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用數學寫的詩

用數學寫的詩

發布時間: 2021-08-08 02:31:26

『壹』 贊美數學的詩詞

一.數學入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這是宋代邵雍描寫一路景物的詩,共20個字,把10個數字全用上了.這首詩用數字反映遠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膾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梅中都不見.
這是明代林和靖寫的一首雪梅詩,全詩用表示雪花片數的數量詞寫成.讀後就好像身臨雪境,飛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飛入梅林,就難分是雪花還是梅花.
一窩二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食盡皇家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這是宋代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寫的一道《麻雀》詩.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員,飽食終日,貪污腐敗,反對變法,故把他們比作麻雀而諷刺之.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人獨佔一江秋.
這是清代紀曉嵐的十「一」詩.據說乾隆皇帝南巡時,一天在江上看見一條漁船盪槳而來,就叫紀曉嵐以漁為題作詩一首,要求在詩中用上十個「一」字.紀曉嵐很快吟出一首,寫了景物,也寫了情態,自然貼切,富有韻味,難怪乾隆連說:「真是奇才!」

『貳』 用數學知識寫一首詩歌

遠望巍巍塔七層,
紅光點點倍加增;
共燈三百八十一,
試問尖頭幾盞尖

尖頭是192 盞燈。
就像一道「代數應用題」一樣,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得出答案。因為從一層到七層的燈「倍加增」,所以,如果設第一層的燈數為「 X 」,那麼,二層至七層的燈數依次為一層的 2 倍、 4 倍、 8 倍、 16 倍、 32 倍、 64 倍,把一層至七層的燈的數量依次加起來,為 127 「 X 」,並等於總燈數 381 。於是就可以算出第一層的燈數為 3 盞。 3 × 64 = 192 ,即塔的尖頭(第七層)為 192 盞燈。此詩雖然是一首「數學詩」,但仍以形象具體,通俗易懂而堪稱詩中佳作。

『叄』 求有關描述數學詩句

我國古代詩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學的瑰寶。在文學這個百花園中,有些詩同數學時有聯姻,如把數字嵌入詩中,有的一首詩就是一道數學題。當你在讀聯吟詩時,既提高了文學修養,又學會了解題,還能得到美享受。

一.數學入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這是宋代邵雍描寫一路景物的詩,共20個字,把10個數字全用上了。這首詩用數字反映遠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膾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梅中都不見。

這是明代林和靖寫的一首雪梅詩,全詩用表示雪花片數的數量詞寫成。讀後就好像身臨雪境,飛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飛入梅林,就難分是雪花還是梅花。

一窩二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食盡皇家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這是宋代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寫的一道《麻雀》詩。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員,飽食終日,貪污腐敗,反對變法,故把他們比作麻雀而諷刺之。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人獨佔一江秋。

這是清代紀曉嵐的十「一」詩。據說乾隆皇帝南巡時,一天在江上看見一條漁船盪槳而來,就叫紀曉嵐以漁為題作詩一首,要求在詩中用上十個「一」字。紀曉嵐很快吟出一首,寫了景物,也寫了情態,自然貼切,富有韻味,難怪乾隆連說:「真是奇才!」

一進二三堂,床鋪四五張,

煙燈六七盞,八九十枝槍。

清末年間,鴉片盛行,官署上下,幾乎無人不吸,大小衙門,幾乎變成煙館。有人仿邵雍寫了這首啟蒙詩以諷刺。

西漢時,司馬相如告別妻子卓文君,離開成都去長安求取功名,時隔五年,不寫家書,心有休妻之念。後來,他寫了一封難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卓文君接到信後,拆開一看,只見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萬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她立即回寫了一首如訴如泣的抒情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撫彈,八行書無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叫丫環。萬語千言把郎怨,百無聊賴,十依闌干,九九重陽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點燭祭祖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梳妝懶,三月桃花又被風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讀後深受感動,親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長安。從此,他一心做學問,終於成為一代文豪。

二.詩歌趣題

1.數學是一種抽象思維活動,本來與詩無緣,可是清代詩人徐子雲竟將「抽象」與「形象」結合在一起,創作出這首數學詩: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內幾多僧。
三百六十四隻碗,看看周盡不差爭。
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吃一碗羹。
請問先生明算者,算來寺內幾多僧?
詩句的意思是:寺內有三百六十四隻碗,如果三個和尚共吃一碗飯,四個和尚共吃一碗羹,就每個和尚都有得吃,寺內共有和尚多少個?

