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高中高三數學

高中高三數學

發布時間: 2021-08-01 19:21:53

① 高中高三數學

x^3=2x
x(x^2-2)=0
x=0或±√2
由對稱性僅考慮x>=0時面積
積分
∫[0,√2](2x-x^3)dx
=∫[0,√2]d(x^2-x^4/4)
=2-1-0
=1

則所求面積2*1=2
選C

② 高中數學高三數學題


LZ您好

這4題是CCBB

  • 1,C

這個直接將0與-3代入,結果發現-3不滿足N,0二者都滿足

所以不包含-3但包含0的C正確。

認真解的話那就是x²-x-6<0,(x-3)(x+2)<0

所以N是(-2,3)

(-4,2)∩(-2,3)=(-2,2),所以C正確

  • 2C

lz-il的幾何意義是z到代表i的點的距離

也就是(x,y)到(0,1)的距離是1

這是一個圓,寫出圓標准方程即是

x²+(y-1)²=1,所以C正確

  • 3B

log2(0.2)<0

2^0.2>1

0.2^0.3 ∈(0,1)

所以三者關系是a<c<b

  • 4B

根據題意,設頭頂為A,咽喉為B,脖子下端為C,肚臍為D,腿根為E,足底為F
則ABCDEF共線且滿足
AD:DF=AB:BD=0.618
同時AC=26,EF=105
設AB=x,BC=26-x,CD=y,DE=z,EF=105
那麼
(26+y)/(z+105)=x/(26-x+y)=0.618
這是一個不定方程
注意到
z=42.07+1.618y-105

z=1.618y-62.93>0,得y>38.89

1.618x=26-x+y
x=9.93+0.382y<26,得y<42.06

體長a=26+y+z+105=26+y+1.618y-62.93+105
a=68.07+2.618y (38.89,42.06)

169.88<a<178.21
ABCD中,只有B175在此區間內,所以B正確。

③ 高中數學,高三

【答案】C

【解析】
本題,適合應用參數方程,
橢圓的參數方程為
x=2cost,y=√7·sint

根據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d=|3x-2y-16|/√(3²+2²)
=|6cost-2√7·sint-16|/√13
=|8cos(t+φ)-16|/√13
【tanφ=√7/3】

∵-1≤cos(t+φ)≤1
∴-24≤8cos(t+φ)-16≤-8
∴8≤|8cos(t+φ)-16|≤24

所以,最大值為24/√13

④ 現在的高中數學都是怎麼劃分高一,高二,高三的

一般都不是按照高中年級進行劃分的,都是按照課程的進度進行安排的。內
有很多的高容中為了學生的學習,都是會要求學生在高一高二期間在一個班級學習,不進行換班。同時授課的老師也是不更換的。
在一個學期中的教學任務會按照學期課時來安排課程,高中數學課本知識的學習也都是通過課程來完成的。所以都是按照規矩來設定的,一般在高中一年級期間會完成兩本書的學習。但是在高二會考之前會完成參與會考所需要的數學知識的學習。還會有一些選修課本的學習。如果學習課時比較少,那麼就會抓緊授課進度來完成課本內容。
高三一般很少安排新課程的學習,如果是還有為學習的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課程的。高三主要適是為了復習高考所需要的知識。會進行好幾輪的復習工作。

⑤ 求高中理科數學所有(高一至高三)公式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其中k∈Z)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α
tan2α=—————
1-tan2α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3tanα-tan3α
tan3α=——————
1-3tan2α

α+β α-β
sinα+sinβ=2sin———•cos———
2 2
α+β α-β
sinα-sinβ=2cos———•sin———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cos———•cos———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sin———•sin———
2 2 1
sinα •cosβ=-[sin(α+β)+sin(α-β)]
2
1
cosα •sinβ=-[sin(α+β)-sin(α-β)]
2
1
cosα •cosβ=-[cos(α+β)+cos(α-β)]
2
1
sinα •sinβ=— -[cos(α+β)-cos(α-β)]
2

化asinα ±bcosα為一個角的一個三角函數的形式(輔助角的三角函數的公式

集合、函數

集合 簡單邏輯
任一x∈A x∈B,記作A B
A B,B A A=B
A B={x|x∈A,且x∈B}
A B={x|x∈A,或x∈B}

⑥ 高三怎麼學好數學

可以從這4個方面,主要有筆記別丟了「西瓜」、參考書選擇、應考時要捨得放棄、自己需要總結。

1、筆記別丟了「西瓜」

高考數學試卷中大部分的題目都是基礎題,只要把這些基礎題做好,分數便不會低了。要想做好基礎題,平時上課時的聽課效率便顯得格外重要。

一般教高三的都是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師,他們上課時的內容可謂是精華,認真聽講45分鍾要比自己在家復習兩個小時還要有效。聽課時可以適當地做些筆記,但前提是不影響聽課的效果。有些同學光顧著抄筆記卻忽略了老師解題的思路,這樣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反而有些得不償失。

