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課堂內外八上語文

課堂內外八上語文

發布時間: 2021-07-29 21:50:59

Ⅰ 名校課堂內外語文八年級上冊語文23課的答案

表示我是七年級

Ⅱ 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文

我給你找了些練習題~!你看看行不行~!

一、基礎知識(16分)

1. 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 憎惡(wù) 詰問(jié) 差使(chāi) 蹣跚(pán)

B. 孤孀(shuāng) 柵欄(zhà) 舉箸(zhù) 頹唐(tuí)

C. 瑣屑(xiè) 尷尬(gà) 仄歪(zè) 取締(dì)

D. 愧怍(zuò) 焦灼(zhuó) 弔唁(yàn) 跋涉(sè)

2.下列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阻遏 創疤 鴻蠕 窮愁撩倒 B.煩躁 狼籍 蹣柵 繚繞不絕
C.瑣屑 皇急 殺戮 臭名昭著 D.簌簌 頹唐 案牘 黃發垂髫

3、下列的字或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2分)
A.業已:已經 震悚 :身體因恐懼或過度興奮而顫動。
B.阡陌:田間小路。 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C.絲竹:絲線和竹子。 烽火:柴火
D.逾:越過。 幽咽:形容低微、斷續的哭聲。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同學們以敬佩的眼光傾聽著這位老紅軍作的報告。
B.考試能否取得好成績,取決於平時是否努力。
C、中學生是學習的重要階段。
D、我們要注意改正並找出作文中的錯別字。
5、對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②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③ 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對偶 ②排比 ③ 擬人 B ①排比 ②誇張 ③擬人
C ①排比 ②對偶 ③ 反問 D ①誇張 ②對偶 ③反問

6.下列有關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 杜甫的詩「三吏」「三別」,真實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亂時期,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以及對社會造成的極大破壞,《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長與〈山海經〉》的作者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本文選自小說集《吶喊》。
C《愛蓮說》與《陋室銘》在寫作方法上都是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托物言志。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哭!」兩句運用對比手法,形成強烈的反差,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矛盾。

7、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銜接最緊密的一句是( )(2分)

學習知識要一點一滴,善於積累, ;平凡的努力雖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高峰。

A、能鋪出千里路的是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B、細小的石子雖不顯眼,卻能鋪出千里路。

C、不顯眼的細小石子,卻能鋪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鋪成,是有了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

8. 下列各句中畫線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主人的設計別具匠心,使這幢樓既富有民族傳統特色,又有現代氣息。

B. 敵人雖然負隅頑抗,最終還是被我軍徹底地消滅了。

C. 雖然引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但兩篇文章的觀點卻迥然不同。

D. 晚會上,他獻上了一曲《燭光里的媽媽》唱得栩栩如生。

二、 積累與運用(10分)

9.默寫,或根據課文填空。(8分)

(1) ,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 。(《長歌行》)

(2)《望岳》表達作者早年的偉大抱負及奮發向上的精神的句子 , 。

(3)杜甫《春望》一詩中寫戰火連天,家書難覓的千古詩句是 , 。

(4) 能體現《陋室銘》一文主旨的句子是 , 。

10.八年級語文上冊課本介紹了三本名著,你最喜歡其中的哪本?為什麼?(2分)

三、閱讀理解:

(一)《背影》節選(10分)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11.聯繫上下文,揣摩下邊句子的含義,選擇正確答案。

①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 (2分)

A.表現父親意志堅強。

B.表現父親體貼、勸慰兒子。

C.表現父親的樂觀精神。

D.暗示已經找到生活出路。

12. 選文著重寫了父親買橘子和下車往回走混入人群的兩處「背影」,對文章這樣寫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確切的一項是:( )(2分)

A.因「我」的觀察角度無法從正面看到父親。

B.因「背影」是父親在特定環境中的特殊形象,父親的老境頹唐,心情憂郁,父愛真摯等,都可通過「背影」真切的表現出來。

C.因「我」與父親告別,感情悲傷,使我只能從「背影」中默默地向父親表達懷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給人的感覺是模糊的,與全文感情基調形成明顯的對照。

13. 文中哪些詞語具體寫出父親「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2分)

14. 選文中先後兩次寫到「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我的眼淚又來了」,那麼流淚的原因是什麼?(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15. 對文中「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一句應如何理解?(2分)

(二)愛 蓮 說(10分)

陶淵明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6.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蕃( ) 宜( )

