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偶數年
① 考研奇數年難還是偶數年難
考研的難易程度還是相對來說比較固定的,並不會分大小年的問題,每一年的分數都很穩定。
② 考研奇數年和偶數年真的有區別嗎
考研靠的是自己的實力,所以無論是奇數年還是偶數年,只要你的實力夠強,那麼考研一定能夠成功的
③ 請問考研數學中的一二三四這四種類型代表什麼難易度有何不同經濟類研究生都考數幾
各專業考研數學分類(數一,二,三,四)如下:
數學一:包含線代,高數,概率。適用的學科為:
1.工學門類的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冶金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等一級學科中所有的二級學科、專業.
2.工學門類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一級學科中對數學要求較高的二級學科、專業.
3.管理學門類中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數學二:包含線代,高數。適用的學科為:
1.工學門類的紡織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一級學科中所有的二級學科、專業.
2.工學門類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一級學科中對數學要求較低的二級學科、專業.
數學三:常被稱為經濟數學,包含線代,概率,高數。適用學科為:
1.經濟學門類的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中統計學、數量經濟學二級學科、專業.
2.管理學門類的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中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二級學科、專業.
3.管理學門類的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中對數學要求較高的二級學科、專業
數學四:包含線代,概率,高數,但是考核內容要不同於數學一,具體可參見大綱。適用學科為:
經濟學門類中除上述規定的必考數學三的二級學科、專業外,其餘的二級學科、專業可選用數學三或數學四;管理學門類的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中除上述規定的必考數學三的二級學科、專業外,其餘的二級學科專業可選用數學三或數學四.管理學門類的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中對數學要求較低的二級學科、專業.
難度是:數一最難,其次是數二,在就是數三,據我了解,數四現在好像沒有了
④ 考研數學奇偶年難度差距大嗎
年度差距不會太大,全是考所有需要記住的重點,只要基礎知識全掌握了,難度就不會太大,每年要考的就這些差距也不會太大。
⑤ 請問2021考研是偶數年還是奇數年
2021年考研是奇數年。除了初試時間在2020年底,復試,錄取以及入學都是2021年。如果你考上了就是2021級研究生。所以卷子上寫的2021
⑥ 考研數學奇數年難還是偶數年難
關於「考研數學試題是奇數年簡單,偶數年難」的傳聞,其實並不難驗證。對於每一個關注多年研究生考試的朋友來說,無疑心目中早已經有了答案。
2008—2018年研究生考試數學平均分
從近十一年的考研數學成績來看,除了數學一比較符合,數學二、三其實並不明顯。從近四年來看,數學成績平均分確實能夠反饋出數學奇數年簡單,偶數年較難的情況。而且從數據來看,數學三因為經管類專業的報名火爆,所以近四年一直保持較高的難度。
⑦ 考研從哪年開始分數一數二
考研從1987年開始分數一數二。考研數學一和數學二是針對工科類才分的類。
使用數學一的招生專業:
工學門類中的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冶金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網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等20個一級學科中所有的二級學科、專業。
使用數學二的招生專業:
工學門類中的紡織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5個一級學科中所有的二級學科、專業。
(7)考研數學偶數年擴展閱讀:
考研數一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鍾。
