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1-22 15:52:15

『壹』 漢語拼音教學論文:怎樣進行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給學生今後的識字和學習普通話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師應精心設計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把漢語拼音學得好、記得牢、用得熟。不防從以下七方面來試試。
1、明確目的,激發興趣。
漢語拼音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實在是一個個希奇古怪的東西,他們不明白為什麼要學這些東西,學了對自己有什麼幫助。作為啟蒙老師,如果在一開始,不跟孩子們講清楚這些問題,他們學得就比較茫然,有可能還會導致厭學情緒,從而埋下了被動學習的壞種子。所以一開始就要讓學生明確目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創設情境,寓教於樂
漢語拼音教學,必須按課標的要求,努力增強趣味性,以便把枯燥的漢語拼音教學變得活潑、有趣,學生樂學,教學效率高。利用課本圖畫、講故事或語言、動作等手段,把學生帶入情境,從而使學生在一個愉悅、寬松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1)利用插圖創設情境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中的插圖,在孩子的面前形成一種具體的情境。如教學《b p m f》一課時,通過觀察進入這樣的情境:「假日里,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樂山,在山坡上看到一尊大佛。」在這一情境中引出音節詞「爸爸、媽媽、山坡、大佛」,進而引出字母「b p m f」。再如教學《g k h》一課時,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插圖,從鴿子嘴中草的形狀、椅子的形狀和水中蝌蚪與水草的形狀,可以強化學生對「g k h」三個字母形狀的印象,學生學起來就不會感到枯燥、乏味。
(2)利用故事創設情境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最容易接受一些生動具體而有趣的知識。教學中,教師可講一些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趣味故事,營造一種愉悅的氛圍,幫助學生熟記拼音知識,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如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時,可講這樣的故事:「一天,韻母i u u三個小朋友要到公園里去玩,可是他們年齡太小又不認識路。怎麼辦呢?他們就請聲母y和w帶路。聲母Y帶著小i一塊走了,成了音節yi;聲母w帶著u走了,成了音節wu。韻母u沒人帶急哭了,滴出了兩滴眼淚。聲母y見韻母u哭得很傷心,就來到韻母u的身邊,安慰他說:『好吧,我帶你去玩,但你得把眼淚擦乾凈,不許哭。』韻母u擦幹了眼淚,成了音節yu,高高興興地去公園玩了。」這樣把知識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學生對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接受得快,理解得深,記憶得牢,並能對韻母u跟在聲母y後面時要去掉兩點引起重視。
(3)利用語言、動作創設情境 教師可根據學生善於模仿的特點、利用語言、動作創設學生樂於學的情境。如教學u四聲時,教師可帶領學生模仿手握方向盤開汽車的動作,並邊開車邊發u的四聲。然後總結規律:「一聲道路平無坡,二聲就像上山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就像急下坡。」這樣,學生腦、眼、手、口等多種器官協調活動,化難為易,就會學得輕松愉快。
3、交給發音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
拼音教學,發音要領特別重要,我記得自己剛上拼讀b-a-ba時,我用了好多時間教,可是效果一點都不好,陳校長給我提出後,我特別注意這一點,並配合動作演示,通過實踐證明,交給學生發音方法特別對於學生重要。兩拼音節,其發音要領是「前音輕短後音重,兩拼相連猛一碰。」三拼音節發音要領是「聲輕介快韻母響,三拼連讀很順當。」
對於一些易混淆的,可以抓音、形,比較區別發音。
(1)比較讀音,區別發音。有些字母讀音比較難區分。如平翹舌音、前後鼻音等。針對這一情況,我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容易讀混淆的音,然後再將其列舉出來,進行比較、正音。常見的有以下幾組:z-zhc-ch s-sh an-anɡ en-enɡin-inɡ。怎樣對這幾組音進行強化練習呢?我採用利用圖片、生活用詞輔助記憶等多種方法。比如:在區分z-zh時,我讓學生通過說詞來記這兩個聲母讀音。z ——工資、姿勢、自己 zh——一隻、知道、筆直。這樣學生就不會混淆了。
(2)比較字形,區別發音。一年級學生觀察力差,認真性不夠,往往將一些字形相近的字母讀錯、寫錯。為此,我專門對他們在作業中寫錯的字母進行了總結,列出了幾組形近字母,寫出來張貼在牆報上,以此來提醒他們,還編了一些順口溜、兒歌來幫助記憶(在第四點中詳細介紹)。現列舉幾組如下:b-dp-qb-pf-t n-u ei-ie ui-iu
4、利用兒歌,強化記憶。
