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數學
『壹』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和CMO是不是 只允許
只允許省一等獎參加吧
『貳』 數學競賽的賽制是什麼樣的
數學競賽賽制分為預賽,復賽(聯賽),決賽。
預賽的時間在6月份,全國在校高中生均可報回名參加,考試形答式為筆試,試題難度略高於高考。數學競賽預選賽在各地學校舉行,通過預賽並拿到一定名次的同學可晉級參加復賽。預賽只是挑選有資格參加復賽的考生,不產生任何獎項,對於自主招生沒有實質性作用。通過預賽的同學在9月初可以參加聯賽,聯賽的難度大於預賽。
在聯賽過後,各省劃線按排名獲得一二三等獎(即省一、省二、省三),一等獎中靠前同學獲得省隊資格,代表所在省參加CMO比賽,CMO是全國性比賽,統一閱卷按排名 獲得金銀銅牌,金牌前60名左右進入國家集訓隊,集訓隊多次考試選拔後,有6人會入選國家隊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IMO同樣是按分數高低排出金銀銅牌,比例為1:2:3。
『叄』 全國數學聯賽和IMO哪個更難
IMO更難,IMO中文名是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IMO的試題難度較大,考察靈活,解答這些題目需要賦予創造性思考,對參賽選手的智力和抗壓能力都有較大的考驗。
『肆』 關於CMO和IMO數學競賽!!!
部分的回答:(我是江蘇的,以下都是以江蘇的情況為例。)
是否在省級獲獎後才有資格參加CMO?
省級比賽一般就是CMO,各省試題一樣。CMO的參賽名額分配給各學校,各學校推薦學生。但只有省級比賽前幾名(江蘇7人)才可以進國家奧數冬令營,通過選拔(一般7人)可參加當年IMO
CMO的1,2,3等獎各多少人?都有可能被保送重點大學數學系嗎?
CMO的1,2,3等獎具體人數不知,1等獎估計全國有1000名。1等獎有保送資格,保送學校的檔次依名次而定,名次太靠後只能加分。2等獎在報考某些學校某些專業時有加分。3等獎基本沒用,但聊勝於無。
IMO的題是否無論哪個國家舉辦,題目都是英文?還是可以為參賽選手國家的文字?
IMO的題對非英語國家的考生一般有兩種語言,各一份題,一份英文,一份母語的翻譯。
母語的翻譯一般由IMO請該國的數學教授事先翻譯。
『伍』 關於CMO數學競賽的問題
高中數學聯賽全國一等獎不一定可以進CMO的冬令營,進CMO就等於進入省隊,代表自己省去參版賽。每權個省大概派4-6人左右,而每個省的高中數學聯賽全國一等獎有40+所以要前6名才行。。奧賽的書都可以看,只要你能精看,什麼書都一樣,都會給你幫助的,希望能幫到你。
『陸』 高中數學聯賽與高中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有什麼區別
一、考試組織方不同
1、高中數學聯賽: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是中國高中數學學科的較高等級的數學競賽,其地位遠高於各省自行組織的數學競賽。在這項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全國約400名學生有資格參加由中國數學會主辦的中國數學奧林匹克。
2、高中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
二、舉辦作用不同
1、高中數學聯賽:在高中數學聯賽中成績優異的60名左右的學生可以進入國家集訓隊。經過集訓隊的選拔,將有6名表現最頂尖的選手進入中國國家代表隊,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
2、高中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奧數對青少年的腦力鍛煉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奧數對思維和邏輯進行鍛煉,對學生起到的並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數學要深奧些。
三、考試形式不同
1、高中數學聯賽:在競賽中對同樣的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與靈活運用能力,特別是方法與技巧掌握的熟練程度,有更高的要求。而「課堂教學為主,課外活動為輔」是必須遵循的原則。
2、高中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參賽選手必須是不超過20歲的中學生,每支代表隊有學生6人;另派2名數學家為領隊。試題由各參賽國提供,然後由東道國精選後提交給主試委員會表決,產生6道試題。
『柒』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與CMO難度比較,具體點
CMO是超越IMO的存在。因為中國集訓隊34人隨便6人保證IMO團隊第一,所以每年CMO的選拔題都比IMO難。而聯賽是為了選拔省級優秀競賽生,根本不是一個檔次…聯賽題大部分不超綱,CMO沒有不超綱…像反演一類的聯賽禁用,而CMO隨便用…
『捌』 初中數學國家隊的經常進CMO嗎
不是 ,誰會這樣,要靠多方面的能力
『玖』 我是一個中學生,以後要參加數學競賽。可以推薦幾本競賽輔導書嗎要求cmo難度以上。懂的回答
樓主您好:我曾經也是參加數學競賽的,曾經攻過cmo和imo難度的題目,當時進展還挺快的,我看的內是《容走向IMO》這本書講的挺好的,題目難度也符合您的要求,還有一本《全俄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1993~2006)》,這本也不錯。兩本書您都可以選擇,我本人都看過做過,更推薦前者(《走向IMO》)。望採納,謝謝!
