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評課稿
A. 求幾份初中數學聽課評課記錄
我可抄以給你提供一個辦法 整理襲這些真的很麻煩 而且也不容易弄到電腦上 想你附近的畢業的初中生借一本叫做數學總復習 那裡麵包括初中三年的所有知識 是藍色的一本 我現在剛剛畢業 才深知那個特別管用 語文 英語 ...都有的 你可以看看 應該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B. 求份初中數學聽課評課記錄:三角形中位線、
定義
三角形中位線定義: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
角形中位線性質: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並且等於它的一半.
三角形三條中位線所構成的三角形是原三角形的相似形。
要把三角形的中位線與三角形的中線區分開.三角形中線是連結一頂點和它對邊的中點,而三角形中位線是連結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逆定理
逆定理一:
如圖DE//BC,DE=BC/2,則D是AB的中點,E是AC的中點。
逆定理二:
如圖D是AB的中點,DE//BC,則E是AC的中點,DE=BC/2
【證法①】
取AC中點G
,聯結DG
則DG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線
∴DG∥BC
又∵DE∥BC
∴DG和DE重合(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重合)
如何評初中數學課
新課稱好的數學課堂應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為學生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
好的課應當有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能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上「板著面孔」的課,學生可能會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但他們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也不會有積極主動地參與熱情。寬松和諧的環境並不意味著只有通過游戲或生動的情境才能實現,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如「大數目的認識」,讓學生說出生活中的大數目,提供一萬人、幾萬人的情境,讓學生親自數一數一萬粒大米有多少。這樣一些活動,都為學生提供了和諧的氣氛。
2)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
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數學學習,特別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學習,應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會數學。如認識圓時,給學生不同的工具,讓學生選擇幾種,通過交流體會合作畫出一個圓來。在畫的過程中,學生既體會到圓的特徵,也體驗了「做」數學的樂趣。
3)為學生創設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於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思考的餘地。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於學生是否真正參與但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最簡單的一個指標是教師提問以後是否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至少用幾秒鍾讓學生思考,而不是急於下結論,判定學生會不會,特別是那些需要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創造性才能解決的問題,更要讓學生有一定的思考時間。
4)一堂好課應該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態下的課。
一節課不完全是的結果,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情感、智慧的交流,這個過程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的生成。這樣的課可以稱為豐實的課,內容豐富,多方活躍,給人以啟發。同時,一堂好課應該是常態下的課。不是多人,多次排練的結果,不是「課本劇」的再現。課堂的價值在於通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許多新的東西。這樣的課稱為平實的課。一堂實實在在的課,不僅現在可以上,什麼時候都可以上。要淡化公開課,多上研討課。不管誰在聽課,教師要做到旁若無人,心中只有學生。這種課應該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課,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應該是真實地、不粉飾的、可以重建的課。
5)一堂好課應該注重學生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有效學習一定是有價值的學習,對學生有用的學習,是針對學生普遍需要解決的問題及進行的學習。例如有老師在上復習課時,一共出了八道題,一道一道講,剛講完第六道題的時候,下課了。我們發現在學生中間,這些題只有兩三個同學不會,但老師還要從頭到尾全班講,這種現象很普遍,所謂復習課幾乎都是這樣進行的,沒有提出一個有效學習的針對性問題,集體浪費時間,只是為了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教學計劃。可想而知,這樣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沒有。
有效率的課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而不是去「迎合」老師的問題,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問題,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所以,一堂好課也是解決了學生問題的課。評課時,最終是要觀察學生能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是解決他提出的問題,而是解決他在此過程中帶出別的問題。問題解決了,就是好課,是有內容的課,有效率的課,也就是充實的課,是關注學生發展的課。有效率的課應當關注學生的差異,尊重不同學生在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需要。應當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和不同水平的題目,使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
