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高中集合
A. 數學 高中 集合
1、集合Q={y丨y=b2-6b+10,b∈N*}
={y丨y=(b-3)²+1,b∈N*}
另b-3=t,t∈(-2,-1,0,N)
則有Q={y丨y=t²+1,t∈(-2,-1,0,N)*}
所以P包含於Q
2、x²+4x=0,解出得x=0或x=-4
所以A={x丨X=0,X=-4}
因為B包含於A,所以B的可能性有四種
即B為空集,或只有0或-4中的一個,或有0和-4二個元素
當B為空集時
4(a+1)²-4(a²-1)<0得a<-1
當B只有一個元素時,
4(a+1)²-4(a²-1)=0,得a=-1
當a=-1時,代入方程:x²=0,即x=0符合題意
當B有二解,即有x=-4或x=0時
當x=-4時,代入方程得a=1或a=7
把a=1代入方程得x²+4x=0,得x=0或x=-4符合題意
a=7代入方程得x²+16x+48=0得x=-4或x=-12不符合題意
綜上可得a的取值范圍為a≤-1或a=1
B. 高中數學集合符號
一定范圍的,確定的,可以區別的事物,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待,就叫做集合,簡稱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簡稱元。任何集合是它自身的子集.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有「屬於」與「不屬於」兩種。
集合的分類:
並集:以屬於A或屬於B的元素為元素的集合稱為A與B的並(集),記作A∪B(或B∪A),讀作「A並B」(或「B並A」),即A∪B={x|x∈A,或x∈B}
交集: 以屬於A且屬於B的元素為元素的集合稱為A與B的交(集),記作A∩B(或B∩A),讀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
例如,全集U={1,2,3,4,5} A={1,3,5} B={1,2,5} 。那麼因為A和B中都有1,5,所以A∩B={1,5} 。再來看看,他們兩個中含有1,2,3,5這些個元素,不管多少,反正不是你有,就是我有。那麼說A∪B={1,2,3,5}。 圖中的陰影部分就是A∩B。
無限集: 定義:集合里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叫做無限集
有限集:令N+是正整數的全體,且Nn={1,2,3,……,n},如果存在一個正整數n,使得集合A與Nn一一對應,那麼A叫做有限集合。
差:以屬於A而不屬於B的元素為元素的集合稱為A與B的差(集)
注:空集包含於任何集合,但不能說「空集屬於任何集合」.
補集:屬於全集U不屬於集合A的元素組成的集合稱為集合A的補集,記作CuA,即CuA={x|x∈U,且x不屬於A}
空集也被認為是有限集合。
例如,全集U={1,2,3,4,5} 而A={1,2,5} 那麼全集有而A中沒有的3,4就是CuA,是A的補集。CuA={3,4}。
在信息技術當中,常常把CuA寫成~A。
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含有有限個元素叫有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叫無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記做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子集,真子集都具有傳遞性。
『說明一下:如果集合 A 的所有元素同時都是集合 B 的元素,則 A 稱作是 B 的子集,寫作 A ⊆ B。若 A 是 B 的子集,且 A 不等於 B,則 A 稱作是 B 的真子集,寫作 A ⊂ B。
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舉法和描述法。
1.列舉法﹕常用於表示有限集合,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寫在大括弧內﹐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舉法。{1,2,3,……}
2.描述法﹕常用於表示無限集合,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屬性用文字﹐符號或式子等描述出來﹐寫在大括弧內﹐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x|P}(x為該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P為這個集合的元素的共同屬性)如:小於π的正實數組成的集合表示為:{x|0<x<π}
