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兒童學數學
家長們還可以採用一家人集體玩關於數字的游戲進行數字只是的強化:比如認識紙幣、利用紙幣玩賣買游戲、或者是在逛超市的時候利用商品的價格標簽來強化數字概念。
可以說,分類和集合是一切數學練習的基礎,很多兒童思維培訓班的數學訓練,也都是從這里開始的。
很多孩子能熟練的數到 100,但你讓他從一堆餅干里拿出 3 袋圓形餅干就拿不出來,這就是不熟悉集合與分類很典型的例子。
我們可以從讓孩子收拾玩具、去超市開始,進行分類和數量的練習。
低年級的算術,和高年級的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高階段的數學,需要具備的能力根本不一樣!
算術要求的是語言能力,而平面、立體幾何等依靠的視覺-空間能力,關鍵兩者還互不相關!
B. 怎麼教學前兒童學數學
幼兒數學教育,最重要的是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首先要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1、通過游戲進行數學啟蒙
游戲場景學數學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最合適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孩子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
因為游戲能對小朋友的規則意識、執行能力和策略意識進行綜合鍛煉。
游戲都有規則,小朋友要聽懂規則、服從規則,同時又要達到目的;當規則變化的時候,他們也要跟著變化自己的策略。
這個過程,不是記住知識點就夠的,它其實鍛煉了小朋友對知識靈活應用的綜合能力。
2,通過繪本進行數學思維啟蒙
沒有孩子不喜歡故事的,這種啟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數理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在聽故事的同時,不知不覺吸收知識。
繪本整個看下來,一點都不枯燥!聽著像天書一樣的數學知識,在繪本都能找到現實生活中的依據。
以場景式代入的方式讓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從故事裡發掘數學問題,進行解剖和分析。
數學學習最主要的是要體會知識背後的思維方法,畢竟知識是固定的,而背後的思維方法才是最具價值的。
3,看動畫片進行思維啟蒙
兒童動畫系列,片中小人物熱愛數學,用數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障礙,將圖案、數字和形狀的知識融入動畫,內容充滿互動,幫助幼兒用數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孩子能掌握對數字的認識、數學的技巧,同時發展孩子的思考性。
C. 怎樣教孩子學數學
兒童在學數學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授方法十分重要。 由於兒童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有限,因此父母在教兒童學數學的方法要生動、有趣和形象化,把孩子所看、所聽聯繫到數學問題,然後通過最簡單最形象的方式來教授孩子。學好數學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非常的重要。那麼怎麼教兒童學數學呢?教兒童學數學的幾個重要的方法有:
1、教孩子要有耐心,從易到難:大部分的父母都屬於急於求成,總是希望孩子多掌握一些知識,不要著急,可以教孩子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慢慢地加深難度。
2、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在生活中孩子對數學基礎有了廣泛的應用,就不再老是背加法表、減法表、乘法表,而是可以學習一些可以實際應用的。父母可以培養小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孩子從中可以理解數學的概念,比如量的概有念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厚薄等。
3、可以讓孩子從形狀入手學習數學: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畫圓、正方形、長方形。父母可以讓孩子塗色,看哪個圖形塗色時間長,也可以用報紙來演示,折一次,減小一半的面積,再折一次,又減少一半,這都屬於基本平面圖形的學習。
4、父母在教孩子數學的過程中用形象的圖片表示:孩子一般對圖畫是非常感興趣的,用形象的圖片,例如一些小兔子或者是蘋果來形象地表示數字,通過這些來練習數學。
5、幫助孩子建立錯題本:這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手段。給孩子買上一個小本子,專門讓孩子把平時做作業包括考試時出現的錯題,在錯題本子上做出訂正與總結。在復習階段讓孩子再翻看一下錯題本子上的錯題,那麼孩子就能明白什麼地方需要特別留心,這時復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能用到數學知識的,都可以讓孩子動動腦筋幫助解決一下。總的來說,孩子學好數學必須要堅持。每天學的新內容,到第二天要及時復習。這樣循序漸進,學數學就會既輕松又高效。
D. 如何教6歲孩子學數學
教小孩子學數學,最好是用她喜歡的物件,增強她的的興趣。還有不要用大人的觀念來強迫她,可能你以為這些東西很簡單,在她沒有形成數的觀念之前,你要認真觀察她計算時的反應,盡力從她的觀念出發加以引導不要急於向更多的數發展,現在要做的事主要是關於數的組成的認識,如:3裡麵包括1和2,5裡面可包括: 1、4或 2、3,對於數的組成沒有認識,盲目向上發展,會讓她覺得數學太難的!會打擊她的積極性!這比什麼都嚴重!!!!!要學20以內的加減,就必須對10的組成相當的熟悉。如:8+5小學的演算法是:8與10還差2,於是從5裡面分個2給8組成10,然而5分走2後,還有3,所以,和為13。這不是你教法則所能代替的認識過程。
