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課文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課文

發布時間: 2021-08-01 20:16:51

❶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目錄是什麼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 人教版
第一組
1竊讀記
2*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3走遍天下書為侶
4*我的「長生果」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第二組
5古詩三首
泊船瓜洲
秋思
長相思
6梅花魂
7*桂花雨
8*小橋流水人家
口語與交際·習作二
回顧·拓展二
第三組
9鯨
10*松鼠
11新型玻璃
12*假如沒有灰塵
口語交際·習作三
回顧·拓展三
第四組
13釣魚的啟示
14*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15落花生
16*珍珠鳥
口語交際·習作四
回顧·拓展四
第五組
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
有趣的漢字
我愛你,漢字 第六組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18*慈母情深
19「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20*學會看病
口語交際·習作六
回顧·拓展六
第七組
21圓明園的毀滅
22狼牙山五壯士
23*難忘的一課
24*最後一分鍾
口語交際·習作七
回顧·拓展七
第八組
25七律·長征
26開國大典
27*青山處處埋忠骨
28*毛主席在花山
口語交際·習作八
回顧·拓展八
選讀課文
1黃果樹聽瀑
2斗笠
3太空「清潔工」
4鞋匠的兒子
5剝豆
6你一定會聽見的
7木笛
8百泉村(四章)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❷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課文

去書店逛逛,或向老師或向學長學姐借。

❸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

清順治四年(1647年)八月的一天夜裡,一名小偷滿心期待的進了一名老秀才的家。不過,小偷很快的就發現這是一個窮得叮當響的窮酸秀才,他的 家裡空空如也。小偷不甘心空手而歸,於是,徑直把秀才放在床頭的那口箱子抱起,三步兩步的逃得無影無蹤了。可笑的是小偷偷走的並非金銀,卻是老秀才二十幾 年的心血——《國榷》的手稿。

當第二天老秀才醒來發現書稿被竊時,他彷彿整個世界都已將他遺棄。二十年辛酸頓時化作老淚縱橫:「噫!吾力殫矣!」

他的名字叫談遷。一名家境清貧的普通百姓。在他二十九歲的那年,母親離世,他在家守孝。他是一名嗜書如命的人,只要有人送他一本書,他就會高興得不行。他什麼書都讀,可謂博覽群書。但他最感興趣的還是歷史

母親病逝,他為了排遣心中的哀痛,認真通讀了陳建所著的《皇明通紀》。但他發現這本記錄大明歷史的書,寫得實在是差,不單見解膚淺,文筆不暢,甚至史事中的錯誤也不少,有些甚至是非顛倒。因此,他決心自己動手,還給後人一部真實的明朝歷史。

於是,他以明實錄為本,遍查群籍,考訂訛誤,按實編年,序以月日。尋找史料的過程是艱辛的,因為很多相關的書只有富貴人家才有,他必須厚著臉皮 上門求借。遇到一些珍貴的書籍,主人家不肯輕易外借,他還要當場掏出紙筆進行抄錄,這過程沒有少遭到嘲笑和驅趕。他借書翻閱資料時常被拒之門外,有時為了 借到一本書,坐在人家門口等上一整天,但他並不在乎。

為了確認一些史料,他必須去尋訪古跡。有次冒著滂沱大雨,不遠百里去考察史跡。二十七年間,他借閱了有關明史諸家的史書100多種,一本本地相 互對證比較,一條條記錄下來。他分門別類地進行綜合研究,終於在1647年8月完成了初稿,共100多卷,有好幾百萬字,厚厚的一摞。

他在自序中高興地寫道:「故予竊感明史而痛之,屢欲振筆,輒自慚怒臂,不敢稱述。間窺諸家編年,於偽陋膚冗者妄有所損益,閱數歲,裒然成性。」

明亡之後,他懷著對故國的思念,以一個愛國遺民的感情,來收集補述崇禎、弘光兩朝的史實,終於求得了先朝歷史的完整。全書前後修改了六次。如今,這部凝結了他二十年心血的書稿竟然在夜裡被人盜走,他能不傷心若狂嗎?

