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成語故事

語文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8-05 01:01:07

㈠ 三年級上冊語文成語故事的整篇文章

自相矛盾
寓意是說話辦事要說實話,辦實事,不要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自己專先說服不了自己.
比喻自己說話屬做事前後抵觸.
戰國時期,大思想家韓非子曾講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見人推銷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沒有穿不透的東西;一會又向人推銷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盾,沒有什麼東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問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㈡ 小學語文100個成語故事,有趣又好記

氣凌霄漢
頭昏腦眩
高鳥盡良弓藏
毫無疑義
陌上桑間
金革之難
欲說還休
安枕而卧
禮先一飯
一面之榮
舍近求遠
觸類而通
風燭殘年
不逢不若
中饋之思
有過不罪無功受賞
韋弦之佩
不瘟不火
裂土分茅
德言容功
一技之微
日月其除
朋黨比周
赤繩綰足
錚錚鐵漢
瓊樓金闕
出於意外
不為戎首
軟刀子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
虛有其表
更長漏永
岩穴之士
賣兒鬻女
麥穗兩岐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久要不忘
夷險一節
三日入廚
衣香鬢影
飛蠅垂珠
安富恤窮
以身試法
淫朋狎友
委國聽令

㈢ 語文 成語故事

草船借箭

周瑜非常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只要三天。」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魯肅對周瑜說:「十萬支箭,三天怎麼造得成呢?諸葛亮說的是假話吧?」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准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麼打算,回來報告我。」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三天之內要造十萬支箭,得請你幫幫我的忙。」魯肅說:「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麼幫得了你的忙?」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了船有什麼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來,說:「到了第三天,看他怎麼辦!」

魯肅私自撥了二十條快船,每條船上配三十名軍士,照諸葛亮說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諸葛亮調度。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魯肅問他:「你叫我來做什麼?」諸葛亮說:「請你一起去取箭。」魯肅問:「哪裡去取?」諸葛亮說:「不用問,去了就知道。」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這時候,船兩邊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著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駛出二十多里,要追也來不及了。

二十條船靠岸的時候,周瑜派來的五百個軍士正好來到江邊搬箭。每條船大約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總共有十萬多支。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造句:1、《草船借箭》這個故事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草船借箭是一個具有很深寓意的歷史典故。

㈣ 小學語文人教版成語故事大全

阿士大夫管好

㈤ 求語文成語故事

成語(chengyu,idioms)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後羿射日
葉公好龍
嫦娥奔月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精衛填海
女媧補天
三顧茅廬
卧薪嘗膽
拔苗助長程門立雪

