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規則
『壹』 小學數學規則課
小學數學規則課的內容包括四則運算,加法交換律,假發,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等。
『貳』 數學 (關於規律)
用數列去做,從第2個白色開始一直到第20個,一共有19個,第1個第2個白色之間是1個黑色,一次類推,第19個到第20個白色之間有19個黑色,則根據等差數列前幾項和公式得出共有黑色190個。
『叄』 數學中的規律
只看分子
1
2 2
3 6 3
4 12 12 4
5 20 30 20 5
6 30 60 60 30 6
7 -- -- -- -- -- 7
每行對稱排列.
第2個數從第2行開始,每次個數是前面數的倍數依次是1倍,2倍,3倍---9倍
所以第7行第2個數為7*6=42
第10行第2個數為10*9=90
第3個數從第3行開始,每個數是前數的倍數依次是0.5,1,1.5,2,2.5,3,3.5,4,4.5倍.
所以第7行第3個數是42*2.5=105
第10行第3個數為90*4=360
第4個數從第4行開始,每個數是前數的倍數依次是1/3,2/3,1,4/3,5/3,2,7/3
所以第7行第4個數是105*4/3=140
第10行第4個數是360*7/3=940
第5個數從第5行開始,每個數是前數的倍數依次是1/4,2/4,3/4,4/4,5/4,6/4
第10行第4個數是940*6/4=1410
所以第7行為
1/7 1/42 1/105 1/140 1/105 1/42 1/7
第10行為
1/10 1/90 1/360 1/940 1/1410 1/1410 1/940 1/360 1/90 1/10
『肆』 數學。規律是什麼啊
規律是:第 n 個數是 (n+1)²。
『伍』 數學的規律是什麼
問這個問題前,先學習一下數學史。
數學是規律嗎?
答案是是,因為數學最終可以衡量甚至預測所有的事情,現在不能只是因為我們不能,因為現在的數學還停留在「數」上。
但是我希望並認為不是,因為我不想否認人類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想否認生命的意義。
你知道宇宙?
你認為宇宙只是你肉眼看到的實質存在的事物嗎?
由基本元素構成,可以在各種「方向」不斷擴展,並最終會回歸本源的我認為都可稱為宇宙。我們的大腦就可以稱為一個小宇宙,一花一草一木一世界。
我看過一些關於數學史的書之後,便發現現在的所有理論都是由最基本的公理逐步推出來的,只要我能夠理解加減乘除的概念,我就可以理解絕大多數的數學理論,並應用;
你覺得你會用加減乘除嗎?
在你每一次應用數學知識的時候,無論是在哪一個學科,你仔細回想你思考的過程,例如計算面積S=ab,假設a=2m,b=2m,我在計算的時候,都是先算2*2,然後加上單位,為什麼要這樣,因為我只會這樣算,但是事實上,這裡面有更高級的概念,因為如果僅僅有這種程度,先人是根本想不到用乘法的,至少如果我生活在一個只有整數的時代,我是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小數的存在。
面積的乘法便是2m*2m。
在解釋之前,也說一下數的概念?1為什麼是1,2為什麼是2,1+1為什麼等於2?
1是1 unit,一個標准。例如1個,1m,1kg;都是先定義了1 unit定義才有後面的擴展。而2,3……便是相對於1unit 的比例,如2m,便是相對於1m的2倍關系。1+1=2;比如你拿了一個石頭,又拿了一個,手裡共有兩個,你為什麼有二的概念,因為手裡的數量是相對於1個比較出來的。沒有了1,便沒有了比較,後面無從談起。
所以整數到小數的過度應該經歷許多波折。
像這種比例得到的數的關系,是一維思維。
然後我說的乘法便是二維思維,現在我正在理解,說不清楚,現在你所學的乘法運用也僅僅是比較而已,得到的結果和1m^2進行比較得到4,便是4m^2; 但是可以不僅僅如此,可以直接在大腦運算2m*2m, 而不需要中間過渡計算,說不清楚,你自己體會。
數可以在「數」和「量」上衡量這個宇宙,也就是只要有了相應的概念,數學所表達的便是這個宇宙,是一種映射或稱為變換最好,宇宙是由規律的,除非真有上帝存在.
所以數學也是有規律的;
然而這個宇宙有生命存在,可能我們的存在或許就是一堆外星人的數據,也可能地球只是豬圈,但是至少就算不是人類,只要有生命,這個宇宙便有了隨機性,可能性。
至少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因為一堆數據而預測。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就是因為像這種胡思亂想,我才變得廢了,好好學習,思考是人類唯一的意義)
『陸』 數學規則
在小學數學學習內容中,存在著大量有關數的四則計演算法則、運算定律與性質、計算公式等內容。這些內容既是現實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及其計算規律的概括與總結,又是有關計算過程具體實施細則的具體規定。在這里我們把這些內容統稱為數學規則,將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稱之為數學規則的學習。由於數學規則反映的是幾個數學概念之間的關系,因此他們的學習層次和復雜程度都高於概念學習。
學生對數學規則的掌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理解數學規則的推導與總結過程,不僅懂得各個數學規則是怎樣規定的,而且還懂得為什麼要這樣規定,以此明確數學規則規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二是將總結出來的數學規則靈活運用到各種具體情境中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對於一些基本的數學規則(如四則計演算法則、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等)其運用水平應達到比較熟練的程度;三是掌握不同數學規則之間的關系,明確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柒』 數學規律是什麼意思
電荷守恆H++Na+=OH-+AC- 物料守恆就是元素守恆,就是元素質量守恆 CH3COOH,CH3COONa 醋酸鈉和醋酸一比一等濃度混合, 就說1mol醋酸和1mol的醋酸鈉固體混合 那你可以直接說混合物中有,1molNa,2mol的CH3COO-(或者說含2mol的C) nC=2nNa+ 然後溶於水,不論怎麼電離水解,總之溶液中就是Na+,CH3COOH,CH3COO-,H+。OH- 即使發生了化學反應,依舊是nC=2nNa+ 那含C的是CH3COOH,CH3COO-,所以nCH3COOH+nCH3COO-=2nNa+ 質子守恆守恆,從水的電離說,從水的電離方程式看,水電離出的nH+=nOH- 所以質子守恆就是由水電離出的H+和OH-的質量守恆 H2O=H++OH- nH+=nOH-,此溶液,水電離出的OH-沒有去結合什麼而形成什麼的氫氧化物,,而H+有一部分去結合醋酸根形成醋酸。所以nH++nCH3COOH=nOH-
『捌』 名詞解釋:數學規則
在小學數學學習內容中,存在著大量有關數的四則計演算法則、運算定律與性質、計算公式等內容。這些內容既是現實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及其計算規律的概括與總結,又是有關計算過程具體實施細則的具體規定。在這里我們把這些內容統稱為數學規則,將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稱之為數學規則的學習。由於數學規則反映的是幾個數學概念之間的關系,因此他們的學習層次和復雜程度都高於概念學習。
『玖』 數學規律
根據你的敘述,這個數陣的形式大致應該是如下所示吧~
01 03 05 07 0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73
. . . . . .