利用兒歌學拼音,是本套教材的一大特點。教學中,教師要很好地利用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趣味性,提高漢語拼音教學的效率。
(1)利用兒歌學習字母。如教學《a o e》一課,通過兒歌「嘴巴張大a a a ,公雞唱歌 o o o,水中白鵝e e e,我學拼音我快樂。」不僅讓學生准確掌握了a o e三個字母的發音口形、發音形狀和要領,也從中得到了獲取知識的快樂,培養了兒童學習拼音的興趣。
(2)利用兒歌區分形近的字母。 如兒歌「傘把朝下t t t,傘把朝上f f f。剪刀尖朝上,d b不會忘。剪刀尖朝上,q p認不差。」
(3)利用兒歌熟記拼寫規則。 如兒歌「韻母u見了j q x,擦乾眼淚笑嘻嘻。」也可以自編兒歌「j q x三兄弟,從不和u做游戲,韻母u有禮貌,見了j q x就脫帽。」
5、分類總結、找規律學。
學拼音要不斷的復習,復習時就應該採用分類總結、找規律學的方法,這樣不僅利於學生記,而且還能讓學生記得牢。怎樣進行分類總結呢?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考慮。
(1)從發音方法方面。
學完第7、8課,我們就可以總結出平翹舌音發音的一些規律。比如:發平舌音z、c、s時,舌尖都要向前平伸,頂住或靠近上門齒,發音時舌頭是平的;發翹舌音zh、ch、sh時,舌尖都翹起,頂住或靠近硬齶前部,發音時舌尖是翹起的。學習了第13、14課,我們就可以歸納出前後鼻音的發音方法。通過分類總結,學生只要記住每類中的一個字母的發音方法,那麼其他的就能很快的推斷出來了。這樣不僅避免了學生的反復練讀每個音的麻煩,而且還使得學生所學拼音具有一定的系統性。
(2)從相拼規律方面。
某些聲、韻母是不能相拼的,然而教材中並沒有對其進行總結。如果學生弄不清一些相拼的規律,往往會讀寫出許多不存在的音節來,從而擾亂學生的思維,影響漢語拼音的教學。所以我經常組織他們開展「找朋友」游戲,在游戲中發現一些不能相拼的聲、韻母,及時讓他們記下來,並進行分類總結。比如:j、q、x不能與u相拼,只與u相拼。 p不能與u、e相拼。 d、t不與in相拼,只與inɡ相拼。等
6、合作交流,互教互學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小學一年級學生在學前教育階段已經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漢語拼音的知識和拼讀能力,讓這些學生和沒有漢語拼音基礎的學生一樣重頭學起,容易產生厭煩的心理。為此,要多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幫助。提倡學生之間以「我會讀」「我教你」「你教我」「我幫你」的心態共同學習,為學生營造無拘無束的學習環境,形成每個學生既是老師又是學生,不斷變換角色,互教互學的局面。經常讓那些已基本掌握了漢語拼音的學生登上講台當小老師,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在學生互教互學的過程中,適時地引導、點撥、提升。
7、趣味練習,鞏固提高。
根據兒童的思維活動是活動開始的這一心理特點,把游戲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在玩中思、樂中學,使認知過程和情感熏陶融為一體,在游戲中練習鞏固,學生可以快快樂樂地學,親親鬆鬆地記。如「找朋友」游戲:學生拿著卡片,說:「我是b」,拿字母a的卡片的學生說:「我是a」,組成音節ba ba ba 然後兩人一起拼讀b-a-ba。這種游戲既復習鞏固了舊知識,又練習鞏固了新知識。教師還可讓每個學生准備一份字母卡片,課上課下,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孩子與家長之間都可以做「找朋友」的游戲進行拼讀替換練習。這樣,讓孩子在和諧愉悅的氣氛中學習知識,體會到學中有趣。趣中有知。此外,還有「開火車」「拍手歌」「猜一猜」等游戲。以上各種方法既可獨立成形,又可綜合運用。總之,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行靈活運用。
為了使兒童熟練掌握漢語拼音,會讀會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結合:
1、合音與分音相結合。學生既要會把聲母韻母快速連讀成一個音節,又要會把一個音節分析成聲母和韻母。分析可以緊跟在連讀之後。如學了m一a為ma,會讀這個音節以後就問學生:ma是怎樣發出來的?學生說:前邊m,後邊a。教師要經常在課內外多做一些口頭分音練習的活動,漢語拼音教學的基本方法助於學生寫音節。。
2、認讀與聽寫相結合
這是合音分音相結合的運用。學生學會了分析音節,就可以根據分析的結果把這個音節寫出來。比方dang這個音節,學生分析為d一ang兩部分,d會寫,ang會寫,dang為什麼不會寫呢?所以要做到一個音節會合了,就會分,會分了就會寫。不要把寫放到大量音節認讀之後,而是課課有合、有分、有寫。
3、閱讀音節與閱讀拼音短文相結合
長時間枯燥的拼讀音節最易使學生厭倦。學了新的音節要盡早閱讀教材上的拼音詞、句和短文,讓學生鞏固、熟練新的音節。還可以讓學生寫一兩個拼音詞或句子,引起學拼音的興趣。在拼音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書寫指導。人們常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每天都要練寫,但每次的時間不宜過長。教學寫字首先要指導學生坐和執筆的姿勢,書寫要求正確、整潔、美觀、迅速,先要求正確,再要求速度。教師要注意示範和巡視指導。要求要嚴格,指導要細致,大小長短,筆畫筆順都要合乎規范,一絲不苟。要用四線三格的本子寫。書寫內容隨著教材內容走,開始寫韻母、聲母、音節,可以臨寫、聽寫、默寫,逐漸增加標調、填空、組詞、寫話等

