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幼兒數學知識

幼兒數學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7-28 21:31:15

A.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幼兒數學教育主要包括幼兒的數概念、計數和運算的教育、量與計量的教育、幾何圖形和空間關系、時間關系的教育等。
①幼兒的數、計數與運算
10以內數的實際意義;數的守恆;相鄰數;數與數之間的數差關系;認識序數,能夠用自然數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關系,說出物體排第幾;認識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和互補關系等;學會10以內的計數;認讀和書寫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包括認識加號、減號和等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學習10以內數的口頭加減運算,並能夠用加、減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②量與計量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物體量的差異,比較物體的多少、大小、長短、高低、粗細,厚薄、寬窄、輕重、容積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恆;在比較物體量的差異時,感知量的相對性;幫助兒童建立序的概念,並體驗其中的傳遞關系;學習計量,會進行初步的自然測量。
③簡單的幾何圖形知識
能夠正確辨認常見的平面圖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圓形和梯形,並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徵;能夠正確辨認幾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球體、正方體、圓柱體、長方體;能夠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理解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
④空間方位初步知識
能區分上、下、左、右和遠、近等空間方位;能按指定方向進行運動,包括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時間、方位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並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稱及其順序;認識時鍾,知道時鍾的用途以及正點與半點。

B. 什麼是幼兒數學思維

在數學的簡便運算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習題,把常見的簡便運算梳理成口算、湊、分、估、合、轉、變、略、消等方法,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促進幼兒數學思維能力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准確迅速的解題思維活動是思維敏捷性的重要表現。抓口算基本訓練,能提高學生應用法則的能力。口算時應注意兩點:一、不動筆。動筆計算不利於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於培養幼兒數學思維敏捷性。二、速度。計算時講究速度,使學生有緊迫感。還有就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思維的靈活性反映了思維活動在選擇角度、運用方法、展開過程諸多方面的靈活程度。主要抓以下幾方面的訓練。(1)湊。就是把數湊成整十、整百等,再進行計算。即用湊整法,多加再減或多減再加。(2)分。就是把運算中的一個數拆開,分別與另一個數運算,便於湊整運算。(3)估。算能提高學生的自檢能力,提高速算的正確率,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估算,一般把某些數估成與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等,先估結果大約是多少,再精確作答。其次用估算檢驗。 總之,通過對幼兒數學思維的訓練,學生就會觸類旁通,碰到難題就能產生新的思路和設想。教師在使用訓練方法時,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不必拘泥於每一節課都面面俱到,可以因教學對象、內容的不同而靈活運用。教學中,通過簡便運算,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運算技能的提高,達到優質教學之目的。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老師曾不止一次地提出,「數學是美的。」 易道手腦思維數學,從規律當中找美韻,將美韻導入教學,讓孩子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提升對數學的審美感知。將數學的自然美、對稱美、邏輯美等美感滲透到孩子對數學的理解,讓孩子從內心去認同數理,從內心去熱愛數學。手腦思維數學的課堂,不僅是知識儲備,更是改變孩子學習態度與學習觀念的必要引導。當今孩子的成長環境與過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孩子們習慣了用眼睛「看」代替了手的活動。因此孩子們的注意力、大腦的平衡能力、耐心、記憶力等隨著科技的發展慢慢的減弱。易道手腦思維數學,注重手腦結合,通過手指不斷的伸屈運動,鍛煉手指的靈活性。配合易道教育特色手腦操,培養手腦協調能力,達到手腦並用、協同工作的目的。手,是腦的外延,是智慧的前哨;腦,是手的靈魂,是智慧的源泉。手腦潛能,給予孩子的不僅是更好的理解與體會技能,更是終身受用的益智方法。

