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語文
『壹』 千'玉文學突擊隊
讓個千語文學突擊隊的話。這個事你可上網搜一下知道了
『貳』 語文千字美文摘抄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畢淑敏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頓生氣餒,這輩子是沒的指望了,和誰路遇和誰接踵,和誰相親和誰反目,都是命定,掙扎不出。特別想到我今世從醫,和無數病患咫尺對視。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經治,每日查房問詢,執腕把脈,相互間凝望的頻率更是不可勝數,如有來世,將必定與他們相逢,賴不脫躲不掉的。於是這一部分只有作罷,認了就是。但尚餘一部分,卻留了可以掌握的機緣。一些願望,如果今生屢屢矚目,就埋了一個下輩子擦肩而過的伏筆,待到日後便可再接再厲地追索和廝守。
今世,我將用餘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終認為高山是地球上最無遮掩的奇跡。一個渾圓的球,有不屈的堅硬的骨骼隆起,離太陽更近,離平原更遠,它是這顆星球最勇敢最孤獨的犄角。它經歷了最殘酷的折疊,也贏得了最高聳的榮譽。它有誕生也有消亡,它將被颶風撫平,它將被酸雨沖刷,它將把潰敗的肌體化做肥沃的土地,它將在柔和的平坦中溫習偉大。我不喜歡任何關於征服高山的言論,以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視。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個瞬間,寬容地接納了登山者,讓你在它頭頂歇息片刻,給你一窺真顏的恩賜。如同一隻鳥在樹梢啼叫,它敢說自己把大樹征服了嗎?山的存在,讓我們永保謙遜和恭敬的姿態,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須仰視。
今生,我將用餘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綠色。我少年戍邊,有10年的時間面對的是皚皚冰雪,看到綠色的時間已經比他人少了許多。若是因為這份不屬於我選擇的怠慢,罰我下輩子少見綠色,豈不冤枉死了?記得在千百個與綠色隔絕的日子之後,我下了喀喇昆侖山,在新疆葉城突然看到遼闊的幽深綠色之後,第一反應竟是悚然,震驚中緊閉了雙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閃電。眼神荒疏了忘卻了這人間最滋潤的色彩,以為是虛妄的夢境。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綠色。這是最美麗的歸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興旺。常常聽到說地球上的綠地到了××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麼恐怖的期限。為了人類的常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禱告。
今生,我將一萬次目不轉睛地注視人群。如果有來生,我期望還將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而不是其他的什麼動物或是植物。盡管我知道人類有那麼多可怕的弱點和缺陷,我還是為這個物種的智慧和勇敢而贊嘆。我做過一次人類了,我知道了怎樣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門長久的功課,當我們剛剛學會了最初的運算,教科書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搶卷的鈴聲就響了,豈不遺憾?
把自己喜歡的事一一想來,我還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運動員,看睿智的科學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歡快的少女,當然還有無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這餘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後獃獃地看山看樹看人群吧,以求個來世的擦肩而過。這樣一路地看下去,來世的願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時光可就白白荒廢了。於是決定,從此不再東張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當前。
不為虛緲的擦肩而過,而把餘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喜歡山所表達的精神,就游歷和瞻仰山的英拔和廣博,期望自己也變得如許堅強。喜歡綠色和生命,喜愛人的豐饒和寶貴,就愛惜資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掌心化雪 丁立梅
那個時候,她家裡真窮,父親因病離世,母親下崗,一個家,風雨飄搖。
大冬天裡,雪花飄得緊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絨服,把自己裹在裡面。可是看看母親愁苦的臉,她把這個慾望,壓進肚子里。她穿著已洗得單薄的舊棉衣去上學,一路上被凍得瑟瑟發抖。
拐過校園那棵粗大的梧桐樹,一樹銀花,映著一個瓊樓玉宇的世界。她獃獃站看著,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卻鑽肌入骨。突然,年輕的語文老師迎面而來,看到她,微微一愣,問:「這么冷的天,你怎麼穿得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凍得發紫了。」
她慌張地答:「我不冷。」轉身落荒而逃,逃離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個有自尊的孩子,她實在怕人窺見她的貧窮。
語文課,她拿出課本來,准備做筆記。語文老師突然宣布:「這節課我們來個景物描寫競賽,就寫外面的雪。有豐厚的獎品等著你們哦。」
教室里炸了鍋,同學們興奮得嘰嘰喳喳,獎品刺激著大家的神經,私下猜測,會是什麼呢?
很快,同學們都寫好了,每個人都窮盡自己的好詞好語。她也寫了,卻寫得索然,她寫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沒想過得獎,她認為那是很遙遠的事,因為她的成績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貧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閉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發下來,她意外地看到,語文老師在她的作文後面批了一句話:「雪在掌心,會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這話帶著溫度,讓她為之一暖。令她更為驚訝的是,競賽中,她竟得了一等獎。一等獎僅僅一個,後面有兩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
獎品搬上講台,一等獎的獎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圍巾,還有一雙厚厚的棉手套。二等獎的獎品是圍巾,三等獎的獎品是手套。
在熱烈的掌聲中,她緋紅著臉,從語文老師手裡領取了她的獎品。她覺得心中某個角落的雪,靜悄悄地融化了,濕潤潤的,暖了心。那個冬天,她戴著那頂帽子,裹著那條大圍巾,戴著那副棉手套,嚴寒再也沒有侵襲過她。她安然地度過了一個冬天,一直到春暖花開。
後來,她讀大學了,她畢業工作了。她有了足夠的錢,可以寬裕地享受生活。朋友們邀她去旅遊,她不去,卻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帶了禮物去。她不像別的人,到了那裡,把禮物丟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們召集起來,溫柔地對孩子們說:「來,寶貝們,我們來做個游戲。」
她的游戲,花樣百出,有時猜謎語,有時背唐詩,有時算算術,有時捉迷藏。在游戲中勝出的孩子,會得到她的獎品——衣服、鞋子、書本等,都是孩子們正需要的。她讓他們感到,那不是施捨,而是他們應得的獎勵。溫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們卑微的心靈。
不相信 龍應台
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後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
曾經相信過愛國,後來知道「國」的定義有問題,通常那循循善誘要你愛國的人所定義的「國」,不一定可愛,不一定值得愛,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經相信過歷史,後來知道,原來歷史的一半是編造。前朝史永遠是後朝人在寫,後朝人永遠在否定前朝,他的後朝又來否定他,但是負負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積漸進的扭曲變形移位,使真相永遠掩蓋,無法復原。說「不容青史盡成灰」,表達的正是,不錯,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勝利的。
曾經相信過文明的力量,後來知道,原來人的愚昧和野蠻不因文明的進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蠻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純朴的農民工人、深沉的知識分子、自信的政治領袖、替天行道的王師,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蠻,而且野蠻和文明之間,竟然只有極其細微、隨時可以被抹掉的一線之隔。
曾經相信過正義,後來知道,原來同時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而且彼此抵觸,冰火不容。選擇其中之一,正義同時就意味著不正義。而且,你絕對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機熱烈主張某一個特定的正義,其中隱藏著深不可測的不正義。
曾經相信過理想主義者,後來知道,理想主義者往往經不起權力的測試:一掌有權力,他或者變成當初自己誓死反對的「邪惡」,或者,他在現實的場域里不堪一擊,一下就被弄權者拉下馬來,完全沒有機會去實現他的理想。理想主義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權力腐化;理想主義者要有能力,才能將理想轉化為實踐。可是理想主義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幾希。
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冰塊嗎?
