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試卷題型
1. 初中語文考試題目一般分為幾大板塊
如果是上海的中考的話,先是課內默寫,古詩歌鑒賞,課內文言文閱讀,課外文言文閱讀,再是現代文閱讀,其中可能是一篇說明文也可能是一篇議論文閱讀,記敘文必考,再就是綜合運用啦,最後是作文。
2. 初一下冊 語文版 語文期末試題題型
1下列各選項中,加點字子音或字詞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2修改病句
3課內或課外的名詩名句
4根據上句填寫下句
5名著閱讀
6口語交際
7課內文言文及其對比閱讀
8記敘文或說明文閱讀
9作文
3. 中考語文題型都是什麼
中考語文試卷可以把它分為八塊,基礎知識題、科技文閱讀、文言文選擇題、文言文翻譯、詩歌鑒賞題、現代文閱讀、語言表達題和作文。
一,基礎知識題:這一塊包括語音、字形、詞語運用、標點符號、病句辨析等。
二,文言文閱讀:聯系課文,聯繫上下文。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古詩默寫。
三,科技文閱讀:抓信息,會比照。
四,文言文翻譯:直譯句子,一字不漏。
五,詩歌鑒賞:套用術語,分析詩句。
六,現代文閱讀:明確文章主旨,看好題干要求。
七,語言表達題:落實題干要求。
八,作文:緊扣話題,拒絕硬傷。
拓展回答: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簡稱「中考」。它是檢測初中在校生是否達到初中學業水平的水平性考試和建立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的高中選拔性考試;它是初中畢業證發放的必要條件,考試科目將國家課程方案所規定的學科全部列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范圍。
學生可根據中考成績報考相應的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中專、中技、中職等。其中以報考普通高中為主。中考要考慮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後繼續學習的潛在能力,普通高中教育還是基礎教育的范疇,因此,中考既要堅持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堅持考查學科能力。
4.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必考題型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必考題型
因為自控能力較低,基礎差 所以就非常會依賴答案,在網上是問不到答案的哈
這種情況反而要更需要獨立思考 學習才能進步
5. 今年初一語文試卷是什麼
語文每次的考題對是一樣的,基礎部分是字詞義及古詩默寫,閱讀肯定是文言文閱讀與現代文閱讀,其中也包括課內與課外。最後是作文了,楊箕新王牌的小班老師一直都有在教我做這些題目,也傳授了很多技巧給我,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好運!
6. 初中語文考試題型有哪些
拷有內涵以及操作要領圖解嗎?交
殘十分地喜歡那個小故事。歡快地說,「我在建一座美麗地城市。淌
7. 求: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考試閱讀常見題型
你的詞語積累少了吧,多做題,然後多看解釋,
人物性格可以從,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2、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徵。3、小說人物的所生活的社會歷史背景。4、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比如什麼 技藝高超,講究信譽,為人朴實,心地善良,從容淡定,細致,敏感,悲觀 堅定,果斷,自負 活潑,熱情,多變 平穩,隨和,寡言 固執啊, 人物性格的詞語,有能力就記下來,以後還多著有用處.
記敘文中的議論 不外乎是 "作者表達自己的觀點 提示文章中心,..作者直接對敘述內容發表見解、判斷、表明態度,點明或深化主題,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注意 畫龍點睛大部分不在開頭,連龍都沒畫成,又何來點睛之說呢?)
記敘文中的抒情 "表達文中主旨,富有感情色彩,作者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抒胸臆,表達強烈的感情,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給讀者強烈的感染和震撼。
上面都是自己打出來的,下面是無意中看到的 覺得應該有幫助吧.我有抄在本子上了,查卷老師大都是按照格式來查的,想讀好的話就希望你看看 ~加油~
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 渲染氣氛 埋下伏筆 設置懸念 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 深化主題 照應開頭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5、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6、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7、誇張:突出了……的本質特徵
8、對偶:句式整齊有節奏。
(引用)
從哪裡找??!!閱讀題答案必須必須在文中找,要不然你自己寫得再好也是0
8. 初一語文閱讀理解題型
http://wenku..com/view/d2b2fc88a0116c175f0e4868.html
http://www.51test.net/show/2111747.html
初中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於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於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並與題目相照應。
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4、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5、文中某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於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誇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像,有利於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徵。排比的作用在於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內容。
9. 初一語文期中考試都考什麼題型,(人教版)
大部分是考閱讀題佔15~18分左右,然後除作文之外,語文基礎知識佔20分。
10. 初一語文試卷題目
知恩圖報,好心有好報,有恩必報. 有恩於我者,必盡力回報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