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語言文字運用
1. 求解 一道高中語文 語言文字運用題 看圖說寓意
這應該是要談舒適生活中也需要有自我的價值實現的心理吧,我們需要「富貴不能淫」,即使在舒適的環境中也不能忘本。
2. 高中語文語言文字運用題 得體 宣傳標語
(1)對遊客說:「一山一水與你伴,一花一草為你開,請您愛護農家的樂園」(2)宣傳標語:「茵茵芳草,踏之何忍;青青農園,望君惜之」
3. 高考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包括哪些專項
一個是內容劃線,而是翻譯句子,三是根據內容選出錯的一項內容,就這三項
4. 誰能介紹下高中語文教材《語言文字運用》《古代詩歌散文》《先秦諸子選讀》…
主要就考古代詩歌散文,背誦默寫,詩歌鑒賞。
《語言文字運用》《古代詩歌散文》《先秦諸子選讀》都是人教版《語言文字運用 先秦諸子選讀,基本不考,
5. 高考語文試題中語言文字運用中語言文字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肯定會的
課標卷還有各省市的單獨命題卷
語文是不可能不考字音字形題的
相似的還有成語病句題
15屆高考還是會繼續考的
畢竟這類題型是語文的基礎
是運用語文於生活中所必須掌握的知識
6. 關於高考語文語言文字運用題
可以去網路文庫,豆丁之類的看看
一、強化一個意識——閱讀教學應向「學習語言文字運用」轉身
十年課改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理念與新思潮,不斷實踐創新與反思研究的歷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收獲與忙碌並存,喜悅與困惑同在。語文是什麼?語文課干什麼?各種流派的教學,讓教師眼花繚亂,「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教師都是「流行風」的追逐者。於是乎,語文教學或「沉浸」於內容,或「沉醉」於「人文」,或「沉迷」於文學,語文課要麼在課文的內容上兜圈子,要麼在人文思想上深挖洞,語文教學演變為內容至上的「教課文」,異化為「情感至尊」的煽情課,語文教學的本質任務反倒到冷落一旁。
踐行「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教師首先就應該在認識上轉變,要切實轉變這種內容之上、理解至上、文本至上的教學觀,變「教課文」為「用課文教」,將「課文」當成是語文學習的「例子」,「學習語言文字」的載體。
1.樹全面的教學目標觀——確立「理解內容與學習表達並重」的教學目標。
全面的教學目標觀,就是不僅關注文本「寫什麼」,更著力於「怎樣寫」,在引導學生理解內容的同時,重點關注這樣的內容是用怎樣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將「感悟內容」與「學習語言,揣摩表達」有機結合,將「學習表達」與「運用表達」巧妙融合,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語言,感悟語言,習得語言的規律,進而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
2.做動態的課程建構者——從忠實的課程執行者變為課程的創生者。
有了全面的教學目標觀,教師就會從課程的「操作工」走向課程的「建築師」,從「教課文內容」的束縛中走出來,不過度「糾纏」課文內容,將較多的時間引向「語言文字運用」。 做課程的創造者,教師就要打破按部就班教課文的傳統,對教材進行恰當的取捨、合理的增刪、巧妙的重組:或集中關鍵處感悟品味,揣摩表達,習得學習語言的方法;或以「一」帶多篇,遷移方法;或打破「篇」,建立「組」,將同類的文章組合一起,從學習語言表達的角度,讓學生在比較、揣摩中掌握語言運用的規律,習得語言運用的方法,形成語言運用的能力。
二、關注兩個「什麼」——解讀與設計教學要善於捕捉語言文字運用的「點」
語文課文的內容不等同於教學內容,這句話確有道理。閱讀教學的目標不只是教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學生要讀懂課文寫了什麼,還要清楚課文是怎樣寫的,學習作者是怎樣用文字表達的,在實現「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這一目標上,課文只是一種媒介,一個載體。從這個意義上講,閱讀教學的真正內容就是隱含在課文中的「言語形式」,因此,我們倡導閱讀教學要從「文本解讀型」向「語言學習型」轉型,從「內容的分析」向「策略的指導」轉身。
有了這樣的認識,教學在研讀文本、設計教學時,就要立足於課文的語言,從語用的角度,關注兩個「什麼」。
1.關注課文中「有什麼」——站在語用的角度,找出課文的「語用」點。
「我們的語文教學要『走一個來回』,即從語言文字出發,進入到思想內容,然後再從思想內容出發,重新又回到語言文字。」但回到怎樣的「語言文字」?這就需要教師從整體出發,結合年段要求以及單元訓練重點,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篩選、定位。在這之前,又需要教師在研讀課文內容時,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即從文章精妙的篇章結構,靈活的表達方法,特殊的語言形式,新奇的遣詞造句等方面挖掘文本的語言因素,關注課文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面有哪些特點。
