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位數學
進制
進制也就是進位制,是人們規定的一種進位方法。 對於任何一種進制---X進制,就表示某一位置上的數運算時是逢X進一位。 十進制是逢十進一,十六進制是逢十六進一,二進制就是逢二進一,以此類推,x進制就是逢x進位。
分享
概念
進位制/位置計數法是一種記數方式,故亦稱進位記數法/位值計數法,可以用有限的數字元號代表所有的數值。可使用數字元號的數目稱為基數(en:radix)或底數,基數為n,即可稱n進位制,簡稱n進制。現在最常用的是十進制,通常使用10個阿拉伯數字0-9進行記數。
對於任何一個數,我們可以用不同的進位制來表示。比如:十進數57(10),可以用二進製表示為111001(2),也可以用五進製表示為212(5),也可以用八進製表示為71(8)、用十六進製表示為39(16),它們所代表的數值都是一樣的。
數制也稱計數制,是指用一組固定的符號和統一的規則來表示數值的方法。計算機是信息處理的工具,任何信息必須轉換成二進制形式數據後才能由計算機進行處理,存儲和傳輸。
位權概念
對於形式化的進製表示,我們可以從0開始,對數字的各個數位進行編號,即個位起往左依次為編號0,1,2,……;對稱的,從小數點後的數位則是-1,-2,……
進行進制轉換時,我們不妨設源進制(轉換前所用進制)的基為R1,目標進制(轉換後所用進制)的基為R2,原數值的表示按數位為AnA(n-1)……A2A1A0.A-1A-2……,R1在R2中的表示為R,則有(AnA(n-1)……A2A1A0.A-1A-2……)R1=(An*R^n+A(n-1)*R^(n-1)+……+A2*R^2+A1*R^1+A0*R^0+A-1*R^(-1)+A-2*R^(-2))R2
(由於此處不可選擇字體,說明如下:An,A2,A-1等符號中,n,2,-1等均應改為下標,而上標的冪次均用^作為前綴)
舉例:
一個十進制數110,其中百位上的1表示1個10^2,既100,十位的1表示1個10^1,即10,個位的0表示0個10^0,即0。
一個二進制數110,其中高位的1表示1個2^2,即4,低位的1表示1個2^1,即2,最低位的0表示0個2^0,即0。
一個十六進制數110,其中高位的1表示1個16^2,即256,低位的1表示1個16^1,即16,最低位的0表示0個16^0,即0。
可見,在數制中,各位數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僅與該數字本身的大小有關,還與該數字所在的位置有關,我們稱這關系為數的位權。
十進制數的位權是以10為底的冪,二進制數的位權是以2為底的冪,十六進制數的位權是以16為底的冪。數位由高向低,以降冪的方式排列。
進數轉換
1.二進制數、十六進制數轉換為十進制數(按權求和)
二進制數、十六進制數轉換為十進制數的規律是相同的。把二進制數(或十六進制數)按位權形式展開多項式和的形式,求其最後的和,就是其對應的十進制數——簡稱「按權求和」.
例如:把(1001.01)2 二進制計算。
解:(1001.01)2
=8*1+4*0+2*0+1*1+0*(1/2)+1*(1/4)
=8+0+0+1+0+0.25
=9.25
把(38A.11)16轉換為十進制數
解:(38A.11)16
=3×16的2次方+8×16的1次方+10×16的0次方+1×16的-1次方+1×16的-2次方
=768+128+10+0.0625+0.0039
=906.0664
2.十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數,十六進制數(除2/16取余法)
整數轉換.一個十進制整數轉換為二進制整數通常採用除二取余法,即用2連續除十進制數,直到商為0,逆序排列余數即可得到――簡稱除二取余法.
例:將25轉換為二進制數
解:25÷2=12 余數1
12÷2=6 余數0
同理,把十進制數轉換為十六進制數時,將基數2轉換成16就可以了.
例:將25轉換為十六進制數
解:25÷16=1 余數9
1÷16=0 余數1
所以25=(19)16
3.二進制數與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
由於4位二進制數恰好有16個組合狀態,即1位十六進制數與4位二進制數是一一對應的.所以,十六進制數與二進制數的轉換是十分簡單的.