4、自己需要總結

中學生自學能力低,凡是考試中所用的解題方法和數學思想,初中教師基本上已給學生反復訓練,學生基本上不需自學。

但高中的知識面廣,知識要全部要教師訓練完高考中的習題類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較少的、較典型的一兩道例題講解去融會貫通這一類型習題,如果不自學、不靠自己的反思總結,將會使學生失去一類型習題的解法。

(6)高中高三數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高考前的沖刺階段要保證1—2天做一套試卷來保持狀態。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做題發現並解決自己已有的問題,總結出各類題目的解題方法並且熟練掌握。

2、聽課中要配合老師講課,滿足感官的興奮性。聽課中重點解決預習中疑問,把老師課堂的提問、停頓和模型的演示都視為欣賞音樂,及時回答老師課堂提問,培養思考與老師同步性。

⑦ 高中高三數學

A到底是左焦點還是左端點?你的圖怎麼和題不一樣...

看錯了,不好意思哦...
我做的可能比較復雜,結果不知道對不對...但是,希望思路可以對你有幫助~~

1.
做MB垂直於l,交l於B,l與x軸交於C
a=6,b=2根號5
所以c=4,e=2/3
由於AM=MN,故MB=AC/2
e=MF/MB=2MF/AC
AC=AO+OC=a+a^2/c=6+9=15 代入上式
MF=5

橢圓過右焦點的半徑r=a-ex
MF=6-2x/3=5
x=3/2 代入橢圓方程得
y=5分之2倍根號3
點M坐標為(3/2,5根號3/2)
A坐標為(-6,0)
兩點間距離公式可得
AM=5根號3

AF=a+c=6+4=10
AM^2+MF^2=75+25=100=AF^2
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AM⊥MF

2.
設M(x,y)
則AN方程為y=kx+6k
N的橫坐標為9,代入直線方程得15k
故N(9,15k)

過三點的圓的圓心,應該在AF的垂直平分線和FN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上

AF的垂直平分線易知為x=-1 [0]

下面求FN的垂直平分線
F(4,0),N(9,15k)
則其中點D橫坐標為13/2,直線FN方程為
y=3kx-12k
將13/2代入直線得D的坐標,為(13/2,15k/2)
由點D的坐標和垂直平分線的斜率(與FN的斜率互為負倒數,得-1/3k)可以求出垂直平分線的方程,為
y=-x/3k+15k/2+13/6k [1]

[0]代入[1]可得圓心O的坐標
O(-1,5/2k+15k/2)

已知A(-6,0) 由兩點間距離公式可得
半徑r^2=AO=25+(5/2k+15k/2)^2

可以得出圓的方程
(x+1)^2+[y-(5/2k+15k/2)]^2=25+(5/2k+15k/2)^2
當x=0時方程變為
y^2-(5/k+15k)y-24=0

設P,Q的縱坐標分別為y1,y2
y1+y2=5/k+15k
y1*y2=-24
P,Q一定為一正一負,所以
PQ=y1-y2=根號[(y1+y2)^2-4y1y2]
=根號[(5/k+15k)^2+96] [2]

求PQ最小值就是求5/k+15k的最小值
5/k*15k=3為一個定值
當兩個數相乘為一個定值,兩數相等時,兩數和最小,這個是我高中的老師說的,你記住就好
故5/k=15k
k=根號3/3,代入[2]
可得PQ(min)=6根號11

⑧ 現行的高中數學教材 高一高二高三 分別學些什麼

根據提問者的敘述我判斷你說得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也就是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使用的現行教材。
該教材高一第一冊和高二第二冊都分為上下兩冊,分別供上下兩個學期使用;其中第二冊下分為A、B兩個版本。高一、高二的教材均為必修,不分文理,高考、會考均考,第二冊下學生可選擇學習A或者B(事實上是由學校或者地區教育部門自行決定)。A、B兩個版本的區別在於A是用傳統幾何方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而B除了傳統幾何方法外更側重於空間向量在解決立體幾何問題中的應用。高考中空間向量不單獨考,高考立體幾何題有兩個答案分別用空間向量和傳統幾何方法,空間向量的方法往往更為簡便易學。有的學校規定文科學A版,理科學B版,這是自行規定並不是教材編寫者的意圖,無論A版還是B版文理均可選用,但B更簡便而且掌握了B的內容自然能夠掌握A的方法,反之則不然。
高三教材為選修教材,高考考選修內容但是會考不考。高三選修教材分為選修Ⅰ和選修Ⅱ兩種,選修Ⅰ供文科使用,選修Ⅱ供理科使用。