『貳』 求《淺談小學一年級語文漢語拼音教學》論文

電大畢業論文的寫作格式、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論文寫作的要求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叄』 一年級語文論文怎麼寫

漢語拼音對一年級新生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他們進入學校後學習時間最長(約一個半月時間)的內容,是他們識字的一塊「敲門磚」,閱讀的一把「金鑰匙」。筆者在長期低段語文中,發現一年級學生在學習漢語拼音時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學生讀聲調第二聲(陽平)、第三聲(上聲)調值不到位,如上聲的特點是音高最低,音長最長,而有些學生卻讀得音長較短,讀成比較高的調子。
2.平舌音、翹舌音的讀法混淆,前後鼻音分辨不清,導致讀不到位、不準確。
3.學生對形近的聲母、韻母分辨力低,如b和d,t和f,p和q,ei和ie,iu和ui。
4.部分整體認讀音節掌握有困難,如yuan、yue、yun、ye等當作一般音節來拼讀。
5.學習j、q、x與u相拼省寫u上兩點的拼音規則後,學生乾脆把n、l與u相拼也省去u上兩點。
6.拼讀韻母是ian的音節有困難,相拼時往往把介音去掉,直接與an拼,如l──i──an,學生錯誤地拼成lan。
7.韻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聲母進行拼寫的時候,應寫成iu、ui、un,而很多學生卻仍把中間的字母拼寫上去。再如以「i」開頭的韻母,如拼寫時前面沒有聲母,應把「i」大寫,如「業」應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產生以上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類:
1.方言環境的影響
寧波屬於「吳方言區」,學生平時在家庭、社會上聽到的都是地道的「石骨鐵硬的寧波話」,在這樣的方言環境中生活,天長日久,其聽覺神經就會對這種方言的感知比較熟悉和固定,如果要學習普通話的正確發音,其聽覺神經則往往顯得反應遲鈍,不能准確地分辨出讀音。這也就是學生雖然在反復聽老師發音,但仍然發不準的原因之一。
2.拼音自身的影響
此類障礙主要有:
(1)漢語拼音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它難讀、難記、易混淆、易忘卻。一年級新生要在約一個半月時間里學會聲母、韻母、聲調,既能准確地拼讀音節,讀准音調,拼讀又要一定的速度,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2)發音部位,如「軟齶」、「硬齶」、「齒齦」等名詞術語比較深奧,對於初入學校的小學生來說,實在難以理解。而有些發音部位學生又不易觀察到,造成發音不準確。
(3)形近的聲母、韻母比較多,給學生分辨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b、d、p和q這四個聲母,僅因半圓位置不同而導致發音不同,而半圓的位置與聲母本音之間又沒有本質聯系,給學生識記造成一些困難。
(4)為什麼把yuan、yue、yun、ye等16個音節稱為「整體認讀音節」?這樣編排到底有什麼規律呢?這些對小學生來說都過於抽象和深奧,令他們難以理解,只能靠死記硬背,影響了記憶效果。
3.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影響
由於小學生是「直嗓子」,氣息調控不夠靈活,從而造成聲調把握不準。而且小學生對事物的感知不夠精細,容易出現對形近的聲母、韻母分辨力低以及拼讀時丟掉介母的情況。學生拼寫困難也與視覺記憶缺陷有關,造成在記住單個字母以及字母在拼音中的次序時有困難,常把詞中字母的次序顛倒,如把「hui」拼成「hiu」,把「tou」拼成「tuo」.
4.教師課堂教學的影響
有些教師自身普通話就不準,發音沒到位,當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學時以機械識記字母、教師示範發音、學生跟讀為主,教學手段單調,一本書講到底,這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簡直是煎熬,影響了他的聽課注意力,這真是「學生學得被動,教師教得無奈」。