「周盡不差爭」意即很准確,晚數就這樣,一點也不差。

顯然這一道代數題,初中生只要稍動腦筋就能解決——設和尚數為x,列出以下的代數式子:x/3+x/4=364,x=624.

2.百羊問題

明代大數學家程大位著的《演算法統宗》一書,有一道詩歌形式的數學應用題,叫百羊問題。

甲趕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隨其後,

戲問甲及一百否?甲雲所說無差謬,

所得這般一群湊,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隻來方湊,玄機奧妙誰猜透?

此題的意思是:一個牧羊人趕著一群羊去尋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個牽著一隻羊的人從後面跟來,並問牧羊人:「你的這群羊有100 只嗎?」牧羊人說:「如果我再有這樣一群羊, 加上這群羊的一半又1/4群,連同你這一隻羊,就剛好滿100隻。 」誰能用巧妙的方法求出這群羊有多少只?

此題的解是:

(100-1)÷(1+1+1/2+1/4)=36隻

3.李白打酒

李白街上走,提壺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

試問酒壺中,原有多少酒?

這是一道民間算題。題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著酒壺邊喝邊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將壺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單位,1斗=10升),這樣遇店見花各3次,把酒喝完。問壺中原來有酒多少?

此題用方程解。設壺中原來有酒x斗。得〔(2x-1)×2-1 〕×2-1=0,解得x=7/8。

4.百饃百僧

明代大數學家程大位著的《演算法統宗》中有這樣一題:

一百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增;

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丁?

這題可用假設法求解。現假設大和尚100個,

(3×100-100)÷(3-1÷3)

=75(人)………… 小和尚人數

100-75=25(人) 大和尚人數

5.啞子買肉

這也是程大位《演算法統宗》中的一道算題:

啞子來買肉,難言錢數目,一斤少四十,

九兩多十六。試問能算者,今與多少肉?

此題題意用線段圖表示,就一目瞭然。

從圖可以看出:

每兩肉價是:(40+16)÷(16-9)=8(文)

啞子帶的錢:8×16-40=88(文)

啞子能買到的肉:88÷8=11(兩)

(註:舊制1斤=16兩)

6.及時梨果

元代數學家朱世傑於1303年編著的《四元玉鑒》中有這樣一道題目:

九百九十九文錢,及時梨果買一千,

一十一文梨九個,七枚果子四文錢。

問:梨果多少價幾何?

此題的題意是:用999文錢買得梨和果共1000個,梨11文買9個,果4文買7個。問買梨、果各幾個,各付多少錢?

解 梨每個價:11÷9=1 2/9(文)

果每個價:4÷7=4/7(文)

果的個數:

(1 2/9×1000-999)÷(1 2/9-4/7)=343(個)

梨的個數:1000-343=657(個)

梨的總價:

1 2/9×657=803(文)

果的總價:

4/7×343=196(文)

7.隔壁分銀

只聞隔壁客分銀,不知人數不知銀,四兩一份多四兩,半斤一份少半斤。

試問各位能算者,多少客人多少銀?

此題是民間算題,用方程解比較方便。

設客人為x人。則得方程:

4x+4=8x-8

解 x=3,4×3+4=16

答:客人3人,銀16兩。

(註:舊制1斤=16兩,半斤=8兩)

8.寶塔裝燈

這是明代數學家吳敬偏著的《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中的一道題,題目是:

遠望巍巍塔七層,紅光點點倍加增,

共燈三百八十一,請問頂層幾盞燈?

