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最難的

數學最難的

發布時間: 2021-07-20 13:31:06

❶ 世界上最難的數學題是什麼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
公元1742年6月7日德國的業余數學家哥德巴赫(Goldbach)寫信給當時的大數學家歐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個n
³
6之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質數之和。
(b)
任何一個n
³
9之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三個奇質數之和。
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從費馬提出這個猜想至今,許多數學家都不斷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沒有成功。當然曾經有人作了些具體的驗證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
16
=
5
+
11,
18
=
5
+
13,
.
.
.
.
等等。
有人對33×108以內且大過6之偶數一一進行驗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驗格的數學證明尚待數學家的努力。目前最佳的結果是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於1966年證明的,稱為陳氏定理(Chen『s
Theorem)
¾
「任何充份大的偶數都是一個質數與一個自然數之和,而後者僅僅是兩個質數的乘積。」
通常都簡稱這個結果為大偶數可表示為
「1
+
2
」的形式。
在陳景潤之前,關於偶數可表示為
s個質數的乘積
與t個質數的乘積之和(簡稱
「s
+
t
」問題)之進展情況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證明了
「9
+
9
」。
1924年,德國的拉特馬赫(Rademacher)證明了
「7
+
7
」。
1932年,英國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證明了
「6
+
6
」。
1937年,義大利的蕾西(Ricei)先後證明了
「5
+
7
」,
「4
+
9
」,
「3
+
15
」和「2
+
366
」。
1938年,蘇聯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證明了
「5
+
5
」。
1940年,蘇聯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證明了
「4
+
4
」。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證明了
「1
+
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
數。
1956年,中國的王元證明了
「3
+
4
」。
1957年,中國的王元先後證明了
「3
+
3
」和
「2
+
3
」。
1962年,中國的潘承洞和蘇聯的巴爾巴恩(BapoaH)證明了
「1
+
5
」,
中國的王元證明了
「1
+
4
」。
1965年,蘇聯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維諾格拉多夫(BHHopappB),及
義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證明了
「1
+
3
」。
1966年,中國的陳景潤證明了
「1
+
2
」。
最終會由誰攻克
「1
+
1
」這個難題呢?現在還沒法預測。參考資料:
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11891317&typeid=14

❷ 數學幾最難

數學都很難!
最難的是:數學太活,變化多端!所以生活中數學大師很少!(假設任何難題10分鍾內解決的都算大師!)

❸ 數學界中最難最難的而且最重要的數學學科是哪

這個有很多,因為復數學越往後制劃分的越細。
大致有如下幾大部分:
1,分析:包括數學分析,實變函數,泛函分析,復分析,調和分析,傅里葉分析,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
2,數論:包括初等數論,代數數論,解析數論,數的幾何,丟番圖逼近論,模形式等;
3,代數:初等代數,高等代數,近世(或抽象)代數,交換代數,同調代數,李代數等;4,幾何:初等幾何,高等幾何,解析幾何,微分幾何,黎曼幾何,張量分析,拓撲學等;
5,應用數學:這裡面的分支太多了,例如概率統計,數值分析,運籌學,排隊論等。

還有很多跟其他學科結合後衍生出來的,例如物理數學、生物數學等等。

每個類別都有自己的難題和現今無法逾越的高峰。

數學被稱為自然科學之母,是有一定道理的,數學的發展,不一定帶動其它科學的發展,但數學一旦停止進步,其它科學的發展也會被限制。

❹ 數學一中哪一部分最難

數學中最難的部分我覺得應該是和實際相結合的應用問題,因為數學問題都是有理可依的,而實際問題需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如果不是很熱愛生活就很難做出來了.而對於一些象數學分析的問題都不是很難,因為我們可以在書中找到基本的概念理論和公式,只要把書看透什麼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因此要想學好數學以至是所有的學科知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熱愛生活,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把書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更好的學習生活.

如:
一所學校有十五個學生,還有七天就要放假了,在老師的安排下去散步。每天必須三個人一組!分為五組!到五個地方散步!路上絕對不可能見面!七天過後,要中的任何一個人都要與其他十四個人至少見一次面。問:怎樣安排才能順利散步?
貓捉老鼠——問題:如果3隻貓在3分鍾內捉住了3隻老鼠,那麼多少只貓將在100分鍾內捉住100隻老鼠?