『肆』 教學論文:如何指導一年級語文的朗讀與背誦

小學一年級語文就像幼兒「呀呀學語」時一樣,要讓學生說好祖國的語言,新一輪的課改教材中無論是識字教學還是課文教學,都非常注重學生的朗讀與背誦,特別是課文教學每課都要求能正確·流利·感情地朗讀或背誦課文。如何在課堂中指導學生的朗讀能力呢?現就自己的體會談一下在課改教學中的幾點 做法: 一。激發學生的朗讀與背誦興趣 朗讀與背誦是一年級語文課文中的教學重點。在教學中教師要摒棄繁瑣 的 分析和空洞的說教,首先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然後再作必要的講解,指導學生讀出感情來。「正確、流利、有感情」是一個層次的要求,首先要求學生讀正確,在正確的基礎上讀流利,大多少學生可以藉助拼音來讀正確,但不能忽視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生試讀後,教師完全有必要進行范讀或領讀,個別難拼或容易讀錯的字,更應讓學生反復領讀,千萬不能放任自流,反復指導學生朗讀,才能達到流利。當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了自己的理解後,才能讀出感情。教師在教學時注重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讀出感情,理解內容,傳達情感表情達意。例如指導學生朗讀一年級語文上冊《升國旗》時,讓學生結合看圖和自己在每周星期一升國旗時的情境,激發學生帶著對國旗的崇敬和對祖國的熱愛感情用心去讀,語調高昂;指導讀好三句話分別讀出自豪、激動、崇敬的心情;在此基礎上放著《國歌》讓學生一起去朗讀(或背誦),自然而然地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激活起來了;接著再採取個人展示讀、小組比賽讀、男女比賽等形式來達到對課文熟練的程度。 二。結合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每課都配有插圖,插圖精美,注重創設課文內容所展示的情境,寓有兒童情趣,插圖與課文有機結合,構成一個整體,使觀察插圖、理解內容語言訓練相得益障。又例如在教學第九課《大海睡了》,這課描繪的是一幅夜深浪靜的美景,教學時指導學生用輕柔、優美的語調朗讀。教師首先利用圖意來創設情境,讓學生想去讀課文,讓學生初讀課文之後,利用同桌讀、小組讀、找朋友讀、表演讀、比賽讀、跟音樂讀,學生讀著讀著興趣來了,然後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意境中朗讀。我在指導學生背誦時:1、讓學生閉上眼睛老師放輕音樂用語言描繪:藍藍的夜空掛著彎彎的月兒,認著星星,大海睡覺了,只聽見她輕輕的鼾聲,接著學生背誦課文:「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2、讓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激活學生的背誦興趣,達到熟背課文的內容,能熟背的同時培養學生感受課文所描繪的思想感情(即悟文懂意),再來表演背誦,學生興趣很濃。3、利用表演比賽的形式背誦時老師要求不要死記硬背,而是能活記樂背。 由於我在教學中注重了寓思想教育於情感的體驗之中,通過創設情境、語言描述、鑒賞詞句,表情朗讀和背誦等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情感,學生在課堂中那種活躍、積極、主動、熱烈的氣氛會在課堂中出現,在以後的課文朗讀或背誦時讓學生親自去領會,去感悟。因此,在學生對自己所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或背誦,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伍』 如何激發一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興趣_語文教學論文_教師隨筆