如果他就此沉淪,那麼,那個竊賊必定為世人所痛罵。所幸,談遷沒有被挫折擊倒,他擦幹了淚眼,說:「「吾手尚在,寧已乎!」。老人家從零開始。

為了抓緊時間,他不論酷暑嚴寒,不顧年紀老邁,總是拄著一根拐杖,艱難跋涉。他遍訪各地藏書之家,懇求讓他參閱一下有關書籍,然後拚命抄寫。4年又過去了,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他的艱苦寫作下,他終於又完成了書稿,取名《國榷》。

《國榷》完稿後,談遷又想到了他的書中對明朝萬曆到崇禎這幾十年的史實記載得不甚清楚,他想到了親自去北京加以訂正。正在他苦於沒有盤纏之時,弘文院編修朱之錫聘他一起上北京,請他幫助做些文墨工作。談遷靠著這個機會,來到了北京。

在北京,談遷除了替朱之錫作些文字工作之外,就是為他的《國榷》收集材料,一有時間,就去尋書訪人、探尋遺跡,腳磨起了泡,走迷了路,依舊興致 勃勃,簡直象中了魔,不知困難、疲勞為何物。前朝的降臣、皇親、宦官和公侯的門客,他幾乎遍訪無遺,就連當年崇禎邸報也借到了手,取得了核對書稿的第一手 資料。

兩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北京之行使得《國榷》這部書稿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往業傾頹盡,艱難涕淚余,殘編催白發,猶事數行書。」這便是他一生奮斗的寫照。

後來,談遷回到了海寧老家,返鄉之時,談遷在金錢方面一無所獲,唯「筐中錄本,殆千百紙」。他喜不自禁,連稱「余之北游幸哉!余之北游幸哉!」 三十年的辛酸終於有所回報,談遷也無憾了。幾年後,他就去世了。

明清的史學很發展,官修、民修的史學著作都很多。明代私家著史以談遷的《國榷》最有名。《國榷》原稿稱百卷,談遷死後僅有抄本傳世,後經浙江海 寧張宗祥據蔣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盧氏抱經樓藏抄本,及崇禎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補,加以標點,分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別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

《國榷》記敘從元文宗天歷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誕生,到順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權滅亡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間的歷史。對於研究明史,尤其是研究明代建州女真及崇禎一朝的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❹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里有畢淑敏的什麼課文

20《學會看病》
兒子長得比我高了。一天,我看他有點兒打蔫兒,就習慣性地摸摸他的頭,在這一瞬間的觸摸中,我知道他在發燒。

「你病了。」我說。
「噢,可能是病了。我還以為是睡覺少了呢。媽媽,我該吃點兒什麼葯?」他問。
我當過許多年醫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我在家裡給治了,他幾乎沒有去過醫院。這次,當我又准備在家裡的儲葯櫃里找葯時,卻突然怔住了。
「你長大了,你得學會看病。」我說。
「看病還用學嗎?您給看看不就行了嗎?」他大吃一驚。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電話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這樣逼問一個生病的孩子也許是一種殘忍。但我知道,總有一天他必須獨立面對疾病。既然我是母親,就應該及早教會他看病。
「假如你最終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著。反正你們早晚會回家的。」兒子說。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鍾是一分鍾。得了病最應該做的事是上醫院。」
「媽媽,您的意思是讓我獨自去醫院看病?」他說。
「正是。」我咬著牙說,生怕自己會改變主意。
「那好吧……」他摸著腦門,不知是虛弱還是思考。
「你到街上去打車,然後到醫院。先掛號,記住,要買一本病歷本。然後到內科,先到分診台,護士讓你到幾號診室你就到幾號,坐在門口等。查體溫的時候不要把人家的體溫個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著。
「媽媽,您不要說了,」兒子沙啞著嗓子說。

我的心立刻國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滾燙的手,說:「媽媽這就領你上醫院。」他掙開我的手,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我要去找一枝筆,把您說的喋病的過程記下來,我好照著辦。」