最簡單:1+1=?
最難:被譽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的哥德巴赫猜想,即任何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奇素數的和,簡寫為1+1,可不是那些道聽途說的人說的「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的弱智問題。
哥德巴赫猜想至今無人證出,人們將它弱化為如下猜想,即任何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寫成m個奇素數的積與n個奇素數的積的和,人們的目標就是減小m與n值,直到m=n=1。目前最好的成績是由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取得的,他證出了1+2。

❺ 數學中什麼最難

幾何。(代數容易幾何難,物理公式記不完。)
一些純粹的幾何證明題,如果找不到突破口,或找突破口很長時間,那就很難完成證明了,所以就顯得難了。

但最難的是函數,數形結合。

說明:
數學包括了算術、代數、幾何、函數、微積分等方面內容。

小學里的數學一般只是算術(正整數,正分數)和簡單的代數,即一元一次方程,形如3x+3=6等。
幾何內容很少,只是求一些幾何體體積,表面積或平面圖形周長,面積等等。
一般沒什麼難,考高分較為容易,但是要仔細。

初中數學難度逐漸增大。初中數學包含了算術(包括有理數與無理數運算)、代數、幾何、函數。
代數有較復雜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不等式稍難,一元二次方程較難,但不是很難,靠認真仔細。
幾何從三角形到四邊形到圓,逐漸變難,但學好它們並不難,認真仔細就可以吧?!
函數是初中數學及高中很大一塊內容,是中考高考必考內容,比例相當大。包括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三角函數等,都是重點,難點。
要多花點時間。
再復雜些的就是數形結合的數學題,往往將代數,幾何等知識結合起來,故稱數形結合。
如,每年每地區中考試卷中最後一道大題目就是數形結合的題目,佔10-15分不等。是拉分的題目,因為有時有點難,計算運算的過程又有點煩,考試時想得滿分是不容易的。要多花點時間研究研究。靜下心來做題。
多練多做效果好。

中考數學難,在我看來關鍵是時間不夠,來不及做。分數不高,所以做題目要講點技巧,但還要准確率,這才有用。

高中數學就是函數還有其他空間幾何等東西,到大學大概是微積分吧?。。

其實數學這門功課是最難的。數學學不好,死路一條,不是說學數學將來在生活上幾乎沒有什麼作用,但在考試中很有用啊!嗯,數學分數高了,一般來講,中考高考總分就高了。

其實數學最難的部分就是函數,數形結合。因為他們涉及的知識雜而多,解答過程繁瑣而多,有時難以理解,相對幾何而言,我想它們最難了吧!

最難的是函數,數形結合。

❻ 大學數學那些最難學數學資料

如果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你可以先看一下書形成個大體的概念,然後再看一些經典教材。
比如說先看龔升的微積分五講這本書,從大體上把握一下高等數學的思想。然後選一些經典教材看,比如可以看菲赫金哥爾茨的微積分學教程,國內的很多教材也很好,不過不同學校的教材講法不一樣。

❼ 高中數學那個部分是最難的

函數較難。

雖然考試里佔分比例很大,但其實大部分還是強調基礎,所以這塊也並不回需太過擔心。相反數列答雖然在高中課程里只佔一章,但不得不強調靈活性(而且與函數也是緊密結合的),是需要一定的從小奧數的培養基礎的,而且不難看出從高三進入總復習後,數列這一塊的難題大題有很多都是放在最後兩道壓軸題來出。

(7)數學最難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把課本,筆記,單元測驗試卷,測驗試卷,都從頭到尾閱讀一遍。要一邊讀,一邊做標記,標明哪些是過一會兒要摘錄的。要養成一個習慣,在讀材料時隨時做標記,告訴自己下次再讀這份材料時的閱讀重點。

把本章節的內容一分為二,一部分是基礎知識,一部分是典型問題。要把對技能的要求,列進這兩部分中的一部分,不要遺漏。

在基礎知識的疏理中,要羅列出所學的所有定義,定理,法則,公式。要做到三會兩用。即會代字表述,會圖象符號表述,會推導證明。同時能從正反兩方面對其進行應用。

❽ 數學是最難學的

不是,只要你愛好數學,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慢慢的你就覺得數學不再枯燥乏味,你會融入數學的浩瀚海洋之中。一點點培養數學的興趣吧!

