòu 眼瞅chǒu 亢奮kàng 魯莽mǎng 剽悍piāohàn
2、注意變色字的寫法。
疲憊 炯炯有神 姍姍來遲 瀝盡心血 肆無忌憚 廢寢忘食 鋒芒畢露
辜負 海市蜃樓 鄭重其事 不毛之地 聊以自慰 斬釘截鐵 婦孺皆知
3、注意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的錯誤。
⑴1947年,茅盾在新創辦的《小說月刊》任編委,並在《文匯報》上發表長篇小說鍛煉。
⑵「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⑶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你不以我們的祖國有著這樣的英雄而自豪嗎?
⑷商店裡賣的東西很多:文具、食品、五金……等,樣樣都有。
⑸「不能,」他十分堅決地說:「不能這樣做!」
錯誤改正為:⑴《鍛煉》 ⑵「一年之計在於春」, ⑶?? ⑷刪去冒號或「等」字。⑸「 ,」 ,「 !」
4、提示:
⑴注意修辭方法的使用,包括: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
⑵區別病句:缺少成分、語序不當、前後矛盾、搭配不當、詞義的種屬關系等。
⑶注意恰當的語言表述,符合語言環境、人物的身份。
二、文言文
(一)《狼》:節選自蒲松齡的代表作《聊齋志異》中的《狼三則》(第二則)。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清代小說家。「聊齋」是書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狼》是一篇寓言故事,揭示了:狼無論多麼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
1、解釋加點詞語。
(1)屠大窘
(2)綴行甚遠
(3)弛擔持刀
(4)一狼洞其中
(5)屠自後斷其股
(6)狼亦黠矣
⑺其一犬坐於前
⑻恐前後受其敵
⑼蓋以誘敵
⑽止有剩骨
⑾一狼得骨止
⑿狼不敢前
⒀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⒁意暇甚
⑴困窘,處境危急。⑵緊跟 ⑶放下 ⑷打洞 ⑸大腿 ⑹狡猾 ⑺像狗一樣
⑻攻擊 ⑼敵方 ⑽通「只」 ⑾停止 ⑿上前 ⒀企圖 ⒁神情
2、「其」在古漢語中常做代詞,本文指代的內容是根據每句話的意思所決定的。如:
A.兩狼 B.麥場 C.柴堆 D.屠戶 E.半身入垛的狼
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麼。
(1)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兩狼)
(2)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麥場)(麥場)
(3)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後狼)
(4)一狼洞其中,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柴堆)(屠戶)
3、對下列一段話內容理解有誤的是( )。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A.這段文字表現出屠戶急中生智。
B.這段文字告訴我們,狼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凶惡、狡猾。
C.這段文字使故事的情節發生了轉化。
D.這段文字描寫了屠戶的心理和行動。( B )
4、翻譯下列句子。
(1)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2)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
(3)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4)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⑴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⑵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⑶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⑷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5、對最後一節大意判斷正確的是( )。
A.狼是一種狡猾的動物,人們要時刻提防它們。
B.狼雖然很狡詐,但人類的勇敢智慧一定能戰勝它。
C.狼很狡詐,給人類增加了許多笑料。
D.屠戶不一會兒工夫就殺了兩只狼,可見狼並不狡猾。( B )
6、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
A.說對於狼那樣的壞人,可能做必要的讓步,如果他們得寸進尺,貪得無厭,那就必須把它們消滅掉。
B.說明狼是一種貪得無厭,狡猾殘忍的動物,我們必須堅決消滅它,否則它將危害人類。
C.說明對於狼那樣攔路打劫的壞蛋,不能給他們財物,只能把他們消滅掉。
D.說明對於像狼那樣的敵人,不應該有絲毫畏懼,而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從而戰勝他們。( D )
(二)《口技》節選自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體小說《虞初新志》。作者林嗣環,清代進士。課文記敘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一位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課文以「善」字總領全文,將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來突出口技藝人的技藝高超。
1、解釋加點詞語。
⑴會賓客大宴
⑵眾賓團坐
⑶意少舒
⑷兩股戰戰
⑸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⑹一撫尺而已
