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故事
Ⅰ 五年級數學小故事
1.小華的爸爸1分鍾可以剪好5隻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鍾內可以剪好幾只自己的指甲?
2.小華帶50元錢去商店買一個價值38元的小汽車,但售貨員只找給他2元錢,這是為什麼?
3.小軍說:「我昨天去釣魚,釣了一條無尾魚,兩條無頭的魚,三條半截的魚。你猜我一共釣了幾條魚?」同學們猜猜小軍一共釣了幾條魚?
4.6匹馬拉著一架大車跑了6里,每匹馬跑了多少里?6匹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隻綁在樹幹上的小狗,貪吃地上的一根骨頭,但繩子不夠長,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麼辦法抓著骨頭呢?
6.王某從甲地去乙地,1分鍾後,李某從乙地去甲地。當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時,哪一位離甲地較遠一些?
7.時鍾剛敲了13下,你現在應該怎麼做?
8.在廣闊的草地上,有一頭牛在吃草。這頭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問,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幾年?
9.媽媽有7塊糖,想平均分給三個孩子,但又不願把餘下的糖切開,媽媽怎麼辦好呢?
10.公園的路旁有一排樹,每棵樹之間相隔3米,請問第一棵樹和第六棵樹之間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兩半,每半各是多少?算術法平均分是____,從中間橫著分是____,從中間豎著分是____.
12.一個房子4個角,一個角有一隻貓,每隻貓前面有3隻貓,請問房裡共有幾只貓?
13.一個房子4個角,一個角有一隻貓,每隻貓前面有4隻貓,請問房裡共有幾只貓?
14.小軍、小紅、小平3個人下棋,總共下了3盤。問他們各下了幾盤棋?(每盤棋是兩個人下的)
15.小明和小華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幾塊。只知道小明給了小華8塊後,小華又給了小明14塊,這時兩人包里的糖的塊數正好同樣多。同學們,你說原來誰的糖多?多幾塊?
答案:
1.20隻,包括手指甲和腳指甲
2.因為他付給售貨員40元,所以只找給他2元;
3.0條,因為他釣的魚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轉過身子用後腳抓骨頭,就行了。
6.他們相遇時,是在同一地方,所以兩人離甲地同樣遠;
7.應該修理時鍾;
8.它永遠不會把草吃光,因為草會不斷生長;
9.媽媽先吃一塊,再分給每個孩子兩塊;
10.15米;
11.4,0,3.
12.4隻;
13.5隻;
14.2盤;
15.原來小華糖多;14-8=6塊,因為多給了6塊兩人糖的塊數正好同樣多,所以原來小華比小明多12塊。
Ⅱ 五年級數學家的小故事,要短。
阿基米德
敘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頂純金的皇冠,因懷疑裡面摻有銀,便請阿基米德鑒定。當他進入浴盆洗澡時,水漫溢到盆外,於是悟得不同質料的物體,雖然重量相同,但因體積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據這一道理,就可以判斷皇冠是否摻假。
古希臘是數學的故鄉.古希臘人為數學的進步耗費了大量心血甚至生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個文明古國哺育了許多數學家,象泰勒斯、畢達哥拉斯、歐幾里德、阿波羅尼斯、阿基米德、托勒密、海倫、丟番圖等.希帕蒂婭(Hypatia)——這位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數學家也誕生在這里。
希帕蒂婭(又譯海帕西婭)(Hypatia)(約370--415)。出生在埃及。是古希臘著名數學家。人稱世界上第一位女數學家。這位聰慧的女性以她的才華和貢獻躋身於古代世界最優秀的學者之列。而她的慘死實為一千古悲劇。野蠻、殘忍的宗教狂徒們竟對她下了毒手。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不過究竟余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
蘇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上初三時,來了一位數學老師。他講:「當今世界,世界列強都想瓜分中國。中華亡國的危險迫在眉睫。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好數學。」 17歲,蘇步青赴日留學。日本一個大學他去當副教授時,蘇步青卻決定回國。面對困境,他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麼,我心甘情願,因為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啊!」
