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初三數學不好

初三數學不好

發布時間: 2021-07-25 19:37:37

Ⅰ 初三數學不好怎麼

你要適當增加難題的量,這樣反復做的過程有很多好處: 1、可以提高自信心,有時考試難題做不出是因為沒有信心,或心態沒調整好,如果難題見的多了,不會對難題有畏難情緒。 2、可以開闊數學思路,如果只做簡單題,思路、模式、套路都固定了,題只要稍稍一變就做不出了。 3、可以培養數學素養、數學思想,每次做題的時候要多想,多思考,不要僅僅注重做過多少道題,有些好題要反復做,反復琢磨出題者的思路,思考數學問題的思路,注重數學思想和數學素養,這是學數學的核心。這點最重要。如果還有疑問可以繼續追問。 數學思想現在都不注重培養。但是很重要,高中數學好的人,都是數學素養、數學思想好的人。初中也一樣。如果初中就能培養好,那麼對中考、高考都是很有利的

Ⅱ 初三數學差怎麼辦

初中數學難度並不會很大,可能是你沒有掌握對應的方法,平時多做題,做完題多總結,很快就能提升的。

Ⅲ 初三數學不好怎麼補救

1、首先一個十分關鍵的就是數學的定理,這是解決所有數學問題的根本。只有把那些定理搞明白了,理解透徹了,每道數學題才能夠迎刃而解。

2、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計算問題,這主要歸根於兩方面。一個是由於審題不仔細而導致的計算出錯。這其實是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會犯下的錯。

審題是一個尤為關鍵的點,它考查的是學生對題目理解的深度。另一個就是單純地算數問題,如果簡單的數學題都算錯的話,那就是小學的基礎打不扎實的問題了,所以,不要小看一道數學題,其實隱含著許多奧秘。

3、要求孩子課前預習,這是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但預習不能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4、家長與學校結合,促使差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良習慣的克服過程. 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意志和恆心,自控能力. 而差生往往自控能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監督,久而久之形成習慣。

5、初三學生想要提高數學成績,除了課前的預習、上課時集中注意力外,在下課之後,也需要對當堂的課程進行復習。初二學生下課後一定要多做練習題,尤其是沒怎麼聽懂的部分,一定要做針對性的練習,最好自己准備一個錯題本,把自己的錯題都整理上去,以便自己更好的提高成績。

Ⅳ 初三數學很差怎麼辦啊

恰好相反,數學成績不錯,語文成績差的一批,個人感覺數學比語文簡單,數學公式是固定的,改的只是數據,提高的話每講一個公式就用以前學過的公式推出來,實在不會找幾個好朋友討論,這樣每推出一個公式都有一種自豪感,當遇見不會的也有一種動力去查資料,查更高級公式,以上為我的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初三數學不好怎麼補救

我感覺吧,你數學不好的話,其實你可以多去上一點補習班,其實有時候補習班還是很有用的,雖然說他也是把你那個一些知識再把它擴張一下,但是他會讓你有個什麼時候都在學習的那種氛圍。

Ⅵ 孩子上初三了數學成績不好怎麼辦

一、提高孩子數學成績的卓絕種方法
在學習過程中,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好是很麻煩的,尤其是初三階段,應該怎麼辦呢?首先要讓家長、老師了解和明確的是,孩子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指導上應該突出孩子額主體地位,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進行自我學習,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發現孩子的很多潛力。與此同時很多家長和老師在輔導過程中,還需要鼓勵和引導孩子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大膽的對我們進行質疑和猜測,從而能夠讓他們更容易的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還應該倡導孩子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探討,用問題來帶動思維,可以使孩子能夠思考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解題思路。
二、提高孩子數學成績的第二種方法
初三的老師和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數學輔導的時候,會發現有好多題目孩子都會了,可是成績還是不好,怎麼辦呢?在做題目上,更多的要針對孩子進行開放題和新題型的練習,在拓展練習的過程中,提高孩子舉一反三、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多去圖書館、教室等等孩子比較熟悉的地方,建立出一個個既豐富又現實的問題意境,孩子們可以根據這些材料解決問題,會在做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求知慾。另外,我們還可以教導孩子,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使孩子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提高孩子數學成績的第三種方法
孩子數學成績還是不好怎麼辦呢?孩子初三了,離中考越來越近,很多家長都很著急。在家長和老師想出了如何教導孩子的方法之後,孩子應該怎麼做呢?首先他們需要對自己的數學有一個整體的判斷,了解自己在知識點上比較有優勢的是哪一塊兒,哪個地方需要自己去彌補,當發現了自己的薄弱點後,就要從這些知識上狠下功夫,把一些有關聯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很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時考試和做練習題的時候,將裡面出現過的題目抄寫到錯題集上,以後復習的時候,就很容易找出錯誤點,同時也可以加深印象。