C. 幼兒園怎麼用數學領域的兒童發展知識制定數學課程的

1.遵循幼兒的思維特點,從形象入手教數學 幼兒園的孩子大多3-6歲,思維以形象為主導,直觀形象的圖片是他們所喜愛的。例如在教幼兒認識數字時,便可以選擇幼兒愛看的動物圖片,以《參觀動物園》為主題,展開教學,將黑板和教室稍加布置,動物園的場景就有了,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動物園,看到了一張張直觀形象、色彩斑斕的動物圖片,他們邊看邊數,很快,數字1-5學完了。 2.根據幼兒愛玩的特點,在游戲中體驗數學 幼兒都愛玩,游戲是幼兒期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可獲得數學知識,並有機會自由地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感受,特別是讓幼兒在我們設置的游戲中體驗生活中的情景,讓他在不知不覺中感覺數學知識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這就是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的奧秘。 3.通過操作進行數學教育,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如果參與了大量的活動,使用了大量的材料,並經常討論他們的觀察和發現,幼兒就有可能掌握概念。例如,准備幾個動物圖片,在動物身上貼上一些數字,讓幼兒夾上相應數量的夾子,或者倒過來,先夾上幾個夾子,然後讓幼兒貼上相對應的數字,同時還要試著把這一過程用語言表述。反復多操作幾次,相信幼兒就能熟練掌握數數,同時理解數字能與實物對應,還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創設數學情境,讓幼兒愛學數學 在孩子們的生活環境中,創設一定的數學情境,從而讓孩子眼所見有數學,耳所聽有數學,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漸漸喜歡數學,熟悉數學,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有了興趣再學習,一定會有好的學習效果。 5.結合音樂、美術,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幼兒多數都喜歡唱歌畫畫,在歌曲演唱和繪畫中學習數學,容易掌握。例如快要聖誕節了,可以給小朋友講聖誕小鹿的故事,10張聖誕小鹿的圖片慢慢增加,數字慢慢變大,然後慢慢減少,數字越來越小,教會他們學習1到10的正數和倒數。然後再把這些數字穿插到歌曲中,甚至還有英文歌曲,在歌曲演唱中完成這個教學目的,效果應該不錯。 如果幼教專業學生能掌握以上兩條,我相信一定能把幼兒園數學教好。

D. 幼兒數學教學中有哪些知識點

1. 幼兒數學教育的基本觀點 1.幼兒學習數學開始於動作 自從皮亞傑提出「抽象的思維起源於動作」後,這已成為幼兒數學教育中廣為接受的觀點: ① 我們經常能觀察到,幼兒在學習數學時,最初是通過動作進行的。例如「對應排列相關聯的物體」活動,隨著幼兒動作的逐漸內化,他們才能夠在頭腦中進行這樣的對應。 ② 幼兒表現出的這些外部動作,實際上是協調事物之間關系的過程,這對於他們理解數學中的關系是不可或缺的。在幼兒學習某一數學知識的初級階段,特別需要這種外部的動作。對於那些表現出抽象思維有困難的幼兒,也需要給予他們充分擺弄的機會,這既符合他們的心理需要,也有助於他們的學習。 2.幼兒數學知識的內化需要藉助於表象的作用 ①幼兒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開始於外部的動作,但是要把它們變成頭腦中抽象的數學概念,還有賴於內化的過程,即在頭腦中重建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表象的作用即在於幫助幼兒完成這一內化的過程。 ②但把表象的作用無限誇大也是不適當的做法。 3.幼兒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樣化的經驗和體驗基礎上。 由於數學知識是一種抽象的知識,它的獲得需要擺脫具體事物的其他無關特徵。而幼兒對於數學知識的抽象意義的理解,卻是從具體的事物開始。所以幼兒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所依賴的具體經驗越豐富,他們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就越具有概括性。因此,為他們提供豐富多樣的經驗,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的抽象意義。 4.幼兒抽象數學知識的獲得需要符號和語言的關鍵作用 ①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幼兒學習數學,最終要從具體的事物中擺脫出來,形成抽象的數學知識。但幼兒頭腦中往往只是保存著一些具體的經驗,要使之變成概念化的知識,則需要符號體系的參與。 ② 語言在幼兒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很重要。數學是一種精練的語言,而語言則是思維的工具。 5.幼兒數學知識的鞏固有賴於練習和應用的活動 幼兒數學知識的掌握是一個持續不斷地過程。幼兒用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內化外部世界,同時也建構著新的知識。

E. 論述幼兒數學學習的特點及教育原則

幼兒數學教育的原則是指在對幼兒開展數學教育時應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則。毫無疑問,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以下的教育原則,就是在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基礎上,結合數學知識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所提出的。