17.與「花之君子者也」中的「之」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何陋之有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漁人甚異之 D、水陸草木之花

18.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9.作者寫蓮花之前,先寫菊花與牡丹,其用意是 (2分)

20.文段通過對三種花的評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態度和情懷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認識父親(14分)

①我們對父親是那樣的熟悉,又是那樣的陌生,陌生得許多做兒女的全然不理解父親那顆熾熱的心。我常聽人說,父母對兒女們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兒女對父母卻總要打些折扣。我不知這話准確到何種程度,但我卻親眼目睹,多少可憐的父親為兒女吃盡了天下苦,受盡了世界罪,有的為了兒女更好的活著,他們寧願獻出屬於自己僅有的一次生命。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這更加崇高和偉大?

②有些兒女有意或無意地將生命交給死神,這卻把父親推進了無邊的苦海。

③我的一位同事是頗有影響的鋼琴家,他的妻子早已離去。他和兒子相依為命地生活在一起,將一身藝術細胞傳給了兒子,把他拉扯成人,送進了劇院。兒子也挺爭氣,很快適應了緊張的劇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裝台的義務勞動中從頂棚跌下,當場停止了呼吸。劇院院長把兒子的父親接了去,問他有什麼要求,那位幾次從昏迷中醒來的父親把頭搖搖,說想到兒子出事的地點看看。

④那是一個寂靜的冬夜,院長叫人把劇場大門打開,領著他走到台前。父親實在憋不住,一下子撲倒在兒子摔下來的地方,再也無力站起。

⑤整個劇場空空盪盪,無聲無息,一隻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濤,在這苦難的父親的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瀾。至今,在那個家中,兒子住過的房間還完整地保留著。每天上班,父親總得在門口輕輕說聲:「兒子,再見!」回來時又說一聲:「爸爸回來了,兒子!」吃飯時,兒子坐過的桌邊依然放著一雙筷子,它無聲地向父親訴說著他在另一個世界的一切。

⑥我一直不敢從離我住處不遠的那條街上走,不為別的,只怕看到一位佇立在街頭的老人。他幾乎每天都在人們下班的時間站在那裡,面對著澎湃的自行車流和人流,眺望著,等待著,尋覓著他那早已離開人間的兒子。

⑦父親是偉大的,是堅強的。嚴酷的現實常常扭曲了父親的情感,沉重的負擔常常壓得父親喘不過氣來,天災人禍,狂風暴雨都被父親征服了。是他用點點血汗,以透支的生命為兒女們開出一條成功之路,也給自己帶來無盡的歡樂。

⑧但也有一些不諳世事的兒女們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甚至被投入了牢房,讓青春定格在冰涼的小屋裡。對此,他自己倒不感到什麼,總是以為以後的路還長,可他們沒想到,這給父親帶來了多麼大的不幸與悲哀。有個中學生囚犯盜竊罪而被捕,他的父親與我是老相識,但礙於面子,一直瞞著我,他想兒子想得幾乎發瘋,實在迫不得已才來求我,想托我找找人,讓他去獄中看看兒子。

⑨我去了,看守所所長答應他們父子在二號房會面。

⑩那是一間長方形的小屋,兩頭都有鐵網,即使見面,也只能相隔十米,望兒興嘆。

(11)兒子見到父親,大聲呼喚,訴說自己的不幸,一聲聲像利刃剜著我的心。但父親卻神色木然,不住地點頭,搖頭。兒子哪裡想到,當父親第一次得知兒子被捕的消息時,彷彿感到有一千面鑼在耳邊轟響,兩只耳朵頓時發麻,接著便什麼也聽不見了——他聾了!

(12)聾子怎麼能聽見兒子的說話聲呢?他只是不停地重復著:「好好的,兒子,你好好的,呵——」

(13)淚水爬滿了他那蒼老的面頰,流進那不停蠕動的嘴唇。

(14)我告訴那少年,你父親聾了,是為了你才聾的。少年一下子蹲倒在地上,一隻手死死地抓住鐵絲網,胳膊被劃出了一道血口子,鮮血把袖子染得通紅,看得出,他的心在流血。

(15)那少年被遣送到長江邊的一個農場服刑,他的父親每個月都要到千里之外看兒子。農場離車站還有十里,得走一個多小時。一次回來的路上,不知是碰上了風雨,還是因耳聾聽不見汽車的鳴笛,父親被一輛大卡車撞死在路旁。也不清楚那個不爭氣的兒子知道不知道。

