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論文300字
① 15篇五年級下冊數學小論文(300字)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② 一篇數學小論文,300字左右。 簡單點,不要太復雜。。。。。。。
賽車之謎
我買回紅、黃、藍……等不同顏色的賽車各一輛。
我把它們放在圓形的跑道上,排成一長隊。突然,我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紅色賽車的後面有7輛,前面也有7輛。那麼我一共買回幾輛賽車呢?
我決定要考考我們班上的同學。第二天就把這個問題帶到學校,讓王老師給大家出題。同學們聽完題目,腦子都快速地運轉起來。李鵬鵬脫口而出:「15輛!」馬上就有幾個同學連連點頭。愛動腦筋的朱浩然搖搖手說:「不對不對,應該是8輛!」好多同學迷惑地看著他。朱浩然解釋說:「因為是在圓形跑道上,向前看和向後看其實看到的是同樣的7輛車。不信你們畫畫圖。」同學們真的畫了起來。這下,同學們全明白了!
王老師看著我們笑眯眯地說:「老師發現我們班同學真不錯,陳宇陽在玩的時候能夠看出裡面隱藏的數學知識,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其他同學想問題很全面,而且主動動手去驗證。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同學們聽了臉上都展開了笑容,不過心裡最樂的要算是我吧!
同學們,請記住喲:你的身邊處處都可能藏著數學,關鍵是你是不是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嘿嘿!
③ 六年級數學小論文300字左右的
數學小論文:《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數學小論文
今天,在我們數學俱樂部里,老師給我們研究了一道有趣的題目,其實也是一道有些復雜的找規律題目,題目是這樣的「有一列數:1,2,3,2,1,2,3,4,3,2,3,4,5,4,3,4,5,……。這列數字中前240個數字的和是多少?」我一拿到題目,心裡猛然想到,這題目必須得按照規律來做!!!
想法一:開始我便先試著先3個一組來求和,6,5,10,9,12,15,14……。這樣一看,這些數字各有特徵,關鍵就是找不出合適的規律。於是,我又找4個一組來求和,8,10,12,16,20……。仔細一看,好像也沒什麼規律,我只好再試著找5個一組來求和,9,14,19,24……,這樣一來就非常明顯的看出它們是等數列,我非常高興,再把240÷5=48(組),5個一組,(1、2、3、2、1),(2、3、4、3、2),(3、4、5、4、3),(4、5、6、5、4)……那麼就可以求出末項的和,9+47×5=244,把首項加末項的和乘項數除以2,(9+244)×48÷2=6072。這樣就完成了!
想法二:我又發現每組開頭第一個數字恰好分別是1,2,3,4……48,那麼另一種方法就產生了,(1+48)×48÷2×2+(2+49)×48÷2×2+(3+50)×48÷2×2=6072。這樣想也合乎情理,也是一個理得清楚而且又實用的方法!
想法三:我又發現有N組時,他的和也是把(1+2+3+4+……+N)×5+4N=你要求那N組數的和,比如(1+2+3+4+……+48)×5+4×48=6072。這個規律也是要通過不斷來細心觀察與研究得來的,這個規律雖然有些抽象,但如果是自己弄明白了,那還要比其他兩種方法更容易些。
我做的只是其中的三種解法,其實方法還有很多,但是要靠自己來找其中的規律,解其中的奧秘!
④ 如何寫數學小論文200~300字
2012-08-16 11:28 提問者採納
生活中的「奇妙等式」數學中有許多等式,比如「速度×時間=路程」、「單價×數量=總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幾條數學與我的等式。生活中,我總結出這一等式:「我+父母=正確數學」。平時,我會經常遇到一些難題,但是,父母的工作十分繁忙,很少有時間陪我,每當我睡下時,他們還沒回來,一家人唯一的溝通方法,就是那一本「留言本」。每次留下的題目,父母總會絞盡腦汁地為我解答。父母學習書上的例題,給我解答是最令我感動的。每次看到留言本上,父母給我留下的解題思路,我都會在心中默默地感謝他們。小時候,父母也為我總結出這一等式:「課本+生活=數學」。那時,父母工作都不是很忙,每次出去買東西,都會帶上我。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上中班的時候,媽媽帶我買菜的一件事。當時,正值秋季,媽媽見路邊有些賣蘋果的攤子,便和賣蘋果的人討價還價起來,最終,以一元一斤的價錢買了三斤。當時,媽媽轉過頭來,親切地問:「贏贏,一元一斤的蘋果,三斤多少錢?」我想了想,說:「是,是三塊錢。」惹得周圍的人直誇我聰明。回家後,媽媽又問我是怎麼會的,我笑著說:「我是用1+1+1=3的。」直到現在,媽媽還經常提那件事,教育我說:「數學不光要學課本上的,還要學習生活中的。」「每晚三題=快樂數學。」這是我小學三年級時所立下的等式。每天晚上做三道思考題不多也不少,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積累許多。現在,我依然堅持每天做三道思考題,有時間還能多做一點,兩年多了,不知道自己已經做了多少了,也不知道自己寫滿了多少的本子,這種作業方式,使我受益非淺,讓我在多次數學競賽中獲獎,品嘗勝利的喜悅。「勤動腦+勤動手=成功,」這是我通過實際生活所悟出的道理,也是我一般的解題順序。一般拿到題目,我總要先讀懂題目,弄清資料,掌握其中的關系,然後根據關系列出算式,一步步地解答。有時,還可以通過畫圖的方法,根據已知數量畫出線段圖,便於理解題目。至於答完之後,再找幾道類似的題目,鞏固一下,對學習也有好處。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奇妙的等式,在等著我們去總結,去探索。
這是一篇數學論文,可以參考一下。
望採納O(∩_∩)O~
⑤ 小學三年級數學小論文300字以內,快!!!!!!!!!!!!!