Ⅶ 初三數學考試不好的原因

中考倒計時,初三學生數學成績差,有哪些原因呢?應該怎麼辦?

一、跟著老師能聽懂,獨自做題無從下手

中考倒計時,初三學生數學成績差,有哪些原因呢?應該怎麼辦?
有些學生,在課堂上跟著老師的節奏,很多數學知識都能聽得明白,老師講題的思路也可以很好的掌握,可是要是要求單獨完成作業、參加考試的時候就突然很不靈光了,只能看著題目一籌莫展。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有些學生沒有積極主動地思考。

數學要想學得好,必須對數學知識主動探究,掌握數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技巧。需要認真做好課前預習,了解要學習的知識,記錄好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在課堂上要緊跟老師思路,注意比較與自己思路的異同,課後,在做作業前先復習好知識的重點及難點,然後再開始做練習題,做完作業後,一定要進行錯題分析,找出自己的知識的薄弱環節。

二、平時練習沒有問題,考試時卻錯誤連連

中考倒計時,初三學生數學成績差,有哪些原因呢?應該怎麼辦?
有些學生在平時做作業、做習題的時候都能做得出來,可是上到考場,就錯誤連連,總是考不了理想的分數。是什麼原因呢?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練習的強度不夠,數學能力有所不足。由於在平時做作業時時間相對寬松,心情相對放鬆,難題可以較從容地思考,但到考場上,因為已經被前面的考試題目耗費了許多精神和腦力,碰到稍微難一些題也就只能「勉強應對」,結果自然會不理想。

我們在復習備考的時候,要多進行限定時間內的做題訓練,提高自己適應考場的能力。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提高平時練習的難度,從容應對考試時的壓力。

三、粗枝大葉總相隨

平時的作業做得還可以,但是考試時總是會因為「粗心」,簡單題都常常丟分,考試分數總是高不了。

連數學的簡單題都會被扣分,我們不能單純歸結為粗心,要看到背後的實質是基礎不扎實,數學的綜合能力不高。在復習備考時要查找知識的漏洞、鞏固基礎、提升數學能力。

四、思維拓展能力不強,新題、難題無法解答

中考倒計時,初三學生數學成績差,有哪些原因呢?應該怎麼辦?
考試總是很難拿到高分。因為試卷總是會碰到新題、難題無法解答,這該怎麼辦?試卷上的壓軸大題通常是對多個知識點的綜合考查,不僅需要扎實數學基礎,還要具備比較高的數學思維能力,而有些新題型的考查重點則是同學解題思路的拓展和創新,這些都並非單純題海戰術可以應對的。我們初三學生平時練習時,每道題都要經過深入分析,條件應該怎麼轉化,未知量

Ⅷ 初三了,但是我的數學一直不好,怎麼辦啊

初三數學不好:
1:別做些太難的題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2:把老師講的題都學會,跟著老師復習;
3:如果數學基礎好,那做題一定要細心,會的題不能丟分;數學基礎不好的話,在中考前盡量能多學點,但不能因此把別的科目落下;
4:多問老師問題,多做一些中考題,適當練一些題型。
最後一定注意:不要因為數學不好中考前緊張,一直復習數學,把別的科目落下,這樣就算數學上去了,別的科也可能會拉分。要適當復習。最後,祝你在3個多月的復習中有所進步,中考取得優異成績。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Ⅸ 初三數學成績為什麼很差,怎麼辦

