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為什麼學不好數學

為什麼學不好數學

發布時間: 2021-08-04 18:11:53

1. 為什麼數學學不好

好多原因啊,你不具體說明你的情況我只能從大面來講了。
這樣說吧,首先,數學跟天賦回有關系。但這個關答系僅僅局限於最高層次的數學。對於平常課本的數學,是人人平等的。我們班第一名(已考入北大)不是很聰明,但數學成績也名列前茅,主要是她平常練的非常多,日積月累,再不聰明也變聰明了。
其次,學習需要恰當的方法,課前需要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後加以鞏固。這都是老話套話了,但只要你做到了,就不會有太大問題。而針對數學一科,這個科目是非常需要動腦思考的科目,需要你在解題中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學會舉一反三。
舉個例子,有一道數學題,你解出來了,那你一定不會再去管這道題了。其實,你還可以把題目條件稍作修改,或者條件跟問題反過來看看怎麼解。中考題命題沒那麼嚴格,像高考,高考題都是命題組從各地的模擬題中選出不錯的題目,然後換一個背景,換一換條件出來的。
還有,數學講究步步有據,不能憑空捏造。這樣的好處是規范你的答題步驟,卷面上好看。

2. 學不好數學怎麼辦

數學學不好,有的同學成績也不錯,但對數學學科來說,非常吃力才能勉強穩固他們的成績,想再提一步卻比較困難,這類學生也自己認為數學學不好。總體而言,數學學不好的原因有三大方面:⑴ 造成數學學不好的重要因素,是學生的思維結構與知識結構的不適應。這些不適應的形式與以前學習時打下的基礎密切相關,是知識缺陷日積月累的結果。 ⑶ 被動學習數學。純理科學科需要積極參與思考與應用。但是大多數學生被動學習,習慣聽老師講課,做題時習慣認為把題做完就是完成學習任務,缺乏主動思考能力,大部分的數學知識可以說都是老師的、課本的。數學學不好,主要與基礎知識、學習時間、學習策略、學習動機與興趣、教師教學方法等有關。⑴ 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意志薄弱。數學困難的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普遍缺乏興趣,求知慾低,意志薄弱,特別對於某些抽象性較強的概念、定理的學習,更是難上加難。有些學生,一遇到計算量比較大、計算步驟比較繁瑣,或者是一次嘗試失敗,甚至一聽是難題或一看題目較長就產生畏難情緒,缺乏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堅韌意志和信心,使他們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喪失突破障礙的毅力與勇氣。有些學生自控能力弱,平時貪玩,經不起誘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學習堅持下去,成績一旦滑坡就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⑵ 教材知識的銜接不好。學生基礎知識對現有學業成績影響最為顯著,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後邊學習的基礎;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就造成了連續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基礎知識掌握不好,更沒有查漏補缺,及時銜接,導致新舊知識的斷鏈,形成學生在「空中樓閣」的基礎上學數學,長此以往,知識形不成完整的網路,造成基礎知識的破網,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⑶ 學習方法、策略運用不當。學習方法、策略是影響學業成績的又一因素。中學生年齡處於青春期,學習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課上聽課,課後完成作業了事。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後復習,努力尋求最優解答,解題後進行總結、歸納、推廣和引伸等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注重數學的理解,偏重於課本上定義、公式、定理的記憶,對於所學的知識不會比較,不善於歸納,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習操作系統,學生們尚未從初中手把手教的機械識記、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中解脫出來,無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最終嚴重影響了知識攝入的數量與質量,逐步形成了對高三數學學業發展相滯後的狀況。⑷ 考試障礙。數學學不好的同學,往往在數學考試中無法得到正常發揮,這種心理障礙大體在考試中表現為:①懼怕心理,考試時速度慢而來不及完卷。