曾經相信過海枯石爛作為永恆不滅的表徵,後來知道,原來海其實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很可能不再來,滄海,不會再成桑田。原來,自己腳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海枯石爛的永恆,原來不存在。
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
譬如國也許不可愛,但是土地和人可以愛。譬如史也許不能信,但是對於真相的追求可以無止盡。譬如文明也許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們其實別無依靠。譬如正義也許極為可疑,但是在乎正義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義者也許成就不了大事大業,但是沒有他們社會一定不一樣。譬如愛情總是幻滅的多,但是螢火蟲在夜裡發光從來就不是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爛的永恆也許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個無窮的宇宙,一剎那裡想必也有一個不變不移的時間。
那麼,有沒有什麼,是我二十歲前不相信的,現在卻信了呢?
有的,不過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談。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色即是空」,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准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相信與不相信之間,彷佛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南方周末】本文網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trs/raw/32348 掌心化雪 丁立梅
那個時候,她家裡真窮,父親因病離世,母親下崗,一個家,風雨飄搖。
大冬天裡,雪花飄得緊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絨服,把自己裹在裡面。可是看看母親愁苦的臉,她把這個慾望,壓進肚子里。她穿著已洗得單薄的舊棉衣去上學,一路上被凍得瑟瑟發抖。
拐過校園那棵粗大的梧桐樹,一樹銀花,映著一個瓊樓玉宇的世界。她獃獃站看著,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卻鑽肌入骨。突然,年輕的語文老師迎面而來,看到她,微微一愣,問:「這么冷的天,你怎麼穿得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凍得發紫了。」
她慌張地答:「我不冷。」轉身落荒而逃,逃離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個有自尊的孩子,她實在怕人窺見她的貧窮。
語文課,她拿出課本來,准備做筆記。語文老師突然宣布:「這節課我們來個景物描寫競賽,就寫外面的雪。有豐厚的獎品等著你們哦。」
教室里炸了鍋,同學們興奮得嘰嘰喳喳,獎品刺激著大家的神經,私下猜測,會是什麼呢?
很快,同學們都寫好了,每個人都窮盡自己的好詞好語。她也寫了,卻寫得索然,她寫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沒想過得獎,她認為那是很遙遠的事,因為她的成績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貧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閉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發下來,她意外地看到,語文老師在她的作文後面批了一句話:「雪在掌心,會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這話帶著溫度,讓她為之一暖。令她更為驚訝的是,競賽中,她竟得了一等獎。一等獎僅僅一個,後面有兩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
獎品搬上講台,一等獎的獎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圍巾,還有一雙厚厚的棉手套。二等獎的獎品是圍巾,三等獎的獎品是手套。
在熱烈的掌聲中,她緋紅著臉,從語文老師手裡領取了她的獎品。她覺得心中某個角落的雪,靜悄悄地融化了,濕潤潤的,暖了心。那個冬天,她戴著那頂帽子,裹著那條大圍巾,戴著那副棉手套,嚴寒再也沒有侵襲過她。她安然地度過了一個冬天,一直到春暖花開。
後來,她讀大學了,她畢業工作了。她有了足夠的錢,可以寬裕地享受生活。朋友們邀她去旅遊,她不去,卻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帶了禮物去。她不像別的人,到了那裡,把禮物丟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們召集起來,溫柔地對孩子們說:「來,寶貝們,我們來做個游戲。」
她的游戲,花樣百出,有時猜謎語,有時背唐詩,有時算算術,有時捉迷藏。在游戲中勝出的孩子,會得到她的獎品——衣服、鞋子、書本等,都是孩子們正需要的。她讓他們感到,那不是施捨,而是他們應得的獎勵。溫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們卑微的心靈。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畢淑敏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頓生氣餒,這輩子是沒的指望了,和誰路遇和誰接踵,和誰相親和誰反目,都是命定,掙扎不出。特別想到我今世從醫,和無數病患咫尺對視。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經治,每日查房問詢,執腕把脈,相互間凝望的頻率更是不可勝數,如有來世,將必定與他們相逢,賴不脫躲不掉的。於是這一部分只有作罷,認了就是。但尚餘一部分,卻留了可以掌握的機緣。一些願望,如果今生屢屢矚目,就埋了一個下輩子擦肩而過的伏筆,待到日後便可再接再厲地追索和廝守。
今世,我將用餘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終認為高山是地球上最無遮掩的奇跡。一個渾圓的球,有不屈的堅硬的骨骼隆起,離太陽更近,離平原更遠,它是這顆星球最勇敢最孤獨的犄角。它經歷了最殘酷的折疊,也贏得了最高聳的榮譽。它有誕生也有消亡,它將被颶風撫平,它將被酸雨沖刷,它將把潰敗的肌體化做肥沃的土地,它將在柔和的平坦中溫習偉大。我不喜歡任何關於征服高山的言論,以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視。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個瞬間,寬容地接納了登山者,讓你在它頭頂歇息片刻,給你一窺真顏的恩賜。如同一隻鳥在樹梢啼叫,它敢說自己把大樹征服了嗎?山的存在,讓我們永保謙遜和恭敬的姿態,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須仰視。
今生,我將用餘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綠色。我少年戍邊,有10年的時間面對的是皚皚冰雪,看到綠色的時間已經比他人少了許多。若是因為這份不屬於我選擇的怠慢,罰我下輩子少見綠色,豈不冤枉死了?記得在千百個與綠色隔絕的日子之後,我下了喀喇昆侖山,在新疆葉城突然看到遼闊的幽深綠色之後,第一反應竟是悚然,震驚中緊閉了雙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閃電。眼神荒疏了忘卻了這人間最滋潤的色彩,以為是虛妄的夢境。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綠色。這是最美麗的歸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興旺。常常聽到說地球上的綠地到了××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麼恐怖的期限。為了人類的常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禱告。
今生,我將一萬次目不轉睛地注視人群。如果有來生,我期望還將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而不是其他的什麼動物或是植物。盡管我知道人類有那麼多可怕的弱點和缺陷,我還是為這個物種的智慧和勇敢而贊嘆。我做過一次人類了,我知道了怎樣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門長久的功課,當我們剛剛學會了最初的運算,教科書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搶卷的鈴聲就響了,豈不遺憾?