顏良文丑的回答基本正確,我來補充一下:高三文科選修Ⅰ目錄如下:
第一章 統計
1.1 抽樣方法
1.2 總體分布的估計
1.3 總體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計
實習作業 通過抽樣調查研究實際問題

第二章 導數
2.1 導數的背景
2.2 導數的概念
2.3 多項式函數的導數
2.4 函數的單調性與極值
2.5 函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2.6 微積分建立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
研究性學習課題:楊輝三角

理科用的選修Ⅱ詳細內容如下:

第一章 概率與統計
一 隨機變數
1.1 離散型隨機變數的分布列
1.2 離散型隨機變數的期望與方差
二 統計
1.3 抽樣方法
1.4 總體分布的估計
閱讀材料 累積頻率分布
1.5 正態分布
1.6 線性回歸
閱讀材料 回歸直線方程的推導
實習作業 通過抽樣調查,研究實際問題

第二章 極限
一 數學歸納法
2.1 數學歸納法及其應用舉例
閱讀材料 不完全歸納法與完全歸納法
研究性學習課題:楊輝三角
二 極限
2.2 數列的極限
2.3 函數的極限
2.4 極限的四則運算
閱讀材料 無窮等比數列的和

2.5 函數的連續性

第三章 導數
一 導數
3.1 導數的概念
3.2 幾中常見函數的導數
閱讀材料 變化率舉例
3.3 函數的和、差、積、商的導數
3.4 復合函數的導數
3.5 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的導數
閱讀材料 近似計算
二 導數的應用
3.6 函數的單調性
3.7 函數的極值
3.8 函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3.9 微積分建立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

第四章 數系的擴充——復數
4.1 復數的概念
4.2 復數的運算
4.3 數系的擴充
研究性學習課題:復數與平面向量、三角函數的聯系

第二冊下A、B兩個版本區別在於第九章。兩版本的第九章內容如下:
第二冊下A版:
第九章 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
一 空間直線和平面
9.1 平面
9.2 空間直線
9.3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
9.4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
9.5 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
9.6 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
二 簡單幾何體
9.7 稜柱
9.8 棱錐
閱讀材料 柱體和錐體的體積
研究性學習課題:多面體歐拉定理的發現
閱讀材料 歐拉公式和正多面體的種類
9.9 球

第二冊下B版
第九章 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
一 空間的直線與平面
9.1 平面的基本性質
9.2 空間的平行直線與異面直線
9.3 直線和平面平行與平面和平面平行
9.4 直線和平面垂直
二 空間向量
9.5 空間向量及其運算
9.6 空間向量的坐標運算
三 夾角與距離
9.7 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與二面角
9.8 距離
閱讀材料 向量概念的推廣與應用
四 簡單多面體與球
9.9 稜柱與棱錐
研究性學習課題:多面體歐拉定理的發現
閱讀材料 歐拉公式和正多面體的種類
9.10 球

⑨ 高中數學高三了

首先
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
比如多久看一本書
一天看多少章節
課本是本源
所以首先要對課本相當熟悉
然後不要一味的刷題
要善於總結
尤其是每次考試
要分析每一個知識點
知道怎麼考、考什麼
然後去重點突破
要認准一種方法堅持到底
做卷子上的75%的題
挑簡單的做就可以達到你的目標分數
有一百以上
做完簡單的再做難題
做多少是多少

⑩ 高三高中數學

1)本題考查拋物線性質,求導法則,
P=1/2,所以拋物線y=-x²
當y=a時,x=±√-a,即A(√-a,a),B(-√-a,a)
拋物線切線斜率:y'=-2x,
當x=√-a是,y'=-2√-a;當x=-√-a是,y'=2√-a
過點A的切線方程:y-a=-2√-a(x-√-a),因為A、B是對稱兩點,所以切線時關於y軸對稱,即D點在y軸上,令x=0,所以y=-a
即-2a=4,a=-2

熱點內容
老師漫畫邪漫大全 發布:2025-07-26 16:57:43 瀏覽:923
教師主要事跡簡介 發布:2025-07-26 16:48:28 瀏覽:892
小心翼翼的意思是什麼 發布:2025-07-26 15:12:16 瀏覽:26
怎麼看系統 發布:2025-07-26 15:09:10 瀏覽:112
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真題 發布:2025-07-26 14:29:03 瀏覽:626
我把高中班主任 發布:2025-07-26 09:52:15 瀏覽:489
教學評價的作用 發布:2025-07-26 09:42:07 瀏覽:40
言熙聞琛師生 發布:2025-07-26 09:42:06 瀏覽:390
運城安全教育 發布:2025-07-26 08:48:40 瀏覽:78
班主任老趙 發布:2025-07-26 08:12:56 瀏覽: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