一、密切聯系生活的原則

現實生活是幼兒數學概念的源泉。幼兒的數學知識和他們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幼兒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幼兒每天接觸的各種事物都會和數、量、形有關。比如,他們說到自己幾歲了,就要涉及數;和別的幼兒比身高,實際上就是量的比較;在搭積木時,就會看到不同的形狀。幼兒在生活中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運用數學來加以解決。比如,幼兒要知道家裡有幾個人,就需進行計數,在拿取東西時,幼兒總希望拿「多多」、拿「大的」,這就需要判別多和少、大和小等數量關系。總之,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一個數學問題來解決,都可以變成幼兒學習數學的機會。

另方面,從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看,很多抽象的數學概念,如果不藉助於具體的事物,兒童就很難理解。現實生活為兒童提供了通向抽象數學知識的橋梁。舉例來說,有些兒童不能理解加減運算的抽象意義,而實際上他們可能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加減運算解決問題,只不過沒有把這種「生活中的數學」和「學校里的數學」聯系起來。如果教師不是「從概念到概念」地教兒童,而是聯系兒童的實際生活,藉助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就完全能夠使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建立在兒童熟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如讓兒童在游戲角中做商店買賣的游戲,甚至請家長帶兒童到商店去購物,給兒童自己計算錢物的機會,可以使兒童認識到抽象的加減運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同時也幫助兒童理解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

數學教育要密切聯系生活的原則,具體地應表現在:

數學教育內容應和幼兒的生活相聯系,要從幼兒的生活中選擇教育內容。我們給幼兒的學習內容,不應是抽象的數學知識,而應緊密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例如,在教數的組成的知識時,可以引入幼兒日常生活中分東西的事情,讓幼兒分各種東西,這樣他們就會感到比較熟悉,也比較容易接受數的組成的概念。

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數學。數學教育除了要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集體教學外,更要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在幼兒的生活中進行教育。例如,在分點心時,就可引導幼兒注意,有多少點心,有多少小朋友,可以怎樣分,等等。
此外,數學教育聯系幼兒的生活,還要引導幼兒用數學,讓幼兒感受到數學作為一種工具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作用。例如,幼兒園中飼養小動物,可以引導幼兒去測量小動物的生長。在游戲活動中,也可創設情境,讓幼兒用數學,例如在商店游戲中讓幼兒學習買東西,計算商品的價格等等。這些實際上正是一種隱含的數學學習活動。幼兒常常在不自覺之中,就積累了豐富的數學經驗。而這些經驗又為他們學習數學知識提供了廣泛的基礎。

二、發展幼兒思維結構的原則

「發展幼兒思維結構」的原則,是指數學教育不應只是著眼於具體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而應指向幼兒的思維結構的發展。

按照皮亞傑的理論,幼兒的思維是一個整體的結構,幼兒思維的發展就表現為思維結構的發展。思維結構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它是幼兒學習任何具體知識的前提。例如,當學前兒童的思維結構中還沒有形成抽象的序列觀念時,他們就不可能用邏輯的方法給不同長短的木棍排序。反過來,幼兒對數學概念的學習過程,也有助於其一般的思維結構的發展。這是因為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學習數學可以鍛煉幼兒思維的邏輯性和抽象性。總之,幼兒建構數學概念的過程,和其思維結構的建構過程之間具有相當的一致性。

在幼兒數學教育中,幼兒掌握某些具體的數學知識只是一種表面的現象,發展的實質在於幼兒的思維結構是否發生了改變。以長短排序為例,有的教師把排序的「正確」方法教給幼兒:每次找出最長的一根,排在最前面,然後再從剩下的木棍中找出最長的……幼兒按照教師教給的方法,似乎都能正確地完成排序任務,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獲得序列的邏輯觀念,其思維結構並沒有得到發展。而幼兒真正需要的並不是教給他們排序的技能,而是充分的操作和嘗試,並從中得到領悟的機會。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從中獲得一種邏輯經驗,並逐漸建立起一種序列的邏輯觀念。而一旦具備了必要的邏輯觀念,幼兒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就不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了。

總之,數學知識的獲得和思維結構的建構應該是同步的。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教師在教給幼兒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考慮其思維結構的發展。而只有當幼兒的思維結構同時得到發展,他們得到的數學知識才是最牢固的、不會遺忘的知識。正如一位兒童對皮亞傑所說的:「一旦你知道了,你就永遠知道了。」(當皮亞傑問一位達到守恆認識的兒童「你是怎麼知道的?」時,兒童說出了上面的話,皮亞傑認為這是一個絕妙的回答。


