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數的守恆
1. 幼兒園數學教案《質量守恆》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嘗試看圖口述並懂得運算。 2、培養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數學的魅力。 活動准備: 1、10以內加減算式卡片若干張,加法圖片若干張,口述圖片5張。 2、搶答器(鼓、腰鼓、鑼)三個,統計牌一個,唐老鴨、米老鼠、小熊圖片各一張。 3、水果卡片若干,禮花一個,勝利、失敗、歡快的音樂各一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師: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快樂數學大本營,我是快樂數學欄目主持人——小問號。我們欄目的口號是:快樂數學,快樂無限!我們現在大聲的把口號喊出來:快樂數學,快樂無限!ye!首先我要向你們介紹今天的三個方隊,貼有米老鼠的是米老鼠隊,歡迎你們!貼有唐老鴨的是唐老鴨隊,歡迎你們!貼有小熊的是小熊隊,歡迎你們!米老鼠、唐老鴨、小熊都很喜歡吃水果,今天我為你們准備了許多的水果,你們想要得到水果嗎?那我們馬上進入快樂數學第一關。 二、快樂數學第一關 1、師:第一關:必答題。三個方隊的每一位選手都要回答一道題目,每答對一題,獎勵一個水果。答錯不獎勵也不懲罰。但要自己獨立回答。得到水果的選手,要自己拿起水果貼到自己隊的英雄榜上。看那一隊的水果個數最多。現在請各隊的一號選手答題。 2、師:答題開始。請聽題33=?(教師請三位選手輪流回答)幼兒:33=6師:(出示正確答案)回答正確,某某和某某得到水果獎勵。 3、師:現在請各隊的二號選手答題。(依次進行) 小結:第一關六輪必答題結束,我們來關注各隊的水果得數,某某隊得到幾個水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板書)小朋友看哪個隊的水果個數最多?米老鼠隊現在暫時領先,但唐老鴨和小熊也不要氣餒,在後面的環節里,你們還有機會。現在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二個環節——快樂數學,第二關。Ye! 三、快樂數學第二關 1、師:第二關「我說你來算」。今天我帶來了一張圖片,我給它編了一段話,請你算一算,我的圖上有幾只小動物?(花園里有兩只蝴蝶,又飛來兩只蝴蝶,一共有幾只蝴蝶?)小朋友請你算一算。 2、我這里還有一張圖片,誰能象我一樣給它編一段話,讓我來算一算。 (1)、幼兒自由討論,請幼兒口述。 (2)、教師完整講述,並板書:2 3=5 3、我這里有三張圖片,每個方隊一張,請你們把圖片編成一段話,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裡。 4、挑戰開始:米老鼠隊可以選擇唐老鴨隊和小熊隊當中的一隊接受挑戰。師:你們選誰?唐老鴨隊接受挑戰,請聽題。(唐老鴨隊可以是任意隊員答題。答題是否正確由挑戰隊判斷,答對拍三下,答錯拍一下。)恭喜唐老鴨隊得到一個水果。現在請唐老鴨隊出題。 5、小結:在第二關中,三隊編的都很好,我給三個方隊都加上一個水果。我們再來關注各隊的水果個數。(表揚第一名,鼓勵其他隊) 四、快樂數學,第三關 1、第三關,搶答題。我出示圖片,你們用數字算出來。比如:這張圖片你回怎麼算:(23=5)對!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算。 2、我請每隊的數字6當隊長,請隊長那出凳子後面的樂器當搶答器,當我那出圖片說:搶答開始。注意:隊長必須在我說開始之後才能敲響搶答器。好!准備!搶答開始。 3、小結:搶答環節米老鼠隊幾個水果?唐老鴨隊幾個水果?小熊維尼隊幾個水果? 五、統計 1、三關過後,我們來看各隊的水果得數。(幼兒唱數,教師統計)某某隊得到水果最多,某某隊和某某隊水果也很多。米老鼠、唐老鴨還有小熊維尼非常高興,給我們送來了禮花,我們一起慶祝一下(教師打出禮花)跳起來吧! 2、結束:現在我們到教室里繼續慶祝。(帶幼兒離開活動室)
一定數目的物體無論怎麼放置,總量不變。在皮亞傑的研究中,兒童到8歲左右才達到數的守恆。如把12顆糖塊擺成兩排,糖與糖之間的間隔相等,每排6顆,兒童會確認為兩排一樣多。但若把其中一排的間距拉長,兒童會覺得這一排糖就比另一排多。5~6歲兒童有時根據長度判斷多少,有時會從密度判斷多少,但仍未達到守恆。直到8歲左右的兒童才能根據一一對應的關系,而不受知覺形狀改變的影響,達到數的守恆。
中文名
數量守恆
外文名
Conservation of number
應用學科
心理學
應用范圍
發展心理學
快速
導航
起源
介紹
數的守恆是指物體的數目不因物體外部特徵(顏色、形狀、大小等)和排列方式的改變而變化。例如:排列成一條直線的7個小球,再把它們排成一條曲線,或是雜亂擺開,它們的總數仍是「7」,不發生變化。[1]
起源
守恆這一概念由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首創,不僅包括數守恆,還有長度、面積、體積等其他量守恆。國際上已普遍接受了皮亞傑的將兒童是否具有數守恆的能力作為幼兒數概念形成的標志的觀點。掌握數的守恆,要求思維具有一定抽象成分,要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擾,只考慮數目的多少。幼兒由於思維的具體形象性,認識事物易受外部特徵的影響,所以掌握數守恆有一定的困難。例如:將原來緊密排列的杯子擺開成一長列,會使幼兒產生杯子比原來多了的錯覺。但這種外部因素的影響隨幼兒年齡的增長而減少。隨著幼兒思維抽象性的進一步提高,逐步掌握數守恆。5歲幼兒已開始明白數目的多少與物體的大小、形狀、排列方式等沒有關系,不同的物體也可以有相同的數目。使幼兒擺脫具體實物的束縛。只考慮到數本身的抽象、概括成分,標志著幼兒數概念的形成。[1]
數的守恆是指物體的數目不因物體外部特徵(顏色、形狀、大小等)和排列方式的改變而變化。
例子:
1、10隻杯子的距離拉開一些或聚攏一些,都不影響杯子的數目,仍然是10隻杯子。
2、排列成一條直線的7個小球,再把它們排成一條曲線,或是雜亂擺開,它們的總數仍是「7」,不發生變化。
質子守恆:
1、質子守恆就是酸失去的質子和鹼得到的質子數目相同
2、在鹽類的水解中,就是水電離的H+和OH-數相等,
3、H+是裸露的一個原子核,核中只有一個質子,所以稱為質子守恆,即H+守恆
3. 幼兒數學8 9得守恆課後反思
課後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在這個活動中教師選擇了對大班幼兒比較難理解的面積守恆作為教學內容,旨在幫助初步理解面積守恆概念,教師能將這一知識點轉化成一節操作性和探究性很強的一節教學活動,同時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通過活動初步感知測量物體面積的大小可以轉化成數單位格子的大小或移動棋子的面積與個數的方法。整個活動由淺入深,幼兒能積極參與,對活動充滿興趣。幼兒在解決問題時進行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創造,較好的完成了預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