❾ 最難的數學題以及答案是什麼

證明+1=2。不能說是最難的。但是到現在沒做完。哥德巴赫猜想。

論哥德巴赫猜想的簡單證明
沙寅岳
一、證明方法
設N為任一大於6的偶數,Gn為不大於N/2的正整數,則有:
N=(N-Gn)+Gn (1)
如果N-Gn和Gn同時不能被不大於√N的所有質數整除,則N-Gn和Gn同時為奇質數.設Gp(N)表示N-Gp和Gp同時為奇質數的奇質數Gp的個數,那麼,只要證明:
當N>M時,有Gp(N)>1,則哥德巴赫猜想當N>M時成立.
二、雙數篩法
設Gn為1到N/2的自然數,Pi為不大於√N的奇質數,則Gn所對應的自然數的總個數為N/2.如N-Gn和Gn這兩個數中任一個數被奇質數Pi整除,則篩去該Gn所對應的自然數,由此,被奇質數Pi篩去的Gn所對應的自然數的個數不大於INT(N/Pi),則剩下的Gn所對應的自然數的個數不小於N/2-INT(N/Pi),與Gn所對應的自然數的總個數之比為R(Pi):
R(Pi)≥(N/2-INT(N/Pi))/(N/2)≥(1-2/Pi)×INT((N/2)/Pi)/((N/2)/Pi) (2)
三、估計公式
由於所有質數都是互質的,可應用集合論中獨立事件的交積公式,由公式(2)可得任一偶數表為兩個奇質數之和的表法的數量的估計公式:
Gp(N)≥(N/4-1)×∏R(Pi)-1≥(N/4-1)×∏(1-2/Pi)×∏(1-2Pi/N)-1 (3)
式中∏R(Pi)表示所有不大於√N的奇質數所對應的比值計算式的連乘.
四、簡單證明
當偶數N≥10000時,由公式(3)可得:
Gp(N)≥(N/2-2-∑Pi)×(1-1/2)×∏(1-2/Pi)-1
≥(N-2×√N)/8×(1/√N)-1=(√N-2)/8-1≥11>1 (4)
公式(4)表明:每一個大於10000的偶數表為兩個奇質數之和至少有11種表法.
經驗證明:每一個大於4且不大於10000的偶數都可表為兩個奇質數之和.
最後結論:每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表為兩個奇質數之和.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1742年,由德國中學教師哥德巴赫在教學中首先發現的.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寫信給當時的大數學家歐拉,正式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個大於 6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b.任何一個大於9的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三個素數之和.
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歐拉在回信中說,他相信這個猜想是正確的,但他不能證明.
從此,這道數學難題引起了幾乎所有數學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為數學皇冠上一顆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於1966年證明:任何充份大的偶數都是一個質數與一個自然數之和,而後者可表示為兩個質數的乘積.」通常這個結果表示為 1+2.這是目前這個問題的最佳結果.
要想看懂陳景潤的嚴格證明,恐怕多數沒有數論基礎的朋友根本做不到.
給一個最簡單的簡述:
1941年,P.庫恩(Kuhn)提出了加權篩法,這種方法可以加強其他篩法的效果.當今有關篩法的許多重要結果都與這一思想有關.
參考資料:陳景潤1+2的證明.

❿ 世界上最難的數學題到底是什麼

最簡單:1+1=?
最難:被譽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的哥德巴赫猜想,即任何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奇素數的和,簡寫為1+1,可不是那些道聽途說的人說的「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的弱智問題。
哥德巴赫猜想至今無人證出,人們將它弱化為如下猜想,即任何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寫成m個奇素數的積與n個奇素數的積的和,人們的目標就是減小m與n值,直到m=n=1。目前最好的成績是由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取得的,他證出了1+2。

熱點內容
中公教育楊 發布:2025-09-07 01:01:22 瀏覽:721
師生啪啪動態圖 發布:2025-09-07 00:50:09 瀏覽:74
浙江歷史學考 發布:2025-09-07 00:34:23 瀏覽:429
教師資格認 發布:2025-09-07 00:12:31 瀏覽:894
汨羅歷史 發布:2025-09-06 22:00:09 瀏覽:286
李曉凡內化師德ppt 發布:2025-09-06 20:48:47 瀏覽:698
少先隊的歷史故事 發布:2025-09-06 19:50:01 瀏覽:617
畢業感言班主任 發布:2025-09-06 19:00:38 瀏覽:856
福建教師補錄 發布:2025-09-06 18:35:35 瀏覽:441
小學四年級班主任經驗交流 發布:2025-09-06 18:22:02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