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常常需要在傳授數學知識和發展思維結構之間作出一定的選擇。二者之間實際上是具體利益和普遍利益的關系、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有時,教師對某些具體的知識技能棄而不教,是為了給幼兒更多的機會進行自我調節和同化的作用,以期從根本上改變幼兒的思維方式,因而並不違背數學教育的宗旨。

三、讓幼兒操作、探索的原則

讓幼兒操作、探索的原則,就是要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活動建構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是幼兒自己建構起來的,而且這個建構過程也是幼兒認知結構建構的過程。如果教師只注重結果的獲得,而「教」給幼兒很多,實際上就剝奪了他們自己獲得發展的機會。事實上,幼兒的認知結構也並不可能通過單方面的「教」獲得發展,而必須依賴他自己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發展。

在數學教育中,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具體地表現為幼兒操作物質材料、探索事物之間關系的活動。讓幼兒操作、擺弄具體實物,並促使其將具體的動作內化於頭腦,是發展幼兒思維的根本途徑。在動作基礎上建構起來的數學知識,是真正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和他的認知結構相適應的知識,也是最可靠的知識。而通過記憶或訓練達到的熟練,則並不具有發展思維的價值。

讓幼兒操作、探索的原則,要求教師在實踐中要以操作活動為主要的教學方法,而不是讓幼兒觀看教師的演示或直觀的圖畫,或者聽教師的講解。因為操作活動能夠給予幼兒在具體動作水平上協調和理解事物之間關系的機會,是適合幼兒特點的學習方法。以小班幼兒認識數量為例。教幼兒口頭數數能夠讓他們了解數的順序,卻不能讓他們理解數量關系。很多小班幼兒數數能數到很多,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對數的順序、數序中的數量關系就已經真正理解了。而通過操作活動,幼兒不僅在數數,還能協調口頭數數和點數的動作,從而能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操作活動還為幼兒內化數學概念,理解數的抽象意義提供了基礎。在熟練操作的基礎上,幼兒就能將其外在的動作濃縮、內化,變成內在的動作,最終轉變成為頭腦中的思考。例如,幼兒數概念的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就能做到目測數群而無需點數的動作了,最終幼兒看到某個數字就能理解其所代表的數量,而實際上這些能力都建立在最初的操作活動基礎上。因此,操作活動對於幼兒學習數學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這一原則還要求教師把學數學變成幼兒自己主動探索的過程,讓幼兒自己探索、發現數學關系,自己獲取數學經驗。教師「教」的作用,其實並不在於給幼兒一個知識上的結果,而在於為他們提供學習的環境:和材料相互作用的環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環境。當然,教師自己也是環境的一部分,也可以和幼兒交往,但必須是在幼兒的水平上和他們進行平等的相互作用。也只有在這樣的相互作用中,幼兒才能獲得主動的發展。

四、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

提出「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的依據是幼兒發展的個別差異性。應該承認,每個幼兒都具有其與生俱來的獨特性。這既表現在每個人有其獨特的發展步驟、節奏和特點,還表現在每個人的脾氣性情和態度傾向性各不相同。

在數學教育中,幼兒的個別差異表現得尤其明顯。這不僅因為數學學習是一種「高強度」的智力活動,能夠充分反映出幼兒思維發展水平的差異,可能也和數學本身的特點有關系——數學是一個有嚴格限定的領域,有一套特定的符號系統和游戲規則,它不像文學等領域那樣需要復雜的生活經歷,因而這方面的天賦也易於表現出來。(當代研究天才兒童的心理學專家加德納也提出,數學和棋藝、音樂演奏是三個最容易產生少年天才的領域。 )

幼兒學習數學時的個別差異,不僅表現為思維發展水平上的差異,發展速度上的差異,還有學習風格上的差異。即使同樣是學習有困難的幼兒,他們的困難也不盡相同。有的幼兒是缺乏概括抽象的能力,有的是缺乏學習經驗。