(16)父親是一部大書,年輕的兒女們常常讀不懂父親,直到他們真正長大之後,站在理想與現實、歷史與今天的交匯點上重新打開這部大書的時候,才能讀懂父親那顆真誠的心。

(17)歌德說:「能將生命的終點與起點連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說,你那生命的起點是父母親用血肉鑄成的,它不僅屬於你,也屬於你的父母,屬於整個人類。能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會連在一起的人才是偉大的人。

21.第①段文中畫線句的含義是:(2分)

答:

22.為什麼說世界上父愛更崇高更偉大?(摘引原文語句回答)(2分)

答:

23.在兒子死後,鋼琴家寄託哀思的方法:(4分)

① ②

③ ④

24.「讀不懂父親」指的是:

「認識父親」指的是: (4分)

2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的寫作意圖。(2分)

答:

四、作文(40分)

請選擇其中一個題作文。

1、 作為中學生,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我們擁有知識、擁有青春、擁有激情,然而有時我們又會埋怨命運不公,感嘆生活太累。其實,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有許多許多值得我們珍惜的……

請以「珍惜所擁有的————」為題,寫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作。題目的橫線上可以選填「青春、健康、親情、幸福、榮譽」等詞語。

(2)、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3)、不少於500字。

2、愛是非常珍貴而又常被忽略的東西。你領略過被愛的那份喜悅嗎?你體驗過付出愛的快樂嗎?請你以「愛」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500字。

祝你學業有成~

Ⅲ 課堂內外八上語文答案

  • 語文

  • (語言和文學的簡稱)

  • 編輯

  • 是語言和文學及文化的簡稱。包括口頭語專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屬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 一般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稱。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律和運用語言規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

