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七下語文

七下語文

發布時間: 2021-08-07 17:33:20

1. 人教版七下語文古詩

《木蘭詩》(七下課內)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山中雜詩》吳均(七下課外)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竹里館》王維(七下課外)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嵋山月歌》李白(七下課外)
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七下課外)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落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岑參(七下課外)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韋應物(七下課外)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七下課外)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七下課外)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約客》趙師秀(七下課外)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趙翼(七下課外)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2.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都有哪些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如下:

《木蘭詩 / 木蘭辭》

南北朝:佚名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惟聞 通: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惟聞 通:唯)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一作:願借明駝千里足)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帖通:貼;驚忙一作:惶;惶火伴 通:伙)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山中雜詩》

南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竹里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唐代: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斜陽 一作:夕陽)

《約客》

宋代: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五首·其二》

清代: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3. 七年級下冊語文的所有古詩

一、《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①,竹中窺落日②。

鳥向檐③上飛,雲從窗里出。

注釋

①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②窺(kuì):從縫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譯文:

山邊飄來的煙靄,從竹林的縫隙里看到落日。

鳥兒向屋檐上飛著,遠遠看去天邊的雲氣好象是從窗里流出來的一樣

題解:

本篇是《山中雜詩》的三首之一。是寫山居環境的幽靜,表現了閑適的心情。沈德潛說它「四句寫景,自成一格」。

二、《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①里,彈琴復長嘯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詞注釋: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嘯: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類似於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譯文:

月夜,獨坐幽靜的竹林子里,

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

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三、《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裡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麼思念啊!

之二: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裡,我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我。但在從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我思念不已。

【注釋】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

3.發:出發。

4.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5.下:順流而下。

6.渝州:今重慶一帶。

7..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8.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qián)為峨眉山附近。

9.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10.夜:今夜

11.影:月光

四、《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五、《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註:選自《劉隨州詩詞集》(《四部叢刊》本)卷一。靈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楊,字源澄,會稽(現在浙江紹興)人,後為雲門詩僧。上人,對僧的敬稱。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傍晚送靈澈返竹林寺時的心情。他即景抒情,構思精緻,語言簡練,樸素秀美,所以為中唐山水詩的名篇。

【蒼蒼】深青色。 【竹林寺】在現在江蘇丹徒南。 【杳杳(yǎo yǎo)】深遠的樣子。 【荷笠】背著斗笠。荷,背著。

【注意讀音】

杳(yǎo)荷(hè)

譯文:

蒼翠山林中的竹林寺,

遠遠傳來晚鍾的聲音。

我背著斗笠,披著夕陽的余輝,

獨自向青山歸去。

六、《約客 》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注釋]

1.黃梅時節:江南春末夏初梅子黃熟的一段時期,約四十天,叫黃梅天。

2.燈花:燈芯燃燒時結成的花狀物。

[譯文]

黃梅時節,家家戶戶都被裹在蒙蒙雨霧中,長滿青草的池塘一帶,到處是一片蛙聲。夜已過半,(詩人)約好的客人還不見到來,只得對著棋盤獨自推敲,不知不覺間燈花都落了。

七、《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經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

我們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華橫溢的人出現,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

4.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一).課內古代詩歌

【木蘭詩】(北朝民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山中雜詩】(吳均"南朝)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竹里館】(王維"唐)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唐)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岑參"唐)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韋應物"唐)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唐)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唐)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趙師秀"南宋)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趙翼"清)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5.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

1、泊秦淮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竹里館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4、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4、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 【朝代】唐代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5、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代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晚春
【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7、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8、約 客
【作者】趙師秀 【朝代】宋代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 【朝代】宋代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0、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陳子昂 【朝代】唐代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1、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2、 賈生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代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6. 七下語文生活答案

各位,你們說了這么說,我覺得都沒說到點子上! 無論是誰厲害,最主要不取決於技能,也不取決於打法! 因為這些都很簡單!技能與打法誰不會呢??? 那麼,最主要的是Money!Money!Money!Money!Money!Money!Money!Money!Money!Money!Money!Money!Money!!!! 只要有錢,我一樣可以用任何一方勝另一方!