對一個小孩子,我 抄們無法從理想前程這些大道理上讓孩子得到多少實實在在的教育,我們必須從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和鼓勵孩子,讓孩子在鼓勵中產生一種對學習的願望和一種堅持的精神.平時我們家長特別是老師,要善於安排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教育形式要多樣,教育方法要靈活,要把握孩子的特點,把抽象問題具體化,通過想一想,動一動,試一試,拆一拆等課外活動,培養孩子的求知慾,同時一定要給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孩子品嘗成功的喜悅,這樣就能使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如何激發一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師隨筆,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 怎樣培養一年級學生的書寫能力論文

學生寫字能力的培養不單單是一種技能訓練,還是一個培養高尚情操、磨練意志、陶冶性情、學會做人的過程。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基礎。
近年來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
興趣是人們探索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以認識探索外物的需要作基礎,是推動人們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動機。那麼,小學生的寫字興趣又如何培養呢?我主要是從以下幾點入手的:
1.講書法家的故事。愛聽故事是小學生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許多書法家或書法愛好者練字的軼聞趣事,如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墨池」的故事、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看到晉古碑觀了三天才離去的軼事,以此能激發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與自己的惰性作斗爭。
2.讓學生看到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你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讓他們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會勞動的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源。」在班內我有意把學生學期初的第一張作業保管起來,隔一個月再發下去,他們竟伸出了舌頭,簡直不相信這些作業竟出自他們之手。在這一前一後的對比中,學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他們練字的熱情與日俱增。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
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姿勢,我是這樣做的:
1.動作示範,讓學生有法可循。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學過程中寫字的機會從握筆、坐姿、神態各方面向學生做寫字姿勢的示範,讓鮮明正確的寫字姿勢留於學生腦中,同時從正反兩方面講清養成良好書寫姿勢的重要意義。我還用相機拍下學生平時的寫字姿勢,讓孩子們去觀察,分辨出良好的書寫姿勢。
2.讓學生互相督促,利用兒歌進行鞏固。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對於教師,他們心裡也充滿了崇拜,因此教師正確的書寫姿勢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同時可讓寫字姿勢良好的同學示範,讓夥伴間相互影響。為了讓正確的寫字姿勢牢記在心,還可把它編成兒歌:「右手握筆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手離筆尖約一寸,胸離桌子約一拳。『三個一』要做到,字寫工整視力好。」讓學生熟記成誦,並讓家長隨時監督。
3.拍照鼓勵,不斷強化。可結合教學給坐姿和握筆姿勢非常正確的同學拍照,展示給大家看;同時讓家長把自己孩子的正確姿勢拍照放大,貼在孩子書桌前,時時提醒孩子。這樣讓老師、家長齊抓共管,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為學生選擇合適的字帖作為學習寫字的範本,讓學生知道什麼樣的字才叫好字,有範本可模仿。
為了糾正學生不良的握筆習慣,我為孩子們選擇了魔法練字筆,每天堅持握筆二十到三十分鍾;同時結合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了一年級的《司馬彥硬筆字帖》,根據教學進度讓孩子們描紅臨帖,掌握字的間架結構和筆畫。
四、培養學生寫字時的注意力、觀察力。
漢字是一種形體優美的文字,書寫時講究結構、筆勢和神韻。實踐證明,寫字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它要求寫字者必須神情專注、注意力集中。指導小學生寫字,首要一環就是抓好學生寫字注意力的培養。具體地說,就是通過多途徑、多層面的訓練,引導學生做到「靜心、專心、細心」。
五、增強學生持之以恆的決心。
寫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持之以恆才能把字練好。因此除了寫字課及語文課之外,我還鼓勵學生中午擠出半個小時來練習寫字。
六、培養學生互相欣賞、互相學習的好習慣。
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人,也不存在完全一樣的字。「三人行,必有我師。」為此,我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多種活動,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
七、培養學生提筆即是練字的習慣。
我們常常見到的情形是:學生練字是一種書寫,做作業時又是一種書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作業多,難以顧及書寫質量,另一方面是沒有形成自覺練字的習慣。因此,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學生處理好書寫與練字的關系;適當減輕作業量,尤其是書寫作業量,保證學生有認真書寫的足夠時間;還要不斷提醒和督促學生運用書法知識,並注意示範,從而不斷增強學生「提筆即是練字」的意識。這樣就能養成一種良好習慣:不管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只要一提筆,就能認認真真地寫,間架合適,行款整齊。
八、培養學生寫字整潔的習慣。
整潔是寫字最基本的要求,它不僅僅指作品的整潔,還包括書寫工具以及書寫者自身的整潔。因此,不僅應該要求學生保持作業本的整潔美觀,還要求學生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注意衣著和手指的清潔。因為好習慣讓人終身受益,學生有了良好的書寫習慣,對提高他們的寫字水平和文化品位,對他們健康成長,都將產生不可輕視的作用。
通過近一年的努力,班上大部分學生的書寫不但有了一定速度,而且絕大部分學生寫字姿勢端正、筆畫清晰、筆順正確、字跡美觀,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寫出了布局合理、筆畫有力、形體美觀的漢字,得到了學生家長和老師們的好評。