E. 如何教孩子學數學
學前教育階段的數學內容及教育方法總結如下: 我感覺下面這些教育內容及方法是比較切實可行的! 數學是一項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數學。數學是一項重要的技能,需要從小培養。其實,家長可以在生活中教孩子學數學,並以數學的方法讓孩子的思維敏捷。 一、數學的概念 1、數概念 唱數、數數、認寫數字、一一對應、集合、分解合成、加減運算、進位、序數 2、量概念 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厚薄、面積、體積、容積、單位、時間、快慢 3、圖形空間概念 基本平面圖形、基本立體圖形、空間位置、圖案組成 4、邏輯關系概念 推理、相關位置、分類、部分與全體、序列、前後順序、因果、幾率 二、孩子不討厭的數學學習法 1、唱數字 如,:「兩只老虎」「我有一雙小小手,一共十個手指頭」等。 有關的兒歌 2、 隨興計數 上樓梯時和孩子一起數樓梯的階數;吃水果時一起數「一共5個蘋果,媽媽一個,爸爸一個,寶寶一個,還剩幾個」等 。 3、喝水 水喝一點少一點,如果往杯子里加水,水就多了起來,類似的方法可以教孩子分辨多與少的概念。 4、排隊走路 散步或玩耍的時候,可以一家人排成一排,讓孩子理解前後左右的概念;一家人一起走,可以讓孩子理解遠近、快慢的概念。 5、量長度 可以和孩子一起丈量長度,客廳到卧室要走幾步,寶寶的衣服如果用媽媽的手來量有幾個手掌那麼長,用寶寶的手來量呢? 6、 堆積木 玩積木不僅可以通過數數學得基本的數字概念,還可以通過堆放積木感知尺寸、形狀、重量、體積、對稱、空間關系等基本概念。 7、區別粗細 如:用小棒串珠,有的小棒不能串入串珠(說明太粗),還可以按小棒粗細來排列順序。也可以讓孩子比其它物品的粗細。 8、看日歷 准備一本日歷,媽媽提出問題,和孩子一起觀察得到答案。今年是哪一年?一年有幾個月?數一數一月份有幾天?二月份有幾天一周有幾天?小朋友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是星期幾等 一,怎樣啟發學齡前孩子學數學 數學是關於數與形的知識。任何知識都產生於生活實踐。數學也不例外,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之中蘊涵著豐富的、有趣的,寶寶可以感知、觸摸和理解的關於數學的奧秘。比方說吃飯的碗筷就隱含著一和二、單和雙的對應關系。再比方說,你給寶寶買了一套用玻璃球製作的跳棋玩具,在這個游戲之中就可以讓孩子學習數數,認識形狀,比較大小,嘗試歸類等各種數學問題。 英國哲學家培根有句名言,數學使人周密。這就是說,人們在數學學習中可以發展嚴謹、周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幼兒來說,這種能力就蘊藏在這五彩斑斕的玻璃球之中,蘊藏在這簡單有趣的游戲之中,蘊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因此,盡管數學在寶寶將來的求學之路上非常重要,但是我們在啟發寶寶的數學心智方面仍然不能操之過急,不能盲目地將教小學生和大孩子的方法套用在2-3歲的孩子身上。要尊重孩子的思維發展規律。簡單地說,過早地、生硬地、抽象地教寶寶計算是很不明智的。 二, 怎樣教孩子數數 讓孩子在客人們面前數數,常常是父母焙耀教育結果的方式之一。當孩子成功地從l數到20時,父母會覺得教孩子數數也很簡單。其實並非如此,如果把20個小石頭放在一堆,再讓他數,往往就數不清了。這說明從會說數到真正會數數還有很大差異。那麼怎樣教會孩子數數呢? 我們先瞭解一下3—5歲孩子認識數的規律:「孩子總是先從口頭數數開始,然後再點著實物數,接著才能根據數的結果說出總數,再按著實物數拿出同樣多的實物」這一全過程的特點,是「由掌握無意義的數字聲音到掌握數的實際意義,由學會認數到會運用數,由形成數的觀念到形成數的概念。」 由此規律出發,當孩子開始學習時,首先讓孩子像背歌謠一樣地從1數到10、20等。當孩子掌握了這一點,才能開始讓孩子手腦並用,點一個實物,數一個數字,這一點需要慢慢掌握。如:家裡的水果、積木等不同種類的東西都可以讓他學著數。每次練習的時間,以不超過5分鍾為宜,否則孩子就煩了。在教孩子數數時,先少數幾個,然後再慢慢增加。要注意結合實際生活,例如:家裡吃點心,每人拿一塊,拿到最後沒有了,這有助於孩子認識1和許多的概念。 對於3—4歲的孩子可以學會5以內的數字概念。從2歲半起,孩子就可以開始認識數字的概念,3歲左右的可以懂得2,到3歲半應該能懂得5。 其實,學齡前的孩子在家裡,或者在幼兒園內是可以學到很多有關數的本領,但都是以實物為基礎的,他們還沒有抽像的數學概念。有些父母急於求成,或者不瞭解幼兒學數數的規律,總渴望教他從抽像的數字到抽像的數學,結果只能使孩子頭疼,而且覺得學習數學是困難而無趣味的東西,以致影響了一生職業的選擇。寓教育於游戲吧!不使孩子感到這是在教育他、培養他,使他覺得數數游戲,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正如詩人曼斯菲特所說的:「快樂的時光使我們聰明!」 三,年輕父母如何教孩子學數學 常常聽一些家長說,孩子在小學階段我們還能給他輔導數學,現在上初中了,我們自己學了也忘了,這樣孩子的成績就脫節了。 目前年輕的父母基本上是高中或高中以上學歷,而且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心切。特別是孩子在學齡前或小學低段,整天把孩子搞得團團轉,因為這時的加、減、乘、除運算,家長都會,編題也脫口而成,孩子重復計算這些枯燥乏味的題目,只是無奈的應付,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厭煩情緒;而有些家長給孩子輔導小學數學作業,因為沒有傳授知識的方法,卻只把演算出的答案給孩子,而且孩子碰到難題不肯動腦筋,想著反正到家爸媽會做,產生了依賴性。這些情況對孩子的數學學習,開發智力等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那麼在這一年齡段,家長應輔導些什麼?