比方說《姥姥的剪紙》這一課,從篇章結構上來看,文章以「剪紙」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也作為表達作者情感的載體,以「剪紙」來體現姥姥對「我」的深情以及「我」對姥姥的思念;從表達方法來看,為了突現姥姥剪紙技藝高,作者既採用正面描寫,直接誇姥姥剪紙技藝高,如「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和彩紙,在姥姥的手裡翻來折去,便要什麼就有什麼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也有借鄉親們的話側面來描寫姥姥剪紙技藝高,如「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既有概述的,如「太平原托著的小屯裡,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姥姥對『喜鵲登枝』最熟悉不過了,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是她兩根延長的手指」,也有具體事例來說明的,如蒙上姥姥的眼睛讓姥姥剪;從遣詞造句來說,既有語義含蓄深邃的「栓」「纏」,也有富有濃郁地方氣息的語言;同一意思,用不同的長短句來反復渲染,如「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從修辭的角度來看,文中的不少語句用上了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等手法。
可以這么說,文中的每一句從語言的角度來說,都有特色,都可以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揣摩、借鑒。教學時不必面面俱到讓學生從字、詞、句、篇等多角度來學習,但教師研讀教材時,必須著眼全面,將課文中有特色的語言點一一找出來,歸納出表達之法,揣摩出表達之妙。倘若缺少這一環節,沒有比較、分析、篩選的過程,所關注的語言文字表達的「點」可能不是教學中的核心教學點,也可能與文本語言表達主要特色不相吻合。
關注文本中「有什麼」語言特色點,是確定「教什麼」語言特色點的基礎,是落實「語言文字運用」必不可少的環節。
2. 確定教學中「學什麼」——立足教學,找准最具教學價值的語用點。
一篇文章若擁有許許多多值得學生品味、學習、借鑒、運用的語言方式、表達方法,教師則應該「眾里尋他」——學會「篩選」,選擇最具有教學價值的語言,體會作者是如何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又是如何表達真情實感的,從中感悟出值得學習和運用的寫作方法。其篩選的原則應是著眼於「三點」:
一是依據單元教學的訓練重點。現行教材一般是以單元呈現的方式,在教材編排上,每單元一般都有「導讀」,導讀從課文內容和學習的重點兩方面對本單元教學提出了指導性建議。因此,在確定教學的重點時,我們往往要研讀導讀,將導讀中的提示作為本單元教學的訓練重點,領會了編者意圖,我們的教學才能抓住教學的核心。如上述的課文《姥姥的剪紙》所處的單元主題是「民風民俗」,感受課文是怎樣表現「民風民俗」,則應是單元訓練的重點。《姥姥的剪紙.》中姥姥剪紙的形象、剪紙的技藝高超是「民風民俗」的體現,鄉親們的誇贊的話語「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找鳴」是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的語言。根據這樣的研讀思路,就可以將體現姥姥剪紙技術高超的語句作為教學的重點,以此引導學生理解內容、學習語言。
二是關注學生學習的需要點。學生學習的「需要點」指的是學生學習的起點、興奮點、難點。找到學生學習的起點,就可避免淺層次重復;了解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就能讓學生願意「駐足觀賞」;關注學生學習的難點,就能「鋪路搭橋」,讓學生學得順暢。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更應關注學情的起點、興奮點、難點,了解的、熟知的語言不必「浪費」時間;學生感興趣的、理解有難度的,則應讓學生流連其間。如《姥姥的剪紙》中的「密雲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裡游泳出危險,便且剪刀把我拴在屋檐下」中的「栓」,與我們平常用到的「栓」的意思不相同,學生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就應引導學生抓住「栓」體會到姥姥的剪紙吸引了作者。
三是考慮文本語言表達的特色點。文本表達的特色指的是文本最獨特的結構,最具特色的表現方法,最有特點的語言形式。這些特色點理所當然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比方說《姥姥的剪紙》中以「剪紙」為線索的行文方式,對姥姥剪紙技藝高超的描寫從正面和側面兩方面進行的表現手法,借「剪紙」表達自己對姥姥的思念之情的方法等,這些都是文本表達的特色點,而這些特色點與作者要描述的重點以及表達的情感息息相關,自然教學時離不開這些關鍵地方的品味、感悟、理解、運用。
三、處理好三種關系——真正落實語言文字運用
回首課改的歷程,我們發現,每一個新理念的提出,教師在教學中就會尤為重視,過分的重視與過度的強調,往往會顧此失彼,造成教學中的「不平衡」。如課改初期提出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就在語文教師中掀起了一股「深挖」人文內涵之風,將教學的重心放在內容的細分析、主旨的深挖掘、情感的多升華上,而語文的「工具性」——「學習語言文字運用」往往被遺忘。針對這種現狀,課改專家提出語文教學要實現「美麗的轉身」——真正落實語文教學的性質定位,「學習語文文字運用」。
8. 高中語文,語言文字運用
(1)奧巴馬的話一語雙關,A.既說明晚上選舉結果就將出爐,B.也有另外一層意思,他就是延續這些輝煌的唯一最佳人選,如果選他的話,這些輝煌就將延續,答案就是肯定的,如果選了麥凱恩,那麼輝煌就是不可能延續的,答案就是否定的。
(2)這三個句子是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和抒情的表達方式,充分展現了奧巴馬對於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和對自己的執政能力的自信。整段話氣勢澎湃,讓人不由為這個預選總統敬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