㈥ 語文成語故事有哪些

濫竽充數,畫龍點睛,自相矛盾,

㈦ 趣味語文成語故事

二桃殺三士」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比喻借刀殺人。

春秋列國時,齊景公朝有三個勇士,一個叫田開疆,一個叫公孫接,一個叫古冶子,號稱「齊國三傑」。這三個人個個勇武異常,深受齊景公的寵愛,但他們卻恃功自傲。當時齊國的田氏勢力越來越大,直接威脅著國君的統治。而田開疆正屬於田氏宗族,相國晏嬰擔心「三傑」為田氏效力而危害國家,屢諫景公除掉「三傑」,然而景公愛惜勇士,沒有表態。
適逢魯昭公訪問齊國,齊景公設宴款待。魯國由叔孫蠟執禮儀,齊國由晏子執禮儀,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傑」佩劍立於堂下,態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計,決定乘機除掉這三個心腹之患。
當兩位君主酒至半酣時,晏子說:「園中桃子已經熟了,摘幾個請二位國君嘗嘗鮮吧?」齊景公大悅,傳令派人去摘。晏嬰忙說:「金桃很難得,還是臣親自去吧。」一會兒的功夫,晏嬰帶著園吏,端著玉盤獻上6個桃子。眾人一見,只見盤子里放著的6個桃子,個個碩大新鮮,桃紅似火,香氣撲鼻,令人垂涎。齊景公問:「就結這幾個嗎?」晏嬰說:「還有幾個沒太熟,只摘了這6個。」說完恭恭敬敬地獻給魯昭公和齊景公一人一個桃子。魯昭公邊吃邊誇獎桃味甘美。景公說:「這桃子實在難得,叔孫大夫天下聞名,當吃一個。」叔孫諾謙讓道:「我哪裡趕得上晏相國呢?相國內修國政,外服諸侯,功勞最大,這個桃子應該他吃。」齊景公見二人爭執不下,便說道:「既然二位謙讓,那就每人飲酒一杯,食桃一個吧!」兩位大臣謝過齊景公,把桃吃了。
這時,盤中還剩有兩個桃子。晏嬰說;「請君王傳令群臣,誰的功勞大,誰就吃桃,如何?」齊景公同意,於是傳令下去。話音剛落,公孫接率先走了過來,拍著胸膛說:「有一次我隨國君打獵,突然從林中躥出一頭猛虎,是我沖上去,用盡平生之力將虎打死,救了國君。如此大功,還不應該吃個金桃嗎?」晏嬰說:「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賜酒一杯,桃一個。」公孫接飲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見狀,厲聲喝道:「打死一隻老虎有什麼稀奇!當年我送國君過黃河時,一隻大黿興風作浪,咬住了國君的馬腿,一下子把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進洶涌的河中,捨命殺死了大黿,保住了國君的性命。像這樣的功勞,該不該吃個桃子?」景公說:「當時黃河波濤洶涌,要不是將軍斬黿除怪,我的命早就沒了。這是蓋世奇功,理應吃桃。」晏嬰忙把剩下的一個桃子送給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開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當年我奉命討伐徐國,捨生入死,斬其名將,俘虜徐兵5000餘人,嚇得徐國國君俯首稱臣,就連鄰近的郯國和莒國也望風歸附。如此大功,難道就不能吃個桃子嗎?」晏嬰忙說;「田將軍的功勞當然高出公孫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經沒有了,只好等樹上的桃子熟了,再請您嘗了。先喝酒吧。」,田開疆手按劍把,氣呼呼地說:「打虎、殺黿有什麼了不起。我南征北戰,出生人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兩位國君面前受到這樣的羞辱,我還有什麼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說罷,竟揮劍自刎了。公孫接大驚,也拔出劍來,說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將軍功大倒吃不到。我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說罷也自殺了;古冶子沉不住氣了,大喊道:「我們三人結為兄弟,誓同生死,親如骨肉,如今他倆人已死,我如何苟活,於心何安?」說完,也拔劍自刎了。
魯昭公目睹此景,目瞪口呆,半天才站起身來,說道:「我聽說這三位將軍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惜為了一個桃子都死了。」齊景 公長嘆了一聲,沉默不語;這時,晏嬰不慌不忙地說:「他們都是有勇無謀的匹夫。智勇雙全、足當將相之任的,我國就有數十人,這等武夫莽漢,那就更多了。少幾個這樣的人也沒什麼了不起,各位不必介意,請繼續飲酒吧!」

㈧ 小學語文中的成語故事

一箭雙雕
故事:南北朝時,北周有一個智勇雙全的人叫長孫晟。具有百發百中的射箭技藝,無人敢與他相比。北周的國王為安定北方的少數民族突厥人,決定把一位公主嫁給突厥玉攝圖。為了安全起見,派長孫晟率領一批將士護送公主前往突厥。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到了突厥。攝圖大擺酒宴。宴請長孫晟。酒過三巡,按照突厥人的習慣要比武助興。突厥王命人拿來一張硬弓,要長孫晟射百步以外的銅線。只聽得「格勒勒」一聲,硬弓被拉成彎月,一枝利箭「嗖」地一聲射進了銅錢的小方孔。「好!"大家齊聲喝采。
從此攝圖對長孫晟非常敬重,讓他陪著自己一塊兒去打獵。有一次,他倆正在打獵,攝圖猛抬起頭,看見天空中有兩只大雕在爭奪一塊肉。他連忙送給長孫晟兩枝箭說:「能把這兩只雕射下來嗎?""一枝箭就夠了!"長孫晟邊說邊接過箭,策馬馳去。他搭上箭,拉開弓,對准兩只打得難分難解的大雕。「嗖」的一聲,兩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來了。眾人見了驚佩不已。