把自己喜歡的事一一想來,我還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運動員,看睿智的科學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歡快的少女,當然還有無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這餘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後獃獃地看山看樹看人群吧,以求個來世的擦肩而過。這樣一路地看下去,來世的願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時光可就白白荒廢了。於是決定,從此不再東張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當前。
不為虛緲的擦肩而過,而把餘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喜歡山所表達的精神,就游歷和瞻仰山的英拔和廣博,期望自己也變得如許堅強。喜歡綠色和生命,喜愛人的豐饒和寶貴,就愛惜資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找准位置,綻放光彩
虎嘯深山,魚翔淺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世間萬物各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玄機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
找准位置,需要審視自我,認清自我,用一顆平靜的心聆聽自我價值的呼喚。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如果我是山,就要站成一種尊嚴,讓山花燦爛,山風拂面,讓每一處角落都滲透夢的語言,讓我的價值在太陽底下展現;如果我是水,就要流成一種磅礴,讓小船遠航,魚兒歡暢,讓每一股細流都一往無前,讓我的價值迎風吟唱。
找准位置,需要相信自我,肯定自我,用一顆不屈的心擎起千斤重的理想。
也許我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也許我們「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也許我們「仰天大笑出門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但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其中有幾多豪邁與灑脫。真正的英雄是在自我相信、自我肯定中升起的傷痕累累的星。
找准位置,那是張騫「鑿空」的駝鈴陣陣,那是蘇武牧羊的忠潔剛烈,那是昭君出塞的黃沙漫漫,是衛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獵獵,是岳飛拔劍戟地,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是鄭和下西洋的浪花飛舞,雄心勃勃。
找准位置,不能讓迷霧遮住雙眼,不能任狂風吹散信念。即使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懷抱,我們依然堅強地擦亮雙眼,尋找生命的契機,等待機遇的光臨。
綻放光彩,勇敢地迎接生命的挑戰,讓生命像寶劍鏗鏗鏘鏘閃著寒光,讓生命像寒梅的一縷暗香。居廟堂之高而心系蒼生,處江湖之遠而樂觀豁達。
綻放光彩,即使我只是一隻小小的飛蟲,也要努力飛翔,努力張開翅膀去擁抱自己的夢想。
沒有人因為平凡而註定平庸,平凡的「雷鋒」那是和諧社會的「螺絲釘」,平凡的「焦裕祿」那是兩袖清風的豐碑,你和我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平凡的崗位一樣會有生命的亮色,平凡的付出一樣可以匯聚成江海。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找准位置你會像蛟龍掠過淺灘小河,到浩瀚的海洋上擊水三千;你會像大鵬飛越平地低空,在蒼茫的天宇中扶搖直上。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找准位置,綻放光彩。
推薦理由:本文突破了簡單的議論文的形式,緊緊圍繞「找准位置就能綻放光彩」這一中心反復詠嘆,從「找准位置,需要審視自我,認清自我」「找准位置,需要相信自我,肯定自我」「找准位置,不能讓迷霧遮住雙眼,不能任狂風吹散信念」等多個角度闡發開來,使說理一步步走向深入。結尾處引用海子的名言,使文章更具迷人的芬芳。全文構思新穎,詩意濃郁,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古水流殤
離家不遠,有一公園。久不見,近日得空拜訪,卻便幸福地跌入一個古色古香的水墨世界中去了……
清晨,林間依舊幽寂。慵倦的清風拂過,瞬間抖落滿樹棲居的橘色陽光。霧潤幽蘭,暗香浮動。一條青苔班駁的石板路蔓延在古林深處。尋著鶯語鵑啼,便來到一個湖,名曰白龍潭。
潭水脈脈,溫潤的讓人無可奈何:無可奈何這如絲的細柳,如柳的秋思;無可奈何這如夢的碧水,如水的舊夢。夢,要多濃有多濃,潑灑在風景里,暈開一派煙柳畫橋的斷章……
潭水綠得這般純粹,翠的如此動人,怎叫人不忍遐想:這水,是周庄的古水?這鏡,是西施的鸞鏡?整個潭,便是浸潤在江南風韻里罷……然而清風乍起,湖面泛起漣漣漪瀾,如七仙女們切切私語時撒落湖面的戀語;像哪位漂泊的紅塵女子的苦琴泛漫,胭脂淚痕;更似遠處飄渺絕塵的笛聲惹亂的一簾風絮,滿城煙雨……時而輕舟飄搖,蘭槳劃動,好不愜意。此時朝陽爬上山頭,又給湖面著上一絲淡淡紅妝。我不禁想起一首小詩來:
一鉤彎月/將唇印吻在湖面/不久的黎明過後/湖面上泛起了紅暈……
湖水中央是一個池閣,通過九曲橋和石拱橋分別連接著北岸和東岸。花謝分飛,霧濕樓台。一切的一切,在真實中幻滅,在幻滅中留白。
蒼茫中,是哪位文人騷客獨坐亭中,仰天長嘯,瀟灑凌波?他舉杯,盛下半盞春色,一撒——便作柔情絲絲弄碧。他撫琴,撥弄萬丈豪情,若嵇康在竹林中殤逝了的千古絕唱——廣陵散,曲韻悠揚,繞雲縈水。他提筆,筆鋒婉轉,凄涼了滄桑。萬古風情,隨著意境,流淌成濕漉漉的詩行。惟有這破碎的墨香,依舊飄盪……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外雲卷雲舒。