⑺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⑻不能名其一處也
⑼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⑽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⑾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
⑴適逢,正趕上,恰好。 舉行宴會 ⑵圍成一團 ⑶稍微 ⑷腿 ⑸只 聽見 ⑹罷了 ⑺稍微 漸漸 ⑻說出 ⑼腿 跑 ⑽在這時 ⑾餵奶 發出嗚嗚的聲音
2、古漢語中,往往在數詞的後面直接使用名詞,而省略了量詞。在下列括弧中填入適當的量詞。
①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撫尺而已
②俄而百千( )人大呼,百千( )兒哭,百千( )犬吠。
③雖人有百( )手,手有百( )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 )口,口有百( )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①張 只 把 塊 ②個 個只 ③只根 張 條
3、默寫課文第2、3、4節,尤其注意描寫賓客反應的語句。
4、下列表示時間的詞語中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既而兒醒,大啼 B.未幾,夫鼾聲起
C.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D.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C)
5、對下面一段話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A.這段文字寫的是火起時的場景。
B.「凡所應有,無所不有」寫出聲音的多。
C.這段文字表現了口技者高超的技藝。
D.口技者為了模仿出這么多聲音,使用了許多道具。(D)
(三)《山海經》,作者不詳,共18篇。《誇父逐日》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列子》相傳為戰國時列禦寇撰寫。課文反映了古人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⑴逐日:
⑵逐走:
⑶大澤:
⑷道渴而死:
⑸棄其杖:
⑹東游:
⑺問其故:
⑻去人近:
⑼一兒以日初出遠:
⑽探湯:
⑾不能決:
⑿孰為汝:
⒀多知乎:
⒁見兩小兒辯斗
⑴追趕 ⑵跑 ⑶湖 ⑷在半路上 ⑸遺棄 ⑹往東方 ⑺原因 ⑻距離 ⑼認為 ⑽熱水 ⑾決斷 ⑿誰 ⒀通「智」 ⒁爭論
2、默寫《誇父逐日》全文。
3、翻譯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⑵及其日中如探湯。
⑶孰為汝多知乎?
⑴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 ⑵到了正午熱得像把手伸向熱水裡。 ⑶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四)期中之前三篇文言復習
1、為下列句中的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A.言辭 B.推辭 C.告辭
②及魯肅過尋陽( )
A.到 B.經過 C.拜訪
③卿今當塗掌事( )
A.塗抹 B.通「途」 C.圖謀
①B ②A ③B
2、下列句中加點詞與例句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A.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B.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C.余聞之也久
D.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 A )
3、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撫州臨川人,後人稱他為臨川先生。
B.仲永由神童變成平庸人,責任在於他父親。
C.王安石和同時代的韓愈、蘇軾均被列人唐宋八大家行列。
D.列寧評價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C )
4、關於《傷仲永》一文寫作特色,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
A.本文運用了寓理於事的創作方法。
B.本文語言精練。如在寫別人對仲永的態度時僅用「異」「奇」這樣的詞就從正面點出了仲永的天資。
C.本文詳略得當,詳寫的是仲永才華極盛時期的情形,略寫的是仲永長大後的情形。
D.本文採用了對比的寫法,即仲永幼年的神奇天資與成人之後的平庸形成對比。( B )
5、背熟《木蘭詩》,填空:
萬里赴戎機,____________。朔氣傳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壯士十年歸。
當窗理雲鬢,____________。 雄兔腳撲朔,____________。
關山度若飛 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 對鏡帖花黃 雌兔眼迷離
三、現代文閱讀
⑴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重點寫什麼?
重點寫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長大、懂事的情感。
⑵課文《社戲》描寫作者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
⑶課文結尾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對這個結尾應該怎樣理解?
其實那夜的戲,並不好看;那夜的豆,吃起來也平常。文末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⑷《安塞腰鼓》主要想要表達什麼?
