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計算律

數學計算律

發布時間: 2021-08-01 23:46:53

Ⅰ 小學數學計算題的五大定律是什麼

小學數學計算題的五大定律是:

加法交換律:加法交換律是數學計算的法則之一。指兩個加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加法結合律是指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乘法交換律:乘法交換律是一種計算定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

乘法結合律:乘法結合律是乘法運算的一種,也是眾多簡便方法之一。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和另外一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另外一個數相乘,積不變。

乘法分配律:指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將積相加。

(1)數學計算律擴展閱讀:

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a + b = b+a

加法結合律:(a + b)+ c = a +(b + 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 + b)×c = a×c + b×c

Ⅱ 什麼叫運算律

運算律是通過對一些等式的觀察、比較和分析而抽象、概括出來的運算規律。既是重要的數學規律,也是數學運算固有的性質。包括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以及乘法對於加法的分配律等等。

  • 中文名

  • 運算律

  • 外文名

  • Algorithm

  • 學科

  • 數學

  • 隸屬

  • 科學

  • 拼音

  • Yùn suàn lǜ

  • 分類

  • 交換律、結合律等

Ⅲ 把7種數學運算律每個寫出一個算式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還有哪兩個?是除法的嗎?
交換律:A÷B÷C=A÷C÷B
結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
好像多了啊

Ⅳ 數學計算中分配律是怎麼來的

分配律公式:
(a+b)c=ac+bc
舉例說明:
比如有3籃水果,每個籃子有2個蘋果和3個橘子,問3個籃子總共有多少個水果?
兩種答題思路:
1、先算出一個籃子里的水果,再算3個籃子里有多少水果.
(2+3)*3=15個
2、先算3個籃子里的蘋果和橘子,再相加.
2*3+3*3=15個
那麼
(2+3)*3=2*3+3*3

Ⅳ 數學計算規律

除了A以外,剩下四個新加的數之和設為B,則
(857+833+908+938+A+B)*9/0.95=A.

19(3536+B)=161A.
從而A是19的倍數,從而A只能是以下8個數之一:
[798, 817, 836, 855, 874, 893, 912, 931]。
他們對應的B值依次是:

[3226, 3387, 3548, 3709, 3870, 4031, 4192, 4353]。
另一方面,B的取值范圍是
[780+781+782+783, 943+944+945+946],
即[3126, 3778],故後四組解舍掉。
所以答案分為4類:
A是798, 817, 836, 855之一,依次對應B是3226, 3387, 3548, 3709

Ⅵ 小學數學所有運算律

1、字母表達形式:

運算定律共有五個: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要求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並能靈活運用。

運算性質指:一個數加上兩個數的差;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差;一個數乘以兩個數的商;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積;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商;幾個數的和除以一個數等。這部分內容只是用於簡便運算。

運演算法則包括:整數四則運演算法則、小數四則運演算法則、分數四則運演算法則,要求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法則,並能運用法則熟練地進行計算。

公式在小學數學的運用中,重點是兩方面:

1.運算定律或性質用字母公式表示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體積計算公式

長方形周長:C=2(a+b)

正方形周長:C=4a

圓的周長:C=2πr,或(πd)

長方形面積:S=ab

正方形面積:S=a2

平行四邊形面積:S=ah

圓形面積:S=πr2

長方體體積:V=abc表面積S=2(ab+ac+bc)

正方體體積:V=a3表面積S=6a2

圓柱體體積:V=πr2h表面積S=2πrh+2πr2

要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教師要認真學習大綱,認真鑽研教材,正確理解大綱所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並要注重在使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發展了,也就更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它們之間是互相促進,密不可分的。

行程通常可以分為這樣幾類:

相遇問題: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

追及問題:速度差×追及時間=路程差;

流水問題:關鍵是抓住水速對追及和相遇的時間不產生影響;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靜水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也就是順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4個量中只要有2個就可求另外2個)

環形行程:抓住往返過程中不便的關系

比例應用: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復雜的行程問題經常考,而且要考都不簡單。

復雜行程:包括多次相遇、火車過橋,二維行程等。

2、定義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a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aaa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側)面積:圓柱的表(側)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於底面積乘高。公式:V=Sh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公式:V=1/3Sh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分數的乘法則:用分子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的積做分母。

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

單位換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噸=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頃=10000平方米 1畝=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3、數量關系計算公式方面

1.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3.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Ⅶ 關於數學計算(按規律)

1X2+2X3+3X4+……+n(n+1)=n(n+1)(n+2)/3

1X2+2X3+3X4+……+100X(100+1)
=100*101*102/3
=343400

Ⅷ 數學加減乘除運算律(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減法的性質:a-b-c=a-(b+c)
除法的性質:a/b/c=a/(b*c)

熱點內容
普萊柯生物 發布:2025-07-24 04:35:36 瀏覽:821
初二物理光 發布:2025-07-24 04:35:36 瀏覽:289
2017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7-24 04:13:08 瀏覽:916
化學實驗反應 發布:2025-07-24 04:13:08 瀏覽:946
八下生物知識點 發布:2025-07-24 03:00:05 瀏覽:584
李成福老師 發布:2025-07-24 02:45:39 瀏覽:240
法律進校園手抄報簡單 發布:2025-07-24 01:44:09 瀏覽:652
瓦房店教育局 發布:2025-07-24 00:06:24 瀏覽:252
數學答案軟體 發布:2025-07-23 20:58:51 瀏覽:524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23 20:31:28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