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數學報
『壹』 ★數學小論文——我和數學報 五年級500字☆
今天,媽媽要去買燈泡。到了超市,發現超市裡有兩種燈泡:一種是節能燈泡,一種是普通燈泡。節能燈泡雖然開200小時只需要用一度電,比普通燈泡一度電多用170個小時,但是它一個要5元,;普通燈泡一個只要1元,比節能燈泡便宜4元,但是它30個小時就要用一度電。
媽媽問我:「考考你,如果我要買一個燈泡回家,買哪種的燈泡最劃算?」
我思索了一會兒,不慌不忙地說:「可以這樣算:
5/1=5
30*5=150(小時)200小時>150小時
還可以這樣算:
5/1=5
200/5=40(小時)30小時<40小時
由這幾步可得出結論,節能燈泡省錢。」
媽媽又問我:「很好。再想想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來算?」
我又想了一會兒,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可以用我這學期才學的?百分數?來 算。也可以這樣算:
5/200*100=0.025*100=2.5
1/30*100≈0.033*100=3.3
3.3>2.5
或者這樣算:
200/5*100=40*100=4000
30/1*100=30*100=3000
4000>3000
因此,也是節能燈泡便宜。。」
我和媽媽買了比較劃算的節能燈泡回去了。
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處處有數學」這個道理。
『貳』 數學小報怎麼做
多年來,我在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中進行了學辦數學手抄小報的嘗試,將數學教學與辦報活動有機結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談談我的具體做法和體會。
一、正確引導,以報促學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當我宣布要學生每個月辦出一張數學手抄小報時,學生既感興趣又無從下手,這時我趁機專門給學生上了一節數學手抄小報指導課,講清辦數學手抄小報的目的和要求、注意事項、怎樣辦等,讓學生有個大概眉目。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具體的指導,我特別編制了數學手抄小報內容、形式、版面要求提示表(略)各一份,供學生辦報時參照。
在指導學生辦數學手抄小報的過程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幾個「結合」。
1.個人努力與團體協作相結合。
讓學生辦數學手抄小報,一般要求通過個人努力來完成,但是不排除三五人協作和小組的幫與帶,以便充分發揮團體協作的優勢。
2.學習數學與反映思想相結合。
學生辦數學手抄小報所用的稿件,除了選摘外,還要求學生自撰、徵集。學生在辦數學手抄小報時,我並不刻意要求他們一律用數學內容,凡是與學習數學有關的內容都可以採用。例如,介紹一個學習數學的經驗或教訓、反映學習上的疑難和困惑、記一堂有趣的數學活動課。這樣一來,學生既學到了數學知識,又反映了思想狀況,有利於教和學。
3.開展活動與美化環境相結合。
學生交來的數學手抄小報,我每期都要組織學生或品嘗、閱讀,或提出修改建議,或評選優秀作品,或交流辦報經驗。與此同時,我還有意組織學生開展「手抄報評比」「優秀作品欣賞」「優秀作品展」等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增長了見識,培養了興趣,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和自覺性,而且這一期又一期、一張又一張圖文並茂的、迷人的數學手抄小報在展覽的同時裝飾了教室,美化了校園。學生從中可以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熏陶和審美教育。
4.長期堅持與精神鼓勵相結合。
任何事物的發展和提高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辦到的,辦數學手抄小報也不例外,它是在長期堅持的情況下,逐漸產生效果和提高辦報水平的。如有的學生對辦報開始很不感興趣,馬虎了事,這時我及時給予鼓勵和督促,久而久之,他們也能辦出張像樣的數學手抄小報來,並且在學習態度上發生了奇跡般的變化。有的學生甚至在排版、繪圖、書寫等方面很有創意。