賽車之謎
我買回紅、黃、藍……等不同顏色的賽車各一輛。
我把它們放在圓形的跑道上,排成一長隊。突然,我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紅色賽車的後面有7輛,前面也有7輛。那麼我一共買回幾輛賽車呢?
我決定要考考我們班上的同學。第二天就把這個問題帶到學校,讓王老師給大家出題。同學們聽完題目,腦子都快速地運轉起來。李鵬鵬脫口而出:「15輛!」馬上就有幾個同學連連點頭。愛動腦筋的朱浩然搖搖手說:「不對不對,應該是8輛!」好多同學迷惑地看著他。朱浩然解釋說:「因為是在圓形跑道上,向前看和向後看其實看到的是同樣的7輛車。不信你們畫畫圖。」同學們真的畫了起來。這下,同學們全明白了!
王老師看著我們笑眯眯地說:「老師發現我們班同學真不錯,陳宇陽在玩的時候能夠看出裡面隱藏的數學知識,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其他同學想問題很全面,而且主動動手去驗證。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同學們聽了臉上都展開了笑容,不過心裡最樂的要算是我吧!
同學們,請記住喲:你的身邊處處都可能藏著數學,關鍵是你是不是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嘿嘿!
先找規律再解答
每天早上,我都和媽媽去河邊跑步。河邊種著一排柳樹,我們約定從第1棵樹跑到第60棵樹就往回跑。一天回來後,媽媽說:「欣彤,我們天天跑步,你知道我們每天跑多少米嗎?我告訴你每相鄰兩棵樹之間相距5米。」「這還不容易?一算不就知道了嗎?」我爽快地回答道。我拿出紙和筆,三下五除二就算好了:
去時走:5×60=300(米),
來回走:300×2=600(米)
媽媽摸著我的頭笑著說:「孩子,你做題目速度很快,這是好的,但是,要正確地理解題意才對呀!」我疑惑了,難道理解得不對嗎?我又仔細看了看題目,還是沒明白自己錯在哪兒。媽媽說:「來,我畫圖給你看。」於是媽媽耐心地邊畫圖邊講給我聽。如下:
棵數 相距
Y—Y 2棵樹 1個5米
Y—Y—Y 3棵樹 2個5米
Y—Y—Y—Y 4棵樹 3個5米
Y—Y—Y—Y—Y 5棵樹 4個5米
…… …… ……
Y—Y—Y—Y—Y …… Y 60棵樹 ( )個5米
聽媽媽這么一講,我恍然大悟:原來,有這樣一個規律,就是樹中間間隔的段數比樹的棵樹少1。60棵樹中間相距不是60個5米,而是59個5米。.於是,我把剛才的解法改為:
段數: 60-1=59
去時走:5×59=295(米)
來回走:2×295=590(米) .
媽媽看了直點頭,還誇我頭腦靈活呢!