有的同學認為,數學不像英語、政史,要背單詞、背年代、背人名、地名,數學靠的是智慧、技巧和推理。我說你只講對了一半。數學同樣也離不開記憶。試想一下,小學的加、減、乘、除運算要不是背熟了「乘法九九表」,你能順利地進行運算嗎?盡管你理解了乘法是相同加數的和的運算,但你在做9×9時用九個9去相加得出81就太不合算了。而用「九九八十一」得出就方便多了。同樣,是運用大家熟記的法則做出來的。同時,數學中還有大量的規定需要記憶,比如在化簡二次根式時規定:「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本章根號內的字母都是正數。」 等等。因此,我覺得數學更像游戲,它有許多游戲規則(即數學中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誰記住了這些游戲規則,誰就能順利地做游戲;誰違反了這些游戲規則,誰就被判錯,罰下。因此,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一定要記熟,有些最好能背誦,朗朗上口。比如大家熟悉的「乘法公式、求根公式」「特殊角三角函數值」等,我看我們的同學有的背得出,有的就背不出。在這里,我向背不出的同學敲一敲警鍾,如果背不出這些公式,將會對今後的學習造成很大的麻煩,因為今後的學習將會大量地用到這些公式和數據。 對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理解了的要記住,暫時不理解的也要記住,在記憶的基礎上、在應用它們解決問題時再加深理解。打一個比方,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就像木匠手中的斧頭、鋸子、墨斗、刨子等,沒有這些工具,木匠是打造不出傢具的;有了這些工具,再加上嫻熟的手藝和智慧,就可以打出各式各樣精美的傢具。同樣,記不住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就很難解數學題。而記住了這些再配以一定的方法、技巧和敏捷的思維,就能在解數學題,甚至是解數學難題中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二、了解幾個重要的數學思想 1、「方程」的思想 數學是研究事物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初中最重要的數量關系是等量關系,其次是不等量關系。最常見的等量關系就是「方程」。比如等速運動中,路程、速度和時間三者之間就有一種等量關系,可以建立一個相關等式:速度×時間=路程,在這樣的等式中,一般會有已知量,也有未知量,像這樣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就是「方程」,而通過方程里的已知量求出未知量的過程就是解方程。我們在小學就已經接觸過簡易方程,而初一則比較系統地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並總結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個步驟。如果學會並掌握了這五個步驟,任何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都能順利地解出來。初二和初三我們學習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組、簡單的三角方程;到了高中我們還將學習指數方程、對數方程、線性方程組、參數方程、極坐標方程等。解這些方程的思維幾乎一致,都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它們轉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然後用大家熟悉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個步驟或者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加以解決。物理中的能量守恆,化學中的化學平衡式,現實中的大量實際應用,都需要建立方程,通過解方程來求出結果。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將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學好,進而為學好其它形式的方程打好基礎。 所謂的「方程」思想就是對於數學問題,特別是現實當中碰到的未知量和已知量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善於用「方程」的觀點去構建有關的方程,進而用解方程的方法去解決它。 2、「數形結合」的思想 大千世界,「數」與「形」無處不在。任何事物,剝去它的質的方面,只剩下形狀和大小這兩個屬性,就交給數學去研究了。初中數學的兩個分支——代數和幾何,代數是研究「數」的,幾何是研究「形」的。但是,研究代數要藉助「形」,研究幾何要藉助「數」,「數形結合」是一種趨勢,越學下去,「數」與 「形」越密不可分,到了高中,就出現了專門用代數方法去研究幾何問題的一門課,叫做「解析幾何」。在初三,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後,研究函數的問題就離不開圖象了。