作為教育者,應該考慮不同幼兒的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發展,而不是千篇一律,統一要求。例如,在為幼兒提供操作活動時,可以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難度的活動,這樣幼兒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活動。

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幼兒,教師也應分析他們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的困難,給予不同的指導。如對於缺乏概括抽象能力的幼兒,教師可引導其總結概括,並適當加以點撥和啟發。而對於經驗不足、缺乏概括材料的幼兒,則可單獨提供一些操作練習的機會,補充其學習經驗。

F. 如何做好幼兒數學啟蒙

一、引導幼兒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激發興趣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身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能提供給我們諸多的數學信息,例如,孩子們發現車輪是圓的,很多房子的屋頂是斜的。回家的途中能發現的各種數信息(幾輛車,幾個行人,幾朵花),幼兒園里的各種數學信息(幾扇窗戶,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幾個小朋友)。還可獲得對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及其上下、前後、左右等形體及空間方位的認識,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有關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系(如幾點起床、吃飯、上幼兒園、放學、睡覺等)以及做操時如何按高矮排隊等。這些數學信息或分散或隱蔽,但都切切實實存在於我們身邊,只是需要我們引導孩子去關注、去體驗。生活中的體驗過程,也是從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喚起孩子們生活經驗和生活情感的過程。孩子們在潛移默化發展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身邊的各種各樣的數學。因此,我們應從幼兒熟悉的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及有趣的數學現象入手,將其融入幼兒探究周圍現象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去感知有關量與計量、數與數量的關系,領會有關物體的空間與圖形的知識,探索有關事件的發展與時間的關系,並引導幼兒在現實生活中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及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體驗數學的重要與樂趣。

二、生活中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數學、用數學、做數學的教育環境

皮亞傑認為:3-6歲的幼兒屬於前運算時期,其思維具有自我中心、直觀形象的特點,抽象思維剛剛萌芽,因此幼兒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要通過反復操作、多次親身體驗才能將所學的東西內化,獲得數的經驗。也就是說幼兒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不是來自於被操作的對象,而是來自於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行為與活動,以此來發現與建構數學關系。所以幼兒數學教育中教師要創設與幼兒相適宜的環境,提供具有意義的操作材料與機會,鼓勵幼兒去發現與交流,豐富幼兒的數經驗,促進幼兒的邏輯思維的發展。在數學區的的環境創設中,我非常重視圖片的投放掛圖的展示,將數學知識,數學故事、數學兒歌用活潑大方的畫面表現出來,例如在學習5的組成時,我在數學區展示了這樣一幅數學故事圖,有5隻小鳥,其中有2隻小鳥在飛,有3隻小鳥站在樹上;有4隻小鳥的頭向右,有1隻鳥的頭向左;有3隻小鳥是紅色的,有2隻小鳥是綠色的,這樣幼兒通過觀察、探究、學習不僅掌握了一定的數學技能,而且還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

三、將數學貫穿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引導幼兒主動學習

建立數學概念的過程實際上是孩子們學習從一個新的角度看待和描述周圍世界的過程。在游戲中積累數學經驗。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合起來,能夠使幼兒自發地應用數學,獲得有益的經驗。欣賞數學故事、數學兒歌。為了豐富數學活動的形式,引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我們有意識地收集整理了許多生活化的蘊藏著各種數學關系的數學故事、數學兒歌、數學游戲,在幼兒生活中滲透相關的數學知識。我還在班級設立了「小小統計員」,這是值日生每日早操前的一項報告與記錄活動,目的是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有利於幼兒對一些相關的數學知識的認識、運用、遷移。在各類教育活動中滲透數學教育內容各領域教育內容雖然研究對象不同,但都包含著一定的關於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內容。

四、生活中運用數學

幼兒一旦學會和習慣於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具體的實物結合起來進行觀察,許多新問題也就是不可避免地擺在他們面前。例如,怎樣將6塊餅干分給3個小朋友,怎樣將一盒餅干平均放到6個小盤中……這時,教育的任務就是引導幼兒利用數概念進行簡單的實際應用,解決簡單的問題。同時,數學抽象概念的確立,也使幼兒完全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在應用數學概念及其簡單運算解決自己面臨的小難題時,對孩子而言,真正的數學便產生了。而此時數學的產生總是伴隨著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成功愉悅。這是學習過程中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數學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每個人發現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每個人發現規律的方式卻是主觀的,是一種體驗。建立在這種個性化體驗之上的數字概念,我們可以稱之為「我的數學」。而當一個科學的概念和思維方法總是以這種友善的方式出現在孩子面前時,數學以及包括數學在內的一切科學,必將會展現出它們最具親和力的一面,引導孩子走上一條理性與情感協調發展的道路。