由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解決有些問題不可以草率,應該先試著找一找規律再解答。
人民幣中的數學問題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我沒什麼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麼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麼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隻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誇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⑥ 數學小論文300字啊快點
每年的春節,想必同學們一定都會收到許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們給我們的壓歲錢吧。我們有許多同學,面對這么多壓歲錢都不知道怎麼辦:有的同學用壓歲錢買之、買那,從小養成了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有的同學把壓歲錢留在自己身邊,不小心弄丟了,給家裡帶來了負擔;也有的同學乾脆把壓歲錢存入了銀行,但需要用的時候又很不方便……。
其實在我的心中早就有一個心願,那就是我們在學校開辦個「壓歲錢銀行」,把同學們的壓歲錢全都儲存起來。這樣,一方面哪些平時用錢大手大腳的同學可以得到控制,能幫助他們改掉亂花錢壞習慣,同時又方便哪些需要用錢的同學;另一方面學校把這些錢存放在銀行,還可以獲取一筆數目不小的利息。我們可以用這些利息幫助哪些因為沒錢讀書,而失學的同學。如果同學們能做到有多少錢,就把它存多少錢,存入學校的「壓歲錢銀行」里,再由學校統一將同學們的壓歲錢存入銀行,畢業時本金還給大家,利息捐給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同學或災區人民,那我們不是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了嗎。
說老實話,從小到現在,我們已經收了十幾年的壓歲錢,至少也有好幾千元了吧,假如平均每人每年按照300元存入銀行的話,六年級每個學生總共可存入1800元。我們學校規模不算大,只有17個班級,一年級、二年級各有兩個班,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各有3個班,六年級有4個班,每班都按45人計算的話,17個班的學生把壓歲錢存在銀行一年,年利率按2.25%(人民銀行利率)計算,則: 一年全校利息合計為:
(300×2.25℅×1)×(45×17)=5163.75(元)
如果學校每年的班級數和人數都不發生變化的話,那麼我們學校每年都會有固定利息收入5163.75元。我們全鎮有好幾所學校,假如每所學校都建立小銀行,他們的利息收入肯定超過我校。如果每個學生都堅持把壓歲錢存在「壓歲錢銀行」里,五、六年下來,每年全校利息收入將要高上許多幾倍。有了這些錢,我們一方面可以幫助哪些因為沒錢而失學的兒童,另一方面在國家出現自然災害的時候,可以用這些錢資助災區兒童,讓他們也跟我們一樣,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像去年發生的雪災、四川大地震)。
為了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社會的和諧發展。同學們,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拿出你們的壓歲錢,存入學校的「壓歲錢銀行」里,奉獻我們的一片愛心吧!以上是我個人的一個小小心願,希望有一天能得到實現,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
⑦ 數學小論文300字怎
數學的色彩
清晨,鮮紅的太陽露出半個笑臉,和諧的陽光灑滿人間,我的心情真是好極了。突然接到爺爺的電話,叫我巧算九塊五加九十九塊五,我馬上告訴爺爺:九加九十九,再加一,不就等於一百零九嗎?爺爺說我的演算法還不算巧,如果湊整減零頭就好算得多。我馬上打斷爺爺的話,告訴他:10+100-1=109(元)。這時爺爺誇我,說我還算靈巧。這是早晨的數學題,我把數學定為紅色。
上午,爸爸從銀行交完電費回來,叫我計算電費。用電量是從1079-1279(度),每度電單價是0.38元,我用心算整好200度,我把單價變為分數是38/100,列式:200×(38/100),先約分再乘,等於76元。爸爸說沒錯,和電腦算得一樣。我很得意,這時已近中午,我把數學定為黃色。
下午,我和妹妹在家裡切西瓜,把半個西瓜再均勻地切兩刀,其中的兩份就是2/3,我問妹妹這兩份是整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妹妹開學才上一年級,當然不會算,我告訴她把西瓜整體看作1,第一分率是1/2,它的分率是2/3,相乘的結果就是這兩份是整個西瓜的2/6,約分後就是1/3。這時我想爺爺曾說七色陽光為白色,那麼,這個數學就定為白色吧。
夜晚在藍色的星空下,我和媽媽在一起看電視,我怎麼也弄不懂考古學家是怎樣從腿骨的化石推算出大艾爾恐龍的身高呢?媽媽說這藍色的數學等你長大了,本事大了自然就會了。
生活中的數學簡直是太多了,真是絢麗多彩,它隨時在你身邊出現。我愛數學,我要學好數學。
⑧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論文300字
今天,我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個數學小問題:「小明一共有10個氣球,如果一分鍾放一個氣球,他放10個氣球一共用了幾分鍾?」我故意考考妹妹,剛上四年級的妹妹不假思索地說:「這個簡單,10分鍾唄。」我大笑一聲,喊到:「錯!」 「嗯?為什麼呢?」我耐心地解釋著:「答案是9分鍾,因為先放第一個氣球,一分鍾後,放第二個氣球,一直放到第9個氣球,所以,第九分鍾後放第10個氣球。」妹妹聽了恍然大悟,說到:「原來如此,我上當了!」
細心地媽媽在一旁聽到了我們這番有趣的對話,笑著說:「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像這樣的問題,比如爬樓梯、排隊、坐座位……,我來考你一個吧!妹妹從一樓到二樓用了9秒鍾,那麼她從1樓走到15樓要多少秒呢?」我拿出筆和約,認真地做了起來:妹妹從一樓到二樓用了9秒,妹妹走到十五樓,也就是走了十四層,14*9=126秒。
我把答案告訴了媽媽,她笑著說:「不錯,思路很清晰,很會思考!」
是啊,生活中處處有數字,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和一個善於思索的頭腦,那麼,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