6)運用靈活的方法,適應學生的事跡和內容的要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根據不同年齡和不同發展水平學生的需要,同時也要符合不同的學習內容。探索與發現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應當用這樣的方法。教學新概念、新方法的內容是需要學生去探索,但有些規定性的內容也可以用接收式的方法。為高年級學生設計的活動情境與為低年級設計的也會有很大的差別。
為此,我們認為評價課堂教學應主要考察一下六個方面的指標:
(1)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2)師生、生生之間保持有效互動;
(3)學習材料、時間和空間得到充分保障;
(4)學生形成對知識真正的理解;
(5)學生的自我監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養;
(6)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當然,以上這些指標在具體實施時,還可以進一步細化和量化。
評價課堂教學,應該看著堂課是否有新意,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是否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是否以學生發展為本,是否有讓新思想、新觀念、新信息、新內容進入課堂。
D. 初中數學評課中如何做到「從課堂細節說優生培育」
學校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因材施教」,在堅持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更要注重對優生的培養。在2011年的高考中,我校考上6個清華北大,創造了煙台一中的輝煌,我教得兩個班級中,有1個北大,2個清華,其中包括裸分狀元陳鳳池,這是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共同努力的結果。那麼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優生呢?我想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一、培養學生有遠大的志向並及時鼓勵
一個人的目標高一些,人生的高度才有可能高,正所謂「法乎其上,則得其中;法乎其中,則得其下;法乎其下,則無所得矣」。所以培養優生,應該首先指導學生將目標定為尖子生,只有這樣他才會有無盡的動力,無限的激情,去支持他奔赴高遠的目標。為此,每一屆新高一的第一節數學課,我給學生講的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誡子書》,讓他們明白「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的道理。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啟用優生,讓優生在學習中起到帶頭、示範作用,以充分鍛煉和提高優生的能力,發展他們的優勢,同時也引領學習稍微吃力的同學,多不幫助別人,富有愛心。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我還時常為優生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甚至不惜在講解題目時,故意裝作不會做,掛在黑板上,等待優生們的幫助。這樣適時地對他們鼓勵,讓他們在奔向遠大目標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喝彩和肯定,從而使得奮斗不覺得孤單和寂寞。
二、培養自己成為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眾所周知,親其師而信其道,如果能有幸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我想,這對於知識的傳授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畢竟我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深刻體會到老師哪些做法是學生所不喜歡的。為此,我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1)充分備課。因為只有充分備課,才能上課不拖堂,不佔用學生的課間休息時間,不讓學生內心深處去討厭我;
(2)精心上課。我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採用啟發式教學,給學生以思考的空間,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思維對話。畢竟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所以課堂教學要追求點藝術性,有時盡可能用幽默的語言來闡述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我個人認為沒有笑聲的一節課,很難說是一節成功的課;對於重要的知識,我總是力爭在前半個小時內講完,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反思去練習,這樣就可以少布置作業,減少學生的作業壓力,因為我深知:一個優生的健康成長是各學科合力的培養,是協調作戰,而不是一枝獨秀,那種光顧自己學科,猛布置作業,擠壓其他學科的做法是自私的,有可能這一學科很突出,受得學校、家長的表揚,但是對整個班級,一個學生的整體實力是巨大的傷害,所以要合作,協調;
(3)深入研究數學教學。因為我是吃這碗飯的,所以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給學生一杯水,我必須要有一桶水,盡量深入淺出地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能一句話講透的道理絕對不用兩句話,節省課堂的時間。
(4)為了增強課堂的直觀性,我經常使用多媒體教學,有時也用肢體語言,甚至會藉助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將一個知識點表達出來,起到記憶清晰、理解深刻的效果。
(5)批評或懲罰學生,要重在起到教育效果而不是宣洩自己的憤怒。記得有一天下午我正在上課,有個男生眯著眼打瞌睡,我一看開始很生氣,我費勁心思地講課,結果他在偷著睡覺,實在打擊我的積極性呢。但是一反思,也難怪他,剛才的講解枯燥乏味,實在是沒有吸引人之處,又是下午上課,大家昏昏沉沉打個瞌睡也在所難免。可是下面將要講的內容很重要啊,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就靜了幾秒鍾,突然用手指向那位同學說:「大家請看後邊的那位,眼睛怎麼越長越小啊?」話音一落,大家的目光刷的一下子都集中在那個同學臉上,看到他打瞌睡的可愛模樣,全班同學們鬨堂大笑,那個同學也在同桌的提醒下,羞愧得滿臉通紅。趁著大家集中精力的空檔,我馬上把將要講的重要內容迅速講完,既批評了這名同學,又達到了我的教育目的。
E. 初中數學如何評課
評析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3)看教學方法的優選與創新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5、從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通常,教師的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
(2)看教態
(3)看語言
(4)看操作
6、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有的書上又將評課內容分成以下幾項:
一、評教學思想