Ⅲ 五年級數學故事內容
星期天,我去姑媽的文具店買學慣用品,正好姑媽有事,請我看一會兒店。不一會,來了一位叔叔,他說要考考我,才能告訴我買什麼。他說:「張丹買了一枝鉛筆和一個練習本,一共花了0.60元。練習本的價錢是鉛筆的兩倍。鉛筆和練習本的單價各是多少錢? 我想了想:練習本和鉛筆一共是三倍,只要用0.60÷3就能求出鉛筆的價格,那練習本的價格也能求出來了。我說鉛筆的單價是0.20元,練習本的單價是0.40元,叔叔誇我聰明:「能夠仔細的分析題目,真不錯!」你這里練習本每本0.6元,作文本每本0.9元,我要買10本,給你8.1元,不用找,你該給我幾本練習本 ,幾本作文本?」我想了想說:「先假設10本全是作文本,需要10×0.9=9元,實際付了8.1元,比假設少付了9-8.1=0.9元,實際作文本比練習本多0.9-0.6=0.3元,就可求出練習本是0.9÷0.3=3本,作文本是10-3=7本。」算出來了,叔叔直誇我聰明,我心裡美滋滋的,後來叔叔又買來幾樣文具,結帳時我還沉浸在歡樂之中,結果呢把錢算錯了,我沒發現,叔叔卻對我說:「你呀,一誇你就得意忘形了。把該付的錢的小數點看錯了,結果我少付15.3元。「對不起,小數點向左移動了一位,比原來的價格縮小了10倍,相差了9倍,只要15.3÷9=1.7元,由於剛才縮小了10倍,所以要1.7×10=17元。」阿姨又買了幾個文具,就走了。
今天,我的收獲真大,生活中的數學確實無處不在,數學真的是博大精深,我要更加努力,爭取再上一層樓!
Ⅳ 求五年級數學小故事3個
五年級數學(北師大版) 里的那些內容.?
Ⅳ 五年級趣味數學故事 500字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兩名偵察員在取得了重要情報後,大部隊已經老早出發了。他們為內了將情報及時送交容部隊首長,必須抄近路迎頭趕去。
近路是一片荒無人煙的茫茫大沙漠。據當地群眾說,穿過沙漠需要10天時間,但是根據沙漠的氣候特點和人體負荷情況,每天最多隻能帶8斤食品和8斤水,而每人每天至少要消耗1斤食品和1斤水。這樣,最後2天便會因無法得到食品和水的補充而葬身沙漠。
盡管當地可以找到民工,但是民工每人也只能帶8斤食品和8斤水,各自所帶的糧食和水連自己都不夠消耗的。
怎麼辦呢?急得兩個偵察員抓耳撓腮。
兩人苦苦的思索著解決辦法。
「有了,可以這么辦!」忽然一個隊員想出了妙法。兩人一合計確實可行。
於是兩個人便順利地通過了沙漠,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他們想了什麼辦法呢?
Ⅵ 5年級數學故事150字大全
今天,我們一家去龍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兒,人一直擠著,我們好不容易點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來了,是一桶大套餐。裡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均分呢?這時,我想起除法12÷3=4。我們每人四個雞腿,我後來又吃了老媽的1個雞腿,阿姨的2個雞腿,阿姨說:「這總不能白吃,我問你,你吃了幾分之幾?你再吃幾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學了分數的知識,可以正確回答問題了.
(二)
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後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三)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四)
今天,數學作業有一道題是要稱一雙鞋子的重量。於是,我便去找媽媽要「秤」。媽媽說她沒有「秤」。怎麼辦呢?不過,俗語說:「世上無難事」。我想,一定有辦法的。
於是,我開動了自己聰明的腦袋,想出了:自製天平。
我把空月餅盒的紙皮一塊塊相應地剪下來,拿來透明折盒膠紙,把其中一塊紙皮折成一個正的三角體,貼好放在檯面上。另一塊紙皮做天平的左右盤,平衡地放在三角體的頂上。然後在家裡找來一些已標有重量的東西作砝碼。如:媽媽新買回來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動人心的稱鞋子活動開始了。我將鞋子放在自製天平的左邊,「物品砝碼」便放在右邊,重量放至兩邊平衡為好。然後把砝碼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剛好86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完成數學作業了。媽媽知道後對我贊不絕口。
還開玩笑地對我說:「古代有聰明的曹沖稱象,現代就有聰明的晗晗稱鞋呢!」
說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來了。
原來,生活上處處都有「秤」呢!
(五)
今天,我在家發現了一個數學問題.
我發現一杯可樂800克,一杯綠茶500克,一杯冰紅茶不知道多少克,於是我又補充了一個信息-------冰紅華考範文網察身邊的數學問題.