兒子搖搖晃晃地走了。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鍾起,我就開始後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在孩子有病的候,不但不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鍛煉他,也該領著他一道去,一路上指點指點,讓他先有個印象,以後再按圖索驥。這樣雖說可能留不下記憶的痕跡,但來日方長,又何必在意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兩個小時過去了,兒子還沒有回來。雖然我知道喋病是件費時間的事,但我的心還是疼痛地收縮成一團。

雖然我毫無疑義地判定兒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尋找適宜鍛煉看病的病種,這是最好的選擇,但我還是深深地譴責自己。假如事情重來一遍,我再也不讓他獨自去看病了。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邊!

終於,走廊上響起了熟悉的腳步聲,只是較平日拖沓,我開了門,倚在門上。

「我已經學會了看病。打了退燒針,現在我已經好多了。這真是件挺麻煩的事,不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兒子驕傲地宣布。然後又補充說:「您讓我記的那張紙,有的地方順序不對。」

我看著他,勇氣又漸漸回到心裡。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煉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煉了自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時的冷漠。總有一天,你要離我遠去,獨自面對生活。我預先能幫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張路線圖,它也許不那麼准確,但聊勝於無。

❺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課文 珍珠鳥 全文

珍珠鳥

馮驥才

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放在一個簡易的竹條編成的籠子里,籠內還有一卷乾草,那是小鳥舒適又溫暖的巢。
有人說,這是一種怕人的鳥。
我把它掛在窗前,那兒還有一盆異常茂盛的法國吊蘭。我便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它們就像躲進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般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松自在了。
陽光從窗外射入,透過這里,吊蘭那些無數指甲狀的小葉,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駁駁,生意蔥蘢。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從綠葉中伸出來。
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
3個月後,那一團愈發繁茂的綠蔓里邊,發出一種尖細又嬌嫩的鳴叫。我猜到,是它們,有了雛兒。我呢?決不掀開葉片往裡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去驚動它們。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更小喲,雛兒!正是這個小傢伙!
它小,就能輕易地由疏格的籠子鑽出身。瞧,多麼像它的母親;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裡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的來回搖動,跟著跳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兒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
我不管它。這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隻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書桌上。
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我不動聲色的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扒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
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❻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所有古詩

1、《古詩詞三首》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遊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麼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了,又擔心匆匆中沒有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完;當捎信人出發時,又拆開信封,再還給他。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我扈駕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盪盪,向山海關進發。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麼沒有這么煩亂的聲音呢?

譯文: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❼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22課課文

1941年秋,日寇(kòu)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當時,七連奉命在狼牙山一帶堅持游擊戰爭。經過一個多月英勇奮戰,七連決定向龍王廟轉移,把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六班。
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險要的地形,把沖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g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hǒu)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lūn)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士把臉綳(běng)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敵人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在崎(qí)嶇(qū)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屍(shī)體。
五位戰士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准備轉移。面前有兩條路:一條通往主力轉移的方向,走這條路可以很快追上連隊,可是敵人緊跟在身後;另一條是通向狼牙山的頂峰棋盤陀(tuó),那兒三面都是懸崖絕壁。走哪條路呢?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zhǎn)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後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
五位壯士一面向頂峰攀登,一面依託大樹和岩石向敵人射擊。山路上又留下了許多具敵人的屍體。到了狼牙山峰頂,五位壯士居高臨下,繼續向緊跟在身後的敵人射擊。不少敵人墜落山澗,粉身碎骨。班長馬寶玉負傷了,子彈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裡還剩下一顆手榴彈。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里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
又一群敵人撲上來了。馬寶玉嗖(sōu)的一聲拔出手榴彈,擰開蓋子,用盡全身氣力扔向敵人。隨著一聲巨響,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
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裡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後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dǎng)萬歲!」
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希望你採納!

