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卷語文
A. 2018高考新課標語文卷格式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 岑參
聞說輪台路②,連年見雪飛。
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遲,私向夢中歸。
[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②輪台:庭州厲縣.在今新魯木齊。
8.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誚簡要分析。
(5分)
9.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 《離騷》中,屈原訴說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貶逐,也曾被加上採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堅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維《使至塞上》 中「______,_______」一聯,寫了到達邊塞後看到的奇特壯麗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
(3)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中「______,_______」兩句,收束了對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寫,引起後面對歷史的緬懷。
B. 高考語文新課標卷和全國大綱卷有啥區別
全國卷也分課標卷和大綱卷兩種,差別不大,形式上名字不同而已,相比較與大鋼卷,課標卷增加了點東西。
首先:地理加了三個選修,分別是《旅遊地理》《環境保護》《自然災害》,分值是10分,做的時候自己選一個;
政治相對於大綱卷增加了一本書的內容,也就是在原來的經濟、政治、哲學的基礎上加了門文化生活(必修,政治不考選修);
歷史跟大綱相比變化也有,以往的第24題考一個人文知識,課標卷不考了,換成了最後一題考史論,另外歷史增加了四本選修,分別是《歷史上的重大改革》《戰爭於和平》《民主政治實踐》《中外歷史人物評說》,四選一,分值是15分。
C. 今年語文高考課標一卷有古文常識
星光燦爛,風兒輕輕。以天為幕,以地為席,我就這樣坐在地上,享受著夏夜的清爽,傾聽著一池蛙叫一片蟲鳴,遙望那綴滿星星的夜空。天空並非純黑色,倒是黑中透出一片無垠的深藍,一直伸向遠處,遠處。我的視線很想穿透這層黑幕,很想刺探天之盡頭是什麼。天太廣闊了,不由得令我深慚自己的渺小;宇宙無窮無盡,不由得令我感嘆人生的短暫。"白駒過隙",我似乎理解了古人那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又望星空,夜空深邃依舊,群星明亮依舊,蛙叫蟲鳴也依舊。凝望那滿天大大小小、忽明忽滅的繁星,我的心一動,星星,是星星點綴了夜空,把它們的光澤灑向大地,不管是有名的星星,還是無名的星星。不錯,宇宙無窮,人生有限,但這又有什麼遺憾?人類歷史發展至今,有誰能違反這一條客觀規律?然而,為什麼許多人有如天上不滅的星星,他們的精神、偉績流傳至今,甚至還會永遠流傳下去?星星眨了眨眼,好像在肯定我答案的正確。此起彼伏的蛙鼓蟲歌,似乎在祝賀我思索的豁然開朗。祖輩父輩們正像這有名無名的星星,在艱苦中追求,在艱苦中探索,在艱苦中奮斗,有多少熱,發多少光。的確,人生是有限的,個人是渺小的,但我要使我的人生。
D. 新課標卷與全國卷 語文 區別
新課標更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訓練和考查,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考專試內容主要由閱屬讀和表達(其中包括語言文字運用和作文)構成;
二是試題分必考和選考兩大類,而且不簡單以必考對應必修、以選考對應選修,而是將共同的內容整合為必考,將差異部分處理為選考,同時又以必考為主體;
三是試卷的布局有較大變化,順次為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文學類文本以及實用類文本閱讀選考和語言文字運用及寫作,考查內容更加明了,邏輯線索也更為清晰;
四是就各考查內容的權重作了重新分配,單純的知識識記題的比重大大降低,而側重於語文運用題的分量明顯加大,呈現結論與呈現過程並重成為命題改革的主流
在選考內容、主觀性試題和語文能力層級三個方面有更多體現。
其中選考內容主要包括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其分值為25分,主觀性試題的分值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3分左右;語文能力層級提升到F(探究)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