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繪本6
繪本其實是比較容易的。
你可以把學過的六個知識點。
分別放到每頁上面再配上插圖就可以了。
㈡ 6歲到7歲優秀兒童繪本推薦
本書單由朗聽教育一線教師團隊依據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特點,根據教學需要,結合家長和孩子的反饋,借鑒閱讀推廣者和親子共讀倡導者等專家同行的建議,並考慮出版情況等綜合而成。同時,我們也會根據需要定期更新該書單或者針對你的個性化需要,對應推薦。
6-9歲:
《小巴掌童話》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野獸出沒的地方》
《蘇和的白馬》
《巨人和春天》
《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
《大猩猩》
《花婆婆》
《你不能帶氣球進大都會博物館》
《世界上最美的村子》
《西雅圖酋長的宣言》
《雪花人》
《夜鶯》
《凱琪的包裹》
《小恩的秘密花園》
《祝你生日快樂》
《安娜的新大衣》
《白雪晶晶》
《睡美人》
《極地特快》
《小威向前沖》
《中國神話故事》
《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
《沒頭腦和不高興》
《丁丁歷險記》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時代廣場的蟋蟀》
------
㈢ 甲和乙同看一本數學繪本,甲第一天看了全書的2/5,乙第一天看了全書的6/15,第一天他倆誰看的多
一樣多
2/5=6/15
㈣ 數學繪本有沒有教孩子認識1000以內的數
剛入學的孩子在認知上就如同一張白紙,這個時候如果能幫她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對孩子來說是終身受益的。說實話,其實我是覺得這個時候才開始帶孩子閱讀有點晚了,(嘻嘻,好朋友可別見怪啊!)但是,還不是太晚。不過,好朋友又來請教了:該怎麼教孩子閱讀繪本呢?我們先要來了解一下繪本。繪本也叫圖畫書,「繪本」這個詞來自於日文,與英文對應的是「picturebook」。一般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有這樣幾個特點:1.畫面漂亮,空白點多,給孩子無窮的想像空間和創作空間。2.畫面連續、完整,以畫面為主要內容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3.語言簡潔,句式或段式經常採用反復的方式出現。4.故事的情節和內容比較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孩子們所喜聞樂見的。5.和傳統意義上的童話故事不同,現在市場上流行的很多繪本是國外的作家創作的,因而說教意味沒有這么濃。6.閱讀的視角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讀繪本有不同的閱讀方式和閱讀任務。該怎麼讀?我以《月亮的味道》這本繪本做示範,告訴朋友可以怎麼給孩子閱讀。第一步:家長在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之前,最好自己先「備備課」。了解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看看有哪些閱讀點可以針對自己的孩子的實際情況在閱讀中加以注意。比如順順的數字概念比較差,所以現在這個階段在講這個故事時,我就抓住故事中出現的9個小動物給他灌輸「加法、減法」的概念滲透。可以先讓他數數第一頁出現的動物眼睛有幾只?然後告訴他,眼睛可以一雙一雙的數,一雙就是兩只,讓他再數數有幾只小動物?出現了一個大海龜之後,讓他算一算:一共有9隻小動物,現在出現了一隻大海龜,還有幾只動物躲在下面?等到畫面中出現了其他動物的時候,讓他說一說:來了大海龜,來了長頸鹿,現在一共來了幾只小動物?這樣一來,繪本的故事特點就沒有了,我把它變成了孩子的數學書了!當然,最初講這個故事可不是這樣的。這個故事順順已經讀了很多遍了,差不多都能背了。現在再和他一起閱讀我就要有效的利用資源,合理的開發了。第一次讀的時候,順順還不到3歲。那時純粹以我講為主,記得那時只提了一個問題:猜一猜,月亮的味道是怎樣的?後來發現順順的語言不是很突出,我就有意識的利用繪本故事中語言反復的特點來和孩子一起閱讀。海龜還是夠不著,他叫來了大象。小海龜說:「大象,你到我背上來,說不定我們夠得到呢!」月亮想:這是和我玩游戲吧!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輕輕地往上一跳。大象還是夠不著,他叫來了長頸鹿。……從第一次出現這個語段開始,就讓孩子關注它的語言特點,第二次媽媽講的時候著重反復的部分。第三次第四次和孩子一起邊想邊說。第五個出場的動物開始,就可以讓孩子模仿著說了。利用繪本故事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效果真的是特別好。這些可都是媽媽在「備課」時要關注到的哦!第二步:激發孩子的閱讀慾望。