2、答題方式: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高等數學56%;線性代數22%;概率論與數理統計22%
4、試卷題型結構:單選題 8小題,每題4分,共32分;填空題 6小題,每題4分,共24分;解答題(包括證明題)9小題,共94分
考研數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鍾。
2、答題方式: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高等數學78%;線性代數22%。
4、試卷題型結構為:單項選擇題 8小題,每題4分,共32分;填空題 6小題,每題4分,共24分;解答題(包括證明題)9小題,共94分。
⑧ 考研年份怎麼算
參加考試那一年算。學制是四年,可以在大四參加考研。現在大二下學期,可以在大四上學期末參加考研。
哪一屆畢業就是算當年考研,比如2019屆畢業就是「2019年考研」但是實際上是2018年12月22-23考研初試,2019年3-4月面試走完全部過程出錄取結果。應該是2021屆考研2020年9月報名就可以了。
考研大小年只是命題專家根據往年的考生考試情況,進而做出的靈活變動。當某個學校上一年的題目出得比較難,這樣在下一年報考人數可能就會受到影響。
考研大小年之說
在考研人出沒的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概念:大小年,或者說是奇偶年。通常來說大家都認為偶數年考研更難,奇數年相對簡單。
大致是這樣的認同:試卷難度和當年出題有關,考研分為大小年,如果前一年難,往往第二年就會相對簡單。這點從數學上可以明顯看到,比如:16考研、18考研的數學就相對難,而17考研的數學就相對簡單。
⑨ 什麼是考研的大年和小年啊,作為15年的考生,應該參照什麼分數線啊
1、考研的大年和小年是指考生參考上一年的分數很高(大年)結果不敢報考導致當年分數下降成為小年的現象。一般來說名校或者招生人數很少的專業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不是所有學校的所有專業都有所謂的大年和小年,所有報考前需要參考歷年的分數線,首先要判斷該學校該專業是否的確存在大年和小年現象。
3、如果的確存在大年和小年現象,那麼報考時需要參考的分數就是前一年的分數線:如果前一年是分數低(小年)而上一年的分數高(大年)則適宜報考,即當年有可能又是分數低(小年),反之如果上一年分數低(小年)則當年有可能分高(大年)宜迴避。
4、15年則看看13年是否分低,是則適宜報考,否則迴避。但務必查看多年分數確定是否存在此現象。
⑩ 考研數學偶數年比奇數難,那20考研是不是不適合看19的視頻
可以看最新的20的考研視頻啊,現在的考研網課也不是很貴的,我報的天道考研的數學課單科幾百塊,還可以找客服青青老師領個課程的優惠券呢
數學我一戰的時候63分。第一次考研,感覺數學花的功夫很大,做的題也很多,結果出來了,63分。相信很多人也有共同的經歷,每天做數學,學數學,結果成績依舊不理想,真的是我們笨嗎,真的是我們學不會數學嗎?其實不是,大部分是方法有問題。
二戰這半年,並沒有感覺比一戰累,結果數學考了145分,因為我對自己復習數學的方法有了很多改進,在准備二戰之前,大概是12月考完到次年五一,我沒有學過數學,這期間我一直在思考下半年數學復慣用什麼資料,各階段用什麼資料,各階段數學要達到什麼水平,數學總共要經過幾輪復習。我另外詢問了本科是天津大學和湖南大學的同學怎麼學習的,他們的學習方法使我很受益。一戰數學是教訓,二戰不敢再堵了,看了很多經驗貼最終報了天道考研網校的課程,雖然知道的人很少,但是真的好用,而且都是高分。
總結了幾點:
1,多做勤思。沒有量的積累,就沒有質的飛躍。但也不能盲目的做,做完每一道題目都要思考它的出題思路、解題技巧和易錯點。我覺得不用准備錯題本,我試過,有些浪費時間。我一般把總結和感悟就寫在錯題旁邊的空白處,但是一定要常翻看,做到心中有數。後期,我基本上能回想起每一道相似題目的母題或我做錯的題目在哪本參考書上的大概什麼位置。
2,認真聽講。不管是上網課,還是報班,老師講的認真聽,會讓做題效率事半功倍。基礎差,建議一定聽三遍,這是天道考研老師一直強調的。
3,集中精力。做數學題需要靜,所以很多時候做著題目,心情會不自覺的平靜下來。保持精力集中,保證做數學題又快又對,其中效率很重要。拿整塊時間來做數學,那種與自己思維對話的過程,真的很奇妙。
4、真題很重要。真題一定要刷 ,我二戰刷了三遍,聽完老師的課程之後,重點就是要練習。就是研究真題為主,真題研究透了,你就能掌握命題規律。還有一定要多總結,數學總結很重要。因為只有不斷的總結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