一朝一夕
釋義:一個早晨或一個晚上。形容只有很短的一段時間。
出處:《周易�6�1坤》:「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一毛不拔
出處:《孟子�6�1盡心上》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釋義: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非常吝嗇自私
一鼓作氣
出處:春秋�6�1左丘明《左傳�6�1庄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釋義:「鼓」,敲戰鼓;「作」振作。指戰斗剛開始時士氣最旺盛,現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緒高漲,勁頭十足時,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勵的意思。
百折不撓
解釋:形容不管經受多少挫折,決不退縮或屈服。形容意志堅強、品節剛毅。折:挫折。撓:彎曲。
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有次,一夥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的怒斥。不多時,官兵包圍了橋家,因怕強盜會殺橋的兒子,遲遲不敢動手。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伙壞人嗎?」催促官兵們趕快動手。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贊橋玄「百折不撓」,始終保持節操。
百川歸海
出處《淮南子�6�1氾論訊》
「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
釋義:表示眾多的事物匯集一處,也用來比喻大勢所趨,眾望所 歸。
百尺竿頭
解釋:不滿足於已有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個成語來源於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賢大師》,師示一偈(ji)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步穿楊
出處《戰國策�6�1西周策》
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釋義: 它與成語『百發百中」意義相似。比喻射箭技藝高超,並引申為本領非常高強。

㈨ 小學語文30個成語故事,收藏起來講給孩子聽

下里巴人 先發制人 先聲奪人 先憂後樂 相敬如賓 相提並論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削足適履 小時了了 小題大作 小巫見大巫 小心翼翼 笑裡藏刀 脅肩諂笑 心曠神怡 心有靈犀一點通 欣欣向榮 信誓旦旦 興高采烈 行將就木 胸有成竹 休戚相關 朽木不雕 徐市求仙 栩栩如生 懸梁刺股 雪泥鴻爪 尋章摘句 揠苗助長 言不由衷 言過其實 言人人殊 言猶在耳 奄奄一息 偃旗息鼓 掩耳盜鈴 燕雀處堂 羊質虎皮 陽春白雪 洋洋得意 仰人鼻息 養虎為患 葉公好龍 夜郎自大 一敗塗地 一暴十寒 一筆勾銷 一不做,二不休 一場春夢 一成一旅 一籌莫展 一代楷模 一發千鈞 一飯千金 一傅眾咻 一鼓作氣 一國三公 一寒如此 一狐之腋 一揮而成 一揮而就 一箭雙雕 一夔已足 一鱗半爪 一毛不拔 一鳴驚人 一木難支 一目十行 一諾千金 一錢不值 一竅不通 一丘之貉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日千里 一日三秋 一身兩役 一身是膽 一事無成 一絲不苟 一網打盡 一問三不知 一誤再誤 一蟹不如一蟹 一薰一蕕 一言九鼎 一言為定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一衣帶水 一意孤行 一扜黃土 一字千金 一字之師

㈩ 語文——成語故事

入木三分(王羲之)赴湯蹈火(嵇康)江郎才盡(江淹)鶴立雞群(嵇紹)
圖窮匕見(荊軻)鞠躬盡瘁(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曹丕)樂不思蜀(劉禪)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元景安)多行不義必自斃(鄭庄公)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
反義詞:
快活——(痛苦/ 煎熬 )安慰——( 打擊/冷嘲/恐嚇/刺激/威脅)優勝——(劣汰)
象聲(例如:嗚嗚咽咽、唏唏噓噓.三個這樣的成語)
稀稀疏疏,鬱郁蔥蔥,踉踉蹌蹌,兢兢業業,嘟嘟囔囔,跌跌撞撞,推推搡搡,密密麻麻,勤勤懇懇,揚揚灑灑,轟轟烈烈,安安穩穩,巴巴急急,巴巴劫劫,巴巴結結,白白朱朱,半半拉拉,半半路路,彬彬濟濟,炳炳烺烺,病病歪歪,波波碌碌,朝朝暮暮,抽抽搭搭,抽抽噎噎,出出律律,楚楚謖謖,形形色色,口口聲聲,研究研究,打掃打掃......

熱點內容
師德閱讀答案孫春平 發布:2025-07-12 17:44:03 瀏覽:999
老師被h 發布:2025-07-12 16:59:10 瀏覽:778
化學萬能夾 發布:2025-07-12 15:22:16 瀏覽:206
師德師風大討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2 13:36:50 瀏覽:887
教育功能有哪些 發布:2025-07-12 12:01:32 瀏覽:329
什麼什麼工作 發布:2025-07-12 11:04:17 瀏覽:624
dnf緊急任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09:36:55 瀏覽:227
媽媽的心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2 09:33:04 瀏覽:158
師德師風測試題 發布:2025-07-12 09:03:10 瀏覽:7
日本歪曲歷史 發布:2025-07-12 08:37:05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