要創造適合的時間、場合,媽媽可以採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去閱讀。《月亮的味道》這個故事和順順一起閱讀了幾遍後,有一陣子他特別喜歡表演。我就讓他模仿大海龜怎麼爬,大象的鼻子怎麼伸,長頸鹿的脖子怎麼伸……邊讀邊玩,既加深了孩子的印象,又讓他讀一讀、動一動,他的興趣自然就高漲了。第三步:充分利用繪本的畫面。跟我們承認閱讀不同的是,首先吸引孩子目光的是繪本故事書中那生動有趣、誇張傳神的畫面。我們就可以利用孩子的這個無意注意,並由此入手和孩子一起進入奇妙的閱讀之旅。家長不單單要讀文字給孩子聽,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自己去看畫面,想像畫面,補充一些合理的大膽的情節,這樣,才是真正地體現的「繪本」的特點。第四步:讓孩子參與實踐中來。這一步其實也是孩子閱讀繪本的一個延伸,也是從激發興趣的角度出發的。《月亮的味道》這個故事讀了後,有很多次機會我都讓順順觀察月亮:圓圓的月亮讓他想想月亮的味道有多好?圓圓的月亮像什麼?端個臉盆來讓他看看水裡的月亮;中秋的時候給他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背一背寫月亮的小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彎彎的月亮像什麼?再來看看水中的彎月是怎麼樣的?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彎月;唱一唱「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每次觀察月亮後,順順總是會想起《月亮的味道》這個故事來,他都會很開心地到書架上找到這本書,拿來讓我帶著他再次閱讀的。第五步:有條件的話可以開展「同伴閱讀」的活動。就是說,讓幾個孩子一起來讀這個繪本。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看問題的視角,在閱讀這件事上也是如此。大家你說說我說說,繪本的質感就豐滿起來了。
㈤ 怎樣讀數學繪本
數學繪本的情境提供了兒童貼近生活經驗的場景,兒童會體會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數學,這樣數學就不會遙遠、生硬。通過數學繪本閱讀與小學教學課教學相結合,提供兒童傾聽、討論、寫作數學概念的機會,培養兒童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能力,同時,擴大兒童掌握數學的意義與認知。
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前不久讀的一篇美國老師通過一個繪本給一年級的孩子上數學課的文章。
這個老師用的繪本是《The Napping House》,這本書國內引進了,叫《打瞌睡的房子》。這書的內容我就不多說了,我們班的孩子都讀過。最初看到這個題目,我就在心理嘀咕,這本書我們也讀過,可是,貌似它和數學沒什麼關系呀。好奇心使然,我趕緊讀完全文。讀完後,給我的震動真的挺大,我對這個老師真是由衷的佩服。
這本書比較低幼,一年級的美國孩子大多都由父母讀過,並不陌生。首先老師給孩子們讀了這本書。讀完後,老師先引導著孩子仔細研究了一下這本書的畫面,並給他們解釋了什麼叫graal。
然後,老師拋出了問題: 當所有的人(動物)都摞起來時,床上一共有多少條腿?(註:文中有時用feet, 有時用leg, 我就都用腿來代替了)
經過孩子們的討論,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每一個人(動物)的腿數。
老奶奶 2
小孩子 2
狗 4
貓 4
老鼠 4
跳蚤 6
加起來是多少呢?這個加法對美國一年級的孩子還是有點難的。老師稍微提示了下,孩子們很快便算出來了有22條腿。
第二步:老師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張列印機大小的紙,並教她們折成一個小房子。然後,老師給孩子們做示範在小房子里畫了她們家的人和動物。老師家有爸爸(2),媽媽(2),兒子(2),女兒(2), 外加一隻貓(4),一共12條腿。
接著,老師讓孩子們畫畫自己家裡一共有多少條腿啊?
這里老師根據孩子們的提問提醒孩子們要注意幾點。
1. 要算的是一共有幾條腿,不是幾個人。這是不同的概念。
2. 家裡活的生物都算上,所以如果家裡有小貓小狗小鳥烏龜甲魚的都要算上。
3. 家裡養魚的能不能算呢?可以,可是魚有沒有腿呢? 這里是不是又需要孩子掌握一些除了數學以外的小知識呢?
等孩子都畫完了,老師開始提問讓大家討論。
1. 如果你認為你家裡的腿數最少,請舉手。
一個小朋友舉手,說她家一共有10條腿。老師接著問, 那有沒有同學家比10少?有個同學說12,呵呵。老師問:12比10大?還是比10小?該同學回答:12比10大。 老師說,我們要找比10小的數。
接著有另一個同學舉手說他家總共只有6條腿。老師問:那有沒有同學家比6條腿還少?嗯,沒有。最後孩子們都同意6是最小的數目(這是指一般的情況,特殊情況的不予考慮)。老師讓家裡總共有6條腿的孩子把他們的小房子拿上來貼到黑板上。有3個小朋友上來把他們的小房子貼到黑板上。
2. 接下來老師接著問,那下一個最小的數目是什麼?