7. 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有哪些 要全

人教版:

  1. 《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

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2.《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4.《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

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

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

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5.《短文兩篇》誇父逐日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未至,道渴而死。

棄其杖,化為鄧林。

共工怒觸不周山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6.《狼》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

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蘇教版:

1.《趙普》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

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

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

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

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2.《黃鶴樓》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雲:「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

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3.《於園》

於園在瓜州步五里鋪,富人於五所園也。

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攜余往,主人處處款之。

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數棵,緣坡植牡丹、芍葯,人不得上,以實奇。

後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卧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以幽陰深邃奇。再後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鳥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

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於園可無憾矣。

4.《黔之驢》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

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5.《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拓展資料: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

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來講的,古代並無文言文這一說法。

其特徵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經過歷代文人修飾越顯浮華,唐代起文學大家韓愈等發起「古文運動」,主張回歸通俗古文。

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注標點符號。

8.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課後生字詞

你好!七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課後生字詞有:
1.攢 拗 確鑿 菜畦 輕捷 蟋蟀 腦髓 相宜 書塾 方正 博學 蟬蛻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2.腫脹 叮囑 恐懼 驪歌 花圃 3.醜陋 訕笑 嫉妒 來勢洶洶 4.瞬息 幽寂 延綿 荒草萋萋 5.無 6.巔 澎湃 狂瀾 屏障 哺育 九曲連環 7.郝 叟 哽 懊悔 祈禱 8.逼狹 崎嶇 阻抑 回環曲折 亦復如是 9.熾痛 嗥鳴 斑斕 讕語 怪誕 亘古 默契 回壟 蚱蜢 污穢 10.無 11.宰割 籌劃 彷徨 仰慕 可歌可泣 鮮為人知 當之無愧 鋒芒畢露 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 馬革裹屍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12.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標 鍥而不舍 兀兀窮年 瀝盡心血 潛心貫注 心會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氣沖鬥牛 13.重荷 愁苦 深邃 躊躇 巴望 鎖閉 磐石 惹人注目 雜亂無章 不見天日14.博學多識 一拍即合 尋歡作樂 忘乎所以 義憤填膺 15.無 16.憚 踱 棹 歸省 行輩 攛掇 鳧17.狂舞 閃射 火烈 飛濺 亢奮 晦暗 羈絆 驀然 冗雜 搏擊 燒灼 奔突 翻飛 大徹大悟 18.撇 蘸 幽暗 愜意 疏密 包羅 硃砂 口頭禪 參差不齊 19.清揚 咿啞 靜穆 端凝 顰蹙 粲然 嗔視 變幻多姿 本色當行 離合悲歡 低回婉轉 叱吒風雲 渾身解數 高視闊步 盡態極妍 息息相通 20.無 21.拽 無垠 癲狂 凜冽 吞噬 銷蝕 羸弱 步履 告罄 遺孀 堅持不懈 千辛萬苦 風餐露宿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悶悶不樂 毛骨悚然 耀武揚威 揚揚得意 怏怏不樂 姍姍來遲 憂心忡忡 疲憊不堪 畏縮不前 魯莽大膽 念念有詞 語無倫次 精打細算 與其…毋寧 22.咯 噎 輻射 篩糠 遮蔽 幻影 疲倦 協奏 軀殼 臍帶 犁鏵 真諦 卷土重來 芸芸眾生 死得其所 23.砭骨 履踐 崔巍 養精蓄銳 齊心協力 頭昏眼花 腰酸背痛 勇往直前 24.建樹 陰霾 疆域 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 剛毅不屈 25.無 26.污澀 紅綾 慫恿 悵然 蜷狀 悲楚 懲戒 妄下斷語 27.肌腱 逞能 恍惚甜膩 嫻熟 進退維谷 一塵不染 略勝一籌 眼花繚亂 秩序井然 28.鉸 勸誘 抽搐 溝壑 不羈 嘰嘰喳喳 石破天驚 29.覷 鬣 剽悍 疆場 馴良 勇毅 窺伺 迎合 瘡痍 枉然 闊綽 觀瞻 妍麗 庇蔭 遒勁 獷野 畸形 顎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 有過之無不及 30.無

--杭州孔孟教育

9.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背課文

「狼」「孫權勸學」《傷仲永》都不用背
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裡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
②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③誇父追日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⑤共工怒觸不周山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⑥古詩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獨坐幽篁①里,彈琴復長嘯②。深林③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詞注釋: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嘯: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類似於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江南逢李龜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即《送靈澈》)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
南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
李白杜甫的詩篇,萬人傳誦習研
時至今日,已經感到不新鮮
每個時代都會有傑出人才交替出現
各自主導文壇生機勃勃幾百年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