二、長期實踐,體會深刻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和訓練,我感到學生在辦報的過程中,增長了見識,活躍了思維,端正了學習態度,增強了綜合素質。全班大多數學生的數學作業做得規范整潔了,不少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經常向我詢問辦報時遇到的一些數學難題。特別是有一次,我在講「0能被任何自然數整除」這道判斷題是對的時,有個學生對它提出了質疑:「假如這道題是對的,也就是說0是任何自然數的倍數,任何自然數是0的約數。而課本上講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最大的約數也是它本身。0比任何自然數都小,不可能是自然數的倍數。任何自然數都比0大,不可能是0的約數。所以我認為這道題是錯的。」我當時便表揚了這個學生敢於質疑,並做了解釋:「這道題應該是對的,這是整除的含義所規定的,課本上的兩個結論是有前提的,是在自然數范圍內討論得到的。」課後我詢問這個學生為什麼能提出這樣的見解,這個學生說:「辦數學手抄小報時曾經看到過這種想法。」我暗暗吃驚的同時,驚喜辦報帶給學生的間接效應。
總之,堅持辦數學手抄小報,無論是對學生數學意識的形成,還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改進;無論是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還是數學能力的提高;無論是對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還是團結協作意識的形成,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經過多年的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指導學生辦數學手抄小報有以下幾點好處。
1.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數學手抄小報是以學生為主體,或「獨立創業」 或「團體協助」而創作出來的能反映思想教育、數學教育和美育的綜合藝術。學生必須具備多種文化知識和能力才能辦出一張張圖文並茂的並能獲得大家好評的小報。堅持辦數學手抄小報,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又使得學生在美術、寫作、書法等方面的技能有了明顯的進步。
2.有利於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形成,從而促進課堂教學。
(1)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求知慾,配合數學教學。
學生在辦報過程中,不斷積累數學知識,豐富想像力,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些都將有力地促進數學教學,使學生輕松地掌握數學知識。
(2)促進課外閱讀,形成優良學風。
學生為了辦出一張張迷人的數學手抄小報,必須廣采博聞,進行大量的文字摘抄、圖畫剪貼和文章的寫作。他們常常廢寢忘食地查閱、聚精會神地選擇、 一絲不苟地謄抄、認真負責地校對……這些都標志著優良學風的初步形成。
(3)促進團結友愛,形成優良班風。
在辦報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幫與帶、學習與協作,可以促進學生相互了解,加深友誼。隨著時間的推移,班級逐漸達到內部的和諧,形成強烈的班集體意識。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數學學習。
辦數學手抄小報是一項認真細致的工作。從打格子、收集材料、篩選材料到編輯、排版、繪圖、謄抄等一系列工作都要求學生要認真仔細、書寫整潔、自覺檢查、嚴格要求、克服困難。而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會轉移到對數學的學習上去。
3.有利於陶冶情操,美化生活。
一張好的數學手抄小報不僅能使人增長數學知識、陶冶情操,而且能給人一種美的藝術享受
『叄』 製作數學手抄報,題目是閱讀數學報後的感想.
有人這樣形容數學:「思維的體操,智慧的火花」.足以說明數學在形成人類理性思維的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讀完數學周報後,我有了一下的心得,
於生活中學數學
有人說:「數學是深奧的,變化莫測的,讓人搞不懂,猜不透.」但在我眼裡,數學至多是一套打滿結的繩索,你必須耐心地解開一個又一個的死結,終有一天你一定能解開所有的結.學數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善於思考.如果把數學比作一把鎖的話,那思考就是一把開鎖的金鑰匙,為你打開這數學之鎖.我們要學習蜜蜂那樣的工作方法,既會采蜜,又會釀蜜.數學是利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未知的問題.學習數學要有毅力、有耐心、有恆心.正如一個挖井的人,挖了很深,就快接近水源時,卻放棄了.先前做的就都白費了,功虧一簣.解答數學題時,細心也是很重要的.計算中只要有一丁點的疏忽,就可能整題錯誤.正如下棋,只要走錯一步,可能導致全盤皆輸.大意失荊州,不要等到做錯了再後悔不已,世上從未有過後悔葯.因此,我們在學習數學的同時,要注意培養自己善於思考的好習慣,學會靈活運用,舉一反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成績.