往往藉助圖象能使問題明朗化,比較容易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從而解決問題。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中,要重視「數形結合」的思維訓練,任何一道題,只要與「形」沾得上一點邊,就應該根據題意畫出草圖來分析一番,這樣做,不但直觀,而且全面,整體性強,容易找出切入點,對解題大有益處。嘗到甜頭的人慢慢會養成一種「數形結合」的好習慣。 3、「對應」的思想 「對應」的思想由來已久,比如我們將一支鉛筆、一本書、一棟房子對應一個抽象的數「1」,將兩隻眼睛、一對耳環、雙胞胎對應一個抽象的數 「2」;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還將「對應」擴展到對應一種形式,對應一種關系,等等。比如我們在化簡求值計算中,將式子中有關字母或某個整體的值,對應代入,直接算出原式的結果。又比如我們到初三綜合學習了與圓有關的角,圓心角、圓周角、弦切角的數量關系必須「對應」同一段弧才能成立。這就是運用「對應」 的思想和方法來解題。初二、初三我們還看到數軸上的點與實數之間的一一對應,直角坐標平面上的點與一對有序實數之間的一一對應,函數與其圖象之間的對應。總之,「對應」的思想在今後的學習中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4、「轉化」的思想 解數學題最根本的途徑是「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也就是把復雜繁難的數學問題通過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和手段,逐漸將它轉變成一個大家熟知的簡單的數學形式,然後通過大家所熟悉的數學運算把它解決。 比如,我們學校要擴大校園,需要向某村征地。而某村給了一塊形狀不規則的地,如何丈量它的面積呢?首先,使用適當的測量工具,依據一定的比例,將實際地形繪製成紙上圖形,然後將紙上圖形分割成若干塊梯形、長方形、三角形,利用學過的面積計算方法,計算出這些圖形的面積之和,也就得到了這塊不規則地形的總面積。在這里,我們把無法計算的不規則圖形轉化成了可以計算的規則圖形,從而解決了土地丈量問題。另外,我們前面提到的各種多元方程、高次方程,利用「消元」、「降次」等方法,最終都可以把它們轉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然後用已知的步驟或公式把它們解決。 「轉化和替代」的思想,是解題的最重要的思維習慣。面對難題,面對沒有見過的題,首先就要想到「轉化」,也總是能夠「轉化」的。平時,要多留心老師是怎樣解題的,是怎樣「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的。同學之間也應多交流交流「成功轉化」的體會,深入理解「轉化」的真正含義,切實掌握 「轉化」的思維和技巧。 三、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深化學習的必由之路 在學習新概念、新運算時,老師們總是通過已有知識自然而然過渡到新知識,水到渠成,亦即所謂「溫故而知新」。因此說,數學是一門能自學的學科,自學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數學家華羅庚。 我們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不光是學習新知識,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老師的那種數學思維習慣,逐漸地培養起自己對數學的一種悟性。去年年底我去浙江教育學院開會時,杭二中吳副校長的一番話使我感觸良多。他說:我是教物理的,可是經常外出,同學們物理學得好,不是我教出來的,而是他們自己悟出來的。當然,吳副校長是謙虛的,但他說明了一個道理,同學們不能被動地學習,而應主動地學習。一個班裡幾十個學生,同一個老師教,差異那麼大,這就是學習主動性問題了。 自學能力越強,悟性就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學們的依賴性應不斷減弱,而自學能力則應不斷增強。因此,要養成預習的習慣。在老師講新課前,要能夠運用自己所學過的已掌握的舊知識去預習新課,結合新課中的新規定去分析、理解新的學習內容。由於數學知識的無矛盾性,你所學過的數學知識永遠都是有用的,都是正確的,數學的進一步學習只是加深拓廣而已。因此,以前的數學學得扎實,就為以後的進取奠定了基礎,就不難自學新課。同時,在預習新課時,碰到什麼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解新課,收獲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有些同學為什麼聽老師講新課時總有一種似懂非懂的感覺,或者是「一聽就懂、一做就錯」,就是因為沒有預習,沒有帶著問題學,沒有將「要我學」真正變為「我要學」,力求把知識變為自己的。學來學去,知識還是別人的。檢驗數學學得好不好的標准就是會不會解題。