Ⅳ 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作者:徐益明| 時間:2005-9-8 17:56:25 來源:會員原創 人氣:38158
一、教材簡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七~九年級教材中,八年級上、下冊屬於一個階段,這兩冊教材在編排上呈現出來的共同點是各單元仍以專題組元,但同時也兼顧文體。八年級上冊四個現代文單元的專題分別是戰爭、普通人與平民、建築園林與名勝古跡、科學,其中前兩個單元以記敘類文章為主,後兩個單元以說明類文章為主。本冊教材要求學生了解兩種文體:記敘文和說明文;同時相應地了解兩種表達方式:記敘與說明。另外,從八年級上冊開始,文言文和白話文分編。兩個文言文單元課文的選編主要是從文章的難易程度以及課程目標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第一單元是以戰爭為主題組元的。五篇課文,有反映解放戰爭的《新聞兩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扛》《中原、我軍解放南陽》),有反映反法西斯戰爭的《蠟燭》,有以英法聯軍侵華戰爭為背景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戰爭的《蘆花盪》,有反映德國法西斯暴行的《親愛的爸爸媽媽》「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也以戰爭為主題;「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第二單元主要由記敘類作品組成,著重培養閱讀記敘類作品的能力。 從單元課文的內容來說,都是寫普通人的。在七年級下冊已經安排了一個寫傑出人物的單元,讓學生領略了世界傑出人物的風采。那麼有必要再安排一個寫普通人的單元,讓學生對人世間億萬普通人民有更深刻的認識。這一單元的前邊;恰恰是一個寫戰爭的單元,顯得十分沉重。因此,這個單元有必要高聲贊頌人間的愛,吁喚,「讓世界充滿愛」。通過這個單元,可以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受到熏陶和啟示。
第三單元所選課文以建築園林、名勝古跡為主題,文體類別上側重於說明文。《課程標准》7~9年級閱讀目標中沒有關於閱讀說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而在寫作目標中提出「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課程標准》5~6年級的閱讀目標中則有「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而沒有提出對寫作的要求。可知,《課程標准》把閱讀說明性文章的要求主要放在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年級階段,把寫作說明性文章的要求放在高年級階段。由於學生在中年級階段所學的說明性文章較為簡單,對有關說明文的文體特點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在本冊教材中設置了兩個說明文單元,以期完成《課程標准》的有關目標。實驗教材與修訂教材相比,對說明文的要求已大大降低了。
第四單元以「科學」為主題編選了五課各具特色的介紹科學知識的短文共六篇。它們是《大自然的語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會聽見的》。教學本單元,既要注重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也要關注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實現學生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共同提高。
本冊文言課文的編排方式跟前兩冊顯然不同;前兩冊是分散在各個單元里,每單元一篇;本冊則是單獨組元,每單元五篇,共有兩個單元,課文篇數幾乎增加了一倍。這個變化表明:過去一年裡的文言文(含古代詩歌)教學只是「入門」的准備,而本冊則是「入門」的正式啟動。 在這正式啟動之際,應當做好以下兩點: 一、狠抓誦讀教學,使學生讀得正確,並逐步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 本單元的背誦量相當大。要求全文背誦的有《桃花源記》(309字)、《陋室銘》(81字)、《愛蓮說》(119字)、《大道之行也》(107字)、杜甫詩三首(200字);此外,還要背誦《核舟記》第二至第四段(266字),總計為1082字。 二、倡導探究式的學習,棄絕「填鴨」,著力培養學生自行領悟的能力。文言和現代語同源而異流,極淺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聽人讀一遍也能聽出個大概,何況是初中學生!再說,課本里的文言文內容和語言都比較淺顯,不像古代經書那樣深奧費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釋全用通俗的現代語,簡潔明了,認真讀幾遍至少也能讀懂大半,這就是探究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從學生一拿到新的課本就要大致翻閱一番這個事實還可以看出他們本來就存在著探究的願望。因此,問題僅在於教師要善於因勢利導,使這種探究式的學習收到最大的成效。
寫作、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
本冊教材中寫作、口語交際訓練有三種呈現方式:1.整合於綜合性學習活動中;2.設置在課文後面的「研討與練習」中,是由課文生發出來的;3.以補白的形式出現。為保證課程基本目標的完成,我們特地安排了寫作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練習。如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讓世界充滿愛》就要求學生寫一篇記敘文,第三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說不盡的橋》中讓學生就一座橋「寫一篇介紹性的文字」,或者就「家鄉城市裡某座立交橋寫一篇『司機指南』式的短文」,這些都是對寫作說明類文章的訓練。在課後的「研討與練習」中,除了較多的寫心得與體會的寫作練習外,也有寫作記敘類和說明類文章的訓練。如《阿長與<山海經》》《蘇州園林》課後的寫作練習等。出現在補白里的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則是對本冊寫作和口語交際教材的補充。如寫作部分,補充了關於縮寫、擴寫、續寫、改寫等寫作知識和要求,而課後的練習中也有這些方面的練習。如《蠟燭》一課的練習中要求設想老婦人的心理活動,並寫下來,《老王》一課的練習中要求改寫老王給「我」送香油和雞蛋這一部分等。口語交際訓練安排在課後及綜合性學習里,而關於口語交際的要求和指導則在補白里。本冊教材中的「綜合性練習」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單元的是大型綜合性學習活動,第二、四、六單元的是小型綜合性學習活動。其中《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的活動內容豐富,信息來源多,牽涉的問題也比較復雜,對學生查找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寫作研究報告的能力、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以及辯證思維的能力都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學時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爭取使學生在這次活動中得到全面鍛煉,嘗到「綜合性學習」的甜頭。
語法修辭知識要點
本冊教材「附錄」部分安排的語法知識是虛詞,教師可加以適當講解。學生需要掌握的修辭是對偶(又叫對仗),了解一點對偶知識,有助於學生學習古詩和分辨詞類。《杜甫詩三首》後的練習第三題有對這種修辭手法的說明,並要求學生嘗試寫一些對偶句。學生只要能判斷出對偶句即可。
二、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各單元的「單元說明」中都依據這三個方面設計了單元教學目標。本冊教材在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並使他們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設計的學習目標如下。
要注意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還要努力提高默讀的質量和速度。
熟讀這些課文,要從中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
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徵來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准確、周密的語言。
要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篩選信息。
要先藉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莢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要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在反復誦讀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寫法,體會作品的語言特色。
三、班級學生現狀分析
通過初一一學年的教學,從整體來看,所任教兩個班級的學生好的習慣(課堂聽講,記筆記,發言提問)正在逐步養成,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下面根據初一期終考試成績進行具體分析如下:
初一八班語文合格率為94..8%,優秀率為25.9%,平均分為91.71;初一九班為91.4%,,優秀率為13.8%,平均分為87.67,從以上數據看出,兩個班級語文優秀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學期在保持合格率、平均分總體較好的勢頭之下,還要大力抓好優秀率,力求兩班總體水平一致。
雖然兩班優秀率有所差異,但存在的問題是相似的,這些問題也不容樂觀:目前兩班級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兩極分化嚴重,而且"尾巴"較大,大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難度的增加,加上現在根據課改的精神對教學目標進行的調整,本學科更加註重考察學生理解,運用能力,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個別優秀的學生來說是如魚得水,但對我們這樣中學的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並非福音.因此我們的教學必須未雨綢繆,因此,我們在繼續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時,還應加強對課改的學習與研究。
四、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 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實行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8).引導鼓勵學生成立課外學習小組,培養合作精神,開展互助互幫,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9).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10).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11).利用競賽,學科活動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鍛煉能力,提高興趣。
12).課前一分鍾演講,包括自我介紹,新聞消息,小故事,成語解說等,鍛煉表達能力。
13).組織3-4次辯論,培養思維及口頭表達和語文知識的運用 。
14).組織采訪和調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寫一篇小論文。
16).做好開頭的扭轉工作,扭轉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
17).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18).開展網路輔助教學.對家庭有條件的同學鼓勵和指導他們利用語文教育網多學習一些課外閱讀,優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五、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 語文學習習慣養成教育(1)
1、《新聞兩則》(2)
第二周 2、《蘆花盪》(2)
3、蠟燭(2)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怎樣搜集資料(4)
第三周 4、《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布特勒上尉的信》(2)
5、《親愛的爸爸媽媽》(2)
綜合性活動•寫作•口語交際、:「世界:何時鑄劍為犁」(2)
第四周 綜合性活動•寫作•口語交際、:「世界:何時鑄劍為犁」(1)
6、阿長與《山海經》(2)
7、背影(2)
第五周 8、台階(2)
9、老王(2)
10、信客(2)
第六周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讓世界充滿愛」(3)
21、桃花源記(3)
第七周 22、 短文兩篇(3)
23、、核舟記(3)
第八周 24、大道之行也 (2)
25、杜甫詩三首(2)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蓮文化的魅力(3)
第九周 11、中國石拱橋(2)
期中復習(4)
第十周 期中復習 學習競賽
第十一周 12、橋之美(2)
13、蘇州園林(3)
第十二周 14、故宮博物院(2)
15、說「屏」(2)
第十三周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說不盡的橋(3)
16、《大自然的語言》(2)
17、《奇妙的克隆》(2)
第十四周 18、《阿西莫夫短文兩篇》(2)
19、 生物入侵者(2 )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走上辯論台(2)
第十五周 20、你一定會聽見的(2)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走上辯論台(3)
第十六周 26、三峽(2)
27、 短文兩篇(3)
第十七周 28、 觀潮 (3)
29、湖心亭看雪(2)
第十八周 30、詩四首(3)
期末復習(3)
第十九周 期末復習(6)
第二十周 期末復習、期末考試(6)
2005年9月