五、一本好的幼兒數學啟蒙書

小精靈幼兒蒙氏數學以現代幼兒數學教學理論為基礎,汲取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內容包括「數」、「量」,「圖形與空間」、「邏輯與關系」四個方面,整合了蒙氏操作、詩歌、兒歌、游戲、迷宮等多種符合幼兒心理特徵的教學形式,把幼兒數學教育操作化、形象化、趣味化、游戲化、整合化、生活化。小精靈幼兒蒙氏數學內容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是一套趣味性濃、操作性強的幼兒數學課程。

G. 在幼兒園教給幼兒的數學知識越多越好

幼兒園時人腦還沒有發育完全,教的多但不一定掌握的了吧。。

H. 幼兒數學思維特點

數學是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基礎學科,爸爸媽媽們在為孩子的數學學習發愁時,有沒有想過或許應該先了解一下孩子每個時期的數學認知特點呢?
4—5 Years
兒童開始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興趣。比如分食物的時候,兒童會特別關心自己的數量是多分了還是少分了。這個時期需要把握兒童的數量敏感期,有目的性的做引導訓練,為以後的運算能力和數字統籌能力奠定基礎。
5—6 Years
兒童開始對數學邏輯產生了興趣,尤其是數的序列、慨念和慨念之間的關系。比如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喜歡考家長算術,或者形容數量的時候特別喜歡說:「天那麼大/多,地球那麼大/多」這個時期需要豐富的道具和專業的指導,讓孩子充分體會「加減」的趣味,激發孩子探索數量間關系的動機,而非不斷拿算術題考孩子,一旦孩子認為「數學=算數」那可能會成為孩子今後學習數學中最大的絆腳石。
6—8 Years
兒童已經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夠完成簡單的推理和空間想像。比如,這個時期的孩子對一些抽象的、比較難懂的點,喜歡問個究竟。大部分孩子對一些模具、模型產生了探究欲,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自由的想像和探索的空間。雖然步入小學各個學科開始有了分數的評定,但別讓孩子覺得學習數學只是為了考個好成績,想像力和探索欲才能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熱情,才能在更長遠的學習生涯中真正在數學方面有所建樹。
8—12 Years
兒童的抽象思維基本形成,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變得獨立,有主見。在數學學習方面,已經有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比如,這個時期孩子做作業一看作業或者任務,特別喜歡說一句「哦!這個簡單」,或者看到一道應用題,題目沒讀完,馬上就知道「先設什麼為x」,引導這個時期的孩子一定要讓他們產生認知沖突。老師的教學方法一定要新穎,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在有主見有想法的同時也有探索高級方法的求知慾。快捷的公式並非直觀的擺在眼前,強行背下為了應付考試,過幾天就九霄雲外。高級的方法是孩子自己實踐推理而來,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才讓孩子長遠受益。
了解了孩子的數學認知發展特點,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讓日常的數學思維訓練,更符合孩子思維的成長規律,強調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家長和孩子都不再談「數」色變。

I. 急求幼兒園數學方面的小知識

1加1等於2

熱點內容
七年級語文課時練 發布:2025-08-10 22:43:47 瀏覽:850
數學博士就業 發布:2025-08-10 22:22:09 瀏覽:942
魚片怎麼做 發布:2025-08-10 22:16:22 瀏覽:950
秋字教學 發布:2025-08-10 21:54:34 瀏覽:585
中國鄉村教育 發布:2025-08-10 21:04:57 瀏覽:497
國情英語 發布:2025-08-10 20:45:16 瀏覽:259
七年級上冊數學找規律 發布:2025-08-10 20:22:20 瀏覽:110
趣味數學故事100字 發布:2025-08-10 19:46:56 瀏覽:171
什麼g 發布:2025-08-10 19:22:21 瀏覽:877
我的新班主任300字 發布:2025-08-10 17:58:31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