碧湖茫茫畔是一片竹林瑟瑟。晨風冥冥,竹葉簌簌。密林深處,一斬劃破岑寂的風刀,削開了塵封千年的神秘。劍客與劍客在劍鋒上相遇,是生與死交織上演。在一陣羽翅撲展,分飛向遠處之後,又恢復了死寂……玄冰,碧血,流星,蝴蝶。紫霞氣,降龍斬,斗轉星移,凌波微步,一指六脈神劍,回峰落雁,獨孤九劍,一曲黯然消魂散……劍鋒所指,血濺七尺,刀光劍影,盪氣回腸。結局在一陣蕭聲中揚起,蕭瑟又是,血染竹林,俠義歸隱……
再回首,已是夕陽。遠處青山隱隱,煙霞艷溢。一盞梳桐,半掩黃昏。湖畔摩天輪,似水車一座,默默行走在歲月中,打撈著歷史的滄桑。鍾聲染濃了暮色,春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大有山映斜陽天接水的浩渺之感。
蒼茫天地中,一葉扁舟停棲在湖中央。一蓑煙雨舊,一竿風月冷。是何許天涯過客,獨坐孤舟?垂釣一湖破碎的語言,沐浴著天地乾坤的梵音,然後在心裡擎起一方禪寂與淡然……
現實的湖畔: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心靈的湖畔:念羈情,游盪隨風,化為輕絮。
偌大的場景似乎淋漓盡致地詮釋了一句話:人的歸宿,是漂泊。而我說——是,也不是。
時光似流雲,撩撥一簾淡月。氣氛隨著風鈴搖曳。拱橋兩岸,是一對才子佳人,佇足遙望。閉月羞花這畔,翠釵青綾,玉簪螺髻。凝眸處,冷浸佳人淡脂粉,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只為這久別的重逢,月色詩化了期許,冰綃迷離了回憶。情郎在那頭,早惹得可人千般思緒。回首早已雲逝的舊月塵影,情愫將一輪心事掛上月梢,心底的鞦韆滿載思念不堪搖晃,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羅扇一展,才子瀟灑而來,紙傘一開,伊人盈盈而去。當紙扇的檀香與伊人的暗香在橋上交融,便是一對背影,跌入湖面,揉碎冷風。塵緣如此削瘦。在傘上,在傘下,在夢外,在夢里,誓言瓢潑了淚雨,歲月埋葬了別離。此生只願,攜素手,亂紅飛絮里,緩步香階。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我揉一揉眼,不由得嘆息咨嗟。只見這水依舊是這水,這晨光還是這晨光,而夢中的古水流殤,我卻恆久難忘。
是真實,還是幻境,那琴音遠去了,我醒了,我睡了……
『叄』 學前班語文千 萬的教案
教案的獲取途徑有很多的。
可以通過搜索引擎,也可以直接通過相關的教案網站,另外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同事來獲取的。
『肆』 五年級下冊語文 西南師版句子修改
數學一、填空。(20分)⑴、5×0.5表示( )0.8×4表示( )。⑵、4.2×2.5是求4.2的( )是多少。⑶、已知兩個因數的積是4.2其中一個因數是7,另一個因數是( )。⑷、0.8擴大100倍是( )、( )縮小10倍是0.87。⑸、2.7精確到百分位是( ),保留三位小數是( )。⑹、0.6公頃=( )平方米 0.25小時=( )分。⑺、0.247247……的循環節是( ),保留兩位小數是( ),用簡便寫法可寫成( )。⑻、1.8×3.02的積有( )位小數。⑼、1.7÷0.5商是3時余數是( )。⑽、兩個因數相乘,一個因數擴大2倍,另一個因數擴大4倍,則積擴大( )倍。⑾、3.51、3.505、3.505三個數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⑿、若4÷a<4,則a一定( )於是。⒀、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後,與原小數的和是12.1,原來這個小數是( )。二、判斷。(8分)⑴、小數點後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 )⑵、小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 )⑶、3.142142142是純循環小數。 ( )⑷、一個非0自然數乘小數,積一定小於這個數。 ( )⑸、計算小數加、減、乘、除時,都必須把小數點對齊。 ( )⑹、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對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 )⑺、近似數7.33和近似數7.330在任何情況下都相等。 ( )⑻、循環小數一定是無限小數,無限小數也一定是循環小數。( )三、選擇。(8分)⑴、被除數不變,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商( )。A、擴大100倍 B、縮小100倍 C、不變⑵、28÷11的商是( )。A、純循環小數 B、混循環小數 C、有限小數⑶、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這個數就( )。A、擴大2倍 B、縮小100倍 C、擴大100倍⑷、下列各式精確到0.01的是( )。A、0.6938≈0.694 B、8.045≈8.0 C、9.6954≈9.70⑸、下列算式中得數最大的是( )。A、6.98×1 B、6.98×0.98 C、6.98×1.98⑹、一個數擴大42倍是78.2,求這個數列式是( )。A、78.2×42 B、78.2÷42 C、42÷78.2⑺、汽車0.05小時行1.5千米,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列式是( )。A、1.5÷0.05 B、0.05÷1.5 C、1.5÷1⑻、甲班男生人數占甲班總人數的一半,乙班男生人數占乙班總人數的一半,甲乙兩班男生人數比較( )。A、相等 B、不相等 C、無法確定四、計算。⑴、口算。(5分)1.5×9+1.5= 0.15×24= 6.3÷0.7=3.2×0.5×0= 1.6÷0.4÷0.5=⑵、用豎式計算。(4分)5.8×0.325 78.58÷3.7(得數保留兩位小數)⑶、計算。(能簡算的要簡算)(12分)(16.5×3+7.5×3)÷6 1.25×0.84×80-844.75+50÷8×0.4 9.56×8+9.56×2⑷、列式計算。(8分)1、一個數的8倍是7.5,它的一半是多少2、用2.5和1.5的和去除8.2與1.2的差商是多少五、應用題。