❽ 小學語文人教版 五年級上學期

木笛(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選讀課文)

一、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五年級共有學生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學生的年齡大部分在11歲左右,年齡結構比較正常,男女生比例均衡。但部分學生基礎較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自律性差,上課好動,喜歡說話等。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木笛》是一篇選學課文,課文主要寫木笛演奏手朱丹在高手如雲的招考激烈競爭中進入終試,但因為當日正值「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拒絕吹奏歡樂的樂曲而被取消考試資格,後來又被破格錄取的感人故事。本文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為背景,以「進入終試 → 拒絕吹奏,取消資格 → 紀念碑前吹奏悲樂 → 破格錄取 」為線索,在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兩難話題的同時,深情歌頌了朱丹高尚的民族情懷和不忘國恥的深邃情感。

三、設計理念:

文本故事情節巧妙曲折,語言敘述精煉生動,人物刻畫細致真切,讀中令人心靈震撼。緊扣文本語言的表達特點,引學生讀入故事的情境,在情節中進行角色互動與對話,讀與品、悟與想,讓心靈在情境中張開,讓體驗在情境中升華,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生成,充分發展。

在這一課時的學習中,我預定嘗試「初讀整體感知——再讀聚焦笛聲——深讀情感體驗——讀得共生共鳴」為主要的設計思路。首先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整體上的把握,然後抓住「那一曲木笛聲」作為文本解讀的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研讀文本,觸摸詞句的溫度,傾聽詞句的聲音,更是逐漸引導學生從讀薄「笛聲」到讀厚「笛聲」之中,真真切切的品味國恥國難的痛楚至極,真真切切的感受文中朱丹及作者銘記恥辱,誓寫國魂的滿腔壯志!

四、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品讀感悟,感受朱丹拒吹背後隱藏的濃濃愛國情懷。

3、引導學生懂得不能忘了南京大屠殺這個恥辱,心懷祖國得心懷國恥,在心裡裝上遇難的同胞。

五、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朱丹的笛聲。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木笛

引導讀題:見過木笛嗎?聽過木笛吹奏的聲音嗎?

2、師: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一起來認識一位叫朱丹的木笛樂手。

(二)、初讀感知:

1、組織自讀課文,讀准確、讀通順課文。不認識或有困難的請教同學或舉手問老師。

2、指導讀正確重點詞語:

苛刻 纖弱 打量 悲戚 歉疚 冷峻 婉惜 樂壇 應試者

正襟危坐 不苟言笑 蓓蕾初綻

3、交流:課文寫了朱丹的什麼事?

根據回答板書:拒絕吹奏 盡情吹奏

(三)、品笛聲,感受悲戚:

1、引導找到朱丹吹奏木笛的句子。課件出示:

朱丹佇立雪中,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來。笛聲悲涼凄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著這聲音,火焰溫暖著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托著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

2、師:這就是朱丹在紀念碑前,佇立雪中,盡情吹奏的那曲木笛聲。

1)讀正確句子。

2)找出句中描寫笛聲的詞。

3、師:你聽到了朱丹的吹奏,我們聽到了朱丹的笛聲,還有誰也聽到了?

引導讀句:孩子們靜靜地傾聽,他們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4、課件出示詞語:悲涼凄切 脈管滴血 如泣如訴

1)讀詞語。

2)想像:讀著這些詞語,你彷彿聽到了怎樣的笛聲?

5、師:此時朱丹正站在你面前,把你心中的疑問問出來。

生「面對朱丹」提問題。

6、師小結:是呀,朱丹,你為什麼要吹奏如此悲涼凄切的笛聲呢?你想傾訴寫什麼?讓我們帶著問題,走近朱丹,尋找朱丹這樣做的原因。

(四)、尋原因,不忘國恥:

1、交流原因,板書: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師:因為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卻的日子。

2、課件出示: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這場大屠殺持續了40多天,近1000個小時,大約60000分鍾,屠殺了近300000人,大約是每分鍾殺6個人。

1)齊讀這組數字。

2)交流:讀著這組數字,你覺得這僅僅是一組數字嗎?

3、出示南京大屠殺的圖片。教師悲情講述圖片內容。

1)說看圖片後的感受。

2)教師小結:國恥!