於數學中學生活
數學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鑰匙,學數學就是為了學會應用,學會生活.只要我們細細感悟,就會發現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比如說,購物會用到數的運算;小朋友搭積木時會用到空間幾何;修房造屋會用到圖形的整合;投票選舉時會用統計知識……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由此可見,生活與數學形影相隨,密不可分.而數的運算在生活中更是無處不在.理財、購物、比較大小等,無一不用到數的運算.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價值深遠而非比尋常.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看到用正多邊形拼成的各種圖案,例如,平時在家裡、在商店裡、在中心廣場、進入賓館、飯店等等許多地方會看到瓷磚.他們通常都是有不同的形狀和顏色.其實,這裡面就有數學問題.在用瓷磚鋪成的地面或牆面上,相鄰的地磚或瓷磚平整地貼合在一起,整個地面或牆面沒有一點空隙.這些形狀的地磚或瓷磚為什麼能鋪滿地面而不留一點空隙呢?由此,我們得出了.n邊形,可以分成(n-2)個三角形,內角和是(n-2)*180度,一個內角的度數是(n-2)*180÷2度,外角和是360度.若(n-2)*180÷2能整除360,那麼就能用它來鋪滿地面,若不能,則不能用其鋪滿地面.瓷磚,這樣一種平常的東西里都存在了這么有趣的數學奧秘,更何況生活中的其它呢?
因此,於生活中准確地把握數的內涵,運用數的外延,能更好地服務我們的生活,豐富我們的生活.同時,我也從中學會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總之,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獲得數學知識,並用所學知識解題及解決一些生活實際問題.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鍛煉自己觀察事物的能力,分析判斷力及創新能力,在以後的生活中,這些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把人生道路走得更好,使我們終生受益.
『肆』 我的周末是怎樣度過的數學手抄報
我的周末是怎樣度過的數學手抄報在素材方面寫一天中的每個時段在做什麼。如6:00起床。7:30學習外語等。裝飾鍾表圖案。
『伍』 小學一年級數學報製作
我在創辦數學小報之前,我思考了很多方面的問題。首先,我深入學習課標,並根據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等理念為指導來引導學生創辦數學小報。
我從一年級就引導學生創辦數學小報,針對學生在不同學段的知識需求、實踐能力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了計劃。一年級的時候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喜歡美麗的圖案,鮮艷的色彩但又動手能力差的特點,選擇由教師引導、家長幫助的方式剪貼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圖片,由家長幫助粘貼在8開的卡紙上。二年級的時候可以慢慢讓學生嘗試自己從生活中去查找圖片,自己動手剪貼在卡紙上,也可以自己試著或在家長的幫助下將搜集到的資料寫在小報的相應欄目中,並試著自己設計花邊,塗上顏色。三年級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版面、邊框、欄目、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查閱書籍。四年級的時候由於學生已經具備了前面三個年段的能力,內容除了查閱書籍以外,學生還可以利用現代化手段,上網查找等方式來搜集有關數學方面的資料。
在內容上,我要求學生小報的范圍可以廣一些,內容可以豐富一些,可以包括一些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定理的發現、一些有趣的數學現象、趣味數學知識、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奧賽平台等等。把在學習中覺得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寫出來、畫出來。比如做題時的巧妙解法,對於某一問題的深入思考等等。
在形式上我主張可以多種多樣,但要既規范,又有個性。既然是報紙,我們就要做出報紙的樣子。我計劃讓學生通過對《大慶晚報》、《大慶教育報》等多家報紙的觀察分析,了解報紙的一般編排形式。但規范不等於千篇一律,我更主張學生的報紙要有自己的個性。首先要起一個個性鮮明,響亮好記的報名。學生開動腦筋,發揮想像力,取出了很多精彩的好名字。我為學生提供了幾個名字,比如起「數學大世界」、「奇妙的數學」、「數學天地」、 「數學樂園」、「數學智力快車」、「數學春曉」、「數學放大鏡」「數學真奇妙」等等。此外,在具體編排上,我也計劃讓學生也做出自己的個性和風采,可以自己設計製作花邊,進行塗色,會電腦的同學也可以自己插入一些漂亮的圖案,讓小報不僅有內容好,而且外觀美,做到第一眼就「一見鍾情」。
當學生創辦完數學小報之後,更重要的是在於讀報。我計劃學生每月月初的時候設計構思自己的小報,在學生報紙辦好之後,每月一次大約月末的時候在班級設計一節交流課,把較好的作品一一展示,但是由於班額比較大,班級空間有限,我設計了「數學牆報區」,把這些小報貼在了班級的牆上,讓他們互相做讀者,讀一讀別人的報紙是怎樣的,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