(35分)⑴、一汽車0.5小時行35千米,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⑵、某車間要加工9000個零件,已知加工了5天,平均每天加工800個,剩下的要求4天完成,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個⑶、運一批貨物,每次運5.5噸,10次可以運完,如果要8次運完,平均每次要運多少噸⑷、小明期中檢測,語數平均97分,加上自然三科平均97.5分,小明自然考了多少分⑸、某專業戶養雞鴨共3500隻,已知鴨的只數是雞的2.5倍,雞、鴨各有多少只⑹、食堂運來大米7000千克,是運來麵粉的2.5倍少500千克,運來麵粉多少千克⑺、甲乙兩車分別同時從相距20千米的AB兩地背向而行,甲每小時行80千米,是乙車速度的2倍,兩車開出後5小時相距多少千米語文一、常識填空(共9分)1、回憶你學過的古詩,選出能表現下列季節特點的句子各一句。(4分)春:夏:秋:冬:2、目前,中國正在為舉辦( )年的夏季奧運會而積極努力。中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勇於拼搏,碩果累累。你能寫出四位中國奧運會冠軍和他(她)從事的項目嗎?(4分)3、在日常生活中,難免遇到一些緊急情況。這時,我們通過撥打電話、向有關部門求助,所以我們應記住一些緊急求助的電話號碼。其中火警,治安報警,交通事故,醫療急救的電話號碼排序正確的是( )(1分)A、119 122 110 120 B、122 110 120 119C、119 ll0 122 120 D、119 110 120 122二、基礎知識。(29份)1、按照漢語拼音字母表順序,先將下列字母重新排列,再寫出相應的大寫字母。(3分)e q I d r j l n大寫字母:小寫字母:2、看拼音,在方格里寫字,要注意把字寫規范、勻稱。(6分)3、在括弧里填上恰當的動詞,不能重復。(3分)(1)( )一趟 (2)( )一遍 (3)( )一把(4)( )一眼 (5)( )一句 (6)( )一遭4、先補充成語,再按要求分類。(10分)神機( )算 自私自( ) 鬥志( )揚陰( )詭計 滔滔不( ) ( )頭喪氣舍( )為人 口若( )河(1)將上述成語按褒義和貶義分類。①褒義詞:②貶義詞:(2)從上述成語中找出兩對近義詞寫在下面。( )——( ) ( )——( )(3)從上述成語中找出兩對反義詞寫在下面( )——( ) ( )——( )5、按要求寫句子。(7分)(1)寫一個表現母愛的句子,用上「無微不至」。(2)請以「日出」 為內容,寫一個比喻句和擬人句。比喻句:擬人句:6、按要求寫句子(各一句)。(1)表示學習方面的諺語:(2)你最喜歡的一句歇後語:(3)你最喜歡的一句名言警句:(4)你最喜歡的一句古詩:7、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字,從左到右組成四個詞。(5分)三、語言實踐。(共10分)1、相傳蜀漢大將關羽寫過《戒子書》,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想一想這句話中的三個分句各表達了什麼意思。(3分)(l)「讀書好」的意思:(2)「好讀書」的意思:(3)「讀好書」的意思:2、有些句子由於離開了一定的語言環境,或停頓的地方不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請你寫出下面這句話的三種不同意思。(3分)A:我扶你走吧。B:C:3、如果你或者朋友違約了,你會怎樣向朋友說?或者聽到朋友的解釋你會怎麼說?設計一段你和朋友針對「違約了」的對話,對話不少於五次。(4分)四、閱讀。(16分)閱讀短文完成下列各題。探 望我們班裡的男同學很封建,一向認為「男女奶別」,老不願意搭理我們女生,連那幾個男同學幹部見了我們也常常避得老遠。我常想找個機會讓我們的思想來個chè dǐ( )的轉變。||機會終於來了,有位「封建」的小隊長生病了。這回我可要去破破他的規矩。那天下午,我收拾起書包、拔腿就向醫院跑去。可到病房前線我yóu yù( )了,一個女同學去探望男同學,真有些不好意呀!但是「要下決心改變男同學的思想」這個念頭使我zēng tiān( )了力量,我邁上一大步,推開了房門。他的神情真使我好笑:只見他抬起頭看見了我,嘴巴張得老大老大的,眼睛瞪得滾圓滾圓的。我笑著上前,說:「怎麼?為歡迎我來嗎?」他半晌才醒悟過來,低著腦袋,像蚊子叫似的低聲說:「啊,歡迎歡迎,請坐請坐。」我笑著問了他的病情,告訴他學校里的一些情況,談得還挺投機呢。最後對他說:「你一定感到奇怪,我怎麼會來看你呢?我就是想破破你們不理女同學的規矩,今天我們的談話不是很好嗎?」他摸了摸腦袋瓜,不好意思地笑了。||第二天,老師用激動的語氣向大家講述了這件事,末了說:「沈敏這件事做得真有意義,你們說對不對?」同學們的眼光向我射來,這眼光不再包含著嘲笑、驚異,而是包含著贊賞和欽佩。||1、在文中拼音後面的括弧里寫上詞語。(3分)2、寫出加點字(詞)的同義字:(2.5分)搭理( ) 半晌( ) 挺( ) 末了( ) 包含( )3、按分好的段落,寫出段落大意。(3分)4、文中畫「 」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l分)5、聯繫上下文體會表現「封建」小隊長神情語句的含義。(2分)(l)只見他抬頭看見了我,嘴巴張得老大老大的,眼睛瞪得滾圓滾圓的。(2)他半晌才醒悟過來,低著腦袋,像蚊子叫似的低聲說:「啊,歡迎歡迎,請坐請坐。」6、改變句子:(1)今天我們的談話不是很好嗎?(不帶問號的句子)。(2分)(2)沈敏這件事做得真有意義。(有問句的句子)。(2分)7、這篇文章主要寫了 事,反映了 。(2.5分)五、寫作(共30分)1、在原文中修改下面一段話中的錯誤。(5分)一個冬天的傍晚,大雪剛停,孫康站在門口,覺得雪地亮堂堂的。他想,雪地里這樣亮,也許可能看清書上的字呢?他拿出一本書,映著雪一看,居然看得清。他故不得天冷,就蹲在雪地上看起書來。2、以《如果我有錢了》為題,聯系生活實際或展開想像寫一篇文章,體裁不限。小學六年級畢業考試英語試題一. 按字母表中的順序寫出24個小寫字母.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二. 按順序寫出所缺的大小寫字母。f____ h o____ q k____ M V____ X
『伍』 一千字的語文考試說明
是作文還是你自己要當成資料看啊
『陸』 語文反思一千字
1.首先想要學好語文,要做到:多復習,抓緊時間,認真仔細,持之以恆!