(1)十六進制數轉換成二進制數,只要將每一位十六進制數用對應的4位二進制數替代即可――簡稱位分四位.
例:將(4AF8B)16轉換為二進制數.
解: 4 A F 8 B
0100 1010 1111 1000 1011
所以(4AF8B)16=(1001010111110001011)2
(2)二進制數轉換為十六進制數,分別向左,向右每四位一組,依次寫出每組4
『貳』 數學進位取整的符號是什麼
m-[m]表示是m的小數部分,[m]是表示不大於m的最大整數部分…
『叄』 數學中進制是什麼
比如:
10進制:1111111111
十個一,慢十向前進一位
變成1
0
六進制
111111
六個1
滿六
前進一位
變成
1
0
(=十進制的
「6)
『肆』 數學中進位是什麼意思例如十進位和二進位。
所謂『x進制』就是用x個符號(標志)來(標)計數,當所要(標)計的數超過x個數時,就進一位。
十進制數的基數 R=10,共有0—9十個數碼,進位規則是逢十進一,各位的位權值為10的冪。
同理可得二進位是逢二進一。
(4)進位數學擴展閱讀
十進制的起源:
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離的十進位值制,就是中國的一大發明。至遲在商代時,中國已採用了十進位值制。從現已發現的商代陶文和甲骨文中,可以看到當時已能夠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十三個數字,記十萬以內的任何自然數。
這些記數文字的形狀,在後世雖有所變化而成為現在的寫法,但記數方法卻從沒有中斷,一直被沿襲,並日趨完善。十進位值制的記數法是古代世界中最先進、科學的記數法,對世界科學和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李約瑟所說的:「如果沒有這種十進位制,就不可能出現我們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
大地灣仰韶晚期房F901中曾出土一組陶質量具,主要有泥質槽狀條形盤、夾細砂長柄麻花耳鏟形抄、泥質單環耳箕形抄、泥質帶蓋四把深腹罐等。其中條形盤的容積約為264.3立方厘米;鏟形抄的自然盛穀物容積約為2650.7立方厘米。
箕形抄的自然盛穀物容積約為5288.4立方厘米;四把深腹罐的容積約為26082.1立方厘米。由此可以看出,除箕形抄是鏟形抄的二倍外,其餘三件的關系都是以十倍的遞增之數。這些度量衡具的發現也為研究我國古代十進制的起源等,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
『伍』 怎樣教孩子數學進位
像這樣兩個一位數的加減法,是相當基本的計算,完全可以要孩子像乘法口訣那樣,把一個個結果背好。如果要用輕松的演算法,參考珠算的方式,就也是湊十法了。 你的例子7+9,可以看作7+3+6,但肯定是看作6+1+9更簡便,珠算的方法,就是九去一進一,7+9= 7-1+10,或者七去三進一,9+7= 9-3+10
『陸』 數學中進位數和借位數的區別
進位是加法中滿十 需進位 借位是減法中 不夠減時需要向高位借一 當做10來用
『柒』 什麼是退位和進位加減法
退位減法,數學專有名詞,也可以稱作借位減法。就是當兩個數相減,被減數的個位不夠減時,往前一位借位,相當於給這位數加上10,再進行計算。
進位加法,數學運算的一種,加法的一種。例如十進制時,一位上的數相加過十,則在此位上寫相加得數的個位,向下一位進十位上的數。
舉例說明:
33+18=51,進位加(個位滿十進一)
51-18=33,退位減(個位不夠減,十位退一)
(7)進位數學擴展閱讀:
數學運算的一種,加法的一種。當兩數相加時,某一位的結果每大於等於10,則需要向上一位計1,這就是進位。 如:
48
+ 56
————
= 104
8+6=14>10 則向上一位(十位)進1
4+5再加上進位得來的1,即4+5+1=10 也需向上一位(十位)進1
當運算中存在進位的加法稱為「進位加法」。
『捌』 小學數學進位點打在哪裡
教科書里的,是打在前一位數的右下。
『玖』 進位數是什麼
是認為規定的數學加法中本位數滿額時向前一位數進一.如在十進位的演算法中,個位滿十,在十位中加一;進位數為10.二進制中,進位數為2,十六進制種,進位數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