聽懂並記憶有關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只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能獨立解題、解對題才是學好數學的標志。 四、自信才能自強 在以往的歷次考試中,總會看見有些同學的試卷出現許多空白,即有好幾題根本沒有動手去做。當然,俗話說,藝高膽大,藝不高就膽不大。但是,做不出是一回事,沒有去做則是另一回事。稍為難一點的數學題都不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解法和結果的。要去分析、探索、比比畫畫、寫寫算算,經過迂迴曲折的推理或演算,才顯露出條件和結論之間的某種聯系,整個思路才會明朗清晰起來。你都沒有動手去做,又怎麼知道自己不會做呢?即使是老師,拿到一道難題,也不能立即答復你。也同樣要先分析、研究,找到正確的思路後才向你講授。不敢去做稍為復雜一點的題(不一定是難題,有些題只不過是敘述多一點),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在數學解題中,自信心是相當重要的。要相信自己,只要不超出自己的知識范疇,不管哪道題,總是能夠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把它解出來。要敢於去做題,要善於去做題。這就叫做「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 具體解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緊緊抓住題目的所有條件不放,不要忽略了任何一個條件,包括隱含條件。然後,從「所求」看「需知」,由「已知」看 「可知」,構築「可知」和「需知」之間的橋梁,形成從「已知」到「所求」的通道,使問題得以順利解決。其實,一道題和一類題之間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想想這一類題的一般思路和一般解法,但更重要的是抓住這一道題的特殊性,抓住這一道題與這一類題不同的地方。數學的題目幾乎沒有相同的,總有一個或幾個條件不盡相同,因此思路和解題過程也不盡相同。有些同學老師講過的題會做,其它的題就不會做,只會依樣畫葫蘆,題目有些小小變化就乾瞪眼,無從下手。當然,做題先從哪兒下手是一件棘手的事,不一定找得准。但是,做題一定要抓住其特殊性則絕對沒 錯。選擇一個或幾個條件作為解題的突破口,看由這個條件能得出什麼,得出的越多越好,然後從中選擇與其它條件有關的、或與結論有關的、或與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有關的,進行推理或演算。一般難題都有多種解法,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要相信利用這道題的條件,加上自己學過的那些知識,一定能推出正確的結論。 數學題目是無限的,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卻是有限的。我們只要學好了有關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不變應萬變,就能順利地對付那無限的題目。題目並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題海無邊,總也做不完,但不做也不行,關鍵是一個「度」。在一定的限度內,我還是鼓勵同學們要「多做多練,因為熟能生巧;多看多想,才能見多識廣。」這樣,通過強化的訓練,培養自己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掌握正確的數學解題方法。那麼到了中考的時候,由於題目類型見得多,所以能「觸類旁通,熟能生巧」,加快了速度,節省了時間,這一點在考試時間有限的中考時顯得特別重要。 解數學題目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自信心。沒有自信就會畏難,就會放棄;只有自信,才能勇往直前,才不會輕言放棄,才會加倍努力地學習,才有希望攻克一道道難關,到達成功的彼岸,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的明天!

熱點內容
初一歷史課本下冊 發布:2025-08-24 02:19:47 瀏覽:810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發布:2025-08-24 01:24:14 瀏覽:500
我與老師的銷魂初夜 發布:2025-08-23 23:39:36 瀏覽:499
新進教師培訓總結 發布:2025-08-23 22:16:12 瀏覽:684
數學五大定律 發布:2025-08-23 21:14:06 瀏覽:489
優秀物理教具 發布:2025-08-23 19:26:57 瀏覽:209
師德師風大討論會議記錄 發布:2025-08-23 19:03:33 瀏覽:245
最新版小學科學目錄 發布:2025-08-23 17:20:00 瀏覽:847
江蘇教師網 發布:2025-08-23 16:21:02 瀏覽:437
2017年安徽省語文試卷 發布:2025-08-23 15:49:23 瀏覽: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