2.復習語文要有計劃!
比如說,我今天計劃要看完多少多少課,但目標不能定的太高,還要記得去完成預定的計劃。如果提前完成預定計劃,但也不要心急,應該再多看一遍你看過的課文,或者拿一些練習題來鞏固(當然,做完了練
習題也要多看一兩遍才能記得牢!只有平時養成良好習慣,才能在學習上有大收獲,否則就多走了比別人還要長的彎路!)
3.在復習的時候要認真,才能達到較高的效率!
復習的時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鉛筆做上記號,找時間問問老師或同學(有些記不住的地方可以用一張紙抄下來,放在口袋裡,隨時背記)。早晚讀也不要浪費時間,大聲念出來!一般我早晚讀都是用來念生字、文言文及其翻譯(兩者結合著一起背,雖然文言文不易學,但勤能補拙呀!)、古詩詞、課文小字處一些重要的詞語注釋。
4.上課時,老師的講課是最關鍵的,老師一般都能抓住重點來教大家復習,做好筆記,尤其是你不懂的地方更要認真聽。
5.抽時間看一下好的課外書,好的詞語、句子積累下來,也可以一周看幾篇很好的作文,但要合理分配時間!
6.要常練、常寫、常看。
閱讀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速讀的重要前提。用心理學原理研究閱讀行為可知: 閱讀的過程是讀者感知、記憶、想像、思維、注意等一系列心理活動的過程。快速閱讀,則更是一種復雜的心 智活動,它除了要求人們以更快的速度感知、記憶、想像、理解外,更要求閱讀時能高度集中注意,專注於閱讀,全身心地投入閱讀。只有具備了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才可能出現高效率的閱讀。訓練學生速讀首先就要遵循這些心理學原理,培養學生速讀的良好心態。
速讀
速讀,作為一種現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國古代,《北齊書》曾記載王孝瑜「讀書敏速,十行俱下」。前蘇聯大文豪高爾基看雜志,往往是「幾頁幾頁地翻」。經科學地速讀訓練,其讀速更大得驚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訓練的速讀能手長江美子,最快可達每分鍾讀20萬字。我國北京鐵路二中程 漢傑老師,台北師專附小譚達士校長訓練的學生其閱讀效率也是成倍、成數倍地增長。本模式實驗表明:學生 閱讀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達到1500字/分。大量經驗表明,速讀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樣:通過訓練,才能提 高;通過有效的訓練,就能迅速地提高。
提倡語文速讀[1]的出發點是提高中語教學效率與學生素質,以適應信息社會的需求。時代飛速發展,快速閱讀應運而生。快速閱讀集生理學、心理學、語言文字學、現代閱讀學等相關學科原理於一體 ,實質是一門高效閱讀學。它不僅要求讀速快,而且要求理解深、記憶牢,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迅速擴大其知識面。為此,有人還稱:「速讀是語文教育的高科技」。
速讀訓練的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注重速讀的心理素質訓練。至少包括兩點:[1]、現代閱讀觀的樹立;[2]、 良好速讀心態的養成。「賞析文章、借鑒寫法」,是過去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 我們讀書的千古祖訓;「咬文嚼字、慢咀細嚼」,是我國語文的傳統教法。時代在賓士前進,我們讀書的觀念 也必須迅速改變。正如章熊同志所說:「現代社會,節奏加快,觀念也更新。閱讀的觀念,應該跳出『文章賞 析』的藩籬,注重信息的獲取與整理,而且還要注重效率。」閱讀觀念的更新,十分有利於速讀心態的養成。這種良好的「速讀心態」,指的是兩種意識(求快意識 、競爭意識),三個設法(設法快讀、設法理解一切、設法記住一切)。有了這種「心態」,凡速讀就能專心 致志,全身心地投入,因而讀得快、理解深、記憶牢。這種良好的「心態」,還指:凡讀書,就能根據讀物內 容與閱讀目的選用不同的讀書方法,當快則快,當慢則慢,當粗則粗,當細則細,一遍下來,基本解決問題。 良好速讀心態的養成,是我們速讀訓練「四級台階」的基礎工程,不僅要首先抓,而且要貫穿「四級台階」的 始終。主要辦法,除了用現代閱讀觀武裝其頭腦,讓其樹立強烈的時效觀念外,就是「計時速讀」訓練。因為 計時、限時,讀者緊迫感必然陡增;因為「計時速讀」追求的目標是:讀速與理解率的同步上升,所以其閱讀 效率必能迅速提高。
其次注重速讀的生理機能訓練。這里指的「生理機能」訓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注意力的集中、 轉移與分配的訓練;(2)、右腦圖式認識功能與記憶功能的開掘;(3)、視覺機能的訓練。這三項訓練,主要安 排在第一、二學期的課外進行。第一學期,著重訓練注意力的集中、轉移與分配,以培養學生篩選信息所需要 的高度專注的心理與快速判斷、快速檢索、快速記憶的能力。為此,我們利用「舒爾特表」作教具,組織學生 在課外作「定向搜索」與「強記數字」的練習。每天二、三次,每次幾分鍾,教師每周花幾分鍾作一、二次檢 查督促即可,更多的是組織學生自練互測。至於右腦功能的開掘與視覺機能的訓練,則主要放在第二學期進行 。據腦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平時的閱讀,更多偏重左腦,而在快速閱讀中,右腦的圖式認識功能與記憶 功能則可發揮奇特的功效。為此,我們設計了一系列有利於開掘和鍛煉右腦上述兩大功能的訓練辦法,以充分 發揮其巨大潛力,提高速讀水平。人們的視覺機能,尤其是廣闊的視讀野、較高的眼腦直映水平,更是快速閱讀須臾不能離開的生理基礎。