3.圖式法(Venn圖)﹕為了形象表示集合,我們常常畫一條封閉的曲線(或者說圓圈),用它的內部表示一個集合。
4.自然語言
常用數集的符號:
(1)全體非負整數的集合通常簡稱非負整數集(或自然數集),記作N
(2)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也稱正整數集,記作N+(或N*)
(3)全體整數的集合通常稱作整數集,記作Z
(4)全體有理數的集合通常簡稱有理數集,記作Q
(5)全體實數的集合通常簡稱實數集,記作R
(6)復數集合計作C
C. 高中數學集合
解方程x^2+4x=0得到:x=0或x=-4
所以:A={0,-4}
當B不為空集時
將x=0代入B集合方程式中,得到:a=1或a=-1
將x=-4代入B集合方程式中,得到:a=1或a=7
當B為空集時
x^2+2(a+1)x+a^2-1=0整理化為:(x+a+1)^2=2(a+1)
當a+1<0即a<-1時,方程無實數解,B為空集。
前提要求:A、B都為實數集
D. 高中數學的集合怎麼學
集合是指具有某種特定性質的具體的或抽象的對象匯總而成的集體。其中,構成集回合的這些對象則稱為該集答合的元素 。
例如,全中國人的集合,它的元素就是每一個中國人。通常用大寫字母如A,B,S,T,...表示集合,而用小寫字母如a,b,x,y,...表示集合的元素。若x是集合S的元素,則稱x屬於S,記為x∈S。若y不是集合S的元素,則稱y不屬於S,記為y∉S。
(4)數學高中集合擴展閱讀
集合特性:
1、確定性
給定一個集合,任給一個元素,該元素或者屬於或者不屬於該集合,二者必居其一,不允許有模稜兩可的情況出現。
2、互異性
一個集合中,任何兩個元素都認為是不相同的,即每個元素只能出現一次。有時需要對同一元素出現多次的情形進行刻畫,可以使用多重集,其中的元素允許出現多次。
3、無序性
一個集合中,每個元素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元素之間是無序的。集合上可以定義序關系,定義了序關系後,元素之間就可以按照序關系排序。但就集合本身的特性而言,元素之間沒有必然的序。
E. 高中數學集合的符號意義和讀法
A={1,2}讀做集合A中有1,2元素
F. 高一數學集合中的全集是什麼意思,
全集是指具有某種特定性質的具體的或抽象的對象匯總而成的集體。A={-1,1}、B={-2,2}、S={-2,-1,1,2}之間的關系是A、B是S的子集。10-a屬於P,則這樣的集合P有21個。
全集,例如,全中國人的集合,它的元素就是每一個中國人。通常用大寫字母如A,B,S,T,...表示集合,而用小寫字母如a,b,x,y,...表示集合的元素。若x是集合S的元素,則稱x屬於S,記為x∈S。若y不是集合S的元素,則稱y不屬於S,記為y∉S。
已知M={1,2,3,4,5,6,7,8,9},集合P滿足:P包含於M,且若a屬於P,則10-a包含於P,則這樣的集合P有{1,2,3,4,5,6,7,8,9},{1,2,3,4,5,6,7,8},{1,2,3,4,5,6,7}...{1},然後還有一個空集。空集是任何一個集合的子集。
(6)數學高中集合擴展閱讀:
表示集合的方法
圖像法,又稱韋恩圖法、韋氏圖法,是一種利用二維平面上的點集表示集合的方法。一般用平面上的矩形或圓形表示一個集合,是集合的一種直觀的圖形表示法,如上圖所示。
列舉法就是將集合的元素逐一列舉出來的方式。例如,光學中的三原色可以用集合{紅,綠,藍}表示;由四個字母a,b,c,d組成的集合A可用A={a,b,c,d}表示,如此等等。
描述法,描述法的形式為{代表元素|滿足的性質}。設集合S是由具有某種性質P的元素全體所構成的,則可以採用描述集合中元素公共屬性的方法來表示集合:S={x|P(x)}。例如,由2的平方根組成的集合B可表示為B={x|x2=2}。
G. 高中數學集合的概念
H. 高中數學的集合
若x2=x,則x=1或0,根據集合的互異性,x不等於1和0,舍
若x2=0,則x=0,同理捨去
若x2=1,則x=1或-1,x=1捨去
綜上,實數x的值為-1
I. 高一數學集合所有符號有什麼
∈復 x∈ A x屬於A
{a,b,c……制} 元素a,b,c……構成的集合
N 自然數集
N+ 正整數集
Z 整數集
Q 有理數集
R 實數集
∪ 並集
∩ 交集
{a,b} a到b的閉區間
(a,b)a到b的開區間
f(x) 函數f在x的值
f:A→B 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J. 數學高中集合
1.當a=0時 顯然A=空集 包含於B 滿足
2.當a<0時
則1/a≤1
2/a≥-1
解得 a≤-2
3.當a>0時
則1/a≥-1
2/a≤1
解得a≥2
總上所述
a∈(-∞,-2]U[2,+∞)U{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