『柒』 怎樣把愛帶進一年級語文課堂 論文

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啟發,互動地學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們的教育教學應該致力於較少地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該更努力尋求獲得知識的辦法,真是那句話「受人之魚,不如受人以漁」。教育接下來的發展趨向應該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創新的能力。一些中外教育家對此也早有預見,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英國教育家斯賓塞在自己的《教育論》中指出:「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
事實正是這樣:我們不能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正如我們不能帶領他們走遍世界每個角落一樣;但我們卻能把學習知識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讓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
二、留給學生置疑的時間,激發他們合作探究學習的興趣
置疑是追求新知的開始,是創新的萌芽。學生多方面的置疑,也許是來自老師教學的「遺漏」,也許是學生自讀自悟中的「疑惑」,也許是教材中的「空白」或「欠缺」,不管什麼樣情形,都是學生內化語言文字過程中的一種自覺思維火花的閃現。引導學生質疑解疑,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中來,激活學生思維及養成求知的興趣。老師應給足學生質疑的時間,及時抓住閃光點,給予鼓勵,並組織其析疑、解疑,還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對於一年級的孩子,教師要消除「提不出高質量的問題,年齡小不會提問題」等不正確的認識。從一年級開始就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引導孩子從課題、從詞句等小范圍處去提出不懂的問題。一年級小學生不僅敢於提問題,而且問題常常非常新穎。教師在學生質疑解疑中起到「中介」作用,引導學生處理疑難問題。淺顯的問題問學生自己解答;重點的問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解決;難點的問題引導幫助解答;有爭議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書討論,最後教師講解評價。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激勵學生質疑解難,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學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由一個被動者變為一個主動探索者。
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
一年級學生有年齡小、好動、自製力較差等特點,教學應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教師在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流程時應根據課文內容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中自主學習新知識,運用新知識,要重點指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在小組討論中,全小組怎樣合作學習,怎樣抓重點、難點,怎樣提問,怎樣討論質疑,教師都要重點指導,適時點撥,由面到點,由扶到放,逐層深入。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認為對於一切來說,只有喜愛才是最好的老師。」由於低年級學生剛剛從幼兒園步入到小學課堂中,35分鍾學習時間對於他們來說是很漫長的。根據學生愛玩的特性,我在教學中穿插了一些游戲,如「摘桃子」「闖關」等,在課堂中引入了孫悟空,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童話般的情境中學習,活躍了課堂的氣氛,緊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故事是孩子們最願意聽的,生動有趣的故事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慾望。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也能極大地激活孩子的語言智慧,使其得到充分的發展。,例如,在教「ying」這個整體認讀音節時,我設計了富有童話色彩的故事,把ying的四個聲調的音節放在具體的故事情節中,給抽象的音節賦予了實在的意義,這不能不引起兒童的注意力和學習趣。
四、結合學習的內容,適當的學會「問」的方式
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學會「問」,不學不成,不問不知。一開始,我對於拼音教學拼讀上有許多不足之處,先前採取的是「順讀式」,就是從書上順下來讀,可是同樣的內容搬到復習紙上就不會認讀了。這時,向那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經過一番指導獲益頗多。改「順讀式」為「指讀式」,指到哪裡就讓學生讀到哪裡。這樣避免了小和尚念經式的順讀下去,只記音不記形。低年級的學生愛問問題,要適時的回答,一問一答,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教師的提問要更多的傾向於一些培養孩子自主發揮的問題,這樣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整體素質,也十分有益於激發學生興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養舉一反三的應用能力,從而促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如《兩只小獅子》中,我們可以分層次提問兩只小獅子誰的想法對、誰的想法錯?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麼?你想做哪只小獅子?如果你是第一隻小獅子,以後你會怎麼做?讓孩子自己自主剖析,讓孩子覺得有話可講,既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更主動地融入到教學的課堂情境中,又提高了孩子的自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的道德行為。
拼音學習是小學生活的開端,讓學生喜歡語文就要從拼音開始。這次的拼音教學中,有許多不足之處,總結的部分措施也需要不斷的修整,爭取每次都有提高。