再次注重速讀的基本功訓練。這種基本功的訓練主要是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速讀的各種技能技巧:[1]、養成默讀的習慣,提高默讀的速度,直到練好 「眼腦直映的基本功"。[2]、擴大視野,提高整體認讀的能力。[3]、減少回視、准確掃視,提高讀速。[4]、 掌握理解技巧,尤其是文體閱讀技巧,保證讀速和理解率同步上升。[5]、學會跳讀、預讀、獵讀與直讀,並每 天用於課外廣泛掃描,涉取大量的知識與信息。[6]、運用定勢理論,形成閱讀的固定程序,加快閱讀速度。上述技巧的訓練,重在初中,貴在過手,務求扎實,這是我們組織速讀基本功訓練的基本觀點。
訓練
最後就是注重速讀的綜合能力訓練。訓練的主要方式,是利用「條孔」教具,開展「面式閱讀」訓練;訓練的直接目標,是培養「一目十行、雙目識頁」的速讀綜合能力。點式閱讀,以字、詞為認知單位;線式閱讀 ,以句或句群為認知單位;面式閱讀,以數行或整個頁幅為認知單位,前兩者的視線運行方向由左而右,獨有 面式閱讀是由上而下沿著書頁的中線作垂直運動。可見,這是難度最大、速度最快的一種高效閱讀方式。實驗 證明,只要前三級台階步步穩妥,這種「一目十行、雙目識頁」的速讀綜合能力的培養,也不太難。
『柒』 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淺說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創造精神的開發問題就成為智力開發領域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作為人和動物的最根本區別之一,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在人類發展的歷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作用越來越大,從某種意義上講,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最主要的動力之一。
語文學科既然是工具學科,那麼就工具性而言,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學生應學會一些基本技能,學會觀察的方法,學會分析和解決一些問題的思路。語文教材就內容而言,,既容納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內容,同時又涉及社會、道德和情感等人文科學的范疇。因此,藉助教材可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個體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首先,說說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奇妙多姿的世界,因為有了人類而更加豐富絢麗.其中最神奇的莫過於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神奇又是由每個人不同的個性而組成的。正是由於這種個性,創造力才有了渾泉,如果所有的人的認識都是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如果所有的人的思想感情都毫無二致,還談什麼發展與創新?
在語文教學中,正是師生個性自由馳聘的時候,這是與其他學科根本不同所在。「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生活的真諦,又何嘗不是語文教學的境界?教育與其他勞動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教育要充分「生產」出每一個勞動對象區別於其他「產品」的特點。應該說,幾千年來的中外教育發展,都在致力於向孔夫子「因材施教」的境界努力,語文教學尤其如此。課本所選課文無一不表現出作者鮮明的個性,教師講授時有各個不相同的理解,學生感悟時也有各不相同的角度。因此可以說在語文教學中師生有著創新的廣闊領域、
語文教學的宗旨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人的思維發展、智力提高離不開語言這種工具,人生下來到死去為止更離不開它.但語文教學的現狀,卻遠未做到這一點,甚至可以說部分教師在有意或無意地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當語文教學課復一課年復一年的單調重復著「作者與時代背景」十「生字、生詞」十「分析課文」十「概括中心與寫作特色」十「課後練習」這樣一種枯燥僵化的模式時,學生還有興趣可言嗎?如果失去了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惡之心時,還有思想活躍、靈性發揮嗎?當課文「中心思想」都要用「通過…表現了…歌頌了…批判了…」這樣的語言套路來一律化而要學生死背時,還有學生的個性而言嗎?如果語文課還這樣講下去,那麼修養的積淀、審美的熏陶、靈性的啟迪、感情的升華又從何培養?
不知從何時起,「字字落實,對號入座」成了教文言文的一個原則,於是就有了「翻譯+古漢語法講座」的模式。不引領學生誦讀文質兼美、音韻鏗鏘的原文,作者深邃的思想與飽滿的感情沒有了,文章蘊含的民族文化積淀沒有了,章法美與語言韻律美沒有了,學生得不到美的熏陶,靈魂的啟迪與修養的積累,只是記住了字句翻譯等死知識,母語教育的人文精神與民族個性失去了,學生素質何以提高?
我們的作文教學常常遠離生活,又遠離學生.從命題開始,就經常是一些老掉牙的八股式題目,學生既無話可說,更無話要說,於是瞎編亂造,抄襲佳作的現象就出現了.即使是自已憋出來的文章也很難有飽滿的情感與鮮明的個性。一代文豪魯迅先生曾說:「文章應該怎樣寫,我說不出未,那些素有定評的作品中,就說明著應該怎樣寫。」當前各類《作文大全》《寫作技巧》之類的書花樣翻新,《景物描寫辭典》、《人物肖像描寫辭典》這樣的書也被搬進課堂,讓學生照搬引用,這種做法尤為不妥。我們應該讓學生從對作品的整體感受中去把握作品的思想、人物的性格與寫法的特點,而不是讓學生去死記那些孤立於整部作品之外的片斷枝節,更何況,任何一部作品都應該寫出「這一個」(即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來,而我們這樣做,卻正是反道而行之,,硬讓學生用「那一個」來套「這一個」,其結果,豈不是磨滅了學生的靈性與個性?