又有一個同學舉手說她家有10條腿。老師接著問,那有沒有同學的數在6和10之間?(我發現小朋友們回答錯了,老師從不輕易給結論,而是啟發他們自己去發現。)這時一個叫Alex的同學舉手說,他家總共有8條腿。 5個有8條腿的同學把他們的小房子也貼到黑板上。
3. 那有沒有誰家的數目比6大比8小?
這次有個同學反映很快,不可能。因為腳只能是偶數,不可能是奇數。另一個同學評論,腿只能是2,4,6,不可能有3條腿。
好了,大家同意8是下一個最小的數了。老師接著問了,那8條腿的房子比6條腿的房子多幾個啊?再討論一番,2個,對了!
4. 接著老師指著一個寫著10的房子問孩子們,如果不看房子裡面的內容,你能想到誰會住在裡面呢?
同學們又開始討論起來。討論的結果是她們總結了下面4種情況:
爸爸-2 媽媽-2 哥哥-2 姐姐-2 baby-2
爸爸-2 媽媽-2 狗-4 baby-2
爸爸-2 媽媽-2 貓-4 鳥-2
爺爺-2 奶奶-2 鸚鵡-2 小老鼠-4
這樣的組合變化太多了,老師沒有讓同學們繼續討論下去,而是讓同學們進行下一項活動。
5.老師又給每個同學發了一張列印紙,並教她們對折3次,然後問他們,猜猜看紙再打開後會被分成幾格呢?經過討論,孩子們又得出了答案,8個。老師接著說,你們任選一個數,然後在每個小格子里寫上各種不同的組合。(註:在這里,老師指的是只要人物不同,數字相同也算不同的組合。比如上面(4)中就算4個不同的組合了。)
孩子們開始在紙上又寫又畫,非常認真。文章中列出了一些小孩子畫的組合,非常有意思。一個孩子選了12, 爸爸,媽媽,哥哥,姐姐,baby,兔子,蛇(0)。沒有腿的動物也可以算一種組合。嗯,真的很有創新。
還有個孩子選了個比較大的數字16,不過在他的每個組合里,他都加上蜘蛛(8),或者跳蚤(6),這樣就比較容易算。 哈哈,很聰明。
一堂有趣的數學課就這樣結束了。
㈥ 甲和乙同看一本《數學繪本》,甲看完了全書的5分2,乙看完了全書的15分之6,他倆誰看得更多
2/5分子分母同時擴大3倍:
(2x3)/(5x3)=6/15
所以,2/5=6/15
他倆看的一樣多。
㈦ 甲和乙同看一本數學繪本甲第一天看完了全書的2/5乙地第一天看完了全書的6/15第一天他倆誰看的更多
2/5=6/15 他倆看的 一樣多。
㈧ 有關數學的課外書六年級讀的
相信很多家長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未來學習中,數學的分值最容易拉開距離,數學啟蒙太重要了!
可是到底怎麼給孩子數學啟蒙啊?
何秋光學前數學:讀數學繪本,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看繪本時,孩子並沒有感覺是在學數學,而是在享受一個精彩的故事。
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愛上這些故事,激發了數學興趣,並且會用數學語言表達,用數學思維思考和想像。
幾套學齡前的孩子就能看數學繪本,讓你的孩子愛上數學!
1、《李毓佩數學童話集》,[中] 李毓佩
李毓佩教授在這套圖書中,針對不同學段孩子數學知識掌握情況及思維能力水平,用孩子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形式,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講得深入淺出,情趣盎然,讓孩子在有趣的故事中接觸數學,並從此喜歡上數學。
2、《你好!數學》,[韓] 鄭熙龍
這套繪本用天馬行空的童話故事和多元唯美的圖畫為孩子們呈現一個又一個神奇的數學童話世界,幫助孩子充滿樂趣地掌握基礎的數學概念,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和數學思維能力。教育體系科學完整,數學主題清晰全面,階段學習循序漸進貼近幼兒生活情趣,親子閱讀輕松愉悅,互動游戲簡單有趣富有創意的想像童話和多元唯美的手繪插畫完美演繹。
3、《美麗的數學》,[日] 安野光雅
這套圖書不是簡單地把數學概念灌輸給學生,而重在把數學的本質蘊含其中,讓孩子去體悟。書中不是單純地講數學,更重在啟發孩子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發現問題和嘗試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讓孩子以簡單、科學的方式走近數學,愛上數學。
數學啟蒙中,開發孩子數學思維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讀繪本,能讓孩子在趣味學習過程中,提升數學能力,培養數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