4、師:朱丹記住了這個日子,記住了這段奇恥大辱,所以在如此重要的考試中,他拒絕了考試的要求——吹奏歡快的樂曲。

引導讀朱丹與大師的對話。

5、朱丹放棄了考試,等於放棄了什麼?

到此,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朱丹?(有個性的、愛國的青年)

(五)、聽笛聲,一同感動:

1、那是不是只有朱丹記住了這個不該被忘卻的日子呢?

引導讀文找句。

2、出示:臨近石碑,只見一片瑩瑩光亮,像曙光萌動,像蓓蕾初綻,像墨滴在宣紙上無聲暈染。走近一看,竟是一個由孩子們組成的方陣。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們高矮不一,衣著不一,顯然是自發聚集起來的。他們的頭上、肩上積著一層白雪,彷彿一片幼松林。每個孩子手上都擎著一支紅燭,紅燭流淌著紅寶石般的淚。

1)師:孩子們記住了!我們都被孩子們感動了!

2)心中有感動的一起來讀這段話。

3)朱丹也被孩子們感動了,於是他——

引導再讀句子:朱丹佇立雪中,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來。笛聲悲涼凄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著這聲音,火焰溫暖著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托著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

3、還有一個人被朱丹、被孩子們感動著,誰?(大師)

大師被朱丹的什麼感動了?被孩子們的什麼感動了?

4、被朱丹、被孩子們感動著的還有我們!

1)說自己感動的原因。

2)交流。

3)動筆寫下自己想說的話。

(六)、總結升華:

1、師: 朱丹有一顆愛國心,孩子們從小心懷祖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記住這個充滿恥辱的日子,在心裡裝上國恥,裝上遇難的同胞!

2、課件出示:銘記國難,不忘國恥!

學生齊聲吶喊。

七、課堂練習

八、作業設計

九、板書:

木 笛

拒絕吹奏 ———— 盡情吹奏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銘記國難,

不忘國恥

❾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所有課文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 人教版
第一組
1竊讀記
2*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3走遍天下書為侶
4*我的「長生果」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第二組
5古詩三首
泊船瓜洲
秋思
長相思
6梅花魂
7*桂花雨
8*小橋流水人家
口語與交際·習作二
回顧·拓展二
第三組
9鯨
10*松鼠
11新型玻璃
12*假如沒有灰塵
口語交際·習作三
回顧·拓展三
第四組
13釣魚的啟示
14*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15落花生
16*珍珠鳥
口語交際·習作四
回顧·拓展四
第五組
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
有趣的漢字
我愛你,漢字 第六組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18*慈母情深
19「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20*學會看病
口語交際·習作六
回顧·拓展六
第七組
21圓明園的毀滅
22狼牙山五壯士
23*難忘的一課
24*最後一分鍾
口語交際·習作七
回顧·拓展七
第八組
25七律·長征
26開國大典
27*青山處處埋忠骨
28*毛主席在花山
口語交際·習作八
回顧·拓展八
選讀課文
1黃果樹聽瀑
2斗笠
3太空「清潔工」
4鞋匠的兒子
5剝豆
6你一定會聽見的
7木笛
8百泉村(四章)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行不行,全部的了

熱點內容
我把高中班主任 發布:2025-07-26 09:52:15 瀏覽:489
教學評價的作用 發布:2025-07-26 09:42:07 瀏覽:40
言熙聞琛師生 發布:2025-07-26 09:42:06 瀏覽:390
運城安全教育 發布:2025-07-26 08:48:40 瀏覽:78
班主任老趙 發布:2025-07-26 08:12:56 瀏覽:705
呂彤老師 發布:2025-07-26 07:29:45 瀏覽:529
物理學知識點 發布:2025-07-26 07:15:58 瀏覽:620
布萊克是花之神校園文 發布:2025-07-26 06:52:58 瀏覽:663
小學師德師風管理制度 發布:2025-07-26 04:13:36 瀏覽:323
教師師德師風演講總結 發布:2025-07-26 03:07:13 瀏覽: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