②心理焦急造成審題馬虎,發生各種審題錯誤,甚至漏做題目。③由於前一個題目不會做,手在做下一個題目,腦子里還在想前一個題目,因而造成簡單計算失誤。④處理不好「不全會」與「全不會」關系,因而對於某個題目,部分理解掌握的也不做,造成全題失分。考試障礙嚴重影響學生正常數學水平的發揮,使學生得不到滿意的數學成績,久而久之,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⑸ 教師教學方法不當。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教學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下列情況:①教學方法上灌輸型盛行,忽視對學生的研究、對知識分叉點的研究。教師講得過多,學生練得過少,教師一講到底包辦教學,學生靜心聽講,其思維完全處於被動應付狀況,缺乏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忽視知識的形成,使一些知識在理解上出現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時矯正的學生漸漸造成了數學學不好。②作業布置過多或偏少,學生作業抄襲現象嚴重,作業有效度極低,學生普遍把作業當作「任務」對待,因此,學生把作業當成任務,而不是用於檢測自己的水平,也同時失去了對學科鑽研的興趣。⑹ 突發事件的影響。極少數學生受一些突發性事件的影響。如高考落榜復讀、早戀、父母離婚,生病等。突發事件至使學習中斷及心靈遭受重創,造成學生突然學習困難,如不能及時解決,隨著問題的積累,他們就會喪失信心,成績也一落千丈。我們都希望學生能夠學好、學的輕松、考出高分,這完全是有可能的,關鍵是針對學生的各種問題,對症下葯。透徹闡明數學學科的特性與思維,將之傳授給學生,鼓勵引導他們。從思維角度、數學學科本源思想、心理學、生理記憶方面入手,逐一的解決他們的問題。「贏得了數學就贏得了高考」已經成為許多學生的一種共識。對於數學學不好的同學們來講,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者根本已經「無心」(完全放棄)。認為自己數學學不好的同學大體上分為兩種:⑴後進型。之前對數學學習目的性不夠明確,學習態度不夠端正,造成一些定理、公式、方法掌握不好,學習效率不高,錯誤率增大,又不注意調節,久而久之對數學學習產生消極、厭倦的心理。⑵自卑型。有一些學生,由於學生智力較差,或學習方法不當,考試屢考屢敗,就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形成嚴重的失落心理。久而久之認為自己就是笨,不是學數學的料。從中可以看出,大多數數學學困生們已經被數學折磨的沒有了信心。對策:最關鍵的是重新建立他們對數學的信心。⑴建立數學信心。很多教師面對成績較差的班級學生時潛意識中會說:「講什麼他們都不懂」索性就教師一講到底。而後導致學生聽不懂,進而對自己失去信心,對老師失去信心:「你講你的和我們沒關系,反正聽也聽不懂」。到了高三階段,不能碰見好的老師,只能依靠自己。 有人認為,都到高三了,數學才考了二三十分,難道還有可能?首先要明確我們的目標,高考的目的不是什麼清華北大,而是盡自己所能,在高三的數學學習中努力考出自己滿意的成績,確保最後有大學上。這是當前高三學生努力的根源,還要相信,成績越低,提升的空間越大。所以要重新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⑵ 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來復習,挑選適合自己程度習題。數學新課程標倡導:讓每一名學生在數學上都有發展,每個人都學到屬於自己的數學。成績差的先抓住基礎。因此在復習過程中老老實實的從第一冊開始,逐漸追溯自己的數學概念,從新累積自己的數學基礎。⑶ 要講究學習方法、培養學習習慣。不少學生不是不想學,而是不會學。所以學習方法也是至關重要。例如抓重點、做筆記、整理錯題等,都是屬於方法。

3. 為什麼我學不好數學

題做少了,數學要從題中去體會知識點。。。。。。。

熱點內容
宮頸多久查一次 發布:2025-07-13 09:36:59 瀏覽:682
逆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3 09:16:35 瀏覽:476
幼兒英語口語培訓 發布:2025-07-13 08:37:47 瀏覽:292
2017全國數學文科二卷 發布:2025-07-13 07:49:17 瀏覽:155
水泥多久干 發布:2025-07-13 07:12:13 瀏覽:105
中考語文要點 發布:2025-07-13 06:16:00 瀏覽:386
教師節送給老師的賀卡 發布:2025-07-13 06:07:45 瀏覽:28
英語考公務員 發布:2025-07-13 05:54:03 瀏覽:243
2017全國一卷語文題型 發布:2025-07-13 05:12:55 瀏覽:652
教師尿褲子 發布:2025-07-13 03:39:22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