解 各層倍數和:

1+2+4+8+16+32+64=127

頂層的盞數:381÷127=3(盞)

『肆』 用數學給數學老師寫詩

鄭燮《新竹》: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

劉辰翁《酹江月/念奴嬌》:五朝壽俊,算生平佔得、淳熙四四。三萬六千三萬了,剩有一千饒底。三百年間,和風麗日,幾個能銷此。約山山笑,先生不負山矣。今歲甲子重陽,待重數,五百十三甲子。吟萬首詩更自和,歲歲壽詩自喜。若比潞公,如今年紀,猶是平章事。先生撫掌,問他閑日能幾。

楊萬里《碧瑤洞天》:青松萬樹竹千竿,蒼翠中間別一天。從此洞天三十七,初頭且數碧瑤仙。

王大烈《賀人生子》:盡道生來骨相奇,若非鳳種秘麟兒。幾年仙李蟠根固,一顆蟠桃結子遲。岐嶷兩全真鮮克,之無二字已先知。徐卿衣缽今傳取,袞袞公侯看異時。

范成大《車遙遙篇》:車遙遙,馬憧憧。君游東山東復東,安得奮飛逐西風。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月暫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復,三五共盈盈。

王鉉《清平樂 題碧梧蒼石圖 珊瑚網名書題跋卷八》:柔腸先斷。舟系汾湖岸。別恨離愁秋水漫。寫入數行新雁。幽閨蘭夢初成。猶將小字呼卿。幾點梧桐夜雨,一天霜月砧聲。

晏幾道《南鄉子》:畫鴨懶熏香,綉茵猶展舊鴛鴦。不似同衾愁易曉,空床。細剔銀燈怨漏長。幾夜月波涼,夢魂隨月到蘭房。殘睡覺來人又遠,難忘。便是無情也斷腸。

張元干《夏雲峰》:涌冰輪,飛沆瀣,霄漢萬里雲開。南極瑞占象緯,壽應三台。錦腸珠唾,鍾間氣、卓犖天才。正暑,有祥光照社,玉燕投懷。新堂深處捧杯,乍香泛水芝,空翠風回。涼送燕歌緩舞,醉罥瑤釵。長生難老,都道是、柏葉仙階。笑傲,且山中宰相,平地蓬萊。

王以寧《鷓鴣天》:桃李紛紛春事催。桐花風定牡丹開。天麟下作人間瑞,玉燕清宵入夢來。紅玉酎,紫霞杯。五雲深處望三台。君家況有庭前柏,好個擎天八柱材。

徐寅《鵲》:神化難源瑞即開,雕陵毛羽出塵埃。香閨報喜行人至,碧漢填河織女回。明月解隨烏繞樹,青銅寧愧雀為台。瓊枝翠葉庭前植,從待翩翩去又來。

『伍』 急求用數學專有名詞寫的詩!!

遠望巍巍塔七層,
紅光點點倍加增。
共燈三百八十一,
試問尖頭幾盞尖。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之花

『陸』 關於數學的詩詞

與數學有關的詩詞比較多,選取部分,舉例如下:
1、《山村詠懷》
(北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雪梅》
(明)林和靖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無數片, 飛入梅中都不見。
3、《閨怨》
(清)黃煥中
百尺樓台萬丈溪,雲書八九寄遼西。
忽聞二月雙飛雁,最恨三更一唱雞。
五六歸期空望斷,七千離恨竟未齊。
半生四顧孤鴻影,十載悲隨杜鵑啼。
4、《樂大夫輓詞》
(唐)駱賓王
可嘆浮生促,吁嗟此路難。丘陵一起恨,言笑幾時歡。
蕭索郊埏晚,荒涼井徑寒。誰當門下客,獨見有任安。
蒿里誰家地,松門何代丘。百年三萬日,一別幾千秋。
5、《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6、《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吏,都護在燕然。
7、《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8、《飲中八仙歌》
(唐)杜甫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9、《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0、《結客少年場行》
(唐 )李白
紫燕黃金瞳,啾啾搖綠騣。平明相馳逐,結客洛門東。少年學劍術,凌轢白猿公。
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吳鴻。由來萬夫勇,挾此生雄風。託交從劇孟,買醉入新豐。
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
11、《月下獨酌四首》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12、《把酒問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13、《籌邊樓》
(唐)薛濤
平林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14、《梅花絕句·其一》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1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