. . . . . .
===========================================================
探究規律一:
能被十字框框中的五個奇數之和,一定是十字框中間那個自然數的5倍。
因為這個數陣,從每一列來看,其從上到下都是一個遞增的等差數列,因為這一列每相鄰兩數,下面的一個數的數值都比上面的相鄰數的數值多6個2也就是6*2=12(中間隔著5個相鄰的奇數),所以每一列數都是(從上到下遞增的)等差數列。同理,很容易看出每一列都是(從左到右遞增的)等差數列。
所以每一個十字框:
a
b c d
e
都滿足 (a+e)/2=(b+d)/2=c,所以a+e=b+d=2c
所以每一個十字框的和為
a+b+c+d+e=(a+e)+(b+d)+c=2c+2c+c=5c
所以能被十字框框中的五個奇數之和,一定是十字框中間那個自然數的5倍。
-------------------------------------------------------------------
探究規律二:
因為由第一問得:每一列來看,其從上到下都是一個遞增的等差數列,且公比皆為6*2=12,
所以我們有;
落在十字框中間且又是第二列的奇數可表示為:15+(n-1)12=12n+3, n≥1為自然數
落在十字框中間且又是第三列的奇數可表示為:17+(n-1)12=12n+5, n≥1為自然數
落在十字框中間且又是第四列的奇數可表示為:19+(n-1)12=12n+7, n≥1為自然數
落在十字框中間且又是第五列的奇數可表示為:21+(n-1)12=12n+9, n≥1為自然數
容易得到,落在十字框中間且又是第M列的奇數可表示為:12n+2M-1, n≥1為自然數,n代表十字框裡面數字的行數
----------------------------------------
運用規律:
1.若被十字框框中的五個奇數之和為6025,則可以設十字框中間的奇數c.
由第一問所得我們知道5c=6025,解得c=1205,也就是說十字框中間的數字為1025.
設1025=2x-1,解得x=513,也就是說c=1025是第513個奇數;那麼它應該落在哪一行呢?因為每一行只能容納6個奇數,而且513≡3(mod 6),更進一步說513=85×6+3,所以第513個數落在整個數陣第85行從左往右數第3個數。
所以中間的奇數是1025,這個奇數落在從左往右第3列.
----------------------------------------------
2.請你寫出一個不能夠框在十字框中間的且大於500的奇數:
因為這個數陣可以往下延續無限行,所以不能框在十字框中間的只有數陣1)最左邊一列,2)最右邊一列,3)最上面一行;一眼看出數陣最上面一行最大值為11,所以不考慮;
1)由前述分析得,最左邊一列由上至下第a項為1+12(a-1)=12a-11(a≥1為自然數)
2)同上述道理易得,最右邊一列由上至下第b項為11+12(a-1)=12b-1(b≥1為自然數)
兩種情況隨便挑一種可得到一個滿足條件的特例。
比如對於情況1),12a-11≥500(a≥1為自然數)可以解得a≥43,只要取a=43,奇數12a-11=12×43-11=505就是滿足條件的一個特例了:因為它不僅大於500,還是最左邊一列的一項(第43項)所以不能被框在十字框中間. 同理也可以在情況2)中得到特例,這里不贅述.
------------------------------------------------
3.被十字框框中的五個奇數之和可能是485嗎?可能是3045嗎?說說你的理由。
由2.的情況1)2)分析得,如果一個奇數c具有形式c=12a-11(a≥1為自然數)或者c=12b-1(b≥1為自然數)的時候,那麼c必定不可能作為十字框的中間奇數。
容易得到,c=12a-11(a≥1為自然數)等價於c≡1(mod 12);c=12b-1(b≥1為自然數)等價於c≡11(mod 12),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下面的分析:
如果十字框框中的五個奇數之和可能是485,那麼不妨設中間的奇數為c,那麼5c=485,解得c=97;因為97除以12得到的余數是1,也就是說c≡1(mod 12),由上述分析得c不可能做成十字框的中間奇數,矛盾;所以假設不成立,所以十字框框中的五個奇數之和不可能是485。
因為3045≡9(mod 12),也就是說3045除以12得到的余數是9而不是1或者11,所以3045可能是十字框框中的五個奇數之和.
『拾』 數學小規則
括弧前面如果是加號,那麼括弧里所有的項都不變號,如果括弧前面是
減號
,那麼括弧里的所有項都要改變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