如何輔導?在這里想談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當孩子第一次學習時,就要嚴格要求,做到規范。如當孩子能玩玩具或看兒童書籍時,教育孩子要愛護自己的玩具和書籍,每次玩過或看完後一定要讓孩子整理好,放回原處。筆者作過統計,約有45%的學生不愛護書籍,不會整理自己的書本及學慣用具。當孩子第一次拿筆寫字時,就要教給孩子正確的握筆方法及寫字姿勢,否則,習慣成自然,到上小學了,老師也很難糾正。筆者也作過統計,約有60%的學生握筆不正確。 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教育孩子,不能邊看電視邊吃飯或邊做作業。否則會造成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思想開小差等。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孩子自己做,不能只讓孩子學習,任何別的事全由父母包辦,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挫折,能培養刻苦耐勞的精神。 二、培養孩子有思考問題的習慣 牛頓由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是因為他能思考問題。蘋果成熟了掉到地上,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現象,而牛頓在想:蘋果為什麼要掉到地上,不飛起來呢?他發現有重力的作用,那這重力是誰給的呢?因為有這一層層問題的思考,所以才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小孩子沒被世俗束縛,好奇性強,每件事情都要問個明白。這時做父母的要耐心解釋,引導孩子思考,有些淺近的問題,可以叫孩子再想一想。當提出的某些問題連父母也回答不上來時,如頭上長有幾根頭發,這河塘里有幾尾魚等。你可以說,這些問題在書本上可以找到,等你掌握了知識就能解決。千萬不能胡編亂造哄騙孩子,更不能責罵孩子:連大人也不知道的問題,問什麼!煩死了!這樣為挫傷孩子問問題的積極性,剛萌發的活躍思維會因受父母的責罵而受壓抑。 三、怎樣輔導孩子學數學 給
F. 如何教大班孩子學數學
幼兒數學學習,是通過實物理解抽象的數字,以及數學含義。首先要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養幼兒數學思維。
▋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
通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覺中接觸到數字「1」的概念。例如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可以說「寶寶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這樣子對孩子日後數字教育會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和孩子做游戲互動
游戲是孩子最喜歡最能接受的學習方式,也是最有利於親子關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賽,或者比賽撿東西的游戲等。通過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和運動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耐力和競爭意識,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發展非常有好處。
▋教孩子做比較
數學啟蒙除了數數,還涉及到圖形幾何、時間空間、邏輯推理、比較分類等。家長們藉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較、形狀配對知識。例如吃飯時讓孩子比一比誰的碗更大,裝的東西多,甚至可以引導孩子動手操作一下,怎麼才能裝滿它。
▋教孩子數數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數學啟蒙,就想到教孩子數數,其實數數隨時都可以進行,並不單純讓孩子背數字,而是讓孩子理解數字。在教孩子數數前,家長應該多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輕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後才引導孩子去認識數字1234,理解數字。
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僅是數數和加減,要更多地聯系實際,讓孩子去發現生活中數與形的關系,並引導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數字後的實際意義,將數學與他的日常聯系起來,這是父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當的方式。
G. 教兒童學數學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就是調動孩子對數字的興趣,讓孩子的玩耍喝吃飯的過程中最大程度的接觸數字,包括寶寶經常吃的小零食(記得有一種數字餅干),在孩子的身邊多設置「數字」的「熏陶」。
H. 如何教幼兒園小朋友學數學
教幼兒園小朋友學數學的時候,還是要理論聯系實際,可以用一些實物來指導教學。
I. 我應該怎麼教孩子學數學呢
不要刻意去學數學,要在生活中,讓孩子體驗數學的東西,比如到商店去買東西,讓孩子自己去算錢。在家裡,孩子去拿碗筷,幾個人拿幾個碗,幾雙筷子,幾個凳子。等等。其實學習不一定非得用書上的東西,我們生活中的東西太多了。很快孩子的數學水平就會見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