『捌』 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會拼音教學論文

新學期開始了,新生入校了,一年級的語文教師們又開始了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地學會拼音呢?怎樣才能把枯燥的拼音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呢?在這次教研活動中,我們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利用這次集中的時間,主要探討了各自在拼音教學中的方式方法,以及用怎麼樣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吸引現在這些調皮又好動的孩子.我們一年級的老師都認為: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第一道難關,對剛入學的兒童來說,漢語拼音是相對抽象枯燥的,讓他們死記硬背效果肯定不理想.如何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率呢?這就促使我們教師努力變革教學方式,在新的課程標准指導下,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創造出利於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氛圍,使枯燥、單調的拼音課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讓學生學得愉快,學得靈活,學得扎實.一、在兒歌中學拼音:兒歌走進拼音教學,有它獨特的好處,因為兒歌朗朗上口,充滿情趣,深得小朋友的喜愛.無論是說兒歌或繞口令、順口溜,都要結合課本中的每一幅畫面,形象直觀地幫助兒童牢記每個字母的形體與發音以及各種規則.如張大嘴巴ɑ、ɑ、ɑ;圓圓嘴巴0、0、0;扁扁嘴巴e、e、e.二、在故事中學拼音故事對小孩子一定是最吸引的,在教學中插進一些有趣的故事,相信學生聽了故事,學習勁頭可高了.三、在游戲中學拼音 對於剛進校的一年級學生,拼音教學如果不讓學生動起來,那麼他們將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應盡量新穎活潑,將妙趣橫生的游戲引入課堂,會給枯燥的拼音教學增添無窮的活力,讓學生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長久保持學習拼音的激情.游戲多種多樣,開火車、找朋友、快樂大轉盤、我說你猜、摘蘋果、給小動物送信……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兒童學習的一種力量,是啟動開發兒童智能的一把金鑰匙.因此就需要我們手執這把金鑰匙,積極探索,採用多種教學策略教兒童學習漢語拼音,讓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成為歡樂的海洋、多彩的樂園!

