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三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三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發布時間: 2020-11-22 15:56:26

㈠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小樹有多少棵ppt課件

不久前聽來了一位教師執教源的《小樹有多少棵》一課。下面是教學實錄:
一、引入新課
師(出示書中的情景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我發現有3捆小樹,每捆10棵。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三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樹有多少棵?(師板書)誰能列出算式?
生:3×20。(師板書:20×3)
二、合作探究
師:20×3你會做嗎?(生紛紛舉手)你會算了,還有第二種、第三種演算法嗎?先想一想再到小組中和夥伴們交流一下。
(生第一次小組合作)
師:(合作後)誰願意說一說你是怎樣算20×3的?
生1:我是用豎式計算的。先寫一個20,再在20的「0」下面寫一個3……(生說,師板書豎式)
師:你列出了豎式,但沒有算出結果。(師將豎式擦掉)誰還說?
生2:我先用2×3=6再把後面的「0」落下來。
師:為什麼先不算「0」而乘把 「0」填在後面呢?請把你的想法說給小夥伴們聽一聽。(學生第二次小組合作)
生:(合作後匯報)2×3=6後面少了一個「0」要加上。
師:也就是說2在十位上,表示的是20,3個20是60,所以用2×3=6的後面要填上「0」。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去做?

㈡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什麼是周長》PPT課件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北師大版第五冊第44—45頁。
二、教材分析:
《什麼是周長》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的第一節課,本節主要教學內容有:通過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實踐活動,理解周長的含義,為後面認識各種圖形周長的含義,及周長的計算做好鋪墊。計劃一課時進行教學。
本課教材有以下編寫特點:首先通過螞蟻爬過樹葉的邊線一周,使學生初步直觀認識什麼是樹葉的周長;然後又通過操作活動理解周長的意義;最後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轉化」方法是研究和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思考方法,是運用事物運動、變化、發展和事物之間互相聯系的觀點,把未知變為已知,把復雜變為簡單的思維方法。課後的練習向學生滲透了平移的數學思想。因此,在教學中,力爭做到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過程與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學習活動中培養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圍、測腰圍的過程中培養估測的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四、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平面圖形,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習熱情,通過描樹葉的邊線、摸物體的面的邊線,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通過讓學生量一量、算一算自己摸的面的周長,關注學生對測量的體驗。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六、教具學具准備:
課件、直尺、線、皮尺、各種實物、樹葉等。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老師剛才給每個同學都分發了樹葉,今天我們就藉助樹葉來學習知識。大家又會想了,樹葉怎樣才能輔助我們學習知識呢。首先,我們就來描一描把它的形狀畫出來.怎麼樣,像不像上美術課?
(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
2.誰願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麼描的 (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裡開始的,到哪裡結束.)
3.剛才大家描的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沿邊線圍著圖形,描了一周)
4.小結:看來,不管從哪裡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 (結合實物演示),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什麼呢 我們能幫它取一個名字嗎(樹葉頁面的周長)
老師在課前也描了一片樹葉,誰來判斷一下,老師描出來的是不是樹葉的周長呢?(出示未封閉圖形)
老師描的不是封閉圖形,這種圖形沒有周長。怎樣的圖形才有周長呢?
(引出周長的概念,結合封閉圖形與未封閉圖形,強調周長的意義.)
(二)、實踐探索,理解新知。
1、通過分一分,畫一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周長。
第一步:用cai課件顯示多個圖形,讓學生在比較中給圖形分類,揭示封閉圖形與非封閉圖形。

第二步:請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幾個封閉圖形。
第三步:有選擇性的展示學生畫圖。請同學評一評,並指出所畫圖形的周長,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進一步體會到在同一平面內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2、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深入感知周長的意義。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學,我就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拿出課前准備好了的各種葉片描出一周的長度,在描的過程中體會周長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裡面部分不是周長。再完成課本p45第1題。(強調是邊線)
(2)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如:課桌面的邊線、數學書封面的邊線、黑板、文具盒等多個物體表面的周長。並動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組內說一說。
(3)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怎樣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長度?怎樣走才是操場的周長?
(4)認識平面圖形周長.談話:剛才我們指的都是物體面的周長,現在我們來看看平面圖形的周長,這是什麼圖形 (課件顯示三角形類似p45第2題1圖)這個圖形的周長在哪呢?小黑螞蟻很感謝你們為他做裁判,它為我們指出了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態演示小螞蟻沿著三角形的邊走一周)小螞蟻走的這一周的長就是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指一指.(強調圍成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三)、自主操作,鞏固新知
1,量一量平面圖形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周長,那麼平面圖形的周長該怎樣求呢?(課件逐一出示:第45頁第2題).
同學們打開課本第45頁的第2題.你想怎麼量 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量一量.帶著問題思考,動手.像這種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圖形,量出各邊長度,相加就行了.以後遇到這樣的題目我們就這樣做.
2,.量一量樹葉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會量平面圖形的周長了,你們手中都有一片樹葉,那麼你手中樹葉的周長到底是多少,大家想不想知道 怎樣才能得到樹葉的周長呢學習小組可以討論討論.(課件播放輕音樂)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並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集體評議.
3.量一量腰圍
(1)周長在生活中運用也很廣泛:比如,做褲子時,裁縫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長,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腰圍.
(2)估計同學的腰圍大約是多少厘米
(3)根據這個結果,請你估計一下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厘米.
(四)鞏固練習
(1)課件出示p45第3題圖1:這兩個圖形原來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把第一個長方形剪掉一塊,補到第二個長方形中,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它們的周長的大小.
請小組討論後說明理由
(2)課件出示p45第3題圖2:這兩個圖形原來也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把第一個圖形剪掉一塊,現在兩個圖形的周長還會一樣嗎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學會了什麼?今天,我們認識了周長,並且用周長的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
(六)、布置作業
量一量你家桌面,卧室地面的周長.
八、板書設計:

什麼是周長
樹葉葉面的周長
封閉圖形的周長
九、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整體設計體現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1、我給學生提供充分地進行實踐活動的機會,是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 「 空間與圖形 」 這部分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在實際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這節課中,我讓學生通過一連串的活動,自己感悟、獲取周長的概念。
2、我為學生創設開闊的、自由的學習時空,讓他們在充滿操作性、探索性、愉悅性的實踐活動中自己探索未知,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活動的設計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徵。我讓學生選 —— 選你喜歡的樹葉、平面圖形;選喜歡的方法量周長。讓每一位學生產生對活動的興趣,在張揚個性的活動中,同學們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或愉悅,增加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3、好的實踐活動能讓學生主動合作與交流。我在這節課中設計了兩次 「 量一量 」 ,一量樹葉的周長,二量老師和同學腰圍。學生自己量樹葉的周長,可有的同學覺得兩只手不夠用,主動請求同桌的幫忙。他們是那麼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當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這樣主動的合作與交流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得到高度發展。他們還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即使學困生也不感到困難,輕松學會了「周長」。

㈢ 三年級數學上冊PPT有沒有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過自己親身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通過小組合作與探究,用多種適當的方法來求出平面圖形的周長;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採用在教室中擺放大圖形,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中來,通過走一走、看一看、描一描、測一測等方法讓學生來感知周長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話,積極參與知識的探究,提出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難點:知道周長的含義。

教具准備:各類圖形卡紙及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上課前已在教室中間擺放了一個圖形。)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T:今天小朋友們是不是感到特別奇怪,老師在咱們教室中間圍了一個大大的圖形,請你仔細觀察這個圖形,把你的發現跟大家說一說。

(學生從外形上來說,直線曲線上來說,從對稱性上來說。)

T:觀察得真仔細,小朋友們以後觀察任何東西都要像今天這樣仔細。好啊,那咱們觀察過了,老師接下去就想請一位小朋友來走一走了。(教師示範:請一位小朋友仿照老師的走法,從一點出發,沿著這個圖形的邊線走一圈,請其他小朋友注意觀察。)(學生走)

T:走得棒不棒?(棒!)你們觀察得更棒,老師獎勵大家一個問題:剛才這位小朋友他是沿著這個圖形的什麼走了一圈?(邊線或輪廓)在數學上,我們把這個圖形的邊線或者說是輪廓叫作「周長」(板書:圖形的周長)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一)教學周長

T:那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什麼是周長嗎?(學生交流。)

教師演示:我們從任一點出發,繞著它的邊線走了一周,又回到這一點,那麼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1)教師出示若干平面圖形()貼在黑板上,請學生來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圖形來比劃一下它的周長;

(2)觀察一下身邊的事物,你能指一指它們的周長嗎?(我們還發現了物體表面的周長,板書:物體表面的)

T:我們發現了不光圖形有它的周長,物體表面也有它的周長。

(3)印一印,描一描:利用你桌上的物體,選取它的一個面,用印一印的方法,描出這表面的圖形的周長。

(① 印當中來發現不封閉圖形;②老師也准備了兩個圖形,請你來描一描它們的周長:這什麼這個不描呢?)(我們從一點出發,繞著圖形的邊線走,不能回到這一點,這個圖形叫不封閉的圖形,那你覺得什麼樣的圖形才有周長呢?)所以在數學上我們可用一句更加簡潔的話來概括: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請你判斷下面哪些圖形能計算周長(能,請坐好,不能,請舉手。)

(二)探求周長的方法

T:認識了周長,下面請你想想辦法來求求周長吧。

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們四人小組了。

小組活動:老師把黑板上展示的基本平面圖形放入每個小組的信封里,請各各四人小組合作探究求周長的方法

交流:說說看,你們小組是怎樣來求的?(測量、繩子圍、對稱性……)

小結:我們剛才在求周長方法時,發現一個圖形比較平直就可以用尺子來量,比較彎曲就可以用繩子來量,還發現對稱的圖形只要求一半就行了……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我想知道這片樹葉的周長有幾厘米,怎麼辦?

(2)我用兩根同樣長的繩子圍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誰的周長大?

(3)T:那你能這些方法來求一下剛才印下來的物體表面圖形的周長嗎?

(引到地上的教室中的大圖形,以他們在上課時找到的特點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求周長了。)

※(4)小明的書桌面是一個長120厘米,寬50厘米的長方形。如果在它的二個角上分別裁去一個邊長為5厘米的正方形,問你圖形的周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如圖)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T:通過咱們一節課的共同學習,你收獲了什麼?

㈣ 在哪裡可以找到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你可以在黃牛課件網找找看,我在那裡找到的教案

熱點內容
開展微格教學 發布:2025-09-22 00:07:23 瀏覽:867
化學銷售 發布:2025-09-21 23:38:45 瀏覽:271
英語教學法題 發布:2025-09-21 22:54:23 瀏覽:701
龐麗老師 發布:2025-09-21 20:32:58 瀏覽:966
一年級數學優質課 發布:2025-09-21 20:23:38 瀏覽:247
韓國漂亮老師電影 發布:2025-09-21 19:21:10 瀏覽:243
教師節給班主任一段話 發布:2025-09-21 18:07:10 瀏覽:820
長棍教學視頻 發布:2025-09-21 17:50:53 瀏覽:74
高考2017數學全國2卷 發布:2025-09-21 17:04:51 瀏覽:450
班主任基本功試題 發布:2025-09-21 16:28:03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