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
⑸課文的標題——「偉大的悲劇」是什麼意思?
斯科特探險隊員雖然都犧牲了,但他們為了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為了事業勇於獻身的英雄氣概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足以證明他們是全人類的英雄,同時永遠給我們以精神上的鼓舞。所以稱之為「偉大的悲劇」。
⑹一般人是給勝利者作傳,為什麼茨威格卻充滿激情地給失敗者斯科特作傳?
茨威格是一個偉大的作家,想到的是許多歷史事件背後給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他認為給斯科特作傳會給人們長久的思考。
⑺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認識自然,挑戰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後人以精神的鼓舞。
⑻課文《荒島餘生》(節選自《魯濱孫漂流記》)的末尾——希望世上的人都取得一個經驗教訓:在這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你能概括這段話蘊含的思想感情嗎?
一個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觀絕望,而要努力地看到積極的因素,去改變自己被動的局面。
⑼課文《珍珠鳥》中「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在全文有什麼作用?
這句話成了統領全篇的點睛之筆,閃耀著動人的思想光彩。不僅是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尊重對方的生存空間、思想空間,真正做到不以強凌弱、不以大欺小,這是建立信賴關系的前提條件,而有了信賴就會使世界多一抹溫柔的色彩。
⑽聯系《斑羚飛渡》上下文,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一段話有什麼含義。
a.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
因為每一隻獲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隻的斑羚身體為跳板完成飛渡的。是這些必死的斑羚組成了新生的橋,所以說是「用死亡做橋墩」。
b.它(鐮刀頭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燦爛中。
「燦爛」不光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徵鐮刀頭羊行為和精神的閃光。
四、古詩詞背誦(填空)
① 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代)
獨憐幽草澗邊生,______________。春潮帶雨晚來急,_____________。
②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唐代)
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_____________。
③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唐代)
蒼蒼竹林寺,______________。荷笠帶斜陽,________________。
④ 約客 趙師秀(宋代)
黃梅時節家家雨,______________。有約不來過夜半,_______________。
⑤ 論詩 趙翼
_______________,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
①上有黃鸝深樹鳴 野渡無人舟自橫 ②岐王宅里尋常見 落花時節又逢君 ③杳杳鍾聲晚 青山獨歸遠 ④青草池塘處處蛙 閑敲棋子落燈花 ⑤李杜詩篇萬口傳
各領風騷數百年
五、名著導讀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兩部是:《在人間》《我的大學》。
人物形象:
外祖父——吝嗇、貪婪、專橫、殘暴。
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
阿廖沙——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魯濱孫漂流記》簡要內容:出身於商人之家的魯濱孫,不甘於像父輩那樣平庸地過一輩子,一心嚮往著充滿冒險與挑戰的海外生活,私自離家出海航行,去實現遨遊世界的夢想,但每次都歷盡艱險。有一次,風暴將船隻打翻,魯濱孫一個人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在那裡度過了28年孤獨的時光。
魯濱孫的性格: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面對人生困境,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在西方,「魯濱孫」已經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
《昆蟲記》:法布爾的《昆蟲記》(又譯《昆蟲物語》或《昆蟲學札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文學經典,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
法布爾的《昆蟲記》除了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著作者對人類的思考。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
六、綜合性學習要點
1、戲曲大舞台(課本第147——150頁)
①中國戲曲的主要特點(角色與行當、「虛擬」、藝術手段和技術方法)
②幾個主要劇種:昆劇——中國戲曲之母、京劇——「東方歌劇」、黃梅戲——芬芳的泥土氣息。
③京劇的旦角流派:梅派(梅蘭芳)、程派(程硯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雲)④京劇臉譜的含義(略)
2、黃河,母親河
課本第74——75頁的關於黃河的著名詩句,共5段——要背下來。
3、我也追「星」
對名人——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求全責備。
4、馬的世界
復習有關馬的俗話和成語,了解有關馬的歷史故事。
5、探險的意義:能更好地開發地球資源,為社會發展進步作貢獻;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活動,更能證明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