『玖』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一年級小朋友該怎樣學好拼音

對於六、七歲的孩子來說,學習拼音並不輕松.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過渡到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中來,家長適時的輔導很有必要.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將孩子們在拼音學習中容易出現的困難介紹給各位,以方便大家對症下葯.
拼音的基礎知識
漢語拼音我們要求學生掌握23個聲母,24個韻母及16個整讀音節的拼寫與拼讀.
從讀音上說:聲母輕短 韻母稍長,音節更長
1、單韻母
單韻母,很重要,發音口形要擺好,嘴巴張大 a a a ,嘴巴圓圓o o o 嘴巴扁扁e e e ,一件衣服 i i i ,一隻烏鴉u u u ,小魚吐泡 ü ü ü
2、聲母
讀聲母要留心,堵住氣兒再發音.收聽廣播 b b b ,一起爬坡p p p
兩個門洞m m m ,一尊大佛f f f ,左下半圓 d d d 一條小魚t t t
一個門洞n n n ,一根小棍 l l l ,鴿子回頭g g g ,一群蝌蚪k k k,
一把椅子h h h ,一隻小雞j j j ,像個9字q q q 一個叉子 x x x,
像個2字 z z z ,半個圓圈 ccc,半個8字s s s ,z加椅子 zh zh zh,c加椅子ch ch ch,s加椅子sh sh sh,大樹叉兒 r r r 大樹樹叉yyy
房屋屋頂www>3、復韻母
復韻母,真有趣,兩個單韻母在一起.看前音擺口形,口形變化要注意,快速向後滑過去,合成一音莫忘記.
4、聲調
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5、標調規則
有a 在,把帽戴,a不在,o e戴,要是 i u 一起來,誰在後面誰就戴.
6、拼寫規律
小ü小ü有禮貌,見了j q x,馬上就摘帽.
7、書寫規則
四線三格記心間,拼音字母住里邊.有頭向上伸,有尾向下拖,沒頭沒尾中間坐.
形:拼音書寫要求規范,標准
書寫占格:拼音占格中上格和下格一般不頂格,中格一般都要寫滿.
正確的拼讀方法
把聲母和帶聲調的韻母一口氣快速連讀成一個字音,這就是拼音.
最常用的有兩種
1.兩拼法
只有聲母和韻母的,採用兩拼連讀法.這種方法的要領是「聲母輕短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如:b- ào →bào,h-āng →hāng.
2.三拼連讀法
對有聲母、介音和韻母三段的音節,採用三拼連讀法.這種方法的要領是「聲短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如:x(聲母)-i(介母)-an(韻母)→xiàn(現).
三拼音節也運用「兩拼法」來進行拼音.即把聲母和介音看成一個整體,直接和後面的韻母進行拼音,例如:bi-āo →biāo(標),hu-áng →huáng(黃),hu-an →huan(歡).
介紹其他的拼讀方法:直呼音節法
直呼音節法就是對一個音節不再進行拼讀,直拉讀出字音的方法.直呼音節的方法一般有三種:
(1)支架法
要領是「聲母支好架,聲韻同時發」.也就是先擺好發聲母的口形,緊接著用聲母的本音連讀帶調韻母,一口氣呼出音節.
(2)暗拼急讀法
是初學直呼時,向「支架法」過渡的辦法.就是看到一個音節,先看準音節的聲、韻、調,但不念出來,而是經過心裡拼准後,再快速直接讀出音節.
(3)整體認讀法
這種方法是像認記「整體認讀音節」一樣,像認讀漢字一樣,直接認讀一個個音節.
現在我們訓練的主要是兩拼和三拼法,能乾的孩子也可以學習直呼法呢!
學好拼音訣竅:反復練習,在生活中運用!

熱點內容
龐麗老師 發布:2025-09-21 20:32:58 瀏覽:966
一年級數學優質課 發布:2025-09-21 20:23:38 瀏覽:247
韓國漂亮老師電影 發布:2025-09-21 19:21:10 瀏覽:243
教師節給班主任一段話 發布:2025-09-21 18:07:10 瀏覽:820
長棍教學視頻 發布:2025-09-21 17:50:53 瀏覽:74
高考2017數學全國2卷 發布:2025-09-21 17:04:51 瀏覽:450
班主任基本功試題 發布:2025-09-21 16:28:03 瀏覽:224
仙尼老師 發布:2025-09-21 15:34:18 瀏覽:377
低的用英語 發布:2025-09-21 15:04:53 瀏覽:556
二年級家訪心得體會 發布:2025-09-21 14:58:12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