『拾』 2011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獲獎名單
姓名 學校 性別 地區 總分 獎項
姓名 學校 性別 地區 總分 獎項
陳麟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男 北京 126 1
李少堃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男 廣東 126 1
KrachunDmitry 俄羅斯 126 1
林偉南 福建南安一中 男 福建 123 1
樓凌霄 鎮海中學 男 浙江 123 1
胡心寧 鎮海中學 男 浙江 123 1
姚博文 河南省實驗中學 男 河南 117 1
韓衍雋 安慶一中 男 安徽 111 1
曾力瑋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男 北京 111 1
胡 越 南京市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男 江蘇 111 1
王青璨 成都七中 男 四川 111 1
PakharevAlexey 俄羅斯 111 1
吳旋 福州第一中學 男 福建 108 1
薛丁川 武漢二中 男 湖北 108 1
楊志 武漢二中 男 湖北 108 1
龍子超 湖南師大附中 男 湖南 108 1
李哲軒 南京市外國語學校 男 江蘇 108 1
王之銘 南京市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男 江蘇 108 1
張貽辰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男 上海 108 1
靳兆融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男 北京 105 1
王博 重慶市南開中學 男 重慶 105 1
張峰碩 遼寧省實驗中學 男 遼寧 105 1
吳昊 遼寧師范大學附中 男 遼寧 105 1
趙禹 山西大學附中 男 山西 105 1
徐逸 樂清市樂成公立學校 男 浙江 105 1
TsiglerAlexander 俄羅斯 105 1
薛力榮 深圳中學 男 廣東 105 1
楊天禹 哈師大附中 男 黑龍江 102 1
吳尚 南京市外國語學校 男 江蘇 102 1
周天佑 上海中學 男 上海 102 1
EgorovDmitry 俄羅斯 99 1
滕依峰 哈師大附中 男 黑龍江 96 1
徐楠 湖南長沙市一中 男 湖南 96 1
徐俊楠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男 上海 96 1
陳育炎 樂清市樂成公立學校 男 浙江 96 1
陳景文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男 北京 93 1
范睿托 廈門外國語學校 男 福建 93 1
區宇飛 華師一附中 男 湖北 93 1
楊於范 華師一附中 男 湖北 93 1
粟天寧 湖南師大附中 男 湖南 93 1
姓名 學校 性別 地區 總分 獎項
佘毅陽 上海中學 男 上海 93 1
顧超 格致中學 男 上海 93 1
邱瀚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男 廣東 90 1
鄧士川 河北省衡水中學 男 河北省 90 1
張天翼 湖南長沙市一中 男 湖南 90 1
李彤陽 東北師大附中 男 吉林省 90 1
虞博雅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男 上海 90 1
尉亦然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男 上海 90 1
包正鈺 蘭州一中 男 甘肅 87 2
王占宇 石家莊市二中 男 河北省 87 2
胡競雄 哈師大附中 男 黑龍江 87 2
胡威 華師一附中 男 湖北 87 2
黃一揮 湖南長沙市長郡中學 男 湖南 87 2
周宇宸 東北師大附中 男 吉林省 87 2
曲嘉楠 東北師大附中 男 吉林省 87 2
吳夢希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男 江蘇 87 2
肖一君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學 男 江西 87 2
吳藝翀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 男 江西 87 2
張樣攀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 男 江西 87 2
吳永鋒 樂清市樂成公立學校 男 浙江 87 2
李有俊(B隊) 萊佛士書院 男 新加坡 87 2
GrigorevMikhail 俄羅斯 87 2
施沁汝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女 北京 84 2
游楊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男 北京 84 2
汪文強 華師一附中 男 湖北 84 2
劉兆波 湖南師大附中 男 湖南 84 2
劉智彬 湖南長沙市一中 男 湖南 84 2
聞一斌 東北師大附中 男 吉林省 84 2
王坤 山西省實驗中學 男 山西 84 2
林藝兒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男 上海 84 2
范嘉寧 金華一中 男 浙江 84 2
塗珂 黃岡中學 男 湖北 81 2
歐陽盛 湖南長沙市雅禮中學 男 湖南 81 2
劉彧 銅陵一中 男 安徽 78 2
曾慕轍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男 廣東 78 2
李少東 石家莊市二中 男 河北省 78 2
張維熹 溫州中學 男 浙江 78 2
宋宇洋 南通市啟東中學 男 江蘇 75 2
盧唯陽 樂清市樂成公立學校 男 浙江 75 2
SergienkoIaroslav 俄羅斯 75 2
姓名 學校 性別 地區 總分 獎項
林犀 重慶市南開中學 男 重慶 72 2
黃山筱 福州第一中學 男 福建 72 2
白天衣 東北育才學校 男 遼寧 72 2
徐一翀 實驗中學 男 天津 72 2
宋濤 南寧三中 男 廣西 69 2
李程 河南省實驗中學 男 河南 69 2
李海東 鄭州市第一中學 男 河南 69 2
謝永嘉 哈師大附中 男 黑龍江 69 2
徐嘉澤 大慶一中 男 黑龍江 69 2
張文鍾 東北師大附中 男 吉林省 69 2
鄒昊軒 東北師大附中 男 吉林省 69 2
賈顏寧 大連育明高中 男 遼寧 69 2
龍秋合 耀華中學 男 天津 69 2
程德永 皇仁書院 男 香港 69 2
周智康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男 香港 69 2
陳蔚瑋 深圳中學 男 廣東 66 2
王豪傑 鄭州市第一中學 男 河南 66 2
徐杲 鄭州市第一中學 男 河南 66 2
李佳航 河南省實驗中學 男 河南 66 2
芮先河 武鋼三中 男 湖北 66 2
顧丁煒 南通市海門中學 男 江蘇 66 2
李越 山西大學附中 男 山西 66 2
趙南 山西大學附中 男 山西 66 2
邸睿達 西安交大附中 男 陝西 66 2
趙明民 四川綿陽東辰國際學校 男 四川 66 2
塗瀚宇 四川南充高級中學 男 四川 66 2
唐志峰 烏魯木齊第一中學 男 新疆 66 2
沈陽 樂清市樂成公立學校 男 浙江 66 2
洪延升(A隊) 新加坡國大附屬中學 男 新加坡 6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