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思想、教學態度、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的綜合體現,而教學思想是否正確又是最為關鍵的,因為教師的教學思想指導著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方案的制定、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過程的實施,通常都是由教師的教學思想所決定的。
傳統、陳舊的教學思想主要表現為「四個偏重」和「四個忽視」,即偏重少數尖子學生,忽視大多數學生;偏重知識灌輸,忽視學生全面發展;偏重考試分數,忽視學生能力培養與學生特長發揮;偏重教師主導作用,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正確的教學思想,就是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樹立起面向全體學生,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思想;樹立起使學生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思想;樹立起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的思想。
二、評教材處理
1、教學目的的確定是否明確、全面,有針對性、導向性
2、教學重點是否把握准確,教學過程是否做到突出重點
3、教學難點是否把握准確,教學過程中難點是否得到突破
4、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
三、評教法選擇
1、教法選擇是否符合教改方向
2、教法選擇的依據是否科學合理
四、評學法指導
1、學法指導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確
2、學法指導的內容是否付諸實施
3、學法指導的方式是否可行
五、評能力培養
六、評師生關系
1、充分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F. 初中數學如何評課
初中數學評課:1、評這個老師上課的語態、形態、是不是正確,比如在指黑板內上的時候,是不是有容擋住學生的視線,轉身的時候是不是總是屁股對著學生和聽課老師的。
2、這個老師上課是不是緊扣教學大綱,是不是承上啟下的。
3、有沒有突破重難點,有沒有由淺入深。
4、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動手的時間,有沒有升華的過程
5、板書是不是合理,這是評教師基本功的問題
G. 新課標初中數學評課稿的要點有幾個
鑒於聽課、評課在校本教研及各級教研活動以及學校管理、教師考核、檢查等工作中的廣泛應用,為充分發揮聽課、評課的功能,本書邀請了在省、市各級活動中有較高評課水平和對評課有一定研究的優秀教師,收集了一些省、市校本教研先進單位的評課優秀案例。這些評析以現代教育思想、理念為指導,對教材的分析到位,對教法的剖析有理論深度,對老師們學習理論、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探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參加各種考核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使數學教師讀後有所領悟和啟迪,使校本教研更加扎實有效。
H. 初中數學評課 範例〈一次函數的圖象及性質)
第一塊 平面直角坐標系及函數
平面直角坐標系是研究數學問題的一種基本工具之一.函數是數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藉助於平面直角坐標系架起了數形結合的橋梁。正確理解函數的概念,掌握函數圖象及其性質大分析解決問題中起關鍵作用。
1.函數的概念比較抽象,初中生理解時有一定難度,關鍵是應了解我們研究函數的實質就是研究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在同一問題中,變化的數量之間往往有一定的聯系,提示出某種規律,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隨之變化。
2.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後,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之間建立了一一對應關系。坐標平面內,由點的坐標找點和由點求坐標是「數」與「形」相互轉換的最基本形式。點的坐標是解決函數問題的基礎,函數解析式是解決函數問題的關鍵。所以,求點的坐標和探求函數解析式是研究函數的兩大重要課題。
3.函數體現的是一個變化過程,在這一變化過程中要具備下列三點:(1)只能有兩個變數;(2)一個變數隨另一個變數的數值變化而變化;(3)對於自變數的每一個確定值,函數有唯一的值與它對應,允許多個x對應同一個y,但不允許一個x對應著多個y。
4. 函數自變數的取值范圍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它既要保證函數關系式有意義,又要保證符合實際意義。
5. 函數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三種:表格、圖象、解析式,它們各有優缺點。
6.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如果以自變數的值為橫坐標、相應的函數值為縱坐標描點,所有這樣的點組成的圖形就是這個函數的圖象。一般分三個步驟畫函數的圖象:列表——描點——連線(平滑曲線)。
7. 函數與圖象的關系必須理解:函數圖象上的點的坐標滿足函數關系式;滿足函數關系式的點一定在函數圖象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純粹性和完備性。
8. 坐標平面內的點的坐標特徵:包括坐標軸上的點,各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關於坐標軸、原點對稱的點,平行於坐標軸的直線上的點及點的平移變換等都應熟練掌握。
第二塊 一次函數
一次函數是初中階段函數的一種具體形態。如果兩個變數x和y之間的函數關系可以表示為y=kx+b(k,b為常數,且k等於0)的形式,那麼稱y是x的一次函數,其中自變數x可取一切實數。當b=0時,y也叫做x的正比例函數。
1. 正比例函數是一次函數,但一次函數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數,只有b=0時,才是正比例函數。
2. 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一條直線,畫直線y=kx+b時,一般選點(0,b)和點(-b/k,0),這恰好是直線與y軸和x軸的交點。而當-b/k不是整數時,(-b/k,0)也常被橫縱坐標均為整數的點所替代。當b=0時,圖象過原點,即正比例函數y=kx的圖象是過原點的一條直線,畫直線y=kx時,一般選原點(0,0)和點(1,k)。
3. 一次函數y=kx+b中,k,b的符號與函數的增減性及直線的位置(指經過的象限)有直接關聯,應熟練掌握。一般來說,k>0時,圖象經過第一、三象限,y隨x的增大而增大;k<0時,圖象經過第二、四象限,y隨x的增大而減小;b>0時,圖象過第一、二象限;b<0時,圖象過第三、四象限;b=0時,圖象過原點。
4. 求一次函數y=kx+b的表達式,實際上是求出k,b的值,一般需要兩個條件,用二元一次方程組求得k,b,然後寫出表達式。
5. 兩個一次函數的圖象的交點坐標,即為兩個一次函數解析式所組成的方程組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