擺在我們面前有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是如何更快、更有效的調動、發揮語文教師創新的積極性,因為只有教師具有創新意識,才能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相當多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養成了依賴教學參考書與教案上課的習慣,自己不去鑽研教材,不先在對教材的感悟上下一番功夫,只是照本宣科的背教參上的語言,再讓學生抄本上背下來,這樣的教學,不用說課堂效果不好,學生毫無興趣,而且既銷蝕學生的靈性,也銷蝕了教帥的靈性,教參僅供參考,教師應積極地把自已閱讀教材的感悟與學生一起交流,完全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呂淑湘先生1963年在《關於語文教學的兩點基本認識》一文中就指出:「語文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
張志公先生關千語文課的性質說得更直截了當;「語文課應該是聽說讀寫的實踐課。」
中語界公認的「三老」關於語文的論述不約而同的強調了實踐與歷練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一個人學語文,只有在他自己不間斷地聽說讀寫的實踐中,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使自己具備較高的語文能力,因而終身受益。
葉聖陶先生說:「我以為學生既然要一輩子獨自看書作文,語文教學就得著眼在這一點上,為他們打好堅實的基礎。」
我在教學實踐中深深體會到:作為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教學思想決不是一句空話,它應該體現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我們一定要努力實現三個轉化: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為主體向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轉化;在教學方法上,由講授為主向講練結合轉化;在教學要求上,由單純掌握知識向提高能力、提高素質轉化。
如在作文教學方面,我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做有心人,注重積累素材和對生活的感受,自覺多練,在實踐中提高了能力。作文形式多樣,評改指導方法各異,目的只有一個:多給學生寫作和評改的機會,讓他們在應該怎樣寫不該這樣寫的比較中多一份感悟,逐步提高。有時我出題目後只提要求,寫前不指導,限時交卷,加強寫後評改;有時讓一兩個學生上黑板上寫,大家一起評改,教師給予評點;有時讓幾個學生念自已寫的作文,數人加以評改;有時請寫得好的同學談寫作體會,講構思經過,給大家以啟發,更多的時候則進行面批,提出意見,指出問題,要求重寫或修改;有時學生按要求互改,教師再批閱。我允許學生對老師的批語提出不向意見,也可反駁,但需說出理由,以期切實得到提高。
教學是一門藝術,「關鍵在於一個活字」(呂淑湘語)一個好教師應做到據實情況隨機應變,他的課堂氣氛生氣勃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聽說讀寫的主動實踐者,而不是被動的"聽眾".。
人之所以最高尚,就在於人是以主體性的方式存在的他能夠超出所屬的那種所給子他的限制,而表現出與動物根本不同的創造性特徵;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不僅能夠通過創造性的實踐活動超越一定的有限的存在而獲得短暫的滿足,而且能夠在獲得短暫的滿足之後,仍然繼續其超越有限的壯舉,為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尋找終極的理自,為自已的生活設計更完美的理想.,我相信藉助教材,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便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以上僅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誠請批評指正。
『捌』 《語文的魅力 》一千字作文
語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潔的漢宮秋月;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是但求一字的數莖須;是莊子的逍遙雲游,是孔子的顛沛流離;是魏王的老驥之志,是諸葛的錦囊妙計;是君子好逑的《詩經》,是魂兮歸來的《楚辭》;是執過羊鞭的《兵法》,是受過宮刑的《史記》;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夢中淚;是千古絕唱的詩詞曲賦,是功垂青史的《四庫全書》……
語文是論語說文的孔子;是逍遙雲游的莊周;是投江求索的屈子啊;是壯心不已的曹孟德;她還是編織夢幻的安徒生!
語文是李太白的將進酒;是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是關漢卿的竇娥冤;是吳承恩的西遊記;是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
語文是一望無際的蒹葭蒼蒼,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諸葛孔明的錦囊妙計,是用自己美麗、豐韻、嬌媚換取人生體驗的瑪蒂爾德。
語文是眩目的先秦散文、諸子百家;是皎皎的漢宮秋月、賦體先賢;是小橋流水人家裡的雜劇;是誰解其中味里的紅樓一夢;是一千人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
語文是滋養生命、凈化心靈的營養;是喚起良知、增加善念的召喚;是遠離雞蟲得失和無謂爭斗的規勸;是高度凝練、充滿智慧的表達;是愉悅、輕逸、趣味、莞爾……
語文是殿堂,巍峨而冷峻;是大廈,文明而庄嚴;有著一條條迷人的雨線,每一根線條都洋溢著生命的真諦。語文是鮮花,悅目而幽香;是你的後花園,豐潤而嫵媚;有著一串串詩意的憂傷、溫暖、清涼。
語文很重要。它不僅是我們每個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還負載著豐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類綿綿不絕的文明;語文學科不僅是工具性學科,而且對形成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人的底蘊、培養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今後終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生活處處有語文
語文在現代,成了每個人生活中必須有可缺的一部分,可見語文之魅力,語文之精彩。
語文並不只是一本書,也不只是一段話,而是生活。每天人們的口語交流,報紙上的各類信息,電視上鋪天蓋地的廣告,還僅僅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的語文。語文是上下幾千年,縱橫千萬里的記錄者,語文是生活的真實縮影。
有人說,語文是快樂的,這里有活生生的人,有曲折的故事,有詼諧的語言-------有人說,語文是美麗的,這里有美麗的風景如「春天」,有美麗的父愛如「背影」,有美麗的書法如「蘭亭」--------有人說,語文是人生,一篇真情的文章,一席精彩的話語,一腔圓潤的朗誦,一手美妙的字跡------都能改變我們的人生。有人說,語文是飽含生命的,它讓我們感到生命脈搏的跳動。總之,語文是如此之精彩。
語
文無處不在,我們總能不自覺時接觸語文。看到繁花滿地,就想到「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看到驕陽如火,蟬聲鳴叫時,就會想起「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
立。」當荷花亭亭玉立,荷葉無邊,會想起:「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朋友相聚,又要告別,心中便於工作會念起「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語
文,真是太精彩了!
語文陪伴著代代人,真實地記錄了一個又一個腳印。正因為有了語文,我們的智慧火花才會閃現,我們創作的熱情才會激昂。語文在生活中,不斷地讓我們體驗,給我們啟迪。
精彩的語文,如細雨過後的梧桐,洗去了浮華,透出青綠。讓我們在清閑午後,在落日黃昏,用心靈去品嘗語文的精彩吧!
『玖』 求一篇一千字的語文說明
我的嗎啊,一千字啊
『拾』 語文四年級上冊所有古詩詞
【小學四年級】上冊:
1、題西林壁
作者:【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白話文翻譯: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2、游山西村
作者:【宋】陸游
茣笶農家臘酒渾,
半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話文翻譯: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餚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創作背景:此詩作於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當時陸游正罷官閑居在家。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白話文翻譯:
友人在黃鶴樓向我揮手告別,陽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揚州。
他的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見滾滾長江在天邊奔流。
創作背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出蜀壯游期間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友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遊和飄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跡遍布中原內外,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4、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光無故人。
白話文翻譯:
清晨剛下陣雨,渭城達到塵土濕潤,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別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陽關之後,就再也難見老朋友了。
創作背景: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詩題又名「贈別」,後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它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