我按照老師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500=1100,最後1100+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
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希望小朋友們能多多觀察身邊的數學問題.
給分~-~
Ⅶ 五年級數學趣味故事
1、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蘇聯的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在返回大氣層時,突然發生了惡性事故——減速降落傘無法打開。蘇聯中央領導研究後決定:向全國實況轉播這次事故。
當電視台的播音員用沉重的語調宣布,宇宙飛船在兩小時後將墜毀,觀眾將目睹宇航員弗拉迪米·科馬洛夫殉難的消息後,舉國上下頓時被震撼了,人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電視上,觀眾們看到了宇航員科馬洛夫鎮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帶微笑叮囑女兒說:「你學習時,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小數點。聯盟一號今天發生的一切,就是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即使是一個小數點的錯誤,也會導致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壯告別。
2、一個故事引發的數學家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獃子」的雅號。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3、數學家的「健忘」
我國數學家吳文俊教授六十壽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運算和公式中。有人特地選定這一天的晚間登門拜門拜訪,寒暄之後,說明來意:「聽您夫人說,今天是您六十大壽,特來表示祝賀。」
吳文俊彷彿聽了一件新聞,恍然大悟地說:「噢,是嗎?我倒忘了。」 來人暗暗吃驚,心想:數學家的腦子里裝滿了數字,怎麼連自己的生日也記不住?
其實,吳文俊對日期的記憶力是很強的。他在將近花甲之年的時候,又先攻了一個難題——「機器證明」。這是為了改變了數學家「一支筆、一張紙、一個腦袋」的勞動方式,運用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數學證明,以便數學家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創造性的工作。
4、華羅庚的故事
同學們都知道,華羅庚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數學家。他僅有初中文憑,因一篇論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得到數學家熊慶來的賞識,從此華羅庚北上清華園,開始了他的數學生涯。
1936年,經熊慶來教授推薦,華羅庚前往英國,留學劍橋。20世紀聲名顯赫的數學家哈代,早就聽說華羅庚很有才氣,他說:"你可以在兩年之內獲得博士學位。"可是華羅庚卻說:"我不想獲得博士學位,我只要求做一個訪問者。
兩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壘素數論,並就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哥德巴赫問題發表18篇論文,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數學家出眾的智慧與能力。
5、動物中的數學天才
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組成底盤的菱形的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的銳角為70度32分,這樣既堅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誤差極小。由此可見,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
Ⅷ 五年級數學故事
一家手杖店來了一個顧客,買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張50元的票子,要求找錢.店裡正巧沒有零錢,店主到鄰居處把50元的票子換成零錢,給了顧客20元的找頭.顧客剛走,鄰居慌慌張張地奔來,說這張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鄰居賠償了50元.隨後出門去追那個顧客,並把他抓住說:「你這個騙子,我賠給鄰居50元,又給你找頭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賠償我100元的損失.」這個顧客卻說:「一根手杖的費用就是鄰居給你換零錢時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請你計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損失是多少?這里要補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這個顧客行騙成功,那麼共騙得了多少錢?
Ⅸ 五年級數學故事.
五年級數學故事.
從前,一個國王經常給身邊的大臣出難題來取樂,如果大臣答對了,他將用小恩小惠給點賞賜;如果答不出來,那將受罰,甚至被砍頭。
一天,國王指著宮里的一個池塘問:「誰能說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賞他珠寶。如果說不出來,我就要『賞』你們每人50大鞭。」大臣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難住了。
正在大臣們心慌意亂之際,走過來一個放牛的小男孩。他問清了事情的緣由之後說:「我願意見見這位國王。」
大臣們把小男孩帶到了國王身邊。國王見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懷疑說:「這個問題答上來有獎,答不上來可要被砍頭的,你知道嗎?」在場的人都替這個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可小男孩卻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國王的問題。國王無奈之下,拿出珠寶獎勵給了小男孩。小朋友們,你知道他是怎樣回答的嗎?
其實,國王出的是一道條件不足的問題。在正常的思維模式下是無法找出正確答案的。小男孩正好抓住這一關鍵。他是這樣回答的:「這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桶和池塘一樣大,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一半大,就是有兩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3桶水……」
小男孩實際上打破了習慣性的思維模式,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他的頭腦多麼聰明,多麼靈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