Ⅳ 八年級上冊語文《名校課堂》答案

不好意思,找了N久,連標題咩⊙﹏⊙b汗
但是很多的文本的第一個單元的內容,你可以找到許多其他相關的實踐檢驗的問題,你可以去看看內容的基礎上,其中有許多是重復的。

Ⅵ 誰知道哪有初二8年級語文課堂內外下冊買

物理並不可怕,你可以試著喜歡你的物理老師。我以前8年級的時候,物理回從來都是不答及格。可到了九年級換了個物理老師,他很關心我,我就喜歡上了物理。不僅九年級的物理沒掉隊,8年級的物理也在總復習時趕上了。 跟你說一下,8年級物理和九年級物理毫無關聯,就算你8年級物理考0分也不影響九年級物理。 希望採納

熱點內容
教育咨詢經營范圍 發布:2025-08-05 03:05:28 瀏覽:580
教師言行 發布:2025-08-05 01:31:21 瀏覽:436
男主班主任 發布:2025-08-05 00:21:52 瀏覽:17
很帥老師 發布:2025-08-04 22:43:17 瀏覽:523
生物必修一知識點填空 發布:2025-08-04 21:25:07 瀏覽:603
山東教師資格證考點 發布:2025-08-04 20:05:03 瀏覽:155
星球大戰生物 發布:2025-08-04 19:59:40 瀏覽:60
2015年幼兒園師風師德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04 19:22:32 瀏覽:813
化學品物流 發布:2025-08-04 16:15:56 瀏